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导言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

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

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

3.什么是“小学”?

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

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 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6.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7.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可套用有限的规则生成复杂的结构。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关系,使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自然聚集成群。

3)组合关系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简化了语言系统。

4)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基础,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

第三章语音

1.音素:

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的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标

记录音素(/音位)的标写符号。

4.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协会(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1888 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随着所了解的语音逐渐增多、对语音的认识逐渐加深,隔若干年修订一次。制定原则是“一音一符,

一符一音”。所用符号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或用一些

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办法来补充。国际音标所用的标写符号置于[ ],与一般字母区别。国际音标可用来标写音位,置于/ /中。

5.语音四要素是什么?分别和什么相关?

音高: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相关。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相关,与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

有关

音长:声音的长短,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

音质:声音的特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有关

和语音的音质相关的因素:

① 气流受阻与否——共鸣器形状

② 克服阻碍的方法——发音方法

③ 声带振动与否——发音体

6.辅音常见的发音方法

1)清浊

发辅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声门大开,声带不颤动的

音叫清辅音。现代汉语普通话有5 个浊音:[m][n][l][?][?]

2)送气和不送气

发辅音时,气流强烈的叫送气音。气流不强烈的叫不送气音。现代汉语普通话 6 对送

气音和不送气音:b p、d t、g k、j q、zh ch、z c

3)塞、爆、擦

塞: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住气流的通路,气流堵在口腔,对口腔形成

很大的压力。

爆:闭塞之后突然打开,让压力很大的气流冲出而发出声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塞音/爆音有:b、p、d、t、g、k。

擦: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靠近,留下一条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h、x、sh、r、s。

塞擦:部位相同、清浊一致的一个塞音和一个擦音紧密地结合在一个发音过程里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塞擦音有:j、q、zh、ch、z、c。

4)鼻音和口音

口腔内一定发音部位紧闭,软腭、小舌下垂,堵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中出去,

这样发出的音就是鼻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鼻音有m、n、ng。

反之,软腭和小舌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中出去,这样发出的音就是

口音。

7.辅音发音部位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前音(舌面音):j、q、x

舌面后音(舌根音):g、k、h、ng

喉:

8.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即语流音变。

9.语流音变的类型

1)同化: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棉袍、面包:/mian/ →/miam/ want to go → wanna go

2)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若连着发音有困难,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另一音不相同或不相近。土改→ 涂改调位异化

3)弱化:发生在轻声或弱读音节中。

a)元音弱化的表现:复→单→央

木头/mu51 t h ou35/→/mu51 t h o35 / 妈/ma55 ma./→/ma55 m?. /

b)辅音弱化的表现:发音阻碍减少

清→浊;塞擦→塞/擦;塞/擦→边/近

爸爸/pa51 pa./ →/pa51 ba. / letter/‘le t?(r)/→ c)声调弱化的表现:轻声,音长变短、音高变低4)脱音、合音:弱化程度加深造成的某些音位脱落叫“脱音”,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

变动,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叫“合音”。

你们/ni214m?n./ →/ nim214/ 豆腐/tou51fu·/ →/ tou51f·/

am、is 的合音:I’m ;It’s

音节重组:not at all/n?t ?t ?:l/ →/n?t?t?:l /

语流音变一般是临时性的共时音变,不太会固定下来成为语素或词的固定读音。

但总是出现于轻读的位置或一个语素、词在某个构词搭配中的出现频率特别高,语流音变可能固定下来,原音丧失。

第四章语法

1.时a)

意义: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b)

类型: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c)

表现形式:V.

2.体

a)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b)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未完成体

c)汉语虚词:着,表持续;了,表完成;过,表已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范畴。

3.态a)

表示动词与主体的关系b)

主动态、被动态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4.语法范畴的特点

1)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只有表示共同的意义领域才能构成同一语法范畴,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所

表示的是共同意义领域中的不同意义。

2)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排斥的。

在运用中只能选择同一语法范畴中的某一项意义,不能同时选择两项。

3)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

目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两分:单数、复数(>1);

三分:单数、双数和复数(>2);

四分: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3)。

5.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1)孤立语(词根语)

(1)缺少形态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有词根语素构成。

(2)词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3)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语序,很多都是虚词来表达的。

2)屈折语——俄语/英语

(1)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来表示;

(2)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3)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

He often comes here.(他常到这里来。)

动词词尾-S 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4)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紧密,脱离词缀,词根一般不独立存在。

3)粘着语

(1)没有词内部的屈折,用黏附语素表示语法范畴;

(2)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由一个黏附语素来表示,一个黏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

畴义;

(3)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虽然在接口处常

常会有一定的词形变化,但两者的分界大致清楚,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4)复综语(编插语)北美印地安语

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分不出词和句,词

和句合二为一。

6.语言结构的基本原理

语言的两层性

组合、聚合关系

7.语言结构的普遍特征

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的区分;

有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

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至少有两种方式发生关系;

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

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名、形容词性词语;

有办法把名、动性词语连在一起;

有否定、疑问句,能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1.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形式/语法

2.什么是语义特征?什么是语义场?

假设: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它可以分析为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 或语义成分。

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构成的集合叫做语义场(semantic field)。

语义场的构成以共同的语义特征为基础,语义特征的提取也离不开同一义场中词义的

比较和辨析,二者相互依存。

3.什么是语义结构?

把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现象或事件分析为由稳定的、空间上离散的“物体”和依附于

物体上的、时间上有连续性的可变的“动程”构成的结构,并把动程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抽象为有限的若干种类型。这些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 关系),就是橘子的语义结构。

4.动程的基本类型

1)动作行为:猴子摘苹果。我们尊重历史。

2)性质状态:花红脸红扑扑的

3)使动:惨案震惊了世界。

5.语义角色: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

语义角色的基本类型(中心/核心语义角色) 1)

施事: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2)受

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3)与事: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如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我送小李一本书。他借我一辆自行车。4)

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花很红。眼睛大大的。冰化了。5)

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惨

案震惊了世界。

语义角色的非基本类型(非核心语义角色)

1)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猴子用球拍玩球/小王用萝卜刻了个章。

2)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持续、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从课堂开始/在教室学习/到北京停止

站在左边/放在桌子上

3)时间: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十一点关宿舍楼门/从2010 年上大学/到2014 年毕业/读了四年书

6.语义结构的特点?

1)语义关系有不同的类型。

2)不同语义角色可能需要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

3)不同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

7.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

①语义角色必须在句子中体现,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也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的某个成分。

②通观人类语言,施事与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说明各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共性的一面。

④ 些语义角色可以充任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有所不同。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2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3文字对于语言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

2.文字的基本性质

a.定义: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b.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

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用什么样的形体去记录什么样的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c.`基本性质:

① 从起源上讲,语言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文字则在原始社会的末期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才开始创立。语言距今已有百万年的历史,而最早出现的成系统的文字距今不过五六千年。

② 在历史发展上,文字虽然记录有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派生物,必须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文字的书面形式比有声语言的语音形式固定,并受其书面符号系统的制约,

因此,文字的发展往往落后于有声语言。

③ 在存在形式上,语言以语音为物质材料,文字则以书面符号为物质材料。

④ 就掌握情况而言,人们掌握有声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而至今世界上多数语言还没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社团里,也不是人人都掌握了文字。

⑤ 就使用情况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方式,而文字则是有声语言的延伸和补充,是交际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

3.文字有适应自己所记录语言的内在发展动力,对于语言也有相对独立性。

目前暂无进行汉字体系拼音化改革的需要。

a.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

b.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空间和超时间的功能。

c.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均是通过汉字记载的。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1. 语言演变的两个特点

●渐变性 1)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的共同的交际工具,交际要求语言维持稳定的状态,不能突变; 2)语

言符号及其构造规则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就语言整体而言,不会突变;稳固和变化对立统一,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不平衡性 1)各子系统的变化速度不平衡: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子系统,词汇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变化较快,语音次之,语法稳固性最强。 2)

各子系统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不平衡: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和构词法变化较慢,一般词汇变

化较快;语音中的音值变化较快。 3)

同一子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现象变化速度不平衡。

gkh/zcs+ 开齐合撮→ gkh/zcs+开合→jqx +齐撮

4)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变化速度不平衡。

北京/k//ts/在/i//y/前变,广州不变 5)

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时代的变化速度不平衡。借

词:两汉佛教东来、五四西学东渐、解放后

6)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人群的变化速度不平衡,一般在年轻人中变化速度较快,而在老年人中变化速度较慢。

3. 语言分化的三种情况:

a.社会因素——社会方言【言语社团是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等的不同而

形成的特定的交际群体。】

b.地理因素——地域方言

人口的突然增长和疆域的日益扩大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引发的大规模移民

社会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中;使用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各地在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

同时保持一定的联系。语言一方面保持或增加各自的特点(语言个性),另一方面又在某些

方面服从自己所从属语言的演变趋势(语言共性),各地的说话人会保持归属同一语言的语

言认同(心理认同)

——不完全统一也不完全分化C. 地理因素、心理因素——亲属语言

在地域上未完全分化的社会由于某些战争或政治事件而完全分化——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

的国家;创制各自不同的文字和书面语

各地说话人不再认为所说的是同一语言

——完全分化

5.社会方言

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类型:

年龄方言,性别语言,行业方言,阶层方言

?数量:

1)社会方言的数量不可计数

2)一个人可以掌握多种社会方言,掌握社会方言的数量,决定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3)生活在同一语言社团的人因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差异在语言的使用上采用不同的风格

变体。

?特点及与共同语的关系

1)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共同语的特点。

2)语言材料和规则都是全民共同的,是其他言语社团的成员都懂得或者能够弄懂的,一般

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 3)各种行业用语不断输送给整个社会,是丰富语言词汇的一种重要途径。社会方言及其风格

变体的存在使语言成为富有弹性和表达力的工具。

?黑话

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出于自各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

些只在集团或群体内部通行的隐语。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排他性。

匪:蘑菇溜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紧三天,慢三天,怎么不见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没有找到哇?)

6.地域方言

同一个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简称“方言”。

1)地域方言的主要特点:

地域方言其间差别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上也有不少差别,主要体现为名异实同;

语法的差别较小。

2)地域方言的判定:

语言内的标准:语音

语言外的标准(区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社会条件:即社会是否完全分化,是否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否长期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中,是否有共同的文字和书面语;

心理条件:语言认同感

社会条件决定语言认同心理的条件,但语言认同感是确定方言或语言身份的最终根据。

3)方言的划分和汉语方言的划分

方言—次方言—土语

汉语的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4)方言研究的作用

地域方言的研究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资料。

7.亲属语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个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

【地域方言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如果发展为独立的语言,就形成亲属语言。】

祖语/母语/原始(共同)语→后代语/子语

原始印欧语→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

拉丁语→法、意、西、葡、罗

日耳曼语→英、德、荷、瑞、丹

古斯拉夫语→俄、保、捷、波、塞

8.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关系和区别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都是同一种语言分化产生的。但分化的原因不同,分化的结果也不同。

1)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相同点: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同一种语言的变体,使用的基本材料有共同的语言基础,如基本词汇和语法是大致相同的;但都没有全民性特点,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或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群,或限于某个地域。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的不同点:

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词汇方面,地域方言有不同于其他地域方言及标准语的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尤其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

正因为地域方言的差别是系统上的,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地域方言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

2)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相同点: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

地域方言、亲属语言的不同点: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是由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化和语言分化造成的。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是该语言的方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汉语中几类特殊的借词

1)古代借自其他民族的词语,因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察觉不到它们是借词了。

葡萄、石榴、苜蓿、菠萝——西域佛、菩萨、罗汉、阎罗——印度

胡同、站、蘑菇——蒙古

2)音译加意译词:借音、借义,加类素

beer 啤酒 car 卡车 card 卡片 flannel 法兰绒

3)音译兼意译:音近、借义、不借结构

借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与外语原词相近,但完全用本族语的材料和规则,并且不要求内部

形式相同。cool 酷show 秀

音译兼意译词与所借外语词义的关系是间接的,是对外语的词义经过各种不同角度的联想

而创造的。

Cocacola coca:可卡/古柯cola:为语义上的双声叠韵的效果添加的无意义音节。

可口可乐可卡可拉

有些音译兼意译词的“意译”可能是汉语者后来重新分析出来的

marathon 马拉松4)

来自日语的借词

一种是原先为汉语中的词,被借到日语中,后来这些词被用来表达新事物、新思想(旧的

形式,新的思想),又被借回到汉语中来。

思想具体资本政治演绎

政府侵略劳动理性想象

另一种是日语用汉字作为材料为表达新思想、新事物而构成的新词(新的形式,新的思想)。

哲学主观共产归纳观念

经验政党方针谈判战线

2.语言联盟(allying of language /语言区域)是指几种没有亲属关系或亲属关系较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于一个地区,密切接触,从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了共同特征的语言

现象。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

面也十分相似。主要是结构上的相似性,在核心词汇上保持各自的特色。

3.洋泾浜/皮钦语: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是当地人和外来殖民者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

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4.混合语(克里奥耳语)是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是洋泾浜被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儿童作为母语来学习而形成的。

25.洋泾浜、混合语和共同语的形成、语言替换的关系:

1强势语言替换弱势语言

2方言的统一是民族内部的问题;

3语言的融合是民族之间的问题;

4洋泾浜和混合语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是语言随着殖民者深入异域的产物。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给语料分析)

word知识点资料讲解

§3.2中文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是Office 2010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Word 2010的快捷方式图标 方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选择菜单“文件/退出” 方法三: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 三、Word 2000窗口的组成 在Word 2000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

Web版式视图:用以创建Web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方法三:启动Word 2010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DOCX”的文档 方法四: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文件”菜单,在其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4个,最多为9个,可使用菜单“工具/选项”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开此文件。 方法四:CTRL+O 说明: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比如: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 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结构内相同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即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

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4)音质:一种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或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音质的不同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有关。 5、音位、语流音变、音位变体 (1)一种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针对某种语言而言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的单位。 (2)确立音位的原则 ①对立原则: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中并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归纳为不同的音位。例如:在汉语普通话中:[p][p‘][t][t‘]几个音素是对立关系确立的不同的音位; ②互补原则: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不能起到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例如:英语中的[p]和[p‘],汉语中的[a][A][ɑ]等 ③相似原则:但并不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素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还要考虑语音相似原则:例如:在普通话中,[t]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只出现在音节末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要 题型:一、判断题(基本常识,二十多分);二、分析题(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三、问答题(8X8’) 导言 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印度河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学。 4、19世纪,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属,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真正的对象。 6、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等几个子系统。 7、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8、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瞬间的事情。 9、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10、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2、文字打破了语言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 3、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4、在一定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独立传递信息。如挥手送别。 5、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6、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具有3种观点: ①统一论:不存在没有思维的语言,没有语言的思维。(反例:词不达意、和尚念经、心口不一) ②相对论:语言决定思维(代表人物:萨丕尔——沃尔夫) ③认知论:语言和思维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密不可分。例:儿童学说话时,思维先于语言) 2、思想和思维的区别:思维和思想不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Office知识点的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三大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Word文档知识点 第一章 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功能 一、Word2016操作界面: 由“文件”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功能区(选项卡和命令组)、标尺、共享、页面区域、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Word2016的默认后缀名是:.docx 二、word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基本操作 1)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Shift键; 2)CapsLook=大、小写字母切换 3)NumLook=控制数字小键盘打开与关闭 2.输入日期和时间; 1)插入当前日期:Alt+Shift+D;2019/12/18 星期三 2)插入当前时间:Alt+Shift+T;19时31分 3.选定文本的作用:选定文本后,才能编辑和修改文本。 4.输入文档时,直接按“Enter”键可对文档内容进行换段;按“Shift+Enter”组 合键可对内容进行换行,并出现一个手动换行符“↓”。 5.选定文本的方法; 1)选择整个文档:在文档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三次。 2)选择整个段落:在段落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3)选择一行:在一行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单击鼠标左键。 4)可以使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第一页页头的组合键是Ctrl+home。

5)选择文档中竖块文本的方法,可以按住Alt键选择。 6)小区域选择:按住鼠标左键,从开始位置拖动到结束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三、文本和段落的基本格式 设置文字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 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操作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 1、字体的安装: 1)选中字体文件,鼠标右键“安装”; 2)开始/控制面板/字体 2、段落文本的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Ctrl+L、居中Ctrl+E、右对齐Ctrl+R、两端对齐Ctrl+J、分散对齐Ctrl+Shift+J(调整字符宽度) 3、按组合键【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文本格式。 4、在文档中插入的分页符,为什么有的时候看不到? 分页符属于编辑标记,如果看不到文档中的分页符,那么它可能处在隐藏状态。此时, 单击“开始”选项卡,在“段落”组中单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 5、要删除文档中重复的文字/空行/空格可以通过“查找和替换”来实现。 查找替换空行,“^p”代表一行。 6、制表位的作用:方便光标快速定位。 1)制表位的类型: 默认制表位(两个字符):一般用在正文段落中,按Tab键使用;即首行缩进2个字符 手动设置制表位:一般用在特定的排版,可以快速定位在页面制定位置; 2)通过标尺设置制表位 左对齐式制表位;居中式制表位;右对齐式制表位;小数点式制表位 ;竖线对齐式制表位(不定位文本,只在位置上显示插入的竖线); 7、插入_页面_分页【或执行“Ctrl+Enter”】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 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二、判断正误(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语言(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2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 ,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 世纪60 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doczj.com/doc/ca10606870.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导言 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 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 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 3. 什么是“小学”? 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 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 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1. 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 ()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 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 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 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 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 结构关系。 6. 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7. 如何理解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二者犹如纵、横两轴,语言符号单位都处在这两个轴向形成的坐标上,既属于聚合群的成员,也是某个组合轴线上的单位。 2)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可套用有限的规则生成复杂的结构。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关系,使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符号自然聚集成群。 3)组合关系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关系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简化了语言系统。 4)聚合关系潜在于系统,组合关系实现于话语。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基础,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的现实体现。 第三章 语音 1. 音素:

(完整版)word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3.2 中文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 是 Office 2010 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 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 Word 2010 的快捷方式图标方 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 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方法 二:选择菜单“ 文件/退出” 方法三: 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三、 Word 2000 窗口的组成 在 Word 2000 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 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 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

Web 版式视图:用以创建 Web 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 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 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 新建” 按钮 方法三:启动 Word 2010 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 文档1.DOCX” 的文档 方法四: 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 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 打开” 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 文件” 菜单,在其 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 4 个,最多为 9 个,可使用菜单“ 工具/选项” 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 开此文件。 方法四: CTRL+O 说明:在 Word 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 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 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一、 word高级应用 1、Microsoft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软件 2、制作使用文档的一般过程(简答) 文本录入、文本编辑、格式排版、文档修饰、图文处理、文档保存、 步骤一文本录入中,对于一些非常特殊的字符,可选择插入菜单中的符 号命令来输入 步骤3格式排版中,格式中的“字体”和“段落” 3、长文档制作的准备工作(简答) ●构思文档内容,准备所需的各种素材; ●草拟文档大纲,设置各级标题的文本内容及编号样式; ●在各级标题下添加具体正文内容、图形、表格、注释等内容; ●统一设置文档格式,设施页面、插入目录、编制页码、设置页眉 页脚、文档输出等。 4、页面视图其编辑排版、察看效果较好;各种特殊版式只有在页面视图 下才有效;大纲视图更适用于对标题结构的制作、组织及查看整体结 构;大纲视图中可进行书稿各标题级别的升降级处理、顺序结构的调 整。 5、关于插图的编号和交叉引用题注 引用说明文字和图片是相互对应的,称为“交叉引用” 右键单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题注”命令,打开“题注” 对话框 将一个文档的所有图片采用“题注”命令进行编号后,可使用“交叉 引用”命令为插图设置引用说明。 F9键可使word自动更新域 6、目录的作用: 方便读者可以快速的检阅或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比较容易了解文章的纲目结构 (在制作时,按ctrl+enter键可插入一个分页) 7、邮件合并 ①邮件合并的概念(简答):在邮件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 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从而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 ②邮件合并的特性中,文档内容分为固定不变部分和变化部分,其变 化的部分有数据表中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来表示 ③邮件合并的基本过程(简答):建立主文档、准备数据源、将数据 源合并到主文档中 ④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word域选择下一记录,目的是实现一页 中可输出多个记录 二、excel高级应用 1、excel提供了许多分析数据、制作报表、数据运算工程规划、财政运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说课材料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 学习笔记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 1.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2.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

Word知识点总结.doc

2. 刺进横线的几种办法 (5) 3. 在 WORD 中,窗体的运用 (5) 4. WORD 中,能够在页眉页脚中设置页面左边的相关装饰物 (5) 5. WORD 中表格内数据的核算 (5) 6. WORD 中,分栏时能够钩选“分隔线”选项 (5) 7. WORD 中,已刺进“ (5) 8. 有关“试卷排版”中的一些技巧 (6) 9. 有关“ Math Type 5.2 数学公式修正器”的介绍 (6) 10. 在 WODE 中,铲除页眉里那条横线的办法 (6) 11. 在 WODE 中,将布景图片设置成水印的办法 (6) 12. 在 WODE 中,躲藏答案的办法 (6) 13. 在 WODE 中,把艺术字打散的办法 (6) 14. 字符输入办法 (6) 15. 符号的输入的办法 (7) 16. 改写 (7) 17. 便利键 1 (7) 18. 便利键 2 (7) 19. “重复”与“康复”的差异 (7) 20. 主动更正 (8) 21. 便利键 3 (8) 22. 阶段对齐办法 (8) 23. 设置制表位 (8) 24. 纵横混排 (9) 25. 兼并字符(最多 6 个汉字) (9) 26. 双行兼并 (9) 27. 在 WORD 中,能够刺进的图片文件格局有 (9) 28. 图形暗影效果 (9) 29. 比照 (10)

31. 表格的修正 (10) (1)手动拖动改动行高或列 宽: (10) (2)标题行重复。 (10) (3) 使用“自动调整”命令调整行高或列宽。 (10) ○1 右键表格的便利办法中(主动调整)○2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11) 32. 表格的排序与核算 (11) ○1 排序 (11) ○2 核 算 ............................................................................................... (11) (1)单元格参数与单元格的值 (11) (2)用公式命令计算。 (12) 33. 将文本转化为表格 (12) 34. 款式在排版中的运用 (12) (1)检查款 式。 .................................................................................................. (12) (2)替换款 式。 .................................................................................................. (12) (3)仿制款 式 .................................................................................................... (12) (4)从头套用款 式 .................................................................................................... (13) (5)加载模板。 (13) (6)文档模板 (14) 35. 宏的妙用 (14) 1.宏的基础常识 (14) (1)宏的举例阐 明 ............................................................................................... .. 14 (2)宏的界 说 ............................................................................................... (15)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符号:符号与征候不同,符号跟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要联系,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所俗称的。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征候和所预示的内容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符号的性质和特点:①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也即音响形象;所指是这一物质外壳所指代的意义内容②语言符号是“约定的”和“任意的”,约定性和任意性是符号同时具有并且互相联系得两个特征③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④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离散型 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语言的层级装置:音位=>语素→词→句子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国际音标制定的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元音:指呼出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 辅音:指呼出气流而受口腔部位阻碍发出的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受阻碍。②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没有噪音;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有噪音。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④元音能制成音节;辅音不能制成音节。⑤元音都是乐音;噪音可能是噪音,可能是乐音,或噪音和乐音混合体。元音发音原理(特点):①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②舌面元音的音质就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③根据元音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分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舍面元音、舌尖和卷舌元音,各种语言的元音中占据绝对数量的是舌面元音 辅音发音原理(特点):辅音的发音必须经过形成阻碍→保持阻碍→克服阻碍的过程①发音部位:按照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舌根音)、小舌音和声门音等②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发音方法仅指辅音发音时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而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的活动方式(声带的振动与否)和气流的强弱情况(送气与不送气)a根据狭义发音方法,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等八类b根据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情况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振动)两种c根据发塞音、塞擦音时气流强弱情况,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①音位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它们意义的作用②音位是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③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音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的变异形式,也即是因为的具体存在形式①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自由变体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替换出现而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②条件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条件变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出现条件,它们一般不会相互替换出现,但若在相同环境中替换出现,也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关系 音位的原则:①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互相替换后就能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归纳音位必须在最小对立体中来寻找②互补原则:凡两个音素,如果各自有自己的出现环境或者说从不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这两个音素之间就具有互补的关系。不符合互补条件的不同音素是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的,符合互补条件的因素不一定能归入同一个音位③语音近似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