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二版)赵丽芬

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二版)赵丽芬

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二版)赵丽芬
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二版)赵丽芬

第一章管理基础

一.管理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其含义: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既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一方面,管理是适应共同劳动的需要产生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具有组织、指挥和协调生产的功能,是社会劳动的普遍形态,只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需要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共有的一系列经验和相关科学方法的总结。也就是说,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不取决于生产关系,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是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的生产目的的功能,由此决定了管理的社会属性。它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特殊的历史形态,为某种生产方式所特有。管理的社会属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直接相关。劳动的社会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就不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旨在表明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蕴含着客观规律,成功总是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如果管理者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知识、方法及其运行规律,就可能针对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思路,作出科学的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反之,则可能凭孤立的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甚至可能因决策失误而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

艺术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通过一定技巧达到某种效果。强调管理的艺术性,目的在于让管理者意识到,管理科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掌握了管理理论,并不意味着管理活动一定能够成功。管理者想要实施有效的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必须以管理科学提供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指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抽象的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采用适当的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是统一的、互补的。在管理实践中,这两者之间也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

三.管理的作用

管理的实质在于协调。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与职责,管理具有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将要实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及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简言之,就是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管理者运用事先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过程,就是执行管理控制职能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项职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从理论上讲,这些职能是按一定顺序发生的,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这是因为管理活动首先从计划开始,而且计划职能渗透在其他各种职能之中,或者说,其他职能都是为了执行计划职能即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保证计划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权力体系和信息沟通

渠道,因此产生了组织职能;在组织保证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有效地指挥、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组织内外的冲突,最大限度地提升组织效力,于是产生了领导职能;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还必须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状态与结果进行衡量,并及时纠正偏差,即实施控制职能。

(2)从管理实践来考察,管理过程是一个各种职能活动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职能之间经常相互交叉。

五.管理者

在任何组织中都有一些人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即从事管理活动,这些人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六.管理者角色

1、彼得·F·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的角色”的概念,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

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

2、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

(一)人际角色:代表人、联络者、领导者

(二)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三)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七.管理者的技能:

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管理者的综观全局,把组织看做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要具体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

高层管理者倾向于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倾向于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利”“义”观;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自由经济之父”

(1)劳动分工的观点

劳动分工是导致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2)经济人观点

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但每个人的私人利益又受到其他人利益的限制。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因而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了社会利益。

2、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对分工的作用作出更全面的解释;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3、欧文的管理思想(第一个公开出版了有关管理的著作,“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主张工厂企业应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所谓标准化就是要让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现代组织管理之父”,率先提出管理五大职能;提出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以孔茨、奥唐奈的《管理学原理》出版为标志)

1.企业的六种经营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经营活动分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管理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对等、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1.权威的基础

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理性-合法权威三种权威类型,只有理性-合法权威才是理想的组织形式的基础。

2.“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特征:

A.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B.建立等级体系。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C.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明确规定职位特性及该职位对人的应有能力的要求,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D.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职能所必要的权力,但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

1.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过程,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梅奥的霍桑试验.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

人际关系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引发了人们对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开辟了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

2.行为科学理论

内容:侧重对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与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人际关系。

特点:致力于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认为调动积极性必须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方面着手,使组织目标包含更多的个人目标,不仅改进工作的外部,更重要的是改进工作设计,从工作本身满足人的需要;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和员工的自主自治。

发展领域:

(1)、关于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方面的研究(2)、关于领导行为方面的研究

(二)管理科学理论

1、概念:是一种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结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2、特点:研究取向不同于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用科学方法解决管理中的人事问题,而管理科学理论则试图用科学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解决生产与业务管理问题。研究范围和手段不同于科学管理: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泰勒时代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研究,涵盖了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管理科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研究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

五.“热带丛林”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组织内外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变化,是管理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遇到严峻的挑战。于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带来了管理理论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的管理学派,管理学界出现了各种管理理论和流派盘根错节的一片“热带丛林”。

(一)社会系统学派——切斯特·巴纳德

组织是两个人或者更多人经过有意识的协调而形成的活动或力量系统。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最为重要,其主要职能是: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招募和选拔能最好地作出贡献、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并使之协调地、有效率地进行工作;规定组织目标;授权;决策

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而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有三个: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二)权变理论学派——弗莱德·菲德勒,琼·伍德沃德

该理论认为,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观念和技术更适合组织。由于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特别是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要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和方法。

(三)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所以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四)经验主义学派——欧内斯特·戴尔,德鲁克

主张通过案例研究经验,不必企图去确定一些原则,只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经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办法,便可以在相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管理。

六.管理理论前沿

1、关于战略管理的最新理论——合作竞争理论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迈克尔·波特

合作竞争理论:尼尔·瑞克曼

管理人员不要总期盼抢到更多的蛋糕,而是要将蛋糕做得更大,为此,要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建立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在缩减供应商数目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价格优惠,能够使得供应商和企业在各自的市场上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选择合适伙伴遵循的原则:努力创造贡献的潜能、共有的价值、尽量创造有利于伙伴关系的环境、与供应商的目标一致。建立成功的伙伴关系要注意的三个基本因素:贡献、亲密和愿景。

2、关于组织学习的最新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

建立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变革就是促进变革过程和抑制变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少有三种基本的促进因素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组织的革新:强化个人成果,即把变革、创新活动和个人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使改革活动与个人成就、利益相一致;建立一个由有责任心的员工组成的网络,彼此联系,互相帮助;不断改善企业业绩。

3、关于组织文化建设的最新理论——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理论

企业并购是不同企业组织的一次打调整、大变革,它将两个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原本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共同处于同一时空环境之中,必然会对人们故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形成强烈冲击。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过程:探索期,碰撞期,磨合期,拓创期。探索期是指全面考察整合对象原有文化的状况,原有文化同并购企业的差异和冲突的可能,以及根据考察结果作出初步整合方案的时期;碰撞期是文化整合步骤的实施阶段,该阶段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改革举措,而且监控“障碍焦点”十分重要。磨合期是指两种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一个较长的阶段,该阶段的着眼点在于维护和调整这种新制度,使之能够顺利而有效地贯彻,试图寻找双方的中立点;拓创期是在文化趋向融合的基础上,被并购企业开拓、创新或整合出新的文化的时期。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基本模式

文化注入式——文化同化,文化融合式——文化转化,文化促进式——文化多元化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整体性,平稳性和适度性,充分沟通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建立共同愿景,进行文化培训,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利用非正式组织沟通。

第三章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相关概念

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以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是一种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首先标准。

社会义务是工商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已经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

社会响应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能力,是由社会道德伦理标准引导的,它能够为管理者作决策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指南。

社会契约最初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它分为两类:经济层面的社会契约与社会伦理层面的社会契约。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有关。

企业社会审计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的回顾,其宗旨是确保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受企业活动直接影响的企业责任目标和实践,以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整过去的相关目标,确定新的目标,社会审计的内容包括:(1)社会责任的种类;(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3)社会问题本身。

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市场行为要素、监督行为要素、自愿行为要素

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

1、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观”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危险的行为,社会问题让企业来解决,就必须赋予企业更大的权利,企业将逐渐演变为具有支配地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中心,这是十分危险的。

2、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

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要求追求利润、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广施慈善;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是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他们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求得企业的长远生存,应该关心的是企业的长期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容易赢得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成的工作氛围,能够得到长期性的利益回报,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是一个拥有强大势力的事社会主体,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为此企业必须立足于社会整体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一些社会问题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承担更多的能够与其拥有的势力相符合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目前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而且社会公众主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更加坚定和迫切。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原则、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的关系原则、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原则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1、对员工的责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既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尊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奖励、提升、培训等方面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工会是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因此企业应该主动支持工会的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员工提供定期或不定期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强其工作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2、对投资者的责任: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市场开拓与竞争,以确保投资者获得投资收入和资产增值。

3、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尊重消费者主权,维护消费者利益;履行对消费者的道义责任。

4、对环境的责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和消除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对竞争者的责任: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竞争规则,尊重竞争对手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6、对社区居民的责任:积极关心和支持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福利事业,关心和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同当地政府、居民、公共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自身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1、发展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就是一个大企业,企业实际上是政府组织的一部分,企业不

仅是生产组织和经济组织,更是行政组织和教育组织。企业不仅担负起生产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一切生活保障,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对每一个员工承担了本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功能。

20世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私营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具有追随意识和学习意识,他们希望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来,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国有企业是目前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力军,它们的社会责任行为往往更加系统,投入力度也较大;三资企业更具有长远眼光,在企业发展初期就不惜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投入,它们更看重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取的长远收益;集体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具有务实精神,它们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长远意识,但同时又高度关注履行社会责任造成的成本问题;个体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境界相比前面几种类型的企业都差一些,它们往往过于精打细算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比较消极。

(2)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存在问题: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淡薄;企业员工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不够;

原因:第一,由中国企业发展阶段的特殊背景所决定;第二,有中国企业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3、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势在必行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贸易壁垒;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企业办社会”;企业社会责任不一定降低企业利润;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政府社会责任。

4、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从企业的发展阶段动态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制定原则:兼顾国际规范和国内实际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市场机制形成,层次性原则,即强制性与倡导性相结合;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道德调控;增强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章计划概述

一.计划概念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一项完整的计划,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

二.计划的特点:目的性、基础性、前瞻性(根本属性)、普遍性。

三.计划的作用:指引方向和目标;发现机会与威胁;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提供控制标准。

四.计划的分类

1、按管理者层次:战略计划、行动计划

2、涉及的时间:长期计划(5,∞),中期计划(1,5],短期计划(0,1]

3、按明确性:具体计划、指导性计划

4、按内容:专题计划、综合计划

5、按职能:业务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

五.计划的编制过程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拟定并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五章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战略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对设计组织全局的、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的谋划,企业战略是长远性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选择的主要行动路线与方法。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从整体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系统审视,旨在使企业的资源与变化的环境相匹配。

特点:全局性;长远性;应变性。

二、战略管理的层次与类别

企业战略按经营层次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总体发展战略,主要是公司层从结构和财务角度对整个经营范围的资源配置;竞争性战略,主要是公司内某些战略经营单位的产品开发或服务在特定市场层次的竞争;职能性战略,主要是不同的职能如营销、融资和运营等如何为其他各级战略服务。

其类别:1、按偏离战略起点程度分:退却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

2、按战略中心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3、按涉及的地区范围分:全领域战略、局部领域战略

4、按符合主客观条件分: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风险型战略

三、战略计划管理过程

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其评价(发现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战略实施与控制(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分配资源,组织设计)。

四.战略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保、法律)

(1)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等因素,它不仅规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及将要采取的措施,也直接关系到社会购买力的提高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企业的投资行为。

(2)经济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及其变化趋势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潜在市场的大小。

(3)社会文化环境通常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因素。

(4)科技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5)环保因素:环保因素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废弃物的处理以及能源消耗情况等。

(6)法律环境:法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准则。

2、产业环境分析:

(1)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分析:份额竞争;均衡竞争;差别竞争;多元化竞争

(2)潜在的市场进入者分析:行业壁垒五因素模型,经济规模,产品差异,顾客品牌转移难度,所需投资多少,转换成本。转换成本不仅包括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在固定资产、工艺装备的改造和原材料供应转换以及新职工培训等方面所花费的费用,而且包括心理转换成本,心理转换成本是指新进入企业往往需要比现有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或者给予顾客更多的免费项目,否则难以使顾客接受其产品。心理转换成本越高,一个行业越难进入。

(3)替代品分析

(4)供应商分析

(5)购买者分析

3、微观环境分析

(1)竞争者分析:对竞争对手战略目标的分析;对竞争对手基本假设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现行战略和能力的分析.

(2)目标市场分析:所谓目标市场,是指企业决定要进入的细分市场,是企业所选择和确定的营销对象,即企业能够为之提供有效产品与服务的顾客群。确定目标市场的前提是市场细分,即从区别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出发,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对同类产品需求的整体市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群。企业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后,就要进行市场定位,即对企业的产品及企业的形象进行设计,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特定形象,从而使企业及其产品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

(3)企业自身条件分析:核心能力是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发挥关键作用的活动或流程。

五.战略选择

1、基本战略:

(1)全面成本领先战略:其指导思想是要在较长时间内使生产成本与分销成本达到最低水平,保持企业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使企业能够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2)差异化战略:其指导思想是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侧重于企业通过对整体市场的评估所发现的一些重要的顾客利益区域,表现在产品设计、技术特性、产品形象、服务方式、销售方式、促销手段等一个或几个方面。

(3)集中战略是指企业在一个或几个小的细分市场上保持成本领先或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力求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发展战略:

(1)密集型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现有业务内的市场机会寻求增长和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种战略:市场渗透:是指企业利用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市场开发是指企业将现有的产品推向新市场,以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产品开发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战略。

(2)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与现有业务有直接联系的市场机会寻求发展的战略。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供应商系统发展,实现供产一体化的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销售商系统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水平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竞争者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

(3)多样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与现有业务范围以外的领域出现的市场机会寻求发展的战略。同心多样化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或营销资源,开发新业务的战略;水平多样化企业利用新技术,在现有的市场上开发新业务的战略;综合多样化是指企业向与现有技术、产品和市场无关的方向拓展业务的战略。

企业应先考虑密集型发展战略,再依次考虑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

第六章预测与决策

一、预测的概念及其意义

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先进行科学的推测与估计。其意义: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科学预测可以使计划和决策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预测有利于管理者高瞻远瞩;预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预测的特点:不确定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三.预测的类别

(1)按预测内容分为:社会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科学预测

(2)按预测的时间分:长期预测(>5年)、中期预测(3个月~3年)、短期预测(三个月内)(3)按预测的性质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四.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比较定量预测)

(一)定性预测主要是靠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预测对象的发展状况做出推断和描述。直观简单,且费用较低,,但并不容易把握,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一般在预测数据资料较少或不准确的情况下采用。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计法;德尔菲法。

(二)定量预测是以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找出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假设这种变化规律、变动趋势或变量间的内在联系将延续到未来,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定量预测比定性预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为成熟和完善,已经成为经济预测的主要方法。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

五.决策的概念和作用

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

断过程。决策要有明确的目的;决策要有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决策要进行方案的分析评价;决策的结果是选择一个满意方案;决策是一个分析判断过程。

作用: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关系着组织的生存发展。

六.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分:战略决策、管理决策(战术决策/策略决策)、业务决策

(2)按决策时间长短分:中长期决策(三五年或更长)、短期决策(<1年)

(3)按决策者的层次分: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4)按决策问题的不同性质或决策的重复程度分:程序化决策(规范性决策/重复性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次性决策)

(5)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分: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七.决策过程

(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问题产生和表现:组织运行与计划目标发生了偏差;组织环境的变化;组织内部的变化;组织管理工作受到了批评。

(二)拟定备选方案:至少有两个备选方案;明确列出各方案的影响因素;方案要有创造力。

(三)评价和选择方案:考虑环境的变化,预测每个方案的效果;确定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选择满意方案,注意:(1)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2)制定备用方案。

(四)决策的执行与检查

注意:(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2)健全组织机构;(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八.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适用于非规范化的综合决策问题)

分为:征询法、哥顿法(提喻法)、方案前提分析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适用于常规性的程序化决策)

分为:确定型决策(又分为:直观法、损益平衡点法、量本利分析法);风险型决策(常用决策树分析——决策树是指由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和概率枝构成的决策图形。通过在决策树上进行分析计算、选择决策方案的方法就是决策树分析法,它是最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后悔值法)

九.群体决策

优势: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对决策方案的认可程度。

缺陷: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群体思维;责任不清。

评价:从速度来看,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从方案表明的创造程度来看,群体决策>个人决策;从人们对最终决策的接受程度来看,群体决策>个人决策。

第七章目标管理与时间管理

一、目标的概念与特点

目标是组织宗旨的具体化,是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期要实现的目的,它是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指南。

特点:差异性、多元性、层次性、时间性

二.目标的类别

(1)按目标的重要性分:总目标、战略目标、行动目标

(2)按目标的优先次序分:主要目标、次要目标

(3)按目标的时间跨度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4)按考核目标的性质分:数量目标、质量目标

(5)按目标的组织层次分:总体目标、局部目标、岗位目标

三.目标的作用: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对组织成员具有激励作用;维持组织稳定的依据。

四、目标管理

1、概念:就是强调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应置于管理的中心地位,成为经营管理事件中的一项强有力的中心原则。

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提出)

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3、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的确定是目标管理的关键。它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组织的最高层确定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总目标,这是目标管理的中心内容。然后,经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与总体目标相一致的下属各部门及个人的分目标。总体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组织内部上下左右都有自己的具体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二)组织实施。总体目标确定后,主管人员应放手授权给下级人员,靠执行者的自主管理去实现目标,而主管人员则重点抓总括性管理。

(三)检查结果。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新的循环。根据对目标实施结果的考核情况制定下一阶段新的目标体系,开始新的循环。一个目标管理过程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目标管理过程的开始。

4、提高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途径:目标要明确;上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

五、时间管理: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它可以教会人们如何管理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1、管理者的时间:

被动时间又叫响应时间,是管理者自己不可控的时间,即用于响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请求和要求,或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时间。一个组织的管理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属于被动时间。

可支配时间又叫自由时间,是指管理者自己可以自行控制的时间。时间管理的重点就是如何用好这一部分时间。越是中下层的管理者,可支配时间在其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小,时间越分散。

2、时间管理的演进历程:备忘录型;记事薄型;优先顺序规划型;罗盘型。

3、时间管理步骤:列出目标;按重要程度对目标进行排序;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对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进行排序;安排活动日程;将时间表付诸实施;回顾和总结。

4.常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1)时间“四象限”法

(2)合理分配时间:二八原则,大多数管理者的80%的决定是在他们20%的时间里做出的,管理者们很容易陷在日常事务中。所以,为了确保最关键的20%的活动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应该事先分析所有的活动,按照轻重缓急排好次序,再根据管理者个人的生物周期,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段。

(3)掌握帕金森定律: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根据这一定律,管理者不能给一项工作安排过多的时间,否则,就会使工作缓慢进行,直到用完安排的所有的时间。

(4)提高会议效率。

第八章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所构成的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配置内部的有限资源,确保以最高的效率实现目标。

二.组织的分类

1.按基本性质分:

(1)营利性组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如工厂、商店、银行、酒店

(2)非营利性组织:以社会利益为导向,如政府、军队、学校、社团

2.按组织形式分:

(1)正式组织: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其制度和规范对成员具有正式约束力。正式组织是组织设计工作的结果,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划而形成。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都属于正式组织。

(2)非正式组织:指人胶在共同的工作或活动中,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未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关系网络,往往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两者常相互交错地并存。除各种类型的正式组织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

三.组织的功能:力量汇聚功能;力量放大功能。

四.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其本质是组织内部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具体地说,它表现为对组织内部进行的职能分工,即横向的部门联系和纵向的层次体系。组织结构通常可以用图表表示,即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的核心:任务分解、任务组合、组织协调。

五.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机械式组织也称官僚行政组织,是综合运用传统组织设计原则的产物,是一种严密的,僵硬的,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稳定运行中的效率。

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是一种松散的、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目标是动态适应中的创新。

六.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战略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

七.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

(一)直线制组织结构

1.直线制组织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是指组织中的各种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主管行使统一指挥和管理职能,不设专门职能机构。

2.适用于规模较小,员工人数较少,生产和管理工作相对简单。

3.优点:设置简单;责权分明;便于统一指挥和集中管理。

4.缺点:缺乏横向协调关系;要求行政主管通晓各种专业管理知识,由于没有职能机构做助手,容易产生忙乱现象。

(二)职能制组织结构

1.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指在各级行政主管之下,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来设立管理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拥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力,在其职能范围内有权直接指挥下级单位。

2.适用于只有单一类型产品或少数几类产品并且处于相对稳定市场环境的企业。

3.优点:将专业技能紧密的业务活动归类组合到一个单位内部,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便于组织成员发挥职能专长提高业务水平;减轻了各级行政主管的工作负担。

4.缺点:各职能部门长期只从事某项专门业务,缺乏总体观念,不利于培养高级管人才;各职能部门只注意依据本部门的准则活动,可能导致部门之间的活动缺乏协调,影响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各职能部门都拥有指挥权,致使每一个下级机构和人员都有多个上司并接受多头领导,不利于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1.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是指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助手,实行行政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

2.适于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普通采用,也被我国的大多数组织采用。

3.优点: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长处,又吸取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的优点;既摒弃了直线制管理粗放的缺陷,又避免了职能制多头指挥的弊端。

4.缺点: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造成决策迟缓;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长,反馈速度慢,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四)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M型”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是指在公司总部领导下,按产品、顾客等分别设立若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单位,在经营管理上拥有很大自主权,公司总部主要充当外部监督者角色,对各事业部的活动进行协调和控制,同时提供财务、法律等支援服务。

2.分三种类型:产品型事业部、地域型事业部、顾客型事业部

3.适用于有较复杂的产品类别、较广泛的地域分布及多样化的顾客类型的大型企业。

4.优点:

(1)各事业部单独核算,自成体系,在生产经营上具有较大自主权,增强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最高管理层能够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进行长远的战略规划;

(3)分部经理对经营结果负完全责任,能够拓展分部经理的多方面才能和全局视野,有利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5.缺点:

(1)职能部门重复设置,造成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

(2)由于各事业部独立经营,容易滋长本位主义倾向,不利事业部之间的相互支持。

(五)矩阵制组织结构

1.矩阵制组织结构——类同于数学中的矩阵,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按职能划分的纵向领导系统,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在传统的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基础上,添加按照任务划分的项目小组的结果,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

2.适合在需要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的企业中使用。

3.优点:

(1)将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与及时沟通;

(2)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特定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反应;

(3)把不同部门、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得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

4.缺陷:稳定性弱;权责不清。

八.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团队结构组织

(二)无边界组织

(三)学习型组织

九.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在不同的组织设计理论指导下,会出现不同的组织设计选择。组织设计是有效实施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设计良好的组织能更好地适合内外环境的变化。

十.组织设计的任务

根本:建立有益于管理的组织,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

具体:稳定运行中的效率;动态适应中的创新。

十一.组织设计的六项原则:

劳动分工原则;部门化原则;指挥链原则;管理幅度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正规化原则。

十二.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结构设计:(1)职务设计;(2)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设计;

(二)组织责权关系设计:(4)组织决策系统的设计;(5)组织执行系统的设计;(6)横向联系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三)组织制度设计:(7)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8)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规划设计

十三.组织设计的程序

确定组织目标;确定业务内容;确定组织结构;配备职务人员;规定职责权限;联为一体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强调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等组织雇佣的全部员工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更为注重质量。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生产与消费的两重性、社会性

三.人力资源的作用

(1)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

(2)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3)人力资源的收益递增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

四.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宏观: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全社会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进行的从招聘、录用、培训、使用、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

微观:是指企业等微观组织对本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等一系列工作程序。

五.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

六.人力资源规划

1、含义: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通过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分析及预测,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的总体规划。简单说,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在适当时间为适当职业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是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步骤。一份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具体业务规划两个层次。

2、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是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

(2).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能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相互融合

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具体的业务计划两个层次。

4.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评价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预测组织未来需要的人力资源;制定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行动方案。

七.员工招聘

1、含义:是指把有能力的申请者吸引到组织空缺职位上的活动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组织与应聘者个人之间双向选择的动态过程,目的是实现人员与职位的匹配。

2、员工招聘的作用:构筑组织竞争优势的关键;决定组织经营业绩的前提;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基础。

3、员工招聘的程序

发布招聘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选;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智力与知识测试、绩效模拟测试;对考核合格者进行面谈;选定录用;评价和反馈招聘结果

4、人员选拔:

(一)内部选拔指组织中出现职位空缺时,从组织内部选拔符合条件的员工予以填补。

优势: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3)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弊端: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可能引发内部矛盾。

(二)外部选拔指组织中出现职位空缺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选拔符合条件的应聘者予以填补。

优势: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缓和组织内部矛盾。

局限性:对内部员工造成打击;可能出现选拔失误;外部选拔人员需要较长调整期。

5、人员的录用

作出初步录用决定后,还要:(1)背景调查;(2)健康检查;(3)签订试用协议;(4)注册报到。八.员工的培训:是指组织对员工进行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

1、员工培训的目标:(1)适应职位要求;(2)提高综合能力;(3)转变态度观念

2、员工培训的内容

(1)技术技能培训(2)人际关系技能培训(3)解决问题技能培训

3、员工培训的方法

(1)在职培训:职务轮换、预备实习

(2)脱产培训:课堂讲座、电视录像、模拟练习

九.员工的职业发展

1、组织的职业发展规划:从组织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将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员工个人职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使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作用:确保组织获得需要的人才;增强组织的吸引力以留住人才;使所有组织成员都有成长和发展机会

组织在促进员工职业发展中的主要责任:加强目标沟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

2、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从员工个人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使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不断发展。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从以下几方面认识自己:价值观、兴趣、知识与能力、个性与风格。

十.绩效评估

1、含义:是指组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业绩表现及其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考察评价。组织中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着整个组织的经营业绩。必须定期对组织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便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2、绩效评估的目的

(1)为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2)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3)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3、.评估标准

由组织的管理者、员工及有关专家共同确定。首先,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的总体目标最为了解,是制定评估标准的发起者;其次,组织员工对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最为熟悉,应该参与评估标准的制定;再次,由于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制定评估标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邀请有关专家参与。

主要评价三方面与工作业绩有关的内容:(1)个人特征(2)工作行为(3)工作结果

分类:(1)主观标准;(2)客观标准

4、绩效评估的方法

(1)书面描述法;(2)关键事件法;(3)评分表法;(4)行为定位评分法;(5)多人比较法;(6)目标管理法;(7)360度反馈法:上级、客户、同事、下属、本人。

5、绩效评估的程序

(一)确定评估目标

(二)选择评估执行者

(三)实施绩效评估

(四)反馈评估结果

(五)将评估结果备案

第十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一.组织文化含义:

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的个性即组织文化,它不仅影响组织一般成员的行为,还制约着管理者的决策选择。二.组织文化的特征:实践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可塑性、综合性

三.组织文化的内容:(1)组织的价值观;(2)组织精神:是组织经过共同奋斗的和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3)组织伦理。四.组织文化的结构:潜层次的精神层(根本)、表层的制度系统、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直观)五.组织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发展功能;(3)整合功能;(4)激励功能;(5)约束功能;(6)辐射功能。

六.组织文化的塑造(当前许多组织导入CIS系统)

(一)选择组织的价值标准。

(二)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培训教育。

(三)提炼定格。

(四)巩固落实,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组织领导者得率先垂范。

(五)丰富发展。

七.组织变革

1、含义:是指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结构及组成要素等适时而有效地进行的各种调整和修正。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不断寻求和保持组织目标与组织内部条件、组织外部环境之间动态平衡的过程。

2、组织变革的动因

(1)外部环境的变化:顾客、竞争、科技、经济、法律、政治、

(2)内部条件的变化:目标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

3、组织变革的两种观点

(一)“风平浪静”观认为,组织是一艘在风平浪静的海洋中行驶的大船,船长和船员都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他们以前曾经作过多次这样的航行,整个航程平静而可以预见,偶尔遇到风暴才会有变化出现。根据“风平浪静”观的假设,组织面临的环境是稳定和可预见的,对现状的打破是偶然和暂时的。

(二)“急流险滩”观则认为,组织是一只在不断出现险滩的湍急河流中航行的小木筏,船员以前从未一起出过航,既不熟悉河流的构造,也不清楚最终驶入的方向。根据“急流险滩”观的假设,组织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对变革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4、变革的推动力量:组织中的管理者是推动组织变革的主要力量。外部咨询专家主要充当顾问角色。

5、组织变革的阻力,是指反对、阻挠甚至对抗变革的制约力。

原因: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既得利益的威胁;对未来发展认识不足。

6、排除变革阻力的方法

(1)增进内部沟通;(2)加强教育培训;(3)发动全员参与;(4)把握策略与时机。

7、组织变革的内容

(1)结构变革:局部调整、重新设计

(2)技术变革

(3)人员变革

(4)文化变革

8、组织变革的方针:(1)精心设计;(2)全面发动;(3)周密组织

9、组织变革的基本程序

(一)进行组织诊断:确定问题;找出原因

(二)设计组织变革:制定变革方案;确定变革阻力

(三)实施组织变革:推广变革;管理变革

(四)评估组织变革:变革前后比较;行业标杆比较

10、组织变革的方式

(1)按变革的起始点分: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上下结合式

(2)按变革方案的形成过程分:强制式、民主式、参与式

(3)按变革的进程分:突变式、分段发展式

(4)按变革的力量来源分:主动思变式、被动应变式

第十一章领导原理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及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等。

领导者——是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人。领导者是领导过程三要素的核心因素,是领导过程各种人际关系以及人与情景相互作用的核心,领导的素质与领导水平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二.领导与管理(区别)

(1)管理强调理性及控制,而领导则在乎直觉和情感;

(2)管理的实践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大型组织的出现,领导则是相对于变革而言;

(3)领导者不一定是被任命的,他极可能是从一个群体中自然产生出来的,他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三.领导的特点

(1)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是一种“投入”与“产出”;

(3)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4)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

四.领导的职能

(一)目标确立职能

(二)总体规划职能

(三)激励

(四)监督指导职能

(五)协调控制职能

五.领导者权威:

1、影响因素:

权力性的影响力:指的是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能够使得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权”。主要成分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权力性影响力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和服从。权力性影响力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是有限的。

非权力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个人的品质、品德、学识、才能等不属于权力范围的影响力,其核心是“威”。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与权力性影响相比,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更大的作用,是领导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在它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吸引、接受和自觉自愿地服从。这种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结合——“权”与“威”的结合

区别: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有:(1)职权是法定的权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2)是职权是由外界赋予的,是外来因素;(3)职权的大小、变更既有法定性,又带有领导体制的规性。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征有:(1)是领导者自身行为和素养的体现,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领导者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2)行为和素养是领导者本身具备的,因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内在因素的作用;(3)可以由领导者根据工作需要及自身状况及时调整,具有灵活性。

联系:(1)两者有机统一,权力是领导的前提,领导者手中握有实权,才可能去支配资源,实现领导职能;而威信是领导的基础因素,崇高的威信是领导者的内在魅力,它能使人们由衷地、自觉地和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2)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威信的高低往往可以制约实际权力的大小,权力本身总会让领导者看上去威严和值得敬畏与服从。

六、激励原理

1、概念: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激励必须有激励的对象,而且激励对象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激励对象有多方面需要,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来满足;激励是一种内在动力,激励效果的强弱是一种变量;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激励调动个体积极性的方法是激发个体的动机;激励要使员工产生的动机有利于组织目标。

2、激励的特性:相容性,惩奖性;过程性;可变性。

3、作用: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将员工个人的目标与组

织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及各组成部分的协调性。

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

4、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驱动下向目标努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这就是激励过程。

(1)需要

概念:需要是个体对其生活和发展的某些条件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

需要的特点:针对性、复杂性、发展性、重复性、竞争性、驱动性

需要与个体行为:(1)需要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2)个体业已形成的需要,决定着他的行为;(3)每一次个体行为的完成,都可能使个体的某种或某些需要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需要。

(2)动机

概念:动机是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的心理因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转化成动机的条件:需要应达到一定程度;必须有一定的外界诱因,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

动机的分类:原始动机、一般动机、习得动机(与激发员工积极性关系最大)

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和导向功能;强化功能

动机和个体行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动因:维持行为的指向性;保持行为的连续性;引发行为的内驱力。

(3)行为——是指人所表现出的各种动作的总称,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行为是需要和动机的最终结果,也是组织所关心的重点所在。

行为的特征: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是有目的的;是可以激励的。

勒温的场论公式:B=f(P,E)。B—人的行为;P—个体特征;E—环境特征。该理论表明,行为是指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取决于个体,外因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

第十二章领导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以亚当·斯密为先驱,泰罗制为代表,麦格雷戈提出)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

(二)“社会人”假设(梅奥提出)

(三)“自我实现的人”假设——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综合了马斯洛和阿吉里斯)

(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代表人物是菲德勒。是一种情势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在“复杂人”假设之上)

二.领导特质理论

1、领导者特质:是指领导者所具有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基本条件或内在因素。其研究主要及中国在:身体特征;个性特征;才智特征。

2、斯托格蒂尔关于领导才能的特征:5种身体特征,4种智力特征,16种个性特征,6种与工作有关的特性以及9种社会特征。

3、包莫尔关于企业家的十个条件: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敢担风险;勇于负责;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4、科特关于领导者的6种素质:

掌握行业知识和企业知识;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有信誉和良好的工作记录;掌握基本的技能;拥有个人价值观;拥有进取精神。

三.领导行为理论:

1、勒温等研究者领导作风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三种类型力图科学地识别出最有效的领导作风。

就绩效而言,放任型低于专制型和民主型,并且民主型领导的群体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满意更大。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两个基本的领导行为维度,分别称为关系组织和关心人,关心人只是领导者重点强调建立互信的气氛,尊重下级的意见与员工的感情,关心他们的利益和需求,鼓励部下发表意见等。关心组织是指领导者重视组织设计,明确职责和关系,确立组织、群体与个人的工作目标,建立明确的组织形态、信息沟通渠道及工作程序方法。

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领导行为可分为四种类型。(1)低关心人而高组织的领导;(2)高关心人低组织的领导;(3)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4)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一般来说,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较好。当然,哪种最好或最差,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管理方格理论

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图中,1.1虚弱型领导;9.1任务型领导;1.9俱乐部型领导;5.5表示中间式管理;9.9协作型管理领导。9.9>9.1>1.9,5.5>1.1。

4、领导系统理论

核心: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利克特的领导四系统模型:

(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2)仁慈式的集权领导;

(3)协商式的民主领导;(4)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利克特认为只有参与式的民主领导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领导。

四.领导权变理论

1、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

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类型;环境因素;有效领导模式。

领导本身的基本风格与领导的有效性是相关的,使用LPC的方法来研究领导者的动机类别:最不愿意与之合作工作的人(LPC)调查问卷由16组对应形容词构成,一般来说,LPC值较低(57分下)的是以关心工作为主的领导,LPC值较高(64分以上)的是以关心人为主的领导。

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领导者与组织成员的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以工作为主的领导类型在非常适宜和很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是有效的,当环境的适宜程度居中时,这类领导的效果较差。

应用: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1)改变领导者的领导方式;(2)改变领导者所处的环境。

2、通路——目标理论(伊万斯提出,豪斯发展)

领导基本职责就是强化激励机制,将下属的内在动机与组织目标结合。

高度常规性工作和基层人员倾向于支持性领导方式;任务变化多端和中层、专业人员倾向于指示性领导方式。任务不明确应“高工作”,任务明确应“高关系”。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科曼提出,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

有效的领导风格应当适应共下属不同的成熟度。(1)当员工处于低成熟阶段时,“命令式”领导有效;(2)当下属的成熟度逐渐提高时,高工作、高关系的“说服式”领导有效;(3)当下属的成熟度有较大提高时,支持的、无指导的“参与式”领导有效;(4)当下属相当成熟时,抓住主要的决策和监督工作就可以实施比较有效的领导,“授权式”领导有效。

随着下发由不成熟向逐渐成熟过渡,领导行为应当按高任务、低关系——高任务、高关系——低任务、高关系——低任务、低关系逐步转移,这种推移变化就形成了领导方式的寿命周期。

成熟度低——命令式——高任务、低关系

较不成熟——说服式——高任务、低关系

比较成熟——参与式——低任务、高关系

高度成熟——授权式——低任务、低关系

最新 项目管理基础理论概述-精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媒体手机阅读项目管理问题研究 【第一章】国内手机阅读市场发展现状 【第二章】项目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3.1】凤凰新媒体手机阅读市场环境分析 【3.2 - 3.4】凤凰手机阅读业务的设计与项目分析 【第四章】新媒体手机阅读项目的管理模式 【结论/】新媒体手机阅读项目建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项目概述 2.1 项目管理的概念 2.1.1 项目管理的内涵 从表面上来看,项目管理指的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运用具体方法和相关理论,针对项目执行全过程展开的管理活动。即:针对项目投资、管理决策全过程,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开展项目计划制定、组织执行、协调监督、控制管理等方面工作。现如今,“项目管理”既被看做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又以管理新学科的身份而存在。如此得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项目管理的含义: ①管理活动,即:根据项目的特征和执行状况,有针对性组织相关管理活动; ②管科,即:围绕项目管理活动展开分析研究的学科,旨在为完善该项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一种理解属于客观实践活动范畴;第二种理解属于理论总结范畴。从本质上而言,此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相应指导。立足于上述观点,指出项目管理含义:一个临时组成的专门组织,以项目管理方法为依托,组织、计划以及控制项目进程,达到优化项目管理全过程、协调项目管理目标的效果。其中,优化项目管理全过程理指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决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项目全过程维持于高效运行状态,并取得最佳执行效果。而协调项目管理目标指的是:在管理项目过程,要针对人力、物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化管理,并设置具有约束力的管理目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完全既定目标。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活动主要围绕五项基本任务展开: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执行、监测项目质量、控制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项目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执行过程,它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在具体工作过程,会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完成项目计划制定、项目组织执行与控制管理等工作环节,推动项目既定执行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工作与其他作业管理工作有所区别:一般性的作业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质量监督和效率考核等方面任务,注重分析对比任务前期与后期的执行效果。一般性管理方法尽管适用于各种项目管理环境,但与项目管理方法相比,其在成本控制、风险预防等方面的效果有所不足。 在项目管理实际过程,管理者针对项目展开具体工作,并不负责调配资源任务,而是通过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但资源调拨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项目业务领导手中。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对象,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答案

一、填空 1.古代管理理论的代表是泰罗的_______科学管理理论______、法约尔的______一般管理理论______和韦伯的______官僚组织理论______。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_____提高劳动生产率______。 3.在管理思想史上,泰罗被誉为______科学管理之父______;法约尔被誉为____经营管理理论之父___;韦伯被誉为______组织理论之父______;巴纳德被誉为______现代管理理论之父______。 4.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等人提出了______人际关系______学派,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这个学派命名为______行为科学______。 5.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______分立______和______综合并存______并存的特点。 二、单选 1.古典管理理论在对人性的假设的问题上,把员工看成是(A)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现实人 D、自我实现的人 2.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D)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 B、纪律 C、集中 D、统一指挥 3.人文主义的管理思想最早体现在(B) A、泰罗的科学管理运动 B、梅奥的“霍桑试验” C、管理过程学派 D、管理权变理论 4.哪项实验是被后人誉为“泰罗制”的核心(B) A、“霍桑试验” B、“生铁搬运试验” C、“熵”的试验 D、“从众”试验 5.法约尔的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A)一书中。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6.20世纪初,泰罗(B)一书的发表,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作业答案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形考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这二者通常都被称为货币发行。 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的基层行为办理日常业务收付现金而设立的金库。 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账户,相互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债务关系都在中央银行办理。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充分就业:凡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国际收支平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 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逆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由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二判断题 1.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2.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准备金,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库存现金。(×) 4.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5.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6.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入与收支相抵后恰巧相等的一种经济状态。(×) 7.货币政策标的即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8.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之一。(×) 三单项选择 1.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A) A.国库券和国债 B.股票 C.公司债券 D.金融债券 2.从货币发行的渠道和程序看,(B )是货币发行和回笼的中间环节。 A.发行库 B.业务库 C.市场 D.发行库和市场 3.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既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能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的政策

管理理论与实务的重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合理分配、有效整合组织内外相关资源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活动是具体执行四项管理职能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者是指那些在组织中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肩负协调、监督组织成员,合理分配、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责任和使命的人 分类 1.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 3.一线管理者 管理者角色 1.人际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管理者技能: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政治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 “义”“利”观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国富论》 ?劳动分工 ?“经济人”假设 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对分工更为详细的解释 ?设计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享制度 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他最早注意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在工厂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主张工厂应该致力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3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泰勒制)

基本内容 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匹配:第一流的工人:工作对他合适而且他愿意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架构,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亨利.法约尔。(现代组织管理之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安全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财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 (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也就是管理的五项职能。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3)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强调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设计和运作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0 课程名称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评阅教师 第五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正馈控制 2、前馈控制 3、反馈控制 4、分散控制 5、分层控制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 A. 拟定控制标准 B. 分析偏差原因 C. 采取矫正措施 D. 明确问题性质 2、一般而言,预算控制属于() A. 反馈控制 B. 前馈控制 C. 现场控制 D. 正馈控制 3、对于建立控制标准,()说法不恰当? A. 标准应便于衡量 B. 标准应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C. 建立的标准不可以更改 D. 建立的标准应当尽可能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4、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必须制定绩效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这个标准() A. 越低越好,能容易达到预期目标 B. 越高越好,从严要求 C. 一旦制定便不能改动 D. 应尽量具体,最好用数量来表示 5、外科实习医生在第一次作手术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A. 预先控制 B. 事后控制 C. 随机控制 D. 现场控制 6、“根据过去工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活动的行为。”这句话是对下述()的描述。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现场控制 D. 实时控制 7、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控制方式,你希望采用() A. 预先控制 B. 现场控制 C. 事后控制 D. 反馈控制 8、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种哪一种有问题?()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问题。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9、强调预防作用的控制方法是() 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10、“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选1个选项,每题1分,共34 分) 1. 文件的根本属性是(D )。 A、反映了形成者的意图 B 、具有规范的格式 C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D 、信息记录 2. 文件工作的综合性要求文件管理必须实行(C )。 A、分散管理 B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C集中统一管理 D 、自由进行 3. 保证档案质量最基本的要求(D ) A、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B 、千方百计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C配置良好的档案保管设备D、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4. 我国最基本的组卷方法是(A ) A、“六个特征”立卷法B 、立小卷法 C四分四注意的立卷方法 D 、适当分级的立卷法 5. 在六个立卷特征中,除了(C )外,其他五个特征可以根据文件的实际情况结合选用。 A、作者特征 B、问题特征 C、通讯者特征 D、名称特征 6. 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 般在(B)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时间 A、第一年末 B、第二年上半年 C、第二年第三季度 D、第二年末 7. 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一般设在(B) A、业务部门 B、办公室(秘书处) C、下属单位 D、后勤部门 8.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规定,编制机 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C)审查同意后执行。 A、本机关领导人 B 、上级主管机关 C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P122页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9. 判断归档材料重要性的原则中“以我为主”的“我”是指(C)

A、以归档人员为主 B、以文件形成者为主 C以本机关、本单位重要职能和主要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为主P113 D以本单位负责人为主 10. 文件整理中或档案管理中发现的卷内文件的缺失、破损、移出等情况都应一一记录和补充在(C),便于今后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了解有关情况。 A、案卷目录 B、档案利用登记表 C、备考表P143 D年终总结 11. 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时,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A)装订。 A、线装法 B、原文件已装订的保持不变C不锈钢订书钉D、浆糊 12. 文件材料整理完毕后,档案人员应对拟归档案卷文件的系统性进行检查,系统性检查主要看(C )。 A、文件材料是否完整不缺页 B、文件材料是否应归尽归C卷(件)内文件排列是否正确D、文件材料是否装订 13. 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B)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A 10 B、20 C、30 D、40 14. 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排列和编号等工作,一般由(B)承担。 A、文书人员 B、档案室 C、档案馆 D、档案局 15. 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在全宗整理结束后,存入( B )内,在 档案移交时一同进馆。 A、全宗 B、全宗卷 C、案卷目录 D、档案 16. 适用于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档案使用的保管期限表是(A )。 A、标准档案保管期限类 B、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C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D、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 17. 一个机关中人员的任免、奖惩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A )。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一名词解释 1 差别计件工资制 2 霍桑实验 3 非正式组织 二判断题 1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3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兹伯格。() 4决策理论学派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某些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精致的计算上。() 5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三单选题 1 作为总经理,你如何处理公司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 A在全公司大会上严厉批评,要求不得继续活动 B听之任之 C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其发展 D加以引导使之活动与公司目标一致 2 “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出错。”这样的话揭示了()。 A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一定要有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制定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3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 A创建管理理论B进行了动作研究 C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发展成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学科 D使美国的工厂生产效率大幅度上升

4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主要开展装饰装修设计业务,但由于业务限制至今没有招聘员工。请问下述对该公司的判断哪一个正确?() A目前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B是一个正式组织,但公司内不会有非正式组织 C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也可能有非正式组织 D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肯定有非正式组织 5 按照法约尔的观点,企业的基本活动有几项?() A3项B4项C5项D6项 6 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会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的是下面4位管理学家中的哪一位?() A韦伯B法约尔C吉尔布雷斯D德鲁克 7 马克斯·韦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B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C提出了工资定额与标准化D提出了社会协作系统 8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阐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行为科学学派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C人际关系学说D系统管理学派 9 以下关于霍桑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着名教授霍桑做的一次试验 B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实验室做的一次试验 C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工厂做的一次试验 D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镇做的一次试验 四简答题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2 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 3 决策理论学派有哪些主要观点? 4 权变管理学派有哪些主要观点?

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试题说明: 1、本试卷满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共5页,六个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计30 分) 1、下列几项活动中,()不属于管理活动。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 B、企业的总会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C、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 D、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 2、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职能。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3、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A、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 B、所管理的部门数量 C、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 D、B和C )结论。 A、所有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 B、随着管理者地位的提升,将从事较少的领导和更多的计划工作 C、对高层管理者而言,很少从事领导工作,所以不必具备人际技能 D、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花在不同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是不同的 5、“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巴贝奇 C、甘特 D、福特 6、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管理角色 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计划技能8、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9、计划制定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 B、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考虑有机结合 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性远期的过早过死安排 D、以上三方面都是 10、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职能分工的需要 B、管理幅度的限制 C、权责明确的需要 D、部门划分的需要 11、一个很长的命令链通常和()联系在一起。 A、集权 B、矩阵设计 C、松散的、有机型的决策结构 D、信息联系渠道 E、专业的官僚主义 12、张三是某企业生产科科长,在应该由他进行决策的许多问题上,他都去请示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并由这名副厂长最后拍板。实际上,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并几乎成了一种惯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行为违背了()的授权原则。 A、职能界限 B、职权与职责对等 C、职权层次 D、职责绝对性 1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是激励因素。 A、责任感 B、工资 C、成就感 D、成长需要 14、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之间的区别在于()。 A、激励因素被监管者控制,保健因素是工作中的内容方面的因素。 B、保健因素存在时会引发自我实现,而激励是由报酬与津贴的可得性触发产生的。 C、激励因素最关心外部工作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保健因素与个人境遇和身体健康相关。 D、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的内容相关,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外部因素的特征相关。 E、保健因素能带来工作满意,激励因素与工作不满意相关。 15、把战略上一致、竞争对象相同、市场重点类似的同类业务或产品大类归于一个部门属于:()。 A、职能部门化 B、用户部门化 C、产品部门化 D、地区部门化 16、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D、强化 17、在“天、地、彼、此”中,“地”是指()。 A、外部一般环境 B、企业竞争对手 C、企业自身条件 D、企业竞争所处的行业环境 18、通过生产多种产品来扩大企业规模,属于()。 A、成本领先战略 B、集中化战略 C、一体化战略 D、多元化战略 19、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 用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摘要】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借助于一个柔性组织来计划、组织、指导以及控制该项目,从而达到动态管理该项目的整个过程以及优化、协调本次项目的整体目标。简单来说,项目管理就是实现创新的管理,或者可以称之为创建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部门管理相比较,项目管理更加重视综合性管理,除此之外,项目管理还有着非常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制。众多实践也足以证明,在应对现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时,项目管理是一种优于传统部门管理的有效方法。因此,进一步研究项目管理的有关理论及其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在介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的实施程序及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简述了项目管理的应用状况,以期能够对今后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施程序 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为了创造出一个比较独特的产品,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服务而做出的临时性的努力称为项目,如应用

一个新的商业程序、开发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等等,这些都属于项目的范畴。项目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项目产品也具有独特性。项目可以是一个人来执行,也可以一千个人来执行;它可以是几周时间,也可以是几年时间。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项目对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在项目活动之中,项目管理在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技术等要素来满足项目的需求。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划分为五个过程,分别是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与结尾,不仅如此,项目管理工作还涉及范围、时间、成本、项目主体的要求与期望等等。依据项目管理知识所属的过程,能够把它们划分为九大知识领域,分别为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管理属于一种综合性质的管理,它其中一个方面的成败都会对其它方面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也有可能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隐含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要求项目主体对它们进行平衡取舍。但是,值得提醒的是,项目管理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它们相互重叠的活动,只不过在不同的项目发展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发挥的水平有所不同。存在着很多种项目阶段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汇编)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单项选择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利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C)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 3.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B)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 4.霍桑试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B)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 5.霍桑试验标志着(A)的产生 A人际关系学说B管理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运筹学 6.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B)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7.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B) A5项B14项C10项D6项 8.组织理论之父是(D) A梅奥B法约尔C泰勒D韦伯 9.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C) A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 D 社会人 10.科学管理之父是(C)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C梅奥 11.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A)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 12.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其作为基础的某种形式的(D) A职责 B 制度C管理D权力 13.提出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的是(B) A切削金属试验B霍桑试验C铁揪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 14.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的是(D) A泰勒B巴纳德C韦伯D法约尔 15.法约尔的(A)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A等级链原则B分工原则C程序原则D集中化原则 16.(B )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D《车间管理》 17.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答案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 1、谈谈你对管理学的认识(5%) 谈谈你对管理学的认识。本环节计入平时成绩,比重为5%。 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法约尔说管理分为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它的研究对象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维护上层建筑。管理有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具有科学性和管理共性,社会属性具有阶级性和管理个性。自然属性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相适应。社会属性就是管理建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管理为所有者服务。管理学的来源有这么三种类型:技术型、制度型、魅力。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人们掌握了系统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就有可能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虽然管理是一门科学,但它只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科学并不能问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

问题的答案。由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解决的是组织和环境的适应问题。 而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和素质不同,组织就面临的环境又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审视度事,随机应变。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灵活地、巧妙地运用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 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 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 中 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 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 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 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其实管理也是一种艺术,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是IE的老板杰克韦尔奇的名言,想到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把想到的付诸实践。 2、学习任务(占形考成绩15%)第一次自测题目 任务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把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研究,是由法国管理学者( )首先提出来的。 A亨利·法约尔B孔茨C奥唐D亨利·福特 2、管理的核心是( )。 A制定计划B处理各种人际关系C及时反馈D领导 3、管理起源于()

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选 1个选项,每题 1分,共 34 分) 1. 文件的根本属性是( D )。 A、反映了形成者的意图 B 、具有规范的格式 C管理政务的重要工具 D 、信息记录 2. 文件工作的综合性要求文件管理必须实行( C )。 A、分散管理 B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C集中统一管理 D 、自由进行 3. 保证档案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D ) A、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 B 、千方百计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 C配置良好的档案保管设备 D、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 4. 我国最基本的组卷方法是( A ) A、“六个特征”立卷法 B 、立小卷法 C四分四注意的立卷方法 D 、适当分级的立卷法 5. 在六个立卷特征中,除了( C )外,其他五个特征可以根据文件的实际情况结合选用。 A、作者特征 B、问题特征 C、通讯者特征 D、名称特征 6. 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 般在(B)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的时间 A、第一年末 B、第二年上半年 C、第二年第三季度 D、第二年末 7. 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一般设在(B) A、业务部门 B、办公室(秘书处) C、下属单位 D、后勤部门 8. 《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规定,编制机 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须经(C)审查同意后执行。 A、本机关领导人 B 、上级主管机关 C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P122页 D、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9. 判断归档材料重要性的原则中“以我为主”的“我”是指(C) A、以归档人员为主 B、以文件形成者为主

C以本机关、本单位重要职能和主要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为主P113 D以本单位负责人为主 10. 文件整理中或档案管理中发现的卷内文件的缺失、破损、移出等情况都应一一记录和补充在(C),便于今后档案管理者和利用者了解有关情况。 A、案卷目录 B、档案利用登记表 C、备考表P143 D年终总结 11. 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整理时,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A)装订。 A、线装法 B、原文件已装订的保持不变 C不锈钢订书钉D、浆糊 12. 文件材料整理完毕后,档案人员应对拟归档案卷文件的系统性进行检查,系统性检查主要看(C )。 A、文件材料是否完整不缺页 B、文件材料是否应归尽归C卷(件)内文件排列是否正确 D、文件材料是否装订 13. 列入市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B)年,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A 10 B、20 C、30 D、40 14. 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排列和编号等工作,一般由(B)承担。 A、文书人员 B、档案室 C、档案馆 D、档案局 15. 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在全宗整理结束后,存入( B )内,在档案移交时一同进馆。 A、全宗 B、全宗卷 C、案卷目录 D、档案 16. 适用于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鉴定档案使用的保管期限表是(A )。 A、标准档案保管期限类 B、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 C同系统档案保管期限表 D、同类型档案保管期限表 17. 一个机关中人员的任免、奖惩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般为( A )。 A、永久 B、30年 C、10年 D、无需归档 18. 档号“ J4-WS? 2015-D10-办公室-56 ”,其中“ WS 指(B )

项目管理三大理论解释 (2)

XY理论 X理论和Y理论简介 ?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 ?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 ?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 因此,人是“自动人”。激励的办法是: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X理论和Y理论的实验 莫尔斯和洛施在亚克龙工厂和卡默研究所同时进行X理论实验,他们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的办法对工人进行管理,施加精神的。心理的和物质上的压力,期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结果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而研究所的效率则下降了。他们又在史脱克领研究所和哈特福工厂同时进行了理论实验,为职工创造一切条件,为他们排除一切前进障碍,满足他们各种需求,以此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实验结果正好与x理论的实验结果相反,研究所工作效率提高了,而工厂的效率降低了。 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莫尔斯和洛施提出了超Y理论。应把工作或生产效率,同管理形式和职工胜任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提高工作或生产的效率。 X理论和Y理论点评

X理论把人的行为视为机器,需要外力作用才能产生,Y理论把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其行为不但受外力影响,而且也受内力影响。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当然并无证据证实某一种假设更为有效,也无证据表明采用Y理论联系的假设并相应改变个体行为的做法,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采用X理论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案例。例如,丰田公司美国市场运营部副总裁鲍勃.麦格克雷(Bob Mccurry)就是X理论的追随着,他激励员工拼命工作,并实施“鞭策”式体制,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做法使丰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所谓X理论,反映的是经理人对员工的不信任,主张对员工严加看管。而Y理论却认为员工都是善良的,完全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觉地为企业工作。属于X理论的经理认为,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可能是同一的,企业要求员工刻苦工作,而人天生都是好吃懒做的,因此在公司上班都容易讨厌工作,尤其是逃避艰苦困难的工作。因此,要想企业各项工作得以完成,惟有对员工制订严格的纪律,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氛围中,俯首帖耳、老老实实工作的员工便是好员工。信奉X理论的管理者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军队的管理方法,要求属下对上级的指令一位地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Y理论跟中国古代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是相似,认为人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一般会卖力地工作。要求员工很好地工作,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员工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自觉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持有这种信念的管理者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通过与员工一起制订目标的方式,促使员工参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Y理论在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日本推行的美国学者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就是建立在Y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从表面上看,Y理论和X理论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不是互不兼容的必选其一的对立关系,一位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片面的。 我们也可以说,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在员工素质比较差、公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低下的公司,管理标点应该滑向左端,反之应向右端滑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双因素理论 概述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1](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第二章基本管理理论教案

第二章基本的管理理论 【教学目标】了解中西方早期的管理实践及思想;理解从管理实践及思想演变为管理理论的过程;掌握各种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借鉴意义;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难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导入新课】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长期的实践活动,便在一些人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管理思想,而众多管理思想经过总结、提炼并系统化为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韦伯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及 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詹姆斯·斯图亚特:首次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工人因从事重复而更灵巧的工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二)亚当·斯密(Adam Smith) ——《国富论》 1.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后来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2.“经济人”的观点。即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社会上每个人的利益总是受到他们利益的制约,各人都需要兼顾到他人的利益,由此而产生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3.一国财富的取决于: (1)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占人口的比重;(2)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判断力高低。 例:亚当·斯密时代,欧洲一制针厂做劳动分工实验。每人做全部工序,平均每人每天完成200根;采用分工协作方式,每人每天完成48000根——提高工效240倍。 1.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概念 在管理学上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指把组织的任务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部分,个人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的管理过程。 2.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优点: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灵巧性;有利用缩短时间;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有利于完成复合目标 3.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分工的弊端: 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分工会阻碍内部员工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 4.寻求平衡: 组织机构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衡量分工的利弊,决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一)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对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最有影响的因素不包括()。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关系 D.个人的特点 2.相对于外部招聘而言,内部提升的优点是()。 A.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 B.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能更快地胜任工作 D.能为组织带 来新的观念 3.美国管理学家卡茨(Robert·Katz)认为,一个管理者至少拥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 A.学习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B.学习技能、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学习技能和人际技能 D.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组织结构中,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是()。 A.职能制组织结构 B.矩阵制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5.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权威属于()。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 权 D.辅助职权 6.以下哪一点是属于“权变管理理论”的最大特点?()。 A.重视人的因素 B.力求决策中减少个人艺术成份 C.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等 D.通过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7.根据期望理论,对被激励对象产生最大激励力的情况是()。

A.期望值低,效价也低 B.期望值低,效价高 C.期望值高,效价也高 D.期望值高,放价低 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了()。 A.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决策的重要性 C.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D.计划的重要性 9.在管理学中,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被称为()。 A.计划 B.组织 C.领 导 D.控制 10.根据大卫·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希望控制向上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对他人施加影响,那就表明他是一个()。 A.成就需要强的人 B.归属需要强的人 C.权力需要强的人 D.激励需要强的人 11.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 A.高耸结构 B.扁平结构 C.事业部结构 D.矩形结构 12.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 A.管理现代化 B.管理专业化 C.统一指 挥 D.统一领导 13.马克斯·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A.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B.人际关系学说 C.X-Y理论 D.管理方格论 14.在工业企业中划分有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叫做()。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部门化 C.市场部门化 D.工艺过程部门化 15.在公司制企业中,总经理的职责被界定为执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对总经理这样的管理者,下列何种说法最恰当?() A.这样的管理着一定不拥有公司的股票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进度、费用和质量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适应, 同时项目管理的组织与领导又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相信在公路工程的各个领域都将会采用项目管理, 这样产生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可观的。 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于项目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主要因为: 项目管理是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很难用几句话对其进行全面而精确的概括, 为此只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描述 描述1: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 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以完成项目预期的目标和满足项目有关方面的需求。 描述2: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它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 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通过项目管理特色的组织形式, 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综合动态管理, 以有效地完成项目目标。 另外项目管理还有其它含义: 项目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也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 2 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 项目管理认为, 各种项目的生命周期均可分为C、D、E、F 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具有各自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1)C 阶段。即概念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①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②明确需求、策划项目; ③确立目标; ④进行可行性研究; ⑤明确合作关系; ⑥确定风险等级; ⑦拟订战略方案; ⑧进行资源测算; ⑨提出组建项目组方案; bk提出项目建议书; bl获准进入下一阶段。 (2)D 阶段。即开发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项目组主要成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