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案+课堂作业(南沙初中九年级上)
- 格式:pdf
- 大小:33.04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能够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会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解决有关问题.3.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一、情境导入参加一次集会,如果有x个人,每两人之间都握一次手,共握了21次手,请你列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方程,并判断方程是什么类型?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识别下列选项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2+1x2=1 B.3x2-2xy-5y2=0C.(x-1)(x-2)=3 D.ax2+bx+c=0解析:选项A中的方程分母含有未知数,所以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选项B中的方程含有2个未知数,所以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0时,选项D中的方程不含二次项,所以它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排除A、B、D,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将方程化简后再进行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条件:一是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二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三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类型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字母系数关于x的方程(k+1)x+k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k-1|=2,k+1≠0,∴⎩⎪⎨⎪⎧k=3或k=-1,k≠-1.∴k=3.方法总结: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满足的条件: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构造方程,解出字母取值,并利用二次项系数不为0排除使二次项系数为0的字母取值,从而确定字母取值.探究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3x2-2=5x;(2)9x2=16;(3)2x(3x+1)=17;(4)(3x-5)(x+1)=7x-2.解析:先分别将各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指出它们的各部分的名称.解:(1)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3x2-5x-2=0,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5,常数项是-2.(2)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9x2-16=0,二次项系数是9,一次项系数是0,常数项是-16.(3)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6x2+2x-17=0,二次项系数是6,一次项系数是2,常数项是-17.(4)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3x2-9x-3=0,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9,常数项是-3.方法总结: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特别要注意确认各项系数和常数项一定要包括前面的符号.探究点三:列一元二次方程(2015·深圳一模)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为1.6m2.已知床单的长是2m,宽是1.4m,求花边的宽度.请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析:设花边的宽度为x m,则由图可知剩下部分的长为(2-2x)m,剩下部分的宽为(1.4-2x)m.∵剩下部分面积为1.6m2,∴可列方程(2-2x)(1.4-2x)=1.6.方法总结:列方程最重要的是审题,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恰当的设出未知数,准确地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探究点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类型一】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方程x-2x=0的解为( )A.x1=1,x2=2 B.x1=0,x2=1C.x1=0,x2=2 D.x1=12,x2=2解析:把各选项中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只有选项C中的x1=0,x2=2都能使方程x2-2x=0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选C.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左右两边,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类型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义求字母或代数式的值已知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x+1=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 A.1 B.-1C.0 D.无法确定解析:根据方程的根的概念,直接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但考虑到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0.由此得,(m-1)+1+1=0,解得m=-1,此时m-1=-2≠0,∴m=-1.故选B.方法总结:方程的根是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在涉及方程根的题目中,我们一般是把这个根代入方程左右两边转化为求待定系数的方程来解决问题.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21.2.1 配方法 第1课时 直接开平方法1.学会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2.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 +m )2=n 的方程.3.体验类比、转化、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情境导入一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为10,若设其边长为x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列出怎样的方程?用怎样的方法可以求出所列方程的解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直接开平方法【类型一】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运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4x 2=9;(2)(x +3)2-2=0.解析:(1)先把方程化为x 2=a (a ≥0)的形式;(2)原方程可变形为(x +3)2=2,则x +3是2的平方根,从而可以运用开平方法求解.解:(1)由4x 2=9,得x 2=94,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 =±32,∴原方程的解是x 1=32,x 2=-32.(2)移项,得(x +3)2=2.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 +3=± 2.∴x +3=2或x +3=- 2.∴原方程的解是x 1=2-3,x 2=-2-3.方法总结:由上面的解法可以看出,一元二次方程是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一般地,对于形如x 2=a (a ≥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 1=a ,x 2=-a .【类型二】直接开平方法的应用(2014·山东济宁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ab>0)的两个根分别是m+1与2m -4,则ba=________.解析:∵ax2=b,∴x=±ba,∴方程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m+1+2m-4=0,解得m=1,∴一元二次方程ax2=b(ab>0)的两个根分别是2与-2,∴ba=2,∴ba=4,故答案为4.【类型三】直接开平方法与方程的解的综合应用若一元二次方程(a+2)x2-ax+a2-4=0的一个根为0,则a=________.解析:∵一元二次方程(a+2)x2-ax+a2-4=0的一个根为0,∴a+2≠0且a2-4=0,∴a=2.故答案为2.【类型四】直接开平方法的实际应用有一个边长为11cm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13cm,宽为8cm的矩形,要作一个面积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和的正方形,边长应为多少厘米?分析:要求新正方形的边长,可先求出原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之和,然后再用开平方计算.解: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根据题意得x2=112+13×8,即x2=225,解得x=±15.因为边长为正,所以x=-15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只取x=15.答:新正方形的边长应为15cm.方法总结:在解决与平方根有关的实际问题时,除了根据题意解题外,有时还要结合实际,把平方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负值舍去.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利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过程.同时体会到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就是一个“降次”的过程.第2课时配方法1.了解配方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2.探索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地运用配方法解决有关问题.一、情境导入李老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5=0,同学们都束手无策,学习委员蔡亮考虑了一下,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4,再把方程左边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你能按照他的想法求出这个方程的解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配方法【类型一】配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5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 A.(x+2)2=1 B.(x-2)2=1C.(x+2)2=9 D.(x-2)2=9解析:由于方程左边关于x的代数式的二次项系数为1,故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然后将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右边化简即可.因为x2-4x=5,所以x2-4x+4=5+4,所以(x-2)2=9.故选D.方法总结: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使方程的左边只留下二次项和一次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类型二】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方程:x-4x+1=0.解析:二次项系数是1时,只要先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然后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配成(x+m)2=n(n≥0)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解:移项,得x2-4x=-1.配方,得x2-4x+(-2)2=-1+(-2)2.即(x-2)2=3.解这个方程,得x-2=± 3.∴x1=2+3,x2=2- 3.方法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实质上就是对一元二次方程变形,转化成开平方所需的形式.【类型三】用配方解决求值问题已知:x2+4x+y2-6y+13=0,求x-2yx2+y2的值.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3)2=0,∴(x+2)2=0且(y-3)2=0,∴x=-2且y=3,∴原式=-2-613=-813.【类型四】用配方解决证明问题(1)用配方法证明2x-4x+7的值恒大于零;(2)由第(1)题的启发,请你再写出三个恒大于零的二次三项式.证明:(1)2x2-4x+7=2(x2-2x)+7=2(x2-2x+1-1)+7=2(x-1)2-2+7=2(x-1)2+5.∵2(x-1)2≥0,∴2(x-1)2+5≥5,即2x2-4x+7≥5,故2x2-4x+7的值恒大于零.(2)x2-2x+3;2x2-2x+5;3x2+6x+8等.【类型五】配方法与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证明关于x的方程(m-8m+17)x+2mx+1=0不论m为何值时,都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析:要证明“不论m为何值时,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需证明二次项系数m2-8m+17的值不等于0.证明:∵二次项系数m2-8m+17=m2-8m+16+1=(m-4)2+1,又∵(m-4)2≥0,∴(m -4)2+1>0,即m2-8m+17>0.∴不论m为何值时,原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配方法解方程就是将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的过程.因此需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形式.21.2.2公式法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概念.2.会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及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3.经历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情境导入老师写了4个一元二次方程让同学们判断它们是否有解,大家都才解第一个方程呢,小强突然站起来说出每个方程解的情况,你想知道他是如何判断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类型一】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2x2+3x-4=0;(2)x2-x+14=0;(3)x2-x+1=0.解析:根据根的判别式我们可以知道当b2-4ac≥0时,方程才有实数根,而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由此我们不解方程就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解:(1)2x2+3x-4=0,a=2,b=3,c=-4,∴b2-4ac=32-4×2×(-4)=4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2-x+14=0,a=1,b=-1,c=14.∴b2-4ac=(-1)2-4×1×14=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x2-x+1=0,a=1,b=-1,c=1.∴b2-4ac=(-1)2-4×1×1=-3<0.∴方程没有实数根.方法总结: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不解方程,可由b2-4ac的值的符号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类型二】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系数的取值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C.a<2且a≠1 D.a<-2解析: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大于0,得到一个不等式,再由二次项系数不为0知a-1不为0.即4-4(a-1)>0且a-1≠0,解得a<2且a≠1.选C.方法总结:若方程有实数根,则b2-4ac≥0.由于本题强调说明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次项系数不为0.因此本题还是一道易错题.【类型三】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已知:关于x的方程2x+kx-1=0,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证明:Δ=k2-4×2×(-1)=k2+8,无论k取何值,k2≥0,所以k2+8>0,即Δ>0,∴方程2x2+k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法总结:要说明一个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只需求出该方程根的判别式,分析其正、负情况,即可得出结论.【类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的实际应用小林准备进行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为40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一段各围成一个正方形.小峰对小林说:“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可能等于48cm2”,他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解:假设能围成.设其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x),由题可得,x2+(10-x)2=48.化简得x2-10x+26=0.因为b2-4ac=(-10)2-4×1×26=-4<0,所以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小峰的说法是对的.探究点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一】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2+x-6=0;(2)x2+4x=2;(3)5x2-4x+12=0;(4)4x2+4x+10=1-8x.解析:方程(1)(3)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直接确定a,b,c的值,并计算b2-4ac的值,然后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出方程的根;方程(2)(4)则需要先化成一般形式,再求解.解:(1)这里a=2,b=1,c=-6,b2-4ac=12-4×2×(-6)=1+48=49.∴x=-b±b2-4ac2a=-1±492×2=-1±74,即原方程的解是x1=-2,x2=32.(2)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x2+4x-2=0.∵b2-4ac=24,∴x=-4±242=-2± 6.∴原方程的解是x1=-2+6,x2=-2- 6.(3)∵b2-4ac=-224<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4)整理,得4x 2+12x +9=0.∵b 2-4ac =0,∴x 1=x 2=-32.方法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 ,b ,c 的值.【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综合运用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和6,第三边是方程x 2-10x +21=0的解,则第三边的长为( )A .7B .3C .7或3D .无法确定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x 2-10x +21=0,得x 1=3,x 2=7.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第三边还应满足4<x <8.所以第三边的长x =7.故选A.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会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行取舍.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用判别式去判断方程根的情况,首先需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同时公式法的得出是通过配方法来的,用公式法解方程∴前提是Δ≥0.21.2.3因式分解法1.认识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依据.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知道ab=0,那么a=0或b=0,类似的解方程(x+1)(x-1)=0时,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x+1=0或x-1=0来解,你能求出(x+3)(x-5)=0的解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一】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2+5x=0;(2)(x-5)(x-6)=x-5.解析:变形后方程右边是零,左边是能分解的二次三项式,可用因式分解法.解:(1)原方程转化为x(x+5)=0,∴x=0或x+5=0,∴原方程的解为x1=0,x2=-5;(2)原方程转化为(x-5)(x-6)-(x-5)=0,∴(x-5)[(x-6)-1]=0,∴(x-5)(x -7)=0,∴x-5=0或x-7=0,∴原方程的解为x1=5,x2=7.【类型二】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2-6x=-9;(2)4(x-3)2-25(x-2)2=0.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x2-6x+9=0,则(x-3)2=0,∴x-3=0,因此原方程的解为:x1=x2=3.(2)[2(x-3)]2-[5(x-2)]2=0,[2(x-3)+5(x-2)][2(x-3)-5(x-2)]=0,(7x-16)(-3x+4)=0,∴7x-16=0或-3x+4=0,∴原方程的解为x1=167,x2=43.方法总结: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探究点二:用因式分解法解决问题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b、c满足a2-ac-ab+bc=0,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析:先分解因式,确定a,b,c的关系,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a2-ac-ab+bc=0,∴(a-b)(a-c)=0,∴a-b=0或a-c=0,∴a=c或a =b,∴△ABC为等腰三角形.三、板书设计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否分解是关键,因此,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提高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的能力.在使用因式分解法时,先考虑有无公因式,如果没有再考虑公式法.*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会不解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解决问题.一、情境导入一般地,对于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已知常数,p2-4q≥0),试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两个解x1、x2,算一算x1+x2、x1·x2的值,你能得出什么结果?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类型一】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关于方程根的代数式的值已知m、n是方程2x2-x-2=0的两实数根,则1m+1n的值为( ) A.-1 B.12C.-12D.1解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出m+n和mn的值,再将原代数式变形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因为m、n是方程2x2-x-2=0的两实数根,所以m+n=12,mn=-1,1m+1n=n+mmn=12-1=-12.故选C.方法总结:解题时先把代数式变形成与两根和、积有关的形式,注意前提: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时,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类型二】根据方程的根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4和-5,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6x+8=0 B.x2+9x-1=0C.x2-x-6=0 D.x2+x-20=0解析:∵方程的两根分别是4和-5,设两根为x1,x2,则x1+x2=-1,x1·x2=-20.如果令方程ax2+bx+c=0中,a=1,则-b=-1,c=-20.∴方程为x2+x-20=0.故选D.方法总结:先把所构造的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定为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类型三】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方程的解(2014·云南曲靖)已知=4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c=0的一个根,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解析:设另一根为x1,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4=3,∴x1=-1.故答案为x=-1.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问题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决.【类型四】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字母系数5,则a的值是( )A.-1或5 B.1C.5 D.-1解析:将两根平方和转化为用两根和、积表示的形式,从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设方程两根为x1,x2,由题意,得x21+x22=5.∴(x1+x2)2-2x1x2=5.∵x1+x2=a,x1x2=2a,∴a2-2×2a=5.解得a1=5,a2=-1.又∵Δ=a2-8a,当a=5时,Δ<0,此时方程无实数根,所以舍去a=5.当a=-1时,Δ>0,此时方程有两实数根.所以取a =-1.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将与方程两根有关的式子转化为用两根和、积表示的形式,从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注意不要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Δ≥0,导致解答不全面.【类型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根的情况的综合应用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6)x+2ax+a=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a,使-x1+x1x2=4+x2成立?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2)求使(x1+1)(x2+1)为负整数的实数a的整数值.解:(1)根据题意,得Δ=(2a)2-4×a(a-6)=24a≥0.解得a≥0.又∵a-6≠0,∴a ≠6.由根与系数关系得:x1+x2=-2aa-6,x1x2=aa-6.由-x1+x1x2=4+x2得x1+x2+4=x1x2,∴-2aa-6+4=aa-6,解得a=24.经检验a=24是方程-2aa-6+4=aa-6的解.即存在a=24,使-x1+x1x2=4+x2成立.(2)原式=x1+x2+x1x2+1=-2aa-6+aa-6+1=66-a为负整数,则6-a为-1或-2,-3,-6.解得a=7或8,9,12.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通过求根公式得到的,在利用此关系确定字母的取值时,一定要记住Δ≥0这个前提条件.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2.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得更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一步掌握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一、情境导入某细菌利用二分裂方式繁殖,每次一个分裂成两个,那么五次繁殖后共有多少个细菌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传播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一】疾病传染问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64人患了流感.(1)求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多少个人?(2)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将又有多少人被传染?解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一轮,有x个人被传染,此时,共有(1+x)人患了流感;到了第二轮,患流感的(1+x)人作为“传染源”,每个人又传染给了x个人,这样,在第二轮中新增加的患了流感的人有x(1+x)人,根据等量关系可列一元二次方程解答.解:(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由题意,得1+x+x(1+x)=64,解之,得x1=7,x2=-9(不合题意,舍去).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7个人.(2)7×64=448(人).答:又将有448人被传染.方法总结: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读懂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分裂增长问题月季生长速度很快,开花鲜艳诱人,且枝繁叶茂.现有一棵月季,它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小分支的总数是73.求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根据题意得:1+x+x2=73,解得:x1=8,x2=-9(舍去).答:每个支干长出8个小分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特别是解有关的传播问题时,一定要明确每一轮传染源的基数.第2课时平均变化率与一元二次方程1.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会解有关“增长率”及“销售”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月季花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类型一】增长率问题某工厂一种产品2013年的产量是100万件,计划2015年产量达到121万件.假设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相同.(1)求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2)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多少万件?解析:(1)通过增长率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增长率;(2)依据求得的增长率,代入2014年产量的表达式即可解决.解:(1)设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0(1+x)2=121,解得x1=0.1,x2=-2.1(舍去).答: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2)100×(1+10%)=110(万件).答:2014年这种产品的产量应达到110万件.方法总结:增长率问题中可以设基数为a,平均增长率为x,增长的次数为n,则增长后的结果为a(1+x)n;而增长率为负数时,则降低后的结果为a(1-x)n.某工厂使用旧设备生产,每月生产收入是90万元,每月另需支付设备维护费5万元;从今年1月份起使用新设备,生产收入提高且无设备维护费,使用当月生产收入达100万元,1至3月份生产收入以相同的百分率逐月增长,累计达364万元,3月份后,每月生产收入稳定在3月份的水平.(1)求使用新设备后,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2)购进新设备需一次性支付640万元,使用新设备几个月后,该厂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累计利润是指累计生产收入减去旧设备维护费或新设备购进费)解析:(1)设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即3个月之和为364万元,解方程时要对结果进行合理取舍;(2)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关系:前三个月的生产收入+以后几个月的收入减去一次性支付640万元大于或等于旧设备几个月的生产收入-每个月的维护费,然后解不等式.解:(1)设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有100+100(1+x)+100(1+x)2=364,即25x2+75x-16=0,解得,x1=-3.2(舍),x2=0.2,所以2月,3月生产收入的月增长率为20%.(2)设m个月后,使用新设备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根据题意有364+100(1+20%)2(m-3)-640≥90m-5m,解得,m≥12.所以,使用新设备12个月后所得累计利润不低于使用旧设备的累计利润.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是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得到方程,通过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当方程的解不只一个时,要根据题意及实际问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解.【类型二】利润问题一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向某园林公司购买了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为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所出售的这批树苗每棵售价均降低0.5元,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请问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解析:根据条件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根据“售价=数量×单价”就可求解.解:∵60棵树苗售价为120元×60=7200元<8800元,∴该校购买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解得x1=220,x2=80.当x1=220时,120-0.5(220-60)=40<100,∴x1=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2=80时,120-0.5(80-60)=110>100,∴x2=80,∴x=80.答: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方法总结: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或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得到方程,当求出的方程的解不只一个时,要根据题意及实际问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解.【类型三】方案设计问题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蔬菜滞销,李伟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3.2元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小华准备到李伟处购买5吨该蔬菜,因数量多,李伟决定再给予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方案一,打九折销售;方案二,不打折,每吨优惠现金200元.试问小华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请说明理由.分析:第(1)小题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列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舍去不合题意的解;第(2)小题通过计算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1-x)2=3.2,解得x1=0.2=20%,x2=1.8(舍去).∴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如下: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解决有关增长率及利润问题时,应考虑实际,对方程的根进行取舍.。
3.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课前预习】(二)完成下列问题1、某商品原价289元,降价后售价为256元,则降价的百分数是多少?2、某乡产粮大户,2007年粮食产量为50吨,由于加强了经营和科学种田,2008年粮食产量上升到60.5吨.求粮食产量增长的百分率.课堂学习:(一)合作探究问题1某种手表,原来每只售价96元,经过连续2次降价后,现在每只售价54元,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问题2某钢铁厂今年一月份的某种钢产量是5000吨,此后每月比上个月产量提高的百分数相同,且三月份比二月份的产量多1200吨,求这个相同的百分数.(二)课堂练习1.某商品连续两次降价10%后为m 元,则该商品原价为( )A .1.12m 元B .1.12m 元C .0.81m 元 D .0.81m 元 2.某钢铁厂去年1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3月份上升到7200吨,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 )A .5000(1+x 2)=7200B .5000(1+x )+5000(1+x )2=7200C .5000(1+x )2=7200D .5000+5000(1+x )+5000(1+x )2=72003.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7年投入3 000万元,预计2009年投入5 000万元.设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3000(1)5000x +=B .230005000x = C .23000(1)5000x +=% D .23000(1)3000(1)5000x x +++= 4.某商品原价289元,经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56)x 1(2892=-B .289)x 1(2562=-C .256)x 21(289=-D .289)x 21(256=-5.某药品原来每盒售价96元,由于两次降价,现在每盒54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数为_______.6.某农场的粮食产量,若两年内从25万公斤,增加到30.25万公斤,则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_______.7.某人在银行存了400元钱,两年后连本带息一共取款484元,设年利率为x ,则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解得年利率是_________.8.某市2002年底人口为20万人,人均住房面积9m 2,计划2003年、2004年两年内平均每年增加人口为1万,为使到2004年底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m,则该市两年内住房平均增长率必须达到_________.(10=3.162,11=3.317,精确到1%)9.某林场原有森林木材存量为a,木材每年以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冬天要砍伐的木材量为x,•••则经过一年木材存量达到________,经过两个木材存量达到__________.10.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购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________元.11.益群精品店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品可以自行定价,•若每件商品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10a)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不得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元,需要进货多少件?每件商品应定价多少?12.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三)课堂测试1.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某汽车销售公司2011年盈利1500万元,到2013年盈利2160万元,且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盈利的年增长率相同.(1)该公司2012年盈利多少万元?(2)若该公司盈利的年增长率继续保持不变,预计2014年盈利多少万元?2.西瓜经营户以2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以3元/千克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200千克.为了促销,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O.1元/千克,每天可多售出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O0元,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初中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初三数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 4.1 一元二次方程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表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能熟练确定各项及其系数。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温故知新1.你能区分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吗?请把序号写在对应位置.(1)232-=-x y(2)3101+=+x(3)590--=x(4)3807+=x(5)0-=y x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2.有关多项式化简:()()2321+--x x x,结果按字母x的降幂排列,并说出它是几次几项式,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以及各项的系数分别是什么?课内探究案自主学习:1.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中你能找出几个关键词?请写出来.2、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012=-x(2)(yx3)1(22=-(3)xx4592-=(4)3210--=x x(5)0212=-xx(6)052=-xx作业P129 2,3,6主要教学内容4、说出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a x2+b x +c = 0 (a≠0)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常数项c23520-+=x x225103-+-=x x722=-xx9432=--x想一想: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各项及其系数时应注意什么?学以致用:准确找出各项及其系数1、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142+=-x x x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2x(x+1)=5(x-2)(x-2)(2)2(y+5)(y-1) = y2-8教学小结1、判断一个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什么?2、如何准确地找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及其系数. 【课堂小结】1. 知识方面:2. 数学思想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观察----检验”的方法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培养数感。
2.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体会用“二分法”估计方程近似解的无限逼近的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
难点:“二分法”估计方程近似解的无限逼近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二、自主探索
自学课本126-128页内容
三、合作探究
如何用列表法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取值X围?
步骤:
(1)列表:利用未知数的取值,分别计算 ax2+bx+c 的值,在表中找到使 ax2+bx+c 可能等于 0 的未知数的大致取值X围;
(2)进一步在这个X围内取值,逐步缩小X围,直到所要求的精确度为止.
四、小试牛刀
1、根据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px+q=0,可列表如下:
则方程x2+px+q=0 的一个根满足( )
A.根的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是5
B.根的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是8
C.根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D.根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2
五、小结
六、当堂检测
2 第一步:
所以:________<x <________. 第二步:所以:________<x <________. (1)请你帮小明填完空格,完成他没完成的部分; (2)通过以上探索,你能估计出 x 的整数部分为________, 十分位为________.。
初中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4.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各项和各项系数等概念.2.能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各项系数.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培养方程思想和数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难点: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观察下面的三个方程,结合125页黑框部分,完成以下题目.2222354017360x x x x x x --==-+-= 1.方程的两边是 ,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 ,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二次项的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二)自学检测反馈1.判断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不是的,请写出理由.(1)()y x 3122=-; (2)4112=+x ; (3)0132=-x ; (4)0233=-x x2.关于x 的方程()02372=-+--x x m m,当m=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3.把方程2732-=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写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一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________ 一次项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二、探究一:把方程2(21)(32)2x 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写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探究二:关于x 的方程0)1(4)12(2=-+-+k kx x k .(1)k 为何值,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 若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写出k 的取值范围.三、训练环节1.判断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00242≠=--m x mx (2)()()0512122=-+-++a x a x a (3)01322=-x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每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及各项系数.(1)()()32413+=-x x x (2) ()212+=t t3.已知2=x 是关于x 的方程02232=-a x 的解,则=a ____________.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x+a 2-1=0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A. 1B. -1C. 1或-1D. 05.如果关于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k -++=有一个根是-1,求k 的值课堂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有三条:等式的两边是整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利用定义求字母系数时,一定要注意检查二次项的系数不是0.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2.某商店6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要使8月份的利润达到3600元,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三.释疑拓展:1.某商场今年2月份的营业额为400万元,3月份的营业额比2月份增加10%,5月份的营业额达到633.6万元。
求3月份到5月份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
2.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a为15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1)如果要围成面积为36平方米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米?(2)能围成面积比36平方米更大的花圃吗?如果能,请求出最大面积,并说明围法;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学生思考后可以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板演,最后学生点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2某公司组织一批员工到该风景区旅游,支付给旅行社28000元,你能确定参加这次旅游的人数吗?三.释疑拓展:某商店购进600个旅游纪念品,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仍可售出200个,但商店为了适当增加销量,决定降价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1元,可多售5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单价降低x元销售一周后,商店对剩余的旅游纪念品清仓处理,以每个4元的价格全部售出。
如果这批旅游纪念品一共获利1250元,问第二周每个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四.检测巩固:1.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
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一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展示交流,并让学生自己归纳发现的结论学生思考后可以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___________x x __________x x __________x x ___________x x ________x x ________x ________x x x =+-=+-=-=+-=---=--=-+-5112107445244222232222765433212()()()()()()()()()()()0770504030320122=+-=+-=-=+-=---=--=-+-5112010744524422223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四、例题分析例:解方程: 5x 2-4x = 082)4()1(-=-x x x ()()0251222=-+x ()033232=+-x x ()0810342=--x x ()1452=-x x拓展:以下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0的解,则ax 2+bx +c 可因式分解为:()1,4121-==x x ()31,6221==x x()21,52321-==x x五、知识探究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013401073076209)13(12222=--=+-=+-=-+x x x x x x x基本思路→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1.若(x 2+y 2-1)(x 2+y 2+3)=0,则x 2+y 2=( )A.1或-3 B.1 C.-3 D.-1或3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n =0的两个实数根x 1=5,x 2=-6,则二次三项式x 2+mx +n 可分解为( )A.(x +5)(x -6) B.(x -5)(x +6) C.(x +5)(x +6) D.(x -5)(x -6)3.已知代数式3-x 与-x 2+3x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 ) A.-1或3 B.1或-3 C.1或3 D.-1和-3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 2-7x +10=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 B.9 C.13 D.12或9 六、课堂小结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 1.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 2.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降次”, 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21.2.4 公式法(二)—因式分解法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项”和“系数”学习过程:一、情境创设1、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1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10,求这两个数。
二、探索活动上述问题可用方程解决:问题1中可设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x(x+10)= 900问题2中可设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5(1+x)2 =问题3中可设这个正方形的连长为x,则可列方程:2x2 = 15问题4中可设较小的一个数为x,则可列方程:x(x+3)= 10观察上面列出的4个方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从方程的概念看)归纳:像上述方程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注: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即符合三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③整式方程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ax2+bx+c = 0(a、b、c是常数,且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叫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三、例题教学例 1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某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1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万册。
求这两年图书的年平均增长率。
(答案:设这两年图书馆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 ,根据题意,得1·(1+x )2=)(2)一块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厘米,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教学目标:1.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a≠0)。
3.通过教学,让生分清一般形式中的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以及常数项各是什么。
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难点关键: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2.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列方程.问题(1)绿苑小区规划设计时,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安排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如果假设长方形的宽为x•米,•那么,•这个的长为_______•米,•根据题意,•得________.整理、化简,得:__________.问题(2)如图,如果AC CBAB AC,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如果假设AB=1,AC=x,那么BC=______,根据题意,得:________.整理得:_________.问题(3)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
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如果假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__________万册。
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的_________倍,即____________万册。
由此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请口答下面问题.(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8-2x)•(•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去括号、移项等.解:去括号,得:40-16x-10x+4x2=18移项,得:4x2-26x+22=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例2.(学生活动:请二至三位同学上台演练)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析:通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把(x+1)2+(x-2)(x+2)=1化成ax2+bx+c=0(a≠0)的形式.解:去括号,得:x2+2x+1+x2-4=1移项,合并得:2x2+2x-4=0其中:二次项2x2,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2x,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4.三、巩固练习教材P19练习题:(1)、(2)、(3)、(4).四、应用拓展例3.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不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节课要掌握:(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六、布置作业1.教材P19习题23.1 : 1、2、3.2.选用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①3x2+7=0 ②ax2+bx+c=0 ③(x-2)(x+5)=x2-1 ④3x2-5x=0A.1个 B.2个 C.3个 D.4个2.方程2x2=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A.2,3,-6 B.2,-3,18 C.2,-3,6 D.2,3,63.px2-3x+p2-q=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p=1 B.p>0 C.p≠0 D.p为任意实数二、填空题1.方程3x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3.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X围是________.三、综合提高题1.a满足什么条件时,关于x的方程a(x2+x)x-(x+1)是一元二次方程?2.关于x的方程(2m2+m)x m+1+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3.一块矩形铁片,面积为1m2,长比宽多3m,求铁片的长,小明在做这道题时,•是这样做的:设铁片的长为x,列出的方程为x(x-3)=1,整理得:x2-3x-1=0.小明列出方程后,想知道铁片的长到底是多少,下面是他的探索过程:第一步:所以,________<x<__________第二步:所以,________<x<__________(1)请你帮小明填完空格,完成他未完成的部分;(2)通过以上探索,估计出矩形铁片的整数部分为_______,十分位为______.。
内容:4.1一元二次方程
墙
xm
5m
3mx
x
南沙初中初三数学教学案
教学内容:4.1一元二次方程
课型:新授课学生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0(0
2
acbxax
和各项及系数,常数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用建模思想列出方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会用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这一条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
问题1:正方形的面积是2
2
cm
,求它的边长。
问题2:如图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如果花圃的面积是24
2
m
,
求花圃的长和宽.
问题3:如图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如果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
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二、观察归纳:
观察上面所列的方程,讨论它们与我们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______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的______方程
叫一元二次方程。
注:认识一元二次方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最高次数2;(3)方程是整式方程;
(4)有的方程要整理后才能判断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
cbacbxax、、(02是常数0a)的形式,
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cbxax、、2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ba、
分别叫做_________和_________。
注意:(1)二次项系数0a;(2)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才能确定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
内容:4.1一元二次方程
思考:(1)当0,0cb时,方程)0(02acbxax的形式为__________;
(2)当
0,0cb时,方程)0(02acbxax
的形式为__________。
它们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四、例题讲评
例1、已知方程
mxmxm
m
4)3()2(
2
。
(1)当m为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当m为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例2把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538)1(2xx(2))2(2)2(3xxx
(3)
31212
)1(2xxx
例3、方程
02)1(
2
axxa的一个解为1,求a的值.
延伸:如果非零实数a、b、c满足0cba,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0
2
cbxax必有
一根________。
五、板演练习:
1、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4
21xx (2)32xx(3))4)(3(22
xxxx
2、一元二次方程
011
22
mxxm有一个解为0,试求12m
的解。
四、小结收获
五、课堂作业:(见作业纸12)
内容:4.1一元二次方程
南沙初中初三数学课堂作业(12)
(命题,校对:王猛)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0
2
3xx B.02cbxax
C.03213xx D.
1172xxxx
2、若一元二次方程
0
2
cbxax
的一个根为-1,则()
A.0cba B.0cba C.0cba D.
0cba
3、方程
13112
2
xxx
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
A.1,-3,1 B.-1,-3,1 C.-3,3,-1 D.1,3,-1
4、方程1232xxx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次项是__________,
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_.
5、方程
2
2
)3(2212xxxx
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一次项系数___。
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06224
2
aaxaxx
常数项为4,则一次项系数________。
7、已知223是关于x的方程
mxx6
2
的一个根,则m________。
8、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剪出一张面积是240
2
cm
的长方形彩纸,使它的长比宽多8cm,这张彩纸的长是多少?
(2)某厂经过两年时间将某种产品的产量从每年14400台提高到16900台,平均每年增长的百
分率是多少?
9、关于x的方程1)12(222axxxxa,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
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