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

1.如图,双曲线y=的一个分支为() A.①B.②C.③D.④ 2.如图,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1,1),过点A作AB⊥y 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 A.B.C.D. 3.直线y=ax(a>0)与双曲线y=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4x1y2﹣3x2y1=. 4.如图,直线y=x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将直线y=x向右平移个 单位后,与双曲线y=(x>0)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若,则k=. 5.如图,点A在双曲线上,点B在双曲线y=上,且AB∥x轴,C、D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6.已知(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当x1<x2<0时,y1<y2,则k的一个值可为.(只需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的值) 7.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 点C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点A的坐标为(﹣2,﹣2),则k的值为. 8.如图,已知双曲线y=(k>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斜边OB的中点D,与直角边AB相交于点C.若△OBC的面积为3,则k=.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矩形OABC 的边AB于点D,交边BC于点E,且BE=2EC.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为6,则k=.

10.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且k≠0)的图象都经过点A(m,2) (1)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结合图象直接比较:当x>0时,y1和y2的大小.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难题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较难题训练 1、若y=(a+2)x a2 +2a-1 为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a= 。 2、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函数8 y x = ,若-4≤x<-2,则( ) A 、2≤y<4 B 、-4≤y<-2 C 、-2≤y<4 D 、-4的图象上,斜边 1OA 、12A A 都在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6.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21T T T ??????的值是________. 7、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2k 、3k 的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8、如右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人教【数学】数学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 (﹣1,a),B(b,1)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3)求△PAB的面积. 【答案】(1)解:当x=﹣1时,a=x+4=3, ∴点A的坐标为(﹣1,3). 将点A(﹣1,3)代入y= 中, 3= ,解得:k=﹣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解:当y=b+4=1时,b=﹣3, ∴点B的坐标为(﹣3,1). 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AD,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如图所示. ∵点B的坐标为(﹣3,1), ∴点D的坐标为(﹣3,﹣1). 设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mx+n, 将点A(﹣1,3)、D(﹣3,﹣1)代入y=mx+n中,

,解得:, ∴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2x+5. 当y=2x+5=0时,x=﹣, ∴点P的坐标为(﹣,0) (3)解:S△PAB=S△ABD﹣S△BDP= ×2×2﹣ ×2× = 【解析】【分析】(1)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的坐标,根据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的坐标,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AD,交x轴于点P,此时PA+PB的值最小,由点B的坐标可得出点D的坐标,根据点A、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再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PAB=S△ABD﹣S△BDP,即可得出结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a≠0)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A,与反 比例函数y2= (c≠0)的图象相交于点B(3,2)、C(﹣1,n).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把B(3,2)代入得:k=6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把C(﹣1,n)代入,得: n=﹣6 ∴C(﹣1,﹣6) 把B(3,2)、C(﹣1,﹣6)分别代入y1=ax+b,得:,解得:

反比例函数难题(含标准答案)

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
2 (x>0)的图象上,顶点 A1、B1 分别在 x 轴、y 轴的 x 2 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 P2P3A2B2,顶点 P3 在反比例函数 y= (x>0)的图象上,顶点 A2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则 x
1、(2011?宁波)正方形的 A1B1P1P2 顶点 P1、P2 在反比例函数 y= P2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则点 P3 的坐标为__________。
答案:P2(2,1) P2( 3 +1, 3 -1)
2、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3x+a=0 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 3,且关于 x 的方程(k-1)x +3x-2a=0 有实根,且 k 为正整
2
2
数,正方形 ABP1P2 的顶点 P1、P2 在反比例函数 y= 点 P2 的坐标.
k ?1 (x>0)图象上,顶点 A、B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的正半轴上,求 x
答案:(2,1)或 ( 6 ,
6 ) 2
3、如图,正方形 OABC 和正方形 AEDF 各有一个顶点在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正方形 OABC 的边长为 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 D 的坐标.
答案:(1) y=
4 x
(2) ( 5 ? 1 , 5 - 1 )
1/6

3 6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 P1、P2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过点 P1 作 x 轴的平行线 x x 3 与过点 P2 作 y 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 N,若点 N(m,n)恰好在 y= 的图象上,则 NP1 与 NP2 的乘积是______。 x
4、两个反比例函数 y= 答案:3
答案:3 5、(2007?泰安)已知三点 P1(x1,y1),P2(x2,y2),P3(1,-2)都在反比例函数 y=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y1<y2<0 )答案:D C.y1>y2>0 D.y1>0>y2
k 的图象上,若 x1<0,x2>0, x
B.y1<0<y2
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1 的图象上有点 P,过 P 点分别作 x 轴和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A、B,使四边形 OAPB x
为正方形,又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点 P1,过点 P1 分别作 BP 和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A1、B1,使四边形 BA1P1B1 为 正方形,则点 P1 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 ? 7、在反比例函数 y=
? 5 ? 1 5 -1 ? ? ? 2 ,2 ? ? ?
1 (x>0)的图象上,有一系列点 P1、P2、P3、…、Pn,若 P1 的横坐标为 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 x
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 2.现分别过点 P1、P2、P3、…、Pn 作 x 轴与 y 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长方形如图所 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 S1、S2、S3、…、Sn,则 S1+S2+S3+…+S2010=________。
答案:1 8、如图,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点 A 在 x 轴上,点 B 在 y 轴上,且 OA=2,OB=4,反比例函数 y= 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 D.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将正方形 ABCD 沿 x 轴向左平移_____个单位长度时,点 C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k (k≠0)在第一象 x
2/6

中考数学经典难题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F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 ,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难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 1、(2011?宁波)正方形的A 1B 1P 1P 2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x 2 (x >0)的图象上,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再在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在反比例函数y=x 2 (x >0)的图象上,顶点A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 P 2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则点P 3的坐标为__________。 答案:P 2(2,1) P 2(3+1,3-1)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3x+a=0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3,且关于x 的方程(k-1)x 2+3x-2a=0有实根,且k 为正整 数,正方形ABP 1P 2的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x 1 k +(x >0)图象上,顶点A 、B 分别在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P 2的坐标. 答案:(2,1)或(6, 2 6) 3、如图,正方形OABC 和正方形AEDF 各有一个顶点在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D 的坐标. 答案:(1) y= x 4 (2) (15+,1-5)

4、两个反比例函数y=x 3,y=x 6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过点P 1作x 轴的平行线与过点P 2作y 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N ,若点N (m ,n )恰好在y=x 3 的图象上,则NP 1与NP 2的乘积是______。 答案:3 答案:3 5、(2007?泰安)已知三点P 1(x 1,y 1),P 2(x 2,y 2),P 3(1,-2)都在反比例函数y=x k 的图象上,若x 1<0,x 2>0,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答案:D A .y 1<y 2<0 B .y 1<0<y 2 C .y 1>y 2>0 D .y 1>0>y 2 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1 的图象上有点P ,过P 点分别作x 轴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使四边形OAPB 为正方形,又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点P 1,过点P 1分别作BP 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使四边形BA 1P 1B 1为正方形,则点P 1的坐标是________。 答案:?? ? ? ??+21-5215, 7、在反比例函数y= x 1 (x >0)的图象上,有一系列点P 1、P 2、P 3、…、Pn ,若P 1的横坐标为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2.现分别过点P 1、P 2、P 3、…、Pn 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 1、S 2、S 3、…、Sn ,则S 1+S 2+S 3+…+S 2010=________。 答案:1 8、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点A 在x 轴上,点B 在y 轴上,且OA=2,OB=4,反比例函数y=x k (k ≠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D .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将正方形ABCD 沿x 轴向左平移_____个单位长度时,点C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初二数学经典难题及答案

A P C D B 初二数学经典题型 1.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 证明如下。 首先,PA=PD ,∠PAD=∠PDA=(180°-150°)÷2=15°,∠PAB=90°-15°=75°。 在正方形ABCD 之外以AD 为底边作正三角形ADQ , 连接PQ , 则 ∠PDQ=60°+15°=75°,同样∠PAQ=75°,又AQ=DQ,,PA=PD ,所以△PAQ ≌△PDQ , 那么∠PQA=∠PQD=60°÷2=30°,在△PQA 中, ∠APQ=180°-30°-75°=75°=∠PAQ=∠PAB ,于是PQ=AQ=AB , 显然△PAQ ≌△PAB ,得∠PBA=∠PQA=30°, PB=PQ=AB=BC ,∠PBC=90°-30°=60°,所以△ABC 是正三角形。 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 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 证明:连接AC,并取AC 的中点G,连接GF,GM. 又点N 为CD 的中点,则GN=AD/2;GN ∥AD,∠GNM=∠DEM;(1) 同理:GM=BC/2;GM ∥BC,∠GMN=∠CFN;(2) 又AD=BC,则:GN=GM,∠GNM=∠GMN.故:∠DEM=∠CFN. 3、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证明:分别过E 、C 、F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O 、N , 在梯形MEFN 中,WE 平行NF 因为P 为EF 中点,PQ 平行于两底 所以PQ 为梯形MEFN 中位线, 所以PQ =(ME +NF )/2 又因为,角0CB +角OBC =90°=角NBF +角CBO 所以角OCB=角NBF 而角C0B =角Rt =角BNF CB=BF 所以△OCB 全等于△NBF △MEA 全等于△OAC (同理) 所以EM =AO ,0B =NF 所以PQ=AB/2. 4、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求证:∠PAB =∠PCB . 过点P 作DA 的平行线,过点A 作DP 的平行线,两者相交于点E ;连接 BE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精选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函数()922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24-==m m 或 (B )4=m (C )2-=m (D )1-=m 2、已知k ≠0,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k (x+1)与 y=x k 的图像大致是( ) 3、在函数y=x k (k >0)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3<y 1<y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公共点.②反比例函数y=x k 1与y=x k 2(k 1≠k 2)的图象可能有交点. ③反比例函数y=x k 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可能没有交点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③ 5.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k x =<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 A .12 B .9 C .6 D .4 6、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 y 2-=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 ) A.-5 B.-10 C.5 D.10 D B A y x O C 5题 7题 9题 10题 11题 7、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若反比例函数11k y x = 和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1,2)A -,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E y x O M

反比例函数经典拓展难题

1:(2007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函数y= 1 x -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2.(2009年牡丹江市)如图,点A、B是双曲线 3 y x =上的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轴、y轴作垂线段,若1 S= 阴影 ,则 12 S S +=. 3.已知y与2x-3成反比例,且 4 1 = x时,y=-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4.已知函数y=y1-y2,且y1为x的反比例函数,y2为x的正比例函数,且 2 3 - = x和x=1时,y的值都是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6.如图,A、B是函数 x y 2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x轴,AC∥y轴,△ABC的面积记为S,则(s= ). 7.如图,点A、B是函数y=x与 x y 1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作AC⊥x轴于C,作BD⊥x轴于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 ). x y A B O 1 S 2 S 8题图

8.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CD 的一边OC 在x 轴上,∠C =90°,点D 在第一象限, OC =3,DC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OD 的中点A .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Rt △OCD 的另一边交于点B ,求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 9.如图,A 、B 两点在函数)0(>= x x m y 的图象上. (1)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 (2)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 12.如图,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B ⊥x 轴于点B ,点C (0,1),若△ABC 的面积是3,则反 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难题及答案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P C G F B Q A D E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反比例函数难题拓展(有答案)

反比例函数难题拓展 二、填空题 1. 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OAB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2,0),∠AOC =60°,点A 在第一象限,过点A 的双曲线为y= k x ,在x 轴上取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OA 的垂线l ,以直线l 为对称轴,线段OB 经轴对称变换 后的像是O ′B ′. (1)当点O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是 . (2)设P (t ,0)当O ′B ′与双曲线有交点时,t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4,0);(2)4≤t ≤25或-25≤t ≤-4 3. 若点A(m ,-2)在反比例函数4 y x = 的图像上,则当函数值y ≥-2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x ≤-2或x>0 4. 过反比例函数y=x k (k≠0)图象上一点A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 ,如果⊿ABC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 【答案】6或﹣6. 5. 如图,正方形A 1B 1P 1P 2的顶点P 1、P 2在反比例函数y =2 x (x >0)的图像上,顶点A 1、B 1分别在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再在 其右侧作正方形P 2P 3A 2B 2,顶点P 3在反比例函数y =2 x (x >0)的图象上,顶点A 3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P 3的坐标为 【答案】(3+1,3-1) 6.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如图所示的 t ,R ABO AB x ?⊥轴于点B ,斜边 3 105 AO AOB =∠= ,sin ,反比例函数 (0)k y x x = >的图像经过AO 的中点C ,且与AB 交于点D ,则点D 的坐标为 .

初中数学几何经典难题精选

初三数学总复习辅导学习资料(6)——几何经典难题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求证:CD =GF .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 C 2、 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 C 2 D 2是正方形.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5.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 ,求证:AH =AO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F 6.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 CD 分别交MN 于P 、Q .求证:AP =AQ . 7.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 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求证:AP =AQ . 8.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 10.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 E

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含详细解答)

反比例函数难题 1、如图,已知△P1OA1,△P2A1A2,△P3A2A3…△P n An-1A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 2、P3…Pn都在函 2、如图1,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E(m,1)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A、E在反比例函 数y= (1)求AB的长; (2)当矩形ABCD是正方形时,将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沿y轴翻折,得到反比例函数y= 1 k x 的图象(如 图2),求k1的值; (3)在条件(2)下,直线y=-x上有一长为2动线段MN,作MH、NP都平行y轴交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 y=k x 于点H、P,问四边形MHPN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若能,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 理由.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2k x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 ),(a+k ,b+k+2)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两个交点A、B 的坐标: (3)根据函数图象,求不等式 2k x >2x -1的解集;?(4)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 (m≠0)的图象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x 轴交于C 点,点B 的坐标为(6,n ),线段OA =5,E 为x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s i n ∠AOE =\f (4,5).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2)求△AO C的面积. (1)过A 点作AD⊥x轴于点D,∵sin ∠AO E= 错误!未定义书签。,OA =5, ∴在Rt△ADO中,∵sin∠AOE=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5, ∴AD=4,DO=OA 2-DA2=3,又点A 在第二象限∴点A的坐标为(-3,4), x m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难题拓展(学生版)

(x>0)的图象上,斜边OA 1 、A 1 A 2 、A 2 A 3 …A n-1 A n 都在x轴上.则点A 10 的坐标为 反比例函数经典习题 例题讲解 【例△1】如右图,已知P10A1,△P2A1A2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2都在函数y= 4 x(x>0)的图象上, 斜边OA 1 、A 1 A 2 都在x轴上.则点A 2 的坐标为. 1、如例1图,已知△P 1 OA △1 ,P 2 A 1 A △2 ,P 3 A 2 A △3 …P n A n-1 A 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1 、P 2 、P 3 …P n 都在4 函数y= x 2、已知点A(0,2)和点B(0,-2),点P在函数y= 1 x的图像上,如果△PAB的面积为6,求P点的坐标。【例2】如右图,已知点(1,3)在函数y= k x(x>0)的图像上,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E是对角线BD的中点,函数y= k x(k>0)的图象又经过A,E两点,点E的横坐标为m,解答下列各题 1.求k的值 2.求点C的横坐标(用m表示) 3.当∠ABD=45°时,求m的值112

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E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反比例函数y= 2 x(x>0)的图象经过A,E两点,点E的纵坐标为m. (1)求点A坐标(用m表示) (2)是否存在实数m,使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1,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E(m,1)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A、E在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 (1)求AB的长; (2)当矩形ABCD是正方形时,将反比例函数y= k x k 的图象沿y轴翻折,得到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如 x 图2),求k1的值; (3)直线y=-x上有一长为2动线段MN,作MH、NP都平行y轴交在条件(2)下,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y= k x于点H、P,问四边形MHPN能否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若能,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0,1),矩形OMPN的相邻两边OM,ON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O为原点,线段AB与矩形OMPN的两边MP,NP的交点分别为E,F,△AOF∽△BOE(顶点依次对应) (1)求∠FOE; (2)求证:矩形OPMN的顶点P必在某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并写出该函数的解析式。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难题拓展(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经典专题 知识点回顾 由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及图象的特殊性,很多中考试题都将反比例函数与面积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种考察方式既能考查函数、反比例函数本身的基础知识内容,又能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考查的题型广泛,考查方法灵活,可以较好地将知识与能力融合在一起。下面就反比例函数中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的四种类型归纳如下: 一、利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求解与面积有关的问题 设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分别为M、N,则两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的矩形PMON的面积为S=|PM|×|PN|=|y|×|x|=|xy| ∴xy=k 故S=|k| 从而得 结论1: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S为定值|k| 对于下列三个图形中的情形,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图形的对称性以及上述结论,可得出对应的面积的结论为: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ABO中,面积S= 结论3:在直角三角形ACB中,面积为S=2|k| 结论4:在三角形AMB中,面积为S=|k| 例题讲解 【例1】如右图,已知△P10A1,△P2A1A2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P2 都在函数y=4 x(x>0) 的图象上,斜边OA1、A1A2都在x轴上.则点A2的坐 标为 . 1、如例1图,已知△P1OA1,△P2A1A2,△P3A2A3…△P n A n-1A 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1、 P2、P3…P n都在函数y=4 x (x>0)的图象上,斜边OA1、A1A2、A2A3…A n-1A n都在x轴上.则 点A10的坐标为

2、已知点A(0,2)和点B(0,-2),点P在函数y= 1 x 的图像上,如果△PAB的面积为6, 求P点的坐标。 【例2】如右图,已知点(1,3)在函数y=k x (x>0)的图像上,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 上,E是对角线BD的中点,函数y=k x (k>0)的图象又经过A,E两点,点E的横坐标 为m,解答下列各题 1.求k的值 2.求点C的横坐标(用m表示) 3.当∠ABD=45°时,求m的值112

初中数学经典难题精选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 1、若一次函数y=kx+1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则k 为( ) A 、16 B 、-16 C 、±16 D 、±13 2、若 11m n -=3, 2322m mn n m mn n +---的值是( ) A 、1.5 B 、35 C 、-2 D 、-75 3、判断下列真命题有( ) ①任意两个全等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②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四边形ABCD ,AB=BC=CD ,∠A=90°,那么它是正方形;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相交就会平行;⑤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⑤ D 、②③④ 4、如图,矩形ABCD 中,已知AB=5,AD=12,P 是AD 上的动点,PE ⊥AC ,E,PF ⊥BD 于F, 则PE+PF=( ) A 、5 B 、6013 C 、245 D 、55 12 5、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 (-8,3)、B (-4,5)以及动点C (0,n )、D(m,0),则当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小时,比值为 m n ( ) A 、-23 B 、-32 C 、-34 D 、34 二、填空题 6、当x= 时, ||3x x -与3x x -互为倒数。9、已知x 2 -3x+1=0,求(x-1 x ) 2 = 7、一个人要翻过两座山到另外一个村庄,途中的道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山,已知他上山的速度为v ,下山的速度为v ′,单程的路程为s .则这个人往返这个村庄的平均速度为 8、将点A (4,0)绕着原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到对应点 A ',则点A '的坐标是 9、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 的长是方程(X-3)(X-4)=0的解,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10、△ABC 中,∠A=90°,AB=AC ,BD 是△ABC 的中线,△CDB 内以CD 为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周长是 11. 如图,边长为6的菱形ABCD 中,∠DAB=60°,AE=AB ,F 是AC?上一动点,EF+BF 的最小值为 12、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顺时针旋转30°,得上图,交DE 于D ’,阴影部分面积是

初中数学经典难题含答案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A1B1C1D1都是正方形,A2、B2、C2、D2分别是AA1、BB1、 CC1、DD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2B2C2D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M、N BC 的延长线交MN于E、F.求证:∠DEN=∠F. D2 C2 B2 A2 D1 C1 B1 C B D A A1 B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中,H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为外心,且OM⊥BC于M. (1)求证:AH=2OM; (2)若∠BAC=600,求证:AH=AO.(初二) 2、设MN是圆O外一直线,过O作OA⊥MN于A,自A 及D、E,直线EB及CD分别交MN于P、Q.求证:AP=AQ.(初二)

F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初二)

专题训练7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难题集锦(含答案)-

专题训练7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函数y kx =-与 y k x = (k ≠0)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 2 B.1 C. 0 D.不确定 2.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x m m y 1 22++=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 A.(3,-4) B.(2,-6) C.(4,-3) D. (2,6) 3. 函数y kx b =+与y k x kb = ≠()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像上有两点A(1x ,1y ),B(2x ,2y ),且21x x <,则21y y -的值是 (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 不能确定 5..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k y =和3+=kx y 的图像大致是 ( ) A B C D

6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体温(℃) 与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y (℃)表示0时到t 时内骆驼体温的温差(0时到t 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则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第6题) 7.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自行车行进路程s 千米与行进时间t 的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示意图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8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4),在第一象限内正比例函数的图 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01x <<. (C )4x >. (D )04x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函数4y x =-与4 y x =-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AC 垂直于y 轴,垂足为点C ,则△BO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10、若函数y=4x 与y= x 1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2 1 ,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_。 11、 反比例函数y a x a a =---()3224的函数值为4时,自变量x 的值是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有答案

数学难题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BC=.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1;O1D的中点为D1,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2;设O2D1的中点为D2,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2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3,….按上述方法折叠,第n次折叠后的折痕与BD 交于点O n,则BO1=_________,BO n=_________.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0),B(0,1),形状相同的抛物线C n(n=1,2,3,4,…)的顶点在直线AB上,其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2,3,5,8,13,…,根据上述规律,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抛物线C8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28小题)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2﹣k=0(k≥1).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 4.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 (1)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的两个实数根均为负整数?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沿x轴翻折,得到一条新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抛物线C1:沿x轴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线C2与y轴交于点D,与直线AB交于点E、点F.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线段DF∥x轴,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点F在y轴右侧,过F作FH⊥x轴于点G,与直线l交于点H,一条直线m(m不过△AFH的顶点)与AF交于点M,与FH交于点N,如果直线m既平分△AFH的面积,又平分△AFH的周长,求直线m的解析式.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4)x﹣4m=0,其中0<m<4. (1)求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设抛物线y=﹣x2+(m+4)x﹣4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若点D的坐标为(0,﹣2),且AD?BD=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点E(a,y1)、F(2a,y2)、G(3a,y3)都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含有y1、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如果存在,试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7.点P为抛物线y=x2﹣2mx+m2(m为常数,m>0)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 (1)当m=2,点P横坐标为4时,求Q点的坐标; (2)设点Q(a,b),用含m、b的代数式表示a; (3)如图,点Q在第一象限内,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为OD的中点,QO平分∠AQC,AQ=2QC,当QD=m时,求m的值. 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实数根,且c为正整数. (1)求c的值; (2)若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c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 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为对称轴上一点,且四边形OBPC为直角梯形,求PC的长; (3)将(2)中得到的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平移,设顶点D的坐标为(m,n),当抛物线与(2)中的直角梯形OBPC只有两个交点,且一个交点在PC边上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9.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EF为AD的垂直平分线.求证:FD2=FB?FC.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