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71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参考文献1李素媛.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体会21例[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5):53.2陈左秀,林建锋,卿素兰.断肢(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60 70.3梁金凤,夏志玲.552例断指再植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0):1224.4马剑芳,李春莲,宋丹.断指再植的护理与功能康复[J ].护理研究,2007,21(3):3042 3043.(本文编辑:王萍王婧)工作单位:541002桂林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蔡冬姣: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2012-03-14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蔡冬姣杨威李珊珊梁玉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的方法。
方法将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EEN )组23例及全胃肠外营养(TPN )组24例,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并分析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结果入院2周时,EEN 组APACHE Ⅱ评分较治疗前和TPN 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 <0.05)。
EEN 组ALB 、PA 、SF 、IgG 、CRP 水平均高于TPN 组(P <0.05)。
EEN 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TPN 组(P <0.05)。
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预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11-0035-03近年来,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pancreatitis ,SAP )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强调SAP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营养支持治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其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
方法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该病有着严重的代谢紊乱,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营养支持是当前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对机体代谢状态进行改善,控制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
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3]。
本研究以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探讨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0±10.5)岁;病因:22例胆源性,15例暴饮暴食或饮酒,3例高脂血症。
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2.5±10.7)岁;病因:20例胆源性,16例暴饮暴食或饮酒,4例高脂血症。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全面评估其营养状况,为其制订个性化肠外营养支持方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2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该病起病急,致死率高,且常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疾病早期患者的代谢、蛋白分解均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和需求都会大大增加,因此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出现[1]。
如果不能及时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不仅会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导致其出现系统性损伤和器官衰竭[2]。
临床上,常用肠内营养的方式对SAP 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显示,肠内营养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3],但对于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尚未达成一致。
基于此,本研究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2例S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时机给予SAP 患者肠内营养对其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2例SAP 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
研究组中,女性14例,男性17例;病因:胆源性15例,暴饮暴食6例,酒精性8例,其他原因2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4.69±3.55)岁;病程2~57h ,平均病程(31.26±4.08)h 。
对照组中,女性13例,男性18例;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2026作者简介:任树冬(1983-),男,满族,河北承德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任树冬(北京怀柔医院,北京,10140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患者肠内营养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2例SAP 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随机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皆出现不良反应2例(5.9%),不良反应比例相同,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有效27例(79.4%),观察组治疗有效32例(941%)。
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改善胃肠功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为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应用效果,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肠内营养。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67岁,平均39.4岁;致病因素:7例饮酒,6例暴饮暴食,41例胆道疾病,14例高脂血症;临床表现:68例均出现持续性上腹突发性痛感,伴随腹膜刺激,58例腹部疼痛,53例腹部胀痛,49例恶心,47例呕吐,5例出现黄疸,11例伴随高热。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致病因素、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方法: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胃肠减压、营养支持[1]。
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研究进展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恰当的营养支持在机体高代谢及负氮平衡状态下可降低感染率及病死率,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热点。
过去,我们主张通过禁食让胰腺获得休息,从而改善疾病结局。
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试验研究表明,相比禁食早期肠内营养让胰腺炎患者获益显著。
接下来我将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内营养途径、启动时间、营养制剂及营养量的选择等方面就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急性胰腺炎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主要病因有胆石症及胆道感染、酒精、胰管梗阻、高甘油三脂血症等因素,病情轻重不一,从自限性的轻度到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重度,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4.9~73.4/10万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最新修订的亚特兰大标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
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无器官功能衰竭,不伴局部并发症,在经禁食水、对症处理后,短期能恢复经口进食,无需肠内营养,结局较好。
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单个或多个器官的一过性(<48h)或者持续性(>48h)器官衰竭,伴随局部并发症,尤其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结局较差,病死率高达10%~15%。
因此,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其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液体复苏等;因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处于代谢亢进、高蛋白分解的状态下,机体营养物质被迅速消耗,约30%的患者急性营养不良,近年来营养干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营养支持主要包括经静脉的肠外营养以及经胃肠道的肠内营养。
相比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肠黏膜通透性,减少菌群移位,减小器官衰竭及手术干预的几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
因此,本文将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早期肠内营养目前认为肠道黏膜屏障的破坏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SIRS及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