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外观质量及烟叶物理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农事百科菜豆最忌连作,生产中应实行2~3年轮作。
烟叶是卷烟工业的基础,烟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卷烟的质量。
烟叶质量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方面,烟叶在卷烟工业的使用价值由其质量决定。
烤后烟叶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栽培模式、营养供给,更重要的是与烤烟品种密切相关,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烤烟品种对烤后烟叶品质起主导作用。
烤烟品种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是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稳健发展烟叶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曲靖是云南最大的优质烟叶产区,同时也是全国烟叶储备和出口的重要原料基地,近年来,随着曲靖烟叶在工业原料中的应用逐渐加大,曲靖市对优良品种的选育更加重视,烤烟新品种不断的涌现。
通过研究烤烟新品种云烟121和云烟301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与对照云烟87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筛选能提高曲靖烟叶质量、卷烟工业可用性和多样性,彰显曲靖烟叶特色的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新品种云烟121、云烟301(抗PVY 云烟87)和云烟87(CK)。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5-2019年进行,选在富源县中安街道寨子口居委会,试验田块平整、肥力均匀、排灌通畅、海拔2070 m;土壤类型红壤、冬闲,土壤养分(见表1);田间管理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管理进行。
1.3 试验设计2015-2017年小区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
2018-2019年生产试验(小面积示范),每个品种种植1.33 hm 2(以满足1座标准化烤房烘新品种云烟121、云烟301烤后烟叶质量 比较分析万 红,余 操,万爱良,周 通,李本奇,方亚梅(曲靖市烟草公司富源分公司,云南富源 655000)摘 要:通过研究同一生态环境下烤烟新品种云烟121、云烟301与CK 品种(云烟87)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
结果表明:外观质量云烟87好于新品种云烟121和云烟301,与云烟121差异不明显、与云烟301差异较明显;化学成分云烟301较协调,内在质量较好,较符合优质卷烟的要求,但与云烟121和云烟87无明显差异,说明3个品种烟叶内在质量差别不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云烟121除平衡含水量低于云烟87和云烟301、拉力小于云烟87外,其余物理特性均优于云烟301和云烟87,说明云烟121烟叶质量明显好于云烟301和云烟87;3个品种烤后烟叶感官质量一致或差异不明显,说明3个品种烟叶吸食质量相当。
利用烟叶外观与内在质量相关性完善烟叶分级探析作者:李丽娟曹红梅何斌胡铁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相关性的思考和讨论,指出烟叶外观质量指标与评吸指标、烟叶分级标准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烟叶国家标准执行提供建议。
关键词烤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相关性;烟叶分级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45-02烟叶生产上,人们运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和视觉器官),以《烤烟》国家标准规定的42级文字内容为依据,依靠实践经验对烟叶的外观质量优劣进行评价分级[1-2]。
但由于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并不是完全吻合,且烟叶生产上烟叶等级标准还未量化(除叶长宽、伤残度),通过烟叶外观评价烟叶等级质量带往往有一定的误差和主观性。
感官评吸则是利用鼻腔、口腔、咽喉等感官对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等内在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应用在烟叶可用性、卷烟配方研究上,还没有应用于烟叶分级。
因此,研究分析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相关性并完善烟叶分级,建立量化的烤烟质量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烟叶外观质量评判标准及存在的问题烟叶的内在质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通过烟叶内在质量所表现出来的外观特征来进行评判。
经常使用的烟叶外部特征有成熟度、叶片结构、生长部位、品种、身份、油分、残伤、破损等[2-3]。
这些特征是烟叶质量等级划分的理论依据。
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外观特征是:烟叶成熟度好,叶组织疏松,颜色金黄、橘黄,油分足,弹性好[3]。
目前,烤烟分级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分级标准都是定性描述,且各分级指标相互独立,因此造成分级人员难以把握尺度。
2 烟叶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相关性感官评吸是对烟叶内在质量的评判,烟叶外观质量是内在质量的反映。
因此,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评吸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1 烟叶内在质量与成熟度的相关性成熟度与烟叶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规律为:随成熟度的提高,香气量增大,香气质逐渐变好,烟叶吸食质量明显改善,杂气、刺激性减小,劲头趋于适中,当烟叶成熟时吸食质量最佳[4-5]。
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1-2]。
优质、高效、高抗、低害的品种配套适宜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形成优质的烟叶[3-4],从而满足烟草工业的需求,提高烟农的种烟效益。
烟叶可用性就是质量加上安全性,质量也可被认为是合意性或可用性[5]。
可用性就是使用价值,是烟叶加工特性、化学成分、内在感官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评价烟叶可用性可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4个方面综合评价[6],外观质量是烟叶分级的重要依据,烟叶物理特性可反映烟叶质量、烟叶耐加工性和经济性状,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主要反映了烟叶的内在质量[7]。
长期以来,云南省楚雄州种植的烤烟品种只有云烟87和K326,品种比较单一。
本研究对楚雄州5个烤烟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同时进行了烟叶可用性评价,以期筛选出产量适中、烟叶质量好、种烟效益高和工业可用性好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楚雄州楚雄市苍岭镇竹园村委会姜家村组,试验地海拔1750~1777m ,东经101.64°,北纬25.12°。
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前作为蚕豆,土壤pH 值6.1,有机质含量27.2g·kg -1,速效氮118mg·kg -1,速效磷32.2mg·kg -1,速效钾167mg·kg -1。
1.2试验材料1)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116、云烟121、云烟210、云烟221、云烟87(对照),由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院提供。
2)供试肥料为云南楚雄仁恒化肥有限公司提供的烟草专用复合肥,基肥中m (N)∶m (P 2O 5)∶m (K 2O)=15∶15∶18,追肥中m (N)∶m (P 2O 5)∶m (K 2O)=12.5∶0∶33.5。
1.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处理为3个品种,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42m 2,株行距为50cm×120cm 。
一、名词解释1、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2、叶面积系数叶面积系数 leaf area index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为植物群落叶面积大小指标的无名数。
3、烤烟产量4、烟叶品质 (tobacco quality)调制后烟叶使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内在质量。
外观质量指烟叶质量的外表反映,是划分烟叶商品等级的主要依据。
烤烟的基本颜色是黄色,以均匀金黄,正黄最好,淡黄,米黄次之。
带青的黄色烟质不佳。
化学成分:烟叶和烟气中有5289种成分,存在于烟叶中有2549种。
烟气中有3875种,烟叶和烟气中成分相同的有1135处。
即烟叶中45%的成分可以在烟气中找到,主要有蛋白质、尼古丁、氨基酸、叶绿素、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树脂、芳香油和无机矿物质等。
内在质量:表现在烟叶的燃烧性及所产生的烟气质量。
燃烧性取决于烟叶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及燃烧区内空气流通程度。
包括阴燃保火力、燃烧速度、燃烧完全性、燃烧均匀性、燃烧后的灰色及密结性六个方面。
烟气质量包括香气、吃味、刺激性和生理强度等。
中国烤烟的香气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中间香型三种类型。
晒晾烟的香气比较复杂,分为雪茄型、香料型、半香料型、似烤烟型四种。
吃味是指味觉器官的感觉。
烟叶的吃味分为甜、苦、酸三类。
生理强度,烟气吸入人体后引起的生理效应强弱,也叫劲头。
尼古丁含量多、劲头大,含量少、劲头小。
5、外观质量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触和识别的烟叶外部特征,即人们常说的手摸、眼观、思想感。
尽管发达国家在烟叶挑选上已经使用了电子分色仪,但是要最终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当今世界各产烟国还是以感官和经验来识别和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
经常使用的烟叶外部特征有部位、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身份、长度、残伤和破损等。
6、成熟度指田间鲜烟叶的成熟程度。
烟叶质量感官评吸及烟叶评级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烟叶质量感官评吸及烟叶评级。
关键词:烟叶;质量感官评吸;烟叶评级烟草感官评价是衡量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感官评价标准主要用于评价“卷烟”和“烟叶”。
“卷烟”的评价一般适用于成品卷烟,而“烟叶”评价一般侧重于单料烟、叶组配方等。
一、烟叶评级概述烟叶评级是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觉经验和感官分析技术鉴定烟叶原料品质。
从烟叶评级方面分析,烟叶评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流程多且复杂,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安全性、可用性、评吸质量等。
我国烟叶评级以外观、评吸质量为主,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为辅。
烟叶评级特征是判断批量烟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评级人员需通过个人感官对烟叶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等感觉经验、直觉思维判断。
烟叶评级作为烟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也是当今烟草业常见评级方法,对我国烟草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烟叶评价的相关标准指标演变1、《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标准演变。
国家烟草实施的行业标准《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定方法》YC/T138,本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标准GB 5606.4《卷烟感官技术要求》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主要为评吸员提供“定量描述检验”、“标度检验”、“三点检验”、“A-非A检验”和“成对比较检验”等不同感官评吸方法,以实现评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标准提出了单料烟评吸指标要求。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YC/T138是最早引入单料烟评吸的行业标准,被工业企业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单料烟、叶组配方评价等,本标准分为11个评价指标,包括燃烧性和灰色两项外观指标,一项工业使用价值指标,以及香型、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刺激性、劲头、余味8项感官评价指标。
2、《烟草在制品感官评价方法》标准演变。
2011年1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行业标准YC/415《烟草在制品感官评定方法》,该标准于2012年1月实施,是适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的行业标准。
改进的烤烟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烤烟烟叶的质量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物理特性、安全性等方面。
烤烟烟叶外观质量主要是依赖于烤后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等指标加以评判的; 化学品质主要是各类化学物质的含量,如还原糖、总糖、总氮、氯、钾等物质的含量; 感官质量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卷烟的评吸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偏好性,主要包括光泽、香气、协调性、杂气、刺激性、余味等指标。
烟叶质量的综合评价,就是综合考虑烟叶的各个质量因素,对烟叶的质量进行评判。
因此,烤烟质量评价体系牵涉很多指标,具有复杂性、可变性、模糊性。
其中,如何确定各个质量因素的权重比例,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目前,烤烟质量综合评价常利用多元统计学与主观、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利用较多的方法为决策分析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雷达图评价法,以及各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笔者将对决策分析法在烤烟质量综合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借鉴。
1 各类决策分析法在烤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1.1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主要是从多个指标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指标,计算出各指标的综合值,以达到方案决策的目的,其特点在于能消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叶协锋等基于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42 个烟叶样品的8 个外观质量指标和8 个化学成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比Fisher 判别函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吕中显等对39 个烤烟样本的10 项化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样品的综合分值,在此基础之上对综合分值进行系统聚类,该结果与指数和法相比,评价结果较吻合。
因此,主成分分析法在烤烟质量综合评价中可行。
张延军等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感官质量指标与外观质量指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颜色、成熟度和油分是决定烤烟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叶片结构和身份等因素。
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由邓聚龙教授提出,随着灰色系统研究的深入,现已应用于很多领域。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讲义任课教师:保志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烟草质量与烟草化学成分一、烟草质量(综合概念)烟草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安全性。
1、外观质量是指人体感官直接感触和识别的烟叶外观特性,即人体感官可以作出判定的烟叶外观质量因素,是以眼观、手摸、鼻闻等经验性感觉判定,是烟叶分级的主要依据。
2、内在质量是指烟叶燃烧时,吸烟者对香气、吃味的综合感受,包括香气、吃味、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等。
评吸是鉴定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3、物理特性是指烟叶的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能,包括烟叶的填充性、抗碎性、吸湿性、燃烧性、弹性等。
4、化学成分包括烟叶化学成分和烟气化学成分。
烟草品种特征由烟草的化学成分决定,任何影响烟草化学成分的因素(包括烟草品种、种植、加工等)都会改变烟草的品种特征。
因此对烟草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指导烟草的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安全性是指化学农药残毒和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状况等。
(焦油、烟碱、亚硝酸盐、亚硝胺、CO、NO、NH2、HCN等)小结:优质烟叶和烟制品:具有完美的外观特征、优良的内在品质(即香气和吃味)、完善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无毒无害相对安全。
烟叶和烟制品的质量概念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和适应性。
二、烟叶化学成分与烟草质量的关系烟草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含量,是烟草化学研究的基础。
烟草内在化学成分是烟叶品质的“内在”标准,烟叶外观特征是内在化学成分的具体体现。
(一)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1. 颜色与光泽烟叶的颜色是鉴别烟叶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烟叶中总氮量、烟碱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高时,烟叶的颜色较深。
同时,一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烟叶颜色与光泽。
(1)烟叶生长过程产生的色素。
如质体色素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色素在烟叶调制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分解。
新鲜烟叶中色素的组成及总量随着烟草的品种类型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烟草工业一般常识原料鉴定:从外观方面特征鉴定:烟叶成熟度,油分,厚度,叶片结构,颜色,光泽;从烟叶燃烧后内在质量方面鉴定:香气,吸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烧性,灰色,香气类型,烟气浓度。
内在质量:从工业生产而言,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烟叶自身各种化学成分的协调含量、烟叶燃烧后呈现的香气类型、烟气浓度、杂气多少、刺激性大小、生理强度大小、余味舒适程度等。
卷烟配方:包括产品的叶组配方和产品的加料与加香配方。
叶组配方:将各种不同类型、香型、产地、等级或不同性质、因素的烟叶,按照卷烟产品类型,以不同比例进行合理适宜的混合。
叶组配方的基本要求是质量、风格及成本稳定。
加料与加香配方:在叶组配方基础上,有针对性(叶组配方的缺陷)、有选择性地使用不同性质和作用的加料与加香物质,按不同比例调制适宜叶组配方使用的添加剂,达到衬托卷烟产品香气、掩盖杂气,改善吃味目的。
配方设计依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和爱好;设计产品的类型和风格;产品的等级和价格;各类型、各等级烟叶质量状况;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产品试验:三个阶段,小试验在实验室进行包括叶组配方、加料、加香、辅助材料的选用;中试是通过一定的工艺、设备进行小批量的车间生产试验,对小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批量试验在中试基础上批量投入试生产,并投放一定的市场收集意见。
配方与工艺:生产工艺是执行产品配方质量的保证,在生产工艺中,影响配方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水分;叶组配方的配比;梗丝、薄片的掺兑;加料、加香的均匀性;各生产环节的环境条件等。
打叶复烤设备:打叶复烤生产线的任务是将进入复烤车间的原烟经过梗叶分离、叶片和烟梗复烤、预压包装等工序,按照质量指标要求,加工成一定包装形式的叶片和梗丝产品。
卷烟制造工艺流程:由制丝(原料加工)、卷接(卷制成型)、包装(包装成品)三个主要过程组成。
制丝工艺:包括备料、回潮、贮叶、切丝、烘丝、叶丝梗丝混合、加香、加料、贮丝等工序。
其工艺任务是将各种烟叶制成配比均匀、纯净无杂质,宽度、水分、温度均符合各等级卷烟工艺要求的烟丝。
第二章烟叶分级原理第二章烟叶分级原理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分级的关系烟叶是综合农艺措施作用的结果。
即品种、栽培、调制、土壤、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要学好分级,必须了解农业生产与分级的关系。
一、品种品种不同,调制后的烟叶质量不同,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大多为少叶型品种,有极个别为多叶型品种。
一般认为,少叶型品种调制后叶片较厚,颜色较深,长宽比适宜。
多叶型品种调制后叶片较簿,颜色较浅,长宽比较大。
二、栽培1.施肥特别是氮肥用量大的烟叶调制后叶片较厚,颜色较深;氮肥用量小的烟叶调制后叶片较薄,颜色较浅。
2.打顶打顶决定留叶数,打顶过低,叶片较厚,颜色较深,叶片较大。
打顶过高,叶片较薄,颜色较浅,叶片较小,尤其是上部叶圆顶不够。
三、烘烤1.变黄期变黄不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含青,大田采收成熟度低烤后烟叶易含青。
变黄过度易烤糟。
由变黄期转入定色期时若水分过大易形成硬变黄。
而这些现象的发生均影响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
2.定色期升温过快、过慢易造成热挂灰和冷挂灰。
挂灰属于杂色。
3.干筋期温度过高易出现烤红,烤红也属于杂色。
烘烤之后回潮过程中若回潮过度,易出现潮红,同样属于杂色。
四、病虫害烟青虫危害的烟叶属于破损,蚜虫危害的烟叶属于杂色,赤星病斑、蛙眼病斑属于残伤。
国标中对每一个等级都有残伤百分数规定。
第二节烟叶质量基本常识一、烟叶质量的概念烟叶质量是反映和体现烟叶必要性状均衡情况的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
由四个基本质量方面组成:即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组成,具有时间性、对应性和区域性,也就是说,烟叶质量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烟制品结构的改善,烟叶质量的内涵也随之变化,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用途都会造成人们对质量概念认识的不同。
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烟叶质量以"黄、鲜、净"为主调。
近年来,随着吸烟与健康讨论的深入,卷烟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外出口贸易的增多,人们对烟叶质量的认识则以"色、香、味"为主调。
烟草化学成分分析讲义任课教师:保志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烟草质量与烟草化学成分一、烟草质量(综合概念)烟草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安全性。
1、外观质量是指人体感官直接感触和识别的烟叶外观特性,即人体感官可以作出判定的烟叶外观质量因素,是以眼观、手摸、鼻闻等经验性感觉判定,是烟叶分级的主要依据。
2、内在质量是指烟叶燃烧时,吸烟者对香气、吃味的综合感受,包括香气、吃味、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等。
评吸是鉴定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3、物理特性是指烟叶的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能,包括烟叶的填充性、抗碎性、吸湿性、燃烧性、弹性等。
4、化学成分包括烟叶化学成分和烟气化学成分。
烟草品种特征由烟草的化学成分决定,任何影响烟草化学成分的因素(包括烟草品种、种植、加工等)都会改变烟草的品种特征。
因此对烟草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指导烟草的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5、安全性是指化学农药残毒和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状况等。
(焦油、烟碱、亚硝酸盐、亚硝胺、CO、NO、NH2、HCN 等)小结:优质烟叶和烟制品:具有完美的外观特征、优良的内在品质(即香气和吃味)、完善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无毒无害相对安全。
烟叶和烟制品的质量概念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和适应性。
二、烟叶化学成分与烟草质量的关系烟草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含量,是烟草化学研究的基础。
烟草内在化学成分是烟叶品质的“ 内在” 标准,烟叶外观特征是内在化学成分的具体体现。
(一)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 1. 颜色与光泽烟叶的颜色是鉴别烟叶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烟叶中总氮量、烟碱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较高时,烟叶的颜色较深。
同时,一些化学成分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烟叶颜色与光泽。
(1)烟叶生长过程产生的色素。
如质体色素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些色素在烟叶调制过程中绝大部分被分解。
新鲜烟叶中色素的组成及总量随着烟草的品种类型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第一章概述一、烟叶分级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大田烟叶素质各异,调制后质量也不相同,如果优劣混杂,使用价值必然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原烟经过多次加工,科学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风格不同的卷烟。
科学配方是在烟叶分级的基础上完成的。
如高档烤烟型卷烟以中部叶为主。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级可以使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得到正确贯彻。
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优质优价政策有利于调动烟农生产优质烟叶的积极性,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分级和价格也为烟农指明了烟叶生产的方向。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贸部门可以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
6、合理分级,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低质量烟叶及烟叶副产品合理的开发利用二、国标的组成1、文字标准: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
C1F:中部叶、橘黄、成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份多、色度浓、长度45cm、残伤≤10 %2、实物标准:实物标样3、名词术语:标准中所使用的一切概念、术语4、分组:13组=8主组(上部柠檬黄、上部橘黄、上部红棕、中部柠檬黄、中部橘黄、下部柠檬黄、下部橘黄、晚熟叶)+5个副组(中下部杂色、上部杂色、光滑叶、青黄色、微带青)5、分组因素及档次:成熟度(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叶片结构(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身份(中等、稍厚、厚、稍薄、薄)、油份(多、有、稍有、少)、色度(浓、强、中、弱、淡)6、验收规格: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扎把等7、检验方法:抽取比例、水分、砂土率等有标准的检验方法8、烟叶的包装、运输、保管三、国标的作用1、质量导向作用2、对烟草农业生产定向栽培的引导作用3、对卷烟质量的规范作用4、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作用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四、中国烟叶分级标准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烤烟分级标准放松执行,烟厂生产被迫掺用烟头、烟秸皮、烟权、荷叶,甚至树叶都掺人卷烟中。
高级烟叶分级工理论题库高级烟叶分级工理论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因素中属于烟叶物理特性的是()。
A、燃烧性B、长度C、刺激性D、成熟度()2、下列烟叶质量因素中属于外观质量因素的是()。
A、部位、颜色B、香气、杂气C、油分、刺激性D、色度、余味()3、对烟叶实物标样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物标样是文字标准的具体体现B、实物样品可分为基准样品、仿制样品C、基准标样一般每三年更换一次D、仿制标样一般每二年更换一次()4、一般情况下烤烟以()部位质量最好。
A、脚叶B、顶叶C、下二棚D、腰叶、上二棚()5、叶片经过复烤后,上中等级烟叶含水率为()%。
A、11~13B、12~13C、5~5D、13~15()6、烤烟从变黄期转入定色期,营养水平低时,变黄程度()。
A、宜低B、宜高C、十成黄D、青筋黄片()7、烤烟糖与蛋白质的适宜比值为()。
A、小于2B、大于2C、2~2.5D、大于2.5()8、烤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不包括下列()项。
A、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B、增温保墒C、减少养分流失D、降低叶片厚度和烟碱含量()9、150竿烤房的天窗面积以()m2为宜。
A、0.11B、0.27C、0.72D、0.48()10、现行香料烟分级标准设有()个级。
A、8B、10C、5D、15()11、优质白肋烟的烟碱含量范围为()%。
A、2.0~4.0B、1.5~2.5C、1.0~4.0D、1.0~3.0()12、对烤烟颜色描述不正确的是()。
A、橘黄烟叶最佳B、柠檬黄、红棕色烟叶比橘黄烟叶质量差C、由柠檬黄色至橘黄色,香气质由差变好D、由橘黄色至红棕色,随着颜色加深,香气质变好()13、下列香料烟叶片结构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A、疏松B、较疏松C、稍细致D、细致()14、现行烤烟分级标准设有()个级。
A、40B、42C、35D、4834()15、对烤烟油分描述正确的是()。
A、油分多,弹性强,韧性好B、油分多的烟叶,施木克值较小C、油分少的烟叶,手感油润D、油分多的烟叶,糖含量低()16、烤烟填充能力最强是()烟叶。
烟草分级第⼀章概述第⼀节烟叶分级的重要性⼀、烟叶分级的⽬的对烟叶内在质量的优劣进⾏等级划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达到烟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
⼆、以外观质量因素(外观质量)评价内在质量三、烟叶分级的重要性1、有利于合理利⽤国家资源,物尽其⽤,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
2、满⾜卷烟⼯业的需要。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
4、有利于促进烟叶⽣产的发展,提⾼烟农的经济收⼊。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
6、合理分级,有利于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
第⼆节国标的作⽤及组成⼀、国标的作⽤1、质量导向作⽤。
2、对烟草农业⽣产(栽培)起引导作⽤。
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烟叶就⽣产什么。
3、对卷烟制品质量起规范作⽤。
即卷烟原料对卷烟制品起规范作⽤。
4、协调国家、烟草企业、烟农三者利益。
国家得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烟农等到收益,要通过落实国标来实现。
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
与国际接轨,利于创汇。
⼆、国标的组成1、⽂字标准:即国标对每⼀个等级所做的⽂字规定。
每⼀个等级包涵了级别代号和相应的分级因素。
⽂字标准是国标的核⼼,实物样品制订以⽂字标准为依据。
2、实物样品:即按国标的⽂字标准制作的实物样品。
3、名词术语:即国标中所作⽤的概念、术语等。
4、分组:分组分级的前奏,是烟叶分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分级因素及档次:界定烟叶等级的重要依据。
6、验收规格:国标中对⽔分、纯度允差、砂⼟率、杂⾊、微带青、青黄、扎把等指标的规定。
7、检验⽅法:样品抽取,⽔分、砂⼟率等的检验⽅法。
8、烟叶包装、运输、保管:国标中对烟叶包装、运输、保管的具体规定。
第三节烤烟分级标准的发展历史三、现⾏烤烟国标的研究制订过程(⼀)我国15级标准与国外的差距改⾰开放以后,为实现与国际接轨,对⽐了当时的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主要的差距有:1、部位分得过粗;2、对上等烟颜⾊、光泽要求偏严;3、没按颜⾊、性质、⽤途分组;4、不利于扩⼤出⼝;5、分级少,等级数⽬少,级差⼤,价差也⼤,收购时等级⽭盾突出,难保收购秩序。
烤烟物理特性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的关系作者:付秋娟张忠锋窦家宇杜咏梅窦玉青葛炯杨斌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4年第01期摘要:通过简单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方差分析,研究了125份烤烟烟叶物理特性(9项)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外观质量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各项物理指标之间以叶片厚度与叶质重关系最为密切,其相关系数r=0.808;叶质重、填充值和质量燃烧速率与常规化学成分及其派生值间的相关性最显著。
叶片厚度、叶质重与总钾、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都与钾的相关性最高,而质量燃烧速率则相反,与总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平衡含水率与填充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拉力与化学成分间的关系不显著。
烤烟物理特性方面,叶质重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最大,与烟叶颜色、身份和色度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而与成熟度、叶片结构和油分指标间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烤烟;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外观质量中图分类号:S572.01 文章编号:1007-5119(2014)01-0117-06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4.01.022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egula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Appearanc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FU Qiujuan1, ZHANG Zhongfeng1, DOU Jiayu2, DU Yongmei1, DOU Yuqing1, GE Jiong3, YANG Bin3*(1.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Qingdao 266101, China; 2. Huahuan International Tobacco Co., Ltd., Chuzhou, Anhui 233100, China; 3.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regula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appearance quality were explored by simple correlat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and variance analysis of 125 samples of flue-cured tobacc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thickness and leaf weight had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r = 0.808 ).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thickness, leaf weight, total potassium, sugar/alkali, nitrogen/alkali, and K/Cl, which all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otassium.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ss burning rate and total potassium, sugar/alkali, nitrogen/alkali, and K/Cl. Also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and filling power,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nsile strengt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physical indices, leaf weight had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appearanc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and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eaf color, figure, and chrome, but little effect on maturity, leaf structure, and oil content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physical property; chemical composition; appearance quality 基金项目: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SZBCW201200823)作者简介:付秋娟,女,实验师,主要从事烟叶原料分析及研究工作。
烟叶外观质量及烟叶物理特性
2011-04-11 23:02:37| 分类: 调制 | 标签:烟叶 质量 分级 燃烧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烟叶质量,指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吸食质量,同时也包括烟叶生产质量、收购质量、
工商交接质量,集中体现在烟叶对卷烟工业可用性方面。
烟叶外观质量,指人们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质量因素,用感观和经验来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判定的方
法通常是眼观、手摸、耳听、鼻闻。判定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
油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和破损。烟叶的外观质量是内在质量的外部反映,是烟叶收购过程中分级
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外观特征是:成熟度好,组织疏松,厚薄适中,颜色金黄、桔黄,油分
足,光泽强,长度50~60cm,弹性好。国标GB2635-92烤烟,对不同部位烟叶外观质量要求见表1。
(1)部位
烟叶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部位可分为下部叶(X)、中部叶(C)、上部叶
(B)。
下部烟叶(X):包括脚叶(P)、下二棚叶(X);中部烟叶(C)包括上腰叶、正腰叶、下腰叶;上
部烟叶(B):包括上二棚叶(B)、顶叶(T)。
不同部位的烟叶有其不同的外观特征。烟叶外观特征,因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会
发生一些变化。通常以脉相和叶形作为划分部位的主要依据。
表1 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类别 脉 相 叶 形 叶 面 厚 度 主脉支脉
夹角
颜 色
下部 较细 较宽圆 平坦 薄至稍薄 较大 多呈柠檬黄色、桔黄色。
中部 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稍弯曲。 宽至较宽,叶尖部较钝。 皱缩 适中 适中 多呈桔黄色。
上部 较粗至粗,较显露至突起。 稍窄至窄,叶尖部位较锐。 稍皱折 稍厚至厚 较小 多呈桔黄色、红棕色。
(2) 颜色
烟叶颜色,是指烟叶烘烤后的相关色彩、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态。柠檬黄是“100%的黄色”;桔黄是“70%
的黄色+30%的红色”;红棕是“30%的黄色+70%的红色”。烟叶分级中基本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
非基本色,包括青黄、微带青、杂色。
(3) 成熟度
成熟度,是分级中衡量烟叶品质的中心因素,也是影响卷烟质量的基础,是烤烟分级首要因素。世界各
产烟国家的烟叶分级标准中,都把成熟度列为第一重要的分级因素。
烟叶成熟度好,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桔黄、桔红、金黄,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
斑,燃烧性好,香气量足,吃味醇和;烟叶成熟度差,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浅淡,易退色,叶面光
滑,组织结构密至紧密,有的烟叶微带青甚至青黄色。成熟度可分为五档: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
熟。
(4) 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划分为四档: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
(5) 烟叶油分
烟叶油分,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反映为油润、丰满、枯
燥的程度,是烟叶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人们眼看、手摸有油润或枯燥的不同感觉。油分可分为四档:多、
有、稍有、少。
(6) 烟叶身份
烟叶身份,指烟叶的厚薄程度,包括烟叶的细胞密度和单位叶面积的重量状态。可分五个档次:中等、稍
厚、稍薄、厚、薄。
(7) 叶片长度和宽度
长度,是指烟叶主脉基部至叶尖的直线量度。分级标准中,将叶片长度划分为大于或等于45cm、40cm、
35cm、30cm、25cm五个档次,以5cm为递进梯度,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规定某个等级不低于某个长
度。四十二级标准中,规定长度下限为25cm,宽度未作要求,是标准的一项缺陷。发育好的烟叶,长宽
比大多在1﹕0.4~0.5之间。美国的分级标准中,将宽度作为一项分级因素。
(8) 残伤与破损
残伤,指烟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基本无使用价值。比如,过熟烟叶产生的病斑、
焦尖、焦边等,以百分数(%)表示。破损,指烟叶受到机械损伤而失去原有的完整性,每片烟叶的破损
面积,不超过50%,以百分数表示。
残伤与破损是自燃灾害、病斑或者采、烤、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对烟叶质量有影响,需对其进行控制。
烟叶的物理特性是与卷烟加工有关的因素,主要有燃烧性、吸湿性、弹性、填充性、单位面积重量、含梗
率。
(1)燃烧性
燃烧性是烟叶的重要物理特性之一,包括阴燃性、燃烧速度、燃烧均匀性、燃烧完全性、灰色及凝聚性。
判断烟叶燃烧性的强弱和完全程度有两个方面,一是阴燃性,指无明火燃烧的烟叶继续燃烧持火的能力。
烟叶阴燃时间在2s以下者,属于熄火烟叶。下部烟叶燃烧快,
上部烟叶燃烧慢,中部烟叶居中。二是灰色。白色最好,灰白色次之。
(2)吸湿性
烟叶含有纤维素、糖类、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盐类等亲水性化学成分,还具有多孔性,便形成了
烟叶的吸湿和散湿的特性。同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烟叶,质量好,吸湿性强。中部烟叶吸湿性大于上部烟
叶,上部烟叶大于下部烟叶。含糖高的烟叶吸湿性强,云南、福建烟叶吸湿性强,河南烟叶吸湿性较弱。
(3)填充性
填充性指单位重量的烟丝在标准压力下所占有的体积,cm3/g表示。质量好的烟叶填充能力较小,质量
差的烟叶填充能力较强。下部烟叶填充能力最强,上部烟叶次之,中部烟叶最差。
(4)单位面积重量
指已平衡水分的烟叶单位面积重量。用g/m2表示。
(5)含梗率
含梗率指烟叶里烟梗占有的比例。烤烟含梗率一般约为25%左右。下部烟叶含梗率最高,中部烟叶次之,
上部烟叶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