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0.9Li0.1(Nb0.7Ta0.3)O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5.79 KB
- 文档页数:4
《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ZnO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激子结合能、高电子迁移率等,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光催化剂等领域。
本文以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制备方法及光电性能,旨在为ZnO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与准备本实验选用高纯度的ZnO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
此外,还需准备乙醇、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等辅助材料。
2. 制备过程首先,将ZnO粉末溶解在乙醇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在搅拌条件下使溶液形成溶胶。
接着,将溶胶置于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凝胶化处理,使ZnO纳米棒自组装形成结构。
最后,对所得产物进行清洗、干燥,得到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
三、结构与形貌分析1. 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
2. 形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发现ZnO纳米棒呈规则的棒状结构,且自组装形成紧密的结构。
此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微观结构进行进一步观察,发现其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分散性。
四、光电性能研究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发现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在紫外区域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
此外,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其禁带宽度等光电性能参数。
2. 光致发光性能研究光致发光性能是评价半导体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光致发光光谱测试,发现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具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发光峰位明确,半峰宽较窄。
这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光学质量和较好的结晶度。
3. 电学性能研究通过电学性能测试,发现纳米棒状ZnO自组装结构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较低的电阻率。
这些电学性能参数对于评估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铀掺杂纳米Zn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摘要:以ZnSO4.7H2O和硝酸铀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Ni/ZnO光催化剂,并用XRD和SEM手段进行表征,以甲基橙光催化降解作为模板反应,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制备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和催化剂投加量,光照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制备;Eu掺杂;光催化The Preparation and Peoperty Research on Doping Eu Nanosized ZnO PhotocatalystSong Qing(department of Chem.&Eng,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Shannxi 721013) Abstract:nanosized Ni/ZnO was prepared from zinc sulphate and ammonium metavanadate by sol-gel method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rized by means of XRD and TEM techeniqu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 words: sol-gel method ;preparation; ni doped; photocatalysis引言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宽禁带、直接带隙(3.37eV)半导体材料。
第52卷 第1期2022年 2月电 池BATTERY BIMONTHLYVol.52,No.1Feb.,2022
作者简介:戴丽静(1991-),女,山西人,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研究方向:无机粉体材料;王 晶(1967-),女,辽宁人,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无机粉体材料,通信作者;史忠祥(1988-),男,辽宁人,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实验师,博士,研究方向:无机粉体材料;于丽娜(1996-),女,内蒙古人,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研究方向:无机粉体材料。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310300),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DL2016002)
·科研论文·DOI:10.19535/j.1001-1579.2022.01.003
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对Li1.3Al0.3Ti1.7(PO4)3的影响戴丽静,王 晶∗,史忠祥,于丽娜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省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8)
摘要:为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对Li1.3Al0.3Ti1.7(PO4)3
(LATP)固态电解质的影响,利用XRD、SEM、电化学阻抗谱(EIS)
和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分析LATP的物相组成、形貌及导电性能。当合成体系的pH=7.0并添加20%过量的锂盐时,可制备出纯相LATP;前驱体经750℃煅烧后再烧结,有利于LATP的致密化。在800℃下低温烧结制备的
LATP具有最佳的电导率,为1.1×10-4S/cm。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Li1.3Al0.3Ti1.7(PO4)3
(LATP); 煅烧温度; 烧结温度
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79(2022)01-0008-04
Influenceofsol-gelpreparationprocessonLi1.3Al0.3Ti1.7(PO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