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2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课件

一、基本训练。

1、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能用商不变性质把0.4÷0.5的被除数和除数变成整数吗?

3、把4/6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化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三、进行新课

1、出示尝试题哪杯水更甜?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为一个问题而争论过?今天,淘气和笑笑也因为一个问题而争论起来,大家愿不愿意帮他们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淘气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我的水甜。笑笑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杯蜂蜜、90杯水,我的水甜。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到底哪一杯更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

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2、自学课本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2页,看看教材对这部分知识是如何讲解的?

3、尝试练习

化简下面各比

15:21 0.12:0.4 2/3 :1/2 1 :2/3

4、学生讨论: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怎样化简整数之比、小数之比、分数之比?

5、教师讲解

1)、师: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而“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意思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要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师:一般要化简三种类型的比:即整数之比;小数之比;分数之比,整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约分。

小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写成除法,然后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给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把它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被除数和除数的最大公因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分数之比的化简方法:一般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写成除法,再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整数比。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整数比,继续化简。3)、出示25:100,先让学生求比值,然后化简比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是什么?

25∶100求比值的结果是1/4,读作四分之一,化简比的结果是1/4,读作1比4.

(求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1题:小蜗牛找家。

2、[课件出示]比的化简

32︰24 3/5︰9/10 3.8︰4.2 3︰3/4

3、他们的说法对吗?

五、课堂作业

1、课本P53 第2题和第4题

2、思考题

(1)、4﹕6 = (4 +12)﹕ (6+□)

4﹕6 = (4 - 2)﹕(6-□)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问题

板书设计

比的化简

40:360 =36040

= 91

= 1:9

10:90= 9010

= 91

= 1:9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知识点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 O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 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 1。 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2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 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因此,圆是轴对 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对称轴是一条直线。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

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 C圆=πd =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 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 S圆=πr2 。 14、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 一条直径长,即πr+2r;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 πr2 2 。 15、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1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 周长也扩大(缩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17、圆的常用公式: C圆=πd =2πr d = C π d = 2r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比的化简

第3课时 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 比的化简 课时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正确化简。 教学过程: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 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 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 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 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 90毫升水。 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 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36040=9 1=1:9 10:90=9010=9 1=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52:4 1 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 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 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 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52:4 1 补评:

=0.7÷0.8 = 52÷41 =7÷8 =5 2×4 =7:8 =5 8 =8:5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 0.12:0.4 32:21 1:3 2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课本P52 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 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1)(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二)》练习

《比的化简(二)》练习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会运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应用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比。 教学难点:能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化简不同类型的比。 教学关键: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活动进一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3页至第54 页“练一练”中的第一题至第五题。 1、第一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2、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要解决“这几杯糖水当中有一样甜的吗?”这个问题需要化简比或求比值后才能确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全班交流。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1)60:30 (2)20:10 (3)50:10 (4)150:30 = 60/30 =20/10 =50/10 =150/30 = 2/1 = 2/1 = 5/1 =5/1 =2:1 =2:1 =5:1 =5:1 所以(1)和(2)两杯水一样甜;(3)和(4)两杯水一样甜。 3、第三题。 先让学生完成(1)、(2)两题,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完成(3)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明白判断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4、第四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集体订正。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化简三种类型比的方法。(即整数与整数的比;小数与小数的比;分数与分数 的比。) 5、第五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讨论:通过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和周长比是一样的,但面积比却是边长比的平方。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简化》习题(附答案)

1 / 2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简化》习题 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2)甲数是乙数的74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3)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面积的比是( )∶( )。 (4)58∶34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5)小红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红用40分,小明用30分,小红和小明所用的时间比是( )∶( ),两个人的速度比是( )∶(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大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同小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相等。( )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6 ,也就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6。( ) (3)40分∶0.6时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3。( ) (4)加工一批零件,如果单独做,甲需8时,乙需10时,则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8∶10。( ) 3.知识全掌握,轻松做选择。 (1)把1克蜂蜜完全溶解在10克水中,蜂蜜与蜂蜜水的质量比是( )。 A .1∶10 B .10∶1 C .1∶11 (2)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项不变,比值( )。 A .扩大到原来的3倍 B .缩小到原来的13 C .不变 (3)甲数的12与乙数的13 相等(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乙两数的比是( )。 A .2∶3 B .3∶2 C.12∶13 (4)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高和面积都相等,那么它们的底的比是( )。 A .1∶2 B .2∶1 C .1∶1 4.我是化简比的小能手。 27∶135 9∶0.45 5.6∶12.8 34∶911 3.2∶45 360千克∶0.45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所以圆的面积是()。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 4、甲圆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 5、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 7、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8、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 9、要在底面半径是1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8厘米,需用铁丝()厘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就扩大()。 12、用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圆、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13、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一根铁丝可围成边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6、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内半径是3厘米,外直径是8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CM,它的周长是( CM,面积是(、一个圆的半径是17 )。 518、用米长2CM 的绳子将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的最大活动面积是( 3 / 1 二、解决问题。 1、把一只羊用3米长的绳子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米?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二、学生分析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乂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三、教学口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询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蜂蜜 水(1)号杯:2小杯18小杯(2)号杯:30毫升270 ?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联系最近我们所学 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1)号杯2: 18蜂蜜与水的比(2)号杯30: 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乂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二)探索新知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再次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你乂遇到了什么问题?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2: 18=2-18=2/18=1/9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试卷

一、填空.(20分) (1)一本书,看了3/5 ,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 )。 (2)把2吨:7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某班有学生50人,病假2人,缺席人数与出席人数的比是()。 (4)一件工程,甲做需要6天完成,乙做需要10天完成。甲与乙所用工作时间的比是(),甲与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6)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4:3,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6,则甲数是()。 (7)一种药水,药液和水的比是1:200,现在有药液75克,应加水()克。 (8)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9)看一本书,已看的是未看的4/9 ,未看的与已看的比是()。 (10)()÷8=0.25=4()=20:()。 (11)甲数比乙数多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12)如果3:4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13) 乙数是甲数的3/5 ,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如果乙数是2,甲数是()。 (1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的比是()。 二、判断。对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 (1)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3,它侧面积的比也是1:3。() (2)甲、乙两队各修一段路,甲队10天修完,乙队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时间比是10:8,工作效率比也是10:8。()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4,甲数比乙数多34 。() (4)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每段所用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料所用时间的1/10 。() (5)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是4:1。() 三、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0分) (1)甲数比乙数少5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2:5 B.5:3 C.1:2 D.3:5 (2)从甲桶中取出1/5的油倒入乙桶,这时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原来甲、乙两桶中油的重量比是() A.6:5 B.5:3 C.4:5 D.7:5 (3)把150分成甲、乙、丙三份,甲是30,乙和丙的比是3:5,则丙是()。 A.75 B.35 C.45 (4)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10 ,盐和水的比是()。 A.110 B.19 C.910 D.109 (5)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3:5,它们体积的比是() A.27:125 B.9:25 C.3:5 四、化简下列各比。(12分) (1)56 :1524 (2)30分钟:1.5小时 (3)15 吨:400千克(4)0.875:74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6.2比的化简教案

比地化简 学材分析已经学了比、除法、分数之间地关系,再来学会化简比地方法。 学情分析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地关系,利用商不变地性质或分数地基本性质来化简比。重点理解比地基本性质。难点正确应用比地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习目标1、理解比地基本性质。2、正确应用比地基本性质化简比。3、培养学生地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地数学思想。 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比地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习题准备 老师活动: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商不变地性质 1.谁能直接说出60÷25地商?2.你是怎么想地? 3.根据是什么? (二)复习分数地基本性质 根据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三)求比值 二、讲授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地性质和分数地基本 学生活动; 口答。 约分: 通分: 3∶28∶47∶2127∶9 5∶2516∶4 24∶5 2∶1 (比值都相等) (前项和后项都不同) 我们可以说8∶4和2∶1相等吗? (1)根据比与除法地关系(商不变地性质)8∶4=8÷4=(8÷4)÷(4÷4)=2÷1=2∶1

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 有什么样地规律? (一)比地基本性质 1、出示8∶4和2∶1这两个比。 2.教师提问 这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两个比有什么不同点吗?你是怎么想地? (1)教师板书:比地前项和后项同时 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地数(0除外),比值不变. 板书课题:比地基本性质 (2)教师强调:“同时”“相同”“0除外”几个关键词 (二)化简比 1.练习引入 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地比是多少? (1)篮球和排球地个数比是8∶12 (2)篮球和排球地个数比是2∶3 (2)根据比与分数地关系(分数基本性质) 8∶4=2∶1 3.学生尝试概括比地基本性质(演示“比地基本性质”) 讨论:分数比怎么化简?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吗? 2.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地区别是什么? 区别:化简比地结果还是一个比,是一个最 简单地整数比;求比值地结果是一个数. 6∶10 ∶ 0.3∶0.4 12∶21 ∶2 0.25∶1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地工效比是 () (1)20∶21(2) 21∶20(3)7∶1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100分制) 广隆花园小升初教育咨询 姓名: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_ 一、每小题2分,共32分。 填空题:1、3:8=( )÷24 = 16 )(= 24:( )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 )、( )。 3、两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74,这两个偶数的最简比是( )。 4、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5、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6、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这本书计划( )看完。 7、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8、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 义是( )。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0、89吨大豆可榨油3 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11、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把甲数的7 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3、甲数比乙数多 4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14、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15、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 量占盐水的( )。 16、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二、求比值: 每小题4分,共12分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 (),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3、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 A、4厘米 B、12.56厘米 C、无法确定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D、等腰三角形 E、平行四边形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五、计算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面积: 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为5cm 面积: 周长: 直径为8cm 六、应用题。 1、在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草地周围铺一条宽4米的环形道路,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教学设计 化简比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 比” 。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使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使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实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实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 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 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 = =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能够约分,比也能够化简。 0.7:0.8 :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 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 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 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

北师大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专项练习

北师大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专项练习 比的认识专项练习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6;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 A.32 B.48 C.64 D.112 2.如图四个情景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共有()个. A.1 B.2 C.3 D.4 3.如果A:B=;那么(A×11):(B×11)=() A.1 B.C.无法确定 4.把 3:4 的前项增加 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可以()A.增加 6 B.增加 12 C.乘 3 5.打一稿件;甲单独打需要8小时;乙单独打需要4小时;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 A.3:1 B.1:2 C.2:16.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则两堆煤相等;原来甲、乙两堆重 量的比是() A.7:5 B.7:2 C.7:3 D.9:7 7.甲数比乙数少25%;甲数比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1:4 B.4:1 C.3:4 D.4:3 8.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 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A.3:4 B.7:5 C.5:7 D.8:6 9.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 是() A.1:8 B.1:32 C.1:16 D.无法比较 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 的比是() A.: B.6:5 C.5:6 D.: 11.小圆的直径是2CM;大圆的直径是3cm;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 A.3:2 B.2:3 C.4:9 D.9:4 12.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比是4:3;小圆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大圆面积是() A.24平方厘米B.126平方厘米C.32平方厘米 D.72平方厘米 13.淘气配了两杯糖水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甜B.乙杯甜 C.甲杯糖与水的比是1:3 D.一样甜 14.有大小两个圆;大圆半径是5厘米;小圆半径是4厘米;小 圆面积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A.5:4 B.4:5 C.25:16 D.16:25 15.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6 B.乘以6 C.乘以3 16.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 ) A.缩小到原来的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7.2.5: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18.a除b的商是0.875;a与b的比是;如果两数的和是30 ;则b是. 19.学校合唱队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是3:4;男生人数比女生 少%. 20.吨:60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1.大圆与小圆半径的比是4:3;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 22.40克糖溶解在160克水中;水与糖水的比是: ;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23.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到B地;当甲到达中点时;乙走了 全程的;当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全程的;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24.8:15比的前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 扩大倍. 25.一段路;甲走需要0.5小时;乙走需要20分钟;甲和乙的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所以圆的面积是 ()。 2、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 4、甲圆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 5、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 7、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8、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 9、要在底面半径是1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8厘米,需用铁丝 ()厘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就扩大()。 12、用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圆、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13、一个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在这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一根铁丝可围成边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6、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内半径是3厘米,外直径是8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7、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18、用5米长的绳子将一只羊拴在一根木桩上,这只羊的最大活动面积是()。 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化简》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一、[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设计理念]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五、[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六、[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尝试法 2、学习方法:。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3、教学准备:情境图片、小黑板 七、[媒体说明]课件 八、[教学时间]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水 (1)号杯:2小杯18小杯 (2)号杯:30毫升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30: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探索新知 1、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再次提出问题: 哪杯蜂蜜水更甜,你现在能判断出来了吗?你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想办法,先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的想法与依据。随学生回答板书。 2:18=2÷18=2/18=1/9 30:270=30÷270=30/270=1/9 比的比值都是九分之一,也就是说,两个杯子中的蜂蜜与水的比其实都是是1:9。(式子后板书:1:9) 2:18=2÷18=2/18=1/9=1:9 30:270=30÷270=30/270=1/9=1:9 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样判断出来哪杯蜂蜜水更甜的? 小结:看!虽然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但两杯中蜂蜜与水的比实际上都是1:9,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甜。 2、理解化简比,揭示课题。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比的化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五、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小黑板。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教案] (一)情境引入 老师:不少同学已经发现今天讲台上多了两个杯子,这是老师课前分别调制好的两杯蜂蜜水。你现在能判断出哪杯蜂蜜水更甜吗? 你们需要老师提供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数据信息: 蜂蜜水 (1)号杯:2小杯 18小杯 (2)号杯:30毫升 270毫升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联系最近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想到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板书: (1)号杯 2:18 蜂蜜与水的比 (2)号杯 30:270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3、两圆的直径相差4厘米,两圆的周长相差() A、4厘米 B、12.56厘米 C、无法确定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A、圆 B、正方形 C、长方形 D、等腰三角形 E、平行四边形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五、计算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面积: 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为5cm 面积: 周长: 直径为8cm 六、应用题. 1、在一个直径为18米的圆形草地周围铺一条宽4米的环形道路,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的桌面,直径为80厘米,现在要在桌面上安放一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求这个桌面玻璃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3课时:比的化简 北师大版

第3课时:比的化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会化简分数与分数的比及小数与小数的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⑴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⑵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2、引入。

教师:我们学习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学会了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化简比。 板书 比的化简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挂图) 提问:哪杯水更甜? 学生根据挂图中的内容,找出所需的信息,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⑴ 谁能解决“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⑵ 合作交流。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以下算法。 40 : 360 =36040=9 1= 1 : 9 2 : 18 = 18 2 = 91 = 1 : 9 通过以上计算,两杯水一样甜。 3 、小结:我们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化简比的方法解决了“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 三、深化练习。 24 :42 0.7 : 0.8 52 : 4 1

四、总结。 本节课比的化简的三种类型的方法:整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 板书设计: 40 : 360 =36040=91= 1 : 9 2 : 18 = 182 = 91 = 1 : 9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培优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培优训练 姓名: 一、填空。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周长(),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常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小数,取两位小数是()。 3、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 (),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5、用一根长18.84dm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圈的半径是()dm,圆圈内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条。 8、有同一个圆心的圆叫()圆,圆心位置不同而半径相等的圆叫()圆。 9、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二、判断。 1、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两端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4、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5、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6、直径总比半径长。()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两个圆的面积不相等,是因为() A、圆周率大小不同 B、圆心的位置不同 C、半径大小不同。 2、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 A、无法确定 B、一定不相等 C、一定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比的化简

比的化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会化简分数与分数的比及小数与小数的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⑴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⑵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2、引入。 教师:我们学习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学会了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化简比。 板书课题:比的化简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挂图) 提问:哪杯水更甜? 学生根据挂图中的内容,找出所需的信息,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⑴谁能解决“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⑵合作交流。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以下算法。

40 : 360 = 36040=9 1= 1 : 9 2 : 18 = 182 = 91 = 1 : 9 通过以上计算,两杯水一样甜。 3 、小结:我们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化简比的方法解决了“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 三、深化练习。 24 :42 0.7 : 0.8 52 : 41 四、总结。 本节课比的化简的三种类型的方法:整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 板书设计: 40 : 360 =36040=9 1= 1 : 9 2 : 18 = 182 = 9 1 = 1 : 9 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6比的认识教案

比地认识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练习三中地第l题至第4题。 教学目标: L.进一步理解比地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2.能用商不变地性质或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3.在疏理知识地过程中感受复习地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自觉复习所学知识地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商不变地性质或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 进一生理解比地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知识点。 师:通过本单元地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根 据学生地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本单元所学知识: 理解比地意义 了解比地各部分名称 能读写比,会求比值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地关系 用比地知识解释一些简单地生活问题

比地化简(学会用商不变地性质和分数地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地应用(能运用比地意义解决按照一定地比进行分配地实际问题) 2.回忆所学地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本单元地知识地?请举例说明。 指名回答,只要学生说地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教师小结:在本单元地学习中,我们主要要通过联系相关地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探索新知。 3.提出疑难点 师:在本单元主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所提地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教师指出这节课地练习内容和练习目地,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1.根据信息写出比,并思考比地含义。 (1)城小六(3)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 (2)某人骑自行车,20千米地路程,用去30分钟。 2.把下面各题中地数量关系写成比,并求比值。 (1)跑36千米大约需要2时,路程和时间地比大约是,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地是。 (2)小小试验田今年种了2公顷小麦,共收了6吨,总产量与公顷数地比是,比值是。 (3)400克大豆榨油48克,油与大豆地质量比是,比值是。 3.化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