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社会科学》的引文出处均采用页下注(脚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一)普通图书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2版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页。
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0-35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
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1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序言》,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9、170页。
(二)古籍
(1)古籍一般应标注责任者、书名、卷次或责任者、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
杨 时:《陆少卿墓志铭》,《龟山集》卷34,四库全书本。
(2)如果需要,作者前也可标注朝代名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5。
褪 薄 篱 删 l新 艉 水利 纵 横 !
推 动 景 ; 签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水利改革
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省水利厅党组的正
确领导和厅机关各处室的支持帮助下.
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为动力.省子牙河河务处(以下简称 河务处)以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 标.紧紧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解放
思想.真抓实干。规范管理,创新服务,
着力加强直属工程管理、河道规范化管 理、防汛引黄、水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圆 满完成各项任务.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
1.2013年工作回顾 口河北省子牙河河务管理处处长 何为民
1.1河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是 河系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 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涉河项目越来越多.必须依
法管理到位 2013年.按照省水利厅的 部署.扎实开展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年”和“水库安全管理年”活动:在严格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
的同时。完成了跨河桥梁工程、穿堤管
道和石家庄市景观工程占用河道补偿 费的测算.以及滹沱河河道管理范围内
建设项目统计:组织或参加了衡水市滏
阳路道路改建跨滏阳河大桥加宽改造 工程、京港澳高速石家庄至磁县段改扩 建跨河防护工程等多个项目防洪评价
报告的评审、设计审查工作:有效开展
了水利闸桥和小基建项目的审查审核 工作.较好地维护了河系管理秩序。 受省水利厅委托.依据水利部和河
北省的相关实施细则和定额标准.认真
开展了中央和省财政补助国有公益性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审批工作。审
核并验收2012年中央维养项目41次. 落实补助资金1651万元。审核批复
收稿日期:2014—05—16 2013年中央维养项目47个.争取补助 资金1235万元。审核批复了省级维养
项目20个 为如期保质完成维养项目
审核.技术人员仔细研究项目内容、定
额标准、调整系数和调整额度.分析实 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查复核.保 证批复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
莫顿科学规范再认识
摘要:深入理解莫顿关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默顿科学规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阐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默顿所表达的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在科学实践中,它是引导科学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目标和理想,值得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科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全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担负科学人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莫顿规范 科学家行为规范 科研能力 必要性 培养方法 社会责任
一、引言
当前,如何从健全科技体制、提高科技人员的道德素养、担负科学人的社会责任、改善全社会的科技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重建学术规范,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科技队伍的战斗力, 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鉴于默顿科学规范思想是学术规范研究方面一项最基础、最成熟和影响最大的工作,欲达重建学术规范之目的,无论如何不应脱离对默顿科学规范思想的理解和践履。为此,重读默顿关于科学规范的有关论述,深入理解并阐述如何担负科学人的社会责任。
二、默顿科学规范的必然性
对于默顿科学规范而言,其形成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它的存在根据和思想内核,因此,弄清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背景,有助于对它的深入理解。默顿本人没有系统阐述过这个问题,但我们根据相关资料阐明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历史和学术背景,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科学的负面作用。在战争手段全面升级、化学武器滥用,以及机器生产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生产结构调整和工人失业中,科学所扮演的角色给人们留下了灰色印象。于是,在大众层面,抱怨、批评甚至反对科学的声浪四起,而在思想文化界,具有程度不等的反理智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色彩的思潮更是其势汹汹。这些情况严重干扰了科学工作的正常秩序,使科学界强烈感受到了社会对科学发展的制约作用。这种情况,迫使人们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必须由自信的、孤立主义态度转变为现实地参与革命性的文化冲突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并非独立存在于社会之外,而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整体及其各个部分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而认真对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要澄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关键的一点是说明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什么,用默顿的话说就是: “受到抨击的制度必须重新考虑它的基础,重申它的目标,寻找它的基本原则。危机唤起了自我评估” 。
圆桌·观点
46环保法的修订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以及对一些环保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新法规的起草,这一系列顶层设计是我国完善环保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良法更需善治。科学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性要件,而社会全体成员对法律规范的严格遵循则是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立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贯彻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笔者认为,科学健全的法律体系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法律的规则意识真正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进而实现在环境保护上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第一,社会要立规,形成统一行动纲领。社会中任何人既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境污染的贡献者。因此,推进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发挥社会成员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发声者、担当者和践行者,这也是环保法规在法条中明确赋予广大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立规,就是要尽快建立公民环境行为规范。以行为规范这种社会公德的形式,把对公民个人的低碳环保要求公开化、具体化,如此更有利于增强公民环境意识,促使其履行应尽的义务,更充分地发挥个人在保护环境中的积极作用。第二,企业要树信,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诚实守信如今已成为企业的一张重要名片。达标排放、环境友好体现出企业对生命的尊重,是诚信企业最基本的素养。随着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诚信受奖、失信受限,诚信更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需。企业唯有诚信,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主动担负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不逃避环境执法监管,方能符合未来市场发展导向,为自身发展谋得一席之地。第三,执法要善为,努力构建环保新秩序。随着环保法的修订实施以及有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正逐步改观,环境执法的后盾也更加坚固。要加快环境执法成效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不仅仅要考核环保部门,还要将当地政府及相关执法部门纳入,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要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增强执法合力。建立多部门执法联席会议制,定期召开环保案件通气会、复杂案情会商会,实行环境联席会议例会制度。强化部门联合执法演练,不断增强协调联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扎实推进环境执法信息公开,曝光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促使企业正视问题、积极整改。第四,政府要给力,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主体,在环境保护中理应发挥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干部考核导向变化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推进实施,绿色政绩观日渐成为广泛共识。地方政府在看重经济发展指标的同时,将环境问题摆上应有位置也是势所必然。政府要给部门执法撑腰助力,为执法部门去除后顾之忧,真正让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时能立得正、行得稳。政府要努力构建环保大格局,协调各相关部门利益,营造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共同改善环境质量的良好氛围。HJ(作者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环保局)科学构建社会环保行为规范体系文|杨传智
龙源期刊网
默顿规范的理论问题解读
作者:赵志强 徐晓
来源:《长安学刊》2011年第04期
摘要:默顿科学规范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随着科学的发展,默顿规范受到众多质疑,陷入发展困境。对默顿规范进行修正和扩展是寻求其走出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默顿;科学规范;解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107—02
上世纪40年代初默顿在其发表的《论科学与民主》的论文中初次论述了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在社会运行中必须遵循的四个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规范,我们通常也称为默顿规范(UCDOS)。默顿提出的科学规范是默顿对科学社会学最卓越的贡献之一,为当时的社会组织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学者们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知识进行的更为深入的反思,默顿规范也受到了质疑与挑战。因此,重新解读默顿规范提出的背景和其精神实质,寻求默顿规范在科学发展中走出困境之路对于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默顿规范的提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一战以及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使科学的负面作用暴露无疑,科学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扮演的灰色角色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因此顺势而生的反科学主义思潮气势汹汹,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执政德国之后,纳粹政权出于对政治需要对科学群体施行了种族主义政策,提出凡是与非雅利安人进行研究合作或者接受了非雅利安人的科学理论的均被禁止或者限制。纳粹政权的这一政策本质上就是一种种族主义政策下的种族清洗行为,这一政策实施的直接后果就是使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被驱逐或者迫害,使德国的科学产生了畸形的发展,给德国甚至世界的科学事业带了巨大的损害。
默顿认为,反科学的精神实质与其他社会制度的精神实质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反科学运动的兴起,每个国家的科学规范和其社会规范都有可能发生冲突。一旦冲突的发生,“科学的精神实质规范必定就会被牺牲掉了,因为它们的要求与政治上强加于它们的有关的科学有效性与科学价值的标准就会背道而驰。”当科学理论知识的运用产生了人们不希望产生的社会结果时,当科学家的怀疑态度触及到其他制度的价值取向时,当科学家的自主性受到政治或者经济制度的某种限制时等等条件下,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默顿认为,为了防止科学的自主性受到侵龙源期刊网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2010年1 1月 November 201 0
默顿科学规范争论中的误解与范式之战
邝小军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关键词】默顿;科学规范;范式 [摘要]默顿的科学规范引发了长期而广泛的争论,争论存在着对Disinterestednes规范的误解。将Disinter-
estednes规范译为“祛利性”,理解为“科学家无论是何种动机,有何种利益追求,必须诚实、正直地对待科学活 动,不造假欺骗科学共同体,不对社会公众滥用权威”更符合默顿的原意,也更合理。争论也夹杂着科学社会学
家基于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范式的论战。我们应该允许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同时并存,通过多元
化的普遍主义来把握丰富的科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B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0)06—0005—04
1938年,默顿(Robert K.Merton)在《科学与社会秩序》
一文中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这个概念。1942年,他在
《论科学与民主》(后以《科学与民主的社会结构》为题)一文 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述。“科学的精神特质是指约
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
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 性价值而合法化。”[11363默顿认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是由
四组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构成的,即Universalism、Communism、
Disinterestednes和Organized Skepticism。国内多把它们译为
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科学规 范一经提出,便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
一个在内涵、合理性和适用范围上令人困扰的概念,引发了
默顿科学规范再认识
马来平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卷),期】2008(24)4
【摘 要】默顿科学规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阐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由纳粹主义所引发的政治论战的一部分;功能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默顿所提出的四条规范旨在从不同的侧面堵塞个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污染科学知识内容的渠道;它基本上表达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默顿科学规范尽管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它是有一定根据的"应然"。在科学实践中,它是引导科学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目标和理想,值得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去追求。
【总页数】6页(P91-96)
【关键词】科学规范的必然性;科学规范的合理性;科学规范的有效性
【作 者】马来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默顿科学规范再思考--重读默顿《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J], 马来平
2.科学界的奖励系统与越轨行为——默顿学派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丰富和发展 [J],
徐梦秋;欧阳锋 3.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批评与默顿学派的回应 [J], 徐梦秋;欧阳锋
4.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默顿学派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丰富和发展 [J], 徐梦秋;欧阳锋
5.科学规范的阐释和扩展——默顿学派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丰富和发展 [J], 欧阳锋;徐梦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
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
“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重读默顿的科学规范
胡明艳
【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34)6
【摘 要】Mertonian norms constitute the core content of Merton’ s
sociology of science.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big science time,
especially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 SSK)
of traditional view on science, Mertonian norm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ositivist view on science, seem to be outdated. We need to admit the
limitations of Merton Norms, but we also need to notice that the overall
grasp of science spirit of Merton Norms is correct, and to promote science
develop healthily in terms of social operation system remain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exploring science. After sublating positivist view on science,
we will have a real view on science.%默顿的科学规范理论构成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核心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是,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尤其是SSK等对传统科学观进行了解构之后,建立在实证主义科学观之上的默顿科学规范似乎落伍了。对此,我们虽然要承认默顿规范的局限性,但也应看到,默顿科学规范对于科学精神的总体把握依然是正确的,从社会运行制度上去促进科学事业健康发展也仍旧是探究科学的重要维度。扬弃了实证主义科学观之后的科学规范研究,将会看到更真实的科学面目。
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默顿规范”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解答
管锦绣;李霞玲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22()5
【摘 要】考察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针对纳粹的霸权主义批判而提出的“默顿规范”,我们会发现,在探讨“科学精神何以可能”问题上,“默顿规范”存在着实践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其理论没有摆脱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神话,即将科学在人类社会历史的特定阶段的“求真”行为追求,凝固化和抽象化为“求真必然向善”的逻辑理念,从而,感性世界与理念的矛盾,只能诉诸“孤立的个人”的道德实践。在马克思那里,科学精神虽然相关于特定的伦理规范、文化理念,但是它却不是凝固和抽象观念的堆积,而是人类通过自觉地利用资本的社会治理实践来促成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相互整合,以实现科学的“求真”“向善”生成的人类追求。在经济全球化以科技全球化加以展开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精神何以可能”的问题,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以构建人类科技合作新机制为途径来现实地进行探索,并在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探寻“中国之解”。
【总页数】7页(P79-85)
【作 者】管锦绣;李霞玲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036;N02 【相关文献】
1.爱丁堡学派解构默顿科学社会学何以可能?——基于科技管理实践及哲学观的变化2.科学与宗教的联姻: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重温“默顿命题”3.精神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何以可能及其科学特性——伽达默尔的一种哲学论证与思想理解论析4.论科学规范的层次结构——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另一种解读5.精神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何以可能及其科学特性--伽达默尔的一种哲学论证与思想理解论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发展:从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到科学共同体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科学社会学,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建立奠定了对科学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为认识科学这一社会系统提供了理论工具。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工作通常可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研究以1938年发表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代表,1942年发表的《论科学与民主》(后更名为《科学的规范结构》正式发表)可视为过渡阶段,后期以1957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为代表。本文以默顿不同时期研究重点的变化为线索,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及其发展给予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与评价。
一、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框架来源:传统知识社会学理论
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正是脱胎于知识社会学。传统知识社会学的出发点是把知识当做一种精神现象,认识活动,思想方式来研究的,它把思想范畴及知识体系归结为社会地位,社会集团与文化基础等社会因素。知识社会学对于知识的讨论是非常广泛的,涵盖了从神话传说中的谚语到严谨的科学的各种内容和形式。知识社会学首先把知识列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且承认科学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知识类型,由此为科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追根溯源,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主要发迹于马克思一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传统。
(一)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学观
默顿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风暴的中心。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马克思认为,经济上的需要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工具,创造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需要。因而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创造,许多科学的发展方向、增长速度及其在工业和政府中的应用方式都极大地受特定的统治群体即资产阶级的技术目的决定。因此,对科学发展结果、应用和方向的认识都应联系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
龙源期刊网
论“默顿规范”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建构的启示
作者:姚绩伟 丁秀诗 许文鑫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默顿规范”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建构的启示。在默顿规范的深度解读、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的定义界定与内涵分析、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在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其对科学规范诉求的逻辑分析和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失范现象及其原因探析等基础上,着重探讨默顿规范对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建构的几点启示。研究结果表明,默顿规范中的“普遍主义”“公有主义”“祛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和“独创性”5条科学行为规范能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共同规约体育科研工作者的活动行为方式,塑造体育科研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创新需要默顿规范作为其理性发展前提,默顿规范是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消解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现实困境的合理进路。对默顿规范的理性思考和科学运用,将有助于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的建构,这既是培养体育科研工作者创造能力和收获创新性体育科研成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和提高体育科学研究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默顿规范;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04-06文献标志码: A
对于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自治性”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始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考察科学家及其集体活动模式等途径,默顿将一系列与科学有关的动行为,后人又称之为“默顿规范”理论[1]。科学活动正因为有科学的社会规范在起作用,所以能卓有成效地运行[2]。体育科学作为人类大科学体系的有机分支,当前也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而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在科学经历“小科学”到“大科学”的浪潮中也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在这场演变中,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规范问题同其他社会规范问题一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严峻挑战。如何建立健全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提升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净化体育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等,从根本上增强体育科研团队的实战能力,防止体育科学研究发展出现“瓶颈”现象,已成为体育科学界亟待思考和解决的棘手问题。鉴于默顿规范是一种被当今世界大多数学者承认的集基础性、实用性、有效性、成熟性、朴实性及针对性等特性于一身的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发展规范理论,通过借鉴前人有关这一经典理论的研究成果,来探索体育科学研究规范体系建构问题,不失为一项保障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良性运行的重要举措。同时,在默顿规范的影响和约束下,体育科学研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及全民健身事业。
站在巨人肩上的默顿
2003年2月23日,对于从事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当代社会学界的泰斗、科学社会学的先驱者罗伯特·金·默顿在经历了与六种癌症的顽强抗争后,走过了他充满智慧的92年人生旅程,在留给人们无限的精神财富的同时永远地离开了他所毕生追求和挚爱的社会学事业。
功能分析:理论解释与方法运用的融合
功能分析被当代许多社会学者认为是解释社会研究材料最有成就和最有前途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60年代后发展成为西方社会学中的主流方法,且至今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默顿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对功能分析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三点:
一是强调区分负功能(dysfunction)和正功能的存在。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个系统而言就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功能。凡是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对于社会调整与社会适应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的是正功能,而导致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二是区别了显功能和潜功能。默顿认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那些有意造成并可以认识到后果的是显功能,而非有意造成的和不被认识到后果的是潜功能。默顿指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未预期的或不为一般人所觉察的后果(潜功能)。
三是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默顿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就必须确立起一整套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默顿以功能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他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其中包括11个方面的问题:(1)功能归属问题;(2)主观意向问题;(3)客观后果问题;(4)功能指向问题;(5)功能需求问题;(6)功能实现机制问题;(7)功能选择问题;(8)结构约束问题;(9)动态与变迁问题;(10)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11)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问题。
圜阻 幽 旦
科学语境变迁中的“默顿规 ,, -tO,
文。陈新辉(湖南商学院 湖南长沙)
摘要 “默顿规范”是默顿在2 0世纪4 0 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①这是一 直接为生产者自身的“利益”服务,因为利 年代提出的科学的四务道德准则,在科学 种信念,即深信科学真理是普遍的,是放之 益常常导致盲目和偏见。恰恰相反,科学 规范研究领域,具有范式意义。2 0世纪下 四海皆准的;同时科学标准具有普适性。 共同体需要在制度层面,以“有经验证据” 半叶,科学逐渐从小科学时代过渡到大科 普遍性规范的另一种表现是“要求科学在 和“逻辑上一致 为条件,排除科学知识产
学时代,“默顿规范”受到了许多人的质 各种职业上对有才能的人开放。”② 品中因个人利益导致的偏见和错误。使科 疑。在科学日益功利化的时代背景下,对 (二)公有性(COmmunism) 学知识逐步从不太可靠的个人知识转化为
默顿规范做全面、深刻的再思考具有很强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 比较可以依赖的公共知识。 的现实意义。 产物,因此它们属于社会所有它们构成了 (四)有组织的怀疑精神(Organized
关键词:默顿规范;时代变迁;重塑 共同的遗产,发现者个人对这类遗产的权 Skepticism)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利是极其有限的。”③这条原则说明,各种 “有组织的怀疑与科学的精神特质的
一、默顿规范的内涵 科学发现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因而 其他要素都有不同的关联 ,“它既是方法 l 942年,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 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以至整个社会,发现 论要求,也是制度性的要求。 “科学向包 默顿(Robert.K.Merton)全面论述了科 者本人并没有权利独占或收回他的发现。 括潜在可能性在内的涉及自然和社会方方
学家在从事科学工作和处理彼此关系中必 (三)祛利性或无私利性(Di醯l抚豫抬 面面的事实问题进行发问”⑤这条原则包 须遵守的四大理想规范一一普遍性、公有dness) 括两层含义,一是科学对真理的无畏探求, 性,祛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即后来 “祛利性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不是 不盲从,不守旧;二是这种怀疑要服从一
第30卷第3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6月 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Vol_3O No.3 June,2013
默顿科学规范在当代有效性的辩证思考
胡素清
(浙江海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默顿科学规范是一组以维护科学的自主性为目的、围绕科学的制度性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价值观统一的社会 性规范。默顿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小科学时代的科学价值观为理论基础,以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为研究方式 所建立起来的这套规范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然会随着其理论基础、思维方式的革命而被质疑与动摇。默顿科 学规范理论必须革命,回归到认知性规范与社会性规范相统一框架中去。 【关键词】默顿;科学规范;有效性;革命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13)03—0031—04
默顿科学规范是默顿1942年在其著名的《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的,包括“普遍主义”、“公有主
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四条基本规范。默顿科学规范自产生后,被人们认为是科学社会学 领域中关于科学家行为模式的最为成熟和经典的理论,倍受重视和尊敬。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这一理
论遭遇全面质疑,其至尊地位受到严重动摇。虽然默顿学派至今依然守护着这一理论,但批评甚至否定意见 不断涌现。那么,在现代社会中,默顿的科学规范理论是否依然有着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是否能继续有效
地适用呢?
一、默顿科学规范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学说更是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默顿理论是 否依然适合当今时代,我们首先可以考察一下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建构方式、理论基础和适用的条件。
(一)默契规范提出的时代背景 默顿提出科学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科学的自主性。默顿在其《科学社会学》一书中明确提出:“科学不 应使自己变为神学、经济学或国家的婢女。这一情操的作用在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113 。在默顿规范出台
- 1 - 默顿科学制度的
近几个世纪以来,默顿科学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理论,它所贯穿的思想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现象。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科学的原则为法则,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它旨在建立一个严格无比的科学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默顿科学制度的最早体现是启蒙主义运动,它根据牛顿的物理学原理,把科学的原理引入社会的管理中,强调内因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应当严格控制并遵循物理学的原理。并通过制定科学的法律、机构、制度,使社会更加科学地管理。
默顿科学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海德格尔,它强调以理性为主,以超越理性的思想作为指导,以形而上学为指南,强调理性思维,主张重视细节和整体,以有效的方式实践科学的追求,强调上言语的艺术。并把社会学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学科,发展出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默顿科学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21世纪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默顿科学制度得到了重要的改进和补充,它更加科学化,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践的理论,如构建一个基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制度,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激发社会的活力,构建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模式。
默顿科学制度在当今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被认为是实现可 - 2 - 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默顿科学制度将来可能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一个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它将开启一种新的理论,一种对发展和创新充满活力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默顿科学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启蒙主义运动到20世纪的不断成长,随着21世纪的出现,这种制度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形成了更加科学的社会制度,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得到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激发社会的活力。它不仅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向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潮流,它有望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莫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科学规范的经典社会学表述是由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这篇文章最初以 "关于科学和民主的说明"(1942年)发表,并在他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以 "科学和民主的社会结构 "重印,在《科学社会学》(1973年)以 "科学的规范性结构 "重印。该表述有时以其首字母CUDOS而闻名,它代表了四种规范:共产主义、普遍主义、无利害关系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默顿对科学的规范性的表述被证明是所有社会学分析中最持久的一种。批评者(提出反规范的概念)和同情者都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成为科学社会研究的 "默顿式 "方法的象征。它也没有保持静态。"复制 "有时被称为第五种规范。约翰-齐曼(John Ziman)建议将 "原创性 "作为一个规范加入,在最近对CUDOS这个缩写的许多解释中,O被用来表示原创性。
在默顿的论文之前,在社会逻辑学传统中,还有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即马克斯-韦伯的一篇题为 "科学是一种使命 "的演讲。韦伯代表作为其演讲听众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对科学有一种召唤?答案是使人能够正确履行科学家(或学者)角色的个人素质。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解释科学的局限性,以及科学不能提供世界观。韦伯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个人品质清单,而是谈到了 "智力完整性的朴素责任",谴责了科学中的 "个性 "观念,并说 "一个有用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他的学生认识'不方便的事实'"。韦伯的评论可以与默顿的第一篇论文 "科学与社会秩序 "中的美德清单进行比较。在这里,默顿列出的科学家的特殊美德是 "智力上的诚实、正直、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无私、非人格化"。
然而,默顿关于这些美德的观点是,它们形成了一种 "精神"。这一事实与科学的自主性有关。默顿将 "自由社会 "描述为 "整合主要来自人类活动所面向的文化规范体系",与独裁结构相反,后者的整合是通过正式组织和集中的社会控制产生的。科学,因为它被一种精神所支配,已经类似于 "一个自由的社会",因此实际上已经是自主或自我管理了。风气的概念在更著名的1942年的论文中再次出现,但美德的清单发生了变化,重点转移到科学的规范上,主要被理解为外部约束,或者,正如默顿所说,"被认为对科学的人有约束力的情感调和的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科学家至少部分地被社会化。
1)普遍主义--认为科学主张必须符合客观和 "预先确立的非个人标准"。这种价值观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或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发表前的同行评审要求来推断。
科学规范的清单从普遍主义开始,默顿用 "真理要求,无论其来源如何,都要服从预先确立的非个人标准 "来解释。对要求的接受不应基于提出要求者的个人或社会属性,比如种族,就像斯塔克(1938)鼓励纳粹那样。因此,普遍主义植根于科学的非个人特性。普遍主义有可能成为与大社会冲突的根源,特别是当大社会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科学发生冲突时。但也有科学家违反规范的情况,例如在战争时期,民族主义导致科学家出于爱国的原因谴责其他国家的科学,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发生过。普世主义还意味着科学应该向人才开放,无论人才的种族或地位属性如何。在这方面,科学的价值与民主的价值相似,并得到民主价值的支持。
2)共性--默顿实际上称这种规范为 "共产主义",但由于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内涵,科学家们倾向于用 "共性 "或 "共生主义 "来代替。然而,这些想法是相似的--科学发现是科学界的共同财产,科学进步依赖于开放的交流和分享。
默顿说,"科学的实质性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亲身经历,被分配给社区。它们构成了一个共同的遗产,其中个人生产者的权益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科学家对其思想的 "产权 "仅限于认可和尊重。科学家们为获得承认而竞争,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对发现的优先权要求,这种关注反映了科学中原创性的重要性。但是,"竞争的产品是交流的。默顿为这一准则提供的证据包括对未能交流其发现的科学家的轻微不赞成,以及科学家承认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一事实。
有时有人声称,这一准则与政治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无关,但这并不正确。默顿受到了J. Bernal的影响,他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和共产主义者,写了一本关于科学的社会性质的重要书,他在书中说,科学已经是一种共产主义,因为科学家 "已经有意识地学会了在不丧失其成就的个性的情况下使自己服从于一个共同的目的,"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工作取决于他的前辈和同事的工作,而且只有通过他的后继者的工作才能达到其成果,而且因为科学家了解合作的必要性,他们接受合作而不盲从领导。贝尔纳尔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左派一样,写到了 "科学的挫折,认为资本主义是科学应用于人类福祉的障碍。默顿影射了这些著作,他评论说,"科学精神的共产主义与技术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有财产'的定义不相容,并指出,科学家对这一冲突的一个回应是倡导社会主义。他对这一规范所产生的冲突和其他冲突的讨论,为他后来对规范所产生的冲突感或矛盾感的讨论指明了方向。
3)无利害关系--科学应该尽可能限制偏见的影响,应该为了科学而做,而不是为了自我利益或权力。默顿说:
“科学领域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由于强调优先权作为成就的标准而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条件下,很可能会产生通过非法手段超越对手的动机。但是,这种冲动在科学研究领域很少有机会得到表达。崇拜主义、非正式的小团体、多产但微不足道的出版物--这些和其他技术可能被用来自我吹嘘。但是,一般来说,虚假的要求似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没有效果。将无私的准则转化为实践,得到了科学家对其同行的最终责任的有效支持。社会化的情感和权宜之计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种情况有利于机构的稳定。”
无私往往是最难实现的准则,特别是当一个人的工作或学术地位依赖于出版物或引文的时候。许多科学家认为,缺乏无私奉献精神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资助者、出版商和科学家都应该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谁可以优先考虑研究:那些资助、实施或出版研究的人?公众在这个过程中的影响力有多大,他们应该有多大?这不是我们在本课程中深入探讨的问题,但这绝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无利害关系 "是一般职业的一个特点,对塔尔科特-帕森斯来说很重要,他将其与专业人士和客户的交易联系起来。默顿观察到,科学家没有 "这样的客户,但确实存在欺诈问题和伪科学问题。默顿观察到科学中很少有欺诈行为,并在一段话中解释说,"科学家的活动受到严格的监督,其程度也许是任何其他活动领域所无法比拟的,这是科学的公共性和可检验性的结果。社会化的情感与这种 "严格的监督 "相结合,使这种规范特别稳定。
4)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证明或验证的必要性使科学比任何其他领域受到更多的审查。这一准则再次指出了同行评审和可重复性的价值。如果一项研究不能被复制,我们能说它的结果是可靠的或可信的吗?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要求 "暂时中止判断,并根据经验和逻辑标准对信仰进行超然的审查"。这是与宗教潜在摩擦的来源,尤其是当科学扩展到以前由其他机构覆盖的新课题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 科学反规范和批评家
关于规范的文献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扩展,进行了各种澄清和补充,其中许多与科学家的热情、个人承诺这一核心事实有关,这是韦伯关于科学的讨论中被默顿忽略的一个特点。由于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的《个人知识》(1958年)等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伯纳德-巴伯(Bernard Barber)(1952年)曾建议,"情感中立 "是一个单独的规范,是对激情的重要约束。但默顿和巴伯摆脱了这种科学的形象。默顿指出,优先权之争是科学家对自己想法的情感参与的一个例子,而巴伯则认为,科学家对发现的抵触问题是科学的内在因素。这种新的观点更符合科学的功能主义解释,在这种解释中,规范和它们所包含的激情都对科学有作用。但它也符合默顿的发展意识,即规范通常涉及冲突的感觉或 "矛盾性"。
规范有反规范的想法是由伊恩-米特罗夫提出的,他对精英月球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顽强地支持自己的想法是科学的一个公认部分,也是科学进步的条件。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米特罗夫为每个规范提出了反规范。例如,对有组织的怀疑论的反规范是 "有组织的教条主义",他是这样表述的。"科学家必须完全相信他自己的发现,同时用他的全部价值来怀疑其他人的发现"。迈克尔-穆尔凯对这一讨论进行了扩展,并将其转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他认为在科学中没有默顿式的强烈的制度化规范,并把默顿式的规范当作一种 "意识形态",问这种意识形态有什么目的,建议我们把科学 "不仅仅理解为一个有特殊的专业关注和适合这些关注的规范成分的群体,而且理解为一个有专横的精英和正义的意识形态的利益集团"。
这一论点将讨论引向了规范是否适用于科学的新情况,即被理解为更加商业化和 "私人 "的情况。在一些批评者看来,这些规范是对以前科学形式的理想化,系统地扭曲了对科学的现有理解。具有具体实践目标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模式似乎也与这些规范格格不入,这些规范现在可被视为主要与学科环境中的声誉竞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