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默顿的科学社会规范
— 从“社会学的矛盾意向”到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
默顿很早就注意到规范冲突的问题,指出了科学的规范与其他领域如政治、宗教领域的规范的相容与不相容。他说,对科学产生敌意的根源在于,“包含在科学的精神特质中的情感与存在于其他制度中的情感是不相容的”[1]。后来他又发现在科学的规范系统的内部也存在着规范的冲突。默顿认为:“我们必须考虑,首先,在一个社会制度中具有潜在的冲突性的规范是如何发展的;其次,科学制度中的冲突的规范是如何在科学家的生活中产生显著的矛盾心理的;最后,这种矛盾心理又是如何影响科学家之间的实际的(不是假设的)关系的。”[2]
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一文中,默顿强调了原创性的价值,“在这种科学制度中原创性非常受重视。因为正是通过原创性,知识才会以较小或较大的幅度得以发展”[3]。同时他又补充了“谦逊”(humility)这一规范。“这种价值观(指原创性———引者)并不是孤立的,它只不过是构成科学的精神特质的一整套复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体系还包括:非谋私性、普遍主义、有组织的怀疑、精神财产的公有性,以及谦逊”[4]。
然而,在默顿看来,原创性的价值观与谦逊的价值观有着潜在的冲突。“像其他制度一样,科学制度似乎糅合了潜在不相容的价值观:其中既有原创性的价值观,它驱使科学家要求人们承认他们的优先权;也有谦逊的价值观,它使得科学家坚持认为他们能够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小的。”[5]默顿注意到,这两种价值观并非真的是矛盾的,但它们提倡的确实是相反的行为。默顿认为,要把这两种潜在不相容的东西融入一个单一的取向中,并在实践中协调一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指出:“这两种价值观是同族的,就像该隐和亚伯是亲兄弟一样,而它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在那些内化了这两种价值观的科学家中间造成内在的冲突,并对优先权的主张产生一个明显的矛盾心理。”[6]这种矛盾心理在一些伟大科学家的身上也体现出来,例如,为人谦恭、美名于世的达尔文,当得知华莱士会抢先发表其进化论时,他曾多次给赖尔写信,表达了自己对于可能失去优先权的担心和矛盾心理。
默顿阐述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矛盾意向”的概念:“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说,社会学的矛盾意向①是指,融入处于某一社会地位的某一角色中的不一致的规范性期望。”[7]默顿认为,“这种矛盾意向是基于角色和地位的社会性规定,而不是这类或那类人物的情感状态。确实如我们所期待和将会看到的,社会学的矛盾意向是心理学的矛盾心理(psychological ambivalence)的一个主要根源”[8]。以医生为例,作为治疗者这一角色,他们被要求对待病人既要“感情中立”(affective neutrality or detachment)又要“同情关怀”(compasionate concern)。显然,这两种规范和期望之间存在着矛盾,导致了医生的心理矛盾(矛盾情感、矛盾态度)。科学规范系统中的互相冲突的规范和期待也会导致科学家的矛盾心理。例如,在默顿看来,强调原创性的价值观与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也有类似的矛盾状况: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要求“科学家不应该使自己成为学术时尚的牺牲品,那种时髦的观念虽一时流行,但注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原创性的价值又要求“他必须对有希望的新观念持灵活的、乐于接纳的态度,避免在维持学术传统的伪装下变得思想僵硬”[9]。
默顿进而从社会学的矛盾意向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规范和反规范(norms and counter-norms)的概念。默顿“视一个社会角色为一个体现规范和反规范的动力学结构”,指出:“主要的规范和次要的反规范交替地支配着角色行为,产生了矛盾意向的核心类型”。[10]至于“主要的”和“次要的”的含义是什么,默顿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他强调,“只有通过这样的规范与反规范的结构,一个角色的各种职能才能被有效地履行(原文为斜体———引者)”[11]。
二 米特洛夫对科学中“规范和反规范”的经验性研究
受默顿的启发,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米特洛夫(Ian I. Mitrof)教授把社会学的矛盾意向的概念用于科学的规范结构之中,并提出了一组与“默顿-巴伯规范”相对立的“反规范”。米特洛夫对研究月球岩石构成的42位科学精英进行了长达近4年的经验性研究,1974年他发表了题为《一个由阿波罗登月科学家组成的选择群体中的规范和反规范:科学家矛盾心理的个案研究》的长篇论文。该文的出发点是默顿早期和后来关于科学规范的论述,以及他关于“社会学的矛盾心理”的思想,关注的焦点是与默顿和巴伯所强调的科学的非个人性相对立的“科学的个人性”。米特罗夫主要采用深度谈访和内容分析的方法。第一轮是由作者引导的自由讨论,了解与登月使命有关的问题并与科学家们建立互信、友好关系。第二轮是问卷调查,作者设计了一些跟前一轮讨论有关的问题,让科学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此外,作者还对上述科学家在一些科学会议上的公开言行作了追踪“监控”。“所得出的结果是基于观察和对科学家反复出现的态度和行为而作的推理以及近4年的交叉检查。”[12]至于为何选择有关阿波罗登月工程的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米特罗夫认为,科学家对其所偏爱的但又面临许多不利证据的假说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信奉,阿波罗项目对于研究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米特罗夫认为他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即他所调查的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在科学活动中“信奉”或“承诺”(commitment)的作用是广泛的。在此,“信奉”或“承诺”有三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是认知上的信奉,即科学观察负载着理论。为了检验一个科学假说,人们必须采纳某种理论甚至对它专心致志,从而使现象能够被观察到;二是感情上的承诺。科学家对其思想观念、假说是有感情涉入的,他们舍不得抛弃自己的思想观念、假说,且会尽力去证实它们;三是在整个科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坚定的个人信奉。这种信奉不仅仅限于科学思想的产生阶段,也发生在思想的检验过程。调查表明,不少科学家被同行认为他们对自己所宠爱的假说是高度信奉的,其中有三位尤为突出。这三位科学家也被认为是“最富创造力”和“最能抵制改变”的人。所谓“最富创造力”是指他们可不断地提出“大胆的、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启发性的、推测性的”假说,而“最能抵制改变”是指他们具有突出的能力坚持自己的观念,捍卫它们直到他本人或对手的去世。
以上述三位科学家为代表的行为,若按照默顿、巴伯的看法,可算是违反了普遍主义和感情中立的规范,会引起同行的批评。米特罗夫的调查也证实了这种反应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发现科学家又不是完全否定,有的甚至完全肯定这种对自己所宠爱的假说的高度信奉。他指出:“每个被采访的科学家都表示,客观的不受感情影响的科学家的观念是天真的”,[13]更令人吃惊的是,科学家拒绝把“不为个人感情所影响的科学家”的观念作为一个先定的理想或标准。
米特罗夫引用了大量科学家的陈叙。例如:科学家A:信奉,乃至极端的信奉如偏见,在科学中充当一定角色,并有积极的作用……科学家B:没有感情投入的科学家,就像毁灭地球的疯狂的科学家,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科学家C:(感情上)无偏见的科学家只是一个神话……科学家D:如果你做的是一个中立的陈述,没有人听你的……科学家E:……如果你有了一个观念,你必须竭力去继续挖掘它。你不得不走到路的尽头。科学家F:公正无私的科学家的观念只是一个应放入另一个世界的神话……科学家G:你不能根据一些杂志上的天真的文章来理解科学。科学是高度个人化的事业,每个科学的新观念需要个人化的代表人物将其捍卫和培育,使它不至于遭到夭折……还有一些科学家表达了他们对于那些强烈信奉自己的假说的同行的赞赏,并指出了科学家对他们的观念应该有感情投入的各种理由。 在长篇引用了科学家们的评述后,米特罗夫指出:“以上评述清楚地表明了相信科学家对他们的观念应该有感情投入的各种理由。最重要的是,他们揭示了渗透于科学结构中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要素。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些评述表示,信奉是科学家的个性特征。这些评述强烈地支持了默顿关于科学家的观念总会有感情涉入的思想。②从社会学上来说,这些评述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