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为了设计、研究分析、安装维修时阅读方便,在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时,必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图样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一、 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而不考虑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绘制电气原理图遵循的规则

(1) 电气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出,而控制电路用细实线画出。一般主电路画在左

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

(2) 电气控制线路内的所有电机、电器和其它元件的通电部分均应在原理图中画出。

(3) 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不按实际位置画出,而是以阅读和分析线路工作原理的需求为主画出。

(4)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可画在线路的不同地方,但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电器的不同部件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来

表示。

(5) 图中电器的各个部件,均以“常态”画出,即电器未受激(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 在原理图中,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在表示名称的文字符号后加上一个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7) 控制线路的各分支线路,基本上按动作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平行排列,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处要用黑

点标明。

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

(1) 清楚电路中所用到的各个电器元件及电器元件的各导电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对于复杂的控制线路,应首先

阅读电气元件目录表。

(2) 先看主电路,再看控制电路,最后再看照明、信号指示及保护电路。

(3) 总体检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

二、 电气设备安装图

电气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床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柜的实际安装位置。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市由机床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如电动机要和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得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要放在操作方便的地方,一般电气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

三、 电气设备接线图

表示各电气设备之间实际接线情况。绘制接线图时应把各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如触点与线圈)画在一起;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线路号码编制都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一致。电气设备安装图和接线图是用于安装接线、检查维修和施工的。

车间保全培训资料

编制:***

参考资料:《电气控制技术》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就是将许多电器元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并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用于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方便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的图纸。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各种图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规定画法,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标准画法来绘制。)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的原则: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1 KM2文字符号区别。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

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_ 90 °,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下图为参考样板) <1>图纸上方的1、2、3、4 ....... 1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 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 <2>图区编号下方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の绘制方法 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の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の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の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の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の一般规律如下: 画主电路 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の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の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の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の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の“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の设备按设计工艺の要求正常工作。对于简单の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の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の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对于复杂の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の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の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の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 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の主要原则如下: 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の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の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の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の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の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の电器元件或信号の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の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の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の规格、型号、颜色、根数和穿线管の尺寸。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 画主电路 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 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的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的电器元件或信号的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的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的

电气元件符号-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序号元件名称新符号旧符号 1 继电器K J 2 电流继电器 KA LJ 3 负序电流继电器KAN FLJ 4 零序电流继电器KAZ LLJ 5 电压继电器 KV YJ 6 正序电压继电器KVP ZYJ 7 负序电压继电器KVN FYJ 8 零序电压继电器KVZ LYJ 9 时间继电器 KT SJ 10 功率继电器KP GJ 11 差动继电器KD CJ 12 信号继电器KS XJ 13 信号冲击继电器 KAI XMJ 14 继电器 KC ZJ 15 热继电器 KR RJ 16 阻抗继电器KI ZKJ 17 温度继电器KTP WJ 18 瓦斯继电器KG WSJ 19 合闸继电器KCR或KON HJ 20 跳闸继电器KTR TJ

21 合闸继电器 KCP HWJ 22 跳闸继电器 KTP TWJ 23 电源监视继电器 KVS JJ 24 压力监视继电器 KVP YJJ 25 电压继电器 KVM YZJ 26 事故信号继电器 KCA SXJ 27 继电保护跳闸出口继电器 KOU BCJ 28 手动合闸继电器 KCRM SHJ 29 手动跳闸继电器 KTPM STJ 30 加速继电器KAC或KCL JSJ 31 复归继电器KPE FJ 32 闭锁继电器KLA或KCB BSJ 33 同期检查继电器 KSY TJJ 34 自动准同期装置 ASA ZZQ 35 自动重合闸装置 ARE ZCJ 36 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或AAVR ZTL 37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AATS或RSAD BZT 38 按扭 SB AN 39 合闸按扭 SBC HA 40 跳闸按扭 SBT TA 41 复归按扭 SBre或SBR FA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导语: 在技术人员眼中,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会看电气原理图就需要会画电气原理图。本文将介绍如何绘制电气原理图。 免费获取电气原理图软件软件:https://www.doczj.com/doc/c618823125.html,/circuit/ 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 亿图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绘图简单、易上手的设计软件。软件左侧是符号库,只需将所需的符号拖到设计图纸上,然后通过各种排列、组合、连接、参数设置,就可以轻松绘制出你所需要的电气原理图了。设计完成的电气原理图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人、添加到邮件中、导出、打印等等。

用亿图绘制电气原理图的方法: 详细操作步骤: 1、新建“工程”,在右侧模板中选择“电路与逻辑”,双击进入编辑页面。(也可以在例子中打开相应的图例,进行快速编辑。) 2、在软件左侧的符号库中打开“基本电路符号”和“传输路径”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绘图前,应清楚电气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气元件布置图。 ●相同类型的电气元件布置时,应把体积较大和较重的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 下方。 ●发热的元器件应该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上方或后方,但热继电气一般安装 在接触器的下面,以方便与电机和接触器的连接。 ●需要经常维护、整定和检修的电气元件、操作开关、监视仪器仪表,其安装 位置应高低适宜,以便工作人员操作。 ●强电、弱电应该分开走线,注意屏蔽层的连接,防止干扰的窜入。 ●电气元器件的布置应考虑安装间隙,并尽可能做到整齐、美观。 3、开始布置电气元件

电气图纸中的常见符号

电气图纸中的常见符号 一下是我收集的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一,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1 / 17 金属线槽MR-钢索M- 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电缆沟TC-暗敷在梁内BC-暗敷在柱内CLC-暗敷在墙内WC-沿天棚顶敷设CE-暗敷在天棚顶内CC- 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沿钢索SR-沿屋架,梁BE-沿墙明敷WE-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管吊DS-2 / 17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沿钢线槽:SR 沿屋架或跨屋架:BE 沿柱或跨柱:CLE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3 / 17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暗敷在梁内:BC 沿或跨柱敷设:AC 暗敷设在柱内:CLC 沿墙面敷设:WS 暗敷设在墙内: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 吊顶内敷设:SCE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 HSM8-63C/3P DTQ30-32/2P 这两个应该是两种塑壳断路器的型号, HSM8-63C/3P 适用于照明回路中,为3极开关,额定电流为63A(3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做电气原理图,什么叫做电气接线图。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控制原理图。 接线图的第一个任务:绘制和标明接线端子的进线与出线关系 1)实现门板过渡和柜间过渡任务的接线端子 我们先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 从图中我们看到柜内的各种开关电器,还有门板上的控制按钮、信号灯和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电力仪表的电流信号线就来自于电流互感器。 图中我们看到了过渡接线端子,它的任务就是过渡柜内与门板上的开关电器之间的导线连接。 下图的上部是用于柜间连接的接线端子,用于控制线、控制电源小母线、信号线、接地线的连接。 2)远程控制线、信号线的进线和出线的接线端子 所谓远程控制线、信号线一般用于远程控制,也包括DCS的干接点测控线。 所谓干接点,指的是电源由测控装置提供,被测线路不提供电源。 接线图的第二个任务:标明某根线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现在,我们再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图。不过,这里的图已经是准接线图和接线图了。如下: 我们已经知道,引自电流互感器的线必须上端子,然后再从端子接到电流表。 我们来看1TAa的接线: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有两个端子,分别标记为S1和S2。这两个端子与同名端有关,当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电流流入互感器穿心时,S1是同名端。 我们看到,从1TAa的S1端子引了一条线到XT接线端子的第一 个端子XT1。因此,这条线在电流互感器1TAa的S1侧标记为XT1, 而在XT1处则标记为1TAa:s1。可以看出,这条线的线头标记是以接到何处来标记的。 再看电流表侧:从XT1接到电流表PAa第1点的接线左右两侧分别标记为:PAa:1和XT1。注意看电流表PAb的2点,它引出两条线,一条接到PAa:2,另一条接到PAc:2。我们看到,从一个点只能引出 不超过2条线,并且每条线的头尾都明确无误,不可能接错。同时,整台开关柜内哪怕有几百条线,但所有的线都不会重复。所以,按接线图配置的线,又叫做工艺配线,它的特点就是准确,不重复。接线图适用于开关柜制造厂配线之用。 如何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 不用说,这都是开关柜制造厂制图人员的工作了。我们看到,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是很麻烦的。绘制接线图一定要对开关电器实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附录3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项目种类GB/T4728—98~2000新版符号图形符号说明 限定符号电流 和电 压的 种类 直流 电压可标注在符号右 边,系统类型可标注在 左边 示例: 交流 频率值或频率范围可 标注在符号的右边 ~50Hz 示例:50Hz ~100… 60kHz 示例:交流,频率范围 100kHz到600Hz 3/N~ 400/230V 50Hz 电压值也可标注在符 号右边,相数和中性线 数可标注在符号左边 示例:交流,三相带中 性线,400/230V 50Hz 示例:交流,三相,50

Hz,具有一个直接接地点 3/N~50Hz/TN-S 且中性线与保护导体全部分开的系统(表示三相带中性线过去曾允许用3N,3+N,现在规定只能用3/N) + 正极性 -负极性 N 中性(中性线) M 中间线 导线 和连 接器件、插头插座、电缆终端头端子 和导 线的 连接 T型连接 在T型连接符号中增 加连接点符号 导体的双重连接 形式2仅在设计认为必 要时使用(如果是多重 连接,在画图容易产生 混淆时,连接的画黑 点,不连接的不画黑点) 连接 器件 接通的连接片

电阻器一般符号(矩形的长宽比约为3:1) 无源元件电阻 器 可调电阻器 (由电阻器一般符号和 可调节性通用符号组 成) 电容 器 电容器,一般符号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半导 体二 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一般符 号 晶闸 管 无指定形式的三极晶 体闸流管 若没有必要指定控制 撮的类型时,本符号用 于表示反向阻断三极 晶体闸流管 半导 体三 极管 PNP半导体管 集电极接管壳的NPN 半导体管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 4728)——其他常用符号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 4728)——其他常用符号 (1996-2000年新版) 1、其他常用符号: 序号 图形符号 说明 02-12-01 形式1 连接,例如: ——机械的 ——气动的 ——液压的 ——光学的 ——功能的 示例:表示力或运动方向的机械连接具有旋转方向指示的机械连接 当使用02-12-01符号太受限制时, 使用此符号 02-12-02 02-12-03 02-12-04 形式2 02-12-05 延时动作 当动作方向是从圆弧指向圆心时动作被延时 02-12-06 02-12-07 自动复位 三角指向复位的方向 02-12-08 自锁 非自动复位,能保持给定位置的器件 02-12-09 脱开自锁 02-12-10 进入自锁

02-12-11 两器件间的机械自锁 02-12-12 脱扣的闭锁器件 02-12-13 锁扣的闭锁器件 02-12-14 阻塞器件 02-12-15 处于阻塞状态的阻塞器件向左边移动被阻塞 02-12-16 离合器 机械联轴器 02-12-17 脱开的机械联轴器 02-12-18 连接着的机械联轴器 示例:旋轴用的单向联轴器自由滑轮 02-12-19 02-12-20 制动器 示例:带制动器并被制动的电动机 示例:带制动器未制动的电动机 02-12-21 02-12-22 02-12-23 齿轮齿和 02-13-01 手动控制操作件,一般符号

02-13-02 带有防止无意操作的手动控制操作件 02-13-03 拉拔操作 02-13-04 旋转操作 02-13-05 按钮操作 02-13-06 接近效应操作 02-13-07 接触操作 02-13-08 紧急操作,“蘑菇头”式按钮02-13-09 手轮操作 02-13-10 脚踏式操作 02-13-11 杠杆操作 02-13-12 用可以拆卸的手柄操作 02-13-13 钥匙操作 02-13-14 曲柄操作 02-13-15 滚子操作 02-13-16 凸轮操作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窗口宏、符号宏、页宏的使用。 2、学会部件库的添加、符号插入和设置的高级方法。 3、学会部件的使用与部件的生成方法。 4、学会关联参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设计的电气原理图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本单元有:电源电路、电机控制电路、PLC输入电路、PLC输出电路等。最终图纸如下所示: 图1 第一页原理图

图2 第二页原理图 图3 第三页原理图

图4 第四页原理图 三、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正版eplan软件一套。 四、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指导书附录部分。 五、实验报告 1、详述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2、详述各功能部件参数设置的详细过程。 3、说明页宏的使用方法。 4、说明部件与符号的差别,说明如何生成新部件。 5、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 6、说明关联参考的特点及用途。

附录: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以学号命名。在该项目中右键选择“插入页宏”,选择实验三所保存的页宏文件。可直接在本项目中插入由实验三已绘制完成的控制系统电源部分的电气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第二页,插入中断点、线束连接点(角、十字接头)、T接点、角点;马达保护开关(Q1、Q2)、触点(K1、K2)、端子(X3)、母线连接点、马达(M1、M2)等,形成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3、新建原理图第三页。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1M)、PLC连接点(数字输入)(E0.0~ E0.4)、端子X4。在盒子中可插入型号说明性文本,如CPU 226CN。如图6所示。 图6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方法

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绘制一般原则 1.按标准---按规定的电气符号绘制。 2.文字符号标准---按国家标准GB7159-1987规定的文字符号标明。 3.按顺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顺序纵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开法绘制---电路中的主电路,用粗实线画在的左边、上部或下部。 5.表明动作原理与控制关系---必须表达清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 电气原理图中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辅助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的步骤 1.识主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主电路的选用电器类型。 (2)查看电器是用什么样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几个控制元件控制。(3)查看主电路中除用电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4)查看电源。电源的种类和电压等级。 2.查看辅助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辅助电路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2)弄清辅助电路的每个控制元件的作用。 (3)研究辅助电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电气接线图识图的步骤和方法 电气接线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绘制,而不考虑真实。 (2)电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内部结构处理。 (3)每条线都有明确的标号,每根线的两端必须标同一个线号。 (4)凡是标有同线号的导线可以并接于一起。 (5)进线端为元器件的上端接线柱,而出线端为元件的下端接线柱。 电气接线图中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常识 (1)出入端子处理----安排在配电盘下方或左侧。 (2)控制开关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电盘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断器处理----安排在配电盘的上方位置。 (4)开关处理----安装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装在配电盘上。 (5)指示灯处理----安装在容易观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区分处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与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开安装。 电气接线图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1)分析清楚电气原理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个元器件的动作原理。 (2)弄清楚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 (3)弄清楚电气接线图中接线导线的根数和所用导线的具体规格。 (4)根据电气接线图中的线号研究主电路的线路走向。 (5)根据线号研究辅助电路的走向。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 机床电气第3章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本章主要内容:机床电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的启动、运行(调速)、制动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基本线路识图、绘图、设计等;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1/ 92

2.2.1 电气原理图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机床电气 1、文字符号用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的字符代码。 例如, FR表示热继电器。 2、图形符号用来表示一台设备或概念的图形、标记或字符。 例如,“~”表示交流,R表示电阻等。 国家电气图用符号标准GB/T4728-1985规定了电气简图中图形符号的画法,该标准及国家电气制图标准GB/T6988-1986于1990年1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最新资料推荐------------------------------------------------------ 机床电气电气控制系统图:指根据国家电气制图标准,用规定的电气符号、图线来表示系统中各电气设备、装置、元器件的连接关系的电气工程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 1、电气原理图 2、电器元件布置图 3、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用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等表示电路的各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3/ 92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 电气原理图包括: 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配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组成结构: 电气系统图主要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等,绘图软件有电气CAD、protell99、Cadence等。 因此,电气原理图是电气系统图的一种。是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绘制示意图 (1)电路绘制 原理图一般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照明电路绘制。 原路图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水平布置时,电源电路垂直画,其他电路水平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断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的最右方。垂直布置时,电源电路水平画,其他电路垂直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要画在电路的最下方。 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由上而下排列,中线N 和保护地线PE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则正端在上,负端在下画出。 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保护电器,它通过的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主电路要垂直电源电路画在原理图的左侧。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信号电路是指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照明电路是指实现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电路。这些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画原理图时,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要依次垂直画在电路的右侧。 (2)元器件绘制 ①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②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国标符号画出。 ③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基本规则: (1) 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电机、电器及连接线等),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电器及连接线等) 用细线表示。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或上部),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应分别绘出: 动力电路——电源电路绘水平线;受电的动力设备(如电动机等)及其它保护电器支路,应垂直电源电路画出。 控制和信号电路——应垂直地绘于两条水平电源线之间,耗能元件(如线圈、电磁铁,信号灯等)应直接连接在接地或下方的水 平电源线上,控制触头连接在上方水平线与耗能元件之间。 (3) 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 方。 (4) 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 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头)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 因为各个电器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分别作不同的动作,触点时闭时开,而在原理图内只能表示一种情况,因此,规定所有 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如对于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为电磁铁未 吸上的位置,对于行程开关、按钮等则为未压合的位置。 (6) 为了查线方便。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一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 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通常都是以电器的线圈或电阻作为单、双数的分界线,故电器的线圈 或电阻应尽量放在各行的—边(左边或右边)。 (7) 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应绘出动作程序和动作位置。 (8) 原理图应标出下列数据或说明: 1)各电源电路的电压值,极性或频率及相数。 2)某些元器件的特性(如电阻,电容器的参数值等); 3)不常用的电器(如位置传感器,手动触头,电磁阀门或气动阀,定时器等)的操作方法和功能。 6.5.1 电气工程制图内容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它采用规定的图形符号合文字符号,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研究合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在电气设计合现场维护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理图、元件布置图、互联图 6.5.2 电气工程制图图形符号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按照功能组合图的原则,由一般符号、符号要素或一般符号加限定符号组合成为特定的图形符号及方框符号等。一般符号是用以表示一类产品和此类产品的特征的简单图形符号。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1).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GB/T4728—98~2000新版符号 项目种类 图形符号说明 直流 电压可标注在符号右边,系统类型可标注在左边 示例: 交流 频率值或频率范围可标注在符号的右边 ~50Hz 示例:50Hz ~100…60kHz 示例:交流,频率范围100kHz到600Hz 3/N~400/230V 50Hz 电压值也可标注在符号右边,相数和中性线数可标注在符号左边 示例:交流,三相带中性线,400/230V 50Hz

示例:交流,三相,50 Hz,具有一个直接接地点3/N~50Hz/TN-S 且中性线与保护导体全部分开的系统(表示三相带 中性线过去曾允许用3N,3+N,现在规定只能用3 /N + 正极性 -负极性 N 中性(中性线 限定 符号 电流 和电 压的 种类 M 中间线 T型连接 在T型连接符号中增加连接点符号 端子 和导 线的

连接导体的双重连接 形式2仅在设计认为必要时使用(如果是多重连接, 在画图容易产生混淆时,连接的画黑点,不连接的 不画黑点 接通的连接片 导线 和连 接器 件、 插头 插 座、 电缆 终端 头 连接 器件 电阻器一般符号 (矩形的长宽比约为3:1

电阻 器 可调电阻器 (由电阻器一般符号和可调节性通用符号组成无源 元件电容 器 电容器,一般符号半导 体二 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一般符号晶闸 管无指定形式的三极晶体闸流管若没有必要指定控制撮的类型时,本符号用于表示 反向阻断三极晶体闸流管

PNP 半导体管 集电极接管壳的NPN 半导体管半导体管和电子管半导 体三 极管 NPN 型半导体三极管 光电二极管具有非对称导电性的光电器件半导体管 和电 子管光敏、光电子半 导体 光电池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汇总

机床电气设计入门知识 汇总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机床设计的入门知 识 本章介绍机床电气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则性知识。 第一节:常用机床电路逻辑 一、驱动线圈与触点的关系 (一)线圈与触点 接触器、继电器等在机床控制电路中是最典型的参与控制的器件,它们都有自身的线圈和触点。 图 器件触点又分常开(动合)触点和常闭(动断)触点,常开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闭合(接通),常闭触点在线圈被送电激励的瞬间打开(分断)。 我们可以利用对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常开、常闭触点动作来实现局部电路的通断,并通过适当的触点互连关系来组成控制逻辑。 (二)触点在电路图中的画法 触点在电路图中,有两种画法,一是竖着画,一是横着画。 竖画时,遵行左开、右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左,常闭点在右。如图3-1。 横画时,遵行上开、下闭的原则,即常开点在上,常闭点在下。如图3-2。 图3-2:常开、常闭触点横画 实际项目使用中,国标符号的基本结构得到比较好的采用,但画法的方向性并不规范,更多的是受个人的制图习惯影响。 二、触点的串联、并联、混联 串联:两个触点的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 3-3:触点的串联 串联的触点必须两个同时接通时,电路才形成通路。 并联:两个触点的首端相连、尾端相连的连接方式。 图3-4:触点的并联 并联的触点只要有其中一个接通时,电路就形成通路。 混联:串联、并联相混用的方式。 1、2看做一个触点,它又 和32串联。 线圈 常开/常闭

事实上,无论如何混联,通过等效电路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变为串并联的基本连接关系。 三、自锁、互锁、连锁 (一)自锁 在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该线圈本身的触点,保持线圈接通后不再掉电的连接方法叫做自锁。 如图3-6:线圈KM通过按钮SB1送电,接触器KM的辅助触点闭合,使电源被持续送到线圈,这时即使启动按钮SB1松开,线圈KM也持续供电。KM通过其辅助触点实现了自我锁定,即自锁。 KM 有我无你的控制形式,以杜绝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这类事件如工作台的前进/后退、升降机的上升/下降、电动机的正转/反转等等,都是不允许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控制电路不可靠,造成同一时间内发生,轻则出现故障,重则诱发重大事故。 图3-7给出了互锁的控制逻辑。 KM1的控制 KM2线圈无法在同一时间 KM2线圈送电时,KM1线圈也无 (三)连锁 连锁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另一个事件允许或不允许发生的条件,两个事件之间不形成对立,只形成单向锁定关系。 这样的连锁关系在现实生活和设备控制中非常多见:如砂轮不旋转时,不允许工作台工进;吊具不打开到位时,不允许升降机下降;夹具不夹紧时,不允许加工开始等等。我们可以用前一个事件的发生,作为后一个事件的连锁条件。 图3-7中,如果去掉KM2的辅助触点,那么KM1对KM2就形成了单向的连锁关系,即KM1得电时,KM2不允许得电。 四、启动/停止、点动 启动/停止和点动电路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识图步骤和 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步骤和方法 电气原理图绘制一般原则 1.按标准---按规定的电气符号绘制。 2.文字符号标准---按国家标准GB7159-1987规定的文字符号标明。 3.按顺序排列---按照先后工作顺序纵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开法绘制---电路中的主电路,用粗实线画在的左边、上部或下部。 5.表明动作原理与控制关系---必须表达清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 电气原理图中的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辅助电路)。 电气原理图识图的步骤 1.识主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主电路的选用电器类型。 (2)查看电器是用什么样的控制元件控制,是用几个控制元件控制。(3)查看主电路中除用电器以外的其他元器件,以及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4)查看电源。电源的种类和电压等级。 2.查看辅助电路的具体步骤 (1)查看辅助电路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2)弄清辅助电路的每个控制元件的作用。 (3)研究辅助电路中各控制元件的作用之间的制约关系。 电气接线图识图的步骤和方法 电气接线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绘制,而不考虑真实。 (2)电路中各元件位置及内部结构处理。 (3)每条线都有明确的标号,每根线的两端必须标同一个线号。 (4)凡是标有同线号的导线可以并接于一起。 (5)进线端为元器件的上端接线柱,而出线端为元件的下端接线柱。 电气接线图中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元件位置常识 (1)出入端子处理----安排在配电盘下方或左侧。 (2)控制开关位置----一般都是安排在配电盘下方位置(左上方或右下方)。 (3)熔断器处理----安排在配电盘的上方位置。 (4)开关处理----安装在容易操作的面板上,而不是安装在配电盘上。 (5)指示灯处理----安装在容易观察的面板上。 (6)交直流元件区分处理----采用直流控制的元器件与采用交流控制的元器件分开安装。 电气接线图的识图步骤和方法 (1)分析清楚电气原理图中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所含有的元器件,弄清楚每个元器件的动作原理。 (2)弄清楚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 (3)弄清楚电气接线图中接线导线的根数和所用导线的具体规格。 (4)根据电气接线图中的线号研究主电路的线路走向。 (5)根据线号研究辅助电路的走向。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附录3 常用电气简图图形符号 ? 项目种类 GB/T4728—98~2000新版符号图形符号说明 限定符号电流 和电 压的 种类 直流 电压可标注在符号右边,系统类型可 标注在左边 示例: 交流 频率值或频率范围可标注在符号的右 边 ~50Hz示例:50Hz ~100…60kHz示例:交流,频率范围100kHz到600Hz 3/N~400/230V电压值也可标注在符号右边,相数和

导线 和连接器件、插头插座、电缆终端头端子 和导 线的 连接 T型连接 在T型连接符号中增加连接点符号 导体的双重连接 形式2仅在设计认为必要时使用(如果 是多重连接,在画图容易产生混淆时, 连接的画黑点,不连接的不画黑点) 连接 器件 接通的连接片 电阻器一般符号 (矩形的长宽比约为3:1) 无源元件电阻 器 可调电阻器 (由电阻器一般符号和可调节性通用

符号组成) 电容 器 电容器,一般符号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半导 体二 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一般符号 晶闸 管 无指定形式的三极晶体闸流管 若没有必要指定控制撮的类型时,本 符号用于表示反向阻断三极晶体闸流 管 半导 体三 极管 PNP半导体管 集电极接管壳的NPN半导体管

NPN型半导体三极管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光 敏、 光电 子半 导体 光电二极管 具有非对称导电性的光电器件 光电池 电机、变压器及变流直流 电机 直流串励电动机 异步 电动 机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单相鼠笼式有分相绕组引出端的异步 电动机

器 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电机、变压器及变流器变压 器和 电抗 器 双绕组变压器 瞬时电压的极性可以在形式2中表示 示例: 示出瞬时电压极性的双绕组变压器 注入绕组标记端的瞬时电流产生助磁 通 ?三绕组变压器

CAD画电气原理图方法

CAD快速绘制电路图的方法和技巧 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中的各个领域,如机械、电子、建筑等、目前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不仅适用于机械图样的绘制与编辑,绘制电子、电路图也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电路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把实际的电路系统抽象为电路模型,用理想元件或者理想元件的组合去代替实际电路系统中的实际元件。这样就构成了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建立电路模型能使电路的分析大大简化,是电路计算的基础。电路图是用规定的电路符号表示各种理想元件而画出的电路模型图样。电路图只反映各种理想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连接方式,并不反应实际元件的内部结构。掌握电路图绘制方法是电子电路设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电子技术人员进行电子设计的基本功。 电路是由各种电子元件或电气设备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如电源、电压、电流、电阻、导线等,可以实现有用的多种功能。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CAD软件中提供的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命令,并掌握一定的技巧,能方便、准确、快速地完成。下面以图1所示电路图为例描述其应用CAD的绘制过程。 1 图块的使用 在电路图中,有各种电子元件,它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电路图中用到的几种电子元件的图形符号。 在使用AutoCAD绘图时,会遇到图形中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这

时可以把重复绘制的图形创建成块,在需要时直接插入。例如在CAD中,通过块创建制成的各种专业图形符号库,标准零件库,常见结构库等,通过块的调用进行图形的拼合,从而提高绘图效率。在绘制电路图时将常用的电子元件定义成为块,用插入块的方法插入到电路图中,就能大大提高绘图速度。 1.1 绘制要定义为图块的图形电阻的图形符号用CAD中的矩形命令绘制出。电压的图形符号用CAD中的圆命令绘制出。 1.2 定义块执行绘图→块→创建→出现块定义对话框,在块定义对话框中定义块名为电阻,指定块的基点,选择矩形图形内部的中点,选择对象是将矩形图形选中。定义好块后还须将块存储。执行命令:Wblock?坻→弹出“写块”对话框,在“目标”项中指定文件名和图块的保存路径→确定。即完成了块的保存。其他电子元件用相同的方法定义,可分别定义不同的块名。这样就可随着块的插入来使用块。 1.3 绘制线路图电子元件定义为块后,就可以绘制电路图中的导线了,用绘制直线的方法直接给距离绘制。直接给距离方式主要用于绘制直接标出长度尺寸的水平与垂直线段,直接给距离方式是用鼠标导向,从键盘直接键入相对前一点的距离来绘制。用该方式输入尺寸时,应打开极轴,即能绘制出1:1大小的线路图。极轴的设置方法为:工具→草图设置→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在极轴选项卡下,选中应用极轴追踪,角增量设为90°。在绘制直线时打开极轴用直接给距离的方法很方便地绘制出线路图。在电路图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规定用小黑点表示,在导线中可只画出一个节点,其余用复制的方法完成。 1.4 插入图块电路图中的电子元件定义为块后,就可在电路图中插入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主要由各种电器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组成。为了设计、研究分析、安装维修时阅读方便,在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时,必须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图样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安装图、电气设备接线图。 一、 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表示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而不考虑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指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1.绘制电气原理图遵循的规则 (1) 电气控制线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出,而控制电路用细实线画出。一般主电路画在左 侧,控制电路画在右侧。 (2) 电气控制线路内的所有电机、电器和其它元件的通电部分均应在原理图中画出。 (3) 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不按实际位置画出,而是以阅读和分析线路工作原理的需求为主画出。 (4)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可画在线路的不同地方,但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电器的不同部件要用同一文字符号来 表示。 (5) 图中电器的各个部件,均以“常态”画出,即电器未受激(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6) 在原理图中,若有几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在表示名称的文字符号后加上一个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7) 控制线路的各分支线路,基本上按动作顺序由上而下(从左到右)平行排列,两根以上的导线连接处要用黑 点标明。 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方法 (1) 清楚电路中所用到的各个电器元件及电器元件的各导电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对于复杂的控制线路,应首先 阅读电气元件目录表。

(2) 先看主电路,再看控制电路,最后再看照明、信号指示及保护电路。 (3) 总体检查:化整为零,集零为整、 二、 电气设备安装图 电气设备安装图表示各种电气设备在机床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柜的实际安装位置。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市由机床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如电动机要和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得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要放在操作方便的地方,一般电气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 三、 电气设备接线图 表示各电气设备之间实际接线情况。绘制接线图时应把各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如触点与线圈)画在一起;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线路号码编制都必须与电气原理图一致。电气设备安装图和接线图是用于安装接线、检查维修和施工的。 车间保全培训资料 编制:*** 参考资料:《电气控制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