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学教案1-2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7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生长习性;(2)掌握花卉的栽培方法和养护技巧;(3)了解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培养学生的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生长习性;2. 花卉的栽培方法;3. 花卉的养护技巧;4. 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你们知道花卉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生长习性吗?2. 主体教学(1)花卉的基本结构和生长习性- 讲解花卉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等;- 介绍花卉的生长习性,如喜光、喜阴、耐寒、耐热等。
(2)花卉的栽培方法- 讲解花卉的种植方法,如播种、扦插、嫁接等;- 介绍花卉的土壤选择、浇水、施肥等基本技巧。
(3)花卉的养护技巧- 讲解花卉的浇水、施肥、修剪、防病虫害等养护方法;- 强调合理养护的重要性。
(4)花卉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介绍花卉在室内装饰、园艺设计、药用等方面的应用;- 强调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作用。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花卉种植实践,如播种、扦插等;(2)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生长变化;(3)分享实践心得,交流种植经验。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花卉养护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实践成果,了解学生对花卉栽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花卉图片、视频等;2. 花卉种植工具:种子、土壤、花盆等;3. 实践场地:校园内的花坛、温室等。
校本课程教案:花卉种植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教学背景花卉种植是一种实用性强、技术性强的课程,学生通过研究此课程,可以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2.教学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花卉兴趣,培养学生的花卉种植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花卉基础知识、花卉养护技巧、常见花卉种类介绍等。
2.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式研究为主,以实验和实践为辅,以兴趣为引导,以专业技术为支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实践等方式探究花卉的生产、养护、销售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步骤1.开篇自述,介绍花卉种植的重要性和研究目的;2.基础知识讲解,详细介绍花卉的生长规律和生育要求;3.养护技巧分享,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花卉养护;4.重点花卉引入,详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花卉的生长、养护、繁殖等方面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5.课程总结,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课程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不断研究。
三、教学评价通过考察学生的学术成果和实践操作情况来评测学生的研究成果,此外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参加作品展览、选美比赛、技能大赛等,以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价值。
同时,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保证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花卉栽培、花卉鉴别、花卉设计等方面的书籍、视频、实物等资源。
五、教学总结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花卉植物兴趣,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花卉的生产、养护、销售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花卉种植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养成习惯。
花卉栽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3.学会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技巧;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1.1 花卉的分类和特点; 1.2 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 1.3 花卉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 1.4 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技巧。
2. 花卉栽培的实践操作2.1 花卉的播种和移栽; 2.2 花卉的浇水和施肥; 2.3 花卉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2.4 花卉的观赏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掌握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技巧。
3.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卉的生长过程,掌握花卉的栽培技巧和管理方法。
3.3 课外拓展法:通过参观花卉展览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花卉的特点和栽培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1.1 花卉的分类和特点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花草、盆栽、花卉等。
花卉根据生长习性和花色形态等特点,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如草本花卉、灌木花卉、藤本花卉、水生花卉等。
1.2 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是花卉栽培的基础,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多个方面。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 花卉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花卉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是花卉栽培的重要内容,包括花卉的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多个阶段。
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花卉的健康生长和良好观赏效果。
1.4 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技巧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管理技巧是花卉栽培的关键,包括花卉的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多种方法。
不同繁殖方法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花卉的繁殖成功和健康生长。
2. 花卉栽培的实践操作2.1 花卉的播种和移栽花卉的播种和移栽是花卉栽培的基本操作,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花卉栽培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的特点和栽培方式。
2.学习花卉的养护技巧。
3.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和养花的兴趣。
教学重点:1.花卉的特点和栽培方式。
2.花卉的养护技巧。
教学准备:种植花卉的工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种子或幼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观察一盆花卉,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花卉的认识和了解。
2.引入话题,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花卉的特点和栽培方式(10分钟)1.讲解花卉的特点,如花卉的花型、颜色、花期等。
2.讲解花卉的栽培方式,如选择适宜的土壤、培养方法等。
三、示范花卉的栽培过程(10分钟)1.将花盆中的土壤倒在一旁,示范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
2.示范将种子或幼苗栽培在土壤中,注意适量的浇水和适宜的光照。
四、学生操作(2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独立进行花卉的栽培操作。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土壤湿度和光照条件。
五、讨论和分享(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栽培经验和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出更好的栽培方法和技巧。
六、花卉的养护技巧(10分钟)1.讲解花卉的养护技巧,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提醒学生要经常检查花卉的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七、总结(5分钟)1.学生总结整个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师也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拓展(10分钟)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花卉进行栽培和养护。
2.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花卉的知识,如花语、立体栽培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既了解了花卉的特点和栽培方式,又学习到了花卉的养护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培养了对花卉的兴趣和热爱。
不过,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需要增加一些关于花卉的知识性内容和实践机会。
劳动课《种植花卉》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花卉的基本种植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学习花卉的种植、养护和修剪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够学习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 学生了解花卉种植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种植基本知识- 花卉的种类和特性- 花卉种植的场地选择和准备- 花卉的种植方法和技巧2. 花卉养护与管理- 浇水、施肥、除草等日常养护工作- 花卉的修剪和造型- 花卉病虫害的防治3. 花卉种植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花卉种植实践- 学生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过程- 学生进行花卉养护和修剪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 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教师进行花卉种植的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花卉种植实践。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花卉养护和修剪实践。
4. 小组讨论与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花卉种植的体会和问题。
- 学生分享花卉种植的心得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种植花卉的成果。
- 观察学生种植的花卉生长情况,评估学生的种植技巧和养护能力。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了解自己在花卉种植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 花卉种植场地和工具- 花卉种植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六、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花卉种植和养护。
-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花卉的栽培教案教案标题:花卉的栽培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的基本栽培知识,包括花卉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要求。
2.掌握花卉的栽培技巧,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花卉品种并实施种植。
3.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花卉对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要求。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PPT、图片、花卉栽培书籍、实物花卉样本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花卉栽培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使用图片或实物花卉样本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让学生们开启对花卉的兴趣,引发他们对花卉栽培的思考。
步骤二:讲解花卉的生长环境要求(1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说明,讲解花卉对阳光、温度、湿度及通风等生长环境的要求。
2.带领学生们一起观察周围的花卉,分析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步骤三:介绍花卉的土壤要求(15分钟)1.使用PPT或实物展示不同土壤类型,并讲解花卉对土壤的理想要求。
2.利用实物花卉样本示范如何为花卉准备合适的土壤,包括调整土壤的酸碱度、通风性和保水能力等。
步骤四:讲解花卉的水分和养分要求(15分钟)1.介绍花卉的浇水技巧,包括适当的浇水时间和水量,避免水浸泡或过度干燥。
2.介绍花卉的养分需求,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步骤五:示范花卉的种植过程(20分钟)1.选择一种适合校园环境的花卉进行示范种植。
2.一边进行实际示范,一边解释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和记录。
步骤六:课堂练习与总结(1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完成填空。
2.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花卉栽培知识的理解情况。
2.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总结中提到的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们在校园或家庭中尝试栽培自己喜欢的花卉,并记录生长情况。
花卉栽培教案教案标题:花卉栽培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花卉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学习不同花卉的栽培要求和适宜环境。
3. 培养学生对花卉栽培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花卉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巧a. 土壤选择和准备b. 种子播种和移植c. 浇水和施肥d. 日常养护和病虫害防治2. 常见花卉的栽培要求和适宜环境a. 玫瑰花的栽培b. 向日葵的栽培c. 康乃馨的栽培d. 紫罗兰的栽培3. 动手实践a. 学生分组根据自己选择的花卉,进行栽培实践。
b. 学生记录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c. 学生分享栽培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花卉,引起学生对花卉栽培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花卉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土壤选择和准备、种子播种和移植、浇水和施肥、日常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3. 花卉栽培要求和适宜环境的介绍:分别介绍玫瑰花、向日葵、康乃馨和紫罗兰的栽培要求和适宜环境。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花卉进行栽培实践,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观察记录: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开花情况等,并进行观察总结。
6. 分享交流:学生分享栽培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回顾:总结花卉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及学生的实践成果和经验。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花卉。
2. 花卉栽培相关的书籍、资料和网站链接。
3. 种子、土壤、花盆等栽培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根据实践成果和观察记录,撰写简短的实验报告。
2. 学生进行口头分享,分享栽培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
3.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记录进行评估。
教案扩展:1. 组织花卉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栽培的花卉作品。
2. 邀请专业花卉栽培人士或园艺师进行讲座或指导,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进一步研究不同花卉的繁殖和育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绪论本章 2 学时(理论课 2 学时)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一)理解花卉的涵义;(二)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三)明确花卉栽培在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2.学习花卉栽培的意义。
(二)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在世界园林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内容(一)花卉的定义和花卉栽培的内容1.花卉的定义2.花卉栽培的学习对象3.花卉栽培的学习内容(二)花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1.保护环境,增进健康2.美化环境,丰富生活3.创造效益,促进发展(三)花卉栽培的地位与学习方法1.花卉栽培的课程地位2.花卉学栽培学习方法3.花卉学栽培学习资源( 四 ) 花卉业的历史与发展四、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章为理论课。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
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结合往届毕业典型事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与思考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之母、花卉王国等等。
第一章花卉的分类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一)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二)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三)能运用不同的标准对常见花卉进行分类;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花卉的综合分类难点:1.区分一年生花卉和二年生花卉;2.区分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三、教学内容(一)按观赏特性分类(二)按栽培方式分类(三)按应用方式分类(四)按生活类型分类(五)其他分类方法四、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章为理论课 + 实训课。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实训课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
五、作业与思考1.花卉分类的意义是什么?2.比较累分类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花卉栽培与温度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一)掌握花卉生长发育对湿度的要求;(二)明确湿度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授课题目:绪论学时:2学时教材:《花卉栽培》班级:参考书:1、包满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刘燕.园林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鲁涤非.花卉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中国花经.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卉的概念、花卉栽培的目的意义、花卉的用途、世界花卉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教学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2.学习花卉栽培的意义教学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2.世界花卉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教学方法:案例式、讲授式、互动式、自主式、启发式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安装板书设计:绪论一、花卉的概念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三、世界花卉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四、我国花卉业发展概况五、《花卉学》内容与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1、填写教室日志;2、教师检查学生出缺席的情况及师生问候提问:你认识哪些花卉?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谁能正确说出什么是花卉?它又研究哪些内容?讲授新课:绪论一、花卉的概念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花谢后形成果实,引申为供观赏的植物。
卉:草的总称。
狭义的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如唐菖蒲,金边万年青,蒲包花,卡特兰等。
广义的花卉:除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以及温室观赏植物等。
如菊花,常春藤,日本樱花,红花檵木,仙人掌科植物,月季,石榴,凌霄,麦冬,红花酢浆草等。
花卉产品形式:①鲜切花②盆栽植物(盆花、盆景、观叶植物)③种子、种球、种苗④草坪⑤园林绿化苗木⑥干花(永生花)。
花卉栽培的方式有:生产栽培、观赏栽培、标本栽培等。
生产栽培:以生产切花、盆花、种苗及球根等为主的花卉栽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