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8T16:25:15.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作者:任笑乐[导读] 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结论:在对胎儿的骨骼肢体畸形应用产前B超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该方法是当前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众多方法中的首选方法。

任笑乐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孕妇产前应用B超技术对胎儿的骨骼肢体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情况的临床检出率来判断该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6年11月之间收诊的33例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妊娠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由此来判断产前B超检查和产后胎儿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对于胎儿骨骼肢体发育情

况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检测出的33例骨骼肢体存在畸形的胎儿在引产或者分娩之后都通过X线技术或者相关的病理解剖等方法得到了确认和证实,这些胎儿中又25名胎儿存有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另外8名胎儿都是成骨发育不全。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结论:在对胎儿的骨骼肢体畸形应用产前B超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该方法是当前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众多方法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胎儿骨骼肢体畸形;B超;X线片;软骨发育不全;成骨发育不全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材料

以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6年11月之间收诊的33例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妊娠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这些妇女中年龄最小的危28岁,最高年龄的妇女年纪为45岁,妇女的平均年龄为29.8±3.8岁。孕龄在19周到38周之间不等,孕龄平均为26.2±6.7周,孕周的推算主要依据妇女末日月经的日期。这些妇女中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人数分别为11人和22人。

2、观察指标和诊断标准

对胎儿的产前B超检查和产后胎儿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检查结果进行一定的比对和分析,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情况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①如果胎儿的股骨和肱骨的长度比同期正常孕妇的4SD小或者股骨长与腹围的比值小于0.16则将胎儿的情况判定为软骨发育不全;②如果通过X线片显示发现胎儿的四肢短小且长骨存在弯曲的情况,另外胎儿存在宫内骨折的现象以及骨质疏松和骨脆性增加等表现则将胎儿的发育情况判定为成骨发育不全。

二、结果

1、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所检测出的33例骨骼肢体存在畸形的胎儿在引产或者分娩之后都通过X线技术或者相关的病理解剖等方法得到了确认和证实,这些胎儿中又25名胎儿存有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另外8名胎儿都是成骨发育不全。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

2、产前B超及产后X线检查结果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在我院定期定点产检的、孕期>16 w的孕妇1876例进行超声筛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结果所有参加筛查的孕妇中有35例查出胎儿畸形,最终结果通过引产或正常分娩证实,共有37例胎儿畸形,其中存在1例误诊,所以存在3例漏诊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为准确的检查出胎儿畸形情况,对临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标签:超声;胎儿;肢体畸形;筛查 随着生活的快节奏进行,很多青年男女不得不选择大龄婚育,另外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日益增加的各种辐射,都成为胎儿畸形的诱因[1]。少生、优生一直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目标[2]。本研究就是着眼于当前形势,对本县孕期达到标准的产妇进行超声筛查,以减少畸形的胎儿的出生,降低胎儿先天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定点定期检查的孕妇进行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孕妇总数1876例,检查时间为孕期16 w以上,胎儿早期超声检查正常,年龄20~39岁。所有参加本次筛查的孕妇及家属都了解本试验的目的、方法,并完全同意参加本试验。 1.2方法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设置探头频率为3.5~5.0 MHz,孕妇取仰卧或者侧卧位,对下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检查顺序按照胎儿从头到脚,再是四肢及四肢末端的顺序进行,对胎儿的每个内脏器官都应仔细全面的检查,然后检查羊水、脐血流和胎盘的情况。重点排查部位包括头面部是否存在唇腭裂等,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为无脑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脊柱裂、腦脊膜膨出等,心脏是否存在房室缺损、间隔缺损、血管畸形、血流畸形、心腔发育不良、瓣膜闭锁等情况,消化系统是否有内脏外翻、脐部肠膨出、巨结肠、肠道闭锁等现象,泌尿系统是否有尿道梗阻、肾积水、多囊肾、巨膀胱等情况。如发现发育异常部位,则需反复扫描可疑部位,并进行进一步动态观察,另外可以与其他有经验的超声医生一起会诊,确定畸形部位,并观察是否存在多器官畸形的情况,对孕妇及家属详细、如实描述,给出合理建议,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观察,并适时复诊。 1.3各指数计算方法及意义误诊率即假阳性率(%)=假阳性/(假阳性+真阴性)×100%,该指标是指筛检试验误诊患者的情况;该指数越低,说明筛查的结果越准确。 漏诊率即假阴性率(%)=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100%,该指标是指筛检试验漏诊患者的情况;该指数越低,说明筛查的结果越准确。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李鹰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李鹰 发表时间:2018-11-21T11:51:01.8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李鹰 [导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畸形胎儿发生率逐渐提升,若新生儿出现肢体畸形问题。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南蓝山 425800) 摘要:目的:探究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1例处于16~33周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产前超声检查与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孕妇怀中胎儿进行检查,在详细记录肢体畸形胎儿情况后,将其与孕妇引产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判断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结果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为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时,诊断准确率更高,在 921例孕妇中,仅出现1例漏诊情况,在判断为胎儿肢体畸形的孕妇中,出现3例部分漏诊情况,尚未出现误诊情况,总漏诊率为0.44%。结论超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在诊断过程中能够尽早发现胎儿所存在的胎儿畸形问题,因此将超声诊断应用于产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畸形胎儿发生率逐渐提升,若新生儿出现肢体畸形问题,不仅给新生儿家庭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新生儿健康程度,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基于此,就要提高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保证胎儿健康程度[1]。基于临床研究与临床证实,发现产前超声检查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肢体畸形的首选方式,该种方式不会对孕妇产生危害,但同时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为了判断超声诊断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开展本次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资料选取了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1例孕妇,孕妇年龄区间为20~43岁,平均年龄为31.1±2.1岁,孕周16~33周,平均孕周26.9±3.0周。孕妇之间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但是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做好超声检查仪器准备工作,本次检查使用了Voluson730成像系统,采取多普勒超声仪器为孕妇进行检查。(2)检查过程。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引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方式,对孕妇腹部进行检查。首先,检查胎儿生长径线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工作,随后针对胎儿头部、面部、脊柱、躯干以及四肢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循上述检查环节。在对患者进行肢体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采取顺序连续超声追踪检查方法对孕妇进行扫描,通常医务人员需要从近端开始,由近端逐渐蔓延到远端,在观察过程中需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保证从胎儿肢体长轴切面进行检查时,能够准确发现胎儿是否存在肢体畸形的不良情况。与此同时,在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时,还需要详细观察胎儿在母体中呈现出的姿势。在上述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配合短轴切面进行观察,针对超声异常部位,临床诊断人员应使用三维超声技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检查。若在诊断过程中出现由于胎儿肢体被遮挡或被压迫造成的观看不清问题,医务人员则需要引导孕妇转变体位,保证检查效果更理想。(3)记录与核实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详细记录胎儿状态,针对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肢体畸形胎儿,则需要完整记录观察情况;在检查后,医务人员需要通过对观察过程进行回顾与分析,判断自己当时所记内容是否存在异常,为降低肢体畸形误诊率与漏诊率,当医务人员发现异常时,需要及时与孕妇进行合理沟通,并引导其接受再次超声检查。在确定胎儿为畸形胎儿后,为孕妇实施引产,核实引产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是否相同。 1.3 临床观察指标 此次临床观察的指标为孕妇引产结果与临床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若不能为孕妇提供准确率高的检查与诊断结果,则会影响我国新生儿健康质量,因此做好临床中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工作十分重要[2]。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已经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临床中多方面诊断之中,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8T16:25:15.9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作者:任笑乐[导读] 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结论:在对胎儿的骨骼肢体畸形应用产前B超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该方法是当前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众多方法中的首选方法。 任笑乐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在孕妇产前应用B超技术对胎儿的骨骼肢体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情况的临床检出率来判断该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6年11月之间收诊的33例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妊娠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由此来判断产前B超检查和产后胎儿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对于胎儿骨骼肢体发育情 况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检测出的33例骨骼肢体存在畸形的胎儿在引产或者分娩之后都通过X线技术或者相关的病理解剖等方法得到了确认和证实,这些胎儿中又25名胎儿存有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另外8名胎儿都是成骨发育不全。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结论:在对胎儿的骨骼肢体畸形应用产前B超技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检出率,该方法是当前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众多方法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胎儿骨骼肢体畸形;B超;X线片;软骨发育不全;成骨发育不全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材料 以我院从2013年8月到2016年11月之间收诊的33例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妊娠妇女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这些妇女中年龄最小的危28岁,最高年龄的妇女年纪为45岁,妇女的平均年龄为29.8±3.8岁。孕龄在19周到38周之间不等,孕龄平均为26.2±6.7周,孕周的推算主要依据妇女末日月经的日期。这些妇女中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人数分别为11人和22人。 2、观察指标和诊断标准 对胎儿的产前B超检查和产后胎儿的临床表现以及X线检查结果进行一定的比对和分析,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情况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①如果胎儿的股骨和肱骨的长度比同期正常孕妇的4SD小或者股骨长与腹围的比值小于0.16则将胎儿的情况判定为软骨发育不全;②如果通过X线片显示发现胎儿的四肢短小且长骨存在弯曲的情况,另外胎儿存在宫内骨折的现象以及骨质疏松和骨脆性增加等表现则将胎儿的发育情况判定为成骨发育不全。 二、结果 1、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骨骼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所检测出的33例骨骼肢体存在畸形的胎儿在引产或者分娩之后都通过X线技术或者相关的病理解剖等方法得到了确认和证实,这些胎儿中又25名胎儿存有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另外8名胎儿都是成骨发育不全。在应用产前B超检查的过程中对于软骨发育不全的胎儿检测率为80%,而对成骨发育不全症状检出率达到100%。 2、产前B超及产后X线检查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