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9.51 KB
- 文档页数:11
2022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单元试题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3,2,7 C.6,22,10 D.3,5,8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
A.5+1 B.-5+1 C.5-1 D.5
4.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放学以后,萍萍和晓晓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萍萍和晓晓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萍萍用15分钟到家,晓晓用20分钟到家,萍萍家和晓晓家的距离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
6,如图1所示,要在离地面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使拉线和地面成60°角,若要考虑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节省材料,则在库存的L1=5.2米,L2=6.2米,L3=7.8米,L4=10米四种备用拉线材料中,拉线AC最好选用( )
A.L1 B.L2 C.L3 D.L4
7.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的B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的A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的高度是( ) 5mBCAD图1 A.5m B.12m C.13m D.18m
7题图 8题图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圆柱形容器的高为0.9m,底面周长为1.2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m处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2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
)
A.1m B.1.1m C.1.2m D.1.3m
2 . 如图,在中,,,AD是的中线,AE是的角平分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是
A.2 B.4 C.5 D.
3 . 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8 B.10 C.12 D.15 第 2 页 共 11 页 4 .
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一只小蚂蚁要从A点爬到B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10
B.8 C.5 D.4
5 . 下列各组数据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1,2,2 B. C.13,14,15 D.6,8,10
6 . 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且BD∶DC=2∶1,则∠B满足( )
A.0°<∠B<15° B.∠B=15° C.15°<∠B<30° D.∠B=30°
7 . 如图,一根长5米的竹杆AB斜立于墙AC的右侧,底端B与墙角C的距离为3米,当竹杆顶端A下滑x米时,底端B便随着向右滑行y米,反映y与x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A B.B C.C D.D
8 . 如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 第 3 页 共 11 页 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 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 14,36,39 B. 8,24,25 C. 8,15,17 D. 10,20,26
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 )
A. 90° B. 60° C. 45° D. 30°
3.△ABC的三边分别为下列各组值,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
A.a=41,b=40,c=9 B.a=1.2,b=1.6,c=2
C.a=12,b=13,c=14 D.a=35,b=45,c=1
4.在Rt△ABC中,∠C=90°,AB=15,AC:BC=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4 B. 48 C. 54 D. 108
5.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5,BE=12,则EF的长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A.7 B.8 C.7 D.7
6.在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7.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CC′的长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8分)
8.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6,BC=8,则斜边AB=
1 DCBA
5米 3米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试卷(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3.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
6. 在Rt△ABC中,∠B=90°,BC=15,AC=17,以AB为直径作半圆,则此半圆的面积为( ).
A.16π B.12π C.10π D.8π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
A、 25 B、 12.5 C、 9 D、 8.5
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ba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数据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2,3,4 C.1,2,3 D.4,8,10
2.下列4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5,2.5,2 B.2,2,2
C.12,16,20 D.0.5,1.2,1.3
3.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边为3和5,则第三边为( ).
A.4 B.5 C.4或34 D.3或34
4.在RtABC中,90C,2AC,4BC,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 )
A.45 B.25 C.855 D.455
5.下列条件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1:2:4ABC
C.23a,24b,25c D.4a,5b,6c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斜边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14 B.34 C.12 D.1
7.在ABC中,∠BAC=90°,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BC=AC+BC B.AC2=AB2+BC2
C.AB2=AC2+BC2 D.BC2 =AB2+AC2
8.《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译文:一根竹子,原高一丈,虫伤有病,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着地,着地处离原竹子根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1丈=10尺).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
A.3尺 B.4尺 C.4.5尺 D.4.55尺
9.如图所示,已知ABC中,6AB,9AC,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22MCMB等于( ).
A.9 B.25 C.36 D.45
10.如图,如图,在等边△ABC中,AB=6,AD⊥BC,E是AC上的一点,M是AD上的点,若AE=2,求ME+MC的最小值( )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得分
一、相信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A.6B.4.5C.2.4D.8
2.下面几组数:①7,8,9;②12,9,15;③m2+n2,m2–n2,2mn(m,n均为正整数,mn);④
2a,12a,22a.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三角形的三边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8∶16∶17B.a2-b2=c2
C.a2=(b+c)(b-c)D.a:b:c=13∶5∶12
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ba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A.5B.25C.7D.5或7
6.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A.24cm2B.36cm2C.48cm2D.60cm2
7.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1B.120C.90D.不能确定
8.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
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A.600米B.800米C.1000米D.不能确定
二、你能填得又快又对吗?(每小题4分,共32分)
9.在△ABC中,∠C=90°,AB=5,则2AB+2AC+2BC=_______.10.如图,是2002年8月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
如果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和等
于.
1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在RtABC中,90ACB,CDAB于D,已知15AB,RtABC的周长为15+95,则CD的长为( )
A.5 B.13 C.95 D.6
2.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1),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x2+y2=49 B.x-y=2 C.2xy+4=49 D.x+y=9
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6,b=8,c=10 B.a=5,b=12,c=13
C.a=1,b=2,c=3 D.∠A:∠B:∠C=1:2:3
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8,10 B.8,15,17 C.4,5,7 D.7,19,21
5.如图,在22的方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C边上的高为( )
A.5 B.322
C.355 D.32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 )
A.245 B.5 C.6 D.8
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2,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A.8 B.4 C.8 D.6
8.图1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
9.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6,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A.16 B.32 C.160 D.256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本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在Rt△ABC中,∠C=90°(1)若a=5,b=12,则c=________;
(2)b=8,c=17,则S△ABC=________。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按角分类)。
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自然数,则其周长为________。
4.传说,古埃及人曾用"拉绳”的方法画直角,现有一根长24厘米的绳子,请你利用它拉出一个周长为2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你拉出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分别为_______厘米,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6.观察下列各式:32+42=52;82+62=102;152+82=172;242+102=262;……;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请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最早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给出的).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因而c2= + ,化简后即为c2= .
8. 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观察下列几组数据:(1) 8, 15, 17; (2) 7, 12, 15; (3)12, 15, 20; (4) 7, 24, 25.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有( )组
A. 1 B. 2 C. 3 D. 4
1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上的高为125 D.三角形的面积为20
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1,1,2 B.1.5,2,2 C.7,24,25 D.6,12,13
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 )
A.5 B.17 C.5或17 D.5或√313
4.在ABCV中,若::1:1:2ABC,且C的对边长为2,则A的对边长为( )
A.1 B.2 C.3 D.2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为( )
A.13 B.2﹣13 C.﹣13 D.13﹣2
6.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32,则BC的长是( )
2
A.322 B.32 C.3 D.33
7.如图,一棵大树被大风刮断后,折断处离地面8m,树的顶端离树根6m,则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18m B.10m C.14m D.24m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9.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醉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8,c=10,则a的值为( )
A.2 B.6 C.5 D.36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A.1 B.2 C.3 D.2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6.《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x2-6=(10-x)2 B.x2-62=(10-x)2
C.x2+6=(10-x)2 D.x2+62=(10-x)2
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8.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222
abc+=
勾股定理的证明:
方法一:4
EFGHSSS
+=
正方形正方形ABCD,221
4()
2abbac+−=,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
2Sabcab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
()2Sabaabb=+=++ ∴222
abc+= 方法三:1
()()
2Sabab=++
梯形,211
2S2
22ADEABESSabc
=+=+
梯形,化简得证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22
ab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
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4、勾股数: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
abc+=中,
a,b,
c为正整数时,
称
a,b,
c为一组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5、12、13;7、24、25等
b
acb
acca
bcab
cbaH
G
FED
C
BA
a
bccba
ED
CBA
例、在Rt△ABC中,a=3,b=4,求c.
错解 由勾股定理,得
c=22
ab+
=22
43+
=5
诊断 这里默认了∠C为直角.其实,题目中没有明确哪个角为直角,当b>a时,∠B可以为直角,故本
题解答遗漏了这一种情况.
当∠B为直角时,
c=22
ba−
=22
43−
=7
例、已知Rt△ABC中,∠B=RT∠,
a=2
,
c=22
,求b.
错解 由勾股定理,得
B=22
ca−
=22
(22)(2)−
=6
诊断 这里错在盲目地套用勾股定理“a2
+b2
=c2
”.殊不知,只有当∠C=Rt∠时,a2
+b2
1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C )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 A )
A.3 B.4 C.5 D.6
3.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四个说法:①x2+y2=49;②x-y=2;③2xy+4=49;④x+y=9.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C )
A.3 B.4
C.5 D.±5
5.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B )
A.1 B.2 C.3 D.2
2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D )
A.60海里 B.45海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Rt△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C=90°,c=13,a=12,则b的值为( )
A.7 B.5 C.25 D.6
2.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勾股数的是( )
A.3,4,5 B.6,8,10 C.5,12,13 D.20,30,40
3.如图,在RtABC△中,CACB,D为斜边AB的中点,RtEDF在ABC内绕点D转动,分别交边AC,BC于点E,F(点E不与点A,C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45DEF;②222BFAEEF;③2CDEFCD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 )
A.13 B.13或 C.13或15 D.15
6.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 )
A.20cm B.50cm C.40cm D.45cm
7.如图,△ABC 的两条高线 BD,CE 相交于点 F,已知∠ABC=60°,AB=10 ,CF=EF,则△ABC 的面积为( )
A.203 B.253 C.303 D.403
8.已知,等边三角形ΔABC中,边长为2,则面积为( )
弟1页 (共8页) 弟2页 (共8页)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的长为( )
A.3 B.4 C.5 D.6
2.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1,2,3
C.6,7,8 D.2,3,4
图17-Z-1
3.如图17-Z-1,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3 B.5 C.6 D.7
4.如图17-Z-2是甲、乙两张不同的长方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
图17-Z-2
A.甲、乙都可以
B.甲、乙都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
D.甲可以,乙不可以
图17-Z-3
5.如图17-Z-3,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
A.1 B.2 C.3 D.4
6.如图17-Z-4,△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
A.3 B.2 3 C.3 3 D.4
3
图17-Z-4 图17-Z-5
7.如图17-Z-5,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AD=4,则△ABC的面积为( )
A.30 B.24
C.20 D.48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第 1 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 , B. 3,4,5 C. 5,12,13 D. 2,2,3
2.下列数组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 3,4,5 B. 5,12,13 C. 1, , D. 2,3,4
3.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 C. 6,8,11 D. 5,12,23
4.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 米,13 米长的梯子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高度是( )
A. 12 米 B. 13 米 C. 14 米 D. 15 米
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1.5,b=2,c=2.5 B. a:b:c=3:4:5 C. ∠A+∠B=∠C D. ∠A:∠B:∠C=3:4:5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底边长为10cm,底边上的高为12cm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
A.12cm B.13cm C.14cm D.15cm
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5,6,7 B.40,41,9 C.12,1,32 D.0.2,0.3,0.4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和12,则第三条边长为( )
A.13 B.119 C.13或119 D.不能确定
4.在RtABC△中,=90C∠,9AC,12BC,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
A.365 B.1225 C.94 D.334
5.“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4,则中间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的比值是( )
A.12 B.14 C.15 D.110
6.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2217|15|80abc,则ABC△是( )
A.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不是直角三角形
7.如图所示,在ABC△中,CDAB⊥,D为垂足,且17BC,15BD,6AD,则AC的长为( )
A.10 B.9 C.8 D.7
8.下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根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最大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是( )
A.16 B.15 C.14 D.1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把命题“如果ab>,那么0acbcc>”的逆命题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169 B.119 C.13 D.144
2.在Rt△ABC中,∠B=90°,BC=1,AC=2,则AB的长是( )
A.1 B. C.2 D.
3.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4,9,1,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18 B.114 C.194 D.324
4.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未知边的长x等于( )
A.13 B. C.5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 )
A.(10,0) B.(0,4) C.(4,0) D.(2,0)
6.以下列三个数据为三角形的三边,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4,5,6 C.5,12,13 D.5,6,7
7.下列各组数据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7,24,25 C.8,15,17 D.5,7,9
8.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2﹣c2=a2 B.a:b:c=3:4:5
C.∠C=∠A﹣∠B D.∠A:∠B:∠C=9:12:15
9.如图,在Rt△ABC中,∠C=90°,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为“希波克拉底月牙”,当AC=4,BC=2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 B.4π C.8π D.8
10.如图,这是用面积为24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E,△BCF,△CDG和△DAH拼成的“赵爽弦图”,如果AB=10,那么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 )
A.1 B.2 C.2 D.4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3,4),则它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
1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为 .
1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2=
,∠ABC=
°.
14.已知两线段的长分别是5cm、3cm,则第三条线段长是 时,这三条线段构成直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5.在△ABC中,∠ACB=90°,AC=5,AB=BC+1,求Rt△ABC的面积.
16.如图,在△ADC中,∠C=90°,AB是DC边上的中线,∠BAC=30°,若AB=6,求AD的长.
17.如图,某人划船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25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划了65m,求该河流的宽度.
18.如图,在△ABC中,AB=20,AC=15,BC=25,AD⊥BC,垂足为D.求AD,BD的长.
19.如图,在Rt△ABC中,∠C=90°,AC=30cm,BC=21cm,动点P从点C出发,沿CA方向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如果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1cm/s.那么运动几秒时,它们相距15cm?
20.如图,在△ABC中,AD⊥BC,AB=10,BD=8,∠ACD=45°.
(1)求线段AD的长;
(2)求△ABC的周长.
21.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所对的边.
(1)若b=2,c=3,求a的值;
(2)若a:c=3:5,b=16,求△ABC的面积.
2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A=90°,AB=3m,BC=12m,CD=13m,DA=4m.
(1)求证:BD⊥CB;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如图2,以A为坐标原点,以AB、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点P在y轴上,若S△PBD=S四边形ABCD,求P的坐标.
23.如图,一艘轮船以30km/h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某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途度由南向北移动,距台风中心200km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台风影响区.当这艘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它与台风中心的距离BC=500km,此时台风中心与轮船既定航线的最近距离BA=300km.
(1)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向,那么它会不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2)如果你认为这艘轮船会进入台风影响区,那么从接到警报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它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
(3)假设轮船航行速度和航向不变,轮船受到台风影响一共经历了多少小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1.【解答】解:第三边长的平方是52+122=169.
故选:A.
2.【解答】解:在Rt△ABC中,∠B=90°,BC=1,AC=2,
∴AB===,
故选:B.
3.【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得A、B的面积和为S1,C、D的面积和为S2,
S1=42+92,S2=12+42,
则S3=S1+S2,
∴S3=16+81+1+16=114.
故选:B.
4.【解答】解:∵x==,
故选:B.
5.【解答】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
∴OA=6,OB=8,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10,
∴AC=AB=10,
∴OC=10﹣6=4,
∴点C的坐标为(4,0),
故选:C.
6.【解答】解:A、22+32≠4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B、42+52≠6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C、52+122=13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D、52+62≠72,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C.
7.【解答】解:A、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整数,故错误;
B、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整数,故错误;
C、82+152=172,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错误;
D、52+72≠9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b2﹣c2=a2
则b2=a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a:b:c=3:4:5,
设a=3x,b=4x,c=5x,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C=∠A﹣∠B,
则∠B=∠A+∠C,
∠B=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A:∠B:∠C=9:12:15,
设∠A、∠B、∠C分别为9x、12x、15x,
则9x+12x+15x=180°,
解得,x=5°,
则∠A、∠B、∠C分别为45°,60°,75°,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D.
9.【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20,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AC×BC+×π×()2+×π×()2﹣×π×()2
=×2×4+×π××(AC2+BC2﹣AB2)
=4,
故选:A.
10.【解答】解:∵正方形EFGH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4S△ABE=102﹣4×24=4,
∴正方形EFGH的边长=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
11.【解答】解:∵点A(﹣3,4),
∴它到坐标原点的距离==5,
故答案为:5.
12.【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
故答案为:5.
13.【解答】解:连接AC.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2=12+32=10,
AC2=BC2=12+22=5,
∵5+5=10,即AC2+BC2=AB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45°.
故答案为:10,45.
14.【解答】解:当第三条线段为直角边时,5cm为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条线段长为=4cm;
当第三条线段为斜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得,第三条线段长为=cm.
故答案为4或cm.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5.【解答】解:如图所示:设AB=x,则BC=x﹣1,
故在Rt△ACB中,
AB2=AC2+BC2,
故x2=52+(x﹣1)2,
解得;x=13,
即AB=13.
∴BC=12,
∴S△ABC=•AC•BC=×5×12=30.
16.【解答】解:在Rt△ABC中,∠C=90°,∠BAC=30°,AB=6,
∴BC=AB=3,
在Rt△ABC中,AC==3,
∵AB是DC边上的中线,∴DB=BC=3,
所以CD=6,
在Rt△ACD中,AD===3.
答:AD的长是3
17.【解答】解:根据图中数据,由勾股定理可得:
AB===60(米).
∴该河流的宽度为60米.
18.【解答】解:∵AB2+AC2=202+152=625=252=B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S△ACB=×AB×AC=×BC×AD,
∴15×20=25×AD,
∴AD=12,
由勾股定理得:B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