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51.15 KB
- 文档页数:23
2022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勾股定理》单元试题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3,2,7 C.6,22,10 D.3,5,8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
A.5+1 B.-5+1 C.5-1 D.5
4.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放学以后,萍萍和晓晓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萍萍和晓晓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萍萍用15分钟到家,晓晓用20分钟到家,萍萍家和晓晓家的距离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确定
6,如图1所示,要在离地面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使拉线和地面成60°角,若要考虑既要符合设计要求,又要节省材料,则在库存的L1=5.2米,L2=6.2米,L3=7.8米,L4=10米四种备用拉线材料中,拉线AC最好选用( )
A.L1 B.L2 C.L3 D.L4
7.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的B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的A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的高度是( ) 5mBCAD图1 A.5m B.12m C.13m D.18m
7题图 8题图
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 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 14,36,39 B. 8,24,25 C. 8,15,17 D. 10,20,26
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 )
A. 90° B. 60° C. 45° D. 30°
3.△ABC的三边分别为下列各组值,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
A.a=41,b=40,c=9 B.a=1.2,b=1.6,c=2
C.a=12,b=13,c=14 D.a=35,b=45,c=1
4.在Rt△ABC中,∠C=90°,AB=15,AC:BC=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4 B. 48 C. 54 D. 108
5.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5,BE=12,则EF的长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A.7 B.8 C.7 D.7
6.在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2、3 B.2、3、4 C.3、4、5 D.4、5、6
7.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CC′的长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8分)
8.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6,BC=8,则斜边AB=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数据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2,3,4 C.1,2,3 D.4,8,10
2.下列4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5,2.5,2 B.2,2,2
C.12,16,20 D.0.5,1.2,1.3
3.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边为3和5,则第三边为( ).
A.4 B.5 C.4或34 D.3或34
4.在RtABC中,90C,2AC,4BC,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 )
A.45 B.25 C.855 D.455
5.下列条件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1:2:4ABC
C.23a,24b,25c D.4a,5b,6c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斜边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14 B.34 C.12 D.1
7.在ABC中,∠BAC=90°,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BC=AC+BC B.AC2=AB2+BC2
C.AB2=AC2+BC2 D.BC2 =AB2+AC2
8.《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译文:一根竹子,原高一丈,虫伤有病,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着地,着地处离原竹子根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1丈=10尺).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
A.3尺 B.4尺 C.4.5尺 D.4.55尺
9.如图所示,已知ABC中,6AB,9AC,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22MCMB等于( ).
A.9 B.25 C.36 D.45
10.如图,如图,在等边△ABC中,AB=6,AD⊥BC,E是AC上的一点,M是AD上的点,若AE=2,求ME+MC的最小值( )
八年级数学(下)
第十七章创优检测卷
(命题人:广西初中数学试题研究组)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12,b=5,则c的长为( )
A.26 B.18 C.13 D.10
2.(2016·广西南宁市期中)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作三个正方形,已知图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69,25,则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44 B.194 C.12 D.13
3.分别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1,32, C.6,8,11 D.5,12,17
4.已知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命题为假命题 B.该命题为真命题
C.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该命题没有逆命题
5.(2016·湖北荆门)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 )
A.5 B.6 C.8 D.10
6.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34 B.3 C.32 D.3
7.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836122baa=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8.下列命题:①如果a、b、c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4b、4c仍是一组勾股数;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5、12,那么第三条边必是13;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b、c(a>b=c),那么a2∶b2∶c2=2∶1∶1.其中正确的是( )
1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测试卷
(时间:45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图,一颗高为16m的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则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 )处.
A.5m B.7m C.8m D.10m
(第1题)
2.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第3题)
A.1.5,2,3 B.7,24,25 C.6,8,10 D.9,12,15
3.如图,在Rt△ABC中,∠C=900,若AB=15,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为( )
A.150 B.200 C.225 D.无法计算
4.甲、乙两艘客轮同时离开港口,航行的速度都是40m/min,甲客轮用15min到达A,乙客轮用20min到达B.若A,B两点的直线距离为1000m,甲客轮沿北偏东300的方向航行,则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 )
A.北偏西300 B.南偏西300 C.南偏东600 D.南偏西600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1,BC=1,CD=2,DA=6,且∠ABC=90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
A.2 B.221 C.21 D.221
(第5题) (第6题)
6.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2)(ba的值为( )A.13 B.19 C.25 D.169
第十七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12,c=13,则a=( )
A.1 B.5 C.10 D.25
2.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
A.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和等于0
B.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也相等
C.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D.如果|a|=|b|,那么a=b
4.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的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EF交BC于点F.已知EF=32,则BC的长是( ) A.322 B.32 C.3 D.33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
A.3 B.23 C.33 D.43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介于( )
A.-4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5和-4之间 D.4和5之间 7.如图,小巷左右两侧都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端墙脚的距离为0.7 m,顶端距离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 m,则小巷的宽度为( )
A.0.7 m B.1.5 m C.2.2 m D.2.4 m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级台阶的宽度都是30 cm,每级台阶的高度都是15 cm,连接AB,则AB等于( )
1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上的高为125 D.三角形的面积为20
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1,1,2 B.1.5,2,2 C.7,24,25 D.6,12,13
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 )
A.5 B.17 C.5或17 D.5或√313
4.在ABCV中,若::1:1:2ABC,且C的对边长为2,则A的对边长为( )
A.1 B.2 C.3 D.2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为( )
A.13 B.2﹣13 C.﹣13 D.13﹣2
6.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32,则BC的长是( )
2
A.322 B.32 C.3 D.33
7.如图,一棵大树被大风刮断后,折断处离地面8m,树的顶端离树根6m,则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18m B.10m C.14m D.24m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9.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醉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8,c=10,则a的值为( )
A.2 B.6 C.5 D.36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A.1 B.2 C.3 D.2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6.《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x2-6=(10-x)2 B.x2-62=(10-x)2
C.x2+6=(10-x)2 D.x2+62=(10-x)2
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8.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1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C )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 A )
A.3 B.4 C.5 D.6
3.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四个说法:①x2+y2=49;②x-y=2;③2xy+4=49;④x+y=9.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C )
A.3 B.4
C.5 D.±5
5.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B )
A.1 B.2 C.3 D.2
2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D )
A.60海里 B.45海里
弟1页 (共8页) 弟2页 (共8页)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Rt△ABC中,∠C=90°,AC=3,BC=4,则AB的长为( )
A.3 B.4 C.5 D.6
2.将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1,2,3
C.6,7,8 D.2,3,4
图17-Z-1
3.如图17-Z-1,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3 B.5 C.6 D.7
4.如图17-Z-2是甲、乙两张不同的长方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
)
图17-Z-2
A.甲、乙都可以
B.甲、乙都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
D.甲可以,乙不可以
图17-Z-3
5.如图17-Z-3,点D在△ABC的边AC上,将△ABC沿BD翻折后,点A恰好与点C重合.若BC=5,CD=3,则BD的长为( )
A.1 B.2 C.3 D.4
6.如图17-Z-4,△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
A.3 B.2 3 C.3 3 D.4
3
图17-Z-4 图17-Z-5
7.如图17-Z-5,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AD=4,则△ABC的面积为( )
A.30 B.24
C.20 D.48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勾股定理》单元提升测试卷
•选择题
1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3.如图所示,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
4.如图,AD 丄CD , CD = 4, AD = 3, / ACB= 90
5.在△ ABC中,/ A,/ B,/ C的对边分别记为 a, b, c,
A .如果/ A-Z B=Z C,那么△ ABC是直角三角形
2 2 2
B .如果a2= b2- c2,那么△ ABC是直角三角形且Z C = 90°
C.如果Z A:Z B:Z C= 1 : 3: 2,那么△ ABC是直角三角形C. D. 24
C. 12 D. 16 A• 4, 5, 6 B • 1, 1, 7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条直角边长多
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C. 6, 8, 11 D. 5, 12, 23
A . 4cm B. 8cm 2 cm,另一条直角边长
C. 10cm: 6cm,那么这个直角
D. 12cm
12米处.树折断之前
,AB = 13,贝U BC的长是(
F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置相接触,则容器中液体的高度至少应为( )
D .如果a2: b2: c2= 9: 16 : 25,那么△ ABC是直角三角形
6•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厶 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Z A+Z C =Z B B. a = , b = —, c= — 3 4 5
C. (b+a) (b-a)= c2 D. Z A: :Z B: Z C = 5: 3: 2
7.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 3尺.突然一阵大
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 6尺,
则水是( )尺.
C. 4.5 D. 5
8如图,是一扇高为2m,宽为1.5m的门框,现有3块薄木板,尺寸如下:①号木板长3m,
宽2.7m;②号木板长4m,宽2.4m;③号木板长2.8m,宽2.8m.可以从这扇门通过的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共23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 m的B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 m的A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的高度是( )
A.5 m B.12 m C.13 m D.18 m
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2.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3,4,6 B.7,24,25 C.6,8,10 D.9,12,15
3.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B=10,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4.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斜边长为( )
A.2.4 B.5 C.√7 D.7
5.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
A.1 B.1.4 C.√2 D.√3
6.在Rt△ABC中,a,b,c为三边长,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2+b2=c2 B.a2+c2=b2 C.b2+c2=a2 D.以上都有可能
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60 B.30 C.20 D.32
8.如图,将风筝放至高30 m,牵引线与水平面夹角约为45°的高空中,则牵引线AB的长约是( )
A.30 m B.45 m C.20√3 m D.30√2 m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跨学科融合)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长为8 cm的橡皮筋放置在水平面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垂直向上拉升3 cm至点D,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
第17章 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 )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S12+S22>S32
2.在△ABC中,若∠ABC=90°,则下列正确的是( )
A.BC=AB+AC B.BC2=AB2+AC2
C.AB2=AC2+BC2 D.AC2=AB2+BC2
3.Rt△ABC中,斜边BC=2,则AB2+BC2+CA2=( )
A.8 B.6 C.4 D.无法计算
4.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 )
A.3 B.2 C.4 D.
5.在△ABC中,AB=AC=10,BD是AC边上的高,DC=2,则BD等于( )
A.2 B.4 C.6 D.8
6.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7.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A:∠B:∠C=1:3:2
C.(b+c)(b﹣c)=a2
D.a=3+k,b=4+k,c=5+k(k>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8.下列各组数据是勾股数的有
组.(填写数量即可)
(1)6,8,10 (2)1.5,2,2.5 (3)32,42,52(4)7,24,25 (5),,
9.如图,“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在Rt△ABC中,AC=b,BC=a,∠ACB=90°,若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2,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a+b)2的值为 .
10.如图,A在线段BG上,ABCD和DEFG都是正方形,面积分别为7平方厘米和11平方厘米,则△CDE的面积等于 平方厘米.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勾股方圆图”(又称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1,小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44ab的值为( )
A.68 B.89 C.119 D.130
2.如图,ABC中,90,8,6ACBACBC,将ADE沿DE翻折,使点A与点B重合,则CE的长为( )
A.198 B.2 C.254 D.74
3.已知点M的坐标为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M在第二象限内 B.点M到x轴的距离为3
C.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4 D.点M到原点的距离为5
4.如图,点A表示的实数是( )
A.﹣3 B.﹣5 C.﹣6 D.﹣7
5.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AB是底面圆的直径,在圆柱表面的高BC上有一点D,且10cmBC,2cmDC.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的最短路程是( )cm.
A.14 B.12 C.10 D.8
6.△ABC的三边长a,b,c满足5a+(b﹣12)2+|c﹣13|=0,则△ABC的面积是( )
A.65 B.60 C.30 D.26
7.如图,RtABC中,90,4,6BABBC,将ABC折叠,使点C与AB的中点D重合,折痕交AC于点M,交BC于点N,则线段CN的长为( ).
A.73 B.83 C.3 D.103
8.如图,在ABC中,△B=22.5°,△C=45°,若AC=2,则ABC的面积是( )
A.322 B.1+2 C.22 D.2+2 9.我们知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就叫做一组勾股数.如果一个正整数c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a,b的平方和,即22cab,那么称a,b,c为一组广义勾股数,c为广义斜边数,则下面的结论:△m为正整数,则3m,4m,5m为一组勾股数;△1,2,3是一组广义勾股数;△13是广义斜边数;△两个广义斜边数的和是广义斜边数;△若2222,12,221akkbkckk,其中k为正整数,则a,b,c为一组勾股数;△两个广义斜边数的积是广义斜边数.依次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13cm B.2.4cm C.3013cm
D.6013cm
2.判断下列各组数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3,4,6 B.4,5,7 C.2,3,7 D.7,6,13
3.如图,已知S1,S2和S3分别是Rt△ABC的斜边AB及直角边BC和A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则S1,S2和S3满足的关系式为( )
A.S1<S2+S3 B.S1=S2+S3 C.S1>S2+S3 D.S1=S2∙S3
4.如图,小正方形边长表示1km,点A相对点B的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北偏西45方向 B.南偏东45方向
C.北偏西45方向22km处 D.南偏东45方向22km处
5.如果菱形的边长是2cm,一条对角线的长也是2cm,那么该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A.3cm B.4cm C.3cm D.23cm
6.边长分别为下列各组长度的三角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6,8,10 B.7,24,25
C.10,24,26 D.4,5,6
7.如图,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 )
A.1 B.2
C.3
D.2
8.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1S2,以CD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2S,…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2018S的值为( )
A.201612 B.201712 C.201622 D.201722
9.梯形ABCD中,AD// BC ,AB=3,BC=4,CD=2, AD=1,则梯形的面积为 ( )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线段AB=、CD=,那么,线段EF的长度为( )
A. B. C. D.
2.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
A.8 B.4 C.6 D.无法计算
3.如图,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面积是9,小正方形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a,较短直角边为b,则ab的值是( )
A.4 B.6 C.8 D.10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1,,2 C.6,8,10 D.1.5,2.5,3
5.如图,在△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试判定△ABC的形状(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的是( )
A.3,4,5 B.6,8,10 C.5,12,13 D.4,5,6
7.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2,3 B.0.3,0.4,0.5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C.,, D.7,24,25
8.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2800cm2,则斜边长为( )
A.80cm B.30cm C.90cm D.120cm
9.从电线杆离地面6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缆,钢缆与地面的夹角是60°,则这根钢缆的地面固定点到电线杆底部的距离是( )
A.2 B.2 C.3 D.6
10.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垂直地面)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m,当他把绳子拉直后,发现绳子下端拉开5m,且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是( )
A.6m B.8m C.10m D.12m
二.填空题(共8小题)
第 1 页 共 23 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本试卷三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一次飓风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米 B.6米 C.7米 D.8米
2 .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则由下列条件:
(1)ABC+;(2)123ABC::::;(3)222acb;(4)::1:2:3abc
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 开学之际,为了欢迎同学们,学校打算在主楼前的楼梯上铺地毯.如图,这是一段楼梯的侧面,它的高BC是3米,斜边AB是5米,则该段楼梯铺上地毯至少需要的长度为( )
A.8米 B.7米 C.6米 D.5米
4. 如图,一圆柱高12cm,底面半径为3cm,一只蚂蚁从点A沿圆柱表面爬到点B处吃食物,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取3)是( ) 第 2 页 共 23 页
A.15cm B.21cm C.24cm D.28 cm
5. 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壁,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若梯子底端位置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1.5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
A.2.7米 B.2.5米 C.2米 D.1.8米
6 . 如图: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的长方体盒子能容下的最长木棒长为( )
A.11cm B.12cm C.13cm D.14cm
7 . 如图,在△ABC中,AB=10,AC=6,BC=8,将△ABC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AD是折痕
则△BDE的周长为( )
A.6 B.8 C.12 D.14 第 3 页 共 23 页 8. 如图,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1mBE,将它往前推6m至C处时(即水平距离6mCD),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4mCF,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AC的长是( )
A.21m2 B.15m2 C.6m D.9m2
如图,“赵爽弦图”是吴国的赵爽创制的.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得到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再加上中间的小正方形组成,在一次游园活动中,数学小组制作了一面“赵爽弦图”
其中90ABC,AC=13cm,AB=5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cm.
A.169 B.25 C.49 D.64
10.勾股定理与黄金分割并称为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勾股定理的发现可以称为是数学史上的里程碑,2000多年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有几百种证法.利用图形中有关面积的等量关系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利用如图①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的②③④⑤四个图形中,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 4 页 共 23 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某处有一块长方形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AOB走“捷径”,仅仅少走了 米.
12.《九章算术》中有一道“引葭赴岸”问题:“仅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题意是:有一个池塘,其地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棵芦苇AB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如果把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的B',示意图如图,则水深为 尺
13 . 如图,数轴上的点C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
14 . 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为20,底面周长为30,如果一只蚂蚁要从圆柱体下底面的A点
沿圆柱表面爬到与A相对的上底面B点,则蚂蚁爬的最短路线长约为 .
15.荡秋千(图1)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 有一天,赵彬在公园里游玩,如图2,他发 第 5 页 共 23 页 现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 0.5mDE,将它往前推送 1.8m(水平距离 18m.BC)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1.1mBFCE,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则绳索AD的长度是_______.
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和C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点M和N,②作直线MN交边AB于点E,若5,4ACBE,∠B=45°,则AB .
17. 如图,在ABC中::3:4:5ABBCCA,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若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BPQ的面积为 2cm.
18. 如图,在ABC中90C,点D为BC边上一点,将ACD沿AD翻折得到ACD,若点C在AB边上,68ACBC,则AD的长为 . 第 6 页 共 23 页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个小题,共46分)
19.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3,AD=1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0 . 如图,小丽发现,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0.5mDE,将它往前推送至点B,测得秋千的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1.1mBF,此时水平距离1.8mBCEF,秋千的绳索始终拉的很直,求绳索AD的长度.
21 .如图,在5×5的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BCD是不是直角?请说明理由.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第 7 页 共 23 页
22.一架云梯长25米,如图,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
23 .如图,在矩形ABCD中,BC=4,AB=10,E为CD边上的一点,DE=7,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AB向终点B运动,连接P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BE的长;
(2)当t为多少秒时,BPE是直角三角形? 第 8 页 共 23 页
24.课本再现如图1,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12cm,底面圆的周长为18cm.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方法探究
对于立体图形中求最短路程问题,应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确定A,B两点的位置
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解决相应的问题.如图2,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中
点A,B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cm.
方法应用
(2)如图3,直四棱柱的上下底面是正方形,底面边长为3cm,高为10cm.在其侧面从点A开始,绕侧面两周,嵌入装饰彩条至点B停止.求彩条的最短长度.
第 9 页 共 23 页 (1)如图4,圆柱形玻璃杯底面周长为30cm,高为35cm,杯底厚1cm.在玻璃杯外壁距杯口2cm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蚂蚁相对面的内壁底部B处有一滴蜂蜜,蚂蚁沿杯口爬入内壁去吃蜂蜜,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玻璃杯的壁厚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答案】D【分析】由题意得: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了两直角边,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斜边,从而得出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
【详解】∵垂直于地面的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
∴折断的部分长为22345
∴折断前高度为5+3=8(米).
故选:D.
2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解:(1)ABC 180ABC
180CC
90C
ABC为直角三角形; 第 10 页 共 23 页 (2)::1:2:3ABC 180ABC
318090123C
ABC为直角三角形;
(3)222acb
222abc
ABC为直角三角形;
(4)::1:2:3abc
设ak 2bk 3ck(其中0)k
222abc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3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利用平移可知地毯的长为ACBC的和,解题的关键是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BC是直角三角形 3m5mBCAB,
224mACABBC
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为7mACBC
故选:B.
4.【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可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求解,如图,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如图 第 11 页 共 23 页
∵圆柱高12cm,底面半径为3cm
∴2312cm,392BCAC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2215cmABACBC
∴蚂蚁从点A沿圆柱表面爬到点B处吃食物,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5cm;
故选A.
5.【答案】A【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梯子的长,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小巷的宽度.
【详解】
由题意可得:2220.72.46.25AD
在RtABC中
90ABC 1.5BC米 222BCABAC
221.56.25AB
2AB
0AB
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