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6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1.09 KB
- 文档页数: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首诊症状和临床分析 作者:郑其岳 陈捷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5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SVM)的首诊症状和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6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2~39岁,平均(26±14)岁。分析归纳SVM的首诊症状及临床经过。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首诊症状为晕厥、气促、胸痛者多,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凶险,心肌酶升高持续时间长,但无心肌梗死时的酶峰变化,少数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表现多样,病程凶险,但仍以心脏表现为主,临床表现和客观的辅助检查指标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Initial symptoms and clinical analysis on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ZHENGQi-yue,CHEN Ji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ne,Yangjiang People's
【Abstract】 Objective Initial symptoms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urnover on 53 cases of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were analysed and summarized. Methods 53 cases of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di-agnosed from Mar 1999 to Jun 2007 were collected to summarize the initial symptoms and clinical course ,including 33 cases of male and 20 cases of female,aged from 12 -39(26±14) ages.Results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varied. Apopsychia, anhelation and chest pain were observed as initial symptoms. Myocardial enzymes incresed for a long time,but without peak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occurred,while only a few patients developed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Conclusion Manifestations of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are variable and develop quickly,but mainly on cardiac changes. Diagnosis of 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 depends mainly on
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经验王俊杰;孙翠芳;吴忠【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04(15)4【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4月间住院治疗的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18-47(36±10.7)岁,住院12-22(17.5±3.2)天,所有诊断均符合1999年制定的关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参考标准[1].结果所有病人心肌酶学持续性升高,心脏超声提示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减低.本组病例均累及心脏传导系统,主要表现为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1支或2支),均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其中2例更换为永久起搏器.4例酷似心梗样心电图表现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2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力衰竭、1例出现心肌心包炎、1例出现严重脑部并发症.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损伤的客观指标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和必要的、紧急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等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心功能,挽救生命.【总页数】3页(P1-3)【作者】王俊杰;孙翠芳;吴忠【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011;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1【相关文献】1.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J], 白玉亮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J], 温建华; 谌厚才; 温娟; 连俊玲3.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J], 白玉亮4.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邓颖慧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及心电图疗效观察 [J], 邱正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体会作者:左丽丽刘艳蓉田兴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过治疗24例病例中痊愈18例,好转6例,出院后复发2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合并症,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治疗以休息、抗病毒、保护心肌、中医中药等为主。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为一种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致死率高达5%左右[1],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心肌细胞受损死亡或是心肌细胞变性。
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是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2]。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2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4例,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19-57岁,平均38.7岁。
所有病例均排除风湿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肌损害,均达到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24例患者均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肺部可闻干/湿罗音,部分患者发病前1-2周发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症状。
心电图方面表现为ST-T段压低,12例出现窦性心律不齐,16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房颤,8例出现窦性心律过缓,5例出现S-T段异常抬高。
实验室检查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A-MB)明显增高者为15例。
1.3诊断标准[3]①患者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包忙音、阿-斯综合征、心源性休克等;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病史;②心电图显示早搏及心跳过快、传导阻滞、ST段和Q波异常等主要表现类型;③对患者的心肌、心内膜、心包的刺液取样依据病原学检测出有病毒或是病毒蛋白抗原;④进行超声心动检查或核素心肌显像检查中发现心腔壁活动异常、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
作者单位:山东 265700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 (隋瑜)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分析隋瑜[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5例(71.42%)明显高于全身多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1例(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指标治疗后(42.00±23.89)U/L 明显少于治疗前(174.00±59.3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炎症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
[关键词] 急性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急性重症心肌炎是由于心肌因感染、化学及物理因素发生炎症性病变引起的[1]。
重症患者常伴随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急性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晚期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值得进行仔细研究。
现对于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治疗没有特殊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长期进行卧床休息[3]。
选取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在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2.00±4.56)岁。
治疗患者纳入的标准:(1)在病毒感染后出现心脏衰竭、心脏跳动频率明显减弱、心电图发生改变等症状;(2)心肌损伤检查,血清增高、超声心脏图异常、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减弱等;(3)急性期进行心包穿刺进行病毒检查,发生血细胞凝集抑制反应滴度增高;(4)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膨出,扩张的肾盂壁及狭窄段输尿管。
保留的肾侧下方肾盂壁呈尖瓣状,探查肾盂内有无其它病变,然后行改良折叠术。
即将扩张。
膨出明显,肾实质菲薄处分别向肾盂腔内翻入,其外用细丝线缝合相对缘的肾包膜,固定其内翻状态。
完成肾折叠术后以3加细肠线缝合肾盂切口并吻合输尿管。
将离断的正常输尿管肾侧上端纵行全层切开2-3cm,将保留的肾盂壁瓣尖向下缝补在输尿管切口处,扩大肾盂出口以利尿引流,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及肾造瘘管。
术后10天左右拔除造瘘管,2周左右拔除支架管。
1结果18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尿瘘发生.术后半年至一年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复查,患肾肾盂容积显著缩小,肾盏无膨出,扩张,吻合引流畅通。
随访2~5年,患者发育正常,无积水发生,肾功能恢复良好。
2讨论小儿肾积水多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
本组病553理证实均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肌层肥厚及纤维增生所致。
本病治疗过去多行患肾切除术,现多行肾盂成形术,保留患肾。
但单纯肾盂成形术后肾盂、肾盏内仍有较大残腔,肾盂排空迟缓,肾内残尿较多,拔管后肾盂内易发生感染,甚至形成尿瘘,肾功能恢复不良,个别严重者须再次手术切除患肾。
我们采用肾盂成形加改良肾折叠术,克服了单线成形术不足。
改良肾折叠术用于重度肾积水,内腔扩大,膨出明显的局部肾盏及肾皮质菲薄处.改良肾折叠术比最初将肾上、下极大幅度对折缝合的折叠术更简便、更安全、适应症也较广.术中手术操作要轻柔,防止肾皮质破裂。
肾实质较厚处不宜行折叠术、强行内翻,因其质脆易造成肾实质裂伤.肾盂成形术加改良肾折叠术明显缩小了肾内残腔,减少了肾盂内残尿量,增加了肾盂排空能力,避免拔管后肾盂内感染,有利于肾功能恢复.病毒性心肌炎64例临床分析孙继兰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553-01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且有日趋增多之势,其病情轻重差异很大。
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0例诊治分析
徐敏雯;韦凡平
【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
【年(卷),期】2001(001)004
【摘要】@@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急性期死亡率高.现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2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如下.
【总页数】1页(P42)
【作者】徐敏雯;韦凡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科;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0例诊治分析 [J], 刘刚;戚国庆;刘坤申;田骆冰
2.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J], 马保新;周锡昌;吴正平;史雷忠;申跃云
3.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J], 毛春霞
4.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诊治分析 [J], 高见书;汪芳
5.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J], 李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