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916.00 KB
- 文档页数:48
第一章测试1.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关系()。
A:人-机-环境B:机-环境C:人-机D:人-环境答案:A2.人机工程学中的“人”是指()。
A:销售者B:所有人C:使用者D:购买者答案:C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学科()。
A:数学B:心理学C:生理学D:解剖学答案:BCD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A:实验法B:实测法C:观察法D:拟实法答案:ABCD5.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人体数据的类型有()。
A:测量尺寸B:静态尺寸C:动态尺寸D:功能尺寸答案:BC2.产品最小功能尺寸是()。
A:实际测量尺寸B:功能修正量+人体百分位数C:功能修正量D:人体百分位数答案:B3.尺寸设计可以采用平均人设计原则。
()A:错B:对答案:A4.动态设计原则可以解决布置复杂界面问题。
()A:错B:对答案:B5.极限设计原则是指按照最大百分位进行设计。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人机系统模型中,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业的面,称为人机界面。
()A:错B:对答案:B2.躯体感觉包括()。
A:感觉B:触觉C:温觉D:痛觉答案:BCD3.色彩视野由大到小的是()。
A:蓝色-黄色—白色B:白色-黄色—蓝色C:白色-蓝色—黄色D:黄色-白色—蓝色答案:B4.环转运动是指整根骨头绕骨的一个端点,并与骨呈一定角度的轴作旋转运动()A:对B:错答案:A5.使用比较多的足控制器,能减轻手的工作负荷,适用于需要大力气操作的场合为了利于对踏板施力,踏板应与操作者保持合适的尺寸与角度关系()A:错B:对答案:B第四章测试1.作业姿势的观察方法有()。
A:科勒特法B:吉尔法C:OWAS法D:Priel法答案:ABCD2.作业空间设计可以分()。
A:作业场所设计B:工位设计C:桌子设计D:座椅设计答案:ABD3.较为理想的坐压分布曲线是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至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
《计算机辅助测试》实验指导书陈曼龙王占领梁应选编写适用专业:_测控技术和仪器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07年 4 月前言本课程系统地论述了计算机测试系统设计的各个重要环节。
介绍构成计算机测试系统所需的计算机和测控总线技术,计算机和测试系统接口技术,模/数转换技术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测试系统抗干扰的若干方法;介绍虚拟仪器、现场总线和测控网络技术;给出测试系统设计方法和几个典型的设计实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所学知识,结合目前主流计算机测试系统,设置实验项目有:实验一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实验二虚拟示波器综合实验。
实验一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虚拟仪器的概念和基于组件的装配及软件设计方法,掌握用DRVI可重构虚拟仪器平台进行计算机测试系统设计的方法。
实验二虚拟示波器综合实验主要了解并掌握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初步掌握对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的编程、调试等基本技能。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指导书根据“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教学和选修课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计算机测试系统的发展和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开设验证和综合实验。
实验内容除涵盖目前流行的计算机测试系统DRVI、LABIEW测试平台编程和使用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测试》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还熟悉和掌握先进的测试系统原理、方法,更能适应实际生产需要。
本指导书适合于‘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目录实验规则 (1)实验一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 (2)实验二虚拟示波器综合实验 (8)实验规则一、实验课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作好预习及准备工作。
二、进入实验室后,应更换拖鞋。
书包、雨伞等不得带入仪器室,只准带进实验指导书、报告及有关的书籍和文具。
三、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严禁喧哗、打闹、及随地吐痰。
四、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用仪器,操作要细心正确,不得用手触摸光学镜头表面。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一节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一、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数字信号处理主要研究用数字序列或符号序列表示信号,并用数字计算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处理,以便把信号变换成符合某种需要的形式。
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频谱分析与数字滤波及信号的识别等。
数字信号处理中常用的运算有:差分方程计算、相关系数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功率谱密度计算、矩阵运算、对数和指数运算、复频率变换及模数和数值转换等。
很多数字信号处理问题,都可以用这些或加上其它的基本运算,经过适当的组合来实现。
二、测试信号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步骤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在工程测试中,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测试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从传感器获取的测试信号中大多数为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一般先要对信号作预处理和数字化处理。
而数字式传感器则可直接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联接,将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
测试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如图所示。
1.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数字处理之前,对信号用模拟方法进行的处理。
把信号变成适于数字处理的形式,以减小数字处理的困难。
如对输人信号的幅值进行处理,使信号幅值与A/D 转换器的动态范围相适应;衰减信号中不感兴趣的高频成分,减小频混的影响;隔离被分析信号中的直流分量,消除趋势项及直流分量的干扰等项处理。
2.A/D转换是将预处理以后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存人到指定的地方。
其核心是A/V 转换器。
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其有密切关系。
3.分析计算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可用数字运算器件组成信号处理器完成,也可用通用计算机。
目前分析计算速度很快,已近乎达到“实时”。
4.结果显示一般采用数据和图形显示结果。
三、模数转换(A/D转换)1、概念模拟/数字(Analog/Digital)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与之相应的数字量的装置。
模拟/数字转换是将模拟量转换为一定码制的数字量。
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在检测规程编制中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检测规程的编写速度和准确性。
目前计算机辅助检测规划(CAIP)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所面向的检测设备的不同,CAIP系统可分为:面向CMM的CAIP系统和面向通用检测量具的CAIP系统等。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Computer Aided Testing )领域的产品线包括三维空间扫描仪、检测臂等,主要为客户带来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产品的检测尺寸跨越度很大,既可以做精密零部件和产品的尺寸检测,亦可为工厂、流程工业提供大尺度的测量服务,在此基础上,还计算机辅助测试切削力的测量不仅有利于研究切削机理、计算功率消耗、优化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切削力的变化来监控切削过程,反映刀具磨损或破损、切削用量的合理性、机床故障、颤振等切削状态,以便及时控制切削过程,提高切削效率,降低零件废品率。
常用的切削测力仪有电阻应变片式和压电式两种。
利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切削力测量数据在切削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已很普及。
测力仪把被测的三个切削分力转化为电模拟信号并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处理。
传统的计算机测量和分析采用通用的或专门设计的接口板卡,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程序一般在通用的软件编程环境下,用C/C++或BASIC编制,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通信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困难。
此外,针对某种加工方式所编制的切削力测试软件,若应用于另一种加工方式,程序编码要作较大的改动,缺乏直观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虚拟仪器是当今计算机辅助测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以计算机为统一的硬件平台,在其中配以具有测试和控制功能并可实现数据交换的模块化硬件接口卡,辅以具有测试仪器功能且形象逼真的软件模块,通过系统管理软件的统一指挥调度来实现传统测控仪器的功能。
这种以软件为核心的系统不必象传统仪器那样受到生产厂商所设计功能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超强的运算、显示以及连接扩展能力来灵活地自己定义强大的仪器功能。
第二章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系统的传递特性测试系统选择的原则测试系统:执行测试任务的传感器、仪器和设备的总称。
1、测试系统的功能一个或若干个功能单元所组成。
测试系统的功能:能够使被测对象置于预定的状态下;能够对被测对象所输出的特征信息进行采集、传输与变换、分析处理、判断和显示记录,最终获得测试目的所需的信息。
一、测试系统的构成2、典型的力学测试系统的组成由荷载系统、传感器、信号变换与测量电路、显示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
图1-1 测试系统的组成图1-2 直剪试验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框图1.荷载系统荷载系统:使被测对象置于一定的受力状态下,使被测对象(试件)有关的力学量之间的联系充分显露出来,以便进行有效测量的一种专门系统。
图1—2 直剪试验计算机辅助阅试系统框图2.测量系统Array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和测量电路组成,它把被测量(如力、位移等)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经过后接仪器的变换、放大、运算,变成易于处理和记录的信号。
3.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是将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进一步进行处理以排除干扰。
图1—2直剪试验计算机辅助阅试系统框图4.显示和记录系统显示和记录系统是测试系统的输出环节,它是将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有用信号及其变化过程显示或记录(或存储)下来。
数据显示可用各种表盘、电子示波器和显示屏来实现;数据记录可采用函数记录仪、光线示波器等设备来实现。
第二节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第二节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二、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测试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精确度、稳定性、测量范围(量程)、分辨力和传递特性等。
1.测试系统的精度和误差精度:指测试系统给出的指示值和被测量的真值的接近程度。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不一致现象。
精度与误差的关系?第二节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指标误差表示方式:绝对误差△x:△x=x(仪器指示值)—A0(真值)修正值是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值,修正值的实际含义是:实际值等于测量值加上修正值。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