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流程
一、用物:负压盒,一次性无菌手套,碘伏,棉签。
二、操作步骤
1、术前了解病史,排除禁忌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签署知情同意书,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淀粉酶、凝血功能、乙肝全套、腹部 B 超、心电图、胸片等。
2、术前禁食、水 6-8 小时,取下活动性义齿,以免误吸。
3、按医嘱准备术前、术中所用药物及液体(杜冷丁、654-2 针、安定各 1 支,0.9%氯化钠 500 毫升×3 袋)。
4、由护理人员护送入介入科。
5、接患者回病房,了解术中情况,记录返回时间,宣教禁食、水 24 小时,待血淀粉酶正常后再进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卧床休息。
6、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量血压、脉搏,每天测量体温 4 次。
病情危重、年老体弱及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术后监护
SP02、HR 及 BP,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检测术后 2 小时和次晨血淀粉酶,若血淀粉酶值高,伴腹痛、恶心、呕吐、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警惕术后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7、有留置鼻胆管者应保持管道通畅,每 24 小时更换 1 次引
流袋。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做好记录。
并做好口腔和鼻腔的清洁护理。
8、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奥曲肽。
9、术后给予补液及抗生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0、做好健康教育。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ERCP术患者的临床术后护理资料,总结经验。
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经临床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51例患者未产生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且经过精心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对于经ERCP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积极的术后综合护理,配合医师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ERCP 术后护理经验总结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英文简称ERCP)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临床适用范围广、可不开刀治疗、患者住院时间短的优势特点,因此,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一致欢迎。
目前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临床上对胰腺先天性的畸形、胆道方面的疾病、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等疾病的检查、诊断确诊,且应用价值较高[1]。
但是因其诊断治疗技术毕竟还是具有侵入性,因此,仍然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胆道出血、胆漏、急性胰腺炎、碘药反应及胃肠道穿孔等,给病人造成一定的损伤及痛苦 [2]。
本文通过对53例行ERCP术患者的临床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提高护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总结分析53例行ERCP术患者的临床术后护理资料,其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43-77岁,平均(51.6±2.7)岁;21例胆总管结石,9例化脓性胆管炎,8例胆管狭窄,7例十二指肠憩室,8胆源性胰腺炎。
1.2 护理方法1.2.1 常规护理: ⑴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嘱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变化,有无恶心、腹部疼痛、呕吐、腹部三联征的症状发生,皮肤有无黄染情况,注意查大小便,是否有结石排出,大便颜色、性状是否正常。
对于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密切注意对应症状的出现情况,及时治疗。
在ERCP术后6小时需抽血,用以对患者淀粉酶进行检测,24小时后再次复查,并详细记录。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1.什么是ERCP?ERCP是endoscopic retrograde colangiopancreatography 的缩写,中文名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指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要用没学过医的普通人能看懂的描述],将导管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内,然后向导管内注入造影剂,通过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主要用于胰腺或胆道疾病的诊断,如胆道梗阻、结石、肿瘤、胰腺炎等;除了用于疾病的诊断之外,其还能借助内镜实施一系列治疗措施。
2.什么是上消化道内镜?上消化道内镜是指运用自带光源的可活动的内镜对上消化道管腔内部进行观察及操作的一种较新的检查及治疗技术[描述一下内镜的样子,做内镜的流程,是否需要麻醉,等等],根据应用的部位以及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种类,绝大多数ERCP采用十二指肠镜进行操作。
3.ERCP是怎样的流程,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一般由专业内镜医师将内镜从患者口腔送入,经由患者咽喉、食管、胃到达十二指肠,一般在十二指肠降段可见一椭圆形突起,即为十二指肠乳头。
而后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向胆胰管内插入导丝,然后沿着导丝送入导管,并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
4.胆管和胰管在身体的哪一部位?肝脏内分布着无数微细的管道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这些管道不断汇合逐级形成更粗大的上一级管道,形成胆道树,最终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将胆囊内的胆汁运送到十二指肠内,通俗来说胆道就是胆汁向肠道内运输的通道。
主胰管是将胰液从胰腺汇总起来传送进十二指肠的管道。
在十二指肠降段有一椭圆形突起,称为十二指肠乳头。
主胰管和胆总管汇合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的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有一圈环形的肌肉称为Oddi氏括约肌,控制乳头开口的扩张和闭合。
5.ERCP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1)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2)胰腺或胆道疾患(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可以在胰管或胆管的病变区域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中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南》要点自20世纪60年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问世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材料科学、影像学及临床经验的积累,ERCP已不再局限于“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扩张、引流等ERCP相关的治疗技术也逐渐开始涌现。
国内的ERCP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推广,目前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
1 总论1.1 疗效与风险1.1.1 ERCP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内应用以来,目前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ERCP的成功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我国ERCP的插管成功率可达95%以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缓解梗阻性黄疸等方面,ERCP 已经作为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疗效、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
1.1.2 ERCP分为诊断性ERCP及治疗性ERCP,作为侵入性操作,其并发症主要包括急性胰腺炎、胆管炎/脓毒血症、出血和肠穿孔,少见并发症包括低血压、低血氧、空气栓塞等。
1.1.3 ERCP并发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主要包括疾病相关因素与操作相关因素等。
疾病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急性胰腺炎病史、胆管狭窄、胰管汇流异常、口服抗凝药等;操作相关因素包括插管的难易、造影剂注入胰管的量及速度、内镜操作熟练程度、乳头切开速度过快、切缘凝固不足等。
1.1.4 ERCP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术者应采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围术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流程。
1.2 条件与准入1.2.1 ERCP应在设有消化内科、普外科或肝胆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影像科和内镜中心的综合性医院开展,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来完成。
1.2.2 实施ERCP的操作室应具有较大空间,面积不小于40m2,可以容纳专业设备以及相对较多的工作人员。
1.2.3 ERCP操作必须备齐以下器械:1.2.4 ERCP由主要操作者、助手及护士协同完成。
趋化㊁减弱其吞噬和杀菌能力,对病原菌清除率降低,高血糖还会降低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增加感染风险,临床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后感染风险㊂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易发生感染,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合并营养不良,且长期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因此术后易发生假体周围感染[9]㊂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原因为尼古丁可导致血管收缩,局部灌注减少和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延迟伤口愈合,增加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㊂研究显示围术期尿路感染增加浅表伤口感染㊁深部假体周围感染和所有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尿路感染与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有关[10]㊂以上结果提示临床对于手术时间过长,合并糖尿病㊁类风湿性关节炎,既往吸烟时㊁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应高度警惕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㊂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高危患者术后90d内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㊂对于假体周围感染高风险患者应适当延长敏感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预防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㊂综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为主,且主要感染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㊁喹诺酮类㊁克林霉素㊁庆大霉素耐药㊂手术时间过长㊁糖尿病㊁类风湿性关节炎㊁吸烟㊁尿路感染㊁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㊂临床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感染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假体周围感染率㊂ʌ参考文献ɔ[1]㊀Katz JN,Arant KR,Loeser RF.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a review[J].JAMA,2021,325(6):568-578.[2]㊀Price AJ,Alvand A,Troelsen A,et al.Knee replacement[J].Lancet,2018,392(10158):1672-1682.[3]㊀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37.[4]㊀Parvizi J,Zmistowski B,Berbari EF,et al.New definition for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from the Workgroup of the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469(11):2992-2994.[5]㊀孙哲,孙朝军,李红,等.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21(5):546-551.[6]㊀黄小敬,杨胜武,袁健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71-1473.[7]㊀陈志,林佳俊,刘文革,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骨伤, 2020,33(11):1032-1036.[8]㊀张莉敏,杜建龙,沈娟丽.术中温度管理对老年髋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4,36(18): 1558-1560.[9]㊀Kong L,Cao J,Zhang Y,et al.Risk factors for periprostheticjoint infection following primary total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a meta-analysis[J].Int Wound,2017,14(3):529-536.[10]㊀Schmitt DR,Schneider AM,Brown NM.Impact of perioper-ativ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J].Ar-throplasty,2020,35(10):2977-298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04-0622-04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研究李常洲1,㊀李千一2,㊀胡㊀雪1,㊀郭天宇1,㊀王爱民1,㊀苏㊀彬1,㊀花海洋1,㊀郑丽平1,㊀李建辉1(1.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㊀河北㊀承㊀德㊀0670002.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㊀河北㊀石家庄㊀050017)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应用效果研究㊂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经本院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ERCP碎石术取石后,采用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观察胆总管残余结石状况,给予放置鼻胆引流管㊂分析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㊂结果:本文中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过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均顺利完成㊂平均洞察胰胆成像系统的操作时间为23.0ʃ3.2min,手术时间为64.0ʃ5.4min㊂术后3d经鼻胆管进行胆总管造影,观㊃226㊃ʌ基金项目ɔ河北省2022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0220405)ʌ通讯作者ɔ王爱民察胆管内无残留结石,即给予拔出鼻胆管㊂80例患者术后第3天的生化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㊂结论: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应用中安全性能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㊂ʌ关键词ɔ㊀胆总管结石;㊀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㊀胰胆管造影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04.019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yemax Insight Pancreaticobiliary Imaging System fo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LI Changzhou,HU Xue,GUO Tianyu,et al(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engde,Hebei Chengde067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yemax Insight pancreaticobiliary imaging system i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Methods:A total of80patients who received common bile duc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to August2022were recruited.After routine ERCP lithotomy,eyemax Insight pancreatic biliary imaging system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residual stones of common bile duct unde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and nasobiliary drainage tube was placed.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is trea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s:In this study,80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by eyemax Insight pancreatic biliary imaging system.The average time of the insight pancreaticobiliary imaging was23.0ʃ3.2min,and the tatal operation time was64.0ʃ5. 4min.Three days after operation,the nasobiliary duct was performed for choledochography,and there were no residual stones in the bile duct.Three days after operation,the biochemical indexes including Tbil,TBA, Dbil,and IBil among80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operation,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ll patients recovered successfully and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Conclusion:Eyemax Insight pancreatobiliary imaging system has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i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way for clinical treatment,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ʌKey wordsɔ㊀Common bile duct stones;㊀Eyemax Insight pancreatic biliary imaging system;㊀Cholangiopancreatography㊀㊀胆总管结石在临床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该病好发于胆总管中下段,易发生化脓性胆管炎,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㊂随着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的上市,这就标明我国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产品的新突破[1,2]㊂相比同类型的产品,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的设计以及性价比更能迅速得到临床的认可㊂本文通过观察8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胆总管残余结石状况及术后生化指标等,研究该系统的临床疗效,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经本院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34例,年龄为40~68岁,平均年龄为(54ʃ4.5)岁;其中右上腹疼痛为70例,无腹痛者为10例;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1.2cm为49例,直径ɤ1. 5cm的为31例㊂1.2㊀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有腹痛㊁发热㊁黄疸等临床表现或(和)既往有胆管炎病史㊁胆源性胰腺炎病史,B超检查可见胆总管扩张;②生化指标异常: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17.1umoL/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15umoL/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12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40U/L,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50U/L㊂排除标准:①虽符合上述纳入诊断标准,但后期诊断为肝㊃326㊃脏恶性疾病者㊁肝炎㊁胆总管囊肿者;②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且不能耐受麻醉药物,手术禁忌症者,疑似胃肠穿孔者以及孕妇㊂1.3㊀方㊀法1.3.1㊀设备资料:洞察胰胆成像系统以及相关耗材附件㊁ERCP相关耗材附件均来自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㊂1.3.2㊀手术方法: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8h,禁水6h,术前30min给予剂量为0.1g吲哚美辛栓,预防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㊂常规完成术前准备,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气管插管以及静脉麻醉㊂接通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同时将吸引接头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将其手柄连接十二指肠镜㊂术前再次进行确认设备机器以及耗材有无异常状况㊂进入人体前,先给予0.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以及通道,水流速度以出水口能连接出水形式为最佳㊂同时注意注水泵的水流方向,当胰胆成像系统进行入十二指肠乳头处给予开灯,以3档㊁4档亮度为准㊂洞察胆总管结石,给予取石,取石球囊清扫胆总管内剩余的小碎结石,再次观察有无残留结石,留置鼻胆管引流管,结束手术㊂1.3.3㊀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持续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方法㊂术后第3天经鼻胆管进行胆总管造影术,观察胆管内有无残留结石,以便及时处理㊂1.4㊀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效果㊂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天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㊂1.5㊀统计学分析:文中数据资料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㊂计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手术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本文中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过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均顺利完成㊂平均洞察胰胆成像系统的操作时间为23.0ʃ3.2min,手术时间为64.0ʃ5.4min㊂术后3d经鼻胆管进行胆总管造影术,观察胆管内无残留结石,即给予拔出鼻胆管㊂80例患者术后第3天的生化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㊂见表1㊂表1㊀80例患者手术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 xʃs)组别生化指标(umoL/L)TBil㊀㊀㊀㊀㊀TBA㊀㊀㊀㊀㊀㊀DBil㊀㊀㊀㊀㊀IBil生化指标(U/L)AST㊀㊀㊀㊀㊀ALT㊀㊀㊀㊀㊀GGT手术前71.17ʃ7.6148.26ʃ6.2350.51ʃ7.1240.15ʃ4.75111.25ʃ15.2697.62ʃ9.1788.31ʃ9.46术后第3天20.46ʃ3.1717.23ʃ2.4014.23ʃ1.1116.16ʃ4.3148.61ʃ6.3336.26ʃ5.1331.34ʃ4.45 t55.01841.57145.03133.45433.91252.23148.740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3㊀讨㊀论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CBDS)在全球的总体发病率在10~20%之间,其中又有20%的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并且,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结石在世界范围内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㊂根据胆总管结石初始形成的部位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㊂原发性结石主要有胆泥淤积或合并感染引起,继发性结石多来源于肝内胆管或胆囊内结石[3,4]㊂在胆系结石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或者需要紧急干预的临床事件中,以胆总管结石最为突出,其可合并腹痛㊁寒战㊁高热㊁尿黄等症状,病情进展较为迅速,严重者可诱发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如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㊁脓毒症㊁肝功能衰竭等㊂为此,学者们探讨了多种诊疗方法,总体治疗方案经历了诸如开放式胆总管探查㊁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三个不同阶段,其中ER-CP术因其安全㊁高效的特点普遍为临床接受㊂但是该方案也有自身的局限性[5],如针对巨大胆总管结石㊁结石不规则㊁结石数量较多㊁取石位置困难㊁胃肠术后致局部结构改变造成局部黏连等,都给ERCP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ERCP术取石困难或风险高,那么寄希望于非外科手术取石的可能性就下降,从而选择开放式或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㊂㊃426㊃但外科手术也有其局限性,如开腹胆总管探查涉及术后T管留置问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消瘦者㊁大网膜组织薄弱者,留置时间可能更长并且还有胆漏和胆管狭窄的可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虽不涉及T 管留置问题,但对于患者胆囊管宽度㊁碎石器械及胆道镜要求较高[6],具体到各个医疗中心,其成功比例参差不齐㊂而ERCP术的适应人群广泛㊁获益人群可能更多,但传统的ERCP术只能通过荧光透视进行间接的观察患者胆胰管内情况,其敏感性也较低,并且无法满足胆胰管疾病治疗的超级微创的新诉求㊂近十年,在多项新的发明技术的加持下,ERCP技术又取得新的突破,Spyglass DS系统在胆胰管疾病的可视性观察和治疗方面有划时代意义[7],而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是近年国产新技术的典范,助力对国产设备实现对胆胰疾病进行可视化㊁精准化诊断与治疗,同样也解决了传统的ERCP技术无法直视困难结石而可能会造成漏诊的可能㊂同时,针对相对困难的胆胰结石如结石直径>15mm㊁结石位于狭窄处㊁结石嵌顿在肝内胆管处或者胆囊内等,亦可使患者获益㊂再者,ERCP胆道镜还可允许其他操作,如激光碎石㊁液电碎石等㊂近期研究发现,407例困难胆管结石患者经ERCP胆道镜下行激光碎石术或液电碎石术,其使用效果显著,成功率高达97.3%,仅一次胆道镜即可完全清除胆管结石的患者就高达77.4%[8]㊂另有一研究发现,156例ERCP 胆道镜取石患者,经胆道内镜下取石,80%的患者一次性经胆道镜取石成功,分别采用激光(成功率82%)和液电(成功率74%)碎石术取石,两者取石成功率无差异性[9]㊂既往关于胆道镜的研究多是美国波士顿公司发明的spyglass系统,其可用于多种胰胆管疾病的诊治如不明原因的胆管㊁胰管狭窄,胆管及胰管内结石的诊断和处理等[10,11]㊂结合本研究结果,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80例胆总管结石,视野良好㊁疗效满意,未发生出血㊁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监测患者多种生化指标均平稳下降㊂由此可见,国产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其安全性能高,可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㊁提高取石成功率,为临床碎石术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扩大样本例数或开展多中心的研究,提高该研究的可靠性;同时,关于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在其他胆胰疾病的诊断是否同样可信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关于eyemax洞察胰胆成像系统是否与Spyglass DS系统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治中具有相同临床效果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㊂ʌ参考文献ɔ[1]㊀夏明星,吴军,叶馨,等.新型Spy Glass经口胆道镜对性质不明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37(10):722-726.[2]㊀Bang JY,Navaneethan U,Hasan M,et al.Optimizing out-comes of single-operator cholangioscopy-guided biopsiesbased on a randomized trial[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18(2):441-448.[3]㊀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stones[J].Hepatol,2016,65(1):146-181.[4]㊀Lv F,Zhang S,Ji M,et al.Single-stage management withcombined tri-endoscopic approach for concomitant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docholithiasis[J].Surgical Endoscopy,2016,30(12):5615-5620.[5]㊀陈家先,宋春,段春宁,等.内镜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的安全性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1,15(4):437-439.[6]㊀魏耕富,马智,权力,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㊁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20,33(6):52-56.[7]㊀IShida Y,Itoi T,Okabe Y.Types of peroral cholangioscopy:how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type of cholangioscopy[J].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Gastroenterology,2016,14(2):210-219.[8]㊀Gutierrez OIB,Bekkali NLH,Raijman I,et al.Efficacy andsafety of digital single-operator cholangioscopy for difficultbiliary stone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16(6):918-926.[9]㊀Maydeo AP,Rerknimitr R,LauJY,etal.Cholangioscopy-guided lithotripsy for difficult bile duct stone clearance in asingle session of ERCP:results from a largemultinationalregistry demonstrate high success rates[J].Endoscopy,2019,51(10):922-929.[10]㊀Hammerle CW,Harder S,Chung M,et al.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omplications in the eraof cholangioscopy:is there an increased risk[J].Dig LiverDis,2012,44(9):754-758.[11]㊀王宏光,陶丽莹,郭庆梅,等.Spy Glass DS直视引导碎石术在胰管结石诊治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2,29(2):157-161.㊃526㊃。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继消化道内镜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胰胆系统直接造影的研究方法,于1968 年Mc Cune 等首次介绍。
经过30 余年的发展,对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适应证」凡胆胰疾病及疑有胆胰疾病均属ERCP 适应证。
一般多在B 型超声检查之后,根据提示的病变确定检查的指征和重点。
如疑有胆道系统结石、肿瘤、梗阻性黄疸、炎症性狭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以及壶腹区病变等均适于ERCP 检查。
「禁忌证」
1 .严重病例、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内镜检查者。
2 .对碘剂过敏,无法进行造影检查者。
3 .精神异常或极不合作者。
4 .上消化道梗阻无法插镜。
5 .急性胆道感染或胰腺炎(结石嵌顿所致急性胰腺炎不属检查禁忌)。
「方法概要」
1 .检查前准备
(1 )有条件者先作胃肠造影了解患者解剖特点,有否不
适合此项检查的上消化道畸形、狭窄及术后改道等。
(2 )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之消除顾虑、主动配合。
(3 )阅读ERCP 检查清单,简要询问病史,作必要体检,了解检查的指征,有否危险性和禁忌证。
(4 )检查前禁食、禁水8 小时。
(5 )术前作碘过敏试验。
(6 )术前肌注阿托品0 .5mg、地西泮5mg ,估计手术难度大、时间长者亦可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给与上述药物。
(7 )咽部麻醉方法与胃镜俭查术相同。
(8 )检查十二指肠镜及配件,如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并准备好造影导管、造影剂,枪查X 线机的性能。
2 .操作要点
(1 )患者体位同胃镜检查;亦可采取半俯卧位,以利插管。
(2 )缓慢轻柔地将十二指肠镜通过咽部插入胃腔。
(3 )吸除胃液,以减少误吸,注气膨胀胃腔,推进内镜,在幽门口处于视野中心,而即将消失(称日落征)时轻轻插入十二指肠球部。
(4 )向上向右旋转角度钮,右旋镜身,轻轻回拉内镜,可使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部。
(5 )嘱患者俯卧,保持内镜在中线位置,寻找乳头,并
使镜面正对和接近乳头。
(6 )将消毒导管内充满造影剂插入十二指肠导管入口,露出尖端,通过旋转镜身和调整导管拾举钮,使其尖端靠近乳头开口,然后进行插管。
乳头抽管是造影成功的关键。
(7 )导管插入成功后,在荧光屏监视下缓慢注入30 %左右泛形葡胺,并密切观察胆道、胰管充盈情况,疑有结石或扩张者选用稀释的造影剂更好。
(8)酌情进行胆管、胰管选择性遣影摄片,注意不同体位显像,包括拔除内镜后照片,以便充分显示可疑的病变。
「并发症」ERCP 属比较安全的检查方法,只要指征明确,操作细心,并发症不多见。
纵观国内外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约2 % ,以注射性胰腺炎和胆道感染败血症为多见。
而后者预后严重,死亡率较高,因此主张造影剂注入时压力不宜过高,避免在胆道感染急性期施行ERCP ,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临床应用」
1 .胆道疾病
(l )胆管与胆囊结石:胆管造影可见结石部位有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局部胆管有扩张现象。
还可显示结石的数量、分布和胆管狭窄。
直立位有利于显示胆管下端及胆囊影像。
(2 )胆管癌:可见胆管狭窄、梗阻或充盈缺损,病变处管壁僵硬,肝门部胆管癌可致梗阻,肝内胆管不显影;胆囊癌可表现为胆囊基底部充盈缺损。
(3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ERCP 可以协助排除胆管内残留结石或胆囊管遗留过长。
(4 )胆道蛔虫症:可显示胆总管内长条形密度减低区或团块状密度不均匀的透光区,有时甚至见到未完全进入胆管的虫体。
(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呈弥漫性狭窄及不规则充盈,极少数呈局限性狭窄。
2 .胰腺疾病
(l )胰腺癌:胰腺造影显示主胰管孤立的不规则狭窄、僵硬伴狭窄前扩张;主胰管阻塞、截断、移位;肿瘤附近侧支改变,如囊样破坏、胰管阻塞或移位等。
ERCP 诊断胰腺癌阳性率高达95 % ,是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
(2 )慢性胰腺炎:可显示胰管的形态学改变,如主胰管及其分支粗细不均、狭窄、扩张,有时呈申珠状,亦可见到结石。
单独主胰管梗阻难与胰腺癌区别。
(3 )胰腺囊肿:以假性砚肿居多,若与主腆管不相通则ERCP 正常。
有时胰腺瘤亦可表现为癌性囊肿,呈弥漫性不规则的囊腔。
不要误认为假性囊肿。
(4 )壶腹周围肿瘤:乳头检查可因肿块阻塞而失败,若有显影,有时可见到粘膜完好的梗阻,提示癌肿沿胆管系统浸润。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的改变及粘膜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ERCP 的主要特点是检查中可根据病变性质和病情,插入各种辅助器械,如引流导管、乳头切开刀、取石网篮等进行各项有关的
治疗,从而开辟了治疗内镜或微创外科(miniinvasive surgery)治疗的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