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95.05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群落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植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进行讨论。
一、植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植物群落组成的核心。
一个植物群落中拥有的不同物种数量越多,其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就越高。
这种多样性表现在物种的种类丰富度、相对多度和物种的相对分布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群落往往具有不同的植物物种组成,而这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决定着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仅取决于物种的丰富度,还与物种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密切相关。
植物物种之间的相似性越高,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就越强,但群落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较低;相反,植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性越大,群落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但相对稳定性较差。
因此,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平衡与适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结合是群落组成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二、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是指植物群落中物种所发挥的不同功能。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诸多角色,包括光合作用、土壤保持、饲料供应、空气净化、水循环等。
不同的植物物种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群落的整体功能。
群落中物种功能的多样性是植物群落保持生态平衡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植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收集与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碳固定在体内,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2. 土壤保持与改善: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侵蚀,并通过落叶、枯枝等有机物的堆积改善土壤质量。
3. 生物多样性维持:植物群落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维持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4. 空气净化与调节: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并调节气候和湿度。
5. 水循环调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地下水分经由根系吸收并释放到大气中,维持水平衡。
植物调查报告植物调查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1一、调查概况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2、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
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
长沙市城区天然植物群落调查报告侯碧清刘克旺前言植物群落是植物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演替而成,是植物群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群落类型,也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长沙市地处典型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物群落是常绿阔叶林,是以各类常绿阔叶树种如槠栲类、樟楠等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
这类植被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生物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好,群落结构最稳定,并能组成最佳的生态系统。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频率加快,对植物资源的破坏也随之日趋严重,致使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或改观,被人工植物群落或次生群落取代。
加强对次生群落的保护,随着次生群落自身演替规律,组成群落植物种类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使其结构、外貌发生变化逐步向良性的方向演变,最终发展形成稳定性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终极目的。
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就是探讨天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按照顺向演替方向发展。
园林绿化是建造人工群落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园林绿化本土化、原生化和多样化,最关键问题是植物选择和植物配植。
建造一个优秀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景观),必需按照天然群落的规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选用植物和植物间的合理配置,才能突出景观的稳定性、观赏性、地方性、多样性和提高生态效益。
因此,园林绿化工作事实上是一个仿造自然群落的过程,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功亏一匮。
一、自然环境概况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53′~113°06′,北纬28°02′~28°16′,东临江西省铜鼓、宜春、萍乡三县,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与益阳、娄底毗邻,北与岳阳接壤,东西长约233km,南北宽约90km。
长沙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滔滔湘江贯穿南北。
第1篇一、前言植物作为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材料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植物资源,提高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和分析,全面了解该区域的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徒步、骑自行车等方式对植物进行实地考察。
2. 记录与分析: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并利用专业植物鉴定工具进行鉴定。
3. 拍照记录:利用相机、手机等设备对植物进行拍照,以便后续分析。
4.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植物学资料、书籍和互联网资源,对所调查植物进行补充了解。
三、调查结果1. 植物种类:本次调查共记录植物种类XX种,其中乔木XX种,灌木XX种,草本XX种,藤本XX种。
2. 分布特点: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但部分珍稀植物种类分布较为集中。
3. 生长状况: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大部分植物生长旺盛,叶色翠绿,花果繁多。
4. 生态环境: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四、典型植物介绍1. 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种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叶形独特,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2.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树皮、枝叶、种子等部位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3. 金线莲(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金线莲为兰科金线莲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润肺止咳等功效,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
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它是包括植被、土壤、水文等因素在内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在植物群落结构当中,所涉及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包括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础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物种数目的多样性。
而功能多样性又是物种多样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不同的物种在经济价值、生态功能上的多样性。
而环境多样性指的则是不同的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
这些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然而,生物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不断讨论和探究的问题。
在各种环境变化的因素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非常关键的,而环境因素的变化也是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土地利用和覆盖度、干扰程度、生物入侵、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
土地利用和覆盖度是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影响因素之一,它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广泛,包括了农业、牧业、林业、城市化等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度当中,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等基本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干扰程度是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个方面的界定是比较广泛的。
可以把这个干扰程度分为同质化和异质化两种干扰方式。
同质化干扰是指在同一区域内具有相同生物地理区域内的环境条件,比如地理位置、气候等基本环境变量。
这种情况下的人为干扰会导致植物群落的同质化现象。
而异质化干扰则是指在区域内的环境变量差异性比较大,比如分布在山区、河谷、平原等地形条件不同的植物群落。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干扰会导致植物群落的异质化。
公园的生物调查报告公园的生物调查报告公园是城市中绿色的宝藏,是人们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
然而,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的生物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生物调查。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多样性调查在公园中,我们发现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乔木,包括松树、柳树和榆树等。
这些乔木为公园提供了宜人的阴凉环境,并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的花卉,如兰花、牡丹和郁金香等。
这些花卉不仅美丽,而且对于吸引蜜蜂和蝴蝶等传粉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乔木和花卉,我们还发现了一大批草本植物。
这些草本植物包括了各种野花和草地植物,如紫花苜蓿、菊花和小麦草等。
这些植物为公园增添了色彩,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二、动物多样性调查在公园的生物调查中,动物多样性同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观察到了许多鸟类的活动,如麻雀、知更鸟和喜鹊等。
这些鸟类在公园中筑巢、觅食,为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观赏体验。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候鸟,如白鹭和大雁等,它们在迁徙季节会选择在公园中歇脚补给。
除了鸟类,公园还是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松鼠、野兔和刺猬等动物的踪迹。
这些小型哺乳动物在公园中繁衍生息,为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昆虫和爬行动物。
公园中的花丛和树木吸引了许多蝴蝶和蜜蜂。
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蜥蜴和蛇类。
这些昆虫和爬行动物在公园中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
三、生态保护建议通过对公园的生物调查,我们认识到了生物多样性对于公园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和提升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植物保护:保护和繁育珍稀植物品种,增加植物多样性。
同时,加强对公园内乔木的修剪和养护,保持植物群落的健康。
2. 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增加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设置鸟巢和蝴蝶花园等,吸引更多的动物栖息和繁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 29(3): 229 ~ 243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广州市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分析郭亚男1, 王刚涛1, 梁丹1, 郭韵1, 曹洪麟1, 王瑞江1*, 曾宪锋2*(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2. 韩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潮州521041)摘要:为摸清广州市植物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广州市的维管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植被群落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
在种类方面,共记录到广州市维管植物230科1 362属3 508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5科78属174种, 裸子植物8科20属34种,被子植物197科1 264属3 3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20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5种;外来入侵植物有131种;种子植物区系为热带-亚热带过渡性质,表征科为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五列木科(Pentaphylacaceae)、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等7科。
植被调查和评估显示,在严格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条件下,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都趋向良性发展,并且森林植被继续向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演替。
这为广州市植物多样性现状以及近10年植被变化动态提供了完整的基础资料,并对制定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战略以及保障区域生物安全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城市植被;入侵植物;珍稀濒危植物doi: 10.11926/jtsb.4241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lant Diversity in GuangzhouGUO Ya-nan1, WANG Gang-tao1, LIANG Dan1, GUO Yun1, CAO Hong-lin1, WANG Rui-jiang1*, ZENG Xian-feng2*(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Food Engineering,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lant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Guangzhou, the vascular plants and vegetation in hotspot area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17 to 2019. A total of 3 50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1 362 genera and 230 families were recorded, of which 174 species in 78 genera and 25 families are lycophytes and ferns, 34 species in 20 genera and 8 families are gymnosperms, and 3 300 species in 1 264 genera and 197 families are angiosperms. There are 20 national and 5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plants, and 131 alien invasive plant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has the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ropical to subtropical and the typical families includes Lauraceae, Fagaceae, Pentaphylacaceae, Phyllanthaceae, Aquifoliaceae, Celastraceae and Theaceae. The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had gone through a posi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al tendency and the forest vegetation has been succeeding toward the zonal climax community typ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strict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These results present the comprehensive basic data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the dynamics of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recent 10 year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mak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keeping the local biosecurity in Guangzhou.Key words: Plant diversity; Urban vegetation; Invasive plants;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收稿日期: 2020–04–28 接受日期: 2020–10–09基金项目: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项目(SYZFCG-[2017]032)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of Guangzhou Municipal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fice (Grant No. SYZFCG-[2017]032).作者简介: 郭亚男(1990~ ), 女, 硕士,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
井冈山大学杂草地样方多样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2)初步了解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构成及数量。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中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目前所提出的大量的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
我们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是α-多样性测定方法。
α-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三、实验器材:样方测绳(25m),皮尺(50m),卷尺等四、准备事项:1.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野外调查设备器材的准备。
3.样地的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好一块杂草样地,并且选好样地后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样方地点在井冈山大学校变电站前面的杂草地,面积大小为5m×5m的样方。
4.调查记录表格的制作:实验前准备好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1。
调查表方式制作如下:表1.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者五、实验步骤:1.样地的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2、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天然的杂草地群落,样地面积大小为5×5m。
3、确定样方内物种的数量及每个物种个体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中。
4.样方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在样方内识别草木层的物种。
测量每个草木种的多度和盖度,观察其物候期,得出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到表1中。
在测量过程中若观察到动物物种就记录在附记一栏中。
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多度的测量---多度是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植物群落清查是生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等生态信息,为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一、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1. 物种调查:通过对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物种的调查与鉴定,了解物种的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
包括对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的调查与记录。
2. 样地调查:根据研究目的与需要,在研究区域内设立样地,记录样地内各物种名称、数量以及分布等信息。
样地的设置应根据地理环境、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等因素进行科学选择。
3. 群落结构调查:了解植物群落的垂直、水平分布、层级关系及组成结构。
包括绘制植物的高度分布图、覆盖度分布图等,以揭示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
4. 植物群落动态调查:通过长期的观察调查,了解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
包括物种的迁出迁入、演替过程、种群密度等的变化。
5. 生境调查:研究植物群落的生境条件,包括土壤性质、环境因素等,以分析植物群落的适应性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二、植物群落清查的方法1. 野外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直接记录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分布情况和特征。
可以借助实物标本、照片等资料进行辅助记录和标记。
2. 样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具有代表性的小区域,进行系统的样方调查。
根据样方中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对整个研究区域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描绘。
3. 路径法:通过在路径上设立固定间隔的样点,调查植物群落的相关信息。
路径法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4. 对比法:对照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内的不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其生境、物种组成等差异,揭示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三、植物群落清查的技术规范1. 专业知识:进行植物群落清查需要对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以准确进行物种鉴定和数据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意义:
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通过对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
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
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
熟禾、打破碗碗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公
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
修正,离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和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
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
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
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
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测绳。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
三.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1.取样数目
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
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2.取样技术
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
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相应的长度。则四点可构成所需大小的样方。
①样方的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面积统计植物种类数目,并逐步向外围扩大,
同时登记新发现的植物种类,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种类为止。
②面积扩大的方法
成倍扩大样地面积法:按照图3所示方法逐步扩大,每一级面积均为前一级面积的
2倍。
③记录方法:以面积大小为x轴,以种数为y轴,填入每次扩大面积后所调查的数
值。并连成平滑曲线。则曲线上由陡变缓之处相对应的面积就是群落的最小面积。
④草本层最适样方大小:1×1
~
3×
⑤样方数目:大样方数—2,每个大样方中又包含小样方10个。
(二)植物群落调查指标的测定方法
1.测定盖度:盖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
2.测定频度:频度是指某一种植物所出现的样方数占总样方数的百分率。
频度=出现该种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三)植物群落的观察步骤和方法
1.全况了解
首先应该熟悉典型地段的植物群落概况,包括组成特征及其所属分类系统,然后根
据植物群落调查的要求,确定相宜的调查范围。
2.确定调查范围
依据小范围差异,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群落界限进行观察。
3.观察要点
草本植物群落:应记载总盖度、纯盖度、分层高度及各层的优势种类。如果可以划出
个别的群聚,最好能够记明群聚和不同环境的关系。
4.群落类型调查
草本群落门:又分为陆生草本群落、水生草本群落。
四.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成倍扩大样地面积法调查方法。两个大个样方结果如下:
本次调研的样方为陆生草本群落,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其中样方二尤甚
样方一:北校网球场北,田径场东
狗尾巴草 马唐 狗牙根
草
喂马草 其他
Ⅰ 9 5 极多 3
Ⅱ 7 12 极多 6
Ⅲ 8 5 多
Ⅳ 8 3 多 12
Ⅴ 1 极多 1
Ⅵ 10 3 多 2 2
Ⅶ 6 多 12
Ⅷ 3 3 少
Ⅸ 9 5 多 9
Ⅹ 8 7 极多 2
总和 69 43 2 47
样方二:杨凌蔬菜瓜果市场前300米
狗尾巴
草
喂马草 其他
Ⅰ 2 4
Ⅱ 2 8 7
Ⅲ 3 4 2
Ⅳ 2 6
Ⅴ 6
Ⅵ 1 7
Ⅶ 2 2
Ⅷ 4 2
Ⅸ 1 6
Ⅹ 1 1
总和 14 48 1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样方一和样方二中狗尾巴草生长情况均较好
2、样方一中马唐和狗牙根草生长情况较好
3、样方二中喂马草生长情况较好
4、样方一中杂草种类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