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2年自考“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课程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客户关系管理CRM 课程代码:101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公司管理方向)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业务流程,以及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一对一营销、CRM体系结构、呼叫中心、工作流管理、数据挖掘技术、企业应用集成等各环节的内容、方法、步骤、作用及特点,以提高学生掌握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通过学习,了解、熟悉和掌握客户关系管理CRM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二)基本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发展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兴起2、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内涵和功能3、熟悉客户价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4、掌握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步骤5、熟悉数据库营销的流程与应用6、掌握关系营销的模型及具体策略7、熟悉一对一营销理念的核心及战略8、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解决方案9、掌握呼叫中心的应用与设计10、熟悉工作流参考模型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现11、熟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CRM中的应用12、了解企业应用集成的含义13、了解国内外主要CRM解决方案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公司管理方向)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管理学原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证券管理、公司理财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及综合应用起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指标第1章电子商务发展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兴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客户关系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位置,了解电子商务和CRM应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熟悉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监理课程代码:112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工程监理》课程是高等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主要专业课程。
《工程监理》课程是应考生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的主要理论和相关实务,掌握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和工期控制的内容及方法,培养应考生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监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应考生系统地学习工程项目监理专业知识,了解工程项目监理的含义、组织模式和任务内容;熟悉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监理及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掌握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从课程体系来看,《工程监理》属于“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是《工程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证书》的必考课程,将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桥梁。
从知识体系来看,《工程监理》需用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建设工程监理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监理工程师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熟悉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和经营管理;了解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监理工程师识记:监理工程师的概念、性质、作用理解: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考试应用:监理工程师的素质要求(二)次重点:工程监理企业识记:监理企业组织理解: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应用:监理企业经营管理准则及制度第二章建设工程监理组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管理模式;熟悉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实施程序;了解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的原理和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及职责分工理解:监理人员配备应用:各类监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二)次重点:建设工程监理模式与实施程序;建设工程监理的组织形式识记:工程监理组织机构设计基本原则;组建监理机构的步骤理解:1、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2、建设工程监理实施模式应用: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程序第三章建设工程监理目标控制及风险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程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实施内容;熟悉建设工程目标系统;了解目标控制和分解的概念。
天津2012年自考“网页制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网页制作技术课程代码:400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网页制作技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考生掌握Web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具备动态网页制作及站点的建立维护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目标是使考生掌握一种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具备动态网页设计、制作及站点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课程结业时考生应达到如下能力:1、了解Web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工作环境、搜索方法等基本概念。
2、掌握HTML语言的基本构成,超文本文件的编制,表单、图象、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嵌入、链接方法。
3、掌握如何利用Frontpage 2000创建网站、制作网页、美化网页、建立各种超链接以及发布、管理站点等。
4、掌握Flash5.0基本使用技巧,动态网页的基本设计、维护方法。
5、基本掌握开发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ASP技术、VBScript 使用等。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期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常用软件使用、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概论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网页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本门课程的基础,了解Internet、Web页、HTML、网站等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Internet简介(一般)了解: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的功能,TCP/IP协议掌握:IP地址和域名,URL地址和HTTP,Internet的连接方式(二)超文本描述语言HTML(重点)掌握:HTML的作用、特点,HTML文件的构成及编辑环境(三)网页编辑器简介(一般)了解:常用的网页编辑器第二章网页创建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网页的基本语言HTML,掌握基本的网页制作方法和技巧。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代码:335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通信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考生全面提高本专业的理论分析能力。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源编码、信道复用及多址技术、同步技术的有关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了解,达到熟悉并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进行有关通信原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训练,了解数字通信的发展与现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和基础知识,了解现代通信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
2、掌握各种模拟调制和解调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其系统性能。
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数字基带信号常用码型,了解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及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测量与调整。
4、掌握数字信号频带传输中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调制和解调的一般原理、了解多进制数字调制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5、掌握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及PCM的具体过程,了解DPCM、ADPCM、DM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6、掌握信道复用技术中FDM、TDM和多址接入技术中FDMA、TDMA、CDMA的基本原理,了解复用和复接技术的区别。
7、掌握同步的分类,了解各种同步的实现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课,是在完成《高等数学》、《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无线电基础》等课程后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掌握通信系统的常见概念及结论,理解两种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一)通信系统的有关概念及性能指标(重点)识记:有关各种信道、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的分类、通信系统的各主要性能指标的概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代码:334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数控机床与编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级技校相关专业衔接方案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围绕数控加工的工艺基础,应用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快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应用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方法。
2.应用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方法。
3.应用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及基本操作。
4.应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程序编制及基本操作。
5.应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及基本操作。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其先修课程有(1)机械制图(2)机械制造工艺基础(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4)公差与技术测量(5)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6)计算机绘图(7)金属材料及热处理(8)数控技术原理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数控技术的发展(一般)识记:数控机床的概念、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和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组成(重点)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三)数控机床的分类(一般)识记:数控机床在各种分类方式下的分类。
(四)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一般)识记: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五)典型数控系统简介(一般)识记:典型数控系统及应用。
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数控机床刀具系统的特点,理解数控加工程序的格式及编制方法;应用数控机床坐标系、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数控机床刀具材料的类型与选择。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程代码:334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机械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级技校相关专业衔接方案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内容对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较系统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解静力学公理,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2.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构件的强度计算。
3.了解金属材料性能、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钢的热处理及常用钢铁材料性能。
4.了解常用机构的类型,理解常用机构的特点,掌握常用机构的应用。
5.了解机械传动的类型﹑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机械传动的应用。
6.了解轮系的概念和分类,理解轮系的特点,掌握轮系的应用。
7.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特点、应用场合。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机械基础》课程机械类和近机械类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了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联系了日常生活、实际生产中的具体事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构件的静力分析基础一、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静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静力学各个公理的内涵,理解物体受力分析及表示方法,较熟练地应用构件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力及其基本性质(重点)识记:力、力系、二力杆、刚体、约束的类型及约束反力等概念。
理解:平衡力系、等效力系、力的基本性质、力系的平衡条件。
应用: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利用平衡条件计算。
(二)力矩和力偶(重点)识记:力矩﹑力偶﹑力偶矩。
理解:力矩的性质、合力矩定理、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3423、422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现代工业企业、交通、国防等各行各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重要装置,在各行业的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目的就是要考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能熟练地设计控制系统的梯形图,掌握编程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熟练地上机调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是课程的基础,对清楚地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2、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配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提供了众多的输入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保持继电器、定时和计数器、特殊继电器等,这些继电器是编程的基础、操作的对象,要熟悉它们的作用、功能和地址编号。
3、详细了解每条指令的功能。
利用指令进行典型实例的编程。
通过大量的习题以及上机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指令系统。
这部分是整个课程的重点。
4、利用已掌握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知识,综合利用,达到能完成小型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上机操作和初步的故障处理。
5、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了解系统的通信和联网,为进一步自学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占有相当的比例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的考生必须先掌握电工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及电器控制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发展历史和趋势。
2、能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的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一般)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况(一般)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概况(三)可编程序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一般)识记:继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的区别(四)微处理机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影响与比较(一般)识记:微机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的区别(五)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动向(一般)识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代码:1336、433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以现代营销学的原理为出发点,力图建立“战略+技能+实例研究”的知识体系。
概要介绍传统营销观念、消费者、营销环境和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学理论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详细讲解网络营销的理论及其发展;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异同与整合;网络市场和网络消费者的特征;网络营销系统和站点;网络营销的策略;网络营销实施的目标、渠道、方法、工具、手段以及对网络营销实施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通过课程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对网络营销的实施和运作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的方法和实施网络营销的程序,能够进行简单的企业网络营销策划和建设工作,具备从事网络营销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依托因特网的、与传统市场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手段有明显不同特点的网络虚拟市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网络营销的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在网络虚拟市场开展营销活动的原理和特点、环境与方法、工具和手段、目标与实施控制等相关内容,得到全面的领会和理性认识,并掌握开展网络营销的操作思路和相应的运作技巧。
通过学习,应该掌握网络营销的概念及实质;了解网络营销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网络营销的特点与优势。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网络营销与策划》是网络营销类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学》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网络营销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营销的历程与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网络营销的概念与特点。
了解网络营销与产品营销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1 网络营销的产生与发展(一般)理解:网络营销的产生理解:网络营销的发展1.2 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重点)识记:网络营销的定义理解:对网络营销内涵的理解识记:网络营销的特点1.3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重点)识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理解: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理解: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1.4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次重点)识记: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网络营销战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网络营销战略的意义,掌握设计营销战略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与网络营销的管理模型。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机电安装工程管理课程代码:342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其中包括相应的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
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
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对机电安装工程与管理、设备运行完好率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该专业的学科理论和实践能力亦将有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获得机电安装工程与管理所必要的技术理论和基本技能,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基础知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机电安装工程建设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为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1、理解和掌握机电工程专业技术中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与轴承的特性,了解技术测量与公差配合的要求;了解并掌握电路与电气设备的种类、工作特性及其作用;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及流体阻力与传热的途径;熟练掌握工程测量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理解和掌握常用机电工程的安装技术,熟练掌握机械设备基础的种类与验收的一般要求;掌握机械设备、电气工程、管道工程、消防工程以及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安装技术;了解常用设备及管道的防腐与隔热、压力容器的安装和检验方法、主要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和吊装技术。
3、理解和掌握机电工程项目的投标与合同管理,掌握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源和进度计划的管理,能够在机电工程项目中实施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全面了解机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验收与评定;能够在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进行技术和安全管理。
4、熟悉机电工程的相关法规和相关规定,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有关计量器具的使用和计量检定的规定,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制造、安装、改造的许可制度和生产安全责任的规定。
本课程实践性强,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实际并保证及时完成习题和作业。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代码:3337、419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工程专业数字通信技术方向的特色课程。
该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其中包括:FrontPage网页设计与制作、VBScript程序设计基础、ASP程序设计基础、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Java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等。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在上机实习中应用各项技术实现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进行有关计算机网络程序开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并进一步掌握当前常用的网络编程技术和网络软件开发模式,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识记常用网络程序设计技术,熟悉ASP运行环境,理解ASP程序设计的特点。
2、熟悉FrontPage开发环境,应用该软件实现以表格为工具对网页版式进行设计、在网页中添加表单以及对表单结果进行处理等操作。
3、识记VBScript的数据类型、各种控制语句的书写格式以及功能,理解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功能,应用VBScript编制程序。
4、识记ASP提供的内建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等对象的功能,应用上述内建对象编制ASP程序。
5、识记SQL的含义,以及常用SQL语句的功能。
6、应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及表,并使用SQL语句实现数据查询。
7、识记ADO的基本结构,理解ADO存取数据源的数据主要步骤,应用Connection 对象、Command对象、Recordset对象实现对网络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8、识记的基本特点以及常用服务器控件。
9、识记了解Java的运行环境、Applet基础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要求考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经具有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掌握了Windows常用操作,熟悉窗口、对话框、按钮、菜单等界面的操作,熟练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特点。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课程代码:0816、4180、465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数字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以及PLD应用技术为基本内容,以硬件描述语言实现PLD数字系统设计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如何采用描述工具建立数字系统描述模型,选择适当PLD器件、采用相应的软件开发系统来实现待设计系统。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考生从功能电路设计转向系统设计,由传统的通用集成电路的应用转向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从硬件设计转向硬件软件高度渗透的设计,从而拓宽数字技术知识面和设计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数字设计的基本方法,算法的设计方法,VHDL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特征和应用,以及PLD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它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先修课程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第二部分理论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模型、基本结构和设计步骤,要求在熟悉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言(一般)识记: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系统的特点理解:数字系统的动态模型,数字系统的算法模型,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二)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重点)理解:系统逻辑功能的确定,系统的描述,算法的设计,电路结构的选择,电路的实现应用:多级系统及其结构(三)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论(次重点)理解: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原则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原则自关键部件开始设计的方法系统数据流驱动设计方法和系统控制流驱动设计方法(四)数字系统的描述方法之一——算法流程图(重点)识记:数字系统设计的描述方法通常应具有的特征算法流程图的符号与规则应用:算法流程图设计应用第二章数字系统的算法设计和硬件实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系统的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算法结构,重点掌握组成系统的两大部分: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的设计和采用通用集成电路的实现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算法设计(重点)理解:算法推导的主要考虑因素,硬件结构对算法推导的影响应用:跟踪法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应用归纳法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应用划分法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应用解析法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应用综合法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应用(二)算法结构(次重点)理解:顺序算法结构的特点,并行算法结构的特点,流水线操作算法结构的概念应用:顺序算法结构的应用并行算法结构的应用流水线操作算法结构的应用(三)系统硬件实现概述(重点)理解:系统硬件实现的四种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四)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重点)识记:数据处理单元的概念理解:实现数据处理单元时,选择器件主要考虑的因素数据处理单元设计的基本步骤应用:数据处理单元设计的实际应用(五)控制单元的设计(重点)理解:系统的三种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半集中控制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系统同步应解决的问题算法状态机图(ASM图)的用途以及它与算法流程图的主要区别应用:典型时序电路设计方法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以计数器为核心的控制器设计应用以移位寄存器为核心的控制器设计应用“一对一”型控制器设计应用第三章硬件描述语言VHDL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掌握VHDL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特征,要求应用VHDL语言来描述各种实际的电路。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一)概述(次重点)理解: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发展及应用(二)VHDL基本结构(次重点)理解:设计实体的组成:实体说明和结构体,其中结构体的各部分描述(三)数据对象、类型及运算符(次重点)理解:VHDL中的四种对象类别及其定义,数据类型的概念、常数的表示以及VHDL中的预定义运算符(四)顺序语句(一般)理解:变量与信号赋值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IF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CASE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LOOP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五)并行语句(一般)理解:并行信号赋值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进程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断言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生成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六)子程序(重点)理解:函数的定义格式与引用的方法过程的定义格式与引用的方法子程序重载的概念及解决方法(七)程序包与设计库(重点)理解:程序包的构成及其一般格式设计库的概念及访问某个设计库的方法(八)元件配置(重点)理解:元件配置语句的格式及元件配置方法应用:体内配置的概念及其实例应用体外配置的说明格式及其实例应用直接例化的概念、一般格式及其实例应用顶层元件配置的方法(九)VHDL描述实例(重点)应用:应用VHDL来描述组合逻辑电路应用VHDL来描述时序逻辑电路应用VHDL来描述状态机应用VHDL来描述多谐振荡器第四章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原理和应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掌握PLD和SPLD的原理、组成和应用,以及PROM、PLA、PAL 和GAL的应用,重点掌握利用SPLD设计和实现整个数字系统。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一)PLD概述(一般)识记:PLD的概念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二)简单PLD原理(次重点)理解:PLD的基本组成PLD的编程阵列结构PLD中阵列的表示方法(三)SPLD组成和应用(重点)理解:只读存储器ROM的组成及ROM的分类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的组成及输出结构应用:ROM、PROM、EPROM在组合逻辑设中的应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应用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的应用通用阵列逻辑GAL的应用实例(四)采用SPLD设计数字系统梦轩阁 (重点)理解:采用SPLD实现系统的步骤应用:利用SPLD实现整个数字系统第五章高密度PLD及其应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HDPLD的分类方法,HDPLD的组成,包括阵列扩展型HDPLD、单元型CPLD和多路开关型FPGA等,以及HDPLD的主要编程技术。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一)H百万读DPLD概述(一般)理解:HDPLD的分类典型的HDPLD器件系列(二)HDPLD组成(一般)理解:阵列扩展型HDPLD的结构组成,HDPLD的宏单元,HDPLD的输入/输出单元单元型CPLD的组成框图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组成和特点应用:阵列扩展型CPLD的应用单元型CPLD的实际应用用FPGA实现待设计的数字系统多路开关型FPGA的基本逻辑模块及其应用(三)HDPLD编程技术(次重点)理解:isp编程技术icr编程技术反熔丝编程技术(四)HDPLD软件开发系统综述(次重点)理解:软件开发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软件开发系统的库函数第六章采用HDPLD设计数字系统实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能够利用HDPLD设计几种常用的数字系统,为今后的系统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知识和考核目标(一)高速并行乘法器的设计(次重点)应用:利用HDPLD实现一个高速并行乘法器(二)十字路口交通管理器的设计(重点)应用:用一片HDPLD和若干外围电路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器(三)FIFO(先进先出堆栈)的设计(次重点)应用:使用RTL结构描述方法,设计一个FIFO(先进先出堆栈)系统(四)九九乘法表的设计(一般)应用:设计一个供学生学习九九乘法表的数字系统,要求系统既可引导学习者跟随学习机连续背诵,也可随时查找任何两个1位十进制数的相乘结果(五)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重点)应用:用一片HDPLD器件、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构成一个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系统(六)FIR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的设计(一般)应用:利用HDPLD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即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的设计(七)可编程脉冲延时系统的设计(重点)应用:利用HDPLD实现可编程脉冲延时系统第七章全定制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简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全定制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作为学生了解全定制ASIC设计的入门知识。
二、考核知识和考核目标(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全定制电路设计(次重点)理解:几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全定制电路的设计过程深亚微米电路的设计方法(二)全定制集成电路设计的EDA技术(次重点)理解:什么是EDA,采用EDA技术来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第三部分实践环节考核内容及考核目标一、类型课程实验二、考核目的与要求通过上机及使用EDA实验开发系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提高VHDL 软件设计、编写及程序调试能力。
要求所编的程序能正确运行,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为:1、需求分析:陈述程序设计的任务,强调实验要做什么,明确规定:(1)输入的形式;(2)输出的形式;(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4)测试:包括正确的输入和仿真输出结果以及实验系统的输出结果。
2、概要设计:说明所用到的开发工具、实验的系统、层次设计关系。
3、详细设计:提交带注释的VHDL语言程序或以原理图输入电路图。
4、调试分析:(1)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经验与体会;(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4)测试结果:答应设计输入所实现的结果。
三、考核内容1、七人表决电路要求用VHDL语言设计电路,了解变量和信号的区别,了解进程内部顺序语句及外部并行语句的区别。
2、雷码变换电路了解进程内部CASE语句的使用及用VHDL语言设计门级电路的方法,了解用VHDL 语言描述4位格雷码变换电路有两种设计方法:即方程输入、状态选择方程。
3、CD码加法器要求用VHDL语言的行为描述及构造体描述设计组合电路。
4、四位全加器掌握EDA实验系统内部STD_LOGIC_UNSIGNED包的调用。
5、设计基本触发器设计JK触发器,掌握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和仿真分析验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6、步长可变的加减计数器掌握加减法计数器及特殊功能计数器的设计原理,用VHDL语言设计多功能计数器。
7、可控脉冲发生器用VHDL语言设计可控脉冲发生器,通过仿真或观察波形图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编译下载验证结果。
四、与课程考试之关系本课程的实验必须在考前完成,可在主考院校或主考院校委托的单位进行,应考者须提交实验报告及程序软盘(须列出程序文件名清单),并考核。
第四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和应用,他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
其具体含义为: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最低层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