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说理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24
议论文说理精辟透彻议论文要做到议论精辟是一大难点,也是阅卷老师在批阅议论文时最为关注的内容。
所谓精辟,是说见解、主张或看法深刻透彻。
考场议论文,能不能精准地理解观点,或独特、富有预见性地分析理解周遭事物与现象,就显得特别重要。
精辟议论考查的是考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识见能力,而很多考生恰恰不注意这一点,或者缺乏必要的议论艺术,导致议论文的写作貌合神离、流于现象的罗列,或者思维混乱、强拉硬扯,致使事与理严重分离,直接制约文章判分层级的提升。
一、精辟的议论常常表现为精准的辨析理解议论文离不开观点,辨析理解常常针对的是文章的观点。
观点是什么?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是议论的源头,是命题者的命意所在,所以要求“精确、准确”地解读。
比如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不要轻易说‘不”’,这是文题也可以是文章的观点。
“不要说‘不”很好理解,难就难在中间插入了“轻易”二字,“不要轻易”的言下之意是“可以直接说不,但考虑到事物的复杂性,不要草率、简单、轻易地说‘不”’,强调的是在表达立场态度的时候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进入议论的过程。
请看广东高考标卷58分高分作文的片段: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
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
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
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
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
究其原因是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
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后行。
这三个自然段的议论,就充分体现了该考生对“不要轻易”几字的精准理解。
为了突出。
不要轻易”,该考生设置了“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前提,设置了“说‘不’有时要付出血甚或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后果。
议论文如何说理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芬芳的鲜花;有的人心是一片杂草地,年年碧绿却开不出花朵;有的人,心是一片沙漠,永远长不出绿叶,更谈不上开出芬芳的花;有的人,心是一片沼泽,让一个个人陷下去窒息而死……一、几种实用的说理技巧1、类比说理示例:相信自己的价值(论点)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类比)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伟人,但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观点)练习:知足常乐(论点)溪流知道满足,一路上才留下潺潺的欢歌;鸟儿知道满足,天空中才能够自由翱翔;花儿知道满足,阳光下才绽放出多彩的笑脸。
我们每个人知道满足,生活中才能减少烦恼,感受欢乐。
2、对比说理示例:学会变通(论点)伯夷不知变通,拒食周粟,落得个饿死首阳的下场;韩信知道变通,甘受胯下之辱,终于成帅封侯。
清政府不知变通,闭关自守,最终丧权辱国;新中国的领导人知道变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终于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故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练习:坚守高洁屈原坚守高洁理想,至死不悔,受万世敬仰;宋玉变节变节屈志,虽文采飞扬却遭人唾弃;朱自清坚守民族气节,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汪精卫亲附日寇,落千古骂名……只有坚守高洁,才能名扬青史。
3、反用因果示例:善于发现(论点)道尔顿之所以发现色盲症而填补医学空白,是因为他善于在异常中发现;瓦特之所以发明蒸汽机而推动工业革命,是因为他善于在平常中发现;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引起科学革命,是因为他善于在偶然中发现。
要想取得不凡的成就,需要我们睁开犀利的双眼,去探索和发现。
练习:善于发现(论点)邓小平之所以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他在寻求中国富强之路时善于发现;张衡之所以能制造出地动仪,是因为他在观天象时善于发现;贝尔之所以能发明电报,是因为他在潜心研究时善于发现……4、假设说理示例: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影响(观点)如果王勃因杜少府的远离就淡薄了友谊,怎会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如果元稹和远方的白居易没有真情,怎会有“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举动?如果王维与董大计较距离的远近,怎会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练习:友情不计名利(论点)假如争权夺利,周总理就不会与毛主席精诚合作数十载;假如追求私利,陈健就不会为金训华默默守墓三十六年;假如顾及名誉,俞伯牙就不会因樵夫钟子期之死而摔琴绝弦……5、反问强化示例:解救善良(论点)我们可以轻松而温馨地品味母亲冲沏的一杯热茶,难道却要谢绝列车上坐在身边的路友的一杯香茗?我们可以轻易地相信朋友不经意间的一句调侃,难道却要怀疑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我们可以将剩饭剩菜毫不犹豫的倒掉,难道却要拒绝乞讨者哀求的眼神?我们怎能因为花园中有几栋杂草而放弃了整个花园,眼睁睁看着美艳的花朵因缺水而枯萎?我们怎能为了害怕被骗就关闭了自己的心灵,冷眼面对渴求帮助的人?解冻冰封的善良吧,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馨。
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精选5篇)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篇1】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篇2】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
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篇3】议论文大体分为总分,总分总,分总,这个大体*结构的方向,而笔者建议是采用总分总,并且在主要论述段落中也采用总分总,且几个论述段落结构类似,每段结尾句精炼,发人深省。
并且注意古今例证和中外例证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加强*的论证力度。
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篇4】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通俗说,就是*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3.论据要新颖。
新颖方能吸引人。
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高中议论文作文技巧【篇5】开头,对于作文的成败举足轻重,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高中议论文有哪些写作技巧议论文是高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如果背了一些作文素材,那么写议论文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能举出恰当的例子,并且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不会太差。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议论文有哪些写作技巧,希望大家喜欢!1、总构出全篇的框架将阐述道理的过程设置为紧扣思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主体内容的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开拓思路的论证结构。
至于怎么灵活用好这种结构,则关键在于变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中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2、分解出几个分论点议论文重在说理,说理要充实,文章要达到一定的篇幅,就必须对中心论点进行剖分,然后对每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即说明理由。
不会剖切出分论点,是不可能写好议论文的!分解分论点的方法有:(1)对比法。
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
(2)并列法。
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横”向的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
从各个方面把道理讲深讲透了,文章厚度感就大为增强,才理足气盛。
(3)层进法。
即对中心事理作“纵”向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
分论点间,结构上要呈现出一种先后有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结构美;逻辑上要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一种“台阶性”思维过程。
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3、引用典型鲜活论据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
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
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
有些同学的议论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
提升议论文的说理能力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广泛应用于学术、媒体和社交领域。
能够有效提升议论文的说理能力,不仅能够加深读者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还能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升议论文说理能力的方法,并且通过实例来说明。
一、清晰明确的中心观点在撰写议论文时,清晰明确的中心观点是至关重要的。
中心观点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作者对于所讨论问题的立场。
一个有力的中心观点能够为整篇文章提供明确的方向,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例如,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中心观点可以是:“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减少塑料污染。
”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塑料污染问题的立场,为接下来的论证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充分的事实和数据支持对于议论文来说,充分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是说理能力的基础。
事实和数据能够为作者的观点提供直接的证据,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撰写议论文时,作者应该通过查找和引用可靠的来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论证塑料污染问题时,可以引用一些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如:“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全球每年仅有9%的塑料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其余的大部分都进入了海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通过引用这些可靠的数据,作者能够更有说服力地展示塑料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三、合理的逻辑结构一个有说理能力的议论文应该具有合理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能够有条理地跟随作者的论证思路。
在撰写议论文时,作者应该充分考虑文章的结构,确保每一个论点都有明确的关联和层次。
例如,在讨论塑料污染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引言部分对塑料污染问题进行背景介绍,中间段落逐一分析塑料污染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并提出呼吁。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出每一个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增强文章的说理能力。
四、充分的反驳和回应在撰写议论文时,充分的反驳和回应是提升说理能力的关键。
议论文“就例说理”的八种方法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表达和维护自己的观点。
就例说理就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辩论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就例说理的八种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技巧。
一、举例类比法举例类比法是就例说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引用具体的事例或类比的案例,可以更直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为了说明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出成功家庭的例子,或者将家庭比喻为一个温暖的港湾。
二、历史追溯法历史追溯法在就例说理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审视过去的事件或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的原因和后果。
比如,通过追溯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一些社会制度衰落,或者为何一些发明对人类的进步至关重要。
三、对比对立法对比对立法常用于分析和论证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主张。
通过对比不同观点的优缺点或对立的立场,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例如,通过对比正义和非正义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说明何为正义。
四、因果推理法因果推理法是就例说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通过分析其中一种政策的实施和相应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该政策是否切实可行的结论。
五、权威论证法权威论证法通过引用专家、学者或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引用专家的研究结果来支持其中一种观点可以使我们的论证更加有力。
六、感性表达法感性表达法通过直接描述个人或他人的真实感受和经历来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例如,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或描绘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来传达观点,可以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
七、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通过引用可靠和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
例如,我们可以引用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说服力。
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条理清晰的方法议论文写作中,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是议论文表达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思路清晰的策略,以提高议论文表达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议论文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一点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还要有一个条理清晰的论证思路,这一点很多考生无法做到。
一、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写文章犹如抽丝剥茧,找对了头儿,丝会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则会时时梗阻,纠缠错乱。
开头写好了,作文就会顺畅。
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忍弃去。
”它告诉我们议论文开头要精彩亮丽,亮出观点,直接告诉读者我们要说什么,才对读者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让其觉得有可读性,收到夺人耳目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唐代白居易强调“首句标其目”,主张好的开头要开宗明义。
梁启超也规劝我们:“文章最要让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容易动人。
”开门见山是一种节省文字、直入主题的很好的方式。
这种开头,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以统摄全篇,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如:作文《知足常乐》的开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这篇议论文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知足方能常乐”,收到了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效果。
(二)运用题记,展示主题题记一般语言优美,要么提示论点,要么富有哲理,能充分展示考生的才情。
读者一读题记,便可以有先入为主的功效。
它是一种靓丽文章、使思路清晰的很好的方式。
如:作文《诚信之心,利欲岂能熏》运用题记“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生与道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道义;利与诚信不可得兼,舍利而取诚信”开头。
这个题记化用诗文,既展示了考生的才情,又提出了文章观点“诚信之心,利欲岂能熏”,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明白文章的观点。
议论文说理的四大实用技巧议论文说理重在清楚、透彻。
而很多同学写作议论文却往往很难讲清道理,为避免千人一面的“论点+论据+论点”式的“套子”作文出现,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议论文常见的说理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正反结合,对比说理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的说理方法。
试以《转弯之后,是个春天》为例:青山相伴,浊酒相随,菊花相依,归隐山林,自成乐趣,享受恬静优雅的自然风光。
陶渊明是一个成功者,他能无果而平静的离去,释然说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他走进青山绿水间,在竹篱茅屋下,秋菊小径上,自酌一杯淡酒,缓缓送入口中,享受那一份宁静,享受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致远。
或许他真的属于自然,他热爱自然,喜爱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恬淡生活。
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格,最终使他与富贵无缘,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迎来了转弯之后的灿烂春天。
峰峦如聚,江山如骤,风雨如簇,是谁挥舞着巨手,苍茫天地间,突兀你高大的身躯,敢问人生路谁主沉浮?你捋一捋胡须,仰天长叹,那怀才不遇的叹息夹杂着泪滴,你仰视远方,作睥睨之态,你高大巍峨的身躯,挡住了历史前行的道路,你那清晰而又熟悉的身躯远了、去了、淡了……屈原面对人生的弯道,尽管叹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最终失去了勇气。
他无力再挣扎下去,在弯道面前屈服了,自投汨罗,凄美抱憾!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转弯之后,或许是春天!陶渊明的事例从正面说理,阐述了对人生弯道的成功超越;屈原的例子从反面切入,叙写超越不得、最终屈服的悲剧。
既言成功超越人生弯道之利,意在褒扬倡导;又言屈服于命运弯道之弊,意在警醒劝诫。
事例正反结合,丰富了文章内容;说理角度全面,互为补充,有力的突出了文章主旨,让人们对如何面对“人生弯道”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全面、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二、逆向思考,假设推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2023高考议论文如何论证、说理、阐释及高考案例高中语文阅读与作文,教你学会阅读与作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启示我们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事物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这些警句名言阐述的道理就是对事物做出哲理性的思考,即辩证分析。
不少考生写论述文不会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抓住问题的某一侧面,极力夸大或缩小,以偏概全,导致说理肤浅、片面、偏激、绝对化甚至跑题。
学会以下“三招”,能让说理论证走向思辨,让你成为思辨型“哲人”。
论证时诠释关系,避免孤立分析即用联系的观点,诠释关系论证。
我们分析论证时,不应孤立分析而简单地作出判断和评价,而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横向联结,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把握论证的尺度,进而增加认识的广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论证思路:紧扣论点→围绕联系的双方或多方展开→左顾右盼规避孤立、单方分析【高考案例一】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以可为作地基,筑有为之高台(节选)何谓可为?可为即可以做、值得做。
无论是拈花烹茶,感受内心的宁静闲适,还是投身时代浪潮,立志对社会有所贡献,它们都是可为之事。
(界定概念)何谓有为?有为即有作为。
无论世道如何凶险,总有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管名利如何诱人,总有人不忘初心,不畏风雨。
他们或昼夜不舍,传播真理,教化民众;或披甲上阵,穿越炮火,誓死卫国;或以笔为剑,针砭时弊,为民请命……一代代的有为之士穿过一路风雪,照亮长夜,将中华民族带入光明的未来。
(界定概念)可为是个人意愿、时代背景,可为是有为的基础;有为是青年担当、积极作为,有为是可为的升华。
(点明关系)时代青年,应以可为作地基,筑有为之高台。
(亮出观点,点明题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鲁迅选择“我以我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