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 14-1 糖类 油脂 蛋白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87
高考有机化学热点专题辅导----糖类、油脂、蛋白质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5.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6.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知识梳理】一、糖类、油脂、蛋白质小结3、知识网络:CH3CH2OHCO2+H2O C6H12O6 C12H22O11(C6H10O5)n葡萄糖麦芽糖淀粉(C6H10O5)n纤维素蛋白质氨基酸二、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与单体间的相互推断1、由一种单体聚合得到高聚物(1)不同单烯烃间加聚。
规律: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分子中都只含有1个双键,它们都可看成是由乙烯衍变而来,可用通式来表示它们的加聚反应。
(2)丁二烯型加聚。
该类加聚可表示为:(3)甲醛型加聚。
如:(4)开环型加聚。
如:(5)聚酯型缩聚。
(6) 聚醚类缩聚。
如羟基与羟基的缩聚:规律:单体中一个羟基脱氢,与另一个羟基结合成水,余键相连成高聚物。
2、采用两种或多种单体发生共聚(1)单烯烃跟二烯烃共加聚。
如:规律:两种不同单体间进行加聚称为共聚,其加聚产物相当于将各种单体形成的高聚物链节拼接而成。
(2) 酚醛树脂型共缩聚。
如:规律:苯酚的酚羟基上的两个邻位上的氢原子和醛中羰基上的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剩余部分通过半键相连形成高分子。
(3) 聚酯型共缩聚。
如:规律:酸脱羟基醇脱氢,结合形成水,剩余部分通过-COO-形成高聚物。
(4)聚酰胺型共缩聚。
如:光合水解水解水解水解水解缩合【高考试题解析】例1.(08年广东理基·2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解析:A.油脂水解后可以得到丙三醇和脂肪酸。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第十四章第一节糖类油脂蛋白质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的各种“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①豆油②酱油③牛油④甘油⑤重油⑥硝化甘油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③三大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中,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素;④用纯碱(Na2CO3)热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⑤氯水使红墨水褪色原理和CH2CH2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原理相同;⑥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碳氢化合物。
A.①②③B.②③④⑥C.②④⑤⑥D.③④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织物和毛织物C.含有“—CO—NH—”的化合物一定为蛋白质D.为保证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应使用温度很高的水冲泡洗衣粉4.(2013·贺州模拟)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加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上各步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C.②→④→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5.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果糖和葡萄糖B.甲酸甲酯和乙酸C.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6.(2013·北海模拟)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B.浓硝酸沾在皮肤上,使皮肤显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C.蛋白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D.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喝牛奶、豆浆可以缓解中毒症状7.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类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棉花、羊毛、木材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8.(2013·贵港模拟)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