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26.20 KB
- 文档页数:3
阿法骨化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研究发表时间:2019-04-01T10:34:21.1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作者:姜力1 王力江2 赵伟娜3 张磊1[导读] 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12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姜力1 王力江2 赵伟娜3 张磊1(1高碑店市医院河北保定 074000)(2涿州市中医医院河北保定 072750)(3安国市医院河北保定 071200)【摘要】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12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阿法骨化醇治疗。
比较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及G artland-W erley功能评分;再次骨折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腕关节活动度及G artland-W erley功能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次骨折发生率相似,P>0.05。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好。
【关键词】阿法骨化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165-02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钙质流失,骨骼脆性增加,一旦发生跌倒等意外,极易发生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部分复杂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需手术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关节面平整和正常力学轴线,以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1-2]。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复杂,主要与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减弱、平衡能力下降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因其在老年人中的高发率,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逐渐成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式。
T型锁定接骨板是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内固定装置,其独特的设计结构和材料选择使得它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据相关研究表明,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较为显著。
在手术过程中,T型锁定接骨板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降低手术风险。
在术后恢复阶段,T型锁定接骨板的内固定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愈合。
T型锁定接骨板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承载力强等优点,为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临床应用中,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还受到了进一步验证。
在一项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T型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内固定装置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疗效,结果显示,T型锁定接骨板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明显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疗效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疗效良好,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仍需不断努力。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作者:欧斌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33期【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8年9月~2011年9月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疗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评定为: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关键词】锁定钢板;桡骨;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高能量损伤的患者中,也易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随着固定技术的发展,锁定钢板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自2008年9月~2011年9月笔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并进行随访,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9月~2011年9月本院骨科4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7~94岁,平均63岁。
其中跌倒伤32例,交通事故伤7例,被人推倒致伤3例。
右侧26例,左侧16例,其中11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
根据AO/ASIF骨折分型:B1型2例,B2型2例,B3型1例,C1型7例,C2型18例,C3型12例。
1.2 手术方法采取阻滞麻醉或全麻,作桡骨远端掌侧切口,桡侧腕屈肌腱纵行入路。
切开旋前方肌显露桡骨远端关节面,显露骨折端及移位的碎骨块,牵引恢复桡骨原有长度,直视条件下复位,使关节面恢复平整。
然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将已做好的锁定钢板紧贴桡骨远端关节面边缘打入普通皮质骨螺钉,调整钢板的位置,在远端锁定螺钉。
X线透视检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满意后,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开始缝合。
1.3 术后处理术后石膏外固定2周及抗感染和消肿治疗。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目的:总结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本组25例均为单侧关节内骨折,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其中15例因粉碎或者嵌插致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入人工骨。
5例同时行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以增加关节稳定性。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结果:本组25例平均住院16 天,均正常切口愈合出院。
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
治疗效果优良者23例,优良率92%。
结论: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标签: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骨质疏松;掌侧锁定钢板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3cm以内的骨折,为急诊常见骨折,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且关节内骨折占到桡骨远端骨折25%[1],通常多为粉碎性骨折并伴有关节不稳。
从发生的原因看,低能量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人群[2]。
60岁以上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骨质疏松症患者即便受到轻微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桡骨远端为松质骨结构,桡骨远端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3]。
桡骨远端骨折常累及到下尺桡关节面,导致肢体短缩畸形,形成桡腕和桡尺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致腕关节功能障碍。
我科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采用锁定钢板治疗25例伴有骨质疏松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59~72 岁,平均65.5岁。
左侧17例,右侧8例。
骨折按AO 分型C1 型3例,C2 型11例,C3 型11例。
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和关节内骨折,未合并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
X 线示:骨折累及腕关节面,均为关节内骨折。
掌倾角平均-23°尺偏角平均15.3°,同时骨密度检查显示患者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入院后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均采用掌侧入路行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10 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并植入人工骨。
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目的探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36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术后随访,采用相应的影像学测量参数及临床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9月。
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及桡骨短缩分别为-(7.5±6.2)°、(8.4±3.8)°、(3.5±0.3)mm、(2.2±0.58)cm,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3±4.7)°、(19.6±2.8)°、(0.42±0.68)mm、(0.3±0.26)c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随访时,腕关节Gartland -Werley 功能评分中优20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3.3%。
结论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标签: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而老年患者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越来越频繁,因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后石膏托固定效果差,术后腕关节活动受限,功能差,因而,大多数学者主张对于无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1]。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的36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36例,男10例,女26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8岁,左侧16例、右侧20例。
骨折AO分型:Bl型4例,B2型8例,B3型6例,C1型11例,C2型5例,C2型2例。
术前掌倾角-7.5±6.2°,尺偏角(8.4±3.8)°,关节面台阶(3.5±0.3)mm,桡骨茎突缩短移位(2.2±0.58)cm。
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11-18T14:50:27.42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4期作者:曹伟侯德泰刘应忠薛建[导读] 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快骨折恢复,促进功能恢复效果。
甘肃省天水407医院骨科 741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在骨折愈合时长上,观察组要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尺偏角与掌倾角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功能优良率上,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快骨折恢复,促进功能恢复效果。
【关键词】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7.3;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035-01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临床高发性骨折情况,其发生率约为所有骨折中的17%[1]。
老年患者中骨质疏松情况较为普遍,因此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临床高发性问题。
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运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等,然而由于该来患者一般存在粉碎性骨折情况,同时骨折会导致关节面受损、塌陷,因此采用内固定治疗需要考虑到受损的腕关节功能,治疗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
本文通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分析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60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67.3±4.2)岁;进行骨折AO分型划分,A型者29例,C型者11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60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67.3±4.2)岁;进行骨折AO分型划分,A型者26例,C型者14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与研究工作的进行,签署相关同意书。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体会戴科航【摘要】目的总结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体会.方法对60例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术后4~8周X线结果示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Lidstrom评分:优:36例,良21例,可3例,优良率95%.未出现桡骨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病例.结论经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效果肯定.【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3(019)006【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老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锁定钢板固定【作者】戴科航【作者单位】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骨科,西平,46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因干骺端皮质粉碎,松质骨压缩,桡骨短缩,维持复位后位置较困难,难以维持关节面、桡骨长度和掌倾角的复位,再移位率较大,所以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2012-03-2013-03,我院对60例老年挠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60~71岁,平均(62.3±4.3)岁。
左侧38例,右侧22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跌落伤17例,砸伤7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按AO分型,A型26例,B型19例,C型15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3~36 h。
术前均行腕部正侧位X线检查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显露旋前方肌患部向外伸展,取前臂旋后位。
切口入路起于挠骨茎突近侧6 cm。
沿桡侧腕屈肌肌腱表面与桡动脉之间进入,保护桡动脉以及正中神经,并选择桡骨附着处对旋前方肌做切开处理。
C型臂观察桡骨远端与关节面,于骨膜下进行剥离,充分显露骨折端及桡骨掌侧关节面,清除骨折端血块及软组织。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为了治疗这一类型的骨折,医学界推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
本文将就这一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详细介绍。
一、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骨折部位在桡骨远端骨干下方与关节面之间。
这种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患者。
由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难度较大,并且容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上,患者往往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的治疗原理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装置,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和材料,能够更好地固定骨折部位。
通过手术将接骨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处,可以有效稳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移位和再骨折的风险。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加强骨折部位的愈合。
相比传统的外固定和内固定手术方法,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能够更好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促进愈合。
1. 临床研究为了评估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在老年患者中能够有效地减少骨折移位率和再骨折率,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率和稳定性。
接骨板的固定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2. 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中,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已经成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常用方法。
通过手术植入接骨板,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恢复手部的功能和稳定性。
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更加顺利,患者术后无需过多的固定时间,能够更快地完成康复训练,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3. 术后随访术后随访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随访结果显示,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情况良好。
·外科研究·系统医学SYSTEMSMEDICINE系统医学2016年7月第1卷第7期
骨质疏松属于老年患者常见性疾病,骨质疏松是患者全身的骨量降低,骨小梁变稀薄,骨密度降低,从而在收到外界暴力性刺激时,发生骨折[1-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骨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骨外科收
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070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探讨
赵士成,李成秀,李兴军,安海洙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中心医院骨一科,吉林通化135000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2月—
2016年1月骨一科收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普通钢板固定组28例和锁定钢板固定组40例。观察两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预后功能优良率情况。结果锁定钢板固定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时间(12.1±0.4)周低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3.6±0.5)周,尺偏角(16.7±2.4)°、掌倾角(7.9±1.2)°、预后功能优良率95%均高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1.9±2.2)°、(5.0±1.0)°、78.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良好,预后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植骨;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782(2016)07-0070-03
TheResultApplicationofTreatment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byLockingPlateInternalFixationZHAOShi-cheng,LICheng-xiu,LIXing-jun,ANHai-zhuThebonesubjectofcenterhospitalinMeihekoutownTonghuacityJilinprovince,Tonghua,JilinProvince,13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pproachresultoftreatment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bylockingplatein-ternalfixation.MethodsThe68casesclinicaldataof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patientsinourhos-pitalbonesubjectfrom2013.2to2016.1wereanalyzed,Whichwastobedividedintotwogroupsbydifferentfixedtreatment,ordinarysteelplatefixedgroup28casesandlockingplatefixationgroup40cases.Thehealingtime、ulnardeviationangle、palmangle、prognosticfeaturesgoodrateoftwogroups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pa-tientsweredetected.ResultsThehealingtime(12.1±0.4)woflockingplatefixation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patientswerelowerthanordinarysteelplatefixedgroup(13.6±0.5)w,ulnardeviationangle(16.7±2.4)°、palmangle(7.9±1.2)°、prognosticfeaturesgoodrate95%werehigherthanordinarysteelplatefixedgroup(11.9±2.2)°、(5.0±1.0)°、78.6%,P<0.05,thedifference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curativeeffectof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bylockingplatefixationtreatmentaregood,prognosisisobviously,whichistobeused.[Keywords]Lockingplateinternalfixation;Autologousbonegraft;Agedness;Osteoporoticdistalradiusfractures;Result
[作者简介]赵士成(1983.4-),男,吉林德惠人,硕士,主治
医师,研究方向:关节与脊柱。
70·外科研究·SYSTEMSMEDICINE系统医学
系统医学2016年7月第1卷第7期治的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固定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1~76岁,平均(69.2±7.1)岁,临床分型:A3型18例,C型10例,锁定钢板固定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2~77岁,平均(69.4±7.4)岁,临床分型:A3型26例,C型14例,该研究在该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注下进行,两组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参与本项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普通钢板固定组根据骨折特点采用普通钢板进行固定,锁定钢板固定组则首先根据骨折复位情况,通过克氏针临时固定,保证关节面平整性,取自体髂骨植骨,根据骨特点再选择适当长度的锁定钢板进行桡骨远端骨折为的固定,在桡腕关节面近侧2~3cm进行临时固定,透视情况下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后,在将锁定螺钉依次拧入。锁定钢板固定组患者手术前先进行手法复位,通过石膏托进行临时固定,手术前通过X线和CT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观察,患者采取平卧位,患侧肢体外展,进行臂丛联合静脉麻醉,在桡骨远端掌侧入路,从桡骨茎突近侧6cm部位做一个8cm长的切口,向着远端方向延伸一直到掌侧,经过腕横纹弧形。从屈腕肌向深层充分的暴露,对桡侧屈腕肌、正中神经进行牵拉,有效的保护好桡动脉。切断旋前方肌,暴露桡骨远端骨折位置,充分的暴露桡腕关节面。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功能优良率情况:预后功能评价标准[3-4]:优:患者腕关节没有疼痛,关节活动没有受到限制,预后功能无损伤,握力和健侧无明显差异,良:患者腕关节偶尔有疼痛,患者工作、生活轻微受到限制,握力稍弱于健侧,差:上述指标达不到者。优良率=优+良。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其间差异分析使用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x±s)
2.2两组患者预后功能优良率情况
如表2。
表2两组老年患者预后功能优良率情况[n(%)]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发生率为17%,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骨质疏松患者比例明显增多,骨质疏松很容易诱发骨折,特别是桡骨远端骨折[5-6]。桡骨远端的生理位置比
较特殊,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有资料显示[7-8],老年骨质
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比例达到27%,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9]。
该研究通过分析6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普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其稳定性主要依靠普通钢板和骨面、螺钉之间的摩擦力,锁定钢板则是通过螺钉、螺帽纹和钉孔之间的螺纹来获得钉板之间的角稳定,其作用相当于内固定的支架,固定的强度较强,可以有效的减少已经复位的骨折端发生移位,降低了桡骨缩短的可能性,另外对于骨折疏松引起的骨折还可以防止螺钉发生切割作用。结果表明,锁定钢板固定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愈合时间(12.1±0.4)周低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3.6±0.5)周,尺偏角
(16.7±2.4)°、掌倾角(7.9±1.2)°均高于普通钢板固定组(11.9±2.2)°、(5.0±1.0)°,提示锁定钢板结合了加压和锁定的原则,其有效的稳定性和锁定性可以更好的维持骨折复位状态,利于预后尺偏角、掌倾角改善,提高了临床愈合效率。另外锁定钢板固定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预后功能优良率95%高于普
组别愈合时间(周)尺偏角(°)掌倾角(°)普通钢板固定组锁定钢板固定组tP(n=28)(n=40)13.6±0.512.1±0.413.72<0.0511.9±2.216.7±2.48.40<0.055.0±1.07.9±1.210.49<0.05
普通钢板固定组(n=28)锁定钢板固定组(n=40)χ2P组别13(46.4)25(62.5)优9(32.1)13(32.5)良6(21.4)2(5.0)21(78.6)38(95.0)11.74<0.05
差优良率
(下转第106页)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