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程教学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170.29 KB
- 文档页数:19
浅谈武术教学在中小学开展状况及对策摘要:武术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对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磨练意志,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武术教学中小学状况对策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571 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到昌沧老师的《武术进中小学难在哪》就颇有体会,都会有强烈的冲动。
但在面对跆拳道、泰拳、空手道等国外项目在国内的风靡,传统武术却被打入了冷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的武术,不该受到这种待遇。
原因何在呢?第一,从客观上讲,社会快速发展,“快餐式”文化的“入侵”,使中华武术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更明显。
由于武术练习对基本功的要求较高,成才期较长,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还有要求练功者要能够吃苦,有较强的毅力。
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武术的普及性。
而跆拳道就是以它的简单易学,见效快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
第二,从主观上看,人对武术认识的思维上毕竟存在一些糟粕。
如影视剧、小说等对武术的学习、比赛,派系间的比武等一些细节描述过于夸大,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呢?因而让未练者或者正在练习者望而却步,不愿涉足。
第三,上级主管部门对武术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不够重视,这就让很多学生在学校也无法接触到武术。
虽然体育课安排了武术的内容,但有的教师自己都不太清楚或不会,针对这样的情况,根本没法展开教学。
第四,武术推广的速度和广度还受环境的影响。
例如:美国的nba,我们的学生只要一提起都知道。
在学校里nba赛事更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只要有球赛整个学校都会为之沸腾,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他们心目中的明星,让他们为之疯狂。
看看学校内外,练武根本没有气氛可言,难道只有到专门的武校才能学习武术吗?因此这样武术推广的局限性就越来越大、越来越难。
武术教学反思(精选8篇)篇1:《武术》教学反思《武术》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武术教学,老师如何科学有效的依据武术特点,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学到更多的、全面的武术技能是今后中学武术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三个月连续的武术教学在平时的观察和实践中总结出中学武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武术教学对学生的爱好培育不够、乐观性不高。
在以往的教学中始终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大多采纳讲解――示范――领做――练习的教学手段。
其教学方法单调,形式死板,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中造成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
对武术的实际应用和组合动作练习不够,从而缺乏趣味练习。
2、学生把握的内容只是强迫所得,没有系统性。
随着教学课时的增多,所积累的知识越多。
从而练习和复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比较紧张。
而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完全消化,又要接受新知识。
日积月累使学生的练习乐观性下降,不利于学生的主动练习。
3、基本动作不扎实,缺少组合动作的练习,直接进入套路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对武术的爱好是由日常的武打影视中培育出来的,对真正的武术了解不够,往往在学习基本动作时与影视动作作比较。
而学生对套路动作规律的熟悉以及身形、步法协作的练习缺乏。
直接进入套路教学,不但教的时间长,而且学生学的慢,把握的不理想,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1、抓住学生有限的爱好,培育学生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武打影视剧中对武术的爱好。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讲解武术套路中的技击拆解,动作的演化和形成过程。
使学生真正熟悉武术、了解武术。
这样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能在生活中应用。
第二、利用影视效果,对影视武术动作的攻防作示范、讲解。
让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主动性。
使学生对武术产生强烈的欲望。
2、培育学生勤练的习惯武术教学中,老师只能起到教的作用,当动作学会之后,学生必须自己练习,而且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动作。
对徐州市乡镇中学武术课现状的调查分析武术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后,中学的武术课仍然存在着许多悬而不决的问题,为了探析其原因,本文对徐州部分地区16所乡镇中学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乡镇中学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乡镇中学武术教学调查分析搞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对提高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术在徐州一直有着深厚的基础,而且历次课程改革对武术均予以高度重视,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将武术纳入了中考体育考核中,但最近几年来武术课在中学的教学中越来越呈现很多问题,学校的传统武术教学变得零散,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校园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以徐州市不同乡镇中学240名师生为样本(体育老师40名,学生200)。
2.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1.武术课开设的基础较差统计表明武术课开设基础比较薄弱,一直坚持开设的只有15%,断断续续开设的占70%,没开设的占15%。
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家长对武术存在偏见,他们强调升学率,怕学习武术容易导致学生打架斗殴,出现伤害事故,从而不主张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武术运动赛事的推广面很窄,导致中学学校或内部的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基本是以田径、球类、健美操为主,武术连作为表演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功利性的取舍也是促使武术教学不被重视的一个方面。
再因为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许多教师自然也是乐得照本宣科,不愿意多花精力去挖掘和增添教学内容。
3.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矛盾目前我国武术运动的开展主要以套路运动为主。
中学武术教材也主要是按套路形式进行。
调查中得知武术课开课基本上集中在基本功、少年拳、及初级武术套路上,这种基本功到规范化套路练习的教学形式本身就很单调,枯燥,加之武术套路动作难学易忘、形式单一,很难让学生坚持长久。
而现阶段随着电信网络迅速传播,多数学生对于跆拳道、擒拿格斗、甚至是套路对练的兴趣也远大于基本功和单人套路练习,这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在施教过程中有所突出,有所兼顾,从而也提高了武术课的教学难度。
探析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与拓展的新思路摘要:通过对浙江省2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多半学校有风雨操场,能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进行,但器械和辅助练习器械短缺、项目经费不足;授课时间较短;教学由简化套路逐渐向技击性教学内容调整。
对策是扩建运动场馆,增添武术器材,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降低技能难度;提高教师知识、学历、科研能力,促进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现状思路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94-01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体育实施武术普修课程教学既可达到强身健体,又能明礼修德、养身。
自1961年至今,浙江省大部分高校体育都已开设了武术公体课和组建校武术社团。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外体育文化冲击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给高职武术教学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对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实施系统分析,力图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为促进武术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笔者从浙江省30多所高职院校中抽取了25所高校的30位武术教师和参加武术选项课的800名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维普期刊网等广泛查阅搜集相关文献和书籍,参考与本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体育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再参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出问卷初稿,并征询15位导师和相关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而成。
1.2.3 数理统计法对通过调查得到的相关资料的资料数据采用了常规统计法,在计算机上运用excel进行数理统计,并绘制成表格的形式,方便进行直观的分析。
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对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课程教学面临种种困惑,这些困惑源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以及资金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举措,以期为推动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而且还有独特的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法,这是别的体育项目不能替代的。
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武术课教学十分关心,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加以约束和指导。
党的十六大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党的十七大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这充分说明我党对传统文化力量的重视。
教育部在2004年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2004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这一举措旨在教育青少年懂得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项目,通过武术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武术课程的重要性和其所应该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以宿州市区中学武术课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我们系统查阅了“中国知识资源网”及宿州学院图书馆资料室中有关学校武术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及博硕士论文,为该论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
我们走访了从事体育教学5至8年的老师10名及部分中学生50名,采用无结构的访问方法,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及提问。
3.问卷调查法。
我们对宿州市区宿州一中、宿州二中、宿州三中、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宿州十一中等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学校武术教育现状和体教专业武术课程改革[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总结分析,确定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调整意向,以及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以当前实际情况为依据,结合高校课程特点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重新构建的必要性和改革现状进行分析论证,构思建立四类相对独立、目的明确而又系统完整、贯穿联系的武术类分支课程。
[关键词]武术课程教学现状课程改革内容重构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几乎处于名存实亡的现状,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当前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
毛泽东同志曾说:“教改的问题实质上是个教师问题。
”实践证明,没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武术教师队伍,要想搞好学校武术教学只是一句空话。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当下中小学武术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
如何根据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进行改革,以便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合格教师,为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应该是我们从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一、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小学一线的体育专家和教师进行访谈,悉听其多年的教学体验,记录和了解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采用文献综述法,查看相关内容的书籍和资料,探讨中小学武术教育课程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改革的形势。
二、分析与讨论早在1915年4月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即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将武术列为推广项目;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一部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中编写了武术方面的内容; 1961年规定了每学期武术课时数,小学6学时,中学8学时;1957年,一些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系把武术列入教学课程;1999年正式启动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间形成的课程标准初稿,对武术都做了明确的规定[1];2004年4月3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高中校园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摘要:武术教学在我国也是非常重视的,通过武术的教学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展武术教学也是非常流行的。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模式非常的单一化,学生学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很枯燥无味,那么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武术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整个教学体系出现很多错误,很多课程设计的并没有那么的完善。
所以说,学校就要认识到这些错误,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变这种情况。
本文通过从我国目前高中的武术教学存在的现状以及如何做出有效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武术课程;教学;高中;现状;措施引言:武术教学在体育的课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加健康,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很多高中在武术教学上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采取措施,积极的改进,这样才能够促进武术的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我国高中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对于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虽然现在我国的很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武术的学习,但是他们对于武术这一课程认识严重不足,仅仅是把他作为副科,一周上课的次数很少,学生很少可以熟悉的掌握武术,而且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学校有可能还会取消上课,或者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就可能直接不上武术课了,直接去学文化知识了,这就严重导致了武术缓慢发展。
而且在上武术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只是形式上的讲解,并没有深挖其中的内涵,学生学到的也只是表面化的东西,学习效果很不好。
(二)学生自身不重视技能上的训练,对于武术的兴致不高身为一个高中生,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要面临高考这一环节。
他们对于武术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而且在武术的课程讲解中,老师并不是非常的专业,他们对于学生技能指导的不够深入化,学生没有太大的兴趣。
这就严重导致了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他们就不太愿意学习武术。
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开展现状——以河南大学为例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太极拳作为传统的中国武术之一,逐渐在高校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太极拳的开展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一、太极拳在河南大学的开展河南大学作为一所强调人才培养全面性的综合性大学,自2006年开始开展太极拳锻炼活动。
早期的太极拳课程仅是一些爱好者自发组织学习,并没有正式的教师和规范的教学计划。
但是,由于太极拳这一独特的身体锻炼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校和社团开始逐渐注意到这一课程的发展。
迄今为止,河南大学的太极拳课程已经开展了十余年。
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几位教师和爱好者组成的太极拳俱乐部,拥有一定的教学设备和场地,并已经扩大到各个学院,成为了学校文化体育活动的一部分。
二、太极拳在高校中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健身运动项目,太极拳的优点在于它注重身体与内心的统一,不仅可锻炼身体,而且也可改善情绪和心理状况。
这一特点正好适应了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为大学生在应对艰难的学业时容易紧张焦虑,并且长时间的低头工作也很容易导致颈椎相关疾病。
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因此在高校中备受欢迎。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返璞归真,是一种蕴含哲学思想的综合性运动项目,需要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技巧。
这一点比其他健身运动要高一些,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学习太极拳可以提高学生们问询和探究能力,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河南大学太极拳的未来发展随着太极拳在学生中的普及,河南大学的太极拳课程也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指导员。
学生们可以在太极拳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并且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仅如此,河南大学的太极拳课程还积极地走向社会,参加了省、国内太极拳锦标赛,赢得了多项奖项。
以后,河南大学太极拳课程将继续向更多的学生开放,并且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聘请更多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新疆高校武术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本文以新疆自治区10所高校武术开展的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新疆高校武术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找出了高校武术开展当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疆高校武术开展现状一、前言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
通过对新疆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寻振兴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发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对新疆10所普通高校的武术开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对新疆高校武术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1.新疆高校武术课教学状况调查研究新疆高校武术课程设置,在对新疆高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调查分析来看,都是紧紧围绕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纲要来制定的,目前按照国家规定高校体育课在大学一、二年级必修课程。
在大学三、四年级为大学选修课程。
武术课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大学一、二年级为武术选项课,二是大学三、四年级的武术选修课程。
武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上选项课内容主要是武术散打、24太极拳、擒拿防身术和初级拳为主,选修课内容主要是武术散打、24太极拳、双节棍为主。
从中也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格斗项目武术散打和健身类项目24太极拳的热爱。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统计发现,68.2%的大学生认为武术教师讲解清楚、简明扼要,75.3%的大学生认为武术教师动作较为规范,动作标准,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较好,具备了上好武术课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大部分按固定的动作与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在教学手段安排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潜力的发挥,磨灭了学生原有对武术的崇敬之情。
关于国内武术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传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但由于其在体育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相关教学投入较少。
本文将简单分析国内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武术教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89-01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内容、形式以及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武术讲究的是内外兼修,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都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同时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武术课程的设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一、现下国内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校不够重视武术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成为了学校目标,但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升学率、就业率被学校放在核心位置。
所以,大部分学校都较为看重文化课程的教学,体育课程安排较少,其中的武术教学安排就更少了。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意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2.缺乏统一规范的武术教学内容现下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武术基本功以及套路练习。
首先,武术基本功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往学生需要不断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疲倦的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其次,套路教学因为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的变化以及每个动作中包括的因素较为复杂,需要身心配合协调,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记忆较难,很难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武术学习的兴趣。
3.学校不具备专业的武术老师由于武术教学仅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就较少,很多学校的武术老师都是由体育老师兼任的,这些老师大部分都不擅长武术,学生的武术学习主要是依赖于老师,不专业的武术教学老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武术学习在于长期的练习,但是老师由于自身具备武术功底,加上平时繁琐的工作,缺少练习时间,在为学生教学时,武术动作演示就会出现偏差,武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阜师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开设现状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以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武术专业课程为研究蓝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考评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院武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较为陈旧,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效果有待加强,考核评价制度需要改进。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开设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水平、业务考核以及学生的课后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本文以阜阳师范体育学院中的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调查需要,将主要访谈和调查对象分为两个层面:所有的担任过体育教育专业授课任务的武术教师6位;随机选取上过武术课程的2010级-2008级体育系学生200名。
2.研究方法①问卷调查法。
在2011 年 11 月至 2012 年 1 月间在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 200 份学生问卷,回收 200 份,有效问卷 192 份,有效率为 96 %。
②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学术期刊上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高校武术开展的文献资料20多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③逻辑分析法。
对已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问卷内容运用逻辑学知识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④访谈法。
走访体育系武术教师以及高年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武术课程教学内容调查。
目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国家规定的套路为主(规定的教学内容有:三路长拳、初级棍、初级刀等)。
有研究表明:现代武术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缺乏趣味性、淡化技击、注重武术“套路化”。
再加上很多学生以前缺乏武术基础,这就会使得绝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造成学习内容记不住“考完忘光”的窘境。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武术课喜好程度分析。
调查显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武术总体上比较喜欢,但是有 41%的学生不喜欢武术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现代武术教学技术动作复杂,难以掌握,这与普通高校目前武术教学主要以国家规定的套路教学为主有关。
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作者:赵少平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34期摘要:在我国武术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在各个时期备受人们喜爱和学习。
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体育素养的提高,很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公共体育武术教育教学,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养,继承我国了传统的武术文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率。
所以,在高校武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在有限的教学课程下,让学生对武术实质高效把握,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完成每个学习任务,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积极继承,这是我国广大教育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的建议,希望能够加强我国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武术课教学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a)-0167-02武术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进入我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不断改革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背景下,在选择教材、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方面上,武术教学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可见深入研究改革和完善武术教学迫不及待。
结合具体情况来讲,武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妥善解决的,这就需要武术教师从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传播武术文化等方面入手。
因此,本文就从这几方面上着重讲解提高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1 武术体育公共课程的现状1.1 内容过于单一我国武术不但是一种肢体语言,而且更为主要的是理解其文化内涵。
可以说武术不但是一种健身技术,而且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
在武术课程中,武术的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武术既是一种套路演练,也是一种技术交流。
当前,我国武术公共课程教学过于呆板,有着明显的模式化特征。
每一节课程都是学习套路技术,单一的、传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武术课程的兴趣逐渐在降低,他们需要有挑战性、新颖武术教学内容。
上海市中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 录
1前言 .......................................................................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2.1研究对象 ............................................................................................................................ 2 2.2研究方法 ............................................................................................................................ 2 2.2.1文献资料法 .............................................................................................................. 2 2.2.2问卷调查法 .............................................................................................................. 3 2.2.3问卷的设计 .............................................................................................................. 3 2.2.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 2.2.5 数理统计法 ............................................................................................................. 3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 3.1上海市中职院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 3 3.1.1武术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分析 ...................................................................... 3 3.1.2武术课场地满意程度分析 ...................................................................................... 4 3.1.3武术课教学目标分析 .............................................................................................. 4 3.1.4武术课主要内容分析 .............................................................................................. 5 3.1.5武术课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6 3.2 学生学习武术课的现状分析 ........................................................................................... 7 3.2.1学生对武术喜爱程度分析 ...................................................................................... 7 3.2.2学生的接触武术时间分析 ...................................................................................... 8 3.2.3学生喜欢的武术课形式分析 .................................................................................. 8 3.3上海市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现状分析 ................................................................................ 9 3.4上海通市中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 9 3.4.1学生希望武术课设置的内容的分析 ...................................................................... 9 3.4.2教师上好武术课表现在那些方面分析 ................................................................ 10
4结论与建议 ................................................................ 11 4.1结论 ................................................................................................................................. 11 4.2建议 ................................................................................................................................. 11
参考文献 ................................................................... 13 致谢 ....................................................................... 14 附件 ....................................................................... 15 1
摘要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上海市部分中职类学校武术课程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针对武术课程的地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内容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发现:上海市中职院校的武术课程已经基本普及,但场地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并且教学的内容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缺少自身特色和创新,未能充分发挥出在教学中的最大效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导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海市中职院校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与讲解不是太详细,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多数学生比较喜爱武术,但是还有好多学生接触武术的时间较短。通过武术教学,大多数学生对待武术的兴趣有所提高;上海市中职院校武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开设更多的武术项目。 关键词 :武术课程 教学现状 上海部分中职院校
ABSTRACT
This study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field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logic analysis, par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artial arts courses in Shanghai to carry out the status qu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he martial arts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target, teaching form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Study found th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Shanghai has basic popularity of martial arts courses, but the sit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content is less, cannot satisfy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 Lack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and fail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maximum effectiveness in teaching, make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more dry, 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 to some extent restricted the martial art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Vocational schools in Shanghai martial arts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demonstration and explanation is not too detailed,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all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st students prefer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but there are a lot of students contact time is shorter. Through martial arts teaching, most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reatment of martial arts have improved; Vocational schools in Shanghai martial arts teachers teachers strength weak, cannot open more martial arts project. Keywords: martial arts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Part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