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方法在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可用于评估医院的绩效和医疗服务的效果。
DRGs是一种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分类的患者分类系统,通过将患者划分到具有相似诊断和治疗特征的组中,以确定患者的相对严重程度和医疗资源需要。
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DRGs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DRGs可用于评估医疗服务的效果。
通过将患者按照相似的诊断和治疗特征分类,可以比较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和不同医生的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效果,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DRGs还可以用于评估医院的绩效,监测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效率。
DRGs可以用于医疗资源的管理。
通过将患者划分到不同的DRGs组中,可以了解不同组别的患者的医疗资源需求和分配情况。
这样可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的配置,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还可以发现医疗服务的浪费和冗余,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
DRGs也可以用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DRGs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特征划分患者组别,并根据每个组别的平均资源消耗确定支付金额。
这样可以使医保支付更加公平和合理,避免因病情复杂而导致的不均衡问题。
DRGs模式还可以鼓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医疗费用的控制和节约。
DRGs还可以用于医院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通过将不同的绩效指标与DRGs相结合,可以量化医院各项工作的表现,并根据绩效的优劣来评定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给予相应的奖励。
这样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DRGs的应用,可以评估医疗服务的效果,管理医疗资源,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并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医院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DRG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DRG(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基于诊断编码将相似病例归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
DRG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量化评估,帮助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识别优质医疗服务、优化医疗资源分配以及控制医疗成本。
首先,DRG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能够提供量化的指标,帮助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将相似病例进行归类,医疗机构可以比较不同机构之间的绩效差异。
例如,可以比较同一DRG组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评估医疗机构的住院管理水平。
这样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发现任何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其次,DRG还可以用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通过分析DRG组内患者的平均费用和资源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可以了解到不同DRG组的资源需求情况,从而合理调整资源分配。
例如,一些DRG组可能需要更多的手术室时间和医生资源,而另一些DRG组可能需要更多的康复和护理资源。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医疗机构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此外,DRG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还可以帮助控制医疗成本。
通过比较不同DRG组的平均费用和资源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可以识别出高成本的DRG组,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通过识别高成本DRG组的原因,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等,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然而,DRG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DRG仅仅基于诊断编码进行分类,没有考虑个体化的治疗需求。
不同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因素的差异,例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治疗过程和治疗费用,但在DRG系统中并未完全考虑进去。
其次,DRG系统的分类标准可能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DRG系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跨国或跨地区的比较结果不准确。
此外,DRG系统的分类标准可能需要经常更新,以适应新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
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王青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摘要:DRGs即为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病例组合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在保障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获得可行性较强的评价方式。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DRGs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然后梳理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对DRGs在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实行所具有的优势及劣势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有助于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有力基础。
关键词:DRGs;医院;绩效管理医院绩效管理是根据既定目标,通过管理双方达成共识,共同落实管理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
就当前医疗改革形势而言,医院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任务管理,还是具有繁杂性特征的管理过程。
DGRs主要是医院诊治、治愈率为基础,从医院患病类型、诊治方式、后续愈合等内容,将医院内部病例按照类型进行整理,从而有助于被广泛应有于医院管理中。
一、DRGs概述DRGs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其参照标准为综合疾病形式,通过将实际诊治或者具体操作作为依据,进一步分析考量患者病例的相关信息和特征,就以医院各患者的个人信息,例如性别、年龄等信息,还有诊治信息、并发症分析、具体诊治形式、治愈程度等内容作为参考依据,将患者引进到不同的诊治组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障医院病历的储存都能按照类型进行。
DRGs在形成初期并不是应用于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中,而是首先在医疗保险中运用,随着DRGs的不断发展,开始在我国医院的等级考核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医疗质量管控、医院成本管理以及绩效配置中进行应用。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关于DRGs的全新分类的依据,疾病的种类并不是重点内容,需要将重心置于疾病以及其他约束条件下的费用特点,组间差异性和组内同质性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疾病分类可以促进医院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完善内部管理。
二、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一)医疗能力指标医疗能力指标即服务产出指标,其包括的主要评价指标有DRGs总权重、DRGs组数、病例组合指数。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DRG(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医疗报酬制度,它能够将病人根据诊断、治疗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组别,以此来确定医疗费用。
DRG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DRG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作用DRG通过将病人分成不同的支付组别,从而使得医院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医疗资源。
例如,医院可以将同一支付组别的病人放在同一科室,以便更好地利用该科室的资源。
此外,DRG还可以为医院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团队提供准确的病人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进而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DRG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DRG可以改善病人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DRG,医院可以将同一支付组别的病人分配到具有专业技能的医生中,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病情及提供最优质的治疗。
此外,DRG还可以协助医生确定病人治疗方案的顺序,避免不必要的诊断和治疗,并及时纠正治疗计划中的问题,以优化治疗效果。
DRG对医院经济运营的作用DRG对医院的经济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DRG,医院可以更好地监测病人就医时间、住院天数、医院开销等关键指标。
此外,DRG还可以对医院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并提供实时数据,帮助医院制定更好的财务策略。
DRG可用于医院管理过程中,以衡量医院绩效。
例如,医院可以根据DRG获取的数据评估病人住院时间、康复时间以及病人治疗期间所使用的医疗资源的成本和效益等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医院的效率,并确定可能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以提高医院的总体表现。
总的来说,DRG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DRG,医院得到了准确的病人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诊疗方案,对医院资源进行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并通过跟踪和分析医院的财务和治疗数据,帮助医院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医院的总体表现。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医院绩效管理是为了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质量,在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
在医院绩效管理中,DRGs(Diagnostic Related Groups,诊断相关组)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医院的绩效。
DRGs可以帮助医院进行财务管理。
DRGs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手术等信息进行分类,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对应一定的医疗资源使用量和费用。
医院可以根据DRGs对同一组别的患者进行费用比较,了解不同患者所需费用的差异,从而优化医院的费用结构,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
在应用DRGs进行医院绩效管理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DRGs的分类标准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疾病类型的出现,DRGs的分类标准需要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来支持DRGs的应用。
DRGs需要收集和整合大量的临床和财务数据,医院需要建立起信息系统来支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
这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医院在应用DRGs进行绩效管理时,也需要注意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考虑患者特点和病情的差异。
因为DRGs只是对患者进行了相对粗略的分类,不能完全反映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
医院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医疗需求等因素,避免将DRGs作为单一的衡量标准。
DRGs的应用对医院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DRGs,医院可以对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在应用DRGs进行绩效管理时,医院需要注意其分类标准的更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患者特点的差异等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DRGs,即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是医疗宏观管理的一种工具,是根据患者诊断、治疗过程、就诊资料等信息,将患者划分成若干类别,为每一类别确定固定的收费,便于医院管理、医疗费用控制和医保支付。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推进,旨在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DRGs的应用利用了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以统计描述和预测为核心,通过医疗信息系统自动实现患者分类和收费等过程。
DRGs的使用有助于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推动医改进程。
上海市医院开展DRGs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建立医院内部的DRGs管理体系,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推进医院绩效管理的改进。
包括制定医院绩效管理标准、确定科室和医生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完善药品使用管理、建立医保支付机制等。
二、利用DRGs工具,对医院各项医疗服务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科学地评估和控制医疗费用。
通过制定DRGs分组标准和收费标准,实现医疗费用的透明化和合理化。
三、以DRGs为基础,进行医院各项业务流程、医生工作流程的优化。
对医院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管理水平,优化医院人员配备和层级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
四、建立DRGs数据中心,对医院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比如对医院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和购买,并优化医院药品使用结构和药品采购模式。
上海市医院DRGs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推进医改进程。
采用DRGs工具,医疗服务的价格将依据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科学确认病人诊断和治疗费用。
医院通过DRGs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进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的透明化和合理化。
总之,DRGs的应用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DRGs,医院可以更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摘要】DRGs是一种将医疗服务按病种分组付费的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效率、管控成本,还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通过DRGs,医院能够更好地管理资源,优化医疗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DRGs的实际应用案例也证明了其对医院绩效管理的积极影响。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变化,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DRGs的应用为医院绩效管理带来了启示,推动了医院绩效的提升,且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具有持续的重要性。
【关键词】DRGs, 医院绩效管理, 思考, 基本概念, 作用, 影响, 应用案例, 发展趋势, 启示, 提升, 持续重要性1. 引言1.1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DRGs的基本概念是将一组与相似疾病或病情相关的患者按照临床、资源消耗、费用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编码,以确定统一的支付标准。
在医院绩效管理中,DRGs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不同病种的患者进行分类和分组,医院可以对病种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DRGs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绩效水平,还可以对医院绩效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DRGs的实际应用案例,可以看到医院在使用DRGs后,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效率、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未来,随着DRGs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将会日益凸显。
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它可以帮助医院提升绩效水平,优化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并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DRGs的基本概念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是一种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统计分类系统。
该系统将患者根据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确定医疗服务的费用和补偿。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医院绩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DRGs作为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病案支付方式,对于提高医院效率和质量、控制费用、优化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上海市医院为例,探讨了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包括提高医院效率和质量、费用控制、资源分配以及在医保政策和医疗改革中的地位等方面。
还分析了DRGs在医院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医院管理和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DRGs, 上海市医院, 绩效管理, 应用, 医疗改革, 费用控制, 资源分配, 医保政策, 医院效率, 医院质量, 评价, 发展, 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DRGs的引入不仅可以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的优化,提高医院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DRGs 还可以有效应对医保政策的调整和医疗改革的挑战,为医疗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2 DRGs概述DRG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分类和支付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信息进行分类,将相似病例整合成若干组,为医院提供统一的计费标准。
DRGs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患者分组,对每一组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医疗成本的控制。
DRGs的引入不仅对医院的费用管理和资源配置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DRGs,医院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从而提高临床诊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
DRGs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管理,使医院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
DRGs为医院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背景意义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背景意义在于其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资源、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DRGs的应用,医院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诊疗情况,合理安排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疗质量。
DRGs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医院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激励医院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前医疗环境日益复杂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背景意义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应对医疗资源匮乏和成本上升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医院也逐渐意识到DRGs的重要性,开始在绩效管理中引入和应用。
1.2 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亟待改进。
目前,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绩效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
当前医院绩效评价主要以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为主要指标,而对于医院的经济效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考量不足。
医院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医院管理体制僵化,部门之间协作不畅,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服务效率低下。
医保支付方式单一,缺乏对医疗服务的差异化支付,使得医院没有动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3 DRGs在上海市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意义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DRGs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医院各项服务的成本,精确评估各项服务的费用和效益,帮助医院更科学地进行资源分配和管理。
3. 强化医院管理决策:DRGs可以为医院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更准确地评估医院的绩效表现,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实现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4.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DRGs的应用可以促使医院更关注患者的医疗需求和诊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摘要】DRGs,即诊断相关分组,是医院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本文从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帮助、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应用DRGs来优化绩效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DRGs的应用,医院可以更好地监控和管理医疗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结论部分分析了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强调了DRGs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潜力。
DRGs的应用对医院绩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院实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关键词】DRGs, 医院绩效管理, 财务状况, 效率, 质量, 患者, 医务人员, 优化, 意义, 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1. 引言1.1 DRGs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将患者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组,DRGs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情况,从而进行更精确的资源分配和管理。
DRGs还可以激励医院提高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DRGs对医院的财务状况也有影响。
通过DRGs的应用,医院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病例的成本和收入,方便医院进行财务预测和控制。
DRGs也可以帮助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在医院绩效管理中,DRGs还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医院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DRGs还可以促使医院推动科学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流程。
2. 正文2.1 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DRGs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DRGs可以帮助医院对疾病患者进行分类,实现按病种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费用进行分类,医院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疾病的治疗成本,有针对性地管理医疗资源。
DRGs可以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
(仅供参考)DRG应用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内容DRGs知识概述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问题与建议一、DRGs知识概述DRGs关注的是“急性住院诊治服务”的情况,采用的病例是各医院住院时间低于60天的住院病例过度医疗指标体系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一)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二)科室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科主任评价)(三)主诊组绩效评价(四)各级医师绩效评价(五)“十大手术名医”评选(六)临床重点专科评价(七)50个DRGs病组公示(八)院内DRG预付费(九)全面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一)医疗服务信息公示院内公示(以亚科为单位)科内公示(以医疗组或医师为单位)涉及医疗质量、效率和安全的全部指标范围方式范围频次内容作用同比、环比分析,同级别医院进行对比分析月度、季度、半年、全年当指标出现负向变化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改进医疗质量指标内部公示制度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一)医疗服务信息公示n医院强化对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手段n科室针对异常数据对应的病历,逐份分析,组织科内医疗组讨论,写出整改意见,解决问题的举措n医疗部督促科室整改并显效,持续改进n通过以上流程,建立医院、医疗部、科室三级质控网n通过质量公示,使质量管理由粗放盲目变得精益和科学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二)科室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科主任评价)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各专业、各科室评价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三)主诊组评价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四)各级医师评价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五)十大名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测算n根据手麻系统统计的手术总台次进行排名n 共公示367名医生n 仅计算常规手术,不含介入和操作n根据病案首页DRG总权重进行排名n 共公示40名医生n 根据DRG总权重产生“十大手术名家”方式二方式一评优评先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五)十大名医用DRG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反映医疗服务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六)临床重点专科评价--调病种结构DRGs组数越多,说明医院收治病种越广;前20种DRG说明所在学科优势变化恶性增生性疾病的支持性治疗,(同比上升224.94%)呼吸系统感染/炎症,(55.06%)恶性增生性疾病的化学及/或免疫治疗(36.51%)食管胃十二指肠大手术(33.59%)呼吸系统感染/炎症,(26.73%)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六)临床重点专科评价--加大收治疑难病症疑难系数较高的DRG病组(高权重组增多)序号诊断相关组名称权重2017年病例数2016年病例数增减1AH19-气管切开伴呼吸机支持≥96小时或ECMO24.74431 2AA19-心脏移植24.071367 3AB19-肝移植23.061028 4AF19-肺移植17.2211 5AE19-肾移植13.1120912584 6BC19-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11.89105978 7CV19-眼动脉动脉瘤10.91211 8FC19-冠状动脉搭桥,伴PTCA10.6811110 9FB19-心脏辅助系统植入9.971082 10FB71-心脏瓣膜置换术,伴有严重并发症或伴随症9.824751-4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六)临床重点专科评价--打造亚科三个特色病种(铸品牌)技术性:选取CMI>2的病种特色性:代表科室诊疗特色、专长和发展方向规范性:各科室根据ICD-10和ICD9-CM-3,选取该病种对应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套餐医院对执行较好的科室给与奖励激励科室彰显特色、体现技术特点,将有限资源用在需要的病人身上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六)临床重点专科评价--DRGs内涵指标持续改进病区费用指数时间指数神外Ⅲ科 1.89 1.02肿瘤Ⅰ科 1.88 1.1泌外Ⅲ科 1.870.88肾内Ⅱ科 1.86 1.07神内Ⅱ科 1.860.95心内Ⅲ科 1.860.94耳鼻喉Ⅰ科 1.85 1.18神内Ⅱ科 1.850.94心内Ⅲ科 1.840.88整形外科 1.840.95骨Ⅳ科 1.830.82泌外Ⅲ科 1.830.92神经肌肉病诊疗中心(东)1.820.97神外Ⅰ科 1.820.93骨Ⅲ科 1.810.95病区费用指数时间指数精神科抑郁症病区(东)1.160.89儿Ⅱ科 1.150.94康复科(东) 1.15 1.19耳鼻喉科(东) 1.130.78儿Ⅰ科 1.130.82乳甲外科 1.110.56口腔科 1.090.65心内Ⅰ科 1.070.79儿科(东) 1.060.95乳甲外科 1.000.67儿科(东)0.940.73心外科0.900.68心内科(东)0.830.68眼Ⅳ科0.810.88二、DRGs与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七)50个DRG组公示省卫计委工作要求。
DRGs方法在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目的探讨DRGs方法在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沧州某医院2014—2015年的病案首页数据,均采用DRGs分组的原理,将其系统评价平台引入,分析该类操作方法在临床医疗服务绩效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相比2014年,沧州A医院2015年的医疗服务能力均有所提高,权重大于等于2的占比增加(P>0.05),三四级手术占比增加(P<0.05);相比2014年,2015年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分析,其收治的患者疾病难度更大,对于医疗服务技术的要求更高;学科一科、二科、三科的服务质量相对较高,其中学科一科相比其他两科的整体难度水平与效率均要高(P<0.05)。
结论在临床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引用DRGs方法,便于促进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值得实践推广。
标签: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DRGs方法
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主要是以病理诊断或者(与)操作为病例组合的依据,对疾病诊断、合并症、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操作、患者个体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1-3],将临床过程较为相似与资源消耗较为相近的病例归纳至同个DRGs疾病组中,从而对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等进行管理评价,是目前临床上引入了新型医院管理模式。
为了对其管理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该文将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沧州A医院2014—2015年的病案首页数据共5 000份,其中2014年2 445份,2015年2 555份,提取的信息包括主要(次要)诊断、主要(次要)手术操作、年龄、性别等信息。
1.2 方法
2014—2015年均采用DRGs分组的原理,引入系统评价平台。
DRGs方法:采用DRGs组数与病例组合指数对沧州A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评价;采用费用(时间)消耗指数对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采用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对医疗安全进行评价。
采用DRGs的分组原理,将其绩效评价系统引入,对沧州A医院2014—2015年病例数据进行分组评价,依据对医疗服务绩效的评价内容,采用各种评价系统对医院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医院整体、单科室、同一学科间、科内主诊组间等[4-5]。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4—2015年的医院整体情况
相比2014年,滄州A医院2015年的医疗服务能力均有所提高,权重大于等于2的占比增加(P>0.05),三四级手术占比增加(P<0.05),且平均费用、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与2015年的低风险死亡率均为0.00%,进一步说明沧州A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性较高。
见表1。
2.2 2014—2015年临床服务绩效纵向评价
相比2014年,2015年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分析,其收治的患者疾病难度更大,对于医疗服务技术的要求更高。
见表2。
2.3 科室之间主诊间临床服务绩效
分析2015年不同主诊组病例在CMI、平均住院日、时间消耗指数、平均费用、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见表3。
2.4 2015年学科DGRs评价情况
学科一科、二科、三科的服务质量相对较高,其中学科一科相比其他两科的整体难度水平与效率均要高(P<0.05),见表4。
3 讨论
采取DRGs方法用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便于医疗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便于将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时可对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技术操作水平等进行综合考核,便于将医院管理水平提高,进而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6-7]。
给予DRGs方法最便捷与经济的数据来源是病案首页数据,其信息可对DRGs分组质量、使用效果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保证病案首页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意义重大。
提示医学工作者应加强医院编码工作的规范性,将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进一步完善,将编码系统进一步推陈出新,另外,还可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加强技能培训工作,便于保证编码的准确性[8]。
DRGs可对医院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进行客观评价,便于将医院病例实际情况、诊断与治疗需求等准确反映[9]。
另外,由于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损耗医疗资源,使得采用该类管理方法还可反映出实际的医疗资源损耗情况,便于对不同种类的疾病资源损耗情况进行有效区分,使得同一分组内的同种病例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
采用该类管理方案,便于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增加信息含量。
采用DRGs方法便于对科室、主诊组、同一学科之间进行分析对比,使得医务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该类管理方案的应用价值,将收治患者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便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充分调动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适当增设奖项,便于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发展进步[10]。
综上所述,对临床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引用DRGs方法,便于促进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值得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 简伟研,胡牧,张修梅,等.基于DRGs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方法与案例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3):180-185.[2] 石艺,忻红玉,刘海云,等.云南省三级医院基于DRGs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217-220.
[3] Cicero AFG,Rosticci M,D’Addato S,et al.Population health needs assessment and healthcare services use in a 3 years follow-up on administrative and clinical data:Results from the Brisighella Heart Study[J].High blood pressure &;amp;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2014,21(1):45-51.
[4] 郭默宁,刘婉如,仇叶龙,等.2014年北京市基于DRGs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方法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1):840-842.
[5] 周泽甫,龚敏勇.采用DRGs进行临床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对医学专业技术发展的影响[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14(3):510-513.
[6] David Rubenstein,Glenna Friedman,David Bateman,et al.RVUs and DRGs:Do They Fairly Reimburse Physicians and Hospitals and Incentivize Improved Care[J].Pediatrics: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3,131(2):340-363.
[7] 张旭毅,陈金宏,刘海峰,等.浅谈DRGs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及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9):891-893.
[8] 郭默宁,刘婉如,张瑾慧,等.基于DRGs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介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1):878-880.
[9] 张艳红,仇叶龙,王力红,等.基于DRGs的老年醫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1):78-80.
[10] 季新强.基于DRGs和综合指数法的某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外科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5):817-819,822.
(收稿日期: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