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11
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卫字〔2010〕4号关于印发《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9]35号),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省卫生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研究制定了《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辽宁省卫生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主题词: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通知辽宁省卫生厅办公室 2010年3月31日印发校对:胡淼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9]35号),逐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坚持突出社会效益,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健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和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原则。
二、考核内容(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内容1、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内容(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项工作情况。
(3)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情况。
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各市、县(市、区)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66号),按照《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要求,我们在总结试点县(市、区)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
现将《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价细则》)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新机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难点.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增强对绩效考核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绩效考核领导组织,统一实施本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考核责任,使绩效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结合实际,制订办法.《评价细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各指标与分值、考核内容、标准以及评分标准作了原则要求,县(市、区)卫生、财政、人社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借鉴试点地区好的经验,制定本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具体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要科学合理、简便易行,能客观反映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工作情况;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坚持按不同岗位的职责、任务、技术难度、责任风险等要素,综合确定具体岗位分配系数,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三、两级考核、两个挂钩。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进行1次集中考核,委托隶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进行2次考核,同级财政、人社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将结果报市级相关行政部门,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应作为其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并按照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确定考核等级,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比例由各县结合实际确定,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机构及业务技术骨干积极性,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奖惩机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具体考核的审核工作,可探索委托中介机构组织实施。
附件5霍山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为贯彻落实《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内容1、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规范药房建设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项工作情况。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4)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情况。
(5)人事财务管理情况。
(6)院内建设与管理。
(7)群众评价与监督。
详见《霍山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2、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合理医药、药房规范化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详见《霍山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内容。
(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诊疗、护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体检,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数量,医疗安全、医疗工作效率、诊疗费用,药品使用、规范药房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及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覆盖人口、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内容。
(3)社区服务与管理:主要考核财务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双向转诊等内容。
详见《霍山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及分值表》。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卫办基层发〔2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落实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规范提供,现就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二)基本原则1.坚持顶层设计,加强属地化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主体,规范评价程序。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卫生发展现状等,科学合理设置指标的权重和标准,提升绩效考核的精准性。
2.坚持公益性导向,强化激励约束。
坚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考核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治建设,做实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和质量持续改进。
3.坚持信息化支撑,确保结果真实客观。
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绩效考核中的支撑作用,关键数据从卫生健康统计年报、卫生财务年报、中医医疗管理统计年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等数据库中提取,保证数据信息自动生成,非法定情形且未经依法授权不可更改。
鼓励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
二、绩效考核主体和对象(一)考核主体。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注重吸纳社会公众、患者代表等参与。
(二)考核对象。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7.26•【文号】国卫医发〔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绩效考核,规范医联体建设发展,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了《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下载)。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指导,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报送有关情况。
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2018年7月26日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三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
(二)基本原则。
公益导向,服务大局。
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发布时间:2020-09-18 来源: 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现印发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聚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监测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可及性,着力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
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坚持政府主导、资源下沉、群众受益,强化医防融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经济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二)加强资源整合。
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财、物、信息等优化重组、集约使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
(三)加强部门联动。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加强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县域医共体的协议管理。
发挥医保激励、约束作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农安县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人社部发(〔2009〕182号)和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卫人发(〔2010〕98号),《吉林省县级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绩效考核,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考核。
公立医院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考核,要遵照事业单位考核的有关政策制定本单位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激励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转变运行机制,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确保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考核原则(一)坚持公益性质原则。
坚持保障居民的康复救治权益,维护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坚持实事求是,考核过程民主公开,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及政府财政补助政策,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综合考核原则。
综合考虑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等因素,坚持日常性监督检查、定期抽查和群众参与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五)坚持奖优罚劣原则。
将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助和公立医院负责人的奖惩以及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三、考核内容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要根据单位的不同类型、职能和特点,按照其目标责任落实、运行管理以及社会效益等情况确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机构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评价与监督、负性事件处理等工作。
具体考核内容和指标见附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12-21国卫人发…2015‟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务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一)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机制,指导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规范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工作,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改进服务质量,落实分级诊疗,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导向、维护健康。
坚持共享发展,着眼公众健康,通过加强和完善绩效评价,推动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坚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注重放管结合,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
评价结果信息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的公信力。
坚持综合系统、分类分级。
建立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强化信息技术支撑。
按照管理层级和机构类型分级分类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对负责人、职工分别实施人员绩效评价。
坚持激励约束、注重实效。
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评价结果与政府投入、管理调控及人员职业发展等相挂钩,采取综合措施,奖优罚劣,拉开差距,有效促进绩效持续改进,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