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要求工程监理人员明确质量监管内容,并对既有的监管方法进行改进。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当前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强化过程中,极大地增多了城市建设项目,而对建

设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必须要质量监

督管理。但是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防止安全

隐患的出现,确保建设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工。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不同建设企业,所具有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对于

小规模的建设企业而言,没有结合相关规定要求,以此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的构建,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屡禁不止。此外,一些企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形成,也

加强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从而无

法高效提升管理水平。

1.2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化

目前,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

一般来说,在监督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往往都需要人员进行巡逻和检查,但是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其隐蔽性尤为明显,所

以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下,信息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和盛行,所以建设工

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要逐步朝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质

量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借助网络技术,对各项管理信息进行实时监

督和管理,确保信息传递效率的稳步提升,并更好地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但

是在实际上,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予以改善和强化。

1.4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

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而言,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明确提

出了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监督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

质的提升,确保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胜任能力。但是在实际上,一

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的综合素养,严重影响着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而且

一些监督管理人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意识,所以也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工作的运行。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完善对策

2.1健全相关制度以明确职位权责

将新型理念和工作方式融入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机制中,同时结合建

筑项目特点建立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提高人员遵守制

度的自觉性、知责履职的积极性,同时引入优胜劣汰的考评竞争机制,促使监管

人员自我加压提升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在落实制度的同时,加强对相关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完整版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发布部门:建设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工作质量,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指由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的监督。其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 第三条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交通和民用、市政工程及建筑构件,均应按照本规定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其中,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委托监理单位实施监理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可暂不实行质量监督。 第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国家为建设部,在地方为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工业、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的和相应的国家专业投资公司投资的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建设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办法。 (二)负责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的规划及管理。 (三)掌握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动态,组织交流质量监督工作经验。 (四)负责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争端。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实施细则。 (二)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的规划及管理,审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资质,考核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核发监督员证书。 (三)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动态,组织交流工作经验,组织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四)组织、协调和督促处理本地区或本部门重大工程质量问题争端。 第七条市、县建委(建设局)应负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规定。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从事管理工作的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主要形式

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主要形式 一、直线式项目组织 ?特点:项目经理直接进行直线垂直领导 ?优点:命令源唯一、责任明确、接受任务快 ?缺点:专业分工差、横向联系困难 ?适用范围:规模小、技术简单 二、直线职能式项目组织 ?特点:设立职能机构,但职能机构无指挥权 ?优点:(现场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管理和统一的指挥,有利于集中 各方面专业管理力量,积累经验,强化管理。 高效率、标准化、专业化。 ?缺点: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差,信息传递缓慢,不容易进行适应环境变 化的调整。 ?适用范围:综合性的施工任务

三、(混合)工作队式项目组织 ?优点:人员为职能专家,在项目管理中配合,协同工作,取长补短,有 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各专业人才集中在现场办公,办事效率高,解决问题迅速; 项目经理权力集中,决策及时,指挥灵便; 减少了行政干预,易于协调关系; 不打乱企业的原建制。 ?缺点: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配合需一定磨合期;同一时期所担负的任 务可能有很大差别,忙闲不均,导致人员浪费,特别是稀缺人才难以在 企业内调剂;职能部门优势无法发挥,同一专业交流困难;长期离开原 单位,影响人员积极性。 ?适用范围:大型项目,工期紧迫,需多工种多部门密切配合的项目 四、部门控制式项目组织 ?特点:按职能原则建立项目机构,不打乱企业现行建制 ?优点:人才作用充分发挥,接受任务快;职能明确,关系简单,便于协调; 项目经理无需专门培训便能进入状态。 ?缺点:人员固定,不利于精简机构;局限性大不能适应大型项目管理需 要。 ?适用范围:小型、专业性强,不涉及众多部门的项目

五、矩阵式项目组织 ?特点:双重机构,双重领导 ?优点:解决传统模式中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相矛盾的状况,实现企业长 期例行性管理和项目一次性管理的一致;能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实现多个项目管理的高效率;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项目组织具有弹性和应变能力。 ?缺点:双重领导造成矛盾;若组织成员过于受控于职能部门,会使凝聚 在项目上的力量减弱;在项目施工高峰期,一些服务于多个项目的人员可能顾此失彼;组织内部复杂,容易造成信息量膨胀。 ?适用范围:同时承担需要多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大型、复杂的施工 项目 六、事业部式项目组织形式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有利于延伸企业的经营职能,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便于开拓企 业的业务领域。有利于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以加强项目管理 ?缺点:企业对项目部约束力减弱,有时会造成企业结构松散;事业部的 独立性强,企业的综合协调难度大 ?适用范围:大型经营性企业的工程承包,尤其是远离公司本部的工程承 包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陈瑛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陈瑛 发表时间:2016-10-08T11:41:37.64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陈瑛[导读] 手术室是治疗全部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在医疗机构内分为常规手术室、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室等多个种类。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手术室 200233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为期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护理模式,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同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院内手术室护理工作数据进行整理,记录质量控制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质量控制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同时管理后相关护理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管理前,两个时期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完善手术室内护理方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5-01 手术室是治疗全部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在医疗机构内分为常规手术室、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室等多个种类。手术室内护理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其主要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辅助主刀医师开展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其护理质量对手术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即是对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如下为具体研究内容: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挑选手术科室护士11名,均为女性,其年龄中最低值为26岁,最高值为54岁。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共8名、护士共1名。 1.2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为期,挑选临床外科手术患者81例,在该阶段手术室内护理管理模式采用质量控制小组模式。以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为期,同样挑选外科手术患者81例,在该阶段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2.1质量控制小组建立 首先将外科手术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重新编组,按照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分组标准,共分为五个质控小组。分别是文书书写质控组、基础护理质控组、消毒质控组、带教质控组以及配合护理质控组。采用两班倒的交接班方式,每班时间为12h,每个质控组内均需包含至少3名护理人员,其中需至少拥有1名护师。护士长不参与小组组建,其负责对各质控小组进行管理,并协调每个小组之间的工作内容[1]。 1.2.2管理方法培训 参与质控小组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均需要接受为期1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质控小组分配方案、质控小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方法等,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位置,并掌握新型护理技术和理念。 1.2.3持续性质量控制 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各质控小组均需要每天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在每个月还要召开全体总结会议。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室护理时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由小组内或科室内开展全体研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同时每周需要对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存在的问题,积极对各类书写问题进行反馈,从而及时地进行纠正。书写要求包括字面整洁、字迹清晰、材料填写完整性、内容准确性、专业用语准确性、责任人签名等[2]。 1.3护理质量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理念、健康教育方法、心理护理方法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每项调查内容共包括5道问题,满意记5分,较满意记3分,不满意记0分[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管理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鲁布革引水工程的总分包管理模式是当时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所谓传统模式,但随着建设项目规模日益庞大,技术含量日益增高,因而近年来出现了若干新的管理模式。 一、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又称通用模式。世界银行和亚洲开放银行及国内外很多工程都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由业主、工程师和(或)建筑师、承包商(总包商)三方组成。工程师和(或)建筑师相当于我国的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主要承担工程的施工。有时承包商还与一个或多个分包商签订合同,业主、承包商和(或)分包商于供应商签订合同;业主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双方的合同关系如图 图1-2-1-1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 采用传统模式时,业主一般先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做好全部设计或一部分设计后进行施工招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往往使项目的建设周期拖得较长,对业主回收投资不利,而且由于设计与施工分开,设计变更较多,也会导致工期拖长,工程费用增加。 二、工程总承包模式 为了克服传统模式的上述缺点,业主可以把建设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物质采购等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这就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又以下几种方式: 1. CM模式 CM模式,又称"建设项目经理或管理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r 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roach),这种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如图 图1-2-1-2 CM快速跟进项目管理模式 CM模式的特点如下: (1) 业主选择对其项目又设计、施工、管理和财务经验的公司,与之签订CM服务合同,任命CM经理,由其承担工程的监督、协调和管理工作。 (2) 一般由业主、CM经理及A/F[建筑师和(或)工程师]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该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这样CM经理可以根据其经验对规划、设计、施工全盘考虑,并提出建议和协调,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 (3) 项目总体方案确定后,即将工程设计分为几个项目进行。每个分项目的设计完成

质量监督员岗位职责

质量管理组2月份学习资料 一、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1.目的: 为保证检测中心检测工作过程处于严格控制状态,确保工作质量,防止检测过程随时间推移而变质,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检测工作质量有关的监督工作。 3.职责: ①质量管理组职责: (1)负责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归档保存; (2)负责组织制定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工作计划; (3)负责人员培训、考核和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4)负责测量设备购置、验收、建帐、建档、停用、报废等管理; (5)负责检测中心受控文件及资料管理; (6)负责检验报告副本和原始记录的归档保存; (7)负责客户投诉的受理和处理; (8)负责组织客户满意度调查工作; (9)完成检测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②质量监督员职责: (1)在质量负责人的指导下,按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开展专业范围内的质量监督活动;(2)排除干扰,不受任何压力影响,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3)及时将质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室经理或者质量负责人; (4)负责对质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的验证。 (5)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测。 4.程序内容 4.1质量监督的内容: 1)人:指检测人员的资格,即持证上岗情况。 2)机:指仪器设备的配置以及精度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仪器设备的计量和工作状态。设备的检定、状态标识。 3)料:指的是检测样品,要对检测样品的有效性、唯一性标识的维持和对检测样品的流转、制备、安全贮存防护状况。另外,现场检测时,(咱们单位主要是抽检,要更加注意,如回弹构件的选择,保护层检测时选择的部位等等) 4)法:是指检测方法,即检测依据选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尤其要注意当标准发生变更时,在委托单、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中检测依据要注意检查。另外还要检查作业指导书的熟悉和执行情况。这里在监督的时候可对监督人员进行提问。 5)环:指检测工作进行时的环境状态,包括温度、湿度,现场检测时环境是干燥还是潮湿等等。 6)测:指的是检测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包括原始记录的记录(包括数据书写错误时的修改方式,要划改,另外,特殊情况时要注明原因)、检测数据的核查(是否存在不正常数据)、数据处理及结果的判定以及检测报告的出具。(这里还要体现的几点:原始记录的原始性、检测结果判定的正确性和检测报告的完整性) 另外,除了上面所说的六点之外还包括质量监督员认定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其它事项。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 发表时间:2019-09-02T13:28:48.7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邹享军 [导读] 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澧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湖南澧县 415500 摘要:一直以来,质量保证是建筑工程根本原则。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安全监督。但根据当前质量监督管理现状看,很多企业过于重视眼前经济效益提高而降低质量标准,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松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重重。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建设工程作为社会建设发展、城市化改革深化重要内容,项目质量影响着人们生命安全与使用安全。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因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成为改革重要研究课题,只有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建设工程数量的增加,质量监督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目前,工程质量受控、不断提高,更要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存在,是重要研究内容,难以满足的社会发展需求。 (一)工程数量增加,监督管理任务艰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明显降低,房屋结构越来越稳定。但并不代表工程无任何质量问题。同时,不同地区工程质量水平差异显著,以地铁工程为代表的技术困难、施工复杂,很多新材料、先进技术也得到了运用,促进行业发展并满足管理工作要求。 (二)建设通病问题,事故安全 现如今,建设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先进技术、先进材料的运用与精装修建筑越来越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施工控制,但建设通病问题普遍存在,个别已经解决的质量通病再次发生降低工程作用发挥。此外,建设工程勘探设计不全面、结构隐患严重、徇私舞弊等现象依然存在,客户对工程质量问题意见较大。 (三)主体诸多,承建力不足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责任范围宽泛、单位诸多、专业趋于精细化,涵盖了建设、勘查、设计、施工、审图机构、材料供应单位等,进一步加大了工程质量管理困难性。建设工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据统计:我国农村务工人员中有40%人员从事建筑事业,但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综合素养、专业技术有待提升。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 至今为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建设施工质量监督方面起到了重要影响。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研究对质量监督制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与市场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现代化发展中,科学技术与管理在建设工程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完善质量监督机构改革、落实运行机制、健全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单位是政府,质量监督采取谁核定,谁负责的制度。基于这一条件下,建设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主动性不高,甚至故意逃避责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明确划分责任主体,推卸责任。 (二)三到场监督管理形式 由于建设工程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环节复杂,质量监督管理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如今,我国监管采取三到场模式,但这种模式难以实现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很多施工人员是监管人员在场时规范施工,一旦离开则开始应付了事、以次充好。加之,由于专业技术制约管理人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一些隐藏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在无形中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三)监管方法落后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出台较早,但相关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尽管采取三到场管理形式,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比如:很多检测指标难以经过肉眼判断,缺乏有效的技术条件监督管理,从而造成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形式化。 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革 改革结果下,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城市进程加速,建筑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为顺应质量监督管理改革,提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可以立足于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质量监管理念 创新监管理念、转变职能是政府部门当务之急,间接的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管理,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同时,简化机构、深化改革、依法执行,执行决策性职能与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制度,完善产业战略,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让同行业企业在相同标准、环境下经营、竞争,优胜略太、科学发展,确保建筑事业顺利进行。质量监督单位是受政府委托的执法单位,由直接管理转为重点监督,由具体指导转为宏观调控,质量管理人员也是最高监督人员。 (二)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程质量宏观掌控与监督管理者,让政府从责任身份中解脱出来,执行对有问题施工企业的监督与惩罚,让质量监管制度成为有效的制度展现。第二,质量监管贯彻落实在施工全过程、明确制度体系。第三,健全法律制度、规范体制,健全质量监督评估标准体系。政府职能转型成为工程改革重要内容。 (三)健全管理信息系统 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建筑系统的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信息化系统对国内建设施工企业做相关备案,将工程质量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创建工程质量数据库。很多企业考虑到企业信用等因素实现自我管理,提高质量监管效果。其次,创建企业信息系统,让质量管理较好的企业得到更多竞争机会,营造和谐的竞争环境。最后,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分享,营造公平、公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 关键词: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榫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海势下,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越来越重要。选择合适的项自睿理夯式,便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代建制背景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和优势 1.1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当代的项目管理不仅是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同时也是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的领导,以及具有高素质、高执行力的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一些较大的集团企业涉及到的建设项目和单位较多,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必须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管理能力的队伍。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很多是在建设项目开

始前随机招录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中很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更谈不上专业化。 1.1.2项目管理比较分散 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比较分散,缺乏集约化管理思想。集约化是指就某个项目管理的职能与项目管理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其集中在一个组织体系中,在整个企业结构上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集约化管理需要专业化的运作,同时对公司的过个项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的效果在企业还没有壮大,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少的情况下,传统的分散式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项目的增加,显然集约化管理更适合。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 1.1.3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当多个项目同时建设时会使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突显。特别是前期准备、合同谈判、施工计划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不到位,造成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成本控制不到位等现象。 1.1.4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业主主导的项目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所以不得不临时招聘管理人员来负责项目管理,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综合管理能力弱,所以必须采用“人海战术”来弥补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一、无菌管理与无菌技术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二、急救药品物品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三、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情况。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四、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五、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代飞学号:0745513210 专业:工程管理 一、《对当前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作者:武海清 文章在分析当前业主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内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及监理服务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适应当前建设环境下的大型工程全过程监理模式。 1、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 (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和目标确定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和目标控制 (4)投资控制及费用管理 (5)质量管理 (6)人力资源管理 (7)沟通信息 (8)采购管理 (9)项目风险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 (1)项目管理服务(PM) (2)项目管理承包

(3)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 3、当前项目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 4、当前工程监理的主要服务范畴及内容 可以看出,监理服务的内涵已经从施工阶段的“三控两管一协调”逐步延伸到项目前期阶段监理、设计监理以及后期的保修阶段监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彭韶辉 文章结合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质概述,对目前流行的几种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项目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和条件,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根据企业特点建立项目管理组合模式的观点 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优点是,参与工程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缺点是设计的可施工性差,监理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工期长,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等。 (2)设计采购建设模式,是将设计与施工委托给一家公司来完成,主要特点是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3)项目管理承包模式,该模式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4)代理型模式,采用CM制进行项目管理,关键在于选择项目经理(5)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是指项目确定招标→项目发起

2019精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个人工作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个人工作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工程质量监督员年终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本人在住建局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站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待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情况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系列文件精神;认真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持依法监督,创新监管模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端正职业态度,遵守职业纪律,强化职业作风,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二、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情况 业务学习方面现阶段正在对强制性条文、新版验收规范、建设部5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导则》、《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和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等。重点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范文写作《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在工作的空隙,采用自学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查阅资料,深入进行研究探 讨,使本人加深了对标准、规范的理解,统一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效率。 三、工作勤奋敬业方面情况 严格遵守所内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严格遵守时间制度,不迟到、早退,不串岗、溜岗,不无故请假;节假日加班、值班无怨言。端正工作态度,工作中无脸难看事难办,顶着不办、拖着不办现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服从领导分工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2、认真对待每一例质量投诉,工程质量投诉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本人高度重视做好工程质量投诉 工作,对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投诉及时处理,达到用户不满意,没有造成用户反复投诉甚至集体上访等恶劣事件的发生。 3、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分部、分项工程的备案管理及施工监管,备案率要达到100%。杜绝随意变更图纸,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4、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为重点,把深入开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整治做为监督主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下发的相关文件,认真治理住宅工程中屋面渗漏、厨卫间渗漏、墙面、地面非结构性裂缝等影响使用功能、群众投诉较多的质量通病。 五、存在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由于本人建筑工程技术理论水平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开展,思想汇报专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胜任监督工作,才能成为合格的监督员。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我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和进步;工作中还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慎重对待每项工作,认真学习建设法律、法规等相关法律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克服和改进不足,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坚 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又快又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为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体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充分履职,严格追责,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站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必须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共同实施。监督的基本工作单元为监督小组,监督的工作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全部过程。监督小组在监督科科长的直接负责下开展工作。 第二条以下监督工作,应由相同或相近专业不少于两名监督员参加: ①监督交底; 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 ③分部、子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及单位工程验收监督; ④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⑤每月的工地现场巡查; ⑥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第三条监督文书及监督报告应由两名以上监督员签名,监督文书中若涉及实体质量及技术问题,应由两名以上监督员签名。 第四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处理,应由监督

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做出初步决定意见,由站分管领导审批后才能下达处理决定书,站分管领导认为需提交站务会研究的,由站务会议研究后再下达处理决定书。 本条款中重大问题是指以下情形之一:①对责任单位记不良行为记录或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②对中心城市重点项目下达停工整改监督文书的;③对工业园区项目下达停工整改监督文书的。 第五条督查指导科在站长的领导下组成抽查巡查小组,对各科室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进行每月督查和不定期抽查。 第六条质量安全监督一线人员,对正常管理项目必须每月至少2次到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实行差别化管理的项目,每月至少3次到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督查检查,对非正常监督项目(重点项目)每月至少4次进行质量安全跟踪记录和查处,并将所有项目监督管理情况及时登录站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网和省建筑工程监管信息平台。对非正常监督项目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质量问题,要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报站务会研究,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严把建设工程开工安全条审查关。 、监督科在接到项目开工安全条审查申请后,分管领导要委派安全监督员,在个工作日内按照《xx省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审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安全生产条核查,符合要求的签署审查意见;对不具备开工安全生产条的项目,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CM承包模式其全称是:Fast-Track-Construction Management.它是由业主委托一家C M单位承担项目管理工作,该C M单位以承包商身份进行施工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活动,使工程项目实现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CM单位有代理型和非代理型两种.代理型C M 单位不负责工程分包的发包,所有分包商直接与业主签合同,CM单位只负责工作管理,其收入只是简介的成本加酬金;而非代理型C M单位负责工程分包的发包,所有分包商直接与C M单位签合同,其收入是工程的总费用加酬金. CM承包模式简单的说可理解为项目管理总承包,不是施工总承包也不项目总承包.它不象施工总承包或项目总承包那样赚取总分包差价 工程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把这种方法首次应用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小时锐减为7小时;1958年美国人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使设计阶段的完工期缩短了两年,此后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设部与国家计委、经贸委意欲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办法》,以制定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服务)的实施细则,规范其基本做法,进一步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从而指导我国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 项目经理(PM)在我国已成为新世纪的黄金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已开始试点。为实现21世纪我国的新发展,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分析和研究当前国内外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发展的现状,了解和掌握国际通行的模式、程序和标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这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石化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1.1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 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有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缩写为PMC)、项目管理组(Project Management Team 缩写为PMT)和施工管理( Constriction Management缩写为CM)等形式。 (1)项目管理承包(PMC) PMC是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PMC的费用一般按"工时费用+利润+奖励"的方式计取。PMC是业主机构的延伸,从定义阶段到投产全过程的总体规划和计划的执行,对业主负责,与业主的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 对大型项目而言,由于项目组织比较复杂,技术、管理难度比较大,需要整体协调的工作比较多,业主往往都选择PMC承包商进行项目管理承包。作为PMC承包商,一般更注重根据自身经验,以系统与组织运作的手段,即:业主首先委托一家有相当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承包;其次,把项目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叫做定义阶段,第二阶段叫做执行阶段。在项目定义阶段,PMC 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管理,即对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计划管理(Program Management),比如,有效地完成项目前期(FEL)阶段的准备工作;协助业主获得项目融资;对技术来源方进行管理,对各装置间的技术进行整合;对参与项目的众多承包商和供应商进行管理(尤其是界面协调和管理),确保各工程承包之间的一致性和互动性。在执行阶段由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PMC在此阶段里,代表业主负责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监理作用,直到项目完成。在两个阶段中,PMC都及时向业主报告工作,业主则派出少量人员对PMC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力求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最低。 PMC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同时还承担一些界外及公用设施的EPC工作。这种方式对PMC来说,风险高,而相应的利润、回报也较高。 ②代表业主管理项目,同时完成项目定义阶段的所有工作,包括基础工程设计、±10%的费用估算、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和主要设备供应商等。 ③作为业主管理队伍的延伸,负责管理EPC承包商而不承担任何EPC工作,这种方式的风险和回报都比较小。PMC的合同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PMC合同结构框图 鲁姆斯(ABB LUMMUS)认为,PMC方式与EPC方式的主要区别如表1。 表1 PMC方式与EPC方式的主要区别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结果: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科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医疗技术和方式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在实现有效治疗的条件下,落实好护理工作,对改善病患疾病状况和康复能力有着较强的现实作 用[1]。护理管理作为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管理质量与病患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应用效果加以探究,研究选取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病患数量为100例,男病患数量为64例,女病患数量为36例,年龄为(28.36±11.76)岁,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病患数量为100例,其中男病患数量为61例,女病患数量为39例,年龄为(29.67±10.43)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也就是根据医嘱来开展手术工作之前,做好对应的准备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在进行护理时,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根据手术 后护理标准需求,明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

浅谈工程质量监督面临问题及建议

浅谈工程质量监督面临问题及建议 李新航 摘要:分析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目前面临的问题,从明确质量监督机构执法地位、健全相关法律、落实主体责任、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引导市场信用机制、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 Abstract: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from clear quality watchdog law enforcement status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to carry out the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uarantee and insurance market, guide the market credit mechanism,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和社会监控两大体系。其中政府监管体系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采取的宏观的、强制性的政府监督行为,社会监控体系为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采取的微观性、社会性、专业化的社会行为。两大质量监管体系目前成为了中国建设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已成为了政府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施三十多年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重大质量事故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诸多新的问题,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带来了新的困难。现从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 1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 1.1社会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地位认同度不高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作者:

-----------------------日期:

质安监[20XX]X号 关于印发《XX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探、检测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全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现将《20XX年XX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XX年X月X日 主题词: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通知 抄:市质监站、市建管处,XX机械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县建委、县安监局、县招标中心、各镇政府 XX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办公室 20XX年XX月XX 日

共印60份 20XX年XX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监督导则》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为依据,紧紧围绕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全面强化工程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履行监督职责,加大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力度,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强化队伍建设,努力促进我县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提高保障性住房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质量为重点,建设工程质量报监工作监督覆盖率100%,竣工验收工程备案合格率100%,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施工率达100%,努力争创一项“XX杯”工程,两项“XX杯”工程,省级用户满意工程两项;质量事故投诉处理率100%。 三、工作要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