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引相中,pr+vg+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而prvg连锁在
另一条染色体,两亲本的同源染色体所载荷的基因分别
是
和
,其F1就应是
,那么,
F1在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 pr+ vg+ 和pr vg就被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三)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如果连锁基因的杂种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 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就 称为完全连锁。
二、 交换值的测定
(一)、测交法
测交后代(Ft)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反映被测个体 (如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由图5-7的测交结果可以求得: 重组型配子数 = 149 + 152 = 301 总配子数 = 4032 + 149 + 152 + 4035 = 8368
交换值 =
×100 = 3.6%
摩尔根提出了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连锁遗传规 律以及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并创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摩尔根(T. H. Morgan, 1866-1945)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一、连锁
(一) 性状连锁遗传的发现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是贝特森和庞尼特(Bateson. 和 Punnett, 1906)在香豌豆的两对性状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的。
↓
F1
pr+prvg+vg × prprvgvg(测交)
↓
Ft
pr+prvg+vg
157
prprvgvg
146pr+prv Nhomakorabeavg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