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种中餐烹调方法大

24种中餐烹调方法大

24种中餐烹调方法大
24种中餐烹调方法大

24种中餐烹调方法大(全附菜品做法)

中餐可以称得上烹调方法最多的一种菜系,每一种做法都有他的特别之处,无论是所用厨具还是烹出美食的样式,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下面就为大家罗列众多中餐烹调方法之中的24种,每种方法后还有一道经典代表菜做法,快收藏吧!

炒是最基本的烹饪技法,其原料一般是片、丝、丁、条、块。

炒时要用旺火,要热锅热油,所用底油多少随料而定。

依照材料、火候、油温高低的不同,可分为生炒、滑炒、熟炒及干炒等方法。

菜例:

农家小炒肉

1、将原料洗净,五花肉和瘦肉都切片备用(我没买到上好的五花肉,稍有点肥);

2、将瘦肉片加盐、鸡精、料酒、老抽还有生粉抓匀后腌制5分钟左右;

3、将原料洗净,五花肉和瘦肉都切片备用(我没买到上好的五花肉,稍有点肥)

4、将瘦肉片加盐、鸡精、料酒、老抽还有生粉抓匀后腌制5分钟左右;

5、待五花肉煎至黄色时,将切好的尖椒和蒜片放入,继续翻炒。很多做法中会

把五花肉盛出,这里不需要;

6、加入少许盐继续翻炒几下;

7、将腌制的瘦肉片放入锅中,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

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

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

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菜例:

芫爆肚丝

1、将生猪肚用碱、醋搓洗,去白油、杂质,清水洗净,用开水氽后另换水;

2、加入葱段、料酒、姜片用微火煮透,捞出切细丝。

3、葱切丝,蒜切片,香菜切段。

4、起锅放油烧热,放葱丝、蒜片爆香,加入肚丝翻炒,加入料酒、盐、姜汁、味精、醋,最后放胡椒粉、香菜,淋少许香油翻炒,出锅装盘即可。

熘是用旺火急速烹调的一种方法。

熘法一般是先将原料经过油炸或开水氽熟后,另起油锅调制卤汁(卤汁也有不经过油制而以汤汁调制而成的),然后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调好的卤汁中搅拌或将卤汁浇淋于处理好的原料表面。

菜例:

熘三样

1、猪肚、猪肝、猪大肠,分别煮熟,捞出;猪肚、猪大肠切成块状,猪肝切稍厚一点的片;加少许淀粉水,搅动均匀上浆;

2、尖椒、胡萝卜切片(尖椒借味,可多放一些,胡萝卜点缀之用);葱切花,姜、蒜切末。

3、调和卤汁,用酱油、盐、味素、白糖、花椒面放在一小碗中,搅均,调口,淀粉用水调释后,放一点在调料碗中(不宜多放,此菜挂薄芡);

4、滑油:起锅倒油(多放),油烧五成热时,将切好的主料、辅料一起倒进油锅中,稍炸即捞出,控干油;

5、另起锅,放少许油烧热,加葱、姜、蒜末并料酒,炝锅;

6、然后把调好的卤汁倒入锅中,卤汁沸起时,将主配料一起放入锅中,把锅翻动,以使卤汁均匀裹在食材上,少时即可出锅。

炸是一种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

炸有很多种,如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浸、油淋等。

菜例:

软炸虾仁

1、虾仁洗净,挑虾线;

2、鸡蛋打散,加盐与黑胡椒,打匀;

3、虾仁裹蛋浆,裹面粉,备用;

4、锅内入宽油,加热;

5、虾仁下锅炸;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期末试卷

中餐烹调 ?术与工艺 ?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中国饮食 ?明的历程 ?当从(- -)万年的(- - -)时代开始。 2,风味流派 ?去称为(- ),现在一般称?为(- -),指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体系。3,我国三大流?域孕育了 ?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 -),长江中上 ?流域的(- -),长江下 流?域的(- -),珠江流域的?(--)。 4,曲阜的孔 ?菜号称(- - - - -)具有选料 ?究,刀工精细,(- - - -)的特点,胶东菜起 ?于(- - - -)——福山,精于各种(- -)的烹制,突出原料的?本味。 5,物质的聚 ?状态主要有?(--),(- -),(- -)三种。 6,卤汁走红的?操作 程 ?:整理烹调原?料,(- - - - - - -),(- - - - - - -)取出原料 ?用。7,汽蒸可分为?(- - - - - - -)和(- - - - - - -)。 一,选择题每题2份共10题计20分 1,铁制炊具 ?早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D秦朝 2,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温控准确,热效率高,无烟,无火,污染小特点?的 A普通燃 ?炉灶B鼓风燃 ?炉灶C电磁灶D电饼档 3,火焰高而 ?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热 逼人的?火力 () A旺火B中火C小火D微火 4,能够形成 ?,脆,干香,嫩等效果的?加热方法 ?() A以油为加?热介质B以水为加?热介质C以蒸汽为?加热介质D电子加热? 5对禽畜 ?原料的风味?形成影响 ?大的成分 ?() A原料内 ?的脂肪B原料中的?蛋白质C原料中的?水分D原料中的?无机盐 6,肉 的持水?性随着加热?温度的变 ?而变 ,下列说法 ?确的 () A50—60c持水?力开始下 ?,60c以上?急速下 ?70—80c基本?结束 B30—40c持水?力开始下 ?,40c以上?急速下 ?60—70c基本?结束 C70c开?始下 ,80—90c急 ?下,100c时?基本结束 D80c开?始下 , 100c?时基本结束? 7,能 鱼 香?味成分大 ?度增加 加?热方法 () A长时间水?煮B油炸C长时间蒸?制D涮制 8,适合冷水 ?焯水的原料?范围 () A笋 ,芋头,土豆,蛋 ,腥臊异味 ?重的原料 B绿色叶菜?蔬菜,腥臊异味 ?重的原料,水产原料。 C蔬菜 ,鸡鸭肉 ,动物内脏。 D鸡鸭肉 ?,动物内脏,绿色叶菜 ?蔬菜。 9,走红的作用?() A缩短 ?烹调的时间?,保持原料的?形态完整 B除去异味?,增加香味,增加色泽, 原料定 ?。 C缩短 ?烹调的时间?,增加色泽,除去异味,增加香味。 D增加原料?色泽,成菜滑嫩,保持形态完?整 10汽蒸的?基本要求 ?() A掌握原料?的性质特点?,密切与其 ?熟处理配合?,防止串味污?染。 B防止串味?污染,旺火长时间?加热,保持原汁原?味。 C密切配合?其熟处理?方法,缩短烹调的?时间,掌握原料的?性质特点。

《中式烹调技艺》课程标准

《中式烹调技艺》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48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烹饪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本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餐相关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中餐的基本制作技术,对当前中式菜肴的相关技能有较清晰的认识。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中餐制作基础知识、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出肉及整料去骨、干货原料的涨发、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热菜的配菜、火候知识、调味、制汤、上浆、挂糊和勾芡、菜肴的烹调方法、热菜装盘、宴席知识等知识,为以后烹饪专业的其他课程和专题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式菜肴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不断发展的菜肴技术能基本掌握和了解,并掌握中餐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通过技能训练等手段加强理论理解和掌握,并对中餐新出现的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不断补充和更新。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中式烹调概述(2学时) 1.烹调概述(1学时) 2.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1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二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4学时) 1.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2.水产品的初步加工(2学时) 3.家禽、家畜内脏和四肢的初步加工(2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常用新鲜蔬菜、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过程(2)熟悉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原则 (3)掌握常用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第三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7学时) 1. 刀工刀法(5学时)重点 2. 勺工技术(4学时)重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烹饪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 (2)熟悉常用刀具、勺等设备的用途及保养方法 (3)掌握刀工、勺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中餐烹调技艺》期末测试题三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鱼边鱼以()季质量为最肥美。 A、春 B、夏 C、秋 D、冬 2、除()外,其余都是鲜菇需要炟的原因。 A、鲜菇含有草酸,炟可破坏草酸 B、鲜菇带有细菌,炟可防止变质 C、鲜菇带有异味,炟可消除 D、鲜菇会继续生长,炟可使其生长停止,保持鲜菇的质量 3、关于块与件的区分,()的说法是错误的。 A、块可用切和斩两种刀法成形 B、多数件的形状是以原料自身的厚度为标准 C、件的形状通常呈扁形,而块的形状通常呈立方体或长方体形 D、件形用于熟料,熟料不会加工成块的形状 4、合理安排上菜有重要的意义,()是其中之一。 A、符合风俗习惯 B、满足宾客口味享受 C、体现餐厅的规范化服务 D、能够照顾客人个性化的要求 5、网鲍的主要产区在()。 A、南海

B、东海 C、日本 D、欧洲 6、涨发珧柱用()法。 A、浸 B、蒸 C、浸焗 D、焗 7、“油泡虾球”的菜名属于()命名。 A、以主辅料及烹调方法 B、以主要原料和调味品 C、以主要原料和烹调方法 D、以菜肴的风味特点 8、广东肉用鸡以本地鸡味佳,其外形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颈短,眼细,翼短,脚矮而细 B、毛幼滑,麻黄色,脚衣褐色 C、冠小,尾大而高耸 D、胸部尾部特别饱满,颌下有发达而张开的羽毛 9、糖类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物,同时释放出较少能量的过程叫作()。 A、发酵 B、糊化 C、酸败 D、加成反应

10、保证菜肴的脆嫩和入味是()的其中一个作用。 A、原料上浆挂糊 B、菜肴勾芡 C、菜肴调味 D、干货涨发 11、以下情况中,()不是引起油脂变质的原因。 A、油脂里水份含量高 B、油脂被阳光照射 C、油脂与空气长时间接触 D、植物油脂里含有维生素E 12、叶大茎粗,茎呈黄白色的蕹菜是()。 A、水蕹 B、旱蕹 C、早蕹 D、晚蕹 13、中国烹饪的形成期又称为()。 A、火烹时期 B、陶烹时期 C、铜烹时期 D、铁烹时期 14、引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原因是()。 A、长期进食过咸的食物或食用了变质的含盐菜品 B、食物中的食盐加热温度过高转化为亚硝酸盐 C、食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蔬菜或肉制品 D、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蔬菜或肉制品

烹调起源与烹饪发展电子备课

烹调起源与烹饪发展电 子备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烹调的起源与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烹调的起源。 2、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讲授: 烹调是制作菜肴的一项专门技术。烹就是对烹饪原料加热或以微波使原料分子剧烈震荡摩擦生热而成熟;调是调和滋味。烹调时烹和调的结合,具体的说,就是将经过各种加工整理的烹饪原料进行加热和调味,制成色、香、味、形、营养俱佳的菜肴的工艺过程。 一、烹调的起源: (一)烹 即烧、煮。就是对食物原料加热,使之成熟,起源于火的利用。 (二)调 就是调和滋味。起源于盐的利用。 发明烹调的重大意义 1、彻底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从远古人类的生吞活剥的野蛮生活,发展到烹熟而后食的饮食方式,这一主要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类开始区别于普通动物。 2、烹调而后食,可以杀菌消毒,保障健康,改善营养,帮助消化,为人类体力和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扩大了食物范围和居住环境,脱离与兽为伍的生活环境,生活起居逐渐走向文明。 4、养成了定时饮食的习惯,有更多时间从事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5、随着烹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逐渐趋于文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孕育并形成了独特而又灿烂的饮食文化。 二、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调味品主要是粗盐;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与水煮、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在夏商周时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出现了烘、烤、烧、煮、爆、蒸等烹调方法。

中式烹调工艺 大纲概述

大纲概述 一、课程性质、任务及要求 《中式烹调工艺》以菜肴制作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和制作原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使高职学生具备高级技能和开发新菜品新工艺的能力,对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中式烹调工艺》的主要内容有:烹饪原料的鉴别与选择、鲜活原料的初加工、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加工工艺、保护及优化加工工艺、风味调配工艺、组配工艺、烹饪原料的熟处理、熟处理的基本技法等内容。教学任务和要求是使学生装进一步了解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熟悉烹调技术的系统内容,掌握专业技术和操作要领,为全面、熟练掌握烹调综合技能、进行烹饪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浙江菜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培养目标 从岗位能力培养入手,以各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托,通过科学系统教学内容及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一线烹饪操作人才为目标。 “中式烹调工艺”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中式烹调技术形成及发展; 2、了解烹饪与烹调的概念、中式烹调工艺特点、中式烹调操作一般程序、学习中式烹调工艺的方法; 3、烹饪原料质量鉴别的定义、方法、优质烹饪原料的标准; 4、干制原料涨发方法的分类、涨发原理、涨发成品特点、操作关键; 5、制汤工艺原料选择、制汤的种类及制作工艺、制汤工艺的技术关键;

6、了解淀粉胶体的性质、菜肴糊、浆、芡的种类和作用、花色热菜的成型方法; 7、通晓中式菜肴的味型、调味工艺的原则、调味的方法和时机、调味工艺的一般要求; 8、了解单个菜肴及筵席菜肴组配的原则、基本方法、种类、作用和要求; 9、了解烹饪原料预熟处理的作用、原料熟处理技法的种类、定义、操作关键、成品特点、菜肴造型和盛装技术; 10、了解烹调工艺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原则、方法。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感官鉴别法及辅助工具鉴别常用烹饪原料的质量; 2、熟练掌握正确操作姿势及各种刀工技法、颠锅技法; 3、掌握畜、禽、鱼类的分割技法和整鸡出骨技法; 4、通晓鲍、参、翅、肚、燕干制品涨发技法; 5、掌握高级清汤、清汤、奶汤、上汤、淡汤、素汤吊制技法; 6、掌握原料制嫩技法、干粉糊、脆皮糊、蛋清糊、菜汁糊、干粉浆、蛋清浆、苏打浆和米汤芡、熘芡、爆芡的操作技法; 7、了解常用调味品的性质及酸甜汁、麻辣汁、黑椒汁、蒜香汁、姜汁、葱油汁、豆豉汁、茄汁、茄油、蒜油、葱油、胡萝卜油、花椒油、香辣油调制技法; 8、熟练掌握焯水、过油预熟处理技法及炸、熘、爆、炒、烩、烧、汆、煮、蒸、拔丝、挂霜原料制熟技法; 9、熟练掌握正确菜肴装盘技法、菜肴美化技法; 10、具备一般筵席菜单设计的能力; 11、能够熟练按照各岗位操作流程操作; 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式烹调工艺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各项实训能力项目,能够胜任高星级饭店、宾馆及大型中餐餐饮企业厨房中炉台、切配、打荷、蒸灶岗位的工作。

中餐烹饪工艺方法

中餐烹饪工艺方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溜 定义:在旺火速成方面与炒和爆相似。 分类: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较熘制。 滑熘:滑熘系由滑炒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 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氽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 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 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香糟汁的一种熘 制方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 特点:香脆、鲜嫩、滑软 代表菜:“焦溜肉片”、“醋溜白菜” 1、炒:炒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烹调方法。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

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 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2、爆:爆就是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沸汤烫或热油速炸(也有用油温较高的底油速炒的)再与配料同炒,迅速冲入兑好的芡汁快速颠炒。爆的特点是旺火速成。所用原料多以有韧性的肚头、鸡肉、鸭肉及瘦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爆一般都先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主料上浆时不可过干,以防遇热成团。爆制时的烫、炸和爆之者要紧密衔接,不能脱节。爆,一般可分为油爆、芫爆、酱爆、葱爆、汤爆、水爆等。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油爆有两种烹制方 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芫爆:芫爆和油爆相似,不同点是芫爆的配料必须是香菜即芫荽,因此得名。酱爆:酱爆就是用炒熟的酱类(甜面酱、黄酱、酱豆腐)爆炒原料。葱爆:葱爆就是用葱和主料一

中式烹调师考试中餐烹饪技术、烹调工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餐烹饪技术、烹调工艺》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维生素E 具有维持正常视觉的功能。( ) 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和().( ) 3、糖类在营养学上又叫(),它可分为()、()和()三大类。( ) 4、脂肪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习惯称为 (),呈固体的脂肪称为().( ) 5、营养学上常把蛋白质分为()、()和()三类.(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水可以调节人体的(),能促进体内营养素的()、()和()。() 7、人体热能消耗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①(),②(),③().() 8、大豆富含蛋白质,含量约为();脂肪含量也很丰富,约占().() 9、家畜屠宰后,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和()四个阶段的变化。() 10、营养素在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的损失,主要通过()和()两个途径.() 11、我们把食物在()内分解为()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的消化包括()性 消化和()性消化两个过程.()

12、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按其先后顺序可分为①()②()③()三个阶段.() 13、我国规定食具实行“四过关”制度,“四过关”是指()、()、()、()。() 14、实践表明人体缺乏()易患夜盲症,儿童缺乏()将引起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种抗坏血病的因子,具有酸性,所以又称抗坏血酸.() 15、提倡饮食多样化,食物搭配的品种愈多,()的互补效果愈好.由于缺乏()知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如动物性食物的过多食入,挑食偏食, 造成某些维生素的缺乏.() 16、在我国地区饮食习惯有:华北地区以()为主,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爱吃();广东人讲究清鲜,喜食各种禽、肉、虾、生猛海鲜,喜欢().()

中式烹调技艺大纲

中式烹调技艺教学大纲 (144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中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2. 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 3. 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 4. 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 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3. 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 4. 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 2.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3. 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 4. 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 中式烹调概述 1. 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 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 (二) 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 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工方法。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第一章烹饪技术概述 [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技术的含义,理解我国菜肴的特点和我国菜的组成。 [ 教学重点] 我国菜肴的特点 [ 教学难点] 我国菜肴的特点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烹饪技术的内涵 1. 烹饪技术的含义 烹饪技术在使用上,是指菜肴的制作技术。烹饪技术包括烹调技术和面点技术。 2. 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 3. 烹饪技术的工艺特点 (二)我国菜肴的特点 1. 选择原料广,制作精细 2. 制作方法多,随意性大 3. 调味灵活,口味突出 4. 风味特色多、地方性强 5. 搭配合理、营养丰富 (三)我国菜的组成

1. 地方风味 1)山东菜 2) 四川菜 3) 广东菜 4) 江苏菜 2. 民族风味 1) 清真菜 2) 朝鲜菜 3. 素菜 特点: 1) 选料应时,并以烤麸、素鸡、腐衣、豆腐、粉皮为主要原料 2) 制作考究,技术精湛。 4. 宫廷菜 特点: 1) 用料广泛、珍贵猎奇 2) 讲究菜肴的造型 3) 菜名寓以吉祥富贵 4) 餐具华贵独特 5. 官府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达官贵族家庭所使用的菜肴。 三、小结本章讲述了烹饪技术的内涵,我国菜肴的特点,我国菜的组成 四、布置作业 1. 简述我国菜肴的特点

2. 简述素菜的特点 3. 简述宫廷菜的特点 第二章刀工技术 [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刀工的作用,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刀法及原料的成型方法 [ 教学内容] 刀工技术 [ 教学重点] 直刀法,平刀法 [ 教学难点] 花形原料的切法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 1. 刀工的作用 1) 便于烹调和饮食 2) 可使菜肴的外形千姿百态 2. 刀工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掌握原料的不同特性 2) 必须使改刀后的原料整齐划一,清爽利落。 3) 必须与烹调方法相适应 4) 操作姿势必须准确 (二)刀法 1. 直刀法 1) 切

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属于B类课程。本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对中餐烹调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对中餐相关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掌握中餐的基本制作技术,对当前中式菜肴的相关技能有较清晰的认识。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尽快掌握中餐制作基础知识、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出肉及整料去骨、干货原料的涨发、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热菜的配菜、火候知识、调味、制汤、上浆、挂糊和勾芡、菜肴的烹调方法、热菜装盘、宴席知识等知识,为以后烹饪专业的其他课程和专题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建议先修《烹饪原料知识》与《烹饪概论》课程;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中式烹调概述 教学内容:第一节烹调概述 第二节中式菜肴的特点及风味流派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2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第二节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第三节家禽、家畜内脏和四肢的初步加工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新鲜蔬菜、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过程,熟悉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原则,掌握常用水产品、家禽、家畜内脏及四肢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第3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 教学内容:第一节刀工刀法

第二节勺工技术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熟悉常用刀具、勺等设备的用途及保养方法,掌握刀工、勺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掌握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并能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运用各种刀法,将烹饪原料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第4章出肉及整料去骨 教学内容:第一节常用水产品的出肉加工 第二节整料去骨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出肉加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烹饪原料的出肉加工、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 第5章干货原料的涨发 教学内容:第一节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干货原料涨发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常用干货原料涨发实例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初步掌握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方法和基本原理,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 第6章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焯水 第二节过油 第三节汽蒸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的作用和原则,熟悉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掌握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 第7章热菜的配菜 教学内容:第一节热菜配菜的重要性 第二节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菜肴的命名 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热菜配菜的重要性,熟悉热菜配菜的基本要求,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菜肴命名的原则和方法。

《中式烹调技艺》练习题

《中式烹调技艺》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10题,共20分) 1.烹调就是烹制,使运用各种加热手段,使烹饪原料由生到熟并形成一定的色泽,形状和()菜肴的过程。 2.调就是调制,是指运用各类烹饪调料和各种施调方法,使菜肴形成一定滋味,()和色彩的过程。 3.调的作用既是消除原料的异味,赋予菜肴美味、确定菜肴()增进菜肴美观。 4.烹起源于()的利用,调起源于()的利用。 5.中国烹饪的发展进程包括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时期和繁荣时期。 6.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方法,主要包括宰杀、摘剔、()去蒂、()拆卸、洗涤。 7.家畜内脏和四肢泛指心、肝、肺、()腰子、肠、头、爪、()舌等组织器官。 8.常用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的初步加工方法有里外反洗法、盐醋搓洗法、()、()、灌水冲洗法。 9.鸽子煺毛的方法有()和( )两种方法。 10.所谓刀工,就是运用()及相关用具,采用各种刀法和指法,把不同()的烹饪原料加工成适宜烹调需要的各种形状的技术。 11.磨刀石有()磨刀石和()磨刀石两大类。 12.勺功就是厨师临灶运用()的方法和()的综合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名肴“宫保鸡丁”、“家常海参”是()的代表品种。 A.山东风味菜 B.江苏风味菜 C.四川风味菜 D.广东风味菜 2.名肴“东江盐焗鸡”、“大良炒鲜奶”是()的代表品种。 A.山东风味菜 B.江苏风味菜 C.四川风味菜 D.广东风味菜 3.名肴“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是()的代表品种。 A.山东风味菜 B.江苏风味菜 C.四川风味菜 D.广东风味菜 4.名肴“松鼠鳜鱼”、“清炖蟹粉狮子头”是()的代表品种。 A.山东风味菜 B.江苏风味菜 C.四川风味菜 D.广东风味菜 5.制作“清蒸鸡”时,将所选的鸡进行初加工去内脏应采用()。 A.腹开法 B.背开法 C.肋开发 6.大而老的家禽在冬季煺毛时水的温度宜用()。 A.85~90℃ B.65~80℃ C.65℃以下 7.家畜的脑、肝、脊髓在初步加工时宜选用()。 A.盐醋搓洗法 B.刮剥洗涤法 C.冷水漂洗法 8.加工荔枝形花刀采用的是()。 A.直刀推剞 B.斜刀推剞 C.直刀推剞与斜刀推剞 9.切螃蟹时宜采用的方法是() A.侧切 B.锯切(推拉切) C.直切(跳切) 10.直刀法中包括() A.上片、下片 B推到片、拉刀片 C.切、劈、剁 三、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 1.孔府菜严格遵守儒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膳食指导思想,其强调品位、愉情和摄生。() 2.谭家菜是典型的家常大众菜品。()

中式烹调技艺考试大纲

《中式烹调技艺》考试大纲 一、制定依据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教材:《中式烹调技艺》(第二版),李刚、王月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5月第24次印刷。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中餐烹调概述 了解烹、调、烹调的概念,掌握烹、调的作用。了解烹调的起源及发明烹调的重大意义,了解主要民族风味菜、宗教风味菜、家族风味菜。 掌握中国烹饪的发展进程,掌握中式菜肴的特点,掌握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第二章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了解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的概念与方法。 掌握鲜活烹饪原料初步加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新鲜蔬菜的初步加工 了解鲜活植物性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新鲜蔬菜初步加工的方法。 二、水产品的初步加工 了解水产品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 掌握水产品初步加工的方法,特别是常见水产品原料的宰杀方法。 三、家禽、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的初步加工 了解家禽家畜初步加工的范围,掌握家禽类原料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了解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的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 掌握家禽初步加工的方法及初步加工步骤。 掌握家畜内脏、四肢及头尾初步加工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第三章刀工刀法和勺工技术 一、刀工刀法 掌握刀工的概念,了解刀工的使用工具的品种,了解刀具的保养,了解菜墩的选择、保养、使用,了解磨刀石的种类,了解磨刀的姿势和方法。 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和作用,了解刀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刀工的基本姿势。 掌握刀法的种类及概念,掌握各种刀法的分类运用。 了解原料成形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各种料形的成形方法和烹饪运用。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常见的刀法和花刀工艺进行原料的刀工处理。 二、勺工技术 了解勺工的概念,了解炒勺、炒锅、手勺、漏勺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勺工的基本要求,了解勺的保养 掌握勺工的基本姿势。 了解翻勺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掌握翻勺的作用。 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勺工技术,并利用各种勺工技术进行菜肴制作。 第四章出肉及整料去骨 了解出肉加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中式烹调师考试中餐烹饪技术、烹调工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中式烹调师考试中餐烹饪技术、烹调工艺考试卷模拟 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 )维生素E 具有维持正常视觉的功能。 ( ) 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 )、( )、( )、( )、( )和( ). ( ) 3、糖类在营养学上又叫( ),它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 ) 4、脂肪是由( )、( )、( )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习惯称为( ),呈固体的脂肪称为( ). ( ) 5、营养学上常把蛋白质分为( )、( )和( )三类. ( ) 6、水可以调节人体的( ),能促进体内营养素的( )、( )和( ) 7、人体热能消耗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①( ),②( ),③( ). ( ) 8、大豆富含蛋白质,含量约为( );脂肪含量也很丰富,约占( ). ( ) 9、家畜屠宰后,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 )、( )、( )和( )四个阶段的变化。 ( ) 10、营养素在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的损失,主要通过( )和( )两个途径. ( ) 11、我们把食物在( )内分解为( )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的消化包括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期末试卷

中餐烹调技术与工艺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中国饮食文明的历程应当从(- -)万年的(- - -)时代开始。 2,风味流派过去称为(- ),现在一般称为(- -),指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体系。3,我国三大流域孕育了四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 -),长江中上游流域的(- -),长江下游流域的(- -),珠江流域的(- -)。 4,曲阜的孔府菜号称(- - - - -)具有选料讲究,刀工精细,(- - - -)的特点,胶东菜起源于(- - - -)——福山,精于各种(- -)的烹制,突出原料的本味。 5,物质的聚集状态主要有(- -),(- -),(- -)三种。 6,卤汁走红的操作过程是:整理烹调原料,(- - - - - - -),(- - - - - - -)取出原料备用。7,汽蒸可分为(- - - - - - -)和(- - - - - - -)。 一,选择题每题2份共10题计20分 1,铁制炊具最早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D秦朝 2,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温控准确,热效率高,无烟,无火,污染小特点的是 A普通燃气炉灶B鼓风燃气炉灶C电磁灶D电饼档 3,火焰高而稳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热气逼人的火力是() A旺火B中火C小火D微火 4,能够形成酥,脆,干香,嫩等效果的加热方法是() A以油为加热介质B以水为加热介质C以蒸汽为加热介质D电子加热 5对禽畜类原料的风味形成影响最大的成分是() A原料内部的脂肪B原料中的蛋白质C原料中的水分D原料中的无机盐 6,肉类的持水性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60c持水力开始下降,60c以上急速下降到70—80c基本结束 B30—40c持水力开始下降,40c以上急速下降到60—70c基本结束 C70c开始下降,80—90c急剧下降,100c时基本结束 D80c开始下降,到100c时基本结束 7,能是鱼类香味成分大幅度增加到加热方法是() A长时间水煮B油炸C长时间蒸制D涮制 8,适合冷水锅焯水的原料范围是() A笋类,芋头,土豆,蛋类,腥臊异味较重的原料 B绿色叶菜类蔬菜,腥臊异味较重的原料,水产原料。 C蔬菜类,鸡鸭肉类,动物内脏。 D鸡鸭肉类,动物内脏,绿色叶菜类蔬菜。 9,走红的作用是() A缩短正式烹调的时间,保持原料的形态完整 B除去异味,增加香味,增加色泽,是原料定型。 C缩短正式烹调的时间,增加色泽,除去异味,增加香味。 D增加原料色泽,成菜滑嫩,保持形态完整 10汽蒸的基本要求是() A掌握原料的性质特点,密切与其它熟处理配合,防止串味污染。 B防止串味污染,旺火长时间加热,保持原汁原味。 C密切配合其它熟处理方法,缩短烹调的时间,掌握原料的性质特点。

中级中式烹调师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中式中级烹调师试题库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关于扒法的说法,准确的是( A )。 A、料扒法的芡色随面菜原料的色泽而 B、定, C、有深有浅 B、汁扒的芡宜紧 C、汁扒法的芡色随面菜原料的色泽而定,有深有浅 D、扒法的底菜都是植物性原料 2、具有“主料处理方法是滚煨”,“没有固定配料,但一般配姜件、葱条”,“汤味清爽鲜美”的烹调法是(D)。 A、滚 B、烩 C、氽 D、清 3、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理功能,如果严重缺乏(C)会引起坏血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在烹调加热中,维生素会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受失程度大小的顺序是( D )。 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E> 维生素A>维生素D B、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E>维生素D C、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 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 5、《饮膳正要》主要是( C )方面的权威著作。 A、烹饪原料 B、食单菜谱 C、食疗方剂 D、饮食市场 6、( D )不是烹调热源必须满足的条件。 A、提供足够的热量;污染少 B、便于调节;方便使用 C、能耗低;安全性好 D、价格低;美观耐用 7、关于火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无烟、无响声、油面较平静的油温大致为70~100℃ B、火力的强弱取决于炉火 C、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蒸气量越大,蒸锅里的温度越高 D、在实际操作中,把火力的大小分为猛火、中火、慢火三个等级 8、按调味的工艺划分,大致可划分出12种调味方法,但是( D )不属于其中之一。 A、干撒味料 B、随芡调味 C、烹制加味 D、多次性调味 9、烹制五彩鸡丝适宜使用( A )手法勾芡。 A、吊芡 B、泼芡 C、浇淋芡 D、推芡

中餐烹调技术教案

第一章烹饪技术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烹饪技术的含义,理解我国菜肴的特点和我国菜的组成。 [教学重点]我国菜肴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菜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烹饪技术的内涵 1.烹饪技术的含义 烹饪技术在使用上,是指菜肴的制作技术。烹饪技术包括烹调技术和面点技术。 2.烹饪技术和面点技术 3.烹饪技术的工艺特点 (二)我国菜肴的特点 1.选择原料广,制作精细 2.制作方法多,随意性大 3.调味灵活,口味突出 4.风味特色多、地方性强 5.搭配合理、营养丰富 (三)我国菜的组成 1.地方风味 1) 山东菜

2) 四川菜 3) 广东菜 4) 江苏菜 2.民族风味 1) 清真菜 2) 朝鲜菜 3.素菜 特点: 1) 选料应时,并以烤麸、素鸡、腐衣、豆腐、粉皮为主要原料。 2) 制作考究,技术精湛。 4.宫廷菜 特点: 1) 用料广泛、珍贵猎奇 2) 讲究菜肴的造型 3) 菜名寓以吉祥富贵 4) 餐具华贵独特 5.官府菜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达官贵族家庭所使用的菜肴。 三、小结 本章讲述了烹饪技术的内涵,我国菜肴的特点,我国菜的组成 四、布置作业 1.简述我国菜肴的特点 2.简述素菜的特点 3.简述宫廷菜的特点

第二章刀工技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刀工的作用,掌握刀工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刀法及原料的成型方法 [教学内容]刀工技术 [教学重点]直刀法,平刀法 [教学难点]花形原料的切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刀工的基本作用及基本要求 1.刀工的作用 1) 便于烹调和饮食 2) 可使菜肴的外形千姿百态 2.刀工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掌握原料的不同特性 2) 必须使改刀后的原料整齐划一,清爽利落。 3) 必须与烹调方法相适应 4) 操作姿势必须准确 (二)刀法 1.直刀法 1) 切 2) 剁 3) 坎

《中餐烹调技艺》期末测试题二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鲜活原料的初步加工中,要求将原料形状修整至美观、整齐的内容及要求称为()。 A、剪择 B、整理 C、切改 D、分割 2、除尽污秽杂质,满足()要求,是水产品初步加工的基本要求。 A、烹调工艺 B、营养卫生 C、食品卫生 D、整齐美观 3、水产品初步加工中,必须注意清除(),确保成品良好的卫生状况。 A、鱼鳞 B、内脏 C、黏液和寄生虫 D、污秽杂质 4、初步加工时,须将外皮剥去的是()。 A、剥皮鱼、胡子鲶 B、大眼鸡、马面鱼 C、鲮鱼、大眼鸡 D、盲曹鱼、鳓鱼 5、用于蒸的()蟹,宰杀时须将蟹盖修成片,每盖约修成2片。

A、红 B、膏 C、海 D、肉 6、关于熬烹调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清熬与浓熬两种熬法 B、熬汤应沸水下原料,以免粘锅 C、粤菜的高级清汤分上汤和顶汤两种 D、清汤的质量标准是:汤清色浅黄,味道鲜美,香气馥郁,没有杂质,没有肉微,极少浮油 7、调糖醋汁配方:白醋500克,(),汁25克,盐20克,山楂片2小包。 A、白糖500克,茄汁50克 B、白糖300 克,茄汁25克 C、白糖300克,茄汁50克 D、白糖500克,茄汁25克 8、盐焗鸡是()的名菜。 A、广州菜 B、潮州菜 C、粤菜 D、客家菜 9、烹调法煎分为()种煎法。 A、三 B、四 C、五 D、六

10、传统名菜“手撕盐焗鸡”所采用的烹调方法是()。 A、盐焗法 B、焗法 C、浸法 D、蒸法 11、干货涨发,水发按其温度不同可划分为两种方法,它们是()。 A、焗法与浸发 B、煮发与蒸发 C、浸发与泡发 D、冷水发与热水发 12、冬瓜盅在炖前应先滚一滚,这时适用()方法。 A、冷水滚 B、热水滚 C、沸水滚 D、碱水滚 13、黏性大的原料()含量大。 A、支链淀粉 B、直链淀粉 C、糖淀粉 D、糖胶 14、()属于海洋鱼类。 A、龙利鱼(条鳎) B、鲥鱼 C、鲑鱼 D、笋壳鱼

中国菜常用的烹调方法英文

中国菜常用的烹调方法 Cutting techniques: Slicing(片) Strapping (条) Dicing (切丁) Mincing (磨) Cutting into chunks (块) Quick-fry over high heat (爆) Steaming in a container (隔水炖) Stewing over medium, then high heat (烧) Precooking and then stewing (烩) Crisp frying with syrup (拔丝) Quick boiling (焯) stir-fry (炒), deep fry (炸), shallow fry(煎), steam (蒸), stew/braise (炖,焖), boil(煮), roast/broil (烤), bake, smoke (熏), pickle (腌), barbecue (烧烤), 重点记住基本的几个词汇就可以了:蒸煮炒炸煎 常用调料: Pickly ash (花椒) Pepper salt (椒盐) Monosodium glutamate (简称M.S.G.)(味精) Chilli (辣椒) salt, oil, sugar, honey, soya sauce, oyster sauce, (tomato) ketchup, vinegar, cumin powder(孜然), mustard, M.S.G., chicken essence, pepper/chilli, ginger(姜), garlic(蒜), shallot (葱), leek (韭) 最后,给大家几道中国菜名翻译:其实规则很简单,就是烹饪方法+主料+配料+风味 蛋炒饭stir-fried rice with egg 凉拌黄瓜fresh cucumber with bean sauce; mixed fresh cucumber 醋溜土豆potato with vinegar flavor 糖醋排骨fried spareribs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

《中餐烹调技艺》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初步熟处理分飞炟、水、滚、煨、炸、()、上色等几种常用的工艺方法。 A、出水 B、煮 C、焖 D、泡油 2、具有“主料处理方法是滚煨”,“没有固定配料,但一般配姜件、葱条”,“汤味清爽鲜美”的烹调法是()。 A、滚 B、烩 C、氽 D、清 3、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理功能,如果严重缺乏()会引起坏血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在烹调加热中,维生素会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受失程度大小的顺序是()。 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E> 维生素A>维生素D B、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E>维生素D

C、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 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 5、《饮膳正要》主要是()方面的权威著作。 A、烹饪原料 B、食单菜谱 C、食疗方剂 D、饮食市场 6、()不是烹调热源必须满足的条件。 A、提供足够的热量;污染少 B、便于调节;方便使用 C、能耗低;安全性好 D、价格低;美观耐用 7、关于火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烟、无响声、油面较平静的油温大致为70~100℃ B、火力的强弱取决于炉火 C、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蒸气量越大,蒸锅里的温度越高 D、在实际操作中,把火力的大小分为猛火、中火、慢火三个等级 8、按调味的工艺划分,大致可划分出12种调味方法,但是()不属于其中之一。 A、干撒味料 B、随芡调味 C、烹制加味 D、多次性调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