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旅游资源概况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20
平顶山市情简介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1957年建市,现辖2市4县4区,土地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平顶山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各类矿藏57种,其中煤、盐、铁储量最大,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中国矿业协会授牌的“中国岩盐之都”、全国十大优质铁矿之一。
有各类水库175座,年均水资源拥有量30亿立方米,是中部地区水资源富集区。
旅游资源单体4200多个,尧山景区、二郎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平顶山历史文化深厚。
市辖区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古汉语“应”“鹰”通假,因此平顶山又称鹰城。
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有千手观音证道祖庭香山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风穴寺和世界第一大佛中原大佛,国家重大考古发现汝官窑遗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苏园,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叶县县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和中国曲协命名的“中国曲艺城”,是世界叶姓、刘姓华人的祖籍地。
平顶山区位交通便捷。
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
兰南、宁洛、二广、郑尧、焦桐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相连。
平顶山产业优势突出。
拥有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中平能化集团、舞钢公司、平高集团、姚电公司、天瑞集团、巨龙公司等企业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同行业都占有重要地位。
平顶山投资环境宽松。
持续开展城市创建活动,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深入开展“两转两提”,积极推行“立体作业”,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国家把我市纳入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范围,各项优惠政策和主要生产要素较为宽松,具备投资兴业、快速发展的条件。
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131.6亿元,同比增长6.0%。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按照“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要求,深入实施“生态建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和谐兴市”战略,统筹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三大任务”,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现代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彰显“三地”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崛起、提前全面小康,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战略支点。
平顶山百科名片平顶山行政区划图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经120° 14’—133° 45’,北纬33度08’—34 20’。
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1957年建市,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
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
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
中文名称:平顶山别名:鹰城行政区类别:省辖市所属地区:河南下辖地区: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政府驻地:平顶山市区电话区号:0375 邮政区码:467000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南部面积:8867平方千米人口:520万著名景点:石人山,香山寺,风穴寺,叶县县衙,二郎山火车站:平顶山站,平顶山西站车牌代码:豫D目录旅游城市平顶山城市概括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历史沿革资源优势1经济发展中平能化集团1平高集团1舞钢公司1天瑞集团1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名胜古迹著名景点景点介绍平顶山之最平顶山市新城区著名人物二锡林浩特市平顶山三江苏南京平顶山四辽宁本溪平顶山展开编辑本段旅游城市平顶山平顶山市平顶山市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
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编辑本段城市概括平顶山(1张)平顶山政府大楼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
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面积7882平方千米。
总人口约520万,市区人口100万,市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以汉族为主。
关于平顶山的风景介绍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这里有许多风景名胜,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平顶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鲁山县的尧山。
尧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
登上尧山主峰,可以俯瞰整个山区的壮丽景色。
除了尧山,平顶山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例如,叶县的中原大佛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内有高达208米的中原大佛,是中国最高的室外石刻佛像之一。
此外,还有舞钢市的二郎山风景区、宝丰县的龙兴寺和郏县的白云山等景点。
平顶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交通便利。
从郑州出发,乘坐高铁只需1小时即可到达平顶山站。
在平顶山市区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供选择,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总之,平顶山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无论是登山徒步还是参观古迹,都能让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河南,不妨来平顶山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魅力吧!。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
有10个县(市、区),面积7882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境内铁路总长400公里。
距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
兰南、宁洛、二广、郑尧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紧密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此均有考古发现。
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诗经》、《论语》、《山海经》等著作对此地均有记载。
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
公元前526年,孔子与叶公曾在这里讨论治国理政之策,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名言。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手千眼观音得道证果之地,为汉传观音文化源头。
始建于北魏的风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应国墓地遗址被国家列为重大考古发现,三苏园是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陵园,叶县县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
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千百年来,这方热土哺育了众多杰出人物。
这里既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汉代名相张良、唐朝诗人元结和刘希夷、南宋抗金名将牛皋、清代文学家李绿园、现代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徐玉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的故里,又是世界刘姓和叶姓的祖籍地。
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历代文人名士,或游历于斯,或为官于斯,或安葬于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平顶山自然条件优越,山川秀美,景色宜人这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交汇带。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造化出秀美雄奇的山水景观,是我省山水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旅游资源单体达4200多个,居全省第2位。
中国城市百科地级市篇之平顶山
平顶山,别名鹰城。
位于河南省中部。
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截至2013年,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叶县、鲁山、宝丰、郏县4个区5个县(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
平顶山市区面积90多平方公里,人口102万。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1. 旅游资源丰富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平顶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单体4205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2500个,居全省第二位。
现已开发各类旅游景区景点50多处。
平顶山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山、汤、湖、寺”。
如石人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被誉为“中原独秀”,拥有世界第一大佛、第一大钟,是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核心景区,高山花岗岩峰林、峡谷峭壁、龙潭飞瀑、原始次生林等在石人山(尧山)最为集中、最为突出。
昭平湖和石漫滩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平顶山是河南省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鲁山、汝州两大温泉群以水质好、涌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矿物质而名闻遐迩;鲁山上汤、中汤、下汤温泉绵延百里,富含多种矿物质,被人们称为“神汤”;汝州温泉有“灵泉”、“神泉”之誉,汉、唐两代与骊山温泉同属皇家温泉。
其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已列入全省伏牛山旅游大开发规划中,成为我省旅游产业链上的璀璨明珠。
香山寺是汉化观音得道证果的圣刹,是汉化观音得文化源头,观音圣诞月二月庙会,源自宋代,几百年来绵延不绝;汝州风穴寺是中州四大名刹之一;叶县县衙是全国仅存的一座明代县衙;三苏园、叶公园、画眉谷、六羊山、二郎山等景区景点在全国也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 交通便利平顶山交通便利,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横贯市区的洛宝铁路衔接这两条大动脉,周边有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市区仅100公里,许平南、南洛告诉穿境而过,郑石高速已全面贯通,太澳高速公路即将建成。
我市旅游资源禀赋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和黄金旅游线路,有条件把我市建设成为“祈福圣地,度假天堂”。
3. 政府及相关政策的支持随着《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座谈会召开。
平顶山地区地貌及第四系概况(1)目录1.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土、动植物资源 (3)1.5 矿产资源 (3)1.6 旅游资源 (4)2.地质概况 (4)2.1地层 (4)2.2构造 (7)1.地貌特征 (9)2.第四纪地层特征及其分布 (9)2.1 下更新统鲁山组(Qp l l) (9)2.2 下更新统下汤组(Qp l x) (10)2.3 社旗组(Qp2s) (11)2.4 马塘组(Qp3m) (11)3.地貌旅游资源及其发展趋势 (12)4.第四纪地层中所含矿藏 (13)5.灾害地质特征及其工程效应 (13)5.1 主要地质灾害点 (14)5.2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15)5.3 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效应 (15)5.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5)1.自然地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地理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地形地貌21.3 气候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土、动植物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矿产资源31.6 旅游资源32.地质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地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貌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四纪地层特征及其分布92.1 下更新统鲁山组(Qpl)错误!未定义书签。
lx)112.2 下更新统下汤组(Qpl2.3 社旗组(Qps)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马塘组(Qpm)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地貌旅游资源及其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4.第四纪地层中所含矿藏错误!未定义书签。
5.灾害地质特征及其工程效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主要地质灾害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效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第四纪以来构造地貌演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一、平顶山概况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1957年建市,现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汝州市、宝丰县、叶县、郏县、,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20万,中心城区人口102万。
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备受中外瞩目。
平顶山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沙河、澧河、汝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平顶山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各类矿藏58种,其中原煤储量103亿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盐储量2300亿吨,居河南省第一位,是我国第二大井盐产地;铁矿石储量6.6亿吨,占河南省储量的76.3%,是全国十大铁矿之一。
平顶山工业基础雄厚。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机电、建材、食品等八大工业基地为支撑的新兴工业体系。
2003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
平顶山文化底蕴深厚。
春秋时为应国,境内有长城之祖楚长城遗址、香山寺、三苏园、叶县明代县衙等人文景观。
宝丰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平顶山人杰地灵。
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
二、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可持续发展(一)主要矿产资源状况截至2 0 07年底,平顶山市已发现矿种5 8个。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 4种。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数为11 9个,其中大型2 3个、中型3 5个、小型4 8个、其他1 3个。
煤矿是平顶山市最具重要地位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市的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汝州煤田和禹州煤田部分矿区。
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平顶山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叙述了平顶山旅游业发展概况,先阐述了平顶山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近几年来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平顶山的旅游资源类型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平顶山;旅游业;旅游营销;现状;一.平顶山市旅游概述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平顶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平顶山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山、汤、湖、寺”。
平顶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东门户,石人山(现更名为尧山)是伏牛山的核心景区之一,伏牛山典型性的旅游资源,如高山花岗岩峰林、峡谷峭壁、龙潭飞瀑、原始次生林等在石人山(尧山)最为集中、最为突出。
平顶山是河南省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鲁山、汝州两大温泉群以水质好、涌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矿物质而名闻遐迩;鲁山上汤、中汤、下汤温泉绵延百里,汝州温泉有“灵泉”、“神泉”之誉,汉、唐两代与骊山温泉同属皇家温泉。
平顶山水资源丰富,水库众多。
平顶山的主要寺院有香山寺、风穴寺、佛泉寺。
香山寺始建于东汉,是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风穴寺始建于北魏,与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和登封少林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佛泉寺以世界第一大佛、世界第一大钟享誉华夏。
平顶山文物古迹众多,遗存形态较好。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这里还是墨子故里,汝瓷故乡,刘姓、叶姓的发源地,苏东坡的归葬地,全国唯一的明代县衙的所在地,“湛阪之战”和“昆阳之战”的古战场。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始于1993年。
以石人山(尧山)的开发建成为标志,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有景区14家,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AAAA 旅游区1个,国家AAA旅游区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平顶山城区暨叶县县城城市旅游中心;鲁山生态观光和温泉度假旅游板块,舞钢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宝丰、郏县、汝州民俗和历史文化旅游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