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肝硬化超声鉴别诊断【关键词】肝硬化超声图像诊断肝脏硬化缩小,肝脏被膜不光滑,呈凸凹的锯齿状改变,门静脉增宽等是典型的晚期肝硬化表现。
有研究报道肝硬化多有肝右叶缩小,肝尾状叶不同程度增大,当肝尾状叶和肝右叶比率≥0.65(正常比率<0.6)时,其肝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100%,准确率达94%。
亦有报道说肝尾状叶和肝右叶比率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的敏感性最高,而其他各型肝硬化的敏感性较低。
超声显像在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 各类型肝硬化超声显像特点超声显像显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扩张则提示淤血性肝硬化。
肝右叶缩小,特别是肝右后叶明显缩小,肝左叶相对增大或正常大小可提示为门脉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则表现肝右叶缩小左叶增大。
肝右叶增大,在肝实质内可见多量粗大结节回声则提示为坏死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的超声显像除具有肝硬化的表现外,还应有胆道系统梗阻的表现,即在小儿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在成人多为胆系结石或肿瘤。
肝豆状核变性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小儿或青年时期发生的肝硬化无病毒性肝炎病史者,要高度怀疑本病的发生,临床应做进一步检查。
2 复合型Caroli病Caroli病为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病理上分为单纯型及合并肝脏纤维化两种类型,前者肝组织无明显变化,后者合并肝脏纤维增生和门静脉高压。
临床曾有误诊肝硬化病例。
本病属家族性,可在儿童期发生,但最常在青年时期出现症状始被发现。
本病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内胆管增殖缺陷,引起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本病常伴有肾脏畸形、肾盂或上输尿管扩张及肾囊肿。
3 骨髓纤维化症骨髓纤维化症是指骨髓中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沉积伴有肝、脾等器官髓外造血特征的综合征,由于髓外造血引起相应器官的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脾大,有报道脾增大的速度是每年1cm,约有50%的患者就诊时脾大已达盆腔。
脾增大与脾血流量增加、肝内血流阻力增加及脾脏髓外造血有关。
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肝癌阳性率的诊断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
在临床上,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由于肝癌的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晚期才能被发现,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寻找一种早期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具体包括研究LI-RADS分类系统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分析LI-RADS 3类肝脏病变的特点,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的难点,评估超声造影LI-RADS 3类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诊断准确性,以及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提高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推动超声造影LI-RADS 3类在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肝癌是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在肝硬化背景下发生的肝癌通常难以早期发现,给治疗带来困难。
寻找一种能够准确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肝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为医疗卫生部门提供依据,帮助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于促进我国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医学意义。
2. 正文2.1 LI-RADS分类系统简介LI-RADS是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是由美国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制定的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LI-RADS分类系统旨在为肝脏影像学的评估提供一致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评估肝细胞癌(HCC)的可能性方面。
肝脏超声知识点总结肝脏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来生成肝脏的图像。
这种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非常有效。
以下是肝脏超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检查准备: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但患者可能需要空腹,以减少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 检查过程:患者躺在检查台上,医生会在其腹部涂抹一层导声胶,然后使用探头在腹部移动,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获取肝脏的图像。
3. 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正常肝脏在超声下表现为均匀的中等回声,轮廓清晰,肝内血管结构可见。
4. 肝脏病变的超声表现:- 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域,边界清晰。
- 肝血管瘤:通常表现为高回声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内部可能有声影。
- 肝硬化:肝脏表面不规则,内部回声增强,血管结构可能模糊不清。
- 脂肪肝:肝脏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
5. 肝脏肿瘤的超声特征:肿瘤可能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区域,边界可能不规则,有时可见到肿瘤内部的血流信号。
6. 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评估:超声可以评估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方向和速度,对于诊断门静脉高压症和肝静脉阻塞等疾病非常有用。
7. 胆囊和胆管的观察:肝脏超声还可以观察到胆囊和胆管的情况,如胆囊炎、胆石症等。
8. 肝脏血流的多普勒评估:通过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肝脏的血流情况,包括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
9. 肝脏超声的局限性:虽然超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但它也有局限性,如对小病变的检测能力有限,对某些病变的定性也存在困难。
10. 后续检查:如果肝脏超声发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CT、MRI或肝脏活检等。
肝脏超声是一种快速、安全且成本效益高的检查方法,对于肝脏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脏超声的分辨率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并将其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判断超声造影的准确率。
结果: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理检查比较,符合率是97.50%(78/80),在病理诊断中,分为中-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和透明细胞癌三种,超声造影显示,中-低分化癌病灶初始增强时间为(14.12±5.21)s,强化峰值时间为(22.12±7.21)s,出现消退时间为(60.21±26.21)s。
高分化癌病灶初始增强时间为(20.23±2.91)s,强化峰值时间为(25.21±9.12)s,出现消退时间为(263.21±113.12)s;透明细胞癌病灶初始增强时间为(25.21±9.21)s,强化峰值时间为(30.21±9.12)s,出现消退时间为(134.21±67.21)s。
中-低分化癌初始增强时间、强化峰值时间、出现消退时间短于其他两种类型病灶,P<0.05。
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和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可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irrhosis with small liver cancer.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mall liver cirrhosis from March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given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ared it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sonography.Results: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irrhosis with small liver cancer were 97.50% (78 / 80). I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t was pided into medium-low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high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and transparent cell carcinoma. Ultrasography showed the initial enhancement time of (14.12 ± 5.21) s, reinforcement peak time (22.12 ± 7.21) s and regression time (60.21 ± 26.21) s.The initialenhancement time of highly 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lesions was (20.23 ± 2.91) s, reinforcement peak time was (25.21 ± 9.12) s, regression time (263.21 ± 113.12) s, clear cell carcinoma lesions (25.21 ± 9.21) s, reinforcement peak time (30.21 ± 9.12) s and (134.21 ± 67.21) s.The initial time of enhancement, reinforcement peak time, and occurrence and extinction time of medium-low-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were shorter than the other two types of foci, with P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angiography has high early diagnosis of cirrhosis with small liver cancer, which can provid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irrhosis with small liver cancer.【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价值肝硬化和肝癌是临床常见的肝病。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张继红【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比较54例肝硬化合并小结节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是否一致来评价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观察两类病灶增强时相、类型及模式,并行定量参数比较研究。
结果纳入患者中,诊断为增生性结节的有27例30个病灶,诊断为小肝癌的有27例共32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等或低增强,延迟相低增强较多见;肝硬化增生结节增强表现多样化,以三期等增强最多见,两者各时相增强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一级亲属恶性肿瘤病史对预测肝硬化合并小结节病例中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参数用于预测肝硬化合并小结节病例中的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造影对有肝硬化背景的患者进行增生结节和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Methods 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ultrasound contrast results of 5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nodule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contras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liver cirrhosispatients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 and quantitative difference of regenerative nodules and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Among these cases ,27 cases with 30 lesions were diagnosed as regen-erative nodules ,27 cases with 32 lesions werediagnosed as small ha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majority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howed hyper-enhancement during the arterial phase ,iso-enhancement or hypo-enhancement during the portal phase , hypo-enhancement during the late phase .The enhanced phase and degree of regenerative nodules were diverse ,most of regenera-tive nodules showed iso-enhancement during the 3 phases.The enhanced phase of the 2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eight,smoking,drinking,and first-degree relatives sick history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 nodules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ge,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 nodules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Ultrasound contrast is a useful in distinguish regenerative nodules and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liver cirrhosis ,and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140-1142)【关键词】肝硬化;超声造影【作者】张继红【作者单位】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三门峡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硬化合并小结节是目前倍受重视的疾病之一,其原因在于肝细胞癌的患者早期也有此临床症状,而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受发现时间的早晚影响[1]。
肝硬化早期B超报告单一、概述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常常导致肝功能衰竭。
通过B超检查可以评估肝硬化的程度和相关病变,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肝硬化早期B超报告单的相关内容。
二、检查结果1. 肝脏形态和大小肝脏呈现明显的弥漫性增大,边缘不规则。
肝脏体积略增大,较正常范围稍高。
2. 肝脏内回声肝脏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点状、斑片状高回声区域。
这些高回声区域可能是肝硬化早期出现的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3. 血管影像肝血管显影正常,动脉、门静脉血流速度正常,无异常扩张。
4. 脾脏和淋巴结脾脏肿大,边缘光滑,回声均匀。
周围可见轻度淋巴结增生。
5. 腹腔积液腹腔内可见少量积液。
三、结论根据以上B超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初步诊断患者为肝硬化早期。
肝脏形态异常,呈现弥漫性增大,边缘不规则。
肝脏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高回声区域,可能是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表现。
脾脏肿大,边缘光滑,回声均匀,周围有轻度淋巴结增生。
此外,还可见少量腹腔积液。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了解肝硬化的进展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四、注意事项肝硬化早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肝功能和整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此外,饮食调理、适量运动以及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五、参考资料1.张三, 李四, 王五. 肝硬化早期的B超检查及诊断[J]. 中华医学杂志,2010, 20(3): 123-135.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肝硬化早期诊断与治疗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肝癌超声影像表现(一)包膜直径<3cm的肝癌结节常常包膜完整。
包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其声阻抗较周围肝组织及癌肿均高,因此形成界面反射,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节。
包膜的厚度估测<0.5mm。
声像图上包膜比较光滑均匀,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体现小肝癌膨胀性生长的特点。
但声像图上的包膜在结节两侧始终显示中断,此为大界面的回声失落效应。
肝癌体积很大时,其包膜一般模糊不清。
但也有癌结节直径大于5cm以上时包膜仍然非常完整,此时,其内侧回声多伴声晕表现。
(二)内部回声癌结节内部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
除均匀低回声结节以外,其他各种癌结节回声均属不均匀分布。
<1cm的肝癌结节,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为33%一37%.癌结节按回声的高低分类如下:1、低回声结节2、高回声结节3、混合性结节4、等回声结节5、结节回声高低与血供的关系(三)癌结节的彩色血流肝癌结节及其周围因血供丰富,而可获得各种有关的血流信息。
二次谐波声学造影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组织血流的敏感性高,能准确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肝癌结节的流人血管、流出血管及瘤内血管,流人血管可为肝动脉,也可为门静脉。
流出血管可为肝静脉,也可为门静脉。
瘤内血管表现为树干状、彩点状或彩色镶嵌的“簇状”斑块,在频谱多普勒分析中可为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流。
癌结节周围的血流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可用频谱多普勒测出是连续性门脉血流或搏动性动脉血流。
(四)癌栓肝癌患者容易发生癌栓,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或胆道系统。
1.肝静脉内癌栓肝内静脉的癌肿浸润是肝癌的特征性病变之一,使早期病变也不例外。
癌栓可从小肝静脉波及到较大静脉,亦可因静脉癌栓堵塞流出道,并且使癌栓逆向蔓延至小门静脉、较大门静脉或门静脉主干中。
2.门静脉内癌栓门静脉内癌栓在病理观察中,凡肝静脉有癌栓者,其门静脉内几乎均受累及。
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例,由于硬化致输出静脉阻塞而导致癌栓逆行性发展。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肝硬化和小肝癌的鉴别诊
断价值
赵化捷;李超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4(52)8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CEUS)和弹性成像(UE)对提高小肝癌检出率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超声、CEUS、UE三者结合进行超声评价,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对肝硬化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UE、CEUS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E对于超声造影诊断不确定的病灶诊断准确率为75%.结论 CEUS对肝硬化结节和肝癌鉴别诊断的价值较UE更大,UE对于CEUS无法明确诊断的病灶有补充作用.常规超声、CEUS、UE三者结合,降低了对小肝癌的漏诊及误诊率.
【总页数】5页(P83-86,封3)
【作者】赵化捷;李超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富阳311400;黑龙江省医院MRI 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弹性成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J], 谌奎芳;李峰
2.虚拟导航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造影检查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J], 田江克;李志艳;李猛;刘洋;李晨
3.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乳腺局灶性纤维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J], 周昊;朱晨霞;周翔;朱巧英;吴鹏西;丁炎
4.肝硬化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不显像小肝癌的检出价值 [J], 侯丽坤;李海呜
5.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CEUS)和弹性成像(UE)对提高小肝癌检出率的诊断价值 [J], 富沛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细胞癌的超声诊断(1)直接征象:直接征象是HCC肿块本身所表现出的声像。
HCC声像图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与肿块大小,内部组织变性、坏死、出血等病理改变有关。
①小肝癌:直径<3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晰,周边可见低回声环(声晕,Halo),内部多表现为低回声,有时也可见高回声,与肿瘤细胞脂肪变性有关。
如病灶位置近膈顶部.或左肝外叶外侧缘,易受肺气或胃肠气体遮挡,三示不清,超声扫查时容易嘱诊。
②结节型HCC:直径一般<5CM,可为单发或多发。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周边常见薄声晕包绕,与正常肝组织境界清楚,有时可有侧方声影。
肿块内部可呈低回声、高回声或等回声,以高回声最常见,占35%~50%,提示癌细胞有脂:变性、坏死;低回声常见于较小的HCC,占15%~35%;等回声则少见,约占3%,此类结节如不伴声晕,则极容易漏诊;较大的肿瘤内部回声多高低不均。
③块状型HCC:体积较大,形态欠规一.边缘不整齐,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欠清,常无声晕;内部呈高低不等的混合回声,可见“结中结征”或“瘤中瘤征”,还可出现液化坏死。
当肿块占据整个肝段或肝叶、甚至半肝,超声探查时难以显示肿块边界,若其内部回声与周围肝硬化组织的回声类似时,极易漏诊,此时除需注意仔细寻找残留相对正常肝脏的边界外,应重点注意观察其附近肝门静脉分支内有无栓子,如发现肝门静脉癌栓,则对明确诊断帮助较大。
④弥漫型HCC:肿块弥漫分布于肝内,大小不一,无明显边界,内部回声强弱不均,与肝硬化结节难以鉴别,容易漏诊。
但弥漫型HCC易侵犯肝门静脉系统形成癌栓,可作为其重要诊断特征。
检查时注意探查肝门静脉有无癌栓,则可减少漏诊。
(2)间接征象:肿瘤位于肝包膜下可向外突出,形成“驼峰征”。
肿瘤较大时,可压迫肝f7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或胆管,使其移位、变细,甚至中断,并可继发肝内胆管扩张;还可对肝外的脏器和结构,如右肾、胆囊、膈肌、胃等产生压迫和推移。
CT与超声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观察陈华斌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17(001)017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CT与超声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超声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CT以及超声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CT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9%、95.24%,明显高于超声的80.95%、77.14%(P<0.05).结论:CT以及超声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均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果,结合CT,则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陈华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高邮 225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超声和CT鉴别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价值分析 [J], 郭新忠;戚元刚
2.超声与CT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孙建锋;吴晓恬
3.超声对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J], 沈莉红
4.CT与超声对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J], 陈华斌;
5.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 [J], 徐捷;黄艳丽;冯念;唐胜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每年我国有20万—30万人死于肝癌,占全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肝癌大多发生在肝硬化背景下,在肝硬化患者中,鉴别肝硬化非癌性结节、早期检出小肝癌,对正确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新型超声造影剂在肝肿瘤方面的应用,为肝内小病灶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依据超声造影的不同表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MHz,造影剂为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Vue六氟化硫微泡。
患者禁食8小时,首先使用二维和彩色超声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和血流情况,然后选择造影模式,机械指数调至0.07,聚焦点设置于病灶后方,选择最佳切面,经肘部浅静脉团注造影剂2.4ml,随即快速推注5ml生理盐水,自造影剂开始推注计时,实时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全部图像存入仪器硬盘,由2名超声医师共同读片分析,依据病灶在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相对于肝实质的回声,将增强程度分为高、等、低增强3种。
造影过程分为3个时相,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30s),门脉期(31-120s),延迟期(121s至微泡消失为实质相)。
肝硬化以肝细胞大量坏死、肝细胞及结缔组织结节状再生为特征。
其结节可由良性再生结节到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结节,进一步演变成原发性肝癌。
从肝硬化发展至合并肝癌历经肝硬化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包含肝癌中心的异型增生结节、到肝癌的逐步演变过程。
1、再生结节是肝细胞被破坏后,肝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的结节,以门静脉供血为主,与正常肝组织细胞类似,造影的三个时相均表现为等增强。
随着病变的进展,出现了主要由门静脉供血,少量肝动脉供血的结节,造影表现慢于周围肝实质开始增强,与周围肝实质同步消退,始终呈等增强,或者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增强,延迟期有轻度退出。
2、高分化癌为呈快进慢出表现的病灶,高分化癌的门静脉供血少于结节但多于典型肝癌结节,微泡由门静脉持续注入导致造影剂消退缓慢。
门脉血供多者癌细胞分化较好,门静脉血供少者癌细胞分化较差,当结节转变为早期肝癌后,动脉供血逐渐增加,门静脉供血逐渐减少,结节恶性程度逐渐增高而发展为肝癌。
3、肝癌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但以肝动脉血供为主,且动脉畸形及动脉短路发生率较高,门静脉供血逐渐减少,肝动脉供血逐渐增多;另一方面,肝癌在膨胀或浸润生长过程中,易侵犯门静脉和(或)肝静脉形成癌栓,癌栓被静脉壁周围的肝动脉分支滋养血管网血管化后,由扩张的肝动脉分支供血,从而在瘤体内形成动静脉瘘。
且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肝动脉供血比例增加,门静脉供血比例逐渐减少,动静脉瘘逐渐增多。
以上这些血供特点是肝癌“快进快出”造影表现的基础。
所以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尚未增强,病灶已经开始增强,与肝内动脉同时充填,病灶增强达峰时呈高增强,病灶内造影剂消退较周围肝实质快,在肝实质达峰后的消退期病灶呈低增强。
呈典型的“快进快出”。
4、有报道一些分化好的肝癌无早期增强而呈等增强,推测可能是由于新生动脉血管尚未充分形成有关。
5、高度增生不良结节是一种癌前病变,其与高分化肝癌之间在病理上无绝对分界线,随着结节异型性的增加,结节内的肝动脉血供会相应增加,因此其增强模式与高分化肝癌较难鉴别。
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有着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对早期发现和鉴别肝硬化背景下的小病灶有重要意义,为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中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