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的测定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8
水质常规项目实验之三
浮游动物的调查
一、实验试剂及工具
甲醛溶液40%(V/V)
采水器5000mL、浮游生物网13号(孔径0.112mm纱绢制成)、水样瓶(矿泉水瓶子)、样品瓶(带有100mL或150mL刻度的玻璃试剂瓶)、离心机、洗耳球、移液枪(20~200uL)、计数框0.05mL、盖玻片
二、实验步骤
1、采样:选择5个特定的区域作为采样点,关闭13号浮游
生物网的网口,5000mL采水器采水5次(用浮游生物网
过滤),第6次采水用于冲洗过滤网使浮游动物全部收集
到水样瓶中。
2、固定:在水样中加入10mL甲醛
3、沉淀:用3000转/分钟离心机5分钟离心
4、稀释:将离心后的上层清液弃去,沉淀物移入样品瓶中,
稀释到100mL
5、观察计数:用移液枪移取50uL样品,移入计数框,盖上
盖玻片,在显微镜4倍~40倍下进行观察并计数n
6、计算: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
密度=(n×100)/(0.05×30)只/L
三、实验结果
1号(铁桥老王家)
233只/L
2号(南溪沟张磊)
550只/L
3号(老雷家)
917只/L
4号(清泉主航道)
733只/L
5号(翠屏岛码头沉淀稀释150mL)
375只/L
四、结果讨论
1、浮游动物含量介于233~917只/L,其中老雷家附近水域
含量最高,铁桥下水域含量最低。
同一二班所测结果相
差不大。
2、各类浮游动物大体平均含量为:(只/L)
显然累枝虫最多。
变形虫最少。
一、浮游生物的测定浮游生物(plankton)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它们多数个体小,游泳能力弱或完没有游泳能力,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浮游生物可划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在淡水中,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它们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
浮游动物1: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浮游生物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浮游生物对环境变化反应很敏感,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所以在水污染调査屮,浮游生物也常被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一)采样1.点位设置釆样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采到的浮游生物要能真正代表一个水体或一个水体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
在江河中,应在污水汇入口附近及其上下游设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査流域,必要时按适当距设置。
在较宽阔的河流中,河水横向混合较慢,往往需要在近岸的左右两边设置。
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涨潮时污水可能向上游回溯,设点时也应考虑。
在湖泊或水库中,若水体是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则应从此岸至彼岸至少设两个互相垂直的采样断面。
若是狭长的水域,则至少应设三个互相平行,间隔均匀的断面。
第一个断面设在排污口附近,另一个断面在屮间,再一个断面在靠近湖库的出口处。
此外,采样点的设置尽可能与水质监测的采样点相一致,以便于所得结果相互比较。
如若有浮游生物历史资料的,拟设的点位应包括过去的采样点,便于与过去的资料作比较。
在一个水体里,要在非污染区设置对照采样点,如若整个水体均受污染,则往往须在邻近找一非污染的类似水体设点作为对照点,在整理调査结果时可作比较。
2.采样深度浮游生物在水体中不仅水平分布上存差异,而只垂直分布上也有不同。
若只采集表层水样就不能代表整个水层浮游生物的实际悄况。
因此,要根据各种水体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取样层次.如在湖泊和水库中.水深5m以内的,采样点可在水表面以下0.5、1、2. 3和4m等五个水层采样,混合均匀,从其屮取定量水样,水深2m以内的.仅在0.5m 左右深处采集亚表层水样即可,若透明度很小.可在下层加取一水样,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
浮游生物调查1.试剂与器具主要试剂见附录1,器具见附录2、3。
2 采样2.1 采样点布设2.1.1 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的目的等决定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
采样点设置数量见表1。
采样结果记入附录4。
2.1.2 湖泊、水库湖泊应兼顾在近岸和中部设点,可根据湖泊形状在湖心区、大的湖湾中心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分散选设;水库应在库心区(河道型水库应分别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心区)及大的库湾中心区、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主要排污口、入库江河汇合处设点。
2.1.3 江河在干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主要排污口附近、河口区等河段设置采样断面。
根据江河宽设置断面采样点,一般小于50m的只在中心区设点;50m~100m的可在两岸有明显水流处设点;超过100m的应在左、中、右分别设置采样点。
2.2 采样层次2.2.1 浮游植物采样水深小于3m时,只在中层采样;水深3m~6m时,在表层、底层采样,其中表层水在离水面0.5m处,底层水在离泥面0.5m处;水深6m~10m时,在表层、中层、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在表层、5m、10m水深层采样,10m以下处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样。
2.2.2 浮游动物采样由水体的深度决定,每隔0.5m、1m或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2.3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采集次数依研究目的而定,采样次数可逐月或按季节进行,一般按季节进行。
样品瓶必须贴上标签,标明采集时间、地点。
采样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
2.4 采样方法2.4.1 浮游植物采样定量样品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贫营养型水体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
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