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动植物采样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测量方法自赵文《水生生物学》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质量。
现存量若以个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或(数量)密度,单位为个/L。
若以质量表示则可称为生物量,单位为mg/L。
采集方法:一采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适用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二用网过滤(适用于枝角类、挠足类等甲壳动物)。
仪器:采水器,(25#)浮游生物网,显微镜,计数框(计数原生动物用0.1ml计数框,计数轮虫和甲壳动物用1ml计数框)解剖镜,毛细管,目测微尺一采集1 设站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
2 采水层次由水体的深度决定。
切不可之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
(据夏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m左右),在2m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量约占31%,而入2m一下的水层占69%左右。
同时还发现,在夏季,一般幼体喜欢在表层,成体在深层。
)分层方法:是每隔0.5m或1m,甚至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得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m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
由于在温跃层一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数量极少,依赖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
如果从养殖角度而言,只取温水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了。
3 采水量浮游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极悬殊。
因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计数原生动物、轮虫的水样量以1L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50L较好。
)4 采集时间采样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为好。
在长江中下游采集,如果采集四次,则春、夏、秋、冬各一次。
如果只采一次,则应在秋季(9、10月)进行为好。
(这是因为9~10月正是鱼类摄食旺季,为鱼类生长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有较高的现存量,则可认为该水体中有较大的供铒能力。
)浮游动物样品的固定,原生动物和轮虫可用碘液或福尔马林,加量同浮游植物(一般可与浮游植物合用同一样品)。
浮游动物鉴定方法浮游动物鉴定方法浮游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微小生物,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
它们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不仅是海洋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还是水质评估和生物监测的重要指标。
因此,准确鉴定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非常重要。
在浮游动物鉴定中,通常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以确定它们的形态特征、结构和颜色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浮游动物鉴定方法:1. 样本采集:在水体中采集浮游动物样本时,应选择透明的容器,避免样本被污染或破坏。
最好在采样后尽快进行观察,以确保浮游动物的活性和形态特征的完整性。
2. 样本制备:取一小部分浮游动物样本,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浓度适中。
然后,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覆盖一个薄玻片,并用透明胶带固定,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3. 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下,使用适当的倍率进行观察。
通常,10倍或40倍的放大倍率足够观察浮游动物的结构和特征。
4. 形态鉴定:通过观察浮游动物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鳃、触角等,来确定它们的种类。
此外,还可以观察其运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等特征。
5. 参考资料和专家咨询:在鉴定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浮游动物分类书籍、图鉴和在线数据库,以了解更多关于特定种类的信息。
此外,也可以咨询专家或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鉴定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浮游动物的鉴定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并且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因此,在进行浮游动物鉴定之前,建议获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浮游动物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制备、显微镜观察、形态鉴定和参考资料等步骤。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和分布,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
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
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1)网具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
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
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
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
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
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
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
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
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
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单位:厘米②浮游生物定量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
其组成、质地、规格尺寸和制作方法与定性网基本相同。
二者有两点区别。
一点是定量网前端有两个金属环(前小后大),两环间有一圈帆布,称为上锥部(附加套),用途在于减少由于曳网时浮游生物着逆流向外而流失;另一点是网身较定性网略长(图8-2)。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测量方法自赵文《水生生物学》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质量。
现存量若以个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或(数量)密度,单位为个/L。
若以质量表示则可称为生物量,单位为mg/L。
采集方法:一采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适用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二用网过滤(适用于枝角类、挠足类等甲壳动物)。
仪器:采水器,(25#)浮游生物网,显微镜,计数框(计数原生动物用0.1ml计数框,计数轮虫和甲壳动物用1ml计数框)解剖镜,毛细管,目测微尺一采集1 设站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
2 采水层次由水体的深度决定。
切不可之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
(据夏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m左右),在2m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量约占31%,而入2m一下的水层占69%左右。
同时还发现,在夏季,一般幼体喜欢在表层,成体在深层。
)分层方法:是每隔0.5m或1m,甚至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得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m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
由于在温跃层一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数量极少,依赖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
如果从养殖角度而言,只取温水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了。
3 采水量浮游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极悬殊。
因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计数原生动物、轮虫的水样量以1L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50L较好。
)4 采集时间采样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为好。
在长江中下游采集,如果采集四次,则春、夏、秋、冬各一次。
如果只采一次,则应在秋季(9、10月)进行为好。
(这是因为9~10月正是鱼类摄食旺季,为鱼类生长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有较高的现存量,则可认为该水体中有较大的供铒能力。
)浮游动物样品的固定,原生动物和轮虫可用碘液或福尔马林,加量同浮游植物(一般可与浮游植物合用同一样品)。
浮游动植物的采集和标本保存一、采集用具25号筛绢浮游生物网,13号筛绢浮游生物网,吸管,标本瓶(50毫升小塑料瓶、玻璃吸管和200毫升塑料广口瓶),标本夹,吸水纸,台纸,镊子,采集刀,塑料桶等,固定液:鲁哥氏液(即I一IK溶液)、福尔马林(甲醛)。
浮游生物网制作方法如下:①规格。
网口直径为20厘米,网袋长60厘米,网底应安装一个带阀门的集中杯。
网袋的质地为尼龙筛绢。
筛绢的号码及网孔大小,随采集对象的大小而定。
采集大型浮游动物时,用13号(0.112mm)筛绢,采集小型浮游藻类时,用25号(0.064mm)筛绢。
②制作方法。
取3~4毫米粗的铜丝或铅丝作一个直径20厘米的网口,用以支撑网口始终张开。
用金属或玻璃制作一个带阀门的集中杯(或购买),用来收集过滤到的浮游藻类。
在网袋的上下口处接一段白布,使筛绢不与金属直接接触,以免磨损筛绢。
网袋缝合处也应加缝2厘米长的白布条,以加固缝合处。
二、采集方法淡水生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水体中,此外还有些生活在潮湿的土壤表面、树皮、墙壁及石壁上,极少数种类生于长年积雪的高山上;少数种类与其它动植物共生;或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中。
因此,各种藻类在其具体的生活状态、藻体的大小、生活环境及每年的发生时期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采集浮游生物首先需要对以上情况有基本了解,以便确定相应的采集方法。
1.浮游藻类这些藻类个体微小,单细胞或群体,没有鞭毛,完全借水力漂浮在水中或具鞭毛在水体中仅有微弱的运动能力,采集这些藻类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采集。
①在水面较大、较深的水体中,应用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
采集时应把网没入水面下并以大八字形(∞)来回缓缓捞取。
水色较清、藻类数量少时可多捞一会,反之可少捞一会。
最后将网垂直提出水面,打开底管阀门,把标本液注入标本瓶中。
特别应注意作好记录,编号并在标本瓶上贴好标签。
在定量采集时分别取水体上、中、下层水在水桶中混合均匀,然后取200毫升装入广口塑料瓶中。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1.方法与原理1.1采样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通常因水体形态、深度、水源几出口、风、光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差异,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一般情况下,湖泊的湖湾和中心部分,沿岸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
当有风引起水流时,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水流冲击的下风向一侧,总量较高。
此外,水源入口处,不同时间各水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采样点的数目根据水体的具体条件而定。
水体面积大的,条件复杂的,采样点要多些;要有较高人力、时间和经费等条件允许的,采样点也可以多些。
1.2采集采集工具主要有采集网和采水器。
当一般定性采集时,可站在船舱内或甲板上,将采集网系在竹竿或木棍前端,放入水中作∞形循回拖动(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拖动速度不要超过0.3米/秒。
如若拖动太快,水在网内会发生回流,将使网内的浮游生物冲到网外。
当一般定量采集时,各种类型的采水器均可使用,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
在水深不超过10米的水体采样时,可用自制的采水器。
采水器可以采集到那些易从网孔中漏失的微小浮游生物。
但因采集水量有限,很难采到密度较稀和游动能力强的较大类型种类。
1.3固定和保存采到的样品必须在5分钟以内加以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刘哥氏液、甘油—福尔马林保存液、Rodhe碘固定液。
福尔马林为含有40%甲醛的药品。
一般按每100毫升水样加入约4毫升福尔马林(含1.6%甲醛),也就是说用4%福尔马林固定。
1.4浓缩化学沉淀法:所才水样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静置1—2昼夜使之沉淀,用宏吸管吸去上面清夜,将下层包括沉淀物的浓液移入小容器中,再静置沉淀。
必要时可反复进行,直到浓缩到10—50毫升为止。
1.5观察与鉴定对所采到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全面的种的鉴定,是一项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常常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
种类鉴定可采用检索表和图鉴相结合的方法。
浮游生物调查方法一、调查目的: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关系。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定性调查●定量调查三、调查工具1、采水器2、浮游生物网3、透明度盘4、标本瓶5、固定液●鲁哥氏液●甲醛3%-5%6、其他:四、采样点选择五、样品采集:1、定性样品采集2、定量样品采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六、样品处理:1、定性样品处理2、定量样品处理●浮游植物样品●浮游动物样品浮游植物样品●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沉淀器中静置,使浮游植物完全沉淀。
●沉淀是一种圆柱形分液漏斗(图2)。
如无沉淀器也可用甘杯、烧杯或在原水样瓶中静置沉淀。
●沉淀器应置于平稳处,避免摇动。
水样倾入二小时后应将沉淀器轻轻旋转一会,以减少藻类附着在器壁的可能性,然后静置沉淀24-48小时候。
再用乳胶管或橡皮管利用虹吸原理小心地抽出上都不含藻类的清液。
一般约剩下20-40毫升沉淀物转入30或50毫升的定量瓶中,用上述清液冲洗沉淀器2-3次,洗液仍倒入定量瓶中使水量恰好达到30或50毫升。
然后贴上标签,标签上要记载采集时间、地点、采水量、池号和样品号等。
●虹吸动作要十分仔细、小心。
开始时虹吸管一端放在沉淀器内约三分之二处,另一端套接在已经用手挤压出空气的橡皮球上,然后轻轻松手并移开橡皮球使清液流出,为了避免漂浮水面的一些微小藻类进入虹吸管而被吸走,管吕应始终低于水面。
虹吸管内清液的活动不宜过快,可用手指轻捏管壁以控制流量,当吸到原水样的3/5以上时,应使清淮一滴一滴地流下。
吸出的清液要用一洁净的器皿装盛,以便在浓缩过程在出故障时,可重新倒入沉淀器中浓缩,不必新采水。
七、数量计算:1、定性2、定量结果浮游植物定量:●使用的工具有:带有0.1毫升刻度的小吸管,容量为0.1毫升的计数框(面积20ⅹ20毫米2)和具有移动台的显微镜。
●经0.1毫升吸管吸水0.1毫升于方框内,盖上盖玻片,如果框内无气泡亦无水液溢出,即表示容量标准适合,检查三次均适合,此半数框即可使用。
浮游植物的采集计数和定量方法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底层生物类群,对于水质评价、生态监测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准确、高效地采集、计数和定量浮游植物是水环境研究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介绍浮游植物的采集计数和定量方法。
一、浮游植物的采集方法:1.根据采样目的和特定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常用的采样方法有以下几种:(1)铁丝网挡截式采样:在浮游植物出现较为集中的水域使用,将铁丝网固定在一个框架上,让水流通过铁丝网,实现浮游植物的挡截和收集。
(2)网捞式采样:适用于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水域,用网捞将浮游植物从水中捞出。
(3)浮游植物捕集器的采集:常用的浮游植物捕集器有浮游植物网式捕集器、浮游植物漏斗捕集器、浮游植物湖泊型捕集器等。
2.采样前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宜选择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水域进行采样。
采样容器要先用水冲洗,尽量不带有任何异物,以避免对采样物质的污染。
3.采集浮游植物时应避免过度搅荡水体,以防浮游植物的破碎和污染。
4.采集样本时要注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以确保后续的计数和分析的精确性。
二、浮游植物的计数方法:1.显微镜计数法:将采样的浮游植物样本放入显微镜下,通过目视计数的方式,记录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数量。
2.染色计数法:采用一些常见的染色剂(如碘酒、卡内基氏溴酸可乐定等)将浮游植物样本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对染色后的样本进行计数。
3.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可以对样本中的细胞进行高效、自动化的计数和分析。
三、浮游植物的定量方法:1.干重法:将采集回来的样本在高温下干燥至恒定重量后,通过测量干物质的质量差值计算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2.叶绿素-a含量测定法:通过提取样本中的叶绿素-a,利用比色法测定其叶绿素-a的含量。
然后根据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推算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3.DNA分子量法:通过提取样本中的DNA,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其DNA的分子量。
再根据已建立的浮游植物DNA分子量和生物量的线性关系,可以推算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手持式浮游菌采样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浮游菌采样器如何操作浮游菌采样器是一种的多孔吸入式微生物采集器。
它依据等速采样理论设计, 采样直接, 采集头口风速与干净室内风速保持基本一致,精准反映干净室内微生物的浓度。
办呢问重点介绍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1、将采样器放置在工作台面上,用采样口直接采样。
如测量位置较高可使用采样管,把管子延长到所要采样的空间。
2、打开电源通电,依据选择的周期按设置键。
设置键可设置1~10、20、30~90分钟分18档调整,即每按1次设置键,加添10分钟。
3、将盛有培育基的培育皿置于转盘上,放上外罩,压紧压块使之外罩与底座密封。
4、调整刻度盘,旋转调整钮,使狭缝与培育基保持在2mm距离。
5、按启动键,本机待机15秒后,泵开始抽气,转盘开始360旋转,调整流量旋钮,使流量计浮子上端与50L刻度线相平。
采样完成,拧下外罩,快速把平皿上盖盖上并取出,并按上述方法放入新的平皿进行第二次采样(若使用采样管,则换上预先消毒过的第二根采样管)。
6、取出的平皿放置30~35℃培育箱培育,2天后计数。
7、使用完毕后,填写《检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二、浮游菌采样器注意事项1、本仪器不能长期接触腐蚀气体、液体。
2、采样开始,操作人员离开现场,以免人体上带的菌抽入。
3、至少每年校正仪器一次。
4、为达到检测结果,使用仪器前先预热30分钟。
5、仪器搬动时,应避开过大振动,以防内部损坏。
浮游菌采样器作为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它能够精准地反映出干净室内的微生物浓度,具有采样量大、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同时它也是一种的多孔吸入式微生物采集器,依据等速采样理论设计,采样直接, 采集头口风速与干净室内风速保持基本一致,精准反映干净室内微生物的浓度。
浮游菌采样器的长期使用显现问题是在所难免。
也并不是说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无论什么东西使用时间长了都会有一些小毛病的,因此本身学会一些简单的浮游菌采样器维护和修理方法才是硬道理:浮游生物采样器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1.接通电源,指示灯不亮(1)若仪器没有电压输出则检查保险ALL是否熔新;(2)若仪器有电压输出则检查指示灯是否烧坏;(3)若保险丝没有熔断则检查仪器的变压器是否由于电路局部短路而烧坏。
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
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是一种专门用于捕捉浮游生物的工具,它通常由金属或
塑料制成,网眼大小适中,能够有效地捕捉到各种大小的浮游生物。
在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科研人员经常使用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进行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和研究。
使用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通常选择在海
洋表层水域进行采样。
然后,将浮游生物网沉入水中,利用船只或者潜水员的帮助进行拉网,将浮游生物收集到网中。
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网口张开,以确保能够捕捉到足够多的浮游生物样本。
采集到的浮游生物样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科研人员通常会将浮游生物
样本转移到实验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浮游生物样本进行观察和分类,从而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除了科研用途外,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也常常被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教学实
验等领域。
通过对浮游生物的采集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标准25号浮游生物网是海洋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使用
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的分布和数量,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标准25号浮游生
物网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浮游生物采样
7.3 采样时间
7.3.1同一类群的生物样品采集时间(季节、月份)应尽量保持一致。
浮游生物样品的采集时间以上午8:00~10:00时为宜。
7.3.2除特殊情况之外,生物体污染物残留量测定的生物样品应在秋、冬季采集。
7.3.3进行生物毒性试验的污水样品应在排污口排放的有毒污染物浓度最高时采集。
7.4 样品采集与保存
7.4.1浮游生物样品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定性样品采集(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轮虫等)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064mm)或PFU(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枝角类和挠足类等浮游动物采用13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112mm),在表层中拖滤1~3min。
2定量样品采集,在静水和缓慢流动水体中采用玻璃采样器或改良式北原采样器(如有机玻璃采样器)采集;在流速较大的河流中,采用横式采样器,并与铅鱼配合使用,采水量为1~2L,若浮游生物量很低时,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3浮游生物样品采集后,除进行活体观测外,一般按水样体积加1%的鲁哥氏溶液固定,静置沉淀后,倾去上层清水,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
表B.16浮游生物分析记录表
样品来源样品类型共页第页
分析人
年月日校核: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员:
表B.17生物种类统计记录表
样品来源样品类型共页第页
分析人
年月日校核:年月日审核:年月日员:。
浮游动植物采样方法
一、浮游植物定量
用1L的塑料瓶,直接在采样点装满水,加10-15ml的鲁哥试剂,摇匀。
鲁哥试剂即将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将4g碘充分摇动,待其完全溶解后,定容至100ml,即配成鲁哥氏液。
二、浮游植物定性
定性样品用孔径约0.064 mm的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约0.5 m处以适当的速度作“∞”字形来回拖动1~3 min,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添加适量的鲁哥氏液固定。
三、浮游动物定量
表层取水样10L(中层和底层取20L水样)过25号浮游生物网,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4%添加的福尔马林溶液。
福尔马林溶液即40%的甲醛与蒸馏水按照1:9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
四、浮游动物定性
定性样品用孔径约0.064 mm的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约0.5 m处以适当的速度作“∞”字形来回拖动1~3 min,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添加适量的鲁哥氏液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