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调查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7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篇一:淡水生物调查规范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00 年 7 月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一)采样点的选择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
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
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
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
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
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
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浅析浮游生物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发布时间:2021-04-26T08:34:22.88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尹舜开李宏祥周景涛姚晓阳朱志豪刘振宇[导读]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都在水体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等因素的重要指标[1]。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670摘要:通过阅读文献与资料,总结整理了水生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定性定量分析的步骤与数据分析技术。
并联系实际,探究其在渔业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上的作用。
关键词:水生生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应用引言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都在水体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等因素的重要指标[1]。
所以需要对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定量的调查研究,为渔业和环境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1 浮游生物的采集与处理1.1 勘测水域概况在正式调查前要对某水域先进行大致了解并制定适当的调查计划以确定具休的调查方法。
勘查的主要内容是1.水域的位置和面积。
2.水源的入出水口,水深,水位,流速,透明度,ph.值,底质等。
有无工业废水排入,污染程度高低,了解枯水期丰水期等情况。
3.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概况和水体周边生物情况。
4.水体中是否有其它水生生物,大致品种及比例。
1.2 主要器材及药品浮游生物网 (25号、13号) 、有机玻璃采水器、小塑料瓶(30-60ml)用来盛定性水样、1000毫升塑料或玻璃瓶,用来盛定量水样、水温计、透明度盘、ph.试纸GPS定位仪、显微镜、解剖镜、电子分析天平;碘液 (鲁哥氏液) 、甲醛溶液 (分析纯) 等[2]。
1.2.1 固定剂的选择用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样品浓度相对较高,常以缓冲甲醛作为固定剂。
对于需通过沉降浓缩处理的样品,则使用鲁哥氏液。
因为鲁哥氏液中的碘可对细胞进行染色,使浮游植物因质量增加而具有更大的沉降速率[3]。
浮游动植物采样方法
一、浮游植物定量
用1L的塑料瓶,直接在采样点装满水,加10-15ml的鲁哥试剂,摇匀。
鲁哥试剂即将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将4g碘充分摇动,待其完全溶解后,定容至100ml,即配成鲁哥氏液。
二、浮游植物定性
定性样品用孔径约0.064 mm的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约0.5 m处以适当的速度作“∞”字形来回拖动1~3 min,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添加适量的鲁哥氏液固定。
三、浮游动物定量
表层取水样10L(中层和底层取20L水样)过25号浮游生物网,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4%添加的福尔马林溶液。
福尔马林溶液即40%的甲醛与蒸馏水按照1:9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
四、浮游动物定性
定性样品用孔径约0.064 mm的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约0.5 m处以适当的速度作“∞”字形来回拖动1~3 min,获得的浓缩样,放入50ml的白色方瓶中,添加适量的鲁哥氏液固定。
武汉大学浮游植物的调查和鉴定【摘要】本实验主要对武汉大学月亮湖水样及东湖水样进行采集,用福尔马林液固定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然后用1000cm广口瓶或分液漏斗沉淀已固定水样,用微量加样器取一定体积样本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及属种的鉴定【关键词】月亮湖东湖浮游植物鉴定显微镜【前言】1)研究背景浮游植物主要由藻类植物中的一些种类组成,其类群主要有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和甲藻门7类。
浮游植物一般为小型,肉眼难以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方能观察其细微结构。
它们之中有单细胞体、群体,有的则是丝状踢(大多不分枝)。
水体中的大部分动态特征,如清晰度、营养状况、浮游动物和鱼的产量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浮游植物。
因此,浮游植物的调查和鉴定与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实验目的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增强显微镜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浮游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动物学教学中以它作为代表动物进行研究的意义。
3.认识浮游植物的常见种类。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材料:武大校内月亮湖内浮游植物东湖表面浮游植物实验试剂及器具:浮游植物网,标本瓶,记号笔,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相机,固定液。
1.2 实验方法1.2.1 水样的采集经查阅资料得知,一般水体中浮游植物较少,必须借助浮游植物网在水体中进行长时间采集,而且水体中以流水居多,选点的时候应选择流速较缓的水体或者是静水,否则,将难以取到理想的样品。
本组于2013年xx月xx日进行了第一次浮游植物的采集,采集地点为月亮湖;本组于2013年xx月xx日进行了第二次浮游植物采集,采集地点为东湖。
采样方法为:将浮游植物网放置于流速较缓的水域内静止五分钟以上,然后提起浮游植物网,将水样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固定液(甲醛溶液)固定1.2.2浮游植物的鉴定吸取固定的水样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一种藻类植物后,首先根据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将其归入个大门类中,然后参照淡水浮游植物图谱进行属种鉴定,拍摄照片做记录。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调查摘要:浮游生物物种的生命都很短,所以,环境变化与浮游生物动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耦合;浮游生物整合海洋气候,海洋和大气的物理条件来驱动浮游生物的生产率,气候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及生命长短有着直接的联系;浮游生物因其可既有漂移而表现出分布上的剧烈变化。
所有这些属性使它们成为气候变化的理想指示灯。
因其对不同污染物的耐受性不同,在生物监测方面,对于水质指标的研究也具有指示作用,不仅如此,浮游生物作为海洋经济鱼类和其它经济动植物的直接和间接饵料,在渔业生产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浮游生物是不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他们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很弱,一般不能逆水前进,只能依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
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主要包括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
浮游植物是水体鱼类和其它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环境,其光合作用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它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食物网的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布是研究海区其他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1)如海水中由于某种或多种浮游生物(大多为浮游植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赤潮,不仅破坏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且破坏滨海旅游业和危害人类健康。
通过对水域的研究,警惕赤潮藻类的大规模爆发。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尤其不同的理化因子决定了不同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
(6)氮,磷等营养盐是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磷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浮游只去对磷酸盐的吸收利用已有一些研究报道。
浮游生物的测定一、采样(一)采样工具1.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网有两种类型,即定性网和定量网。
2.采水器(1)瓶式采水器(2)水生--81型有机玻璃采水器:3.透明度盘(二)采样层次(深度)1.一般常规生物监测,在江河中,由于水不断流动,上下层混合较快,可不分层采样,在水面下0.5m左右采样即可;2.在湖泊、水库中,若水深不超过2m,一般可仅在表层(0.5m深处)取样,如果透明度很小,可在下层加取一样,并与表层样混合制成混合样;3.水深5m以内的可在水面下0.5m,1m,2m,3m,4m处采样,混合均匀,从中取定量水样。
(三)采样方法及采样量1.定性样的采集用浮游生物定性网在选定的采样点于水面和0.5m深处以每秒20~30cm的速度作“oo”形循回缓慢拖动,时间为5~10分钟(视生物多寡而定)。
2.定量样的采集采集定量样可用采水器和定量网,常用的是采水器。
采水器,一般来说,浮游生物密度低采水量就要多。
对于藻类,一般采水1~2升;对原生动物、轮虫及未成熟的微小甲壳动物,采水1~5升;成熟的甲壳动物则要10~50升。
定量网,可选择适当型号的网,放入距水底0.5米处,然后垂直上拖,以0.5米/秒的均匀速度拖取,所采水样的体积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出来。
水样体积=πr2*H,式中r为网口半径,H为拖取的深度。
(四)采样频率一般常规生物监测,每年采样应不少于两次,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若要了解浮游生物周年的变化,则一年四季都要采样,特殊需要,则根据具体情况增加采样次数。
采样要尽量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二、样品的固定、浓缩和保存三、浮游生物的测定(一)定性测定(二)定量测定定量测定主要是计数所采集的定量样品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也可进行容量(体积)或重量的测定,这里只介绍计数方法。
1.计数框及其使用计数框的容量有0.1mL、1mL、5mL和8mL四种。
常用的计数框有两种:(1)塞奇威克一拉夫脱计数框(简称S-R计数框):该计数框长50mm,宽20mm,深lmm,总面积为1000mm2,总体积为lmL。
秦皇岛近海岸浮游植物调查报告杨丽荣摘要:海洋生物调查是海上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查清海区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浮游生物调查的主要调查工具和设备,以及样品取样保存方法。
并对本次海上秦皇岛近海所取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关键词:海洋调查浮游生物定量分析一、秦皇岛近海概况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是中国甲级旅游城市之一。
秦皇岛海岸线长达124千米,特产对虾、海蜇、海参等海珍品,海洋渔业资源及其丰富。
二、水生生物调查方法1、调查内容浮游植物调查,包括浮游植物定型,浮游植物定量调查等。
2、站位布设经度119°37.147′纬度39°48.256′气温27℃水温25.5℃透明度129cm水深平均13m采集三层水样,即表0.5m、中6.5m、底12.5m水样第一节浮游植物调查一、调查使用的材料和方法1、现场调查(1)试剂①福尔马林一般使用4%的甲醛固定。
②碘液(鲁哥氏液)一般使用1.5%碘液固定。
碘液固定的标本形态构造保存较好。
但易挥发,最好再加入4%的甲醛固定。
(2)材料①网具: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
②采水器:球阀采水器。
③透明盘(萨斯盘)。
(3)浮游植物定性样品采集将浅海Ⅰ型浮游生物网绑在船上,在水中水平拖取,为尽可能多采集到各种浮游植物,在拖动采集网时,注意采集网的上下移动。
将捞得的浮游植物的采集网拉起,滤去多余的水,待只剩下网头中的水时,旋开活塞放入标本瓶中,加入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
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鉴定,通常成为浮游植物定性水样。
(4)浮游植物定量样品采集该水样的采集是用球阀采水器采水,转移到1L聚乙烯标本瓶中,按水样体积加1%-1.5%的鲁哥氏液固定,写好标有采样地点、日期、点号、时间的标签带回实验室。
该水样用于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生物量分析,通常称为浮游植物定量水样。
2、室内分析方法及结果(1)工具:光学显微镜,0.1ml定量吸管,0.1ml计数框,台微尺,目微尺,普通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等。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
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
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1)网具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
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
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
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
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
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
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
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
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
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单位:厘米②浮游生物定量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
其组成、质地、规格尺寸和制作方法与定性网基本相同。
二者有两点区别。
一点是定量网前端有两个金属环(前小后大),两环间有一圈帆布,称为上锥部(附加套),用途在于减少由于曳网时浮游生物着逆流向外而流失;另一点是网身较定性网略长(图8-2)。
工商管理专业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跨文化管理成为工商管理专业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并分析其重要性及挑战。
一、跨文化管理的定义跨文化管理是指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组织和管理团队,以有效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跨文化管理需要处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实现国际化经营和跨国团队协作。
二、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1. 国际化经营: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开展国际化业务。
跨文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的商务环境和规则,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2. 跨国团队合作:在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
跨文化管理可以帮助建立团队的信任和合作,促进跨国团队间的良好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3. 文化多样性的管理:在跨文化管理中,企业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异。
通过合理的文化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文化的优势,实现文化多样性的融合,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跨文化管理的挑战1. 语言和沟通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困难和误解。
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语言培训和翻译服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2. 价值观和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企业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消费者,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3. 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当地的商务环境和法律法规。
四、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方法1. 跨国调研: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进行调研和比较分析,研究跨文化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探索适应不同文化的管理策略。
2. 文化分析: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研究,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性。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1.方法与原理1.1采样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通常因水体形态、深度、水源几出口、风、光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差异,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一般情况下,湖泊的湖湾和中心部分,沿岸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
当有风引起水流时,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水流冲击的下风向一侧,总量较高。
此外,水源入口处,不同时间各水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采样点的数目根据水体的具体条件而定。
水体面积大的,条件复杂的,采样点要多些;要有较高人力、时间和经费等条件允许的,采样点也可以多些。
1.2采集采集工具主要有采集网和采水器。
当一般定性采集时,可站在船舱内或甲板上,将采集网系在竹竿或木棍前端,放入水中作∞形循回拖动(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拖动速度不要超过0.3米/秒。
如若拖动太快,水在网内会发生回流,将使网内的浮游生物冲到网外。
当一般定量采集时,各种类型的采水器均可使用,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
在水深不超过10米的水体采样时,可用自制的采水器。
采水器可以采集到那些易从网孔中漏失的微小浮游生物。
但因采集水量有限,很难采到密度较稀和游动能力强的较大类型种类。
1.3固定和保存采到的样品必须在5分钟以内加以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刘哥氏液、甘油—福尔马林保存液、Rodhe碘固定液。
福尔马林为含有40%甲醛的药品。
一般按每100毫升水样加入约4毫升福尔马林(含1.6%甲醛),也就是说用4%福尔马林固定。
1.4浓缩化学沉淀法:所才水样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静置1—2昼夜使之沉淀,用宏吸管吸去上面清夜,将下层包括沉淀物的浓液移入小容器中,再静置沉淀。
必要时可反复进行,直到浓缩到10—50毫升为止。
1.5观察与鉴定对所采到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全面的种的鉴定,是一项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常常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
种类鉴定可采用检索表和图鉴相结合的方法。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1.方法与原理1.1采样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通常因水体形态、深度、水源几出口、风、光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差异,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一般情况下,湖泊的湖湾和中心部分,沿岸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
当有风引起水流时,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水流冲击的下风向一侧,总量较高。
此外,水源入口处,不同时间各水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采样点的数目根据水体的具体条件而定。
水体面积大的,条件复杂的,采样点要多些;要有较高人力、时间和经费等条件允许的,采样点也可以多些。
1.2采集采集工具主要有采集网和采水器。
当一般定性采集时,可站在船舱内或甲板上,将采集网系在竹竿或木棍前端,放入水中作∞形循回拖动(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拖动速度不要超过0.3米/秒。
如若拖动太快,水在网内会发生回流,将使网内的浮游生物冲到网外。
当一般定量采集时,各种类型的采水器均可使用,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
在水深不超过10米的水体采样时,可用自制的采水器。
采水器可以采集到那些易从网孔中漏失的微小浮游生物。
但因采集水量有限,很难采到密度较稀和游动能力强的较大类型种类。
1.3固定和保存采到的样品必须在5分钟以内加以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刘哥氏液、甘油—福尔马林保存液、Rodhe碘固定液。
福尔马林为含有40%甲醛的药品。
一般按每100毫升水样加入约4毫升福尔马林(含1.6%甲醛),也就是说用4%福尔马林固定。
1.4浓缩化学沉淀法:所才水样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静置1—2昼夜使之沉淀,用宏吸管吸去上面清夜,将下层包括沉淀物的浓液移入小容器中,再静置沉淀。
必要时可反复进行,直到浓缩到10—50毫升为止。
1.5观察与鉴定对所采到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全面的种的鉴定,是一项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常常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
种类鉴定可采用检索表和图鉴相结合的方法。
浮游生物调查1.试剂与器具主要试剂见附录1,器具见附录2、3。
2 采样2.1 采样点布设2.1.1 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的目的等决定采样点数量。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生物的基本情况。
采样点设置数量见表1。
采样结果记入附录4。
2.1.2 湖泊、水库湖泊应兼顾在近岸和中部设点,可根据湖泊形状在湖心区、大的湖湾中心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分散选设;水库应在库心区(河道型水库应分别在上游、中游、下游的中心区)及大的库湾中心区、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主要排污口、入库江河汇合处设点。
2.1.3 江河在干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主要排污口附近、河口区等河段设置采样断面。
根据江河宽设置断面采样点,一般小于50m的只在中心区设点;50m~100m的可在两岸有明显水流处设点;超过100m的应在左、中、右分别设置采样点。
2.2 采样层次2.2.1 浮游植物采样水深小于3m时,只在中层采样;水深3m~6m时,在表层、底层采样,其中表层水在离水面0.5m处,底层水在离泥面0.5m处;水深6m~10m时,在表层、中层、底层采样;水深大于10m时,在表层、5m、10m水深层采样,10m以下处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样。
2.2.2 浮游动物采样由水体的深度决定,每隔0.5m、1m或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2.3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采集次数依研究目的而定,采样次数可逐月或按季节进行,一般按季节进行。
样品瓶必须贴上标签,标明采集时间、地点。
采样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
2.4 采样方法2.4.1 浮游植物采样定量样品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每个采样点取水样1L,贫营养型水体应酌情增加采水量。
泥沙多时需先在容器内沉淀后再取样。
分层采样时,取各层水样等量混匀后取水样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