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之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90分
- 格式:docx
- 大小:66.04 KB
- 文档页数:6
舆论应对——面对媒体采访应该怎么讲?最近又有两名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舆情,被大家戏称为“茅台哥”“退休哥”。
网友们在调侃他们的同时,也真诚发问,基层干部该如何正确地接受媒体采访?我们看到,这次央视的采访视频并不是以往那种隐藏摄像机偷拍,而是摄像机、话筒直接面对被采访人,在一种面对面、略显轻松的氛围里采访的,我在想,也许是采访过程比较久,聊的话题也比较多,加上专业记者的套路,让两位领导“放松了警惕”,开始信口开河。
以前知乎上有人问,陈鲁豫采访嘉宾时为什么表现得像傻子一样,却在媒体界拥有那么高的地位?确实,我们看到她在采访中老是问一些白痴问题,把嘉宾都惹怒了,她是不是很不专业?有个回答说,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都有一项技能,就是要通过一些方式来挑起嘉宾的发言欲望,故意装傻或者作出错误表达是常见伎俩。
当嘉宾情绪被调动起来(也可能是被激怒),就会控制不住地把内心的观点往外掏。
很多时候酣畅淋漓地讲完,可能才意识到自己讲多了或者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而这正是记者想要的“爆点”。
这是记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但是也可能是很多时候我们讨厌记者的原因,因为他们采访后放出来的画面,也许是断章取义的,也许是被恶意放大的,并不能完整地展现采访的全部内容。
当然了,全椒县这个采访,三个领导干部(局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的表现确实很差,后续的处理也绝对不会轻,毕竟县委书记都免职了,下面的人不可能只是个免职。
很多人不知道县委书记免职是什么概念,觉得是在保护,其实不是,他的免职意味着调查,如果有违法乱纪问题将会被严肃处理,就是我们常见的“经查,xx还存在其他严重违法违纪犯罪问题”,那就真的要被一撸到底了。
就算他没有问题,接下来几年他可能也只能以“正县级干部”的身份干工作,仕途将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是就到头了,并不像一些网友所说,明年又当县委书记了。
不过因为这几个干部在采访时的表现,确实也能上升到全县干部作风问题,作为县委一把手,难辞其咎。
领导科学Chinese Cadres Tribune902021.10提升全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舆情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
如何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化解舆情危机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新本领。
一、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征新兴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网络舆情复杂多变。
网络的普及,催生了庞大的网民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同时,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时空上的限制,成为社会舆论产生和发酵的主阵地。
复杂多变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特别是近年来,主动策划热点舆情,发酵期预设立场的舆情增多,圈层碰撞、网民互动、媒介推动以及商业营销等元素的加入,使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凝聚巨大的正能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当某一事件发生时,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言行都有可能瞬间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经过各种不同意见互动、转发形成强大的舆情风暴,对现实社会产生冲击和影响。
网络舆情不仅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聚集效应强,而且影响力大且难以控制。
当发生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事件时,如果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到位就可能会造成不良情绪的累积,使舆情进一步发酵,甚至产生网络舆论风暴,影响政府公信力。
情绪化表达常常代替理性分析。
网络为民众提供了发表意见、宣泄情绪的便捷渠道,但其中也掺杂着大量虚假、片面、偏激的言论信息,往往容易影响网民认知,操控网民情绪。
与媒体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作者:刘宇赤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07期【内容提要】由于媒体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家普遍认为,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新媒体时代”。
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发挥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并服务于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新挑战。
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关键词】媒体能力措施【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课题(12YBA3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宇赤,中共岳阳市委党校副校长。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52-02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信息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冲击着我们长期实行的“党管舆论”的机制。
对此,我们一些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出现了“怕媒、躲媒、排媒、反媒”等种种不适症,甚至诱发、造成或者加剧“媒体事件”,给自身工作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正确认识媒体媒体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源于社会对信息的依赖和需求,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本身不具备道德意义,是利器还是凶器,关键看谁在用、怎么用。
因此,应对媒体首先要对媒体的作用、地位、功效和影响有正确的认识。
1. 媒体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传播信息、制造舆论是媒体与生俱来的社会禀赋,而追求快速、新奇、独特则是其基本特征,放大社会舆论可以说是其看家本领。
没有媒体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快捷的信息和发达的资讯;没有媒体的发展,舆论监督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力量、有效果。
2. 媒体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资源和手段。
从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到红岩革命志士的《挺进报》,从延安清凉山上的新华社,到把干部、武装和舆论并列为“党管”原则,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宣传工具的特殊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让不少党政机关干部及其工作人员,至今还觉得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的事,与自己工作关系不大,有的干脆把它视为异己力量。
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媒体的策略浅谈作者:童文胜夏伦明张丹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第02期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它的运用与发展使社情民意有了更广泛、更自由的表达平台,成为公众行使参与权与监督权的新范式。
如何应对变化的执政环境,引导社会舆论,确保社会稳定,成为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知网络媒体,更要学会运用、用好和管理好网络媒体。
一、正确认知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新事物,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虚拟性、自由性、全球性、共享性和难以辨认性等特征。
它的异军突起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方式,推进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进程,使得我国公民在民权、民意等方面的表达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广泛和自由。
另一方面,网络中的虚假新闻频现、谣言诽谤泛滥、极端言论肆意,冲击着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得新媒体的可信度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稳定的管控难度。
1. 网络媒体推动了政治民主和廉政建设。
从执政党的角度来讲,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营造和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强化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通过媒体监督,可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通过网络媒体力量,可以广泛汇集社情民意,了解民生民情,推动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
从公民的角度而言,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
新媒体以其平等性、即时性和极强的互动性等特性,渗透到社会生活、文化及政治领域,最大程度地鼓励和保证了公民的参与,进而对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互联网为政治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能够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拓宽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继而提升政治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 网络媒体影响了舆论导向和社会稳定。
浅谈如何与媒体记者打交道陈玉荣当今时代,舆论形势、舆论格局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即时化、多样化、便捷化、国际化。
比如现在的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孔不入了。
快速提高企事业单位领导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正确有效引导舆论是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对我们大家提出的新要求。
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我对如何与媒体记者打交道的看法。
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下列三个方面:一是什么是媒体?主要讲一讲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必须善待媒体?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媒体对于推动工作、促进和谐、树立形象的重要性;三是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主要目的是使大家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建立起对媒体和记者的友好,并充分利用媒体,传播你的真实信息和观点,积极推进贵单位各项工作取得胜利。
一、首先讲什么是媒体。
对于媒体的概念,我感到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大体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是有些人对媒体感到很熟悉、很亲切,认为媒体是个好东西。
特别是那些曾被各种媒体用正能量广泛宣传报道过的,正是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才扩大了他们自己的知名度,赢得了外界的支持,上级的肯定。
二是有些人则是由于曾经深受媒体之害,对媒体感到很反感,甚至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现在很多单位流行一句口号叫“防火防盗防记者”,媒体成了三防之一。
有些单位、某些领导可以说对媒体都有切肤之痛,甚至一听说记者要来就害怕,见到记者就躲避,个别人甚至采取一些非常不友好的行为来对待媒体,最后,不但没有阻止了媒体的采访,还造成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三是有些人既得到过媒体的支持,也被媒体“坑害”过,有着酸甜苦辣说不出的滋味。
现在很多媒体都学会了借梯上楼,你一旦有点名气了,他就要搭你的车,扬他的名。
要不把你吹上天,要不就把你很很的踹上一脚,让你对他爱不得、恨不得。
四是有的人士认为媒体全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对媒体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与应对能力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提升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更好地与媒体沟通,增强公众对其工作的了解和认可。
首先,媒体素养的提升是必要的。
领导干部应该了解媒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了解媒体的表达语言和规则,掌握媒体报道的常见模式和风格。
只有对媒体具有一定的了解,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与媒体合作,更好地传递信息。
此外,领导干部还需要学会辨识媒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误导。
其次,领导干部的应对能力也需要提升。
面对媒体的采访和报道,领导干部应该学会正确应对,及时和准确地回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在媒体面前,领导干部更要保持冷静和自信,避免冲动和情绪化的表达。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会运用媒体的平台和资源,积极宣传和推介自己的工作成果,增强公众对其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提升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领导干部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了解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此外,领导干部还可以定期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媒体的需求和关注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领导干部还需要保持与时俱进,及时关注媒体行业的新动态和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领导干部才能更好地与媒体沟通,传递信息,获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声誉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和平台,可以对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声誉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领导干部应该认识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媒体 作者:张妙玲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 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媒体的民主化,使民意、民权拥有了自由表达的平台,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执政环境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实践表明,作为政府代表的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高低,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有序这一“硬任务”目标的达成。为此,领导干部必须重视提升应对媒体的这一 “软”实力,采取合理适当的信息沟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措施,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应对 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社会新闻舆论传播的新型手段,催生了媒体的民主化,使民意、民权拥有了自由表达的平台,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使传统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紧跟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步伐,从容得体地应对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全新的、具有重大挑战的课题。
一、直面现实,正视网络社会的崛起,了解网络政治生态 互联网登陆中国近20年,一个全新的虚拟生活社区正在全面形成。网络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使之成为了网民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公务、监督政府官员的首选渠道。近几年,网民利用网络参与社会事物讨论,虚拟网络影响现实社会的现象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在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表达和跟进在事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切都在说明,随着我国网络政治时代的悄然来临,不去了解互联网、无视互联网巨大威力,不能运用互联网的人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二、把握实质,了解网络媒体特点,总结应对得失 网络媒体作为媒体家族中的一名新成员,既有着其它媒体所具有的共性,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一是开放性。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拥有无限广阔的开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间,从事消息的发布与传播;
试论现代社会领导干部的媒体困境及应对路径[摘要]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能力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媒体时代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任务的客观要求。
领导干部应重视媒体作用,认清自身在处理与媒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学习研讨、参与实践、总结改进等途径,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打造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做到善待善管善用媒体。
[关键词] 领导干部;媒体困境;应对路径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时代。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是充分表达人民群众要求、愿望、诉求的渠道和平台。
在现代社会,领导干部兼具多重身份,既是媒体的受众,又是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还是媒体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这种多重关系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重视媒体作用,提升应对、运用和管理媒体的能力也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
一、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形式及功能转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媒体也因此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现代媒体无论是社会角色、表现形式还是在功能发挥上都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媒体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一,在角色上,媒体从纯粹的“喉舌”变成了“监督者”。
在传统意识里,媒体具有党和政府“喉舌”的属性,应该服从党的领导,维护政府的权威。
党和政府对媒体是绝对的管控和指挥,媒体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弘扬主旋律方面,宣传功能大于其他功能。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媒体的功能较之过去发生了根本变化。
媒体现在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反映民意的工具。
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与媒介构建的舆论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政议政,实施舆论监督。
政府已经不能靠传统的管控手段来指挥媒体,相反政府越来越多受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监督。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新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来对待媒体,充分认识媒体的作用,摆正与媒体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2016年7月中州学刊July,2016第7期(总第235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7ʌ当代政治ɔ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庞新升摘㊀要:面对新闻舆论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部分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时,老办法在失灵,新办法没掌握,出现各种不适应㊁不习惯现象㊂如不习惯在 聚光灯 下运行权力㊁不习惯接受现场随机采访㊁不习惯被记者 冒犯 ㊁不习惯同网民交流㊁不习惯开展工作舆论先行等㊂领导干部应从思想观念㊁媒介素养㊁突发公共事件处理㊁互联网思维㊁新闻发布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把善待㊁善用㊁善管媒体当作一项基本功㊁一门必修课,切实重视起来,真正实现与媒体关系的转型和领导能力的突破㊂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传播;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中图分类号:C93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7-0011-05㊀㊀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㊂他指出: 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㊁了解社情民意㊁发现矛盾问题㊁引导社会情绪㊁动员人民群众㊁推动实际工作㊂ ①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把善待㊁善用㊁善管媒体当作一项基本功㊁一门必修课,高度重视起来,切实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㊂一㊁ 两大变化 凸显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背景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制胜法宝,许多经典案例生动展示了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丰富经验和过硬本领㊂但是现在之所以重提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问题,是因为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传统媒体能力提出了新的㊁更高的要求,深刻认识这些变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㊂1.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矛盾叠加㊁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㊂②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㊂人们对改革的预期目标越来越高,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和愿望越来越强烈,在某些要求一时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部分社会公众的心理失衡㊂加之体制性㊁机制性㊁干部思想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都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不满㊂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会意识越来越呈现明显的多元㊁多样㊁多变的特征㊂正确的与错误的㊁先进的与落后的㊁主流的与边缘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噪音㊁杂音不断㊂③国外媒体别有用心的攻击㊁挑拨和煽动,又使舆论斗争成为政治较量的最前沿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抹黑我党历史㊁丑化革命领袖㊁质疑早已为人景仰的先进典型人物的种种舆论热点事件,背后都包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㊂舆论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㊁凝聚人心的工作㊂ 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 当今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 热点 ,也自然成为国际舆论的 焦点 ;全面深化改革面临一个个 关口 ,也必然处于各种舆论的 风口 ㊂④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工作,收稿日期:2016-05-04作者简介:庞新升,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秘书长(郑州㊀450001)㊂11充分发挥新闻舆论 高举旗帜㊁引领导向,围绕中心㊁服务大局,团结人民㊁鼓舞士气,成风化人㊁凝心聚力,澄清谬误㊁明辨是非,联接中外㊁沟通世界 ⑤的作用,尤为紧要和迫切㊂2.媒体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新闻传播手段㊁规律㊁格局㊁观念等都在发生颠覆性改变㊂第一,互联网成为最大变量,媒体融合成为趋势㊂信息传播渠道众多,已经远不是过去一张机关报,三两个广播频率㊁电视频道那种情况了㊂第二,传播速度已经由过去最快的昨日新闻演变为即时传播㊂人人是记者,人人是现场解说员,人人面前有麦克风,形成了所有人对所有人随时随地的传播, 具有很强的隐匿性㊁广泛性㊁开放性㊁交互性㊁实时性等特点 ⑥㊂第三,媒体间争夺话语权的竞争愈加激烈㊂在热点新闻或有可能成为热点新闻的事实面前,各类媒体争相传播,唯恐失声失语失去受众,形成了你中有我㊁我中有你㊁融合共生㊁宽频振动的舆论传播格局㊂信息往往一家报道,多家跟进,同时借助网络循环往复㊁迭加共振,更容易汇聚焦点问题,放大局部事件,扩展热点言论,不断生成大范围波及的舆论事件㊂这种现象标志着治理媒介化时代的到来㊂美国传播学者乔姆斯基曾提出一个判断: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都是 媒介化的事实 ㊂也就是说,今天媒体报道的事情,即使没有发生也相当于发生了;没有报道过的事情,即使做得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关心㊂⑦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像是生活在事件和现象之中,而更像是生活在信息之中㊂当人们还没有看清事件和现象的真正面目时,信息已经汹涌而至,包围了人们㊂小事情引发大事件,小人物引爆大舆论,一句话掀起大波澜,一条微博㊁一段微信㊁一个微视频㊁一句流行语变成微动力,都可能成为引起风暴的蝴蝶翅膀㊂⑧二㊁ 六种不习惯 显示部分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不足㊀㊀在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化面前,许多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时,老办法在失灵,新办法没找到,出现了各种不适应㊁不习惯的状况㊂1.不习惯在 聚光灯 下运行权力过去媒体数量少,媒体获取报道线索的渠道也少,一个地方或单位接受媒体采访,往往是经过事先邀请㊁事先通知㊁精心准备的㊂现在却不同,媒体获取报道线索的渠道大大增多,抢新闻的意识明显增强㊂一有风吹草动,记者闻风而动,往往不请自来㊁不约而至,而且报道速度很快,报道渠道众多㊂报纸㊁广播㊁电视,微博㊁微信㊁客户端轮番上阵,文字㊁图片㊁录音㊁视频多元呈现㊂部分领导干部对这种新常态不适应,常有措手不及之感,抱怨 媒体如同群狼 , 天下本无事,媒体自扰之 ,认为过去新闻舆论能控制,现在则 没规矩 ㊁难控制㊂2.不习惯现场采访㊁随机采访当前,媒体对领导干部的采访更多地从办公室转移到了事件现场,而且随机采访的情形增多,打破了过去事先安排㊁提前准备的惯常模式,这对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㊁现场把控和快速反应等能力都是考验㊂事实证明,部分领导干部对此还很不适应㊂个别领导在面对镜头和话筒时,看到成群的群众和成片直视的眼睛,就头上冒汗㊁心里发慌㊁结结巴巴㊁语无伦次,甚至出洋相㊁说出不恰当的言辞㊂3.不习惯记者 冒犯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新闻队伍增加了很多年轻人㊂与此同时,现在的媒体环境也在造就记者更强烈的职业精神和更鲜明的职业特点,比如对新闻事件的刨根问底和穷追不放等㊂一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于被人捧着㊁敬着,不习惯职业状态下的对话交流㊂面对年轻记者 咄咄逼人 的提问,个别领导干部常会感到别扭,甚至觉得是对自己权威和地位的冒犯,因而心生厌烦者有之㊁轻视不屑者有之㊁激愤恼怒者有之㊁拒绝采访者有之,不愿同记者保持耐心细致的沟通㊂遇到不愿回答的问题,个别领导要么三缄其口,要么敷衍应付,甚至横眉冷对㊁颐指气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㊂这不仅有失领导干部的风度气量,而且可能造成新的新闻热点㊂4.不习惯同网民交流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群众㊁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但现在不少领导干部还不习惯运用这个平台㊂个别领导干部不仅互联网知识少得可怜,而且对互联网上风起云涌的各种热点知之甚少,更不敢与网民在线互动交流㊂由于恐网㊁怕网,所以远网㊁避网,视互联网为危途㊁猛兽㊂每天尽管有大量网民在线围观某些事件㊁热议某些话题,向党和政府 隔空喊话 ,但个别领导干部却在 旁观 ㊁失语,或者干脆就关掉电脑不去上网㊂他们习惯于在有严格议程的会议上讲话,在众人陪同簇拥和倾听下讲话,但在这21中州学刊2016年第7期种众声喧哗㊁聚集了大量草根民众㊁正确和错误意见杂陈㊁理性和偏激情绪交互的地方却怯于发声㊂5.不习惯公开和坦诚部分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不是积极主动,而是消极被动;不是开放㊁大度㊁理性㊁坦诚㊁可亲可敬,而是遮遮掩掩,犹犹豫豫,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是纵横捭阖,游刃有余,而是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不是一次次㊁一点点地消除群众怀疑和不信任,增强自身感召力,树立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是一次次㊁一点点地强化群众的怀疑和不信任㊂遇到事情捂住㊁压住㊁瞒住㊁盖住不往外说,多年来几乎成为某些领导干部处理负面新闻事件的本能反应㊂个别领导干部想方设法回避新闻采访,同媒体 躲猫猫 ,怕媒体把事情搞大㊁搞坏,不可收拾;继而面对媒体吞吞吐吐,欲说还休;再而实施新闻 公关 ,四处找关系㊁做工作,阻挡稿件的发出,试图 摆平 媒体和记者㊂这些司空见惯的基本套路在过去或许曾经管用,但在舆论生态大变的今天越来越不管用,甚至越来越成为最大的自我炒作㊂6.不习惯开展工作舆论先行某些领导干部媒介意识淡薄,认为工作靠干不靠说,媒体报道可有可无,不过是 敲边鼓 ㊂ 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看成简单的 信息传播 ㊁一般的事务性工作,看不到新闻舆论背后是思想的较量㊁人心的争夺 , 对新闻舆论工作缺少应有的敬畏,不注意从政治上考量㊁从全局上衡量 ㊂⑨他们在开展重要工作或遇到重大事件时,想不到首先应当舆论先行,占领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主动权,而是觉得新闻舆论工作说起来重要㊁做起来次要㊂某些领导干部对舆情不监测㊁不掌握㊁不分析,对媒体敬而远之,对采访敷衍,长期不接触记者,长年不邀请记者到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或领域采访㊁采风,常年不更新分管单位的 沉睡网站 ㊂导致的结果是实际工作中一有大的动作,舆论场就出现杂音㊁噪音,不仅干扰了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㊂三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领导干部要过好 五关㊀㊀领导干部不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危害是明显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㊂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媒介素养,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㊂1.过思想观念关思想决定行动㊂行动上的不适应㊁不习惯,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的脱节㊂有的领导干部接触媒体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重要原因是仍在沿袭惯常思维对待新闻舆论工作,没有把媒体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㊂轻视㊁忽视㊁漠视媒体,必然导致行为上疏远,越疏远越隔膜,越隔膜越僵硬,越僵硬越不能实现有效沟通㊁达不到新闻传播时㊁度㊁效的要求,最终导致对媒体的抵触,要么怕,要么躲,要么怨,要么恨㊂领导干部善不善于同媒体打交道,能不能把新闻舆论工作抓在手上, 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⑩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治国理政㊁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㊁工作上精准有力㊂ 当今时代,欲影响社会,必先影响媒体㊂社会意见的多元表达是重要的执政资源,权力在 聚光灯 下运行,媒体代表民众质疑和追问政府行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潮流㊂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新闻执政意识,重新审视㊁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㊂应该认识到运用媒体来引导舆论㊁化解矛盾㊁凝聚人心,既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㊁参与权㊁表达权㊁监督权的必要渠道㊂2.过媒介素养关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是领导干部对媒介认知程度和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㊂具备较高媒介素养,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更是当今媒介化治理时代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㊂现在有些领导干部整日忙于事务,放松学习,对媒介和舆论方面的情况懵懂无知,出现问题不是偶然的㊂类似 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这样荒唐到极点的话语,出自极个别领导干部之口,正是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的典型表现㊂领导干部要树立媒介化治理理念,提升媒介素养㊂一方面,要熟悉党的新闻宣传方针政策㊂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㊂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要坚持把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与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31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来,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㊂在舆论监督方面,要努力做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努力做到准确监督㊁科学监督㊁依法监督㊁建设性监督㊂另一方面,要了解和理解媒体㊂领导干部要了解媒体的基本功能㊁属性㊁特征㊁要求,熟悉媒体队伍的现状,理解媒体工作的特点㊂要掌握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㊂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特征,例如报纸求深㊁电视求真㊁网络求新等㊂同样是报纸,党委机关报和都市类报纸的读者对象㊁报道重点㊁报道角度㊁报道方法肯定不同,领导干部都应当有所了解㊂当前,领导干部还要特别了解媒体融合的基本趋势㊂熟悉媒体融合过程中传播理念㊁内容㊁渠道㊁平台以及管理㊁经营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㊁新变化㊁新特点,积累深厚的媒介素养㊂3.过突发公共事件关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件处置和舆论处置同等重要㊂一方面,要及时发声㊂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实真相和谣言就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㊂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天下㊂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暧昧性㊂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依靠权威媒体,牢牢控制新闻舆论制高点,不给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空间,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不二法则㊂须知,尽管人人面前有麦克风,但最大的麦克风在党和政府这里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㊂另一方面,要注意态度㊂事件已经发生了,无可挽回,那么接下来领导干部对事件是什么态度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㊂领导干部切不可犹疑㊁迟延㊁暧昧㊂要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策界限,态度鲜明诚恳㊂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㊁迅速查清事实㊁给公众一个交代方面亮明态度;从认真反思失误㊁吸取教训㊁改进工作方面亮明态度;从真诚欢迎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方面亮明态度㊂不诿过,不护短,赢得媒体和公众的理解与支持㊂要注意多说事实,慎说原因,保持客观㊁理性㊁包容㊂任何情况下不要被激怒,更不要在被激怒的情形下说出激愤之言;不要说虚话㊁套话㊁大话㊁满话,更不要说诓话或者动辄 无可奉告 ㊂4.过互联网关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 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㊁贴近群众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㊁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㊂习近平同志指出: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㊂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㊂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㊂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要有互联网思维㊂因为网络时代的领导干部无论如何逃不开网络和网民㊂越逃,越被动;越不想让网民关注,越会被关注;越不表达,越会被表达㊂领导干部必须主动了解㊁熟悉㊁亲近㊁拥抱网络和网民,这是新时期增强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绕不开的重要关口㊂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㊁开展工作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㊂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㊂运用网络了解民意㊁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㊂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网民多是草根阶层,站位低㊁视野窄㊁认知浅,意见不值得听,也不值得与他们交流,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应当摒弃㊂另一方面,要主动回应网民,坦诚与之交流㊂有的领导干部怕同网民交流说错话㊁失身份㊁丢面子,因而不敢或不愿同网民交流㊂这种爱惜羽毛的心态也是不可取的,其实质是放不下官架子,缺乏现代平等意识,同时不能排除有私心在作祟㊂近年来,赢得网民点赞叫好的干部不胜枚举,其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及时主动地回应网民,公开坦诚地与网民沟通和交流,这样即便偶尔说错话也能得到网民的理解和原谅㊂恰恰是那些遮掩㊁躲避,对网民关切和期盼视而不见㊁充耳不闻,该出现不出现,该说话不说话,该把道理讲透却不讲透,把话语权㊁主动权拱手相让的领导干部才是不值得原谅的㊂这样只会任由意见堆积㊁杂音噪音混淆视听㊁猜测谣言蔓延流行,这种不作为㊁少担当的官僚主义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㊂5.过新闻发布关领导干部同媒体的联系沟通,说到底是党委政府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沟通㊂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联系沟通应该是常态化的,也应该是规范化的㊂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㊂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推行公开常态化㊁规范化的一种有41中州学刊2016年第7期效制度设计和安排㊂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当前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㊂一是要真正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不要让发言人成为一种摆设㊂现在许多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常年不露面㊁难得一见,以至于许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其所在单位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和角色,出现 发言人不发言 这种怪相㊂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当作新型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专门㊁统一㊁公开㊁全面㊁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经常性地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㊁重大活动㊁重大政策等,加强与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沟通㊂同时不断拓展信息发布的广度,增加信息发布的深度,扩大媒体及社会民众的参与度㊂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从 单向发言 转变为 双向对话 ,成为党委政府同社会大众融合交流的有效平台和新型方式㊂二是要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不要让新闻发言人变成信息弱势群体或 信息有限公司 ㊂按照传播学的理论,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质上是通过主动的议程设置来引导人关注什么㊁忽略什么,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㊂它是超越单一部门的综合性㊁系统性㊁规范性㊁全面性工作㊂因此,新闻发言人不能是 光杆司令 ,必须要有一个构成合理㊁职责明晰的背后团队作支撑,有一套健全的舆情收集㊁研判㊁评估㊁应对机制作支撑㊂新闻发言人应参加重要会议㊁重要调研,及时看到重要文件,全程跟踪掌握重大事项㊁重要工作的决策㊁落实等情况,熟悉来龙去脉,了解全面信息,明晰事件重点,真正成为地方或单位的新闻信息总汇,成为事情的 明白人 ,而不是 难言人 ㊂三是要加强新闻发布培训和实践锻炼㊂新闻发言人要成为同媒体打交道的专家㊂专家不是天生的,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经常性的实践锻炼㊂现在许多新闻发言人都是行政干部,鲜有媒体从业或与媒体打交道的经历,如果再缺乏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经验不足就难以避免,其结果是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了新闻制造人,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重视新闻发言人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新闻素养,使其掌握党的新闻宣传政策,了解新闻界的最新动态,熟悉各种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明白新闻发布中的失误教训和成功经验㊂除新闻发布会之外,领导干部还可以通过新闻通气会㊁吹风会㊁座谈会以及接受媒体访谈㊁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㊂注释①⑤⑩ 杜尚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㊀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㊂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㊂③朱继东㊁李晓梅:‘网络谣言泛滥的根源及对策“,‘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㊂④⑨杨振武:‘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6年3月21日㊂⑥任贤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红旗文稿“2009年第9期㊂⑦刘若唯㊁董国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党建“2009年第12期㊂⑧詹勇:‘善用媒体方能推进 善治 “,‘人民日报“2011年8月31日㊂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㊂责任编辑:浩㊀淼㊀㊀文㊀刀LeadingCadresShouldEffectivelyStrengthenTheirAbilitytoDealwiththeMediaPangXinshengAbstract:Facewiththenewsituationandchangesoftheworkofnewspublicopinion,someleadingcadresarestillaccustomedtousingoldmethodsinsteadofthenewwayswhendealwiththemediathatkindsofmisfitanddifficultiescameoutwithit.Theydonᶄthavemasteryofthevariousnewways,suchasrunpowerunderthespotlight,acceptrandominterviewatthescene,be"offended"bythereporter,communicatewithnetcitizen,implementmediaaheadofotherworks,andsoforth.Leadingcadresshouldbekindofthemediaandtakegooduseandmanagementofitfromideologicalconception,medialiteracy,publicemergencyprocessing,internetthinking,andnewsreleasesystem,etc.,whichwerethebasicskillandakindofrequiredcourse.Leadingcadresshouldpaymoreat⁃tentiontorealizetransformationofrelationshipwiththemediaandgetbreakthroughintheleadershipskills.Keywords:newsmedia;publicopinionpropagation;LeadingCadres;medialiteracy51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2004年2月15号,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大火,死亡了多少人?
A.23人
B.33人
C.43人
D.53人
2. 下列哪项不是突发事件具的特点?
A.不可预知性
B.危及公共利益
C.易引发媒体关注
D.容易采访
3.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领导干部在接受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采访时,要坚持下
列哪项原则?
A.内外有别原则
B.一律平等原则
C.超国民待遇原则
D.国外优先原则
4. 在汶川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候后,温家宝总理就赶到了灾区?
A.2个小时
B.5个小时
C.8个小时
D.12个小时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采访结束后需要做好下列哪些工作?
A.感谢记者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B.核对采访中的关键问题
C.补充或者修改所采访内容
D.及时查看记者刊发的稿件或播出的节目
2. 根据崔艳博士所讲,下列哪些属于常规报道?
A.各行各业阶段性成就报道
B.重大节日的报道
C.领导干部基层考察、慰问报道
D.地震状况报道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崔艳博士指出,一些批评报道播发之后,多多少少会对负责具体工作的领导
干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不要抱怨,而应该更加努力改进
工作,同时给媒体相应的反馈,必要的时候通过媒体挽回形象。
正确
错误
2.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信息发布过程中,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出现前后矛盾。
否则,会引发媒体质疑。
正确
错误
3. 崔艳博士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的
信息,政府部门切不可进行纠正。
正确
错误
4. 在采访中,相关人员陪同采访,可以协助被采访者补充内容,纠正口误或者
不准确的信息。
正确
错误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 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无数个自己,万千种模样,万千愫情怀。有的和你心手相牵,有的和你对抗,有的给你雪中送炭,有的给你烦忧……
与其说人的一生是同命运抗争,与性格妥协,不如说是与自己抗争,与自己妥协。
人最终要寻找的,就是最爱的那个自己。只是这个自己,有人终其一生也未找到;有人只揭开了冰山的一角,有人有幸会晤一次,却已用尽一生。人生最难抵达的其实就是自己。
我不敢恭维我所有的自己都是美好的,因为总有个对抗的声音:“你还没有这样的底气。”
很惭愧,坦白说,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卑微过,像一棵草,像一只蚁,甚至像一粒土块,但拒绝猥琐!懦弱过,像掉落下来的果实,被人掸掉的灰尘,但拒绝屈膝,宁可以卵击石,以渺
小决战强大。
自私过,比如遇到喜欢的人或物,也想不择手段,据为己有。
贪婪过,比如面对名利、金钱、豪宅名车,风花雪月,也会心旌摇摇,浮想联翩。
倔强过,比如面对误解、轻蔑,有泪也待到无人处再流,有委屈也不诉说,不申辩,直到做好,给自己证明,给自己看!
温柔过,当爱如春风袭来,当情如花朵芳醇,黄昏月下,你侬我侬。
强大过,内刚外柔,和风雨搏击,和坎坷宣战,不失初心,不忘梦想,虽败犹荣。
这样的自己一个个站到镜中来,千面万孔。有的隐着,有的浮着,有的张扬,有的压抑,有的狂狷,有的沉寂,有的暴躁,有的温良……
庸俗的自己,逐流的自己,又兼点若仙的自己,美的自己,丑的自己,千篇一律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总想寻一座庙宇,来安放尘世的疲惫,寻一种宗教,来稀释灵魂里的荒凉。到头来,却发现,苦苦向往的湖光山色,原来一直在自己的心里,我就是自己的庙宇,我就是自己的信仰。
渺小如己,伟大如己!
王是自己,囚是自己。庙堂是自己,陋室是自己。上帝是自己,庶民是自己。
别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投射着一个自己,易被影响又不为所动的自己。万物的折痕里都会逢到一个缩小版的自己,恍如隔世相逢,因此,会痴爱某一物,也会痛恨某一物的自己。万事的细
节里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喜或忧的自己。
自己,无处不在。它和大海一样广阔,和天空一样无垠。有时似尘埃泛滥拥挤,有时又似山谷空洞留白。但它却从不曾逃出拳拳之心,忠诚于心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