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状骨骨折的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2
腕舟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腕舟骨骨折症状,尤其是腕舟骨骨折的早期症状,腕舟骨骨折有什么表现?得了腕舟骨骨折会怎样?以及腕舟骨骨折有哪些并发病症,腕舟骨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腕舟骨骨折常见症状:
手腕在大拇指侧的疼痛、腕部疼痛、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腕部肿胀压痛
*一、症状
1.腕背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鼻烟窝有明显压痛。
2.检查时让病人握掌,手部桡偏,屈曲拇及食指,叩击其掌骨头时,舟骨有明显疼痛。
*二、诊断
1.有腕部外伤史及上述症状体征。
2.X线摄正侧斜位片。
有时早期骨折线显示不清可在两周后再摄片以便确诊。
*以上是对于腕舟骨骨折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腕舟骨骨折并发症,腕舟骨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腕舟骨骨折常见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骨折
*一、并发症:
由于舟骨所处位置剪力大,血运不良,故易致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晚期可致创性关节炎和腕关节稳定。
本病还常伴有正中神经压迫症,故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导致患手坏死。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腕舟骨骨折症状,腕舟骨骨折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腕舟骨骨折”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综述·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赵明东 尹望平 董健 舟状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部腕部骨折的71畅2%[1],舟状骨主要由尺桡动脉分支经附着舟状骨结节、腰部韧带内细小血管分支供血,近1/3为关节软骨覆盖,无血管分支进入。
因此,腕舟状骨骨折时,舟状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一、分型临床常用Herbert[2]分型,见表1。
表1 Herbert分型A型:稳定的急性骨折 A1:舟状骨结节骨折 A2:腰部骨折唱不完全性B型:不稳定的急性骨折 B1:远端斜形骨折唱完全性 B2:穿腰部骨折唱完全性 B3:近端骨折 B4:穿舟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型:延迟愈合(>4个月)D型:骨不连 D1:纤维性骨不连(>6个月) D2:假关节形成 目前,大多数学者将以下几点定义为腕舟状骨骨折“不稳定”[3]:(1)任何形式骨折移位≥1mm;(2)舟月角>60°或头月角>15°;(3)侧位舟状骨曲度(ISA)>(25±5)°或后前位ISA>(35±5)°;(4)近月骨周围近端骨折脱位伴近断端处骨缺血。
Herbert[2]则将骨折移位<1mm亦定义为不稳定,仅将上述A1、A2定义为稳定性骨折。
二、治疗作者单位:2005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赵明东、尹望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董健)通讯作者:赵明东,Email:zhaomingdong@medmail.com.cn (一)非手术治疗常应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自肘关节远端至拇指指甲基底手掌近侧横纹(拇指人字形石膏)近侧,腕关节保持稍桡偏和中立屈曲位。
有些病例,尽管腕部鼻咽窝肿胀、疼痛和压痛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这些征兆出现,高度提示骨折存在。
此时,可行CT或MRI检查,多能明确诊断,无条件做上述检查者,应予以前臂石膏托固定,在伤后第2、4周复查X线平片或CT、MRI,一旦确诊,即将石膏托换成管型,直至骨折愈合。
腕舟骨骨折的疾病查询
大家对腕舟骨骨折可能不太重视,那么对于引起腕舟骨骨折的病因有哪些因素呢?对于腕舟骨骨折的临床表现的症状有暗香明显的特征呢?腕舟骨骨折患者的饮食宜忌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跟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病因
腕舟骨骨折大多都是由于患者摔伤或坠落伤时腕关节背伸位支撑所致。
仅有舟骨结节部的骨折有可能是直接暴力打击所致。
临床表现
腕舟骨骨折后,可表现为腕关节局部的肿胀,以鼻烟窝部位的肿胀更为明显,正常情况下,鼻烟窝表现为一个软组织凹陷,在外伤后,该软组织凹陷消失即提示其肿胀。
另外,腕关节的疼痛(尤其是桡侧疼痛)也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部分病人会出现腕关节活动受限。
在临床工作中,也有部分病人的肿、痛、活动受限的表现不太明显,但体检时在鼻烟窝部位的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另外,大多数病人Watson试验阳性。
检查
舟骨骨折的确诊有赖于可靠的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是最初的筛查手段,在疑诊为舟骨骨折时,应拍摄多体位的X线平片(正位、侧位、斜位、舟骨位等),只要在任何一个体位的X线片上明确看到骨皮质或骨小梁影中断,即可确立诊断。
如果急性期的X线平片未见骨折影,可进一步行CT检查以确诊。
在条件有限的地方,也可先行腕关节石膏固定2周左右,再复查多体位的X线平片,此时由于骨折部位的骨质吸收会使骨折线更加明显。
磁共振检查对于诊断舟骨骨折并不比CT更敏感,所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只有在可能合并其他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才有一定的意义。
诊断。
诊疗指南腕骨骨折诊疗指南:腕骨骨折简介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手腕部位。
本文档旨在为医生提供诊疗指南,以便正确诊断和治疗腕骨骨折。
诊断腕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伤情、症状和发生的时间。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手腕部位的肿胀、疼痛或畸形。
3. 影像学检查:X射线或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分类根据骨折的位置和类型,腕骨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舟状骨骨折:舟状骨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腕关节处,可导致手腕不稳定。
2.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类型,通常由跌倒引起。
3. 舟桡关节骨折:舟桡关节的骨折常见于高能量的外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腕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未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情况。
通常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手腕,并对伤口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护理。
2. 外科手术:适用于骨折严重移位、复杂或不稳定的情况。
外科手术可以通过骨钉、钢板或螺钉等方法稳定骨折。
3. 康复治疗:手术后或石膏去除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
预防为预防腕骨骨折的发生,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避免高风险运动或活动时注意安全。
2. 在进行潜在危险的活动时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手腕护具。
3. 保持骨骼健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结论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腕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腕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腕舟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1],约占全身骨折的2%~7%,多见于年轻人,儿童罕见,有以手着地摔倒史。
由于舟骨血供的特殊性,骨折后近端血运受阻,常出现骨折不愈合,近端坏死,后期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
舟骨骨折的分型对决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其主要是根据骨折的位置、骨折线的方向及稳定性来分型。
常用的分型方法是Russe分型、Herbert分型及AO分型。
现就腕舟骨骨折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腕舟骨;骨折;治疗现状1 非手术治疗一般对于新伤且没有发生移位的腕舟骨骨折,可不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理,传统治疗方法为石膏托固定,固定时间视骨折程度而定,通常为2~3个月。
临床研究发现,石膏外固定对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骨折愈合率达90%~100%,愈合时间平均为为9~12w[2]。
固定体位应选择腕掌屈位,由于该体位呈自然体位,是关节呈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从而使腕关节内压力较低,有利于骨折部位血的供应,提高骨折愈合率[3-4]。
由于腕关节常是石膏外固定早期难以提供牢固的固定,对骨折端没有加压的作用[5]。
2 手术治疗针对不可复位骨折、不稳定骨折、粉碎骨折、骨折合并月骨周围脱位或桡骨远端骨折,大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6]。
有学者提出所有的不稳定骨折(Herbert分型B型)一旦确诊均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7],不应等到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后再行手术[8],而增加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
对于Herbert C型和D型,以及骨折后骨不连、骨坏死等,予以植骨配合固定[9],取得較好的临床效果,也不需二期内将固定物取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恢复快。
临床上多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通过其两端的不等距双螺纹设计可产生良好的加压作用,固定确切可靠。
螺钉头可埋于软骨面下,术后允许早期活动且不用再次取出螺钉。
利用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更有利于腕舟骨骨折患者恢复,常规的切开复位手术无论选择掌侧人路还是背侧入路[10],均会对舟骨的血运产生影响,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腕舟骨骨折[定义]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延迟愈合率、不愈合率和缺血坏死率远远高于其他腕骨,常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一、病史跌倒时,手掌着,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暴力向上转导,舟骨被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二、症状和体征腕部疼痛,活动受限,鼻烟窝肿胀,压痛明显,纵向挤压拇指可诱发疼痛。
三、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舟骨位、标准正、侧位和后前斜位片。
必要时CT、MRI检查[证候分类]一、按骨折部位分类(一)舟骨结节骨折(二)远侧1/3骨折(三)腰部骨折(四)近侧1/3骨折二、按骨折稳定程度分类(一)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小于1mm的骨折(二)不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的骨折、有背向或桡向成角移位的骨折,伴发腕背伸不稳定或腕骨脱位的骨折。
多需手术治疗。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稳定性骨折2、操作方法:舟骨结节骨折为关节外骨折,予以前臂管型石膏固定6周,关节内稳定骨折,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10-12周后骨折多可愈合。
(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新鲜的不稳定性骨折操作方法2、操作方法:手法闭合复位成功后,经皮应用1.Omm-1.2mm克氏针由结节部沿舟骨长轴固定,术后长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周后改成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
二、手术治疗(一)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1、适应证:①远侧远侧1/3斜形骨折;②腰部骨折移位大于1mm;③有移位的近侧1/3骨折④伴有腕关节不稳定的骨折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操作方法:取掌侧入路,减少对舟骨血供破坏,显露舟骨结节及舟骨骨折处。
由结节部转入Herbert螺钉,插入方向应沿额状面和矢状面各45度角,确保骨折端的加压和固定,尾端应埋入软骨内,术后短臂拇人字石膏固定6-12周(二)舟骨不愈合手术治疗:1、植骨术:①传统植骨术②带血管或筋膜蒂骨瓣植骨术2、桡骨茎突切除术3、舟骨近侧部分切除术4、人工舟骨置换术5、近侧列腕骨切除术6、部分或全部腕关节融合术三、药物治疗1、中药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灵;中期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2、西药治疗(无菌手术注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3~5天)四、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早期作肩、肘关节的活动,屈伸范围不限,亦可作手指的屈伸活动,但禁忌作腕关节的桡偏动作。
第 1 页
腕舟状骨骨折的简介
*导读:腕舟骨骨折比较常见,多发生青状年,常由间接暴
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桡骨背侧缘
切断舟骨。……
概述
.hzh {display: none; } 腕舟骨骨折比较常见,多发生青状
年,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
偏,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
病因
常由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
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
症状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窝处及
舟骨结节处有压痛。第2、3掌骨头纵向叩击痛。
检查
有时轻微骨折症状不明显,与腕扭伤症状相似,易误诊忽略,腕
关节正侧斜三种方位X片可确诊骨折部位及方向。若骨折不清楚,
临床症状怀疑骨折时,应暂按骨折处理,待二周后,复查X片。
由于骨折处骨质吸收,骨折线能明显认出。
治疗
(1)新鲜骨折:新鲜舟骨骨折,或者超过一个月以上骨折,治疗原
第 2 页
则是严格固定。一般采用短臂石膏管型。固定范围从肘下至远侧
掌横纹,包括拇指近节指骨。固定中坚持手指功能锻炼,防止关
节强直。腰部骨折固定3~4月,有时半年甚至1年,每2~3月
定期照片复查。结节部骨折固定3~4月。
(2)陈旧骨折:无症状或轻微疼痛者,暂不治疗,适当减少腕关节
活动,随访观察症状明显但无缺血性坏死的,可继续石膏固定,
往往需6~12月才能愈合。已发生骨不连接或缺血性坏死者,根
据情况采用钻孔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或近端骨块切除。
舟骨营养血管主要从结节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舟骨周围大部为软
骨面,无骨膜附着,骨折后靠内生骨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营
养血管,近侧断端由于缺血易发生无菌坏死。临床遇到这种情况
缺乏满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