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9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1. 引言石油化工控制室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控制中心,负责监控和控制各个生产单元的运行。
为了确保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控制室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安全要求等。
2. 布局设计石油化工控制室的布局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控制台、显示屏、柜架等设备的位置。
以下是几个布局设计的要点:•控制台的位置应靠近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区域,方便操作人员监控和控制生产单元。
•控制台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距,以便操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显示屏应放置在操作人员容易观察的位置,尽量避免反光和眩光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3. 设备选型石油化工控制室的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其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以下是几个设备选型的要点:•控制台上的控制器和显示器应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而不出现故障。
•显示屏应具有高分辨率和大屏幕尺寸,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
•控制室内的环境监测设备应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异常情况。
4. 安全要求石油化工控制室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安全要求,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几个安全要求的要点:•控制室应具有防火、防爆和防尘的设计措施,以防止火灾、爆炸和粉尘积累引发灾害。
•控制室的进出口应设置防火门和紧急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迅速撤离。
•控制室内应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和应急灯具,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停止设备并疏散。
5. 其他要求除了上述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安全要求外,石油化工控制室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要求。
以下是几个其他要求的要点:•控制室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以减少生产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干扰。
•控制室的空调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制冷和通风能力,以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范围。
•控制室内应设置作业人员必需的工具、文件和图表等,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工作。
化工仪表设计规发布时间:11-05-31 来源:点击量:15720 字段选择:大中小第一章仪表位号1.1 仪表位号组成由仪表功能标志和仪表回路编号组成PIC-110 仪表位号PIC 仪表功能标志110 仪表回路编号1.2 仪表功能标志仪表功能标志应该符合《HG-T 20505-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3.1.1规定,主要容如下:仪表功能标志的常用组合字母见《HG-T 20505-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表3.1.2功能标志的首位字母选择应与被测变量或引发变量相应,可以不与被处理的变量相符。
如为调节流量的调节阀,用在液位系统中的功能标志是LV,而不是FV。
仪表功能标志的首位字母后面可以附加一个修饰字母,这时原来的被测变量就变成一个新变量。
如在首位字母P、T后面加D,变成PD、TD,原来的压力、温度就变成压差、温差。
仪表功能标志的后继字母后面也可附加一个或两个修饰字母,以对读出功能进行修饰。
如功能标志PAH中,后继字母A后面加H,它限制读出功能A的报警为高报警。
功能标志的字母编组的字母数,一般不超过4个。
为了减少字母编组的字母数,对于一台仪表同时用于指示和记录同一被测变量时,可以省略I(指示)。
仪表功能标志的所有字母均应大写。
1.3仪表回路编号回路编号可以用工序加仪表顺序号组成,也可以用其他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号。
FIC-116 1—工序号,16—顺序号也可无工序号,如FSHL-2仪表位号按不同的被测变量分类,同一装置(或工序)同类被测变量的仪表位号中的顺序号应是连续的,顺序号中间可以空号;不同被测变量的仪表位号不能连续编号。
如果同一仪表回路中有两个以上功能相同的仪表,可以用仪表位号附加尾缀字母(尾缀字母应大写)的方法以示区别。
如TV-110A和TV-110B表示同一回路中有两台控制阀。
当不同工序的多个检测元件共用一台显示仪表时,显示仪表的位号不表示工序号,只编顺序号;检测元件的位号是在共用显示仪表后面加后缀。
《化工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工设计/Chemical Process Design学时/学分:48 / 3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制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学院、系: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工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化工工艺过程设计与化工厂设计。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现代化工过程工程学中的核心内容:工艺过程设计与化工厂整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与基本方法。
“化工设计”是化学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知识之一,要求具备一定的洞察化学工业全局的能力,对过程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在设计中,善于将技术与经济进行综合研究来指导设计和处理设计中的具体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化工厂概况:化工厂分类,化工厂组成立项过程:立项,招标,项目建议书的编制设计要求:设计原则,设计种类,设计程序,原始资料收集,项目组织及设计机构,设计内容质量管理体系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2.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流程: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工艺路线论证,流程设计程序3.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物料衡算:基本原理,举例热量衡算:基本原理,加热剂与冷却剂,举例运用计算软件进行化工工艺计算:概述,模拟软件的应用4.工艺流程设计设计方法:设计中涉及的问题,从工艺角度进行流程设计流程图绘制方法:基本要求,图面绘制要求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单元设备的自控流程,特定过程及管路的流程辅助生产流程:公用工程,开停车流程,安全生产流程5.化工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计算物料输送设备:液体输送设备,气体输送、压缩设备,固体搬运及粉碎设备,输送设备选择贮罐:贮罐系列,贮罐设计换热设备:化工生产中的换热设备,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分离设备:液固分离设备,气固分离设备传质设备:板式塔和填料塔,干燥设备化学反应器:反应器的选型,搅拌釜式反应器6.化工厂布置厂址选择:厂址选择的原则与指标总平面布置:布置原则与方法,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廊布置车间布置:设计技术,设备布置图绘制方法,单元设备布置方法7.非工艺专业设计土建设计:土建设计依据,土建设计条件及内容设备设计:化工容器分类,容器制造的材料选择,设备设计条件,设备设计程序电器设计:电器设计内容、条件自控设计:自控设计条件,与工艺专业的关系给水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8.化工管路管道设计基础:管道的分类与等级管道及其组件的材料与规格:管道的材料与规格,管道组件的材料与规格管路计算:管径的确定,管路压降计算,阀门、管件的选择,管路绝热设计,管路应力分析与热补偿管道布置设计:管道敷设种类及其设计要求,管道布置图绘制方法,单元设备的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图的识读,材料统计工艺绘图软件的应用9.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标准与规范:概述,设计规范内容示例化工过程设计优化:优化的概念,解决优化问题的几种途径安全生产:化学物质的毒性,腐蚀性,燃烧与爆炸,噪声环境保护,工业卫生,节能10.工程经济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投资组成,固定资产的估算法,投资估算方法单元设备价格估算:以预算定额为依据的估算方法,单元设备及附件价格生产成本估算,经济评价,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概算书的编制:编制依据,概算文件的内容(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流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绘制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液体、气体输送设备、贮罐、换热设备、分离设备、传质设备、化学反应器的选型及设计计算,化工厂车间布置,设备设计,化工管路计算、管路布置。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应遵守以下原则:1. 确定空间需求:根据设备数量和操作需求,确定控制室的面积和高度,以确保操作员能够舒适地工作。
2. 设计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控制室应配备充足的照明和通风系统,以确保操作员能够清晰地看到仪表和监视器,并保持空气清新。
3. 提供合适的工作区域:控制室应设计为具有合适的工作区域,以便操作员能够轻松地访问必要的设备和文档。
4. 选择合适的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安全考虑:控制室应设计为安全、易于逃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6. 考虑人机界面:控制室应考虑人机界面,以确保操作员能够轻松地使用设备和系统。
7.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控制室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全规范等。
总之,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应考虑到操作员的工作需求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石油化工控制室设计规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空间设计:控制室应具备合适的空间,以确保操作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控制室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所有必需的设备,包括监视屏幕、计算机、控制台、通信设备等。
2. 照明设计:控制室应该有足够的照明,以确保操作员能够清晰地看到操作区域和屏幕。
照明应该均匀、稳定,以避免眼睛疲劳和视觉误差。
3. 空气质量:控制室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
控制室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以确保操作员的安全。
4. 声音设计:控制室应该具备合适的声音控制设备,以确保操作员能够清晰地听到语音通信和警报声音。
控制室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噪声水平的影响,以确保操作员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工作。
5. 电力和数据线路:控制室应该有可靠的电力和数据线路,以确保所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电力和数据线路应该被合理地布置和标记,以便于操作员的维护和管理。
6. 安全措施:控制室应该具备合适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员和设备的安全。
硼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要求目录目录 (1)1.前言 (3)2.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3)3.装置危险因素 (4)3.1.中毒危险 (4)3.2.火灾爆炸危险 (4)3.3.反应性危险 (4)3.4.负压操作 (4)3.5.高温操作 (4)36低温操作 (5)3.7.腐蚀 (5)3.8.泄漏 (5)3.9.明火源 (5)4.工艺路线选择的安全考虑 (5)4.1.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物料 (5)4.2.尽量缓和过程条件苛刻度 (5)4.3.删繁就简避开干扰及本质安全 (6)4.4.尽量减少危险介质藏量 (6)4.5.减少生产废料 (6)5.工程设计的安全 (6)5.1.工程设计的安全原则 (6)5.1.1.物料危险性的描述 (6)5.1.2.过程条件 (6)5.1.3.组合操作单元间衔接 (6)5.1.4.密封和密封系统 (7)5.1.5.减少危险介质进入火场 (7)5.1.6.的超压保护 (7)5.1.7.压力泄放与放空 (7)5.1.8.吹扫和置换 (7)5.1.9.与系统的隔离 (7)5.1.10.公用工程供应 (7)5.1.11.非常工况处理 (8)52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 (8)1.1.1.动力系统 (8)1.1.2.和控制器选型 (8)1.1.3.联锁和停车系统 (8)1.1.4.现场仪表 (8)1.1.5.有害气体深度监测 (8)1.1.6.线缆 (8)5.3.设备设计 (8)5.3.1.材料选用 (8)5.3.2.机械设计 (9)5.3.3..设备制造 (9)5.4.电气设计 (9)5.5.装置布置设计 (9)5.5.1.设备布置 (10)5.5.2.建构筑物布置 (10)5.5.3.通道设置 (10)5.6.管道设计 (10)5.6.1.管道布置 (10)5.6.2.管道器材 (10)5.6.3.管道机械 (11)5.7.土建设计 (11)5.8..供排水设计 (11)5.9.通风设计 (11)5.10.消防设计 (11)6.消防安全知识要点 (12)6.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2)6.2.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12)6.3.室外消防栓系统 (13)6.4.室内消防栓系统 (14)6.5.自动喷水系统消防喷林系统的类型 (15)6.6.消防水泵 (16)6.7.各机电专业的消防设计 (16)6.8.火灾自动报警及消控室 (16)6.9.防烟、排烟系统 (18)6.9.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8)6.9.2.机械排风(防烟)系统 (19)6.10.其他 (20)6.11.防火分区 (20)6.12.消防给水及消防灭火设备 (21)1.前言本文针对石油化工装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工艺路线的选择、工程设计(包括工艺系统设计、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设备设计、装置布置设计、管道设计、土建设计、供排水设计、通风设计、消防设计)多方面保证石油化工装置安全的设计方法和措施,强调了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一般化工储罐设计标准是什么
一般化工储罐是指用于储存各类化工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容器设备。
设计标准是为了保证储罐具备安全、可靠、经济等特点,以满足不同化工工艺的要求和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一般化工储罐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标准:化工储罐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化学工业固定储罐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包括了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储罐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2. 强度标准:储罐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以承受内外压力和温度变化等载荷。
强度标准通常包括材料力学性能、壁厚计算、焊接接头设计等内容,以确保储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变形、泄漏等问题。
3. 密封标准:化工储罐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产品泄漏和污染环境。
密封标准包括储罐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密封填料的选择和安装等要求,以确保储罐密封性能良好。
4. 腐蚀防护标准:化工储罐通常会接触到腐蚀性介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腐蚀防护措施。
腐蚀防护标准包括材料的选择、内外表面的防腐处理、防腐涂层的选用等要求,以提高储罐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5. 操作标准:化工储罐设计还需要考虑操作和维护的便利性,以确保储罐的正常运行。
操作标准包括了储罐的进出料方式、
排放和清洗方法、检修孔和阀门的设置等要求,以提高储罐的操作性能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一般化工储罐设计标准主要包括安全标准、强度标准、密封标准、腐蚀防护标准和操作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措施,可以确保储罐具备安全、可靠、经济等特点,以满足不同化工工艺的需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1. 设计原则和目标(1)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确立预防和控制火灾的主要目标,包括防止火灾发生、控制火势蔓延和扩大。
(3)保护重要设备和关键设施,防止火灾对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防火区划和布局(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和工艺流程,划分不同的防火区域。
(2)确定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分区等设施的布置和数量。
(3)考虑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3. 防火建筑材料和设备(1)选用符合阻燃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防火墙材料、防火玻璃等。
(2)安装自动喷水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确保火灾及时得到控制。
(3)考虑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爆电器,减少火源和火灾扩散的风险。
4. 灭火系统和装置(1)确定灭火系统的类型和数量,如固定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2)考虑配备手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放置位置。
(3)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疏散系统,发现火灾后能及时报警和引导疏散。
5. 电气安全(1)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遵循电气设计规范。
(2)使用防爆电器和防爆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3)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防止电路短路和火灾风险。
6. 防火管控和应急预案(1)实施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区域的防火安全。
(2)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火灾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3)组织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响应能力。
7. 与相关部门的合作(1)建立与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2)定期进行联合执法和检查,确保企业的防火措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及时报告和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指导工作。
8. 监测和改进(1)配置火焰和烟雾探测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报警。
(2)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防火措施。
(3)关注新的防火技术和设备,及时引进和应用。
需要根据具体企业情况、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提供全面、准确和可靠的防火标准。
化工管道的设计规范化工管道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关系着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性。
因此,设计及施工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化工管道的设计规范。
一、管道设计前的准备在进行管道设计之前,必须对管道所在场地进行全面的调查。
包括地形、地质、气候等环境因素以及管道从事的工艺流程、通道安排、材料的选择、压力等级、温度范围、管道直线段和弯头支管的数量和尺寸、管道的敷设方式等。
进一步了解管道设计的具体要求,为设计作出完善的规划。
二、管道的选材原则管道本身是将液体、气体和固体等在不同的地点之间输送的通道,因此管道的材料应该选择易于加工、铸造、抗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的特种合金材料或塑料、橡胶、陶瓷等。
在选择时要优先考虑成本与材料性能的平衡性。
三、管道的设计原则管道设计不仅要满足输送管道流量、压力、粘度、密度等流体参数的要求,还应考虑到管道的设计、材料、施工和使用费用等因素。
1.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管道的耐压弯曲、扭曲和外力强度,分析管道的弹性,以提高其刚度和更好的承载能力。
2. 管道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沉淀和积聚等事故发生的几率,尽可能使管道连续,并按照机械设计原理尽可能尽量采用一些负责的制造工艺技术来严格控制制造工艺。
3.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整个管道系统的维护和试运行。
保留最小的维修空间,以方便将来满足维护、检验和清理工作的需要,而不使维修过程过于复杂和繁琐。
四、管道的安装原则1.管道敷设施工应注意安全,盲目施工将会危害到人体和现场的辐射等安全问题。
2.管道敷设过程中应考虑管道强度以及管道过程中的压力,网络管道更加重要,网络整体采用制造工艺中高框架和强设施容器为基本构造原则,并分布在整个流程的关键部分。
3.管道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尤其在埋地敷设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检查管道的强度、弹性和耐用性,保证管道的安全性能。
五、管道的维护原则管道的维护是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化工部化工设计标准锅炉
化工部的化工设计标准主要针对化工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设备进行规范,包括锅炉设备。
以下是化工部化工设计标准中与锅炉相关的一些内容:
1. 设计原则:锅炉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的安全、环保和能源节约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运行可靠。
2. 设计参数:锅炉的设计参数应按照工艺要求和热量平衡计算确定,包括蒸汽压力、蒸发量、过热度等。
3. 主要设备:化工部标准中对锅炉的主要设备包括锅炉本体、燃烧系统、给水系统、排烟系统等,对这些设备的设计参数、结构和选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 安全措施:化工部要求锅炉的设计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措施,包括安全阀、燃烧器保护装置、水位控制等,以确保锅炉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
5. 材料选用:化工部标准中对锅炉的材料选用进行了规范,要求选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高强度的材料,确保锅炉设备的长期运行。
6. 运行维护:化工部要求锅炉的运行和维护应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清洗、放水排污等,以保证锅炉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化工部化工设计标准以最新版本为准,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描述,具体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详细规定和执行。
附件一:《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1、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 2、封面:采用统一封面,样式附后。 3、目录,尽量用WORD自动生成,格式附后。 4、正文必须包括的章节、内容及正文格式附后。 (说明:括号内的蓝色字为字体字号说明,使用该格式模板时直接删掉) 5、封面没有页码,目录单独编页码,正文从页码1开始。
注:1、封面、目录、正文用分节符分开就可以单独编页码了。 2、设计说明书编写完毕后,全文用Times New Roman把字体刷一遍。 封面样式 2011/2012-1学期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年产1万吨XXXX生产车间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
2011 年11 月 I
目录样式 目 录(黑体,三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1.5倍行距,居中)
1 引言............................................................................................................................ 1 1.1 本设计的任务、范围...................................................................................... 1 1.1.1 设计任务................................................................................................ 1 1.1.2 设计规模................................................................................................ 1 1.2 产品简介.......................................................................................................... 1 1.3 生产制度.......................................................................................................... 1 2 文献综述.................................................................................................................... 2 2.1 概述.................................................................................................................. 2 2.2 国内外生产现状.............................................................................................. 2 2.3 生产方法的选择及论证.................................................................................. 2 2.4 产品的发展前景.............................................................................................. 2 3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3 3.1 工艺原理.......................................................................................................... 3 3.2 工艺流程描述及流程简图.............................................................................. 3 3.3 原材料技术规格.............................................................................................. 3 3.4 公用工程规格和用量...................................................................................... 4 3.5 产品及主要副产品的技术规格...................................................................... 4 4 物料衡算.................................................................................................................... 5 4.1 计算依据.......................................................................................................... 5 4.1.1 年产量.................................................................................................... 5 4.1.2 计算用到的物性数据............................................................................ 5 4.2 计算基准.......................................................................................................... 5 4.3 计算过程.......................................................................................................... 5 4.3.1.................................................................................................................. 5 4.3.2.................................................................................................................. 5 4.3.3.................................................................................................................. 5 5 主要设备初选表........................................................................................................ 6 1
正文样式 1 引言(黑体,三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1.5倍行距,左对齐)
1.1 本设计的任务、范围(黑体,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1.5倍行距,左对齐) 说明本设计的任务和设计规模(包括主要产品的产量、中间产品或副产品的产量、原料处理量、产品的质量指标等)、工艺装置的范围和组成(包括的工艺单元)、工艺过程的特性(如:多相聚合反应、萃取、减压蒸馏、干燥)等。(宋体,小四号字,段前0行,段后0行, 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汉字,其他行左对齐) 编写说明书具体内容时,自己根据需要加三级标题,三级标题格式举例如下: 1.1.1 设计任务(宋体,小四,加粗,段前0行,段后0行, 1.5倍行距,左对齐) 1.1.2 设计规模
1.2 产品简介(黑体,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1.5倍行距,左对齐) 主要介绍产品及副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市场状况、产品价格等。(宋体,小四号字,段前0行,段后0行,行间距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汉字,其他行左对齐)
1.3 生产制度 说明年操作日(时)、生产方式(连续或间歇)、生产班数等。(宋体,小四号字,段前0行,段后0行,行间距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汉字,其他行左对齐) 注:第一章的内容写完之后另起一页,以后章节格式同上。 2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产品生产发展史。 2.2 国内外生产现状 国内外主要工艺方案、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的研究动态及现状。叙述国内外生产该产品的各种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以及设备概况,包括不同原料和相同原料的不同生产工艺。
2.3 生产方法的选择及论证 结合国情,从技术与经济的全面观点,简单扼要地评述现有各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包括不同原料和相同原料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工业化应用程度、三废污染情况、投资及经济效益情况等。阐述本设计选定的生产方法的优点(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
2.4 产品的发展前景 介绍该产品的后续产品的使用开发情况,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