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0.45 KB
- 文档页数:5
文献综述题目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设 0 7— 2 学号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 0 1 1 年 3 月 2 日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摘要:针对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等产品的箱体加工主要是变速器箱体的主要加工表面加工,提出了在高速加工中心上加工时工艺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原则,并介绍了常用刀具、夹具的选择技巧,对一些公司、研究院及相关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加工箱体的新方案。
关键词:箱体加工;高速加工中心;工艺规程;加工中心刀具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近年来,在箱体加工方面,我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能结合技术发展及时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装备,如采用柔性加工线加工箱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我国日后更好的跟上时代工业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1. 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1.1 箱体类零件的特点1)箱体多为铸造件,结构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其内部呈腔形,零件的整体刚性较差,难以装夹。
2)一般都需要进行多工位孔系及平面加工,形位公差及空间位置度要求较严,要保证其位置精度要求,必须在一次装夹中完成铣面、镗孔、钻、铰孔等多工序。
3)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箱体类零件都有很高的轴承孔和表面的形位公差要求及轴承孔尺寸公差要求。
4)加工内容多,通常要经过铣面、销孔钻镗加工、镗削轴承孔、深孔镗削、深槽铣削、攻螺纹等加工,需频繁更换刀具。
1.2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表面1)平面的加工:主要是箱体上的装配基准面,其直接影响箱体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影响箱体在装配时的接触刚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2)孔的加工:主要是轴承孔、孔内环槽及定位销孔、工艺销孔、拨叉轴孔。
定位销孔的精度与孔距精度要求较严,箱体的主要相配件在装配时,大多靠销孔与箱体定位。
轴承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要求很高。
否则,将影响轴承与箱体孔的配合精度,使轴的回转精度下降。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刘启蒙(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s1*******)摘要科技在进步,新技术的应用使新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产品不断更新,竞争日益激烈。
因为生产模式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传统制造业存活越来越艰难。
现就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机械工艺、机械制造、发展趋势、技术特点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dvanc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new theories, new concepts are emergi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lso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constantly updated product,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Backward because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urvival increasingly difficult. Now for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Keywords:Mechanical Technology;Machinery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rends;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1、前言制造技术已经是生产、国际经济竞争、产品革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有国家都在寻求、获得、开发和利用它。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文件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文件摘要:轴承磨削新技术与工艺装备(一)复杂冲压件成形过程的截面分析技术现代发动机刀具应用的“现代”思维三轴影像测量仪的开发与研制从不同角度看多主轴机床组合刀具在多种加工中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简介我国切削加工技术展望滚动轴承的生产特点20种高精尖大型数控设备完成科技攻关弹簧处理工艺冲床改造项目介绍我国模具进出口结构渐趋合理山特维克可乐满Silent Tools防振铣刀激光加工的经济组合机床数控化改造概述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机械工业发展报告浅谈数控设备集成管理网络的安全 SIMATIC S7-300 可编程控制器在组合机床中的应用 [标签:tag]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它是机械制造工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其具体作用如下: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指挥现场生产的依据。
对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工厂,由于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它是机械制造工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
其具体作用如下: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指挥现场生产的依据。
对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工厂,由于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要求工艺规程比较详细,才能便于组织和指挥生产。
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工厂,工艺规程可以简单些。
但无论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有工艺规程,否则生产调度、技术准备、关键技术研究、器材配置等都无法安排,生产将陷入混乱。
同时,工艺规程也是处理生产问题的依据,如产品质量问题,可按工艺规程来明确各生产单位的责任。
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便于保证产品质量、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
首先,有了工艺规程,在新产品投入生产之前,就可以进行有关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机械工艺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对机械工艺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旨在对机械工艺技术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工艺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二、机械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1.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艺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
文献综述发现,随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要求的增加,机械制造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加工、切削、铣削等手段对工件进行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处理。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在材料选择、刀具设计、加工参数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
3. 机械焊接技术机械焊接技术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使焊条与母材融合并冷却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
文献综述发现,机械焊接技术在机械工艺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电弧焊接、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还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4. 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和耐用性。
文献综述表明,机械表面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技术、镀层技术、电化学抛光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腐蚀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5.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造型美观。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结构设计正朝着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结构设计更加高效和精确。
三、机械工艺技术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械工艺技术正面临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挑战。
浅谈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侯正东摘要:机械加工工艺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现代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相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动力装置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企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经济时代,这一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动力装置的质量、性能产生了新的变化。
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主要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其次确定毛坯尺寸,然后进行了工艺规程设计,最后对第70道工序和第80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Abstract :The machining process is the use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to change the rough shape, size, relative location and nature to become qualified parts of the whole proces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 basis for processing workers.The modern machine-finishing profession is having the profound constitutive change, the craft work clothes design and the Improvement has become the correlation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condition. The power unit profession takes a tradition but the rich vigor profession, in the recent several years has obtained the development which progresses by leaps and bounds. In the new economical time, this profession has present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endency, from this to its power unit quality; the performance has had the new change. The output shaft took the power unit the major parts, the craft work clothes design and the improvement directly is affecting its qua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output shaft function and the craft analysis, next the definit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size,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finally has carried on the jig design to the 70th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80th working procedure.Key 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echnical analyze the technical rules plan modular design1引言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1]。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系别机械制造系班级2011级机械设计与制造1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冯跃霞课题名称: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课题主要任务:壳体零件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原则的掌握;壳体零件设计的原则与零部件的设计与绘制,装配图的绘制,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
预期成果形式实现任务要求预期目标完成设计方案和有关图纸1、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进展或成果(1)具体工作①设计前工作:根据指导老师要求,写出选题报告书,确定设计课题;查阅相关专业资料,了解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加工难点,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知识的难易程度;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材料性能和其所适合的加工机械及加工环境;分析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结构及工装的大概设计构想,查阅资料了解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工序及加工过程;根据指导老师要求,写出开题报告。
②确定设计课题与目标:充分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制定组合活门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的设计方案;绘制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零件图、部装图、装配图;制作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撰写设计说明书。
通过上述工作,目的是复习巩固大学三年所学专业知识,掌握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原则的应用;巩固掌握机械制图的方法及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掌握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为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③具体设计工作:收集整理原有资料,了解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所需材料的特性;确定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确保其工艺合理可行;分析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的结构是否合理,设计计算确定各零件的尺寸、精度等级、设计误差、配合公差等技术要求;手绘各机械零件、机构的图纸,运用所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AUTO CAD等,绘制图纸,制作出三维立体动画;分析组合活门壳体零件结构的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通用性、安全性等是否符合市场规律,及时找出问题,及时解决完善。
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连接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院(系)别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级别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4年7月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要求我们能够综合应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CAD/CAM等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知识,经过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特别强调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工程材料这两门课程的运用,同时也有对刀具和切屑的部分知识的综合,因此这是我们对以前所学各门课程的一次较为深入的综合总复习,同时还要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查阅和学习,也是一次对我们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练习。
这次课程设计同样也会用到以前的金工实习和认知实习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说这是对两次实习效果的一次检验。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将会巩固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自己完成制定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这次的工艺规程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连接壳体的工艺规程设计。
希望通过对连接壳体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并掌握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虽然这是大学以来的第二次课程设计,但毕竟还是第一次接触制造工艺设计,对知识掌握、熟悉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还会存在问题,因此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或错误的地方,希望老师多多批评和指正。
目录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1)2. 零件图 (1)3. 基本要求 (1)4. 设计的任务 (1)5. 填写工艺文件 (2)设计方案 (3)第一章连接壳体零件分析 (3)1.1 零件的作用 (3)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 零件的生产类型和生产工艺 (4)第二章选择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5)2.1 选择毛坯 (5)2.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5)2.3 其它毛坯要求的确定 (6)2-4 绘制连接壳体铸造毛坯图 (7)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8)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8)3.2 拟订工艺路线 (8)3.3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1)3.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3)3.5 切削用量的计算 (15)3.6 时间定额的计算 (25)第四章小结 (33)参考文献附件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连接壳体的工艺规程设计2、零件图图1 连接壳体零件图3、基本要求1.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的能力;2.掌握分析机床的基本知识,具有选择和使用机床的能力;3.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和产品装配方法的能力;4.掌握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产品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业规程的能力;5.具有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工艺问题的初步能力。
壳体零件的加工论文壳体零件的加工论文壳体零件的加工论文【1】摘要:壳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承载着轴、轴承、箱体等有关零件,连接成部件或机器,因此壳体零件的加工至关重要,它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根据本人对加工壳体零件的了解,谈谈如何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壳体零件。
关键词:壳体零件、定位基准、工件装夹、槽1.引入壳体零件的结构较复杂,内部呈腔形,其加工表面主要是平面和孔,对于平面的精度,一般端面需较高的平面度和较小的粗糙度,同时,孔与孔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也需要保证,使用加工中心既可以保证精度又可以提高效率。
现以一实例进行加工的工艺分析。
零件图如1,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需加工上表面,铣槽宽10深8、6-M10螺纹孔。
图1 零件图2.确定定位基准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工件时,工件的定位仍遵守六点定位原则。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要全面考虑工件的加工情况,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卸方便,能迅速完成工件的定位和夹紧,保证各项加工的精度,应尽量选择工件上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根据以上原则和图纸分析,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是底面。
装夹时要利用六点定位原理,有两种定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以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Φ60孔限制两个自由度,在零件的侧面限制一个绕孔转动的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二是以底面和两孔定位。
3.夹紧方案在确定工件装夹方案时,要根据工件上已选定的定位基准确定工件的定位夹紧方式,并选择合适的夹具。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夹具的结构及有关元件不得影响刀具的进给运动,也就是工件的加工部位要敞开,要求夹持工件后夹具上的一些组件不能与刀具运动轨迹发生干涉。
2.必须保证最小的夹紧变形,在机械加工中,如果切削力大,需要的夹紧力也大,要防止工件夹压变形而影响加工精度。
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夹具的支承点和夹紧力作用点,应使夹紧力作用点通过或靠近支承点,避免把夹紧力作用在工件的中空区域,保证加工精度3.要求夹具装卸工件方便。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目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选题的背景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
1.2选题意义对夹具创新设计的研究,对国内机械制造有着重要意义:(1)保证加工精度采用夹具安装,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加工精度高而且稳定。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用夹具装夹工件,无需找正便能使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以使用多件、多工位夹具装夹工件,并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采用夹具后,产品质量稳定,废品率下降,可以安排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使用专用夹具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例如,在车床或摇臂钻床上安装镗模夹具后,就可以对箱体孔系进行镗削加工;通过专用夹具还可将车床改为拉床使用,以充分发挥通用机床的作用。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当采用气动、液压等夹紧装置时,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2.设计内容2.1 主要设计内容1)完成壳体零件的三维造型2)完成壳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序卡片3)完成壳体上一副钻夹具的设计任务4)完成壳体上一副铣夹具的设计任务5)完成夹具全部零件的三维造型及装配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对于壳体零件的定位基准不好选择。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文献综述壳体零件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对于提高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两个方面对壳体零件进行文献综述。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对壳体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和方法。
在壳体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有车削、铣削、钻孔、磨削、镗削、拉削等。
其中,车削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工艺,可以用于加工壳体的外圆、内圆和端面等,其工艺流程包括装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
铣削工艺可用于加工壳体零件的平面、曲面和孔等,其工艺流程包括夹持方式、刀具选择、进给速度选择等。
钻孔工艺主要用于加工壳体零件的孔洞,其工艺流程包括孔位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冷却液选择等。
磨削、镗削和拉削等工艺则适用于加工壳体零件的高精度表面和内孔等,其工艺流程包括磨削液选择、砂轮选择、切削速度等。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和优化需要考虑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等多个因素。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采用数值模拟和优化算法对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进行研究。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车削工艺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以寻找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
另外,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的加工工艺优化方法,以最大化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工装设计是指为壳体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提供定位、夹持和切削支撑的装置。
工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壳体零件机械加工中,夹具是常用的工装设备之一、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以确保稳固的定位和安全的夹持。
另外,刀具也是壳体零件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设备,其选择和切削参数的设置对于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还有一些辅助工装设备如测量仪器和冷却液喷射装置等也需要合理设计,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对于提高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关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文献综述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 10级
作者李华南指导老师刘方旭
制造工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
过程是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及其他加工方法来加工工件,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从而生产成为合格零件。
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床夹具是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机械制造工艺学》陈明主编 p3-4}。
使用夹具可以有效的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等{《机械制造装备》黄河汀p194}。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
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作者:湖南大学鲁方霞邓朝晖}。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壳体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某些工序夹具的工装设计。
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零件图公益性分析,毛坯的选择,加工余量的计算,工艺路线的确定,机床夹具的定位和夹紧装置的设计,处理好生产中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工艺路线是制造单位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完成生产任务的途径,主要用来进行工序排产和车间成本统计。
其包含了定位基准的选择,主要表面的加工,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工序的合理组合等内容。
通过查阅了杨淑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现就文中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选择定位基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因此选择定位基准的总原则应该是从有较高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进行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
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
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零件上的全部加工表面应安排在一个合理的加工顺序中加工,这对保证零件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都至关重要。
按加工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工艺过程一般可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几个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是:能减少或消除内应力、切削力和切削热对精加工的影响;及早发现毛坯缺陷;便于安排热处理、可合理使用机床;避免或减少损伤已精加工过的表面。
组合工序有两种不同的原则,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集中的特点: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个工序中完成,每个工序所安排的加工内容多;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有利于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面积和操作工人数量减少;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得到简化;工件装夹次数减少。
工序分散的特点;工序多,工艺过程长,每个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少;所使用的工艺设备和装备比较简单、易于调整和掌握;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较容易。
夹具的设计要考虑的有定位元件的选择,夹紧装置与夹紧力的确定以及典
型夹具的设计原则等因素,我主要查阅了《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床
夹具图册》《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公差与配合》《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资料和书籍。
在零件加工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工件正确地装夹在机床上或夹具中。
所谓装夹有两个含义,即定位和夹紧,有些书中将装夹称之为安装。
李昌年主编《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有以下论述:
定位是指确定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通常可以理解为工件相对于切削刀具或磨具的一定位置,以保证加工尺寸和形位精度的要求。
定位方法有:工件以平面定位;工件以圆柱孔定位;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工件以其他表面定位;定位表面的组合;一面两孔定位。
夹紧是指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重力、切削力等而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夹具的设计方法主要是绘制所需的图样同时制定有关的技术要求。
应在参阅有关典型夹具图样的基础上,按加工要求构思出设计方案,再经修改,最后确定夹具的结构。
数控机床涌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盘算机技巧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美、德、日三国事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作和应用上,技巧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因其社会前提不同,各有特点。
美国的特点是,政府器重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和供给充分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重视基础科研。
因而在机床技巧上不断创新,。
德国政府一贯器重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
特别讲究“实际”与“实效”,保持“以人为本”,师徒相传,不断前进人员素质。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器重,通过方案、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等)领导发展。
在器重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巧上学习美国,甚至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日本也和美、德两国类似,充分发展大批大批生产主动化,继而全力发展中小批柔性生产主动化的数控机床。
{《国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中国百科网}。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是将设计图样转化成产品的必要条件。
中国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之路,中国今后要加速发展数控机床产业,既要深入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切实改良存在的问题,又要认真学习国外
的先进经验,沿正确的道路前进。
一套符合生产实际的工艺技术和夹具,可以实现产品的“优质、高产、低耗”的条件。
本次减速器壳体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镗夹具的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理论课和大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是对所有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在设计过程中拓展了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面,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适应性训练。
通过该次设计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查阅手册及书籍资料的能力,为以后毕业后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杨叔子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2]《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陆剑中,孙家宁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4]《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李昌年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浦林祥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6]机床夹具图册,薛源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王绍俊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公差与配合》,任嘉卉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10].《金属工艺学》上下册,邓文英,郭晓鹏主编.-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11].《机械制图》(应用本科),郭纪林,余桂英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