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1
ICU病房设备清单引言概述: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负责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病房。
ICU病房设备清单是指在ICU病房中必备的各种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和救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设备清单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设备。
正文内容:1. 监护设备1.1 无创血压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压,采用无创的方式,不需要穿刺患者的血管。
1.2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能够实时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1.3 呼吸机: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
1.4 多参数监护仪:能够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为医生提供全面的患者监护数据。
2. 治疗设备2.1 输液泵:用于控制患者的输液速度和剂量,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药物和液体治疗。
2.2 吸痰机: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用于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患者,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减轻肺脏负担。
2.4 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通过模拟肝脏的功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
3. 辅助设备3.1 体位转换床:用于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减轻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3.2 病床:提供舒适的床位,便于患者休息和护理。
3.3 吸氧机:用于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3.4 输液架:用于悬挂输液瓶和输液袋,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4. 检测设备4.1 血气分析仪:用于分析患者的血液气体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浓度、酸碱平衡等。
4.2 血糖仪:用于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
4.3 尿液分析仪:用于分析患者的尿液成分,检测肾功能和其他疾病指标。
5. 辅助工具5.1 注射器和针头:用于给予患者药物和液体治疗。
5.2 呼吸道导管:用于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保证气道通畅。
重症医学科科室床位使用管理制度一、科室床位使用制度1、按照重症医学科减少与管理指南规定,加强治疗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
2、床位的使用率少于85%或至少保留一张空床。
3、如果床位使用率大于85%, 及时汇报给医务处或行政总值班,便于合理安排。
4、如果重症病房没有空床或呼吸机,应立即报给医务处、行政总值班或分管院领导,由相关领导协助患者的收治工作。
二、科室床位管理制度1、由主班护士及住院总负责病床的调配。
2、住院证由哪位医生开尽量将患者安排给此医生所管床位,如本医生无正式床位,由主班护士根据病房情况进行协调。
3、科室建立有预约登记本,医生不能私自预约床位(如有特殊情况请予主班护士及住院总协商)。
4、普通病房有空床首先应考虑移重病室的患者。
5、单间及双人间由主班护士按预约的先后顺序入住(如有特殊情况请予主班护士协商)。
6、重病室床位主要为收治重病人,故重病室必须是特护患者,如患者一旦病情好转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动员其移至普通病房。
7、如不配合者,主班护士有权不给其所管病房加床。
8、为新患者能及时入住及防止差错发生,出院患者当天不能输液。
三、科室床位基本设备1、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床位的电源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
重症医学科科室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2、科室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4、重症医学科科室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总计不少于16台。
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XX医院医学装备配置标准目录一、临床科室 (3)(一)病房基本设备 (3)(二)中医诊疗设备 (4)(三)各科设备 (5)1、急诊科 (5)2、重症医学科(ICU) (7)3、内科 (8)心血管内科 (8)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9)肾病风湿内科 (9)内分泌及代谢病科 (9)神经内科 (10)肿瘤科 (10)血液内科 (10)消化内科 (11)4、外科 (12)普外科 (12)骨科 (12)肛肠科 (13)泌尿外科 (13)神经外科 (14)心胸外科 (14)整形手外科 (14)皮肤科 (14)5、妇产科 (16)妇科 (16)产科 (17)6、儿科 (18)新生儿科 (18)小儿科 (19)7、康复科 (20)8、五官科 (21)眼科 (21)耳鼻喉科 (22)口腔科 (23)9、感染科 (25)10、全科医学科 (25)11、麻醉科(含手术室) (25)12、血液净化室 (28)13、高压氧科 (28)14、体检科 (28)二、医技科室 (29)放射科 (29)检验科 (30)超声科 (33)心电图室 (34)肺功能室 (34)病理科 (35)输血科 (35)内镜科 (36)药剂科 (36)消毒供应室 (37)XX医院医学装备配置标准一、临床科室(一)病房基本设备(二)中医诊疗设备(三)各科设备1、急诊科2、重症监护室(ICU)3、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病风湿内科内分泌及代谢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5、外科普外科骨科肛肠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整形手外科皮肤科4、妇产科妇科产科5、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科7、康复科7、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9、感染科10、全科医学科11、麻醉科(含手术室)12、血液净化室13、高压氧舱室14、体检科二、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肺功能室病理科输血科内镜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重症监护病房设备配备引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
在ICU中,设备的配备是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和监护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设备的配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血气分析仪和电除颤器。
一、呼吸机1.1 气道管理:呼吸机是ICU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能够为患者提供人工通气支持,维持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机具备多种模式,例如辅助控制通气(ACV)、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1.2 氧气浓度监测:呼吸机还配备了氧气浓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吸入氧气的浓度,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氧气供应。
1.3 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还具备呼气末正压功能,用于维持患者的肺泡开放,防止肺泡萎陷,改善氧合。
二、监护仪2.1 生命体征监测:监护仪是ICU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
监护仪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2.2 心电监测:监护仪还具备心电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2.3 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护仪还配备了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低氧血症等情况。
三、输液泵3.1 药物输注:输液泵用于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和剂量,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治疗。
输液泵具备多种模式,包括连续输注、间断输注和负荷输注等,以满足不同药物的输注需求。
3.2 输液监测:输液泵还能够监测输液的流速和总量,及时发现输液异常或者输液速度过快等问题。
3.3 输血管理:输液泵还配备了输血管理功能,能够精确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的输血治疗。
四、血气分析仪4.1 血气监测:血气分析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等。
血气分析仪能够及时提供患者的血气状态,为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ICU病房的配置标准ICU(Intensive Care Unit)病房作为医院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承担着重症患者的生命救治任务。
为了确保病患得到最佳的护理和监测,ICU病房的配置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应具备的基本设备、空间布局和人员配置等。
一、基本设备要求1. 监护设备:ICU病房必须配备各种先进的监护设备,如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2. 导管和管道设备:ICU病房应提供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插入、置换等操作所需的各种设备,如导管插入包、穿刺设备等,以确保合理、安全的操作。
3. 床位和床头设备:ICU病房应提供宽敞舒适的病床,并配备床头柜、输液架、呼叫器等设备,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护理工作。
4. 通气和氧气设备:ICU病房应配置充足的通气和氧气设备,包括吸氧机、气瓶、呼吸道设备等,以满足患者的氧气需求。
5. 治疗设备:ICU病房还应配备一些特殊的治疗设备,如肾脏透析机、血液净化设备等,以满足重症患者的特殊治疗需求。
二、空间布局要求1. 病房面积:ICU病房的面积应根据病床的数量和布局进行合理规划,每张病床的标准面积应不小于15平方米,并保证足够的走动和操作空间。
2. 隔离区域:ICU病房应设有单独的隔离区域,用于隔离传染性疾病患者或有感染风险的患者,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洗手间和洗涤区域:ICU病房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间和洗涤区域,以便医护人员及时、方便地进行手卫生和物品清洗。
4. 控制区域:ICU病房应设有相应的控制区域,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感染控制和隔离操作,从而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人员配置要求1. 医生:ICU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医生,包括重症医学专家、呼吸科医生、心血管专家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2. 护士:ICU病房应有经验丰富的重症监护护士,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护理技能,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一、基本条件(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L三级甲等医院。
2.医院内应设置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和(或)专科ICU(包括内科ICU、外科ICU 和急诊科ICU),且应符合2009年2月13日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相关条件。
3.医院的内科和外科应为住培专业基地,并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条件。
(二)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4.科室规模(1)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条件的ICU总床位20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ICU、外科ICU及急诊ICU等专科ICU的床位数)。
(2)年收治住院病人不少于750人次。
须同时收治围术期和非手术的重症患者。
(3)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0%。
5.诊疗疾病范围(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1。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疾病种类最低年诊疗例次非手术重症患者治疗200高危患者围术期治疗23D急性呼吸功能衰竭OOD重症肺炎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哮喘持续状态1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50急性肾损伤32癫痫持续状态1多发创伤1重型颅脑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2不同类型休克的诊疗GO重症感染或感染性休克40重症急性胰腺炎4急性脑血管病16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IO致命性大咯血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尿崩症4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妊娠及围产期重症IO先兆子痫及子痫1产后大出血1心肺脑复苏12消化道大出血5颅内感染和颅高压4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1注: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的病种及数量(2)临床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2。
表中内容均为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必备。
表2临床操作种类及例数要求操作种类最低年操作例次动脉血气结果分析XD经皮气管切开或外科气管切开12有创机械通气JODAFACHE或SoEA评分比0呼吸力学监测5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XD无创机械通气20高级生命支持治疗20基础生命支持治疗IO肺复张12治疗性低体温IO重症患者的镇痛与镇静治疗XD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50气管插管50连续肾脏替代治疗50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1中心静脉超声定位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50肺动脉导管或A c)操作及结果判读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XD留置外周动脉导管50胸腔/腹腔穿刺术40腰椎穿刺术IO限制生命支持治疗强度或撤除治疗1脑死亡的诊断1主动脉球囊反搏IX 1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IO心脏超声检查IO气管切开经皮或外科)5心包压塞时的心包穿刺1注:APACHE评分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SOFA评分为序贯器官衰竭评分6.医疗设备(1)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3。
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
一、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
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四、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
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五、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
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
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