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将棋基本知识

将棋基本知识

将棋基本知识
将棋基本知识

第一章将棋基本知识

一、棋盘与棋台

1.棋盘(日文、发音)

棋盘,由纵横各10条平行线组成,共九九八十一格。

无论直行横行斜走,均按格行棋。

由右至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至

9标注;从上至下,依次用汉字一

至九标注。纵格称为“筋”,横格

称为“段”。(图1)

2.棋台(日文、发音)

每副棋具备两个棋台,分别置

于己方右手靠棋盘底部处,用来盛

放持子(后详见)。(图2)

二、棋子及其摆放

1.棋子配备

棋子又叫棋驹。(日文、发音)

将棋棋子共四十个,不分颜色,为五角形,正反都有文字,以棋子上文字方向来区分敌我。

其中王将(玉将)、金将反面无字,飞车反面是龙王,角行是龙马,银将、桂马、香车反面是“金”(不同书体变化)、步兵比较特殊用日文的“と”字表示。如下表: 小知识:玉、金、银、桂、香的由来:玉、金、银、

桂、香,是佛教五宝,以其代表一切宝。将棋初期在贵族与高僧间盛行,于是佛教思想也融入棋中。

2.棋子摆放

棋子应该摆放在于格子内,如图。

注意:飞车、角行的摆放

位置。飞车靠近自己的右手方,

角行靠近自己的左手方。对手

飞车、角行位置与己方相反。

初学者容易将飞车与对手飞

车摆于同一筋内。

三、棋子走法与价值

1.走法:

将棋棋子走法较为灵活,军事理念与武士道精神并重。每回合内,双方棋手允许各走一步棋。

(1)王将(玉将):“光环镇八方”。

王将与玉将分别简称王、玉,地位与走法完全相同。王(玉)是全盘的主帅,一旦被对方捉死,即为失败。

如图,王(玉)可横走、

竖走、斜走,共可走周围八个方

向。

王(玉)不可升变。

(2)飞车:“十字无远近”。

飞车简称飞。飞车可以说

是棋盘上除王(玉)外最重要的

棋子,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进

攻棋子。

如图,若中间没有棋子阻

挡,飞可沿“十”字方向任意走无数格。

可升变为龙王(见棋子反面)。

龙王:“十字无远近,斜

行镇四方”。

龙王简称龙。

如图,龙不仅保留了飞

沿“十”字方向的走法,还增加了可向斜行一格的走法。

(3)角行:“斜行无远近”

角行简称角,是除飞车外

最重要的进攻棋子,价值仅次于飞。

如图,若中间没有阻挡,角

可沿“X”字方向任意走无数格。

可升变为龙马(见棋子反面)

龙马:“斜行无远近,十

字镇四方”

龙马简称“马”。如图,马

不仅保留了角沿“X”字方向的走

法,还增加了可直行或横行一格

的走法。

(4)金将:“金牛不斜退”

金将简称金,有“金甲武士”

之称。金不仅担负着保卫主帅的重

任,在关键时刻,也具有突袭进攻

的重要作用。

如图,金的走法与“牛”字

相似。缺点为不能斜向后退。

(5)银将:“斜行可直前”

银将简称银,有“棋中女侠”。

之称。银不仅需要协助金将保卫主

帅,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进攻。

如图,银的走法与金将互补。

弱点是两腰与正后方。

银将可升变为成银,走法与金将相同。

(6)桂马:“斜跃无回头”

桂马简称桂,有“忍者”

之称。桂马一般不会轻易出动,

出动则起到巨大作用。

如图,桂是将棋中唯一能

跃过其他棋子的,没有蹩马腿一

说。但“好马不吃回头草”,桂马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也是将棋中武士道精神的一种体现。

桂马可升变为成桂。成桂与金将走法相同。

小知识: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本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伦理观,但某些人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导致了武士道精神的畸变。

简称香,是将棋中专为镇

守、进攻边路而设置的棋子。但

成为持子后,可攻可守,威力巨

大。

如图,若中间没有阻挡,

香车可任意沿筋前进,但要注意其无法后退。

香车可升变为成香。成香与金将走法相同。

(8)步兵:“直进步步营”

简称步,是将棋中的马前卒、炮灰,但是又有“一

步千金”的说法。

进,但成为持子后,步兵可“空

投”进入战场,颇为厉害,弥补

了本身走法上的不足。

步兵可升变为成步,简称

と(日文,读作to)。成步与金将走法相同。

小知识:

一步千金:字面意思是一枚步兵有时可以相当于一千枚金将,说明了“步”在将棋对弈中的作用性。初学者通常对步兵不大重视。但步兵是利用率、再利用率最高的棋子。有时一盘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步兵的使用。

2.棋子价值

棋子价值一定程度上表示着棋子的重要程度,可帮助初学将棋的朋友判断进攻、防守形势优劣。但将棋对弈的核心思想,还是以将对方王(玉)捉死,不要因为贪吃而贻误战机啊。

小思考:

1.升变后各棋子的价值都增加了多少?

2.谁的分值增加最多?走棋时应该注意谁的升变?

提示:飞、角、金、银、桂、香、步升变后分别增加了7、7、1、3、4、7分,飞、角、步加分最多,需要特别留心寻找机会升变。

如图,如果香车吃了金将,

步兵再吃了香车,在分值方面谁

赚了?谁赔了?

提示:用香车将金将吃掉,对方步兵可以将香车吃掉。先手得到金将(价值7分),后手得到香车(价值3分)。

四、将棋术语

1.大子、小子

大子、小子又称大驹、小驹。

大子:飞、角;小子:金、银、桂、香、步

2.吃子

与其它棋种类似,当对方的棋子处于己方棋子可行的

区域内,己方棋子走到对方的棋子上,就吃掉了对方棋子。

3.一步

一步又称为一手、一着,即走了一步棋,就是依照走棋规则将棋子挪到棋盘上。当走一步棋后,由对方走下一步棋。

4.持子

将对方的棋子吃掉后,该棋子成为自己的俘虏,放于棋台上,称为“持子”,又叫持驹。获得二枚或二枚以上持子时,应根据持子未升变时价值,把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整齐码放在棋台上。

5.打入

轮到己方走棋时,作为一步棋,

可将持子放到棋盘任意空格处,这

个过程称为“打入”。(如图)

当然,也可将持子一直置于棋

台上,等到需要时再使用。

6.升变

根据国际象棋已有名词,把将棋中棋子的升级称为“升变”。当己方未升变过的棋子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则可以将棋子翻过来,这个过程就是升变。

(1)升变条件:

①当棋子从敌方阵地外进

入敌方阵地内(敌方靠后的三段区域内,

如图)。

②当棋子从敌方阵地内出

去敌方阵地外。

③当棋子在敌方阵地内运动到敌方阵地内另一处。

记忆:敌外敌内

敌内敌外

敌内敌内

可以在箭头位置升变吗?

提示:都可升变,图面

由右至左,飞车分别满足条

件①,条件②,条件③。

(2)注意:

①升变不算作一步棋,达到条件后可立即进行。

②满足以上条件时,棋手可以根据局面情况,

选择是否将该棋子升变。

升变?棋子什么情况下选择升

变,什么情况下选择不变?

提示:桂马不要升变,桂马

跳过去不升变,可同时吃到两个

银将。棋子的升变应看具体形势,优先选择升变,但当不

升变获得利益更大时,选择不升变。

③持子打入敌方阵地后,不能立即升变,需到下一轮时满足条件②或③,之后才可升变。

7.成子

升变后的棋子统称为成子。

8.将

将(读作一声),又叫“王手”,即中国象棋和国

际象棋里的“将军”。

9.有根子、无根子

有根子,指有其它棋子保护的棋子。

无根子,又叫浮驹,指无其它棋子保护的棋子。

10.居玉

指对弈中,王(玉)将不移动,处于原位置。这是比较危险的做法。

11.弃子

又叫舍驹,是指棋手放弃掉某个或某些棋子,以图争得更大的优势。

12.争先

在对弈时,争取主动权,即一步棋后,第二着能起到攻击、杀死对方棋子或增大优势等,迫使对方不得不应。

13.妙手、恶手

妙手:非常好的一步棋,往往是一般人想不到,却在当前局面最好的一步棋。

恶手:比较差的一步棋,往往会因此“一步错,满盘输”。

14.投了

即认输。

小故事:

四、胜负、持将棋与千日手

1.胜负

捉住对方王(玉)则为胜利,即对方无论走什么

棋着,王(玉)都会被棋子吃掉。

小思考:如图,看看这样胜利了吗?(该玉将方走棋)

①胜利了,对方玉将无论去哪里,都会被金将捉住;若吃掉金将,则银将又捉住了玉将。

②没有胜利,玉将若走2二玉(即银将右边位置),则银将无法捉到玉将。

③胜利了,玉将若走到2二玉,香车将捉住玉将。

2.持将棋

如果王将与玉将都进

入了对方阵地(如图),则为持

将棋。持将棋一旦发生,则双方计算点数,点数多则为胜,相同则和棋,少则为负。

点数计算方法:

3.千日手

(1)相同局面重复四次以上,双方无意改变形势,则判定为“千日手”,和棋。需互换先后手,重新对局。

(2)王手千日手

王手:连将,每步棋都杀到对方王(玉)。

出现王手千日手时,长将方必须变招。

六、禁手

禁手:不允许出现的招法。

将棋中没有“照将”禁手,但根据其走法不同,以及文化精神,将棋对步、香、桂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旦出现某些禁手,立即判负。

1.步兵

(1)不可行。如图,己方步兵

不可出现在敌方阵地最后一段内。

(2)不可重复。如图,同一筋

内出现了两个己方步兵,叫做重

步(重,chong,二声)或叫双步,

但可以存在多个成步。

(3)不可直接将死。如图,

持子步兵不可以直接打入后造成

对方王(玉)死亡,叫做打步诘。

小思考:在上图情形下,该

如何将死对方?

提示:将持子步打入到1

三位置(禁手位置下方),下回

合轮到走棋时,可将死对方。如

图。

2.香车

不可行。香车不可出现敌方阵地最后一段内。

3.桂马

不可行。桂马不可出现敌方阵地最后两段内。

七、棋步的读法与记法

1.读法:

读棋应先读棋子所在筋,再读

棋子所在段,然后读棋子简称,最后

是棋子的变化及补充说明。如图,读出各棋子位置。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规则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规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 一、由辩论会主席承担 二、1、辩论赛开始 三、2、宣布辩题 四、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五、4、介绍参赛队员 六、5、介绍规则、评委及工作人员 七、6、辩论比赛 八、7、评委点评 九、8、观众自由提问,评委评分(同时进行) 十、9、宣布比赛结果 十一、10辩论赛结束 二、辩论过程 1、辩方陈词立论阶段: 正、反方一辩发言 先由正反双方主辩发出陈述本方主要观点贴。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由正、反方一辩进行,双方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立论,要求表达明确,论证恰当、逻辑清晰。双方时间各2分,剩余30秒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用时结束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时间到后辩手不得继续发言,否则扣分。 2.攻辩盘问 (1)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2)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3)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4)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注意: 1.攻辩盘问由正方二辩开始,最多提问二次,正反方交替进行 2.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明准确,盘问方不得重复提问,被盘问方必须直接回答否则扣分 3.每一轮攻辩盘问,被盘问方不得向盘问方反问,否则扣分 4.攻辩盘问双方必须站立完成每一轮盘问,若落座则视为此轮盘问已结束; 5.每一轮盘问时间为2分钟,盘问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5秒,被盘问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45秒,用时结束时,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盘问终止。 3.自由辩论 由正方辩手开始,正反方辩手轮流发言,二、三辩手为主,一、四辩手为辅,双方时间各为7分钟。一方发言辩手落座,视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辩手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隙,时间累计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发言时间结束,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双方用时均结束时,时间提示停止。 4、总结阶段 由双方四辩进行最后陈述,总结已方观点,反驳对方主观点,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和正方四辩分别对本方立场和对方错误进行总结,双方时间各为2分钟,剩余30秒时,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黄牌;用时结束时,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陈词结束。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特征 生物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石花是生物,机器人和石钟乳不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的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归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取平均值或随机取样目

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6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书写要求:①起点是生产者(植物) ②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③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④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能量和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的生物,有毒物质越少,数量和能量越多。 4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2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z 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 8-13Hz σ频带(Sigma band) 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 18-30Hz γ频带(Gamma band) >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规则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 一、由辩论会主席承担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规则、评委及工作人员 6、辩论比赛 7、评委点评 8、观众自由提问,评委评分(同时进行) 9、宣布比赛结果 10 辩论赛结束 二、辩论过程 1、辩方陈词立论阶段: 正、反方一辩发言 先由正反双方主辩发出陈述本方主要观点贴。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由正、反方一辩进行,双方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立论,要求表达明确,论证恰当、逻辑清晰。双方时间各2分,剩余30秒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用时结束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时间到后辩手不得继续发言,否则扣分。 2.攻辩盘问 (1)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2)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3)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4)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注意: 1. 攻辩盘问由正方二辩开始,最多提问二次,正反方交替进行 2.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明准确,盘问方不得重复提问,被盘问方必须直接回答否则扣分 3.每一轮攻辩盘问,被盘问方不得向盘问方反问,否则扣分 4. 攻辩盘问双方必须站立完成每一轮盘问,若落座则视为此轮盘问已结束; 5.每一轮盘问时间为2分钟,盘问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5秒,被盘问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45秒,用时结束时,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盘问终止。 3.自由辩论 由正方辩手开始,正反方辩手轮流发言,二、三辩手为主,一、四辩手为辅,双方时间各为7分钟。一方发言辩手落座,视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辩手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隙,时间累计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最基本元素: C C、 H、 O、N、 大量元素P、 S、基本元素: C、 H、 O、 N K、Ca、 Mg 主要元素: C、H 、O、 N、 P、S 必需元素 微量元素Fe、 Mn 、 B、 Zn、Cu 、 Mo 等 化学元素 无害元素Al 、 Si 等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Pb、Hg 等 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水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①构成化合物( Fe、 Mg ) 无机盐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单糖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糖类二糖 C、H、O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多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肪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脂质磷脂(类脂)C、H、O、N、P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Vit.D ) 固醇C、H、O ④保护和保温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 ②调节代谢(激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Fe、Cu 、P、Mo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DNA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C、H、O、N、P ②控制生物性状 RNA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 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蛋白 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x m n??????????????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y ma18 x ????????????????② 或者y r a 18 x ????????????????③ 3

石油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章 石油的定义与用途 广义上讲,石油指自然界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存在的以烃类为主的混合物。石油的代名词: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石油是“百宝箱”,宝指的是烃,百形容石油中各种各样的烃类非常之多。 主要用途: (1)作能源 (2)作化工原料 (3)作润滑剂、石蜡和沥青 石油工业由石油勘探与生产(石油工业的上游)与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的下游)两大部分构成。 1、我国古代石油的发现与利用 2、卓筒井的发明 3、第一口油、气井 4、最早开发的油田 5、石油工业的摇篮 6、最大油田 7、现代石油工业的成长历程 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部海域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国油气资源与生产 (1)东部→东北和华北; (2)中部→陕甘宁、四川和重庆; (3)西部→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 (4)南部→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省区;

(5)西藏→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6)海上→东南沿海大陆架和南海海域等。 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外首先提出石油一次的是德国人乔治.拜耳1556年 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第六.石油产量第四 石油“七姊妹”指埃克森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雪佛龙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 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五个石油公司。 第二章 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地壳在不断地运动。按照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地壳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地壳运动使沉积岩层发生弯曲,产生裂缝、断裂,并留下永久形迹,这样就形成了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是产生地质构造的原因,而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背斜是石油地质学家最感兴趣的构造,成为他们寻找的主要目标之一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三个阶段。储集层、圈闭构造和油气的运移是油气藏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 无机成因说:主要是以在特殊实验条件下可以合成石油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对地球内部物质的假定为依据的,因而不能被大多数学者接受。 有机成因说:石油和天然气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沉积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

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密集(6)稀疏(7 )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

. 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 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 (2)等高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 A .8689米 B .9003米 C .8999米 D .9009米 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 【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3)等高线地形图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 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 (4)等深线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易攀登。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峰多了 .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OFM培训讲义(全)

OFM软件培训 培训第一天 前言: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1.OFM软件是项目管理工程师的桌面工具,主要完成生产监测和数据分析。 1.1全面的可视化:动态图(网格图、泡泡图等)、散点图。 1.1.1绘制图件:多图、多轴、多变量。 1.1.2定制报表:可以进行灵活的分类、排序、计算、求和、筛选等功能。 1.1.3动态散点交会图:泡泡图、网格图、等值图、全程产量监测图和立体图。 动态泡泡图和网格图主要动态追踪产量的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预测分析的结果。二 图可以叠加反映单井的动态变化情况。 1.2灵活分析:计算变量、用户函数、预测分析、网格计算、等。数据是很有限的。 将油相非均质系数绘制在象限图中可以划分油井的产油类型,如高产油井、低产液量井等。结合网格图,再结合测井曲线就可以分析。 计算变量:方便灵活,可以充分调动油藏工程师的研究潜能。 1.3方便的数据管理:成果管理、多项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最大优势是根据数据的不同可以发生变化。建立项目工作流程,直接调用研究成果。图版中保存的不是数据,而是作图的方式,图件的属性等。 2.为什么选择OFM? 囊括了所有软件的功能,集成化 数据的成果,标准化 可以为Eclipse软件提供Schedule模块,开放性 3.OFM2007的新功能 3.1协同合作加强corporate deployments source data team database and workspace file 3.2支持高频数据high frequency data capabilities Scada operations historian Decide(real-time) 月度、日度、散点小时、分钟和秒级数据 3.3计算变量和分类表 3.4绘图和报表之间的联系 报表可以转化成图表,图表可以转化成报表 3.5变量可以建立井组的概念 3.6散点数据sporadic data OFM is not just doing things better, but doing better things!

七年级地理上册 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 (新版)商务星球版

2.2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选题 1.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A. 平原 B. 丘陵 C. 山 谷 D. 盆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 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点海拔为() A. 1500 米 B. 1000 米 C. 500 米 D. 0 米 (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 15℃ B. 0℃ C. 18℃ D. 9℃

4.读图,若果雨后该地区形成一条小溪,最有可能的地点是() A. 图中①处 B. 图中② 处 C. 图中③ 处 D. 图中④处 5.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如图)说:“这次我们要登的山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E地是() A. 鞍 部 B. 山 顶 C. 山 谷 D. 陡崖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的是() A. 山峰 B. 山 脊 C. 鞍 部 D. 陡崖

7.图为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 A. 800至900米 B. 1000 米 C. 900 米 D. 900至1000米 8.读下图,图1中下列①、②、③、④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山谷 B. ②是山 顶 C. ③是山 脊 D. ④是陡崖 9.A点的海拔为100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B点海拔为() A. 800米 B. 1200 米 C. 800米或1200 米 D. 无法确定 10.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以下;θ频率带:4~7.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 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 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 (2)等高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 C.8999米 D.9009米 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 【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正式)

项目实施基本流程 说明 根据公司多年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项目实施的组织方式分为职能式和独立式,公司采用职能式组织实施,各部门按职能协调配合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项目实施、系统开发人员要注意项目实施整体过程中的三个重点: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制 ●系统设计与开发 ●里程碑设计,向用户呈现项目实施过程 里程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设计若干节点,将项目实施的进展呈现给用户,让用户了解、检验实施工作。 第一阶段、项目衔接 项目中标后,根据公司指派项目经理指导实施人员做好项目的衔接工作,汇集有关项目资料,了解项目前期情况,重点应汇集、熟悉

的资料有: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项目合同 4、前期给用户演示的产品材料 5、用户提供的其他材料 以上资料方案部提供 公司任命项目经理(与投标文件中一致),项目经理与用户、销售、采购、研发、财务协商起草《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2)项目实施中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3)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4)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第二阶段、项目启动 1、启动会议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最好请公司主管领导参加。会议介绍的PPT一定会前仔细检查,会程需落实的内容一定要会前仔细研讨,检查、核对需要用户签署的文件。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及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 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