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49 MB
- 文档页数:7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程标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断山坡的陡缓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命题角度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海拔、山体部位名称和坡度的陡缓2.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地形类型及地势3.结合生活实际,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应用。
如体育活动、修路、建水库等知识点01 等高线地形图1. 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图中 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和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微点拨】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即学即练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A、甲地的海拔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即学即练2】珠峰的海拔为8848.86米,死海湖面的海拔为一415米。
珠峰与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 )A.8844.43米B.415米C.84 29.43米D.9263.86米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一般数值用负数表示。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如图:4.山地地形的不同部位名称地形种类景观图等高线示意图特点(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等高线数值越往中间越高。
符号“”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高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低处凸出。
位于两山顶之间。
多条等高线重合。
符号“”四周低、中间高5.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相同。
1.4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课件(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33张PPT)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海平面1000米500米500米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与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名称方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减小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增大方法点拨LOREM IPSUM DOLOR方法点拨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知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方法点拨2)判断山顶海拔高度的范围大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小于最内圈等高线海拔+等高距的海拔高度。
如右图,最内圈的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100m。
求该山的海拔高度。
方法点拨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① 判读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② 判断地形部位:A ;B ;C ;D ;甲;③ 判断地形类型:图中以为主。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山峰方法点拨3、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程度山地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大,坡度陡峭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小,边缘陡峭丘陵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一般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 平原盆地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广阔四周高,中间低方法点拨1)凸向法200300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300200100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4、区别山脊与山谷方法点拨2)垂线法4、区别山脊与山谷1)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及其垂线2)该垂线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3)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由内向外海拔降低为山脊,由内向外海拔升高为山谷100200300山脊ACD100200200100方法点拨3)利用紧握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4、区别山脊与山谷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
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要点一:等高线地形图(难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如下图中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甲高出乙1 000米,1 000米就是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的特点:在地图上,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3.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地形部位的山体名称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低处。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时,凸出部分指向高处。
④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⑤陡崖:等高线发生重合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及作用(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会重合,那只有在陡崖处出现。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2)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缓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
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闭合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例题1】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
04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梳理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5、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10米B. 410米C. 48米D. 200米2.读下图,指出图中流经辛庄和城区的河流基本流向()A. 自东北流向西南B. 自东南流向西北C. 自西南流向东北D. 自西北流向东南3.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B. 离海近C. 海拔高D. 人口少4.据图,说出冰岛的地势特点()A. 东高西低B. 南高北低C. 中间低四周高D. 中间高四周低5.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读福建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如图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村图中相距2厘米,实际距离30千米B.丁地相对丙村气温大约低4.8℃C.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适合种植苹果D.甲乙丙三个村落,乙最可能发展为城市(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A.AB.BC.CD.D7.读图,回答问题,关于山顶B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最正确的是()A. 110米以上B. 120米以上C. 120米至130米之间D. 130米值140米之间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海拔是()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2)丙部位的地形是()A.山谷B.洼地C.山峰D.陡崖(3)如果你在该地区野外考察,分别从甲地和丁地沿图中线路走到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甲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B.从甲地到丙地困难,因为坡度较陡C.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D.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陡9.如图是成都市杨柳村2020年乡村规划图,右下角方框区域为大片良田,计划开挖沟渠引河水灌溉,使水能自流,①②③④四条引水线路(虚线)最合理的是()A. ④B. ③C. ②D. ①10.盆地的地形特点有()A. 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小B.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C. 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D. 四周高, 中间低11.如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问题(1)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A.①B.②C.③D.④(2)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12.在一幅较完整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必须要有()A. 指向标B. 海拔C. 三种比例尺D. 各种不同的颜色13.读“等高线地形图”,答题.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 从西向东流B. 从东南向西北流C. 从北向南流D. 从东北向西南流1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A. 山地B. 平原C. 丘陵D. 高原15.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北温带的是()A. 120°E,40°NB. 170°E,30°NC. 40°W,20°ND. 10°W,80°S二、综合题1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CDE三地的地形名称: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2)图中山顶A与B地间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 米.(3)图中B地位于C地________ 方向.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________方向。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知识点例题解析基础知识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2)等高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C.8999米 D.9009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4)等深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②等深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深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海底的坡度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考点梳理:等高线地形图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如下图中,甲处的海拔为1500米,乙处的海拔为500米。
2.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图中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500米=1000米。
3. 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二、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3)等高线的制作。
(4)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上的高度为海拔,单位是米;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
(5)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深度相等。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势高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相等的;地势越高,数值越大,地势越低,数值越小。
(2)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3)判断山地地形部位:以山地为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思考:它们都代表什么?A:山顶 B:山顶 C:鞍部 D:山脊 E:山脊 F:山谷分层设色地形图一、含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设色的原则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丘陵;褐色——高山;白色——雪线以上的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4.等高线地形图特征1)密陡疏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凸低为脊: 李高线最大警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3)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变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爷、4)同图同距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似高度差,同-幅地图上等高距-致5)闭合,不相交: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由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一般不相交(陡崖处除外).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坡面径流的方向:垂直于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流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同低直山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问高值山出为山谷6.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色而成。
7.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类型(1)平原: 地表宠平坦,海拔一般低于200米(2)高原: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海拔-般高于500米(3)丘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海拔-般低于500米(4)盆地:四周高,中间低(5)山地:山峰耸立,山坡较陡,海拔-般高于500米地形面剖面图: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图 (可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计算两点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从等高线地形圆上,读出意两点所高度海拔根据公式.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根据对流层平均垂直减率进-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海拔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0.6℃).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法: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 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似相对高度H可用下公式求 : (n-1)d<H< (n+1)d求A,乃两点闻的相对高度。
初一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详解第四节c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之差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缓3、(重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5种地形部位(课本第25页)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②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
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修路、爬坡水渠、水库选址)水库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如图中乙处)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如图中ABC)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2、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海拔和地势特点)课本第27页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崎岖不平、具有陡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描点、引线、连线,注意处理好相同海拔的点之间是上凸还是下凹参见课本28页的图)。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与(4)相等(5)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例题解析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计算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2)等高线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B.9003米C.8999米D.9009米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
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第1 页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答案:C【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与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第2 页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
______
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
在等深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海底的坡度大小。
坡陡的
)题,根据等)山
地形类
图甲图乙
解析:第(1)题,a点处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b点处等高线相交,为陡崖;c处等高线向高值凸,为山谷;d处等高线向低值凸,为山脊。
第(2)题,画地形剖面图时注意A点海拔在400~500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有关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
处是山顶
处是山谷,处是山脊海拔低处弯曲,是山脊;
600
处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