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凝胶电泳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2.45 KB
- 文档页数:2
凝胶电泳分琼脂糖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非常简便、快速、最常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核酸的方法.琼脂糖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线状高聚物.根据琼脂糖的溶解温度,把琼脂糖分为一般琼脂糖和低熔点琼脂糖.低熔点琼脂糖熔点为62~65℃,溶解后在37℃下维持液体状态约数小时,主要用于DNA片段的回收,质粒与外源性DNA的快速连接等.(一)凝胶浓度凝胶浓度的选择依DNA分子的大小而定.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与DNA分离范围琼脂糖浓度(%) 线型DNA分子的分离范围(Kb)0.3 5~600.6 1~200.7 0.8~100.9 0.5~71.2 0.9~61.5 0.2~312.0 0.1~2(二)电泳缓冲液核酸电泳缓冲液有三种,即Tris-硼酸(TBE)、Tris-乙酸(TAE)和Tris-磷酸(TPE).TBE 与TPE缓冲容量高,DNA 分离效果好,但TPE在DNA片段回收时含磷酸盐浓度高,容易使DNA沉淀.TAE缓冲容量低,但价格较便宜,因而推荐选用TBE.缓冲液中的EDTA可螯合二价阳离子,从而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PCR扩增产物降解.10XTBE缓冲液的配制Tris硷,108克EDTA,9.3克硼酸,55克H2O至,1000ul(其PH应为8.0~8.2)临用时用水稀至0.5XTBE(20倍稀释.(三)核酸电泳的指示剂与染色剂1.指示剂: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溴酚兰和二甲苯青及银染色.溴酚兰在碱性液体中呈紫兰色,在0.6%、1%、1.4%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溴酚兰的迁移率分别与1Kb、0.6Kb、0.2Kb和0.15Kb的双链线性DNA片段大致相同.二甲苯青的水溶液呈兰色,它在1%和1.4%琼脂糖中电泳时,其迁移速率分别与2Kb和1.6Kb的双链线性DNA大致相似.指示剂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组成载样缓冲液.载样缓冲液的作用有①增加样品密度,使其比重增加,以确保DNA均匀沉入加样孔内.②在电泳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指示带,可预测核酸电泳的速度和位置.③使样品呈色,使加样操作更方便.染色剂:核酸电泳后,需经染色后才能显现出带型,最常用的是溴化乙锭染色法,其次是银染色.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是一种荧光染料,EB分子可嵌入核酸双链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根据情况可在凝胶电泳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5ug/ml的EB,有时亦可在电泳后,将凝胶浸入该浓度的溶液中染色10~15min.琼脂糖凝胶EB染色,肉眼可见核酸电泳带,其DNA量一般>5ng,当溴化乙锭太多,凝胶染色过深,核酸电泳带看不清时,可将凝胶放入蒸馏水浸泡30min后再观察.银染色:银染色液中的银离子(Ag+)可与核酸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用还原剂如甲醛使Ag+还原成银颗粒,可把核酸电泳带染色黑褐色.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 也用于琼脂糖凝胶染色.其灵敏度比EB高200倍.但银染色后,DNA不宜回收.(四)电泳1.电泳装置:电泳装置主要有电泳仪,电泳槽及灌胶模具等.2.电泳方法:(1)用蒸馏水将电泳槽和梳子冲洗干净.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架好梳子.(2)根据核酸分子量的大小配制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一般200~400bp的DNA片段,可配制1.2~1.7%浓度的琼脂糖用于电泳.3.配制0.5XTBE电泳缓冲液100ml于三角烧瓶中,称取一定量的琼脂糖粉放入后沸水锅或微波炉内加热熔化.冷却至60℃(需要时可加入溴乙锭),倒入电泳槽中,待凝固.4.向电泳槽中倒入0.5XTBE,其量以没过胶面2mm为宜,小心移去梳子.如样品孔内有气泡,应设法除去.5.在DNA样品中加入0.2体积的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入样品孔内.6.接通电源,一般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切记DNA样品由负极往正极泳动(靠近加样孔的一端为负).电压为1-5V/cm(长度以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7.根据指示剂泳动的位置,判断是否终止电泳.一般200~400bp的PCR产物50V电压,电泳20~40min即可.(3)溴化乙锭染色后,紫外仪上观察电泳带及其位置,并与核酸分子量标准比较被扩增产物的大小.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适宜分离鉴定低分子量蛋白质、小于1Kb的DNA片段和DNA序列分析.其装载的样品量大,回收DNA纯度高.长度仅相差0.2%(即500bp中的1bp)的核苷酸分子即能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在催化剂TEMED(N,N,N,N'一四甲基乙二胺)和过硫酸铵的作用下,丙烯酰胺聚合形成长链,聚丙烯酰胺链在交联剂,N,N'一亚甲双丙烯酰胺参与下,聚丙烯胺链与链之间交叉联接而形成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孔径的大小是由丙烯酰胺的浓度决定的,不同浓度丙烯酰胺和DNA的有效分离范围见表2. 丙酰胺(%) 有效分离范围(bp) 溴酚兰* 二甲苯青*3.5 100~2000 100 4605.0 80~500 65 2608.0 60~400 45 16012.0 40~200 30 7015.0 25~150 15 6020.0 10~100 12 45*表中给出的数字为与指示剂迁移率相等的双链DNA分子所含碱基对数目(bp).(一)材料1.电泳仪器:电泳仪,垂直电泳槽及其附件.2.30%丙烯酰胺丙烯酰胺,29克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克H2O,加至100ml装于棕色瓶内,4℃可保存二个月.3.10%过硫酸铵过硫酰铵,1克加水至,10ml4℃可保存一周,-20℃可保存一个月.4.1XTBE电泳缓冲液5.TEMED(四甲基乙烯基二胺)(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与电泳根据分离DNA片段的大小及需凝胶的容积,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1.按要求装配好垂直电泳板,两块玻璃板的两侧及底部用1%的琼脂糖封边,防止封闭不严而使聚丙烯酰胺液漏出.2.将装好的玻璃电泳板倾斜成45~60℃角.3.按表3配制所需%浓度凝胶的毫升数.4.加入TEMED后,立即混匀,缓缓倒入两玻璃板间的胶床中,直到液体接近溢出时为止.5.立即插入适当的梳子,密切注意防止梳齿下产生气泡,用一有力的夹将梳子夹在一边的玻璃板上,然后将玻璃板斜靠在物体上,使成10°角,可减少液体泄漏的机会.6.室温聚合一小时后,将玻璃板插入电泳槽中,上紧,倒入0.1XTBE 缓冲液.7.小心取出梳子,立即用缓冲液冲洗加样孔,因为梳子取出后,梳子上吸附的及凝胶顶部未聚合的丙烯酰胺会流入加样孔内聚合,产生不规则的表面,将导致以后DNA电泳带型不规则.8.将DNA样品与适量的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到样品孔内,加样时不要产生气泡.9.接好电极,电压为1-8V/cm,进行电泳.10.根据指示剂迁移位置来判定是否终止电泳.11.电泳毕,切断电源,弃去电泳仪,取出胶床板,小心移去一块玻璃板,让凝胶吸附在另一块玻璃板上.浸入含0.5ug/ml的溴化乙锭溶液中,15~30min后取出水洗紫外仪下观察结果.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只能检出>10ng以上量的DNA条带.要求更高的灵敏度,可用银染.。
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具体操作PFGE(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分离和检测大分子量DNA片段。
该技术常用于研究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和DNA断裂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PFGE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准备DNA样品:a. 从细胞中提取DNA。
可以使用标准的DNA提取方法,如酚/氯仿法或商用DNA提取试剂盒。
b. 用酶切酶或限制酶对DNA进行切割。
选择使DNA在所需大小范围内切割的酶,以便获得所需的DNA片段。
2. 制备凝胶:a. 准备1% - 2% 的琼脂糖溶胶。
将所需琼脂糖加入TE缓冲液中,并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b. 将琼脂糖溶胶倒入制作凝胶的模具中。
在模具顶部放置梳子以制作凝胶槽,并确保梳子的位置水平。
c. 让凝胶固化。
根据琼脂糖溶胶中指定的温度和时间,将模具放入冰箱或培养箱中,使凝胶完全固化。
3. 负载和电泳样品:a. 准备DNA样品。
将所需比例的DNA标记物和DNA样品混合,并加入适量的加载缓冲液,如Bromophenol Blue。
b. 用吸管吸取混合物,并将其轻轻注入凝胶槽中的样品孔中。
确保尽量避免气泡进入凝胶槽。
c. 启动电泳。
电泳前,确保样品中有足够的时间固定在凝胶上。
启动电源,并将电流设置为所需的值。
4. 设置电泳条件:a. 选择适当的电泳缓冲液。
常用的电泳缓冲液包括TBE缓冲液(三硼酸钠缓冲液)和TAE缓冲液(乙醋酸/三乙酸片性缓冲液)。
b. 设置电泳条件,如电流密度,脉冲时间和频率等。
这些条件可以根据所研究的DNA分子量和所使用的电泳设备进行调整。
5. 进行电泳:a. 启动电泳设备,确保电泳条件设置正确,并在所需时间内运行电泳。
b. 当电泳结束时,关闭电源,并小心地取出凝胶,以免损坏样品。
6. 可选的染色和可视化:a. 将凝胶放入染色缓冲液中,如溴化乙锭溶液,使DNA可被视觉化。
b. 在染色缓冲液中搅拌凝胶,确保各个区域充分染色。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1. 制备凝胶: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必要的试剂和设备准备齐全。
凝胶通常使用琼脂糖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或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
按照所需的浓度配制凝胶溶液,并将其融化成液态。
2.加入缓冲液:将凝胶溶液倒入电泳仓,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以保持电流稳定并保护RNA分子。
3.加入样品:将待检测的RNA样品与相应的加载缓冲液混合,并将混合物加入到预先制备好的样品槽中。
同时,也应加入一个参照物,如RNA 分子量标记物,以便测量RNA的大小。
4.进行电泳: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并设定合适的电流和时间。
RNA 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根据其大小、形状和电荷,从样品槽迁移到凝胶中。
5. 显色检测:电泳结束后,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凝胶上的RNA带。
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染色剂来观察RNA带,如乙溴化乙锥(ethidium bromide)或Sybr Green。
6.分析结果:在观察到的RNA带之后,可以使用分子量标记物的带来估计RNA的大小。
根据RNA带的相对迁移距离,可以对不同的RNA分子进行比较分析。
注意事项:1.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实验前,务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和实验室外套,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聚丙烯酰胺凝胶注意:如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应注意其毒性和可燃性。
3.透明度控制:在制备琼脂糖琼脂糖凝胶时,应尽量控制其透明度。
过度搅拌凝胶溶液、环境中的空气泡和杂质都可能导致凝胶变得不透明。
4.缓冲液选择: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可以保持RNA的稳定性,并提供合适的pH值和离子浓度。
5.RNA的保存:在准备样品前,应将RNA样品储存在低温下,并尽量避免RNA暴露在酶和RNA酶降解因子。
6.参考标记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RNA分子量标记物,并在电泳过程中始终监测标记物。
这样可以准确测量和估计待测RNA分子的大小。
7.凝胶染色剂的选择:根据使用的染色剂,应注意其使用方法和风险提示,并且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1%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胶回收的步骤:
按常规方法将2%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
在紫外灯下切下含有目的DNA的琼脂糖凝胶,用纸巾吸尽凝胶表面液体。
称量凝胶重量,以1mg=1μl换算凝胶体积。
加入3个凝胶体积的NJ缓冲液。
悬浮均匀后于55℃-65℃加热7min,期间每2—3min摇晃一次,直至凝胶块完全融化。
把DNA—琼脂糖溶液加到一个Mu-Pu DNA回收纯化柱上,并把柱子装在一干净的2ml收集试管内,14000rpm离心1ml,弃去流出液。
对于体积大于700μl 的样品,则分别加到不同的柱子上,每次700μl。
室温下14000rpm离心1min。
把柱子装在一个灭菌干净的1.5ml 离心管上,加入30-50μl的DNA洗脱缓冲液或无菌去离子水到柱基质上,14000rpm离心1min以洗脱出DNA。
取3μl样品,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结果。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家好,今天咱们聊一聊那个神奇的实验室小玩意儿——RNA凝胶电泳。
这个技术就像是给DNA和RNA们排个行一样,让它们在电场的指引下,按照大小和形状排列开来,就像一场盛大的游行,每个分子都有自己的位置,非常有趣。
你得有个RNA凝胶电泳仪,这可是实验室里的宝贝疙瘩。
它就像一个大舞台,上面铺着一张张“舞台布”,那些RNA就像演员,要上台表演了。
电泳仪里还有个小马达,它可是电泳的主角,负责推动这些“演员”前进。
接下来,你得准备好你的样品。
样品嘛,就是你要观察的那些RNA分子。
记得啊,要把它们切成小块,这样更容易被电泳仪捕捉到。
然后,把切好的样品小心地放到凝胶上,记得要轻手轻脚,别弄坏了“舞台布”。
现在,电泳开始了!电泳仪的小马达开始工作,它带着“演员”在凝胶上跑起来。
你看着屏幕,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每个“演员”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因为“演员”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所以它们前进的速度也不一样。
等电泳结束,你就可以欣赏这场“游行”的成果了。
你能看到那些“演员”按照大小和形状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一场有序的派对。
有些“演员”走得特别快,有些则慢悠悠的,就像每个人的步调不一样一样。
但是,电泳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
有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演员”们不听话,或者“舞台布”太破了。
这时候,你需要检查一下仪器是否正常,或者重新切一下样品,确保它们能顺利通过电泳仪。
总的来说,RNA凝胶电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RNA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和细心,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实验。
我想说,做实验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细心和毅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RNA凝胶电泳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让你在实验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加油吧,未来的科学家!。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RNA 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用于分离和分析 RNA 分子的大小和完整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 RNA 凝胶电泳的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实验准备1、试剂和材料琼脂糖:用于制备凝胶。
电泳缓冲液:常用的有 MOPS(3-(N吗啉基)丙磺酸)缓冲液或TAE(Tris乙酸EDTA)缓冲液。
RNA 上样缓冲液:包含染料如溴酚蓝等,用于指示电泳进程。
RNA 分子量标准:用于估计 RNA 片段的大小。
核酸染料:如溴化乙锭(EB)或更安全的替代染料。
2、仪器设备电泳槽:确保电泳槽清洁,无杂质和污染。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凝胶成像系统:用于观察和记录电泳结果。
二、RNA 样品制备1、 RNA 提取使用合适的方法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 RNA,确保 RNA 的质量和完整性。
提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 RNA 酶的污染。
2、 RNA 定量使用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定量仪对提取的 RNA 进行定量,确定 RNA的浓度。
3、 RNA 变性将 RNA 样品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加热或加入变性剂)进行变性处理,使其由二级结构变为线性单链,以保证在电泳中能够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三、凝胶制备1、选择合适的琼脂糖浓度根据要分离的 RNA 片段大小选择琼脂糖的浓度。
一般来说,分离较大的 RNA 片段(>2000 nt)使用低浓度琼脂糖(如 05% 1%),分离较小的 RNA 片段(<2000 nt)使用较高浓度琼脂糖(如 12% 2%)。
2、融化琼脂糖在微波炉中或电炉上加热融化琼脂糖,期间要小心搅拌,避免溶液溢出。
3、加入电泳缓冲液待琼脂糖溶液冷却至 50 60°C 时,加入适量的电泳缓冲液,充分混匀。
4、灌胶将琼脂糖溶液倒入制胶模具中,插入梳子,避免产生气泡。
等待凝胶完全凝固(约 30 60 分钟)。
四、电泳1、取出梳子凝胶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避免损坏凝胶孔。
2、加入电泳缓冲液在电泳槽中加入适量的电泳缓冲液,没过凝胶表面 1 2 mm。
使用BIO-RAD电泳仪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的操作规范实验原理根据蛋白分子量亚基的不同而分离蛋白,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速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实验所用仪器FR-200A全自动紫外与可见分析装置上海复日科技有限公司电泳仪 BIO-RAD公司TS-1型脱色摇床江苏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实验用试剂低分子量蛋白Maker TAKARA4*上样缓冲 TAKARAPagn Blue protein staining solution Fermentas试剂的配制1.贮液的配制(1)凝胶储液取30g丙烯酰胺+0.8g甲叉双丙烯酰胺0.8g ,先用35ml双蒸水溶解,搅拌,直到溶液变成透明,再用双蒸水稀释至100ml,过滤。
棕色瓶4℃保存一个月。
(2)1 mol/l Tris-HCL (PH 8.8)12.1g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解在80ml双蒸水中,用4mol/l盐酸调PH至8.8。
再用双蒸水稀释至100ml,保存在4℃冰箱。
(3)1.0 mol/l Tris-HCL (PH 6.8)6.06g Tris溶解在40ml双蒸水中,用用4mol/l盐酸调PH至6.8。
再用双蒸水稀释至50ml,保存在4℃冰箱。
(4)10%过硫酸铵(APS)0.1g过硫酸铵+1ml双蒸水。
使用前新鲜配制(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的配制(25mmol/L Tris;250mmol/L甘氨酸(pH8.3))30.3gTris+ 144.2g甘氨酸+ 10gSDS,双蒸水定容至1L。
每次使用时10倍稀释。
(6)样品缓冲液使用4*SDS-PAGE loading buffer(Takara公司),上样缓冲与样品比例1:3混匀,之后煮沸5min。
2.凝胶的配制注:上表所标体积为配制两块胶的用量。
若配制一块或多块,可按比例减半或加倍。
具体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40 µL蛋白+5*上样缓冲液10 µL,煮沸5 min,冷却后放冰箱下层保存,备用2、制胶1)用专用的医用棉口罩将胶板擦拭干净,电泳槽清洗干净,组装模具。
DNA电泳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提取DNA样本:从待检样本(比如细胞、血液等)中提取DNA。
通常使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DNA的提取。
提取的DNA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适量的浓度。
2.制备DNA样本:将提取的DNA样本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使其达到适当的浓度。
要确保DNA样本没有杂质和准确的浓度。
3.制备琼脂糖凝胶:准备一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琼脂糖浓度。
通常使用琼脂糖作为凝胶基质,它可以提供一种网状结构,帮助分离DNA片段。
4.加入DNA载体:将DNA样本与DNA载体混合,以便在电泳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显示DNA分离后的片段。
DNA载体可以是染色体DNA或质粒DNA。
5.装载样品:将DNA样本与琼脂糖混合物加载到电泳槽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可以添加一些荧光染料或示踪剂来可视化DNA分离。
6.开始电泳:将装有样品的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样品在电场中进行电泳。
通常,正极(阳极)放置在凝胶远端,负极(阴极)放置在凝胶近端。
电流的电压和时间根据所需的精度和分辨率进行调整。
7.图像获取:当DNA分离到一定程度后,关闭电源,取出电泳槽。
用紫外线照射仪、荧光系统或X射线颜色反应来可视化细胞或质粒DNA。
记录电泳结果。
8.数据分析:使用相关的软件或仪器分析得到的图像数据。
通过测量DNA片段的距离和强度,可以确定DNA片段的大小和相对丰度。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DNA应尽量避免暴露在光线和长时间的高温下,以防止DNA降解。
-在实验前预先检查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确保所有物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刺激性试剂。
-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的不同,可以进行一些参数的调整,如琼脂糖浓度、电泳条件等。
DNA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分析、重组DNA构建等方面的应用。
了解如何进行DNA电泳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科学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单链dna电泳方法
单链DNA电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胶:配置琼脂糖凝胶,如1g/100ml buffer=1%gel,取30ml1xTAE加入0.3g琼脂糖。
2. 电泳:加入6X上样缓冲液,使DNA样品在加入上样孔时肉眼可见,并在电泳过程中指示DNA样品在凝胶上移动的距离。
设定电源到100V电压,向电泳槽中加入足够的TAE电泳缓冲液直至覆盖凝胶表面。
两端加入DNA Marker,红色导线连接阳极,黑色导线连接阴极,阴极位于电泳槽的下方。
打开电源开始电泳,直至染料到达凝胶的合适位置,大约电泳15min 左右。
3. 显影: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移去电泳槽盖。
从电泳槽中取出凝胶,倒干表面的多余的电泳缓冲液,将胶槽置于纸巾上吸走剩余的电泳缓冲液。
将凝胶从胶槽中取出,用紫外灯照射以观察结果。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电泳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研究人员。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RNA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检测和分析RNA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RNA通过电场作用于凝胶中的多聚核苷酸,使其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RNA的分离。
本文将详细介绍RNA凝胶电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一、准备工作1.1 选择合适的RNA样品在进行RNA凝胶电泳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RNA样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提取RNA。
在选择样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要足够纯,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样品量要适中,过少可能导致电泳效果不佳,过多则可能影响后续实验操作。
(3)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RNA,如mRNA、tRNA等。
1.2 准备缓冲液为了保证RNA在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使用特殊的缓冲液。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含有磷酸盐、硫酸盐和甘氨酸等成分的缓冲液。
在制备缓冲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缓冲液的浓度要适中,过高可能导致RNA沉淀,过低则可能影响电泳效果。
(2)缓冲液的pH值要合适,一般在7.0-8.0之间。
(3)加入适量的甘氨酸可以保护RNA免受核酸酶的破坏。
二、电泳操作2.1 电泳前处理在进行电泳之前,需要对RNA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提高其迁移速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变性、去除蛋白质、添加溶氧剂等。
具体操作如下:(1)将RNA样品加入适量的异丙醇或乙醇中,使其溶解。
(2)加入一定量的逆磷酸缓冲液,使RNA变性。
(3)用去离子水洗涤RNA沉淀,去除表面的蛋白质。
(4)向RNA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氧剂,以减少氧化损伤。
2.2 电泳过程将处理好的RNA溶液倒入凝胶孔中,然后将凝胶放在电泳仪上进行电泳。
在电泳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压和时间要适当,一般电压为200V,时间为20-60分钟。
(2)在电泳过程中要不断观察RNA的位置和迁移速度,以便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3)在电泳结束后,要用滤纸吸去凝胶上的液体,然后将其染色以便于观察。
Comet Assay 彗星分析系统软件功能:彗星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快捷、高灵敏度的检测DNA受损的方法.Comet Assay 专业彗星试验图像分析软件,提供专业快速的测量方法。
测量指标包括头半径,尾长度,积分光密度,头/尾DNA含量比例,尾矩,Olive 矩等多种参数。
具有自动或手动调节分割彗星头部和尾部功能同时提供对双染色系统的分析系统可广泛用于环境毒理学中对DNA具有损伤作用的分析:如紫外光、电离辐射、氧自由基等因素造成的DNA损伤。
以及细胞凋亡,抗癌药物的药物毒理学研究,遗传毒理研究和肿瘤治疗的跟踪监测等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原理、应用和局限性彗星试验:原理、应用和局限性1. 前言过去十年中,彗星试验或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已成为一个评定DNA损伤的标准方法,广泛应用于遗传毒性试验、人类生物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生态毒理学以及DNA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且因其简单、灵敏、多功能、快速、经济实用而赢得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和其有关的文献数目逐年上升。
在应用彗星试验时不会过多去考虑它如何运作和它提供何种信息,因为它在论证DNA损伤中的成功已足以证明它的价值。
这一点实在太可惜,因为它不仅能告诉我们细胞内存在的损伤的类型,而且能告诉我们损伤的程度。
尽管彗星试验是检测DN A断裂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对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损伤的引入使其可以检测紫外线诱导的嘧啶二聚体,氧化碱基和烷基化损伤。
2.检测原理和检测指标2.1 背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Peter Cook和其同事们制定了一种用非离子去污剂使细胞溶解来研究核结构的方法。
这种处理除去胞膜、胞质和核质,并使核小体破裂(几乎所有的组蛋白均被浓盐提取),剩下的就是由核基质或RNA、蛋白质组成的支架以及DNA所构成的类核,其DNA的双螺旋以核小体的组蛋白为核心形成负超螺旋结构。
超螺旋的存在使DNA不能自由旋转,Cook 等提出一个模型,DNA间断的附加于基质,有效的形成一系列环状、而不是线性分子。
DNA损伤检测方法及DNA修复机制概述DN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编码。
然而,由于各种外界和内源性因素的影响,DNA分子可能会受到损伤,这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如癌症。
因此,准确检测DNA损伤并了解DNA修复机制对于维持细胞的稳态至关重要。
DNA损伤检测方法是一种评估DNA损伤程度和类型的基因学工具。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DNA损伤检测方法和DNA修复机制的概述。
一、DNA损伤检测方法1.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SCGE是一种常用的DNA损伤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细胞固定在凝胶上,通过电场作用将损伤的DNA片段移动到凝胶上。
损伤的DNA片段在凝胶上呈现出“尾巴”状,以此来评估DNA损伤的程度。
2.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ELISA是一种免疫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DNA损伤的体内和体外标志物。
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已修复的DNA损伤标志物结合,ELISA可以定量评估DNA损伤的程度。
3. 荧光染料:通过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可以直接观察和评估DNA损伤。
常见的荧光染料有乙酰丙酮、DAPI、SYBR Green等。
这些染料与损伤DNA结合后会发出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可以评估DNA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二、DNA修复机制概述DNA修复是细胞对于DNA损伤的主要生理响应机制,细胞通过多种方式修复DNA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
1. 直接修复:直接修复是最简单的DNA修复机制之一,通过修复DNA中的化学修饰来恢复DNA的完整性。
常见的直接修复机制包括光反应修复、DNA甲基化修复和脱氨酶修复等。
2. 错配修复:错配修复主要用于修复DNA中的碱基配对错误。
细胞通过识别和修复DNA链上的错配配对,保证了DNA双链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错配修复机制包括互补链修复(MMR)和核酸切除修复(NER)等。
3. 核苷酸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是修复DNA中严重损伤的一种重要机制。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RNA 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用于分离和分析 RNA 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 RNA 凝胶电泳的步骤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实验前准备1、试剂和材料琼脂糖:用于制备凝胶。
电泳缓冲液:常用的有 TAE(TrisacetateEDTA)或 TBE (TrisborateEDTA)。
RNA 样品:提取的 RNA 需保证纯度和完整性。
上样缓冲液:一般含有甘油、溴酚蓝等,用于增加样品密度和指示电泳进程。
核酸染料:如溴乙锭(EB)或更安全的替代染料。
2、仪器设备电泳槽:水平电泳槽较为常见。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微波炉或电炉:用于融化琼脂糖。
移液器及枪头:准确移取试剂和样品。
二、制胶1、选择合适浓度的琼脂糖根据要分离的RNA 片段大小,选择适当浓度的琼脂糖。
一般来说,对于较小的 RNA 片段(如<500 nt),使用较高浓度(如 2%)的琼脂糖;对于较大的 RNA 片段,使用较低浓度(如 1%)的琼脂糖。
2、配制琼脂糖凝胶称取适量的琼脂糖粉末,加入适量的电泳缓冲液,在微波炉或电炉上加热至琼脂糖完全融化,期间需不时搅拌以防止过热和焦糊。
3、灌胶将融化的琼脂糖溶液冷却至 50 60°C 左右(手感微烫但能忍受),倒入已安装好梳子的电泳槽中。
避免产生气泡,如有气泡,可用移液器小心排除。
让凝胶在室温下自然凝固 20 30 分钟。
三、样品处理1、 RNA 定量使用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定量仪对提取的 RNA 进行定量,确定样品的浓度。
2、制备上样样品将定量后的 RNA 样品与适量的上样缓冲液混合,使上样缓冲液的终浓度达到合适范围。
一般来说,上样缓冲液的体积不超过样品体积的 1/10。
3、变性处理对于 RNA 样品,为了保证其单链状态,通常需要进行变性处理。
将样品在 65 70°C 加热 5 10 分钟,然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
四、上样1、拔掉梳子待凝胶完全凝固后,小心拔出梳子,注意不要破坏凝胶孔。
RNA凝胶电泳步骤及注意事项 RNA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RNA的方法。它利用RNA的溶解度差异,将不同大小的RNA分子分离出来,并进行分子量测定。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RNA凝胶电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RNA凝胶电泳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收集样本:RNA样本可以从细胞、组织或体外合成。需要注意的是,RNA应该保持新鲜,避免受到污染或降解。
2. 提取RNA:根据不同的样本来源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RNA。常用的方法包括异硫氰酸胍(isoxylated guanidine)沉淀法、酚/氯仿法(phenol/chloroform
method)和CTAB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method)。 3. 检测RNA纯度: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等方法检测RNA的纯度和完整性。如果RNA纯度较低或存在降解产物,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结果。 4. 标记DNA: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大小的RNA分子,可以在RNA上添加一小段DNA作为标记。常用的标记方法包括甲基绿-巯基乙醇(methyl green-cytosine)和SYBR Green I等。 二、电泳操作步骤
1. 准备凝胶: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和pH值。将凝胶加热至融化状态,然后倒入玻璃盘中冷却至室温。在凝胶中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使凝胶变得透明均匀。 2. 加载样品:将提取好的RNA溶液加入到凝胶中,使其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样品会沿着凝胶床向下移动,最终停留在最底部的条带上。
3. 转移电泳:将装有样品的玻璃盘放入电泳仪中,设置适当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换滤纸或调整电流强度等方式优化实验条件。
4. 染色观察:在电泳结束后,可以将凝胶中的条带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银染、溴乙锭(bromo-epididinium)染料染色等。 三、注意事项 1. RNA纯度:确保所提取的RNA样本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低质量的RNA可能会影响后续实验结果。
单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comet assay)
Single Cell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
步骤:
一、 细胞悬液的制备:
1. 吸弃旧培养基,D-Hanks冲洗2遍
2. 0.25%胰酶消化,待细胞变圆,间隙增大,立即终止消化,用弯头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
成细胞悬液,加入离心管,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以1mlD-Hanks悬浮细胞,以上
应在暗室及较低温度下进行。各组收集细胞2~3×106个,必须分散成单个。悬浮于
1mlPh7.4PBS中,此步在暗室及较低温度下进行。
二、玻片制备:
1. 玻片磨砂。
2. 制备0.5%正常熔点琼脂糖(NMPA)和0.5%低熔点琼脂糖(LMPA)各20ml。用pH7.4 PBS配制。
称0.1g溶于20mlPBS,如NMA与玻片附着不紧,可升高其浓度至0.65%。
铺第一层胶:0.5%NMPA 100μl于磨砂玻片面,迅速盖上盖玻片,室温>5min使其固化,即为
第一层胶;
第二层胶:37℃ 0.5%LMPA 100μl+30-50μl(1-2x106)细胞悬液(10:1)混匀,迅速铺于第
一层胶上,盖新盖玻片,移入冰箱>5min,使其固化。
* 余下的细胞1000g×10min离心,于0.1-0.2ml悬浮缓冲液中混匀,做Western-blot。
三、细胞溶解:
1. 玻片缓缓浸入新鲜配制的冰凉细胞溶解液中,4℃>1小时或过夜。玻片在细胞消化液中可
至少存放4周。
细胞溶解液配制
NaCl 146.1 g
Na2EDTA 37.2 g
Tris base 1.2 g
用约12克NaOH调节pH至10。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890ml。过滤除菌,为贮备液。室温保存。
应用液
加入 Triton X-100 至 1%
DMSO 至 10%(消除血液或动物组织中血红蛋白释放的铁产生的自由基)
应用前冷藏30~60分钟。
4、碱化处理及电泳:取出玻片,放入水平电泳槽中(正极端),并列放置,不留空隙。倒入新
鲜配制的冰冷电泳缓冲应用液,高于胶2mm,无气泡。放置10~30分钟,本室一般采用15min,
使DNA解链。25V, 300mA电泳20分钟。通过调节液面来调电压。(电压先调到最大,电流300mA
然后通过液面来调节电压)
电泳缓冲应用液:
10N NaOH 30.0 ml(12克)
200mM EDTA 5.0 ml (二钠为0.372g)
(附言:电泳缓冲液储备液:
10N NaOH 200g/500ml水,两周内用。
200mM EDTA 14.89g/200ml水,pH=10,室温保存。)
定容至1000ml,混匀,电泳前新鲜配制。
可通过改变液面高度来调节电压。
5、中和:
切断电源,取出玻片,置染缸,中和缓冲液浸洗,3次×5min。
中和缓冲液:
Tris base 48.5 g
去离子水 定容至1000ml
用>10 N HCl调节pH至7.5。室温保存。
6、染色
呈中性后,凉干玻片,50μl EB应用液染色,盖上新盖玻片。
EB染色液(10×贮备液)
EB 1 mg
去离子水 20 ml
室温避光保存。
临用时将贮备液稀释10倍。使终浓度为5μg/ml
以上除中和及染色外,各步均应在暗处进行,以避免额外的DNA损伤。
7、镜检及结果评价
EB染色后的DNA样品应尽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未受损细胞表现为以圆形荧光核心,即彗
星头部,没有尾巴。受损细胞则有彗尾伸向阳极,形成一个亮的头部和尾部。
用目镜测微尺或拍摄×400倍照片再作判断。每个样品中至少随机挑选25个细胞测定。
彗星尾长度 <35μm为未损伤
35-70μm为中度损伤
>70μm为重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