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人员名单(1938年1月—1945年2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3成绩:100分一、单选题共30 题题号: 1 本题分数:2 分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三区革命”发生在()A、河北省B、河南省C、陕西省D、新疆省1944年秋发生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
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D本题得分:2 分题号: 2 本题分数:2 分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抗日义勇军C、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D、抗日同盟军注意“主力”二字。
C并非主力红军改编而来。
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A本题得分:2 分题号: 3 本题分数:2 分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B、和平、民主、团结C、和平、民主、团结、统一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著名的三大口号。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争取和平的诚意。
D是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一个战略方针。
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B本题得分:2 分题号: 4 本题分数:2 分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在1938年3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领导。
B在1939年12月,第五军主力攻打昆仑关。
C在1940年5月,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此役中殉国。
D在1941年6-7月间在晋南中条山周围进行,国民党与日军伤亡比例几乎20:1。
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A本题得分:2 分题号: 5 本题分数:2 分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队伍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B、第十九路军C、东北抗日联军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AC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活动在东北地区抗日武装。
B蔡廷锴、蒋光鼐指挥的第十九路军1932年初在上海抗日。
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D本题得分:2 分题号: 6 本题分数:2 分体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及人民战争路线的彻底的抗日纲领是()A、《抗战建国纲领》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论持久战》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是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上通过的这个纲领。
国民党军队将官授衔时间查阅总汇北洋政府时期以及国民政府前期,军衔制很混乱,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有北京北洋政府授与的军衔,有孙中山的广州大元帅府授与的军衔,更有各地方军阀自行授与的军衔,因此,在1935年以前国家和军队还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各地各军的军衔出现不可比性,以至将官包括上将也数不清。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
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
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1935年4月起,国民政府陆续对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授衔,使之规范化.基本原则是,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等授少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集团军司令等授中将;各地军阀首领和资格老权力重的军人,以及一些为革命为国家捐躯的军人,则授上将.由此可见,上将并不可多得,在解放战争被俘的数百名国民党将领中,只有王陵基挂上将军衔,而杜聿明、廖耀湘、王维等,统率十数万兵马,也只是中将。
少将与中将之间,同样存在一个坎,少将提升中将也不易,类似现在大学里副教授到教授这一级差。
国民党军队和军事机关中的军官军阶,又分为任官和任职两种。
如任职是中将集团军总司令,任官有许多只是少将.如戴笠,中将只是他的头衔,任官还是少将.任职不限年资,可升可降;任官根据一定的年资,一般只升不降。
由于军衔制度的复杂多样,个人的军衔又会有晋升甚至随意晋升,所以,本书在给将领“定衔"时,就很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起码是任职和任官的军衔不能准确区分,敬请读者原谅.(贤庆说明)1935年4月1日,蒋中正任陆海空军特级上将。
1935年4月2日,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任陆军一级上将.1935年4月3日,陈调元、何成浚、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任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国军各战区司令长官(照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始行划分战区。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5个战区。
同年9月成立第六战区,冯玉祥任司令官。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再次重新划分战区。
1944年底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胡宗南代理(原司令长官为程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
冯玉祥胡宗南程潜阎锡山
顾祝同张发奎李宗仁孙蔚如
余汉谋朱绍良薛岳李品仙
孙连仲傅作义戴笠。
抗战国军阵亡将领名目对日抗战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 1937年7月28日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 9军军长 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 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吴克仁中将 67军军长 1937年11月9日上海松江高志航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 1937年11月21日河南周家口夏国璋中将 172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1日浙江湖州吴兴吴国璋中将 75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6日浙江湖州饶国华上将(追授)145师师长 1937年11月30日安徽广德(自杀)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姚中英少将 156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司徒非少将 160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22日山东莒县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邹绍孟少将 124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赵渭滨少将 122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 1938年3月28日河南修武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年4月22日内蒙黄油干子周元中将 173师副师长 1938年5月9日山东蒙城李必藩中将 23师师长 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黄启东少将 23师参谋长 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方叔洪中将 114师师长 1938年6月山东菏泽冯家场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年9月23日山东冯安邦中将 42军军长 1938年11月3日湖北襄阳林英灿少将 152师副师长 1939年1月13日广东清远李巩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张谞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王禹九少将 79军参谋处长 1939年3月26日江西高安陈安保中将 29军军长 1939年5月6日江西龙里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 1939年5月18日河北迁安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1939年1月9日山东莱阳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1940年1月3日江苏望乡台丁炳权中将 197师师长 1940年1月25日江西武宁郑作民中将 2军副军长 1940年2月3日广西昆仑钟毅中将 173师师长 1940年5月9日湖北苍台(自杀)张自忠上将(追授) 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张敬少将 33集团军高参 1940年5月16日湖北南瓜店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1940年5月河南遂平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 1941年5月9日山西台砦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 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 1941年5月9日山西台寨唐淮源上将 3军军长 1941年5月12日山西悬山(自杀)寸性奇中将 12师师长 1941年5月13日山西毛家湾(自杀)金崇印少将 17军参谋长 1941年9月16日山西横水镇石作衡中将 70师师长 1941年9月6日山西绛县赖传湘中将 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4日湖南梁家段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5日甘肃李翰卿中将 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年9月27日江西上高武士敏中将 98军军长 1941年9月29日山西东峪朱世勤中将暂30师师长 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左权少将第8路军副总参谋长 1942年 5月25日山西辽县(现左权县) 戴安澜中将 200师师长 1942年5月26日缅甸茅邦村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 1942年6月23日山西张翁村胡义宾少将 96师副师长 1942年7月缅甸埋通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 1942年8月山东唐王山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1日山东城顶山张少舫少将 113师参谋长 1943年2月21日山东城顶山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943年5月山东江春炎少将 114师参谋长 1943年7月4日山东邹县彭士量中将(追授)暂5师师长 1943年11月15日湖北石门许国璋中将 150师师长 1943年11月21日湖北诹市(自杀)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 1943年12月1日湖南常德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 1944年5月5日安徽颍上李家钰上将 36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陈绍堂少将 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周鼎铭少将 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年5月21日河南秦家坡王剑岳少将 8师副师长 1944年6月10日河南灵宝王甲本中将 79军军长 1944年9月7日湖南东安阚维雍中将(追授)131师师长 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自杀)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自杀)吕旃蒙少将(追授)31军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广西桂林齐学启中将 38师副师长 1945年5月13日缅甸仰光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1945年6月浙江孝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导语: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49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
其夫人李敏慧悲痛绝食七日而死。
抗日第一将领首推张自忠将军,他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张自忠殉国后,日本军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当日,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夜间突袭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
日军为免伤到张自忠遗体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
蒋介石将张自忠迁葬重庆,在码头迎接张自忠将军时,蒋介石抚棺大恸,十余万百姓流泪。
1943年,周恩来评价张将军:“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
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国一役。
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治安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抗战军人之魂”。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人,陆军上将军衔,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仁安羌之战以一团兵力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
胡康河谷战役击毙日军3200余人。
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6800余人。
第二次缅战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1937—1938年)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何应钦1.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0集团军商震第32军商震(兼)骑兵第14旅张占魁第1集团军宋哲元第53军万福麟第77军冯治安第181师石友三第17师赵寿山骑兵第3军郑大章第68军刘汝明(直属)第92军李仙洲(直属)第106师沈克(直属)第118师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2.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第3军曾万钟第9军郭寄矫第14军李默庵第93军刘戡第15军刘茂恩第17军高桂滋第19军王靖国第47军李家钰第61军陈长捷第14军团冯钦哉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第35军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金宪章骑兵第1军赵承绶骑兵第2军何柱国第18集团军朱德第66师杜春沂(直属)第71师郭宗汾(直属)第33军孙楚(直属)第34军杨澄源(直属)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3.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作区:苏浙方面兵力——第10集团军刘建绪第28军陶广第70军李觉第79师陈安宝暂13旅杨永清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第19集团军罗卓英第18军罗卓英(兼)第79军夏楚中第25军万耀煌第73军王东原第23集团军唐式遵第21军唐式遵(兼)第28集团军潘文华第23军潘文华(兼)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周志群(直属)游击总司令黄绍竑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在外。
4.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余汉谋第62军张逵第63军张瑞贵第64军李汉魂第8军团夏威独9旅李振良独20旅陈勉吾虎门要塞司令陈策以上共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要塞守备部队在外。
抗战名将李宗仁作者:秦沣来源:《新西部》2015年第07期北伐战争,他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并立下战功;抗日战争中,他首提“焦土抗战”,率领第五战区取得台儿庄大捷,为他带来莫大的荣誉。
晚年,他从美国辗转回到祖国怀抱,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为自己留下“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身后评价。
在徐州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院子里,伫立着一尊铜质全身塑像;而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展厅里,也有一尊铜质半身塑像。
两座塑像的主角是同一个人:李宗仁。
1938年1月至5月,李宗仁率领的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其中,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
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李宗仁曾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1948年甚至官至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和代总统,但台儿庄大捷,显然是李宗仁传奇一生最辉煌的亮点。
北伐战将1891年8月13日,李宗仁出生于广西桂林县西乡村一个耕读人家。
他6岁就进了私塾,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
14岁入读临桂县立二等小学,李宗仁接连两学期坐了“红椅子”—学习成绩排名最末的一位学生,名字下方用红笔画一个勾,就像坐上一把椅子,于是只好辍学回乡。
后来,李宗仁去桂林一家纺织习艺厂当过学徒,但每当独立操作,总是以失误而告终。
1909年,对李宗仁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他考上了广西陆军小学。
这所学校的总办,正是后来享有盛名的蔡锷将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发生,很多陆军小学学生加入学生军,准备北伐。
李宗仁虽报了名,但因名额有限未能参加。
北伐军离桂后,陆军小学更名为陆军速成学堂。
李宗仁毕业那年,学校又改名为“将校讲习所”,归广西军阀陆荣廷管辖。
李宗仁在讲习所担任了准尉见习官,不久升为中尉。
1916年,李宗仁加入护国军,参加了讨伐龙济光的战役,因指挥出色由排长升为营长。
洛阳市高中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进行了参议员选举工作,最后选出由共产党员为参议长、2位国民党员为副议长,共计参议员197名的临时参议会,其中共产党员参议员46人,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落实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以扩大C.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D.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战主战场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参议员选举工作体现了三三制原则,有利于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材料涉及了各个阶级,排除B项;1945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倡导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战的主战场,排除D项。
故选A项。
2、1948年初,彦涵前往石家庄获鹿县大河村持土改运动。
随着土改的深入,大河村随即开展了选举工作,用原始的投豆子的方法选举村长。
根据这次选举,彦涵创作了《豆选》。
该作品体现了A.中国传统的文人画风格B.解放区已实现农民自治C.农民的民主意识已觉醒D.广大农民文化素养较高答案:C解析:根据“随着土改的深入,大河村随即开展了选举工作,用原始的投豆子的方法选举村长。
根据这次选举,彦涵创作了《豆选》。
”可得出当时的农民已经能够参加选举,反映出他们的民主意识已经有所觉醒,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现实的场景,不是文人画的写意风格,排除A项;B项不能体现,排除B项;从选举并不能体现文化素养的提高,排除D项。
故选C项。
小提示:3、三大战役期间,国民党认为“大规模会战绝不是没有后方补给线的共军所能胜任的,不单是武器弹药的消耗无法补充,就是几十万人每天所需的粮食,亦会无法供应的。
”这一论断A.产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C.符合此后战争的基本走向D.准确分析了民心的向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三大战役期间……大规模会战绝不是没有后方补给线的共军所能胜任的……就是几十万人每天所需的粮食,亦会无法供应的”可知,材料中国民党认为共产党没有后方补给,是不可能取得大规模会战的胜利,这一论断低估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B项正确;三大战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项;这一论断不符合此后战争的基本走向,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排除C项;材料没有准确分析民心的向背,排除D项。
国民党军各个时期战斗序列国民革命军(简称革命军、国军)是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师法当时苏联共产党军事制度后创设的一支主力重要军队,也是中华民国在北伐后到行宪前的国家武装力量,为中华民国国军的前身。
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将领和军官均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
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是主要的武装力量。
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国统一,国民政府定于一尊,国民革命军也被称为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军”、“国府军”,并同时效忠党与国家,期间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对内对外之战争。
至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成为完全效忠国家的武装力量。
北伐创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国民革命军未成立前,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军阀作为武力基础,但是在六一六事变后孙中山决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于中国国民党思想的军事武力。
为此,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
面对这批非我族类的军队,当时盘据在广东省的各路军阀皆想尽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黄埔军校培育出之军官团发动之东征成功击溃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势力,国民党军系势力自此站稳脚步逐渐扩充。
1925年7月,护法政府于广州改组为国民政府,其军事最高领导组织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
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
“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
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虽然黄埔军校提供了一定军力让国民政府控制广州,但这几千人守省有余,要打垮其它军阀仍差距甚远,为了弥补军力差距国民政府不断以纳降改编的方式吸收各地的军事武力。
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及吴铁城的“警卫军”、并和广东的“潮梅军”等合组为第六军,军长程潜。
一、司令长官、高级参谋:
司令长官:李宗仁
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孙连仲、孙震
参谋长:徐祖贻、王鸿韶
副参谋长:王鸿韶
司令长官办公室专任高级参谋:张寿龄中将
中将高级参谋:黄建平、林赐喜、乔商伦、温翘生、李宗清等
少将高级参谋:莫敬修、王润民、温庭秀、梁寿笙
二、五室
1、秘书室:少将秘书长:周天游少将机要秘书:黄雪村
2、侍从室:中校参谋:韦志明
3、顾问室:顾问:石颍
4、机要室:少将主任李扬(兼电务科科长)上校科长谭耀东
5、调查室:少将主任冯澍上校秘书单鸣皋
第一科科长黄宝崇上校
第二科科长谢汝范上校
第三科科长庞郁生上校
三、八处
1、参谋处处长:吴仲直、高松元少将
第一科科长李克壮少将
第二科科长郭克壮少将
第三科科长梁家驹、郭银光、霍冠南上校
第四科科长吴纪新
2、交通处处长:梁寿笙少将
第一科科长李心五上校
第二科科长王遵上校、唐真如
3、副官处处长:农之政少将副处长:林绍宗
第一科科长姚明上校
第二科科长孙慕风上校
第三科科长潘林新上校
4、军需处处长:何福荣副处长:梁克鉴
第一科科长关仲芳上校
第二科科长党云上校
5、军务处处长:梁家齐少将副处长:臧汉光
第一(人事)科科长:刘廷弼、臧汉光(后)、黄榜魁(继后)
第二科科长:周仲宣、臧汉光(兼)
6、卫生处处长:项碩下设书记室、军医科、医务科、视察科、医务所。
7、军法处处长:唐星、黄敬修少将下设秘书科、承审科、军法科、人事科、副官科。
8、军械处处长:某某下设第一、二、三科、副官科、仓库、制造工厂。
9、长官部直属碟报组:
第一组(上海组)组长:何益之
第二组(安陆组)组长:王俊、温盛华(后)
第三组(信阳组)组长:凌士祥
四、各部会
1、兵站总监部:总监石化龙,后由张超继任。
2、战区政治部:主任韦永成,秘书尹冰彦
3、光谷警备司令部:司令先后有王家本、刘剑奇、苏新民、梁家齐。
4、通讯指挥部:训练科、器材科、会计科。
5、高级作战人员训练班:主任李宗仁兼,副主任由战区部队各集团军副总司令以上人员轮流担任,教务长高翼云,办公室秘书主任尹冰彦兼。
6、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团长李宗仁兼,教育处处长张任民、张寿龄,政治处处长韦永成兼,人事处处长某某,会计处处长某某,医务所所长孙荫坤,第一大队(军官队)队长谭小侠,第二大队(军官队)队长周仪,第三大队(学员队)队长张敬。
7、物资资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调查科、储运科、调配科。
8、粮食购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调查科、购屯科、调配科、社会情报调查组。
9、经济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人事科、管理科、计划科、交通站。
10、前线出版社:下设商务科、承印科、会计科。
11、阵中日报社:社长韦永成,经理刘江凌
12、特务团团长:高某,下辖3个营,
第一营营长:秦鸿
第二营营长:覃国培
第三营营长:长江超
13、别动军第六纵队:队长徐志道,参谋长曲云章
14、无线电队:队长白中坚
15、通讯连连长:潘光宽
16、汽车队
17、工兵:工务长许国
18、炮兵指挥官:张广厚
19、军风纪视察团团长:石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