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课件与期末重点 (6)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39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重点Parasite2019.01.21第一章1: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2: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3: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的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是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等道理4: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的服务•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5: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警惕和地抵制错误的人生观•明确成就出彩人生的途径6:人生价值人的生命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第二章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3:大学生应该确立怎么样的人生追求,为什么?•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想。
②一个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的人,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
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到一起时,才能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202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
习资料考点完整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复资料的完整考点。
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考点:
1.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 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内涵
-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 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2. 法律基础部分:
-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 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点
- 法律的分类和层级
- 法律的产生和变动
- 法律的适用和解释
3. 法律与社会秩序: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法律与俗的关系
- 法律与风俗的关系
- 法律与规则的关系
- 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4. 法律与公民权利:
- 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种类
- 公民权利的内容和保障
- 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义务
- 公民权利的行使和维护
5. 法律与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的概念和重要性
-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 公民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 政府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以上是202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考点的完整内容。
希望这份资料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一、思想道德修养: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2历史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人生观、价值观与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要求。
6.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内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衔接、适应和反映。
2. socialist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的层级与体系:-国际法与国家法;-立法与行政法规;-法律的等级与适用。
-立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律层级与法律条文的表述方式;5.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性质与种类;-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6.婚姻法与继承法基本规定:-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禁止行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民事责任与救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救济的种类与形式;-责任法的构成要件与责任的限制。
8.刑法基本概念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任务与原则;-刑法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犯罪法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思修大一期末考试重点2023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通过系统的道德知识、思想方法和法律法规知识等的教学,培养大一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总结思修大一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思修的基本概念思修课程的基本概念是学生们理解思修课程的基础,也是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思修的定义、学科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知识点。
思修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二、思修的价值观与道德建设思修的价值观与道德建设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考试中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的来源和作用,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关注当代社会道德困境、道德建设的路径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等相关知识点。
三、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思修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特点和法律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思修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重要性以及实践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
同时,学生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期末考试的重点。
学生需要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此外,学生还要重点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思修大一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如上所述,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重点,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是创新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4.注重知行统一3.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人事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