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并购饿了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24 KB
- 文档页数:4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与思考作者:张启越康晓娜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2期摘要:当今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在扩张自己的势力,抢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意图解决人们的所有在线生活问题。
面临产业的激烈竞争,对于想要迅速扩张并占据市场份额和话语权的企业来说,并购是一种优选策略。
通过分析阿里巴巴的扩张之路,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走的是兼并与扩张的发展道路。
而如今,中国外卖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阿里新零售布局的展开,催生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
本文对外卖市场以及俩家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着重分析了该案例的并购动因,并对互联网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阿里巴巴;饿了么;并购一、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外卖市场规模正不断增长,随着外卖市场的逐渐普及,增速有所放缓,预计未来两年仍可达20%左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在线外卖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662.4 亿元,增长率为33.0%。
2017 市场规模达2000 亿元大关,2018 年外卖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 亿元。
2016 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用户达2.6 亿人,2017 用户超3 亿人,预计2018 规模将超至3.7 亿人。
中国外卖市场发展不容小觑。
其中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占据市场份额为94.1%,未来在线餐饮外卖市场将不会出现大型平台,随着用户红利的的逐渐消失,各个平台都有其盈利压力,因此“三足鼎立”的局面难以维持,在线外卖平台出现巨头之间互相抱团并购是必然之势。
2012-2018 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长模况二、案例回放2018 年4 月2 日,一个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尘埃落定,独角兽饿了么没能熬过2018 年的春天,而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在向本地生活的纵深拓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4 月 2 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并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 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摘要: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此次收购既是阿里集团出于补充自身生态系统短板的战略考虑,亦是饿了么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
本文开篇首先梳理饿了么公司简要情况,接着从阿里巴巴、餓了么和财务投资人三方角度分析收购对各方的利益,最后给出案例分析中所得启示。
关键词:阿里巴巴;饿了么;收购一、公司概况“饿了么”起源于张旭豪、康嘉两位85后大学生创业者在2008年成立的上海校园线上订餐平台,旨在解决大学生订餐体验差、餐饮外卖服务水平低的痛点。
2009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通过整合线下餐饮品牌和线上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在线外卖送餐服务。
经过多年餐饮外卖市场深耕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专业餐饮O2O领军者和餐饮业数字化领跑者。
随着餐饮外卖市场的迅猛发展,各方资本竞相介入以获取财务收益。
根据统计显示,饿了么成立至今共经历A-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超过122.35亿元美元。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14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张旭豪出任饿了么董事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出任饿了么CEO。
二、案例分析从2013年美团外卖成立,2014年百度外卖成立BA7三巨头入局,至2015年各路资本竞逐外卖市场,各餐饮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抢占市场份额,到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收购事宜,资本市场在追逐风口的同时也承受着补贴大战现金快速耗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漫无止境的补贴大战更令套现出场成为奢望。
阿里巴巴及蚂蚁金金服以全额95亿美元现金收购饿了么,在实现自身战略需求之外也令众投资人松了一口气,本文接下来将对此逐一分析。
(一)收购方:阿里巴巴1.完善阿里生态体系,助力“新零售”战略发展阿里巴巴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电商龙头,在线下流量日趋收割殆尽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急需挖掘更多元的流量入口和更广阔的消费场景。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催生出了大量新兴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成为当今一大热门行业。
为增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实力,对中小型互联网公司进行并购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现如今,互联网公司并购成功案例逐年增长,同时失败案例也在随之增加。
在进行并购时,财务风险控制不力是造成并购无法成功的核心影响要素,所以互联网公司在实施并购活动过程中,能否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文主要围绕着阿里巴巴公司对饿了么平台进行并购这一案例来展开分析,对企业并购以前面临的估值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公司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面临的融资支付风险,研究了公司在完成并购行为之后所面临的公司战略、公司文化、财务机制整合风险。
通过对公司所存在的风险展开事前、事中、事后的剖析,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财务风险应对举措,获得了论文的研究结果,这些学术成果对互联网公司存在显著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阿里巴巴;饿了么;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一、财务风险研究(一)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研究信息不对称具体来说指的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相关参与主体持有的信息不够均衡,并购者无法全面的获取收购者相关的财务资料、管理架构、核心资源等信息,目标公司为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通常会试图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以期可以在公司价值评估上占据上风。
阿里巴巴公司与饿了么两个公司均是互联网服务公司,然而两者的业务不存在重叠交叉之处。
对阿里巴巴来说,主营业务侧重于线上电商业务,所以在外卖市场的开拓方面优势并不显著,能够获取的关于外卖行业信息较少,对外卖行业了解较少。
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相分离,很有可能引发委托代理问题。
饿了么平台的创建队伍为保障自身的权益,为阿里巴巴大股东提交的信息或许不够全面精准,很容易引发信息不对称风险。
并且本次并购活动从中受益最多的主体为饿了么创始团队,为了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利益,团队必然会试图提高并购价格,从而获得更大利润,其很有可能实施粉饰财务信息的行为,这样一来,会造成阿里巴巴面对巨大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
被马云95亿美金收购的饿了么还能活多久?前天,阿里巴巴95美金全资收购饿了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这个事情分析的已经很多,何玺也谈谈我的看法。
一、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为了新零售、对抗美团点评、为了外卖骑士军团?有人说,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是为了新零售,为了对抗美团点评,为了外卖骑士军团。
理由如下:新零售,这是马云这两年主推的战略之一。
在零售领域的布局上,这些年马云一直是买买买的状态,买下银泰商业,入股三江购物、新华百联集团等进行战略合作,通过零售通接入了屈臣氏、周黑鸭等零售业态,开设盒马鲜生、无人店等,大力进军零售业。
截止目前,阿里巴巴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庞大无比的零售网络,一个尽可能覆盖消费者生活场景的零售网络。
本次收购饿了么,也是马云构建新零售网络的一部分,是为了覆盖消费者在“吃”上的生活场景。
对抗美团点评,这个也是有理由的。
据美团回应阿里收购饿了么的公告显示,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全球领先。
在外卖市场,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62%。
而据易观《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2017全年,饿了么(含百度外卖)占据外卖市场50.6%的份额,美团外卖则为41.8%。
不管是美团公告引用的数据还是易观的数据,都说明美团点评是中国外卖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更为重要的是,外卖业务只是美团点评业务的一部分,除开外卖,美团还涉及了众多消费生活的业务:电影演出、酒店住宿、休闲娱乐、周边游、机票火车、景点门票、家装、汽车服务、家具家具、动物植物等。
对比一下美团点评和淘宝天猫的业务,是不是感觉越来越像?除了美妆、服饰、家电数码等品类外,美团可以说就是一个生活消费的电商平台。
这个很致命,因为生活消费是一个年产值达30万亿的大市场,远大于电商市场。
这才是马云新零售想要占领的市场。
为了这个市场,马云也要买下饿了么,以为它是与美团点评形态最为相近的。
为了外卖骑士团,是因为配送时效是新零售的关键能力之一。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阿里巴巴计划收购饿了么,这个交易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历史上最大的外卖行业并购案之一。
然而,这种收购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像这样的交易可能对阿里巴巴的财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阿里巴巴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交易的成功和减轻投资的风险。
首先,阿里巴巴需要确定并购金额的合理标准。
为此,阿里巴巴应该首先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未来收益以及当前的市场行情。
确定这些因素的独立评价将帮助公司确认合理的并购金额。
这样,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存在的付款过度或不足的风险。
其次,在进行任何并购之前,阿里巴巴应该评估目标公司的财务状态,以确定它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在进行收购之前,阿里巴巴需要仔细查看饿了么的现有资产及负债情况。
综合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中的税前收入,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可以提供有关目标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信息。
如果存在任何不稳定因素,那么阿里巴巴应该考虑重新审查或重新评估收购的价格。
第三,准确评估并购过程可能出现的融资成本、税收成本和流动性风险。
由于收购费用通常以股权或现金支付,阿里巴巴需要确保收购交易完成后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
如果要以股权支付,公司需要澄清交易的影响,以及影响和步骤。
同时,以股权支付收购也可能意味着未来的股票稀释风险,公司应该在制定收购方案时考虑这一点。
最后,阿里巴巴应该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制定收购后的经营计划。
这样做可以更好的理解目标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力、风险和机会。
同时,还可以在交易结束后能够更好地整合目标公司,以确保后续业务情况的顺畅。
阿里巴巴还需要确定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在交易完成后继续工作,并确定如何整合其组织结构。
总之,收购交易经常是很复杂的。
阿里巴巴必须对这次收购事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成功执行,并降低可能的风险。
通过并购,阿里巴巴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业务的规模,同时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领导地位。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以阿里并购饿了么为例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展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之一,并购作为一种产权运动形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之间出现了并购浪潮。
与企业的自身积累相比较,并购有显著的时间上的优势,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协调形成各个环节,使企业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与以往企业的传统扩张方式相比,并购可以在短期内凸显其自身的优势,快速扩大企业规模,相互配合。
使企业充分的感受到扩大企业规模为其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在研究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的基础上,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首先,了解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其次,结合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研究阿里巴巴并购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继而分析引起并购财务风险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存在高估的风险,第二是存在并购整合的风险。
并对并购企业风险的防范提出了谨慎地选择并购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优化融资渠道以及灵活选择支付方式等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阿里巴巴,饿了么,防范措施The financial risk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its prevention-Take Alibaba for exampleAbstractMerger and acquisition(M&A) is one of the effectual way for enterprises to scale up. As a basic form of enterprise’s property right change, M&A has become the major way for enterprises to grow. In recent years, Internet firms set off a wav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xpansion mode which accumulated by enterprises themselves, M&A has an obvious time advantage, which can rapidly expand the enterprise’s scale and form a synergy of all aspects, enable enterprises to fully enjoy the benefits of economies of scale. M&A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mprove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 is the core of the M&A risk.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inancial risk of Internet enterprise M&A and discus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Internet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financial risk of M&A and its prevention,This paper takes alibaba'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leme as an example. Secondly, based on the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inancial risks brought by Alibaba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irdly, this paper analysed two problems which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risk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 first one is the risk of overvaluation; the second one is the risk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tegration. Finally we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ernet enterprises' M&A risks, such as choosing the timing and target of M&A prudently, choosing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s, optimizing financing channels and choosing flexible payment methods.Keywords: Merger and acquisition(M&A), Financial risk, Alibaba, Eleme, preventing risk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研究方法、内容 (1)1.3.1国外研究方法 (1)1.3.2国内研究方法 (2)1.3.3研究内容 (2)2.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的理论 (3)2.1企业并购及财务风险的定义 (3)2.1.1企业并购的定义 (3)2.1.2财务风险的定义 (3).................................................................................................................................................................................2.2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4)2.2.1估值风险 (4)2.2.2融资风险 (5)2.2.3财务整合性风险 (5)2.2.4 外部环境风险 (5)3.阿里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 (6)3.1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6)3.1.1并购方 (6)3.1.2被并购方 (6)3.2阿里收购饿了么的具体收购过程 (7)3.3合并前后饿了么经营情况对比 (8)3.4财务风险分析 (8)3.4.1盈利能力分析 (8)3.4.2偿债能力分析 (8)3.4.3财务杠杆分析 (13)3.4.4投资估值风险 (13)3.4.5支付风险 (14)4.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 (15)4.1 价值高估风险 (15)4.2 并购整合风险 (15)5.企业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16)5.1谨慎地选择并购的目标 (16)5.2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 (16)5.3优化融资渠道 (16)5.4灵活选择支付方式 (17)结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绪论1.1研究背景并购不是资产的简单合并,而是一个相对高风险,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的绪论各大互联网企业为了在市场中争夺一席之地,展开了强烈的竞争。
而提高竞争力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并购。
虽然 2018 年和 2019 年这两年全球经济有所下行,但是互联网并购势头依旧强劲。
并购交易量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并购的金额也大幅增加。
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由于并购双方规模不同,并购双方公司有不同的运营状况、资金情况、并购过程中会存在大量导致并购失败的风险。
并购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成为并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因而需要对并购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全方位把握其中的风险,从而促使并购的风险最低化、收益最大化。
达成企业并购的目的。
然而,在近期大量的互联网并购案例中,由于财务风险直接导致并购案件失败也屡屡发生。
所以,如何能有效的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对互联网企业尤为重要。
1研究背景现如今,全球都进入信息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行业快速席卷全球,世界的企业模式和商业格局也因互联网而改变,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网民的规模为8.54亿,新增网民2589万,互联网普及网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
互联网大面积的普及,促使一些互联网公司不断的壮大和发展,成为超级大公司。
由马云领军的阿里巴巴集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壮大成为互联网企业中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公司。
互联网经济中涌现的大型企业,有着与传统行业不同的经营模式,发展中存在诸多差异。
同属于互联网公司的阿里巴巴和饿了么同样具有互联网企业独特的行业特征。
一是借助互联网的特征,其客户群是针对全国乃至全球范围,二是用户信息在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托。
就阿里巴巴来说,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用户浏览,偏好和消费的数据,才可以针对性的对特定产品进行营销。
然而,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想要快速,低成本的获取大量且有效的客户信息的重要手段就是并购。
并购是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客户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该方法能够使企业迅速的发展。
收稿日期:2022-10-06作者简介:李雅雯(1998-),女,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李雅雯(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乌鲁木齐830012)摘要: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掀起一股并购潮。
但部分互联网企业并购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如何有效识别与防范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以并购风险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了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并为互联网企业并购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3)04-0067-04一、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用互联网的公民数量暴增。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
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以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悄然兴起。
据《2021年四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达12.4万亿元,市值位于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市值为全行业的77.1%。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这些企业往往通过投资、并购等手段来扩大规模。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发生大量并购事件。
据人民资讯报道,2010-2020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事件达542起。
互联网企业的并购不仅数量较多,金额也较大。
但这些并购行为并不都是成功的,也存在不少失败案例。
例如,腾讯并购易迅、百度并购91无线等。
由此可见,我国部分互联网企业存在盲目并购的现象。
估价过高、战略有误等风险因素很可能会造成失败的结局。
所以,对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过程2016年4月,阿里巴巴向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
2017年4月,阿里巴巴与旗下蚂蚁金服向饿了么增加4亿美元投资。
2017年6月,阿里巴巴追加10亿战略投资,获得饿了么32.94%的股份,超过饿了么创始人兼CEO 张旭豪团队持股。
管管荟萃企业并购之下的财务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卢朵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获取外部资源,热衷于外延式扩张。
并购作为企业外延式扩张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公司规模,使上市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以及跨越式成长。
本文通过分析阿里巴巴与饿了么两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企业合并动因进行探讨,并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产生的启示,以推动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有效施行,使得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并购;阿里巴巴;饿了么;财务绩效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在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是一股热潮,其利用资金优势,整合有限资源,扩大公司规模,迅速抢占市场,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相较于通过自主发展来实现企业规模扩大的方式,并购战略的实施更加能够节省成本、节约时间并成功实现扩张”然而,并不是任何的并购均可以取得成功,对目标公司超额估价、过度支付高额并购溢价以及并购整合不到位是导致上市公司并购低效率、亏损甚至退市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岀建议,企业并购要明确目标、优化投资、合理估价、注重整合以及防范风险”一、并购案例基本概述(一)并购双方情况简介1.并购方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9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艰难险阻之后,真正成长为了电商行业的巨头,从当初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现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在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前100强中,阿里巴巴集团排名第一位”2.被并购方饿了么”饿了么是以本地平台为基础,围绕外卖、餐饮、新零售等业务进行多方面发展”截至目前,饿了么在线外卖平台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区670多个市以及1000多个县”作为020的商业发展模式,饿了么更是开始涉足无人机行业,运用智能调度系统、无人机配送等新型功能,契合了新时代新需要的企业发展特点”(二)并购实施情况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功并购饿了么”此次并购,阿里巴巴集团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饿了么,成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历史上的瞩目举措,这促成了互联网企业并购中的最大金额交易事项”阿里巴巴方面透露,本次并购结束之后,饿了么依然保持独立品牌,进行独立运营”同时,饿了么在拥有自身资源的基础之上,将能够进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产业、技术、新零售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全新、有力的支持”此时饿了么方面也表示,在接受阿里巴巴收购之前,也有很多财务投资者仍然想要对其进行投资,但是因为考虑到自身长期的战略发展,所以选择了在新零售领域最强、有着最完善生态的阿里巴巴集团”—、并购动因(一)阿里巴巴方原因1.巨大外卖市场的吸引力”随着外卖行业的大肆扩张、普及,其增速放缓,但就2018年的市场来看,外卖行业仍是财务投资者值得投入的巨大盈利市场”这其中,饿了么占据34.1%的外卖市场份额,取得外卖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业绩”随着饿了么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会呈现良好上升状态,阿里巴巴收购这么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说是强强联合,锦上添花”2.更好地帮助阿里实施新零售布局”2018年阿里的物流配送业务遭遇到了短板,已经不能满足其业务需求了;而饿了么的无人机配送以及智能调度系统能够高效地实现同城物流快速配送,吸引顾客增多订单业务量,提高效率,可以解决阿里巴巴在配送方面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饿了么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成为阿里巴巴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的物流基础设施”(二)饿了么方原因1.获得雄厚的资金保障”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18年的财年报告显示:阿里巴巴2018年财年收入突破IPO以来的最高值,达到了2502.66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岀,阿里巴巴的实力是很强大的,是全球比较大的经济体之一”饿了么被阿里巴巴全资并购了之后,可以获得阿里巴巴巨大的资金支持,能够更好地独立经营、保持独立品牌,同时可以获得阿里巴巴在技术、服务以及雄厚资金方面的支持”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首先,饿了么的具体业务较为单一,目前只涉及外卖、餐饮产业链等方面”而与竞争对手美团相比,自从美团加入腾讯之后,其资金链得到不断补充发展,饿了么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当饿了么被阿里全资收购了以后,可以更好地建立起贸易壁垒,也使得阿里体系内的商店和用户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消费关系,形成一个更加协同的体系,使得饿了么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三、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评价(一)财务风险分析此次收购饿了么,是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882021年第5期管管荟萃元的现金交易进行的,现金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股权融资所带来的股权过于分散的情况,同时也能减少债券融资所带来的企业杠杆率过高的情况。
1引言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并购这一经济现象成为扩大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在近几年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互联网行业飞速成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水平提高的主力军。
如今,互联网与国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满足国民日益提高的需求,互联网企业不再只关注自身的领域,开始在其他领域当中大显身手。
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这一途径快捷地抢占其他领域的市场。
尽管互联网企业并购的案例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其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并购虽然是扩大企业规模和企业经营的快速便捷手段,但在其过程中蕴含的巨大风险仍是阻碍企业并购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从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2018年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研究典型互联网企业并购的动因和财务风险,为相关互联网企业能进行成功的并购提供参考意见。
2并购双方简介第一,阿里巴巴集团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于1999年6月由马云领导的团队创办,是一家主要致力于B2B 的电子商务企业。
第二,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简介。
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创办。
作为一家创业型企业,在创始人张旭豪的领导下,饿了么网站于2009年正式上线,并且随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消费者当中打下良好的口碑,饿了么逐步成为中国外卖行业的领跑者。
3并购动因3.1阿里巴巴并购动因3.1.1扩大市场,提高占有率饿了么当中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交易的比例高达96.7%,加入饿了么的商户数达到了200多万,饿了么的服务覆盖2000多个城市,并购饿了么能尽快将阿里巴巴带入这个领域。
3.1.2新零售的战略布局态势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而饿了么的平台将阿里巴巴的线上互联网技术与线下的大量零售商进行对接,实现资源互补,为之后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布局作出巨大贡献。
3.1.3获得良好的配送系统和相关业务的数据信息,实现资源整合2006年10月,口碑纳入阿里巴巴旗下,了解了其登陆用户的基本喜好信息。
企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分析:阿里巴巴和饿了么合并一、案例背景阿里巴巴集团,中国一家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旗下拥有包括淘宝、天猫等在内的多个知名电商平台,以及支付宝、菜鸟网络等金融科技和物流平台。
而饿了么,也是中国领先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为用户提供餐厅在线点餐和外卖服务。
随着互联网普及,外卖订餐市场迅速增长,阿里巴巴看中了饿了么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于是决定将其并入集团。
二、案例过程2018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打造一家全球领先的新零售平台。
按照协议,阿里巴巴将以处理饿了么的业务为基础,同时投资价值共计20亿美元。
此后,阿里巴巴和饿了么分别投资了菜鸟网络,并控股该公司。
该合作使阿里巴巴能够进一步发展其物流网络,并提高其与餐饮和外卖行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8月,经过数月的洽谈,阿里巴巴宣布将以95%的股权收购饿了么。
作为收购的一部分,阿里巴巴将向饿了么注资12亿美元,并收购其持股人合共持有的产业链及业务资产。
此次收购标志着阿里巴巴在外卖订餐领域的进一步扩张,同时也巩固了其在中国电商市场的地位。
三、案例分析1. 市场优势的整合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成功整合了外卖订餐市场的领先品牌和用户资源。
饿了么在外卖订餐领域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而阿里巴巴则拥有庞大的电商平台和物流网络,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可以实现互补发展,提升市场份额。
2. 集团战略的落地此次并购是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将饿了么纳入集团体系,有助于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全球新零售平台。
通过整合电商、金融科技、物流和外卖订餐等业务,阿里巴巴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市场竞争的强化互联网外卖订餐市场竞争激烈,各家巨头争相布局。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提前进入市场,拿下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此举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抵御其他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阿里巴巴对饿了么的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为了避免财务风险,阿里巴巴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进行尽职调查:阿里巴巴在进行并购前,会对饿了么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其尚未公开的财务信息,以此评估风险。
2.确保合规性:阿里巴巴会要求饿了么在并购前进行全面的审计,检查其税务、财务、合规性等方面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风险保障:阿里巴巴会为饿了么提供一定程度的财务保障,确保其未来的运营能够稳定发展,同时对于饿了么的财务风险承担一定的责任。
4.合理控制风险:阿里巴巴会在并购后对饿了么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未来的运营稳健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阿里巴巴将能够有效控制饿了么的财务风险,确保并购的成功实施,同时保障公司的未来发展。
- 1 -。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动因及绩效研究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动因及绩效研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一直在不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2018年,阿里巴巴宣布将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线餐饮平台饿了么。
这一并购交易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这一合并的动因及其绩效。
首先,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动因之一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其电商帝国的版图。
阿里巴巴一直在推动“新零售”战略,旨在将线上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提供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
而饿了么的在线餐饮平台与阿里巴巴现有的电商和支付平台相辅相成,能够为阿里巴巴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商业机会。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扩大了在餐饮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O2O(线上到线下)领域的领导地位。
其次,阿里巴巴也看中了饿了么庞大的用户基础。
作为国内最大的在线餐饮平台,饿了么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广泛的用户群体。
阿里巴巴凭借其庞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可以将更多的用户引入其生态圈。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并,阿里巴巴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和用户留存率,从而构建更为强大的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看中了饿了么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优势。
饿了么在餐饮外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拥有庞大的餐厅合作伙伴和配送团队。
这些资源将为阿里巴巴提供更高效的供应链和物流解决方案,支持其在新零售领域的快速发展。
阿里巴巴还可以借助饿了么的线下配送网络,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实现更快速、更便捷的商品配送。
在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之后,这一战略决策取得了显著的绩效。
首先,阿里巴巴通过饿了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订购外卖,享受更加便捷的餐饮服务。
其次,阿里巴巴通过与饿了么的合并进一步挖掘了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最后,阿里巴巴通过整合饿了么的资源,提升了供应链和物流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而做出的战略决策。
1并购方基本情况
(1) 阿里巴巴集团概况。并购方: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于1998年底,总部位于中
国杭州,并在硅谷和伦敦设立海外分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是B2B电子商务的知名品牌,
是中国最大、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
式上市。在2016年10月的阿里云人居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新
零售”的概念,并宣布了计划。
(2) 上海拉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概况被收购方:上海拉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饥
饿),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本土生活平台,主要从事网上外卖、新零售、即时送货和
餐饮供应链。[1] 我们以“一切30分钟”为使命,致力于用科技打造本土生活服务的
o2o平台。在配送方面,促进了中国餐饮的数字化进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就餐方式,
极大地促进了餐饮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该公司已覆盖2000个城市、130
万家餐厅、2.6亿用户和超过300万名乘客。2017年8月24日,饥饿莫言正式宣布合并
百度外卖。
并购动机
(1) 新的零售计划需要实施。”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结合将催生新的零售业,“作为
B2B电商企业,阿里巴巴有丰富的线上经验,但缺乏线下经验。离线这个区域,可以说
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个空白领域。如果你白手起家,白手起家构建整个离线系统,
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技术和人脉,这是一个不理性的商业决策。[2] 而饿摩正好拥有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一家成熟的o2o企业,正好满足阿里巴巴线下业务发展的需要。
有数以百万计的全职和兼职骑手队伍。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他们可以使自己的业务
不再局限于外卖行业,而是可以与阿里巴巴共享资源和渠道。通过饥肠辘辘的线下分销
平台和阿里巴巴的网购平台,如淘宝、支付宝,线上线下的壁垒被打通。
(2) 协同作用的需要。阿里巴巴并购饥渴,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形成“1+1>2”
效应。通过内外合作相结合,两家企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收购方可以为被
收购方提供资金,促进其发展。
从两者的共同点来看,阿里巴巴副总裁王磊和原阿里巴巴健康CEO担任CEO,可以
实现技术、管理和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弥补缺陷。同时也为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在此次并购的基础上,饥饿莫言还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资金支
持,弥补月初的巨额补贴损失。
(3) 平衡竞争对手的需求。目前,o2o龙头企业只有饥饿和美团两大巨头。腾讯
更青睐美团。如果阿里巴巴想扩大线下业务,那么阿里巴巴只有选择的权利。从阿里巴
巴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需要制衡的竞争对手是百度、腾讯等,饥渴的业务正符合阿里
巴巴蚂蚁金服的业务发展战略需要。阿里巴巴收购饥渴吗?或许支付宝和淘宝的口碑可
以直接与饥饿联系起来,这样阿里巴巴就可以利用蚂蚁的金衣服重新冲刺本土生活服务
领域。
3并购风险
(1) 企业集成风险。一般来说,并购后的整合效果对并购的最终成功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因为阿里巴巴和饥饿莫言虽然属于网络行业,但他们的业务有很大的不同。前
者是线上B2B电子商务企业,后者是线下o2o订购平台。如果两者合并,将存在企业整
合的风险。这里的整合不仅是一个单方面的资源配置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
阿里巴巴希望进一步整合本土寿险市场。据相关消息,据悉,阿里巴巴在当地的生活服
务公司将由两大业务组成,分别是饥饿莫言和口碑。未来,阿里巴巴的愿景是,本土的
生活服务公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