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并购饿了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76 KB
- 文档页数:8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摘要: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此次收购既是阿里集团出于补充自身生态系统短板的战略考虑,亦是饿了么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
本文开篇首先梳理饿了么公司简要情况,接着从阿里巴巴、餓了么和财务投资人三方角度分析收购对各方的利益,最后给出案例分析中所得启示。
关键词:阿里巴巴;饿了么;收购一、公司概况“饿了么”起源于张旭豪、康嘉两位85后大学生创业者在2008年成立的上海校园线上订餐平台,旨在解决大学生订餐体验差、餐饮外卖服务水平低的痛点。
2009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通过整合线下餐饮品牌和线上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在线外卖送餐服务。
经过多年餐饮外卖市场深耕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专业餐饮O2O领军者和餐饮业数字化领跑者。
随着餐饮外卖市场的迅猛发展,各方资本竞相介入以获取财务收益。
根据统计显示,饿了么成立至今共经历A-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超过122.35亿元美元。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14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张旭豪出任饿了么董事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出任饿了么CEO。
二、案例分析从2013年美团外卖成立,2014年百度外卖成立BA7三巨头入局,至2015年各路资本竞逐外卖市场,各餐饮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抢占市场份额,到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收购事宜,资本市场在追逐风口的同时也承受着补贴大战现金快速耗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漫无止境的补贴大战更令套现出场成为奢望。
阿里巴巴及蚂蚁金金服以全额95亿美元现金收购饿了么,在实现自身战略需求之外也令众投资人松了一口气,本文接下来将对此逐一分析。
(一)收购方:阿里巴巴1.完善阿里生态体系,助力“新零售”战略发展阿里巴巴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电商龙头,在线下流量日趋收割殆尽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急需挖掘更多元的流量入口和更广阔的消费场景。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1并购估值风险应对1.1重点审查轻资产对被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时,要参考对方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直接的反映了被合并企业的经济信息,通过本企业专业的财务人员、专家、法律顾问对于被合并企业披露财务信息的研究,可以计算出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购该企业需要付出的对价。
但是我们在对网络经济服务平台这类第三产业进行估值计算时不能仅拘泥于财务报表层次所反映出的财务户数量等方面加以关注,这些虽然没有体现在财务报表之上但却属于一个企业的商誉与轻资产,所以更要加强调查。
饿了么是一家以轻资信息,也需要对财务报表之外的比如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客户满意度、日活跃用户为主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饿了么注册成为配送员的人数已经达到450 万左右,2017 年度饿了么更是完成配送订单破百亿的壮举。
在2018 年度中旬饿了么完成了企业的战略布局,对用户大数据与供应链全面改造优化。
全国2000 多个县市被饿了么的智能调度所涵盖。
这种基于大数据与供应链的优化使得饿了么骑手大幅的提高了每单的配送效率。
根据数据显示效率提高接近40%,如果之前平均每人每天能可以送20 到25 单。
那么现在每人多配送10 单左右。
这都是饿了么轻资产的一种形态,是阿里巴巴现阶段倡导的新零售体系所需要的。
是天猫,苏宁,淘宝。
盒马生鲜承诺半小时送货上门服务的组成部分。
首先,根据饿了么的轻资产的不同于普通企业资产的特殊性,应该成立资产审查小组,吸收行业内比较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资产评估专家,查阅以往值得借鉴的相关案例,同时不应该仅关注数据,要了解行业的前景,走访配送人员及大众客户的意见及建议,倾听商户的诉求。
最后要对企业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比较并其他企业进行同期横向比较。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与专家进行商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对这部分轻资产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公允公正的评估,将评估价值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阿里巴巴计划收购饿了么,这个交易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历史上最大的外卖行业并购案之一。
然而,这种收购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像这样的交易可能对阿里巴巴的财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阿里巴巴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交易的成功和减轻投资的风险。
首先,阿里巴巴需要确定并购金额的合理标准。
为此,阿里巴巴应该首先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未来收益以及当前的市场行情。
确定这些因素的独立评价将帮助公司确认合理的并购金额。
这样,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存在的付款过度或不足的风险。
其次,在进行任何并购之前,阿里巴巴应该评估目标公司的财务状态,以确定它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在进行收购之前,阿里巴巴需要仔细查看饿了么的现有资产及负债情况。
综合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中的税前收入,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可以提供有关目标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信息。
如果存在任何不稳定因素,那么阿里巴巴应该考虑重新审查或重新评估收购的价格。
第三,准确评估并购过程可能出现的融资成本、税收成本和流动性风险。
由于收购费用通常以股权或现金支付,阿里巴巴需要确保收购交易完成后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
如果要以股权支付,公司需要澄清交易的影响,以及影响和步骤。
同时,以股权支付收购也可能意味着未来的股票稀释风险,公司应该在制定收购方案时考虑这一点。
最后,阿里巴巴应该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制定收购后的经营计划。
这样做可以更好的理解目标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力、风险和机会。
同时,还可以在交易结束后能够更好地整合目标公司,以确保后续业务情况的顺畅。
阿里巴巴还需要确定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在交易完成后继续工作,并确定如何整合其组织结构。
总之,收购交易经常是很复杂的。
阿里巴巴必须对这次收购事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成功执行,并降低可能的风险。
通过并购,阿里巴巴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业务的规模,同时进一步加强其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领导地位。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动因及绩效研究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动因及绩效研究近年来,阿里巴巴集团积极进军在线外卖市场,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影业先后收购了一系列与外卖业务相关的公司,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对饿了么的并购交易。
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那么阿里巴巴为何选择并购饿了么?并购后的运营绩效如何?本文将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阿里巴巴选择并购饿了么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
首先,外卖业务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一个巨大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外卖市场迅速崛起,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购饿了么,能够进一步巩固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地位,实现其跨界并发展战略的延伸。
其次,阿里巴巴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外卖平台饿了么的业务互补性非常强。
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和用户群体,能够实现共享经济的理念,并为用户提供更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此外,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容忽视。
饿了么以其广泛的配送网络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阿里来说,无论是用户群体还是商家合作伙伴,饿了么都是一份重要的战略资源。
其次,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后的运营绩效如何,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运营绩效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交易。
首先,阿里巴巴对饿了么进行了资本注入和技术改造,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了饿了么的配送能力和服务质量。
其次,阿里巴巴还通过整合饿了么和其他在线电商平台的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提升了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再次,阿里巴巴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的加入也为饿了么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还可以通过支付宝的大数据分析,为饿了么提供更精准的推荐和定制服务。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后,不仅提升了饿了么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也为阿里巴巴集团在在线外卖市场的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2021年十大并购案例1.美团收购摩拜单车2021年1月,中国领先的外卖平台美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
这一并购使得美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城市出行领域的市场份额,与滴滴出行竞争更加激烈。
2.腾讯收购欢聚时代腾讯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移动社交媒体公司欢聚时代。
此次并购使得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地位。
3.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领先的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一并购使得阿里巴巴扩大了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与美团外卖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4.腾讯收购网易考拉腾讯以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
这一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扩大了在电商行业的布局,与阿里巴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5.京东收购唯品会京东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领先的时尚电商平台唯品会。
这一并购使得京东在时尚消费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与阿里巴巴的竞争更加激烈。
6.泰康人寿收购平安养老泰康人寿以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平安保险集团的养老保险子公司平安养老。
这一并购使得泰康人寿进一步加强了在养老保险领域的竞争力。
7.腾讯收购去哪儿网腾讯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领先的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网。
这一并购使得腾讯在在线旅游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与携程的竞争更加激烈。
8.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领先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菜鸟网络。
这一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强化了在物流领域的布局,提高了其电商业务的配送效率。
9.网易收购光荣游戏网易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游戏公司光荣游戏。
这一并购使得网易在游戏开发和发行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了在全球游戏行业中的竞争力。
10.腾讯收购王者荣耀发行商腾讯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腾讯旗下知名游戏《王者荣耀》的发行商。
这一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掌握了自己游戏产品的发行权,提高了其在游戏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饿了么筹资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饿了么的筹资故事,那可老有趣了。
一、起步阶段:小想法,大潜力。
饿了么刚开始的时候啊,就那么几个充满热血的年轻人,瞅准了一个事儿——大家都懒得出去吃饭,要是能有个平台把周围的餐馆和想吃东西的人连起来,那可不得了。
但是呢,想法虽好,没钱可干不了大事儿啊。
这时候他们就开始了筹资的第一步。
就像你想摆摊卖个小玩意儿,总得有点本金吧。
他们可能就找身边的亲朋好友,说:“哥几个,姐几个,我这有个超棒的主意,能让大家不出门就吃上热乎饭,你们投点钱呗,以后肯定赚大钱。
”这就是最早期的筹资,靠着身边人的信任和对这个新鲜想法的看好,拿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这就好比你种一棵果树,先得有个小种子的钱。
二、成长阶段:资本嗅到美食香。
随着饿了么在当地慢慢有点小名气了,就像一朵小花开始散发香味,引来了蜜蜂一样,一些小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它了。
这些投资机构就像是嗅觉灵敏的猎人,他们看到了饿了么的潜力。
饿了么呢,就开始和这些小投资机构谈合作。
比如说,给他们讲讲自己的规划,什么要把业务扩展到更多的城市啦,要增加更多的餐馆种类啦。
投资机构一听,哟呵,这小子有想法啊。
于是就决定投钱进去。
这时候的筹资,就像是给饿了么这辆小马车换了个大一点的轮子,能跑得更快更远了。
三、扩张阶段:大资本入局,烧钱大战开启。
饿了么发展得越来越快,就像一列小火车开始加速了。
这时候那些大资本可就坐不住了。
像阿里这样的巨头,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一下子就锁定了饿了么。
对于饿了么来说,这就像是遇到了一个超级大款。
那阿里为啥要投饿了么呢?一方面,外卖市场潜力巨大,就像一个还没被完全开发的大宝藏。
另一方面,饿了么已经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就像一块已经开垦了一部分的肥沃土地。
阿里投钱进去,那就是想把这块地变得更肥沃,种出更多的“钱”。
这时候的筹资可就不是小数目了。
饿了么拿到这笔钱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
在各个城市打广告,给用户补贴,给商家补贴。
阿里并购饿了么分析: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饿了么正式成为“超级独角兽”。
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务的纵深拓展上获得重大突破。
当天上午10点20分,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和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共同出现在上海饿了么总部,出现在饿了么年轻的核心团队面前。
“这是阿里巴巴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投资。
”张勇的话赢得现场一片掌声。
他还表示,阿里生态将全面支持饿了么赢得市场,“以前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大家都在抢二楼,今后饿了么可以直接站到六楼去。
”
据悉,饿了么将融入强大的阿里生态,同时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
交割完成后,张旭豪将出任董事长,并担任阿里CEO新零售战略的特别助理,几天前从阿里健康CEO职务卸任的王磊将出任饿了么CEO。
张旭豪专门补充:“给饿了么派CEO,是我和创始团队对阿里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
我作为董事长,更多在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60%花在公司运营,其他在战略上。
同时兼任逍遥子(阿里CEO张勇的花名)新零售特别助理,拿到更多资源。
”
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焦点或将集中在,收购将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带来何种变量,阿里将如何应用自身的新零售全生态资源为饿了么加持,饿了么又将在阿里新零售体系发挥怎样的关键作用。
饿了么对阿里意味着什么?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似乎并不出人意外。
这笔重磅收购对阿里的战略价值在于,打造高品质、全品类的本地生活服务入口。
正如阿里CEO张勇所说,饿了么领先的外卖服务将与口碑的到店服务一起,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的重要一步。
这不会是一起简单的物理合并,饿了么显然会快速融入阿里的“新零售”生态圈。
阿里已经提出“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的“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以及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多项服务。
“饿了么”的加入,无疑将成为阿里巴巴综合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关键部分。
同时,此次收购也将为阿里巴巴“新零售”八路纵队,新添一支重要生力军。
这八路纵队包括,以天猫为代表的品牌升级,以银泰为代表的新百货业态,和苏宁合作的数码电器,以盒马和大润发为代表的快消商超,打通城乡通路的农村淘宝,为小商户赋能的智慧小店,以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家居生活,以及以饿了么和口碑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
阿里对饿了么意味着什么?
最近这段时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在上海、南京等城市,打车用户已经见证了双方你来我往的激烈补贴战。
而在更加广阔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中,要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一方面需要持续优化产品、提升服务、增加平台能力,而另一方面,充足的资金也是基础保障。
如今饿了么被阿里收购,阿里雄厚的产品、运营和技术能力、以及财力,都将使饿了么成为在竞争中具备显著的优势。
有分析认为,这笔收购给饿了么带来的最大利好之一,就是弥补了其作为垂直平台在融资能力上的短板。
根据易观的报告,2017全年饿了么(含百度外卖)占据外卖市场50.6%的份额,美团外卖则为41.8%。
竞争格局的均势,加上滴滴外卖的突然袭击,使得外卖市场盈利前景仍不明朗。
在暂时缺乏造血能力的情况下,饿了么选择阿里,将使公司免除资金上的担忧,更专注于提升产品和平台服务能力。
不只如此,阿里巴巴强调,此次收购完成后,饿了么将进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础设施、产品、技术、组织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而阿里CEO张勇表示,会毫不保留地支持饿了么打造本地生活超级入口,“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
“到店+外卖+零售”,
本地生活服务全新范式如何构建?
张旭豪在员工信中,从10年前的交大宿舍创业到现在,饿了么聚集起2.6亿用户、200多万商家和300多万配送员,已将外卖培养成中国人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他同时提到,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发展到现阶段,无论是传统的餐饮外卖,还是方兴未艾的新零售,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仍然非常低,而仅仅有资本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趋势将是新零售和餐饮外卖的协同作战。
所以,饿了么选择加入阿里,因为阿里在新零售领域有着最强最完善的生态。
张旭豪透露,自此前接入手淘和支付宝流量以来,饿了么日新客量已超过整个新美大集团,显示出超级APP的聚集效应。
去年10月,饿了么更获得支付宝一级页面入口。
全资收购后,阿里在现有的手淘和支付宝入口之外,预计将加大对饿了么的流量扶持,这无疑将使饿了么在对余下增量市场的争夺中占得先机。
此外,本次收购也将使饿了么和口碑的协同越发紧密,双方“集团式作战”将成为常态。
阿里方面表示,“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业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业务,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饿了么和口碑发挥“到家+到店”协同效应的意图显然易见。
自2016年以来,饿了么和口碑已逐渐打通商户资源和用户体系,协同模式日渐成熟。
当双方进一步融合,口碑积累的商户和用户大数据,乃至其背后的支付宝等商业基础设施,都将成为饿了么在商户服务和产品体验上的一大优势,有助于其从根本上构筑起竞争壁垒。
“饿了么领先的外卖服务将与口碑的到店服务一起,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的重要一步。
”阿里CEO张勇在全员内部邮件中说。
餐饮商家会获得哪些红利?
饿了么的产品和商家服务体系已覆盖全国2000个市县,平台入驻餐饮商家超过200万家。
对广大餐饮商家来说,饿了么和口碑聚力推进的本地生活服务的全面升级,又将带来哪些直接、持久的红利?
“阿里收购饿了么,对我们肯定是利好。
最近我也在考虑增加半成品零售的业务,赶赶新零售的风口。
”上海某餐饮连锁店负责人王旭东表示。
“饿了么进入阿里体系给自己打开了想象力,商家也很好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
口碑主攻到店消费,饿了么主攻以外卖为主的到家消费。
未来,围绕消费者“吃”的需求,餐饮商家在阿里一个体系内就能实现线上、线下全打通。
一家实体店、一家饿了么店、一家口碑店,这也将成为餐饮商家的标配。
其中,商家可以规划联动营销,提供整体服务,挖掘更多效益增长点,甚至还有机会在天猫、淘宝开设网店销售半成品或特色食品。
据了解,未来消费者在口碑、饿了么等平台的优惠券、会员卡也能打通,不但降低了商家营销成本,消费体验也将显著提升。
而饿了么融入阿里生态,带来的经营数据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和供应链的全面升级,对餐饮商家来说具有更深远的价值。
此前,无论是到家服务还是到店服务,商家后台都是单一层面的数据。
而随着饿了么、口碑的数据打通,餐饮商品将能更好的依据大
数据做出更精准的商业决策,例如基于菜品的全渠道消费数据优化口味搭配和菜品设计等等。
与此同时,饿了么与阿里各项业务的深度整合,尤其是零售通、菜鸟等资源的注入,餐饮商家将享受到优质得多的餐饮供应链服务,一改目前国内餐饮供应链品种复杂、交易环节多、供应商小而散的局面。
新零售如何加速?
一年来,阿里的新零售体系一直在提速:盒马“半小时达”、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新速度”是新零售的关键内核之一,而以饿了么蜂鸟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体系,必将使这一新速度再加速。
公开资料显示,饿了么旗下的蜂鸟配送目前已拥有300万注册骑手,收购完成后,蜂鸟将顺理成章地为阿里新零售体系内各种场景提供运力。
对阿里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具备战略意义的资产,而对饿了么来说,这一角色的更替则更加意义非凡。
从体量上看,年产值30万亿的消费品市场比餐饮市场大一个数量级,这将是蜂鸟庞大的订单来源;运力利用上,接入新零售订单,将使即时配送闲时运力的利用问题得到解决,显著提升人效;在技术方面,新零售订单在时效、调度等方面均不同于餐饮外卖,其带来的变量,也将有助于蜂鸟积累更加丰富的配送数据,完善现有的配送体系,让即时配送更加“万能”。
融入阿里的新零售体系,也为饿了么现有的新零售业务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目前,饿了么初步形成了以品牌便利店、联营大中型便利店、小型便利店、前置仓和无人货架组成的新零售业务矩阵,结合阿里现有的零售通等供应链赋能工具,双方有望形成优势互补的“前端+后端”的全链条业务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覆盖全国30城的饿了么NOW无人货架项目近日宣布在上海实现盈利,在阿里尚未深入涉足无人货架领域的情况下,未来,饿了么NOW无疑将成为其在该领域的排头兵。
整个行业如何变革?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无疑还会给新零售、给新消费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今年1月阿里将口碑纳入新零售体系、组建餐饮新零售纵队时,张勇就将“从衣食住行走向吃喝玩乐”定位为新零售四个趋势之一。
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一年多来,代表线上商业力量的阿里巴巴和传统线下零售业态的战略合作与业务融合,推动着商业基础设施的整体完善和消费体验的全面提升,已经形成一张以人为中心的新消费新生活的大协同网络。
而以饿了么和口碑为核心力量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的升维,将再一次把新零售新消费新生活的商业协同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引领全行业的变革方向。
“新零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货场的重构,最终完成商业升级、消费升级、生活品质升级。
”阿里CEO张勇在全员邮件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