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数 与 代 第四单元数 第六单元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结构图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四则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运算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 较小数的大小。 小数的意义和性 2.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质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 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小数的加法和减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法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 小学四年 级 数空第二单元学 间 与 图 形 第五单元下 册 统 第七单元 计 第一单元 实 践 活 动 数学广角 位置与方向 三角形 统计 营养午餐 小管家 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 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 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 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 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 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 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 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1.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发现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交流过程、方法与结 果。 2.通过调查发现,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结构图[1]

例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意义 比例基本性质 2 例2例3:解比例 4:例5例6求实际、图上距离,比例尺 3:成正比例的量 4——例6:成反比例的量 7: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圆锥的体积计算 例2:圆锥的重量计算 :填写统计表 :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的改写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简易方程 例4:分数应用题 例5:用比例解应用题 质量单位 名数的改写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比例:表示两个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外项 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5.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6.比例的意义: 两个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于连接起来 80:2=200:5 80:200=2:5 师:以上这些比中,有整数比也有小数比和分数比,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比例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根据不同要求,正确地列出比例式。师:什么叫比例?(启发学生回答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1)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两个) (2)是否任意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呢?(不是) (3)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比值相等) 师: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连成比例式。这就是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条件。 7.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 1.、用文字来描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结构图

第三单元: 1.对应词:put on -- take off white—black these--those 2.特殊疑问词What colour ?什么颜色?用来问物体的颜色,回答时一定要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如:What colour is your bag? It’s blue. 3.Who 和Whose的区别: Who 谁。用来问人是谁。如:Who is that girl? 那个女孩是谁?She is my sister.她是我的姐姐。 Who is that tall man?那个高个子男人是谁?He is my father.他是我的爸爸。 Whose 谁的。用来询问物品是谁的。在回答Whose引领的问题时,如果答案有人名,要在人名的后面加‘s, 其中的’s 表示“某人的”。如:Whose shirt is this? 这是谁的衬衣? It’s Mike’s . 它是mike的。 Whose bike is blue? 谁的书包是蓝色的?My bag is blue. 我的书包是蓝色的。 4.have(第三人称单数)――has 5.pants , socks , shoes , shorts , jeans 这些单词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所以在句子中一般都是复数形式。如:These are my shoes.这是我的鞋子。 Those are your socks. 那是你的袜子。

6.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对应: 我I 我的my你you你的your 他he他的his她she她的her 我们we 我们的our你们you你们的your 他们they他们的their她们they她们的their 人称代词一般在句中用作主语。 物主代词一般后面加名词。

最新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1、教学目标: 1、感受舞曲的基本风格,初步了解“舞曲”这一体裁,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节奏、舞蹈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变化的,并根据主题的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 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土风舞》,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坐到统一和谐。 4、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5、认识西洋吹管乐小号,了解其表现作用,记住小号的音色。 2、教学重点:1、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变化的,并根据主题的变化 辨别乐曲的结构。2、能随歌曲表边唱边跳体会舞曲的特征,二声部合唱坐到统一和谐。3、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3、教学难点:认识重音记号,能在乐曲中听辨出带重音记号的重音,帮 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表现出重音的效果。 4、突破重、难点措施 1、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动作、声调为表现歌曲的内容做好铺垫。在、教学中采用示范——讲解——视唱——创编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 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 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2、聆听用器乐形式表现的歌曲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表现力,认识双簧管,记住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并体会其表现作用。3、能用自然和谐的歌声,自信的演唱,表现歌曲《小小少年》所塑造的阳光、勇敢的少年形象。4、感受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所塑造的少年阿凡提风趣、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歌曲。5、认识变音几号,升级号#,并能听辨和唱准旋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体会歌曲中带有升记号的表现作用。6、能按:编创与活动“中指定的节奏和编创方法进行旋律创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为《牧羊姑娘》主题填词和演唱。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 1/ 10

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 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 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 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 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 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 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 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 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 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 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 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 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知识结构图 一、本单元评价要点: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2、认识地图上的这八个方向; 3、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4、会描述地图上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如:xx在xx的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需要学生牢记并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的,东南西北是顺时转动的。 2、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3、认识方向把太阳作为参照物,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面向太阳的方向是东,背对太阳的方向是西,左手是指的北方,右手指的是南方。(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二、基本练习 1.早晨,太阳从()升起,小红面向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傍晚,太阳从()落下,小红面向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能根据图,填出相应的方位;能根据题目中的方位,在图中标示——数学书P10第2题。 4.会用方位词填写路线问题——数学书P5“做一做”。 三、特别注意 1、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的方向。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好方向标,标好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题目要求我们面对哪个方向,我们就把纸条调向那个方向,看纸条上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如:北 西+ 东 南

面对东方时,左边是什么方向,右边是什么方向,我们就把纸条调成 东 北南 西 2、确定位置时,先要标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八个方向后,须把握“中心点”(即从哪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种题目叙述: ①A在B的()面B为“中心点”,从B出发去找A ②A的()面是B A为“中心点”,从A出发去找B (把握“的”字前面的地点为“中心点”。) 3、方向是相对的,关键看以谁为标准。如:小明在小华的东面,那么,小华在小明的西面。 4、描述线路图的方法是:先说往什么方向,再说距离,最后说到达的地点。如:小明从家出发,往东面走了300米到达邮局,再往()面走了()米到达();…… 温馨提示:做“位置与方向”的题目,要将“方向标”画在草稿本上。(或用铅笔轻轻的画在图上)

小学四年级知识结构图

PEP4四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 Unit 1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重点学习有关祈使句的用法,其中难点在于B部分Let’s talk的祈使句中一系列动词词组的口头表达。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建议 教材在A部分Let’s do活动中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与学的难度。另外,本单元A、B部分的Read and write字母例词中的部分单词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如beef, doctor, farmer等第一次出现的单词均为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中要求写的单词。 Unit 2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重点学习数量词,其中难点是B部分Let’s talk中文具及书本数量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建议 教材在A、B部分Let’s learn活动中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以前所学数字进行操练,让学生通过复习旧语言的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与学的难度。另外,本单元A、B部分的Read and write字母例词中的部分单词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如jigsaw puzzle, queue等均为第一次出现。另外,单词quiet 的发音及拼写要特别注意和quite的区别。 Unit 3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重点学习描述外貌特征和爱好的词汇与句型。其中难点在于B部分的Let’s talk,它综合了本单元的三类句型,以串成对话的形式出现。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描述人的体貌特征的形容词时可适当介绍语言背景。 (1)一般不用fat来形容人,这不礼貌,而是使用strong这个词。 (2)教学play computer games时要适时说明要玩有意的电脑游戏。 教师教学“What’s his / her name?”可通过旧句型“What’s your name?”引出。 教学“My friend likes…”时要注意教材在学生用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句型“It likes…”中已做铺垫;或者可以从旧句型“what do you like? I like…”中引出。 注意区分like和likes的用法,教学she,he可从句型“Who’s this / that boy / girl / man / woman?”中引出,以旧带新,降低知识点的难度。 Unit 4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在《圆》这一单元中,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对这一单元教材的认识和我的主要教学策略: 一、课标要求: 关于圆,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要求是: 1.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征。初步了解它是轴对称图形。 3.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并会用各种平面图形拼图。 在本学段,即第二学段(4—6年级)的要求是: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在本册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比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初步认识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进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进行设计和拼组。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本册的第四单元《圆》,要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会画圆,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在这一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使学生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这一单元是一年级认识的基本平面图形(圆形)的延伸,也是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习更多相关几何知识的起点,可见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三、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间的关系)、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加深对圆的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对于圆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用线绕一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一滚等方法来测量,然后再通过填表,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的规律,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对于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 24时计时法简单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向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 1/ 10

活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 北描述行走路线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 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 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 位置与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 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 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 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 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除法口算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 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 尽最高位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 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四课时知识树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 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 1 0占位 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析

序 列 字词阅读习作综合 第一单元一、字音 屹立(yì)学生容易读成(qì) 若隐若现(ru?)学生容易读成(l u?) 闷雷滚动(man l?i) 山崩地裂(bēng) 颤动(chàn)颤栗(z hàn) 霎时(shà)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háo)学生容易读成(hào) 珠穆朗玛(Zhūmùlǎng mǎ) 皑皑白雪(ái) 呈现(ch?ng xiàn) 凌空(línɡkōnɡ) 缝隙(fangxì) 泊了片刻(b?)湖泊(pō) 三支桨(jiǎng) 应接不暇(xiá) 抛在后面(pāo) 紫檀色(tán) 笑盈盈(yíng) 凶猛(xiōng) 庙门前(miào) 一模一样(“mú) 读“m? ”的意思有规范、仿效、模范和 《观潮》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 4两段。 2.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 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语的含义。 3.感受钱塘潮的壮观与奇特。 4.领悟作者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 后从近到远的表达方式。 5.了解作者从声音和颜色这两方面展 现出钱江潮的奇特,感悟作者这种将 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二重难点 我的观点为处理本篇写景类文章 的时候要把握以下几点: 1.领悟作者“潮来前——潮来 时——潮来后”的写作顺序,从宏观 上把握本篇文章表达特点。 2.领悟作者从声音、形状写出钱 塘江大潮的“奇”声音:“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写景象,从“一条白 线”到“万马奔腾”,引导学生领悟这 种声有色的描写能够使文章写得直观 形象,好像让我们真正如临其境,感 一、了解习作内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 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 景观,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著名 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 物。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 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 写。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 够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 奇妙。 二、明白习作目标 1.与同学们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景 观,讲清楚其奇特之处的形成。 2.抓住自然景观或旅游景点的奇 特之处,按一定顺序介绍、描写。 3.学习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 的情感。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 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阅读对联能使学生感受到 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 美。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熟读, 读后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每一 副对联的大概意思,然后引导学 生发现对联中上下联的对偶关 系。如:单个字相对,雾—天, 锁—连;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对 应,绿水—青山,皱面—白头; 还有叠词的对应,处处—时时。 这些对偶的知识不要进行孤立 讲解,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在朗 读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 发现,并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 上熟读、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 的。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发 现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 以倒读的特点。 让学生试着填字。 风吹杨柳千门绿,_______润 _______万树________。(雨、桃 花、红)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例如:65X 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X 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 X 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也可以直接约分。 (交叉约分) 分数化简约分的方法: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也可以将小数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计算。 r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分 数 乘 法 的 计 分 数 乘 法 乘 法中 比 较 大小的 1 、

分 数乘 法分 数 混 合 运 算 分 数 乘 法 的 解 决 问 题 (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面 的。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 用。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a x b )x c = a x ( b x c ) (a + b)x c = a c + b c 画 线 段 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 图。 找 单 位 丨 1、单位“T 在分率句中“分数”的前面; 2、或在“占”、“是”、“比” “相当于”的 后面。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 T的量x分数=具体量 解 决 问 题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1)单位“ T的量x(1+分数)=另一个部分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商丹高新学校王秋蝉 一、教材编排特点: 实验教材修订教材 一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 二小数除法二位置 三观察物体三小数除法 四简易方程四可能性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五多边形的面积五简易方程 六统计与可能性六多边形的面积 综合应用铺一铺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七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位置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可能性 简易方程 多边形的面积 小数乘整数 除数是小数 除数是整数 解决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 解简易方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积的近似数 简便计算 解决问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总复习 五 年 级下册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框架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能够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能够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能够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能够写成比的形式,也能够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能够是整数,分数,也能够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能够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母分数值 分数分子分数线 “—”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能够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仅仅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 = 15÷10 = 3/2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实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doc

分数乘法法分 则数 乘 法 的 计 算 乘 法 中 比 较 大 小 的 规 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例如: 65× 5 表示求 5 个 65 的和是多少 ? 1/3× 5 表示求 5 个 1/3 的和是多少 ?)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 )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再计算;也可以直接约分。(交叉约分) 分数化简约分的方法: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小数乘分数 ,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也可以将小数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计算。 1、一个数 (0 除外 )乘大于 1 的数 ,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 (0 除外 )乘小于 1 的数 (0 除外 ),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 (0 除外 )乘 1,积等于这个数。

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分 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数 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合 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然后算括号外面的。运 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分数乘法 乘法结合律: ( 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画(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先画单位一的量 ,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 线 段(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图 分 找 数 1、单位“ 1”在分率句中“分数”的前面; 单 乘 位 法2、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丨 的 解 决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 1”的量×分数 = 具体量 问 解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题 决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新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新整 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共三部分,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和统计。 数学思想方法结构 表 册 数 单 元 标 题 具 体 内 容 一上 一下 找规律 图形的排列规律 数学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 二上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通过直观、活动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简单的逻辑推理 二下 找规律 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数学的排列规律:相邻两个数的差组成新的等差数列 三上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以图示的方式顺序地表示有所有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三下 数学广角 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通过直观方式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上 数学广角 优化思想 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五上 数学广角 数据与编码 五下 数学广角 找次品 六上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六下 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册数 单 元 标 题 具 体 内 容 数 的 认 识 计 算 一上 数一数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数的计算 乘法 二年级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 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法 除法 二年级下册 除法初步认识(表内除法) 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册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五年级上册 小数除法 六年级上册 分数除法 加法和减法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加减法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 一年级上册 认识图形(特殊的图三年级上册 四边形的认识(周长) 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封闭的图形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 多边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周长、面 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线段的初步认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二年级下册 图形与变换(锐角、直 角、钝角的 开放的图形四年级上册 射线、直线角的度量 (的认识) 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 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 六年级下册 圆柱和圆锥 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 统计 一年级下册 统计的初步认识(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下册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 三年级下册 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 统计与可能性 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和统计量众数和中位数 六年级上册 扇形统计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 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槐乡的孩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图 一、整体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元是写人记事类内容。围绕专题“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2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能用不同方法概括故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练习简单讲述故事。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4.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单元训练点 1.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2.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3.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质疑。 二、具体内容: 29寓言两则 一、训练点

1.通过比较的方法读好对话,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进而体会人物的想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引导学生感悟可以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0* 文成公主进藏 一、训练点 1.会用抓住六要素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练习讲述故事,能够有详有略地把故事讲下来。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31普罗米修斯 二、训练点 1.抓住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可以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抓住故事中的重点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二、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结构图.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结构图 总目标单元主题语文园地教学目标选读课文 一、本册教材要求认识一自然奇观(感受自然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五彩池》 200字,会写200字, 的魅力、神奇,受到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摩、品味语言,感受大 会认的字分散在课文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文自然的美,落实边读边 中,会写的字分散在精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读课文中。学会利用工搜集有关资料。 具书识字、解词。二、二观察与发现(感受观口语交际、习作、发现、认真体会并学习观察方《延安,我把你追寻》阅读教学:培养朗读和察的乐趣,体会方日积月累、成语故事法,写观察日记 默读水平;通过读理解法) 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 三中外童话(感受童话口语交际习作、发现、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小青石》 情;领悟和体会表达方 的乐趣和语言,综合日积月累、展示台(综话语言和特点,受到真 法,逐步学会一些表达 学习)合性学习)善美教育,开展综合性 方法;积累语言,背诵学习。 部分课文语段,抄写优 四作家笔下的动物(体口语交际习作、发现、《麻雀》 美的词句;课外延伸, 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收集资料和拓展知识。和描写方法) 三、口语交际:引导学 五我国的世界遗产(了保护文物、写导游词、观赏“世界遗产”留心《迷人的张家界》 将自己想说的话讲清 解世界遗产,受到民发现比照的写法、积累表达方法,搜集资料 楚,学会倾听和发表自 族自豪感熏陶)楹联了解和收集“世界 己的意见和建议。懂得遗产” 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 六人间真情(感悟人间感谢和安慰、看图作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关《一个苹果》 四、习作:根据习作要 真情,学习写作方发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爱,学习写法,学会品 求开展习作指导和培养 法)语、积累古诗质 习作水平,引导学生将 七成长故事(综合学学习写信诉说成长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真实的高度》 心理的话写出来,有一 习)学习成长故事事、发现深入问题思考、问题、留下成长足迹, 定条理,语句通顺,想 积累励志名言、展示成 象丰富,内容具体,注 长足迹 意修改作文及方法,能 八科技成就(开阔眼奇思妙想、写作想象作了解科技成就和发展速《人造发光植物》 展示自己的习作。常做 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文、发现生活中的成语度,培养科学精神 小练笔。五、综合学习: 情感和学习、探索科误用、积累科学名言、 明确目标,重视过程, 学奥秘的兴趣。了解科学发展的故事 充分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