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构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框构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框构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框构桥满堂支架计算书

附件1

****框构中桥

满堂支架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框构中桥结构为12m+20m+12m,净高7.5m,顶板厚1.0m、底板厚1.2m,外侧墙身厚1.0m,中隔墙厚0.9m,桥梁宽度为15m。桥梁主体为C40钢筋混凝土。

纵断面(单位:m)

2、支架布置形式

2.1顶板支架

立杆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 3.0 mm(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钢管的壁厚达不到3.5mm,所以验算时按照壁厚3mm),外径φ48 mm。上下托均采用可调式上下托,剪刀撑采用外径φ48 mm普通钢管,壁厚3.0 mm。立杆纵、横距均为600mm,横杆水平步距均为1200mm;立杆采用2根LG-300+1根LG-120组合,支架高度为7.2m,立杆伸出支架0.45m;支架顶部设纵、横向分配梁,横向分配梁采用2根φ48×3.0mm钢管,设在顶部托盘上,纵向分配梁采用100x100mm方木垂直搭设在横向分配梁上,间距均为300mm;在纵向分配梁上铺设15mm厚竹胶板作为顶板底模。

顶板侧模为15mm厚竹胶板,模板背肋为100x100mm方木,竖直布设于模板背后,间距为400mm,在方木背肋后设置2根φ48×3.0mm钢管分配梁,层间距为500mm。侧模采用“内拉外顶”方式加固,每道分配梁设Φ14的拉筋,水平间距为600mm,顶板左右侧拉筋对应焊接在顶板主筋上,外侧用钢管支架顶在分配

梁上,水平间距为600mm,层间距为400mm。

2.2侧(隔)墙模板及支撑

侧(隔)墙模板采用厚2.3mm的钢模板,采用φ16的对拉筋,正方形布置,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为1000mm,施工时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3.5m,第二次施工2.8m。

满堂支架其余布置,如天杆、扫地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等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设计参数及材料强度

3.1 设计参数

表3.1-1 材料设计参数表

表4.2-1 钢材设计强度值(N/mm2)

4、荷载取值

①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容重取26kN/m3) ②模板、背带自重(取0.35kN/㎡)

③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等施工荷载(容重取2.5kN/㎡) ④施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容重取2.0kN/㎡) ⑤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容重取2.0kN/㎡)

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砼自重取1.2,可变荷载系数取1.4。 5、结构计算

根据框架桥截面分析,计算时取倒角最厚处1.9m 。 5.1顶板支架体系验算

5.1.1顶板底模组合计算 5.1.1.1模板计算

底板受力模型

模板截面抵抗矩和模板截面惯性矩取宽度为1m 进行计算,模板在桥纵向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0.3m+0.3m+0.3m

1、强度计算

(260.35)+0.3 1.4(2.522/)kN q m ???+??++=0.3 1.2 1.9=20.64,L =0.3m 2

231100 1.537.566

W bh cm ′===

2

210.120.640.30.186k 10

M ql N m =

=??=? []max

5.013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260.35)/q kN m ??+=0.3 1.9=14.93,L =0.3m 3341100 1.528.131212

I bh cm ′=== []40.6773000.30.75100400qL f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模板满足要求。

5.1.1.2底模下背肋10cm ×10cm 方木计算

10cm*10cm 方木小楞计算模型

方木顺桥项布置,取倒角位置其支撑间距为0.6m 进行计算。 1、强度计算

截面惯性矩:3

3411010833.31212

I bh cm ′==

= 截面抵抗矩:2

2311010166.766

W bh cm ′==

= (260.35)+0.6 1.4(2.522/)kN q m

???+??++=0.6 1.2 1.9=41.28,

L

1=0.6m

2

210.141.280.6 1.486k 10

M ql N m =

=??=? []max

8.913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260.35)/q kN m ??+=0.6 1.9=29.85,L =0.6m

[]40.6776000.3 1.5100400qL f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方木背肋满足要求。 5.1.1.3方木下分配梁计算

方木下分配梁分为10cm ×10cm 方木和双钢管形式,其中在倒角处采用10cm ×10cm 方木,其余均为2根φ48x3.0钢管,横桥向跨径为0.6m 。

钢管截面惯性矩:

钢管截面抵抗矩:

1、强度计算

(1)方木分配梁(倒角处)

(260.35)0.6 1.4(2/.522)kN m q ???++??++=0.6 1.2 1.9=41.28,L =0.6m 2

210.141.280.6 1.486k 10

M ql N m =

=??=? []max

8.913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双钢管分配梁

(260.35)0.6 1.4(2/.522)kN m q ???++??++=0.6 1.2 1.0=24.43,L =0.6m 每一根分配梁额荷载为:q=24.432=12.22kN/m ÷

2

210.112.220.60.440k 10

M ql N m =

=??=?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1)方木分配梁(倒角处)

(250.35)/q kN m ??+=0.6 1.9=29.85,L =0.6m []40.6776000.3 1.5100400qL f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2)双钢管分配梁

(260.35)/q kN m ??+=0.6 1.0=15.81,L =0.6m 每一根分配梁额荷载为:q=15.812=7.91kN/m ÷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分配梁满足要求。 5.1.2顶板侧模组合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标准值

混凝土侧压力按下列两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者: F = 0.22γc t 0β1β2

V 5.1.2-1

F= γc H5.1.2-2

式中: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Pa); h ──为有效压头高度(m);

υ──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取0.5m/h);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取6小时); γc ──混凝土的容重(kN/m3)(取25kN/m3);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暂定为1.15)。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由式(5.1.2-1)得F =0.22×25×6.0×1.0×1.1526.83kPa 由式(5.1.2-2)得F =25×1.9=47.5kPa

按取最小值,最大侧压力为26.83kPa ,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h=26.83

÷25=1.07m 。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压力为4kN/m 2 5.1.2.1模板计算 1、强度验算

26.83 1.4/4)0.4k m q N ?+??=(1.2=15.12,L =0.4m 2

210.115.120.40.242k 10

M ql N m =

=??=? []max

6.713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26.830.4/N q k m ?==10.73,L =0.4m

[]40.6774000.11100400qL f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模板满足要求。 5.1.2.2模板后方木背肋计算 1、强度验算

27.9 1.44)0.5/kN m q ?+??=(1.2=19.54,L =0.5m 2

210.119.540.50.489k 10

M ql N m =

=??=? []max

313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0./5kN m q ?=27.9=13.95,L =0.5m

[]40.6775000.1 1.3100400qL f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方木背肋满足要求。

5.1.2.3方木后分配梁计算(2根φ48钢管) 1、强度验算

27.9 1.44)0.6/kN m q ?+??=(1.2=23.45,L =0.6m 单根钢管荷载为:23.45÷2=11.72/kN m

2

210.111.720.50.293k 10

M ql N m =

=??=?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27.90.6/kN q m ?==16.74,L =0.6m 单根钢管荷载为:16.74÷2=8.37/kN m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分配梁满足要求。 5.1.2.4对拉螺栓计算

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1.2=14.36,水平间距为0.6m,层间距为N?+???

kN m

27.9 1.44)0.60.5/

0.5m

采用直径Φ14mm的对拉螺栓,净截面积为105mm2,每根螺栓可承受拉力为:S=105x215=22575N=22.6kN>14.36kN

综上所述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5.1.3碗扣式支架计算

支架搭设高度按7.2m计,立杆纵、横距为0.6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为0.45m。

5.1.3.1风荷载计算

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其中

—风荷载体型系数,本方案脚手架属于半封闭状态,查表得

;其中取,为挡风面积,为迎风面积;;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2.91;

—基本风压值(KN/㎡),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0.55;

2、风荷载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向力计算

架体内力计算时,应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节点处的集中荷载ω。

节点集中荷载ω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按下式计算:

模板支架共6步,风荷载在立杆中产生的最大轴向压力

5.1.3.2立杆轴向力计算

1、不组合风荷载时单根立杆轴向力:

支架自重按支架高度乘以0.1344kN/m计算,可得单根立杆自重为P=7.2?0.1344=0.968kN

N=1.2×[(26×1.9+0.35)×0.6×0.6+0.968]+1.4×(2.5+2+2)×0.6×0.6=25.93kN

2、组合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力:

5.1.3.3立杆稳定性验算

1、不组合风荷载时

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应符合N≤φAf

N—轴向力设计值(kN),N=25.93kN;

φ—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 查表得到,L0是立杆计算长度(m)。当架体外侧四周及中间设置了纵横向剪刀撑并满足碗扣式脚手架规范构造要求

时,立杆计算长度L

0=h+2a,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L

=1.2+2×0.45=2.1m。

立杆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 3.0 mm(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钢管的壁厚达不到3.5mm,所以验算时按照壁厚3mm),外径φ48 mm。上下托均采用可调式上下托,剪刀撑采用外径φ48 mm普通钢管,壁厚3.0 mm。则:

i—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5cm;

A—立杆截面面积(cm2),A=4.24cm2;

f—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f=205N/mm2;

立杆长细比λ=L

/i=210/1.595=132。

按照长细比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柱的稳定系数φ=0.386;

25.93<0.386×4.24×102×205/1000=33.55KN,满足要求!

2、组合风荷载时

)φ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立杆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5.1.3.4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架应按砼浇筑前和砼浇筑时两种工况进行抗倾覆验算,抗倾覆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γ0M0≤M r

—支架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

r

—倾覆力矩设计值

M

支架抗倾覆计算取该框构桥中间一跨进行验算,模板支架总高8.5m,宽度18.6m,长度为19.2m,立杆横距0.6m,共32根,纵距0.6m,共33根,横杆共7层。

支架总重:32×33×7.2×0.1344kN.m=1021.9kN

模板及背肋总重:20×15×0.35=105kN

钢筋混凝土重:22.43×15×26=8747.7kN

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倾倒砼冲击荷载及振捣荷载:

20×15×(2.5+2+2)=1950kN

1、砼浇筑前架体抗倾覆验算

混凝土浇筑前,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对混凝土侧模产生。

(1)风荷载倾覆力矩计算

作用在混凝土模板的平风荷载标准值:

ωk1=2.91×11.56×0.55×20=49.9kN/m

=1.4×49.9×1×8.5=593.8KN.m 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M

(2)架体抗倾覆力矩计算

架体、模板自重荷载标准值如下:

1021.9+105=1126.9kN

架体自重作用下产生的抗倾覆力矩

=0.9×1126.9×18.6×18.6/2=175438kN.m

M

r

, 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2、砼浇筑时架体抗倾覆验算

混凝土浇筑时,支架的倾覆力矩主要由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

的附加水平荷载产生,附加水平荷载以水平力的形式呈线荷载作用在支架顶部外边缘上。抗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和模板自重等永久荷载产生。

(1)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计算 附加水平荷载取竖向荷载5%: (8747.7+1950)×5%=534.89kN

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M 0=1.4×534.89×8.5=6365.1KN.m (2)架体抗倾覆力矩计算

M r =0.9×1126.9×18.6×18.6/2+0.9×(8747.7+1950)×18.6/2 =264977.8kN.m

, 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架体整体抗倾覆满足要求! 5.2框构桥侧墙模板计算

本桥位三孔框构桥,最外侧两道侧墙截面尺寸宽×高=1.0m ×6.6m ,中间两道隔墙截面尺寸宽×高=0.9m ×6.6m ;墙身一次成型,采用坍落度为18cm 的C40混凝土,浇筑速度为1.0m/h ;计划采用长为1.5m ,宽(高)为1.2m 的组合钢模板,在模板背设竖向小楞,间距为0.5m,外侧设横向主梁,水平间距为0.6m ;小楞和主梁均采用2根根φ48x3.0钢管,对拉筋为φ14mm ,间距为0.5m ×0.6m ;单块面板两侧悬臂0.25m ,上下端悬臂0.3m 。

5.2.1模板设计验算

钢模板截面惯性矩:467.78I cm = 钢模板截面抵抗矩:3

9.1W cm =

根据5.1.2章节中计算模板的侧压力: F=0.22×25×6.0×1.0×1.15× =37.95kPa F=25×6.6=165kPa

按取最小值,最大侧压力为37.95kPa ,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h=37.95÷25=1.52m 。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压力为4kN/m 2 1、强度验算

37.95 1.4/4) 1.2k m q N ?+??=(1.2=61.36

模板受力可看做为中间连续两端悬挑板进行受力计算,其最大挠度在悬挑

端头,最大弯矩在距悬挑端最近的支点。

22max 11

61.360.25 1.918k 22

M ql N m =

=??=? []max

211215w M MPa MPa W

σσ=

=<=满足要求。 2、刚度计算

37.95 1.2/N q k m ?==45.54

[]3231500(16n 3)0.4 1.2524400ql l f n mm f mm EI =-++=<==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模板满足要求。

5.2.2模板后竖向小楞计算(2根φ48钢管) 1、强度验算

37.950./5q kN m ??=1.2=22.77 2211

22.770.3 1.024k 22

M ql N m ==??=?

满足要求。

5.2.3主梁验算(2根φ48钢管)

主梁用以加强钢模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调整平直度,故,此处免于验算。 5.2.4对拉螺栓计算

水平间距为0.5m ,竖向距为0.6m 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37.95 1.44)0.60.5/kN m N ?+???=(1.2=15.34

采用直径Φ14mm 的对拉螺栓,净截面积为105mm 2,每根螺栓可承受拉力为:

S =105x215=22575N =22.6kN >15.34kN

综上所述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6.5地基计算

碗扣支架立杆下部采用底托,施工前在地基表面先换填30cm 厚拌3:7灰土,再浇注60cm 厚C20砼进行硬化,砼抗压强度fc =9.6MPa 。

钢管支架立杆立在底托上,底托为10cm ×10cm ,立杆受力按45度角对混凝土进行扩散。

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单根立杆承受的最大荷载为P=N=27.05kN

底托下混凝土受力为:[]

MPa 6.9MPa 71.2100

1001005.27σ3

==天然土天然土地基承载力 由上计算可得,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Φ48.3×3.6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5.26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71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简支梁 G 1k =g 1k =0.04kN/m G 2k =g 2k ×l b /(n+1)=0.35×1.2/(2+1)=0.14kN/m Q 1k =q 1k ×l b /(n+1)=1×1.2/(2+1)=0.4kN/m Q 2k =q 2k ×l b /(n+1)=1×1.2/(2+1)=0.4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x =ql2/8=1.336×1.22/8=0.24kN·m R max =ql/2=1.336×1.2/2=0.802kN σ=M max /W=0.24×106/(5.26×103)=45.62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q 2=1.4×F 1 =1.4×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桥梁支架计算书

**高速公路(贵州境)***合同段 **分离式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限公司 年月日

**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材料力学》; 3、《结构力学》; 4、《**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 二、工程概况: **分离式立交桥为连接原有道路的主线跨线桥,上部结构跨径组合为:2×30m,桥宽5.5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150cm,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梁体范围内地面为煤系地层,施工满堂支架时需将地面压实,上铺石粉或浇筑混凝土进行找平,支架底托下垫10cm×15cm方木,顶托上纵向铺工字钢,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 一、底板纵向分配梁的计算 现浇箱梁跨径组合为2×30m,由于箱梁整体为对称结构,因此计算时纵向只需考虑2个截面即可,及跨中和梁端(见图)。横向分为中间部分、腹板部分和翼板部分,翼板部分荷载较小,不予考虑。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为了支架安全,总体考虑1.3倍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钢材的力学指标取下值: []σ145Μpa =,[]85pa τ=M ,52.110pa E =?M 。 纵梁选用10号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49.0cm 3,I=245.0cm 4,S=28.2cm 3,d=0.45cm 一、验算截面分析 我们根据箱梁截面,初步选定支架的纵向间距为90cm ,横向间距为60cm 。根据梁体截面分析,梁端截面为支架受力的最不利截面,因此只需要计算梁端截面处支架的受力情况即可。具体截面如下: 二、计算 支架纵向间距为90cm 处的分配梁计算 梁端截面

满堂支架计算

精心整理 满堂支架计算 1、荷载计算 根据支架布置方案,采用满堂支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 钢管的内径Ф41mm 外径Ф48mm 、壁厚3.5mm 。 截面积 转动惯量 1A W 砼B ((C 、人员及机器重 W=1KN/m 2(《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D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W=2KN/m 2(《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E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荷载 W=3KN/m 2(采用汽车泵取值3.0KN/m 2) F 、风荷载 W 模板W 方木22222893.44)1.48.4(14.34/)(cm d D A =÷-?=-=π2/144444187.1264)1.48.4(14.364/)(cm d D J =÷-?=-=π2/12.0105.33 .01m kN kg W =??=钢管

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风荷载W k =0.7u z u s W o 其中u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为1; u 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为0.8; W o 为基本风压,按照贵阳市市郊离地高度5m 处50年一遇值为0.3KN/m 2。 风荷载W k =0.7×1×0.8×3=1.68KN/m 2 由风荷载产生立杆弯矩值: 式中: w M k ωα0l 22.1(1)βγW E N ——欧拉临界力; (2)立杆稳定验算 结论: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3)横向钢管(次楞)强度和刚度验算 次楞荷载组合N=1.2×(27.2+0.4)+0.9×1.4×(1+2+3+1.68)=42.8KN/m 2 按照次楞最不利位置0.3m 间距布置,单根次楞荷载q=42.8×0.3=12.8KN/m A 、横向钢管抗弯强度验算 []MPa f MPa 1704.761712.278.0108.515.12.019.01089.4728.0102.2743=≤=?-????+???=-)(σ

桥梁满堂支架专项技术方案.

铜梁县庆隆镇镜子滩大桥及引道工程项目经理部镜子滩大桥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湖南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月20日

铜梁县镜子滩大桥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铜梁县庆隆镇镜子滩大桥及引道工程位于庆隆场西侧,连接石鱼—庆隆—浦吕三镇的交通要道。大桥以东600m接S207,是石鱼与庆隆两镇经浦吕互通上渝遂高速的快速通道,大桥以西4km接G319,是庆隆经石鱼镇到铜梁城区的必经之地,路线全长1.205km,长链4.294m,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梁桥宽13m,桩基为钻孔桩,桥台采用肋板台,上部为30+50+30预应力现浇变截面箱梁,结构设计年限为100年。 二、资源配备情况 1

三、施工方案 2.1箱梁概况 桥梁工程为30+50+30预应力现浇单箱双室变截面箱梁,梁高度为1.8m—3.3mm,桥梁宽为13m,采用边跨满堂支架搭设,中跨下部采用钢管桩贝雷梁,上部满堂支架搭设。 2.2预应力砼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1、地基处理 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并将桥下范围内泥浆池及基坑采取抽水排干后,用弃渣或砂石将泥浆池及基坑回填密实,以防止局部松软下陷。 将原地面进行整平(斜坡地段做成台阶),然后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90%),达到要求后,再填筑50cm的弃渣或土石混碴,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使压实度达到94%以上。 支架地基原地面整平及压实后,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如粘质土N>7,则σ>190KPa;如砂类土(中、粗砂)N>15,则σ>250KPa,承载力可满足要求。地基基础换填土石混渣或隧道洞渣处理,并用压路机压实后检测压实度达到94%,则同样满足承载力。如巨粒土以及含有砖头、砼块、块石等的粘质土,不适应做标准贯入试验或对检测结果尚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砼板厚按均布250mm计算 2400X0.25X1=6.0KN/mm2 施工均布荷载为6.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脚手架用途:支撑混凝土自重及上部荷载。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架体是否封闭密目网 是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g 3 (kN/m2) 0.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1k (kN/m2)0.35 栏杆自重标准值g 2k (kN/m)0.17 基础类型混凝土楼板地基土类型/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是否考虑风荷载否架体搭设省份、城市北京(省)北京 (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图1)平面图 (图2)剖面图1

(图3)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脚手板自重g1,转化为次楞上的线荷载,活荷载包括施恒荷载包括次楞自重g kc 工活荷载、材料堆放荷载,转化为次楞上线荷载。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恒荷载满布,活荷载按不利布置进行组合;强度及挠度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三跨布置计算;抗剪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二跨布置计算。 1、强度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 ]= 1.2×(0.033+0.35×300/1000)=0.166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 =1.4×(2+2)×300/1000=1.6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149kN·m σ=M max/W=0.149×106/(1×4.493×103)=33.27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 + (Q1+Q2)e =0.033+0.3×300/1000+(2+2)×300/1000=1.323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mm) νmax=0.269mm≤[ν]=max(1000×0.9/150,10)=10 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82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31kN

东常高速满堂式盖梁支架计算书

东常高速满堂式盖梁支架计算书 一、满堂式支架 1、说明: 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本图只示出支架正面图。侧面图间距与正面图相同。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 2、荷载计算 1)、模板重量:G1=0.75(11.35×1.9+1.4×11.35×2+1.9×1.4× 2)=44KN=4.4T

2)、支架重量:G2=(20×4×1.2×3.84+(12×4+2×20) ×3.84+20×4×2×1.35) ×20/1.2×1.2=18.45T; 3)、混凝土重量:G3=(11.35×1.9-10.75×0.5-2×1.2×0.6) ×1.9×2.5=69.61T; 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1.35×1.9×102=2.16T; 5)、振动荷载:G5=0.001×11.35×1.9×102=2.16T; 3、抗压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支架底部单根立柱压力N1=(G1+G2+G3+G4+G5)/N; N=20×4=80;N1=1.21tf;安代系数取1.2;立柱管采用?48×3.5钢管;A=489mm2、i=15.8mm;立杆按两端铰接考虑取μ=1。στμ 立柱抗压强度复核:σ=1.2×N1×104/A=25.15Mpa<[σ]=210Mpa 抗压强满足要求。 稳定性复核:λ=μL/i=76;查GBJ17-88得υ=0.807 σ=1.2×N1×104/(ΦA)=30.18MPa<[σ]=210Mpa; 稳定性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计算 支架顶部单根钢管压力N2=(G1+G3+G4+G5)/n=1tf; 扣件的确容许抗滑移力Rc=0.85tf. 使用两个扣件2×Rc=1.7tf>1tf. 扣件抗滑移满足要求。 5.在支架搭设时应在纵横向每隔4-5排设45度剪力撑。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midas计算稳定性)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上海工程局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 1.1 编制依据·················- 1 - 1. 2 编制原则·················- 1 - 1.3 编制范围·················- 2 - 2 设计构造···················- 2 - 2.1 现浇连续箱梁设计构造···········- 2 - 2.2 支架体系主要构造·············- 2 - 3 满堂支架体系设计参数取值···········- 8 - 3.1 荷载组合·················- 8 - 3.2 强度、刚度标准··············- 9 - 3.3 材料力学参数···············- 10 - 4 计算·····················- 10 - 4.1 模板计算·················- 11 - 4.2 模板下上层方木计算············- 11 - 4.3 顶托上纵向方木计算············- 13 - 4.4 碗扣支架计算···············- 14 - 4. 5 地基承载力计算··············- 18 -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现浇连续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设计文件 (1)《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013年8月)。 (2)其它相关招投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1.1.2 行业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年10月第1版)。 1.1.3 实际情况 (1)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2)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加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依据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施工方案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内容。

满堂支架计算.(DOC)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工程格德尔盖公路中桥 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2 =1.0kPa(偏于安全)。 ⑶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 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 件时取1.0kPa。 ⑷ 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 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 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 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满堂钢管支架自重 1.2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

1.3荷载计算 1.3.1 箱梁自重——q 1计算 根据跨G208国道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5-5截面(桥墩断面两侧)、6-6截面(跨中横隔板梁)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 预应力箱梁桥墩断面q 1计算 根据横断面图,用CAD 算得该处梁体截面积A=12.7975m 2则: q 1 = B W =B A c ?γ=kPa 365.445.77975 .1226=? 取1.2的安全系数,则q 1=44.365×1.2=53.238kPa 注:B —— 箱梁底宽,取7.5m ,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 预应力箱梁跨中断面q 1计算 1200 4080 100 15 75025 200 145 113 60 1.5% 1.5% 25 200 连续梁支点断面图 1200 22 2040 15 75020 25 200 145 113 22 20 20 1.5% 1.5% 25 200 连续梁跨中断面图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2.工程参数 支架体系从下到上为地基、20cm厚C20满铺混凝土基础、钢管支架、14号工字钢横梁梁、10cm×5cm 的方木次梁及15mm厚竹胶板模板。为方便施工现场搭设及支架的衔接,腹板支架纵横向立杆间距均采用0.8×0.8m,梁端处采用加密布置横向0.4m,纵向0.8m,支架竖向步距统一1.2m。 1

箱梁构造图(一) 2

箱梁构造图(二) 3

箱梁构造图(三) 4

3.荷载验算 因翼板及底板次楞间距均采用40cm间距布置,则可按照箱梁底板位置荷载作为计算依据,若满足验算要求,则翼板位置也满足。横梁实心段、腹板位置为不利荷载处单独计算。参数: 翼板砼厚度:(0.2+0.5)/2=0.35m, 底板位置砼厚度:0.25+0.25=0.5m 梁端及腹板砼厚度:1.8m 3.1.面板验算 3.1.1翼板及底板位置 参数:支架间距0.8m×0.8m,竖向布局1.2m,主楞间距0.8m,次楞间距40cm。 面板采用竹胶板,厚度为15mm,根据支架间距0.8布置。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800×15×15/6=30000mm3; 截面惯性矩I= 800×15×15×15/12=225000mm4。 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 1、荷载计算 取均布荷载作用效应考虑。荷载计算单元为(1×0.4),底板位置砼厚为:0.5m。 钢筋砼自重荷载:26kn/m3×(0.4×0.8×0.5)=4.16kn 面板自重荷载:0.5kn/m2×(0.4×0.8)=0.16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3kn/m2×(0.4×0.8)=0.96kn 转换为均布线荷载: q1=(1.2×(4.16+0.16)+1.4×0.96)/(0.4)=6.528/0.4=16.32kN/m 2、强度验算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11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11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川北监狱外道路扩宽及防洪工程位于川北监狱门外。川北监狱灾后重建迁建项目是司法部监狱布局调整和国建政权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点建设项目,是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国建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解决场地内临时便道通行及进出监狱需要,已于2011年修建完成了一条宽为15米的(断面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进出通道。 由于周边安置点的修建,现状道路断面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同时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为一断头排洪沟,无法满足地块周边山洪的排放问题,雨水自然漫流进入下面居住小区。 本工程现状道路分幅为3米左侧人行道+9米车行道+3米右侧人行道=15米,现根据使用需要,将车行道扩宽为14米,由于道路北侧人行道边为监狱管理安置房,无法进行拓宽,故在道路右侧(南侧)进行拓宽,具体拓宽方式为: 对南侧(右侧)道路路面进行扩宽,其中桩号0+240-0+321.7m段右侧人工边坡为本次整治范围,边坡为岩质边坡,长约81.7m,高约16m。将原道路右侧人行道拆除并拓宽车行道5米,并在新建及已建路面全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拓宽车行道南侧重做3米宽人行道,人行道外布置2.5米×3米排洪沟,并将雨水口位置平移至新建车行道外侧,原道路人行道上的行道树移栽至新建人行道上,原人行道上综合管线也需迁改至新建人行道上。 道路止点接监狱内部环路处有一排洪沟,断面约1.8米×1.5米,断面偏小,该排洪沟并未下穿川北监狱进出通道进入该区域北侧排洪沟,故该排洪沟为一断头排洪沟,根据我院排水专业测算,该排洪沟断面偏小,本次施工图设计在道路南侧(右侧)新增一道2.5×3米暗沟排洪沟排洪沟,在设计止点采用2.5×3米排洪沟穿路,最后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高速公路桥梁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现浇支架受力验算计算书 1、支架受力检算 太平互通中桥箱梁断面较大,本方案计算以中桥左幅(互通匝道加宽)为例进行计算,右幅桥可参照执行。太平互通中桥整幅为3×2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左幅箱梁为渐变宽20.709m~23.357m(斜角),右幅箱梁宽为12m;左幅箱梁为单箱四室截面,悬臂长2.31m,梁高1.5m等高,右幅箱梁为单箱双室截面,悬臂长2m,梁高1.5m等高;箱梁跨中底板厚25cm,靠支点段加厚到50cm,跨中顶板厚25cm,靠腹板段加厚到50cm,跨中腹板厚(左幅57.8cm,右幅50cm),靠支点段加厚到(左幅80.8cm,右幅70cm)。箱梁顶宽从2607.5cm 渐变至2057.8cm。左幅箱梁顶宽从2070.9cm渐变至2335.7cm。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箱梁构造图见第2页“左幅梁体一般构造图” 1.1荷载计算 1.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q3——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 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q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q6——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⑺q7——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满堂支架计算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工程格德尔盖公路中桥 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 。 ⑵ q 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 2 ⑶ =1.0kPa (偏于安全)。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 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 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 q 6 ——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 ⑺ q 7 —— 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1.2荷载组合 3

1.3荷载计算 1.3.1 箱梁自重——q 1计算 根据跨G208国道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5-5截面(桥墩断面两侧)、6-6截面( 跨中横隔板梁)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 预应力箱梁桥墩断面q 1 计算 连续梁支点断面图 连 续梁1200支点断面图 1.5% 1.5% 1200 1.5% 200 200 2580 25 100 750 1.5% 25 200 25 200 根据横断面图,用C AD 算得该处梁体截面积A =12.7975m 则: q 1 = W γc A = = B B 26 12.7975 7.5 44.365kPa 取1.2的安全系数,则q 1=44.365×1.2=53.238kPa 注:B —— 箱梁底宽,取7.5m ,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 预应力箱梁跨中断面q 1 计算 连续梁跨中断面图 1200 1.5% 1.5% 20 40 20 200 25 750 25 200 2 ⑸+⑹ ⑸ 15 145 113 侧模计算 40 15 145 113 60 750 22 15 145 113 22 20 20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支架计算书

拱桥现浇拱圈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一、荷载分析 本工程现浇拱圈满堂支架的设计与验算参考公路施工手册《桥涵》及《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等规范选取以下参数: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90;步距(m):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65;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8.5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5;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6; 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走运或堆放等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4; 武穴地区10年一遇最大风压0.25kN/m2,小于0.35kN/m2,可不予考虑。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单钢管) :Ф48×3.5; 4.拱圈参数 拱圈的计算厚度(mm):500.00;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1.22/6 = 21600 mm3; I = 90×1.23/12 = 12960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箱梁支架计算书(初稿)

箱梁支架计算书 本计算书分别以箱梁标准断面的横隔梁处及跨中截面、40m+60m+40m 跨箱梁最不利位置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5.1荷载计算 5.1.1荷载分析 根据本工程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 3。 ⑵ q 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 经计算取q 2=1.0kPa 。 ⑶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 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因现浇箱梁采取水平分层以每层30cm 高度浇筑,查简明手册V 取2.5m/h 浇筑速度控制,砼入模温度T=25℃控制,因此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最大压力 2 1 21022.05q V t c ββγ= =0.22×2.4×9.8×200/(25+15)×1.2×1.0×2.51/2 =49.1KN/m2=49.1KPa 式中: q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c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400kg/ m3;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15/(2000+=T t (T 为混凝土的温度oC );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

承重脚手架计算书(满堂脚手架)

***********工程 楼板满堂脚手架验算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批: ************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目录 一、计算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属性 (1) 四、荷载设计 (1) 五、模板体系设计 (2) (一)面板检算 (3) (二)小梁检算 (4) (三)主梁检算 (6) (四)立柱验算 (8) (五)可调拖座验算 (9) (六)立杆地基基础检算 (10) 六、检算结论 (10)

楼板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 2、《**********工程》地勘报告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8、《路桥施工手册》周永兴编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物均为框架结构,根据设计图纸,脱水机房单体高度为本工程建筑物最高单体,脚手架搭设高度为5.19m,我们将选取该单体进行满堂脚手架的验算,其余房建均按此验算结果进行组织施工。 三、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脱水机房楼 板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1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3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14 四、荷载设计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 值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 的均布活荷载(kN/m2)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1k(kN/m2) 面板自重标准值0.1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0.3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计算

中交三航局大西客专指挥部一项目部 祁县跨G208特大桥上跨G208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方案计算书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 - 2 - 2工程概况 ........................................................................................................................................... - 2 - 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 - 2 - 4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 - 3 - 4.1荷载计算 ................................................................................................................................ - 3 - 4.1.1荷载分析 ..................................................................................................................... - 3 - 4.1.2荷载组合 ..................................................................................................................... - 3 - 4.1.3荷载计算 ..................................................................................................................... - 3 - 4.2结构检算 ................................................................................................................................ - 5 - 4.2.1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 5 - 4.2.2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 - 7 - 4.2.3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 - 8 - 4.2.4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顶托上顺桥向方木验算.......................................................... - 9 - 4.2.5底模板计算 ................................................................................................................- 11 - 4.2.6侧模验算 ................................................................................................................... - 12 - 4.2.7跨中工字钢平台支架体系验算................................................................................ - 13 - 4.2.8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 - 15 - 4.2.9支架变形 ................................................................................................................... - 17 - 5支架搭设施工要求及技术措施 ..................................................................................................... - 19 - 5.1模板支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9 - 5.2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20 - 5.3支架拆除要求 .............................................................................................................. - 20 - 5.4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 - 20 - 6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交底 ............................................................................................................. - 22 - 6.1安全防护措施 .............................................................................................................. - 22 - 6.2安全交底 ...................................................................................................................... - 2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