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满堂支撑架的设计计算及构造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66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市一座桥梁工程,全长300米,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桥面宽度为30米,两侧各设1.5米的人行道。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
为确保桥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桥梁支架专项方案设计。
二、支架类型选择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本工程桥梁支架采用满堂式木支架。
满堂式木支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适用于本工程。
三、支架设计参数1.支架基础:支架基础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0.5米,基础尺寸为1.5米×1.5米。
2.支架立柱:立柱采用直径为0.25米的杉木,间距为1.2米×1.2米,立柱底部设置垫木,垫木厚度为0.1米。
3.横梁:横梁采用直径为0.2米的杉木,间距为0.6米,横梁上设置纵向分配梁,分配梁间距为0.6米。
4.纵向分配梁:纵向分配梁采用直径为0.2米的杉木,间距为0.6米,纵向分配梁上设置模板支撑系统。
5.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直径为0.15米的杉木,间距为0.6米,模板支撑系统上设置模板,模板厚度为0.1米。
四、支架施工工艺1.支架基础施工:先开挖基础槽,然后浇筑混凝土基础,待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支架立柱的安装。
2.支架立柱施工:将杉木立柱按设计要求间距排列,并在底部设置垫木,确保立柱垂直度。
3.横梁施工:在立柱上设置横梁,横梁间距为0.6米,确保横梁水平度。
4.纵向分配梁施工:在横梁上设置纵向分配梁,确保纵向分配梁水平度。
5.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在纵向分配梁上设置模板支撑系统,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稳定。
6.模板施工:在模板支撑系统上设置模板,模板厚度为0.1米。
五、支架拆除与回收1.支架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先拆除模板支撑系统,然后拆除横梁、立柱,最后拆除基础。
2.支架回收:将拆除后的杉木立柱、横梁、纵向分配梁等材料进行整理、清洗、晾干,以便下次使用。
六、安全措施1.支架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6.9 满堂支撑架满堂支撑架构造要求规范根据JGJ 130-2011136.9.1 满堂支撑架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规定的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2 立杆间距两级之间,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不同时,计算长度系数按较大间距对应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
立杆间距两级之间值,计算长度系数取两级对应的较大μ值,要求高宽比相同。
3 立杆间距0.9m×0.6m计算长度系数,同立杆间距0.75m×0.75m计算长度系数,高宽比不变,最小宽度1.2m。
4 高宽比超过表中规定时,应按本规范6.9.7条执行。
6.9.2 6. 8. 3满堂支撑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6.3.1满堂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3.2满堂支撑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
6.3.3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3.6第1款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6.2.1第2款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图6.2.1-1);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某分离立交桥为左、右幅分离式连续箱梁构造,全桥箱梁长137m,由于地形复杂,每跨高度不同,本方案按最高一跨进行计算:H=13m。
一.上部结构核载1.新浇砼的重量:2.804t/m22.模板、支架重量:0.06t/m23.钢筋的重量:0.381t/m24.施工荷载:0.35t/m25.振捣时的核载:0.28t/m26.倾倒砼时的荷载:0.35t/m2则:1+2+3+4+5+6=2.804+0.06+0.381+0.35+0.28+0.35=4.162t/m2钢材轴向容许应力:【σ】=140Mpa受压构件容许xx:【λ】=200二.钢管的布置、受力计算某分离立交桥拟采用Φ42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进行满堂支架立设,并用钢管卡进行联接。
通过上面计算,上部结构核载按4.162t/m2计,钢管间距0.6×0.6m间隔布置,则每区格面积:A1=0.6×0.6=0.36m2每根立杆承受核载Q:Q=0.36×4.162=1.498t竖向每隔h=1m,设纵横向钢管,则钢管回转半径为:i=hµ/【λ】=1000×根据i≈0.35d,得出d=i/0.35,则则选Φ42mm钢管可。
Φ42mm,壁厚3mm的钢管受力面积为:A2=π()2-π((42-3×2)÷2)2=π(212-182)=367mm2则坚向钢管支柱受力为:σ=Q/A2=1.498T/367mm2=1.498×103×10N/367×10-6m2=4.08×107Pa=40.8MPa=140Mpa应变为:ε=σ/E=40.8××109=1.94×10-4xx改变L=εh(注h=13m)=1.94×10-4×13000=2.52mm做为预留量,提高模板标高。
通过上式计算,确定采用¢42mm外径,壁厚3㎜的无缝钢管做为满堂支架,间隔0.6×0.6m,坚向每间隔1m设纵横向钢管,支架底部及顶部设剪刀撑,并在底部增设纵横向扫地撑,以保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首先,满堂支架设计计算需要进行荷载分析。
根据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雪荷载等,确定满堂支架的荷载分布和大小。
通过荷载分析可以确定满堂支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其次,满堂支架设计计算需要进行结构稳定性分析。
包括确定满堂支
架的抗倾覆能力、抗弯能力和抗侧向位移能力等。
通过结构稳定性分析可
以确定满堂支架的构造形式和尺寸。
接下来,满堂支架设计计算需要进行满堂支架的梁柱设计。
梁柱设计
根据满堂支架的受力情况,确定满堂支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梁柱设计需
要考虑满堂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满堂支架的连接方式。
此外,满堂支架设计计算还需要进行满堂支架的连接设计。
连接设计
包括满堂支架的连接节点的确定和连接件的选择。
连接设计需要考虑满堂
支架的受力情况,确保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最后,满堂支架设计计算还需要进行满堂支架的材料选择和防腐设计。
根据满堂支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防腐设计,以
延长满堂支架的使用寿命。
总之,满堂支架设计计算涉及到结构分析、构造设计、材料选择等多
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满堂支架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的
环节之一,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确保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满堂支架计算范文满堂支架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用于支撑和固定梁、柱、板等构件的一种临时支架结构。
它的作用是承受和分散荷载,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满堂支架计算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荷载、构件的几何特性、支撑材料的材质和尺寸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满堂支架计算的相关内容。
首先,满堂支架计算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荷载。
荷载包括恒载和可变载荷。
恒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持续存在的荷载,如自重、施工材料的重量等。
可变载荷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荷载,如工人、施工设备等。
荷载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满堂支架的设计与计算。
其次,满堂支架计算还需要考虑构件的几何特性。
构件的几何特性包括长度、宽度、截面形状等。
这些几何参数会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受力情况。
在计算中,需要根据构件的几何参数来确定满堂支架的尺寸和布置方式。
另外,满堂支架计算还需要考虑支撑材料的材质和尺寸。
支撑材料是满堂支架的主要承载构件,其承载能力会直接影响满堂支架的安全性。
常见的支撑材料包括钢管、钢板等。
根据不同的材质和尺寸,可以计算出支撑材料的承载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多少根支撑材料。
在进行满堂支架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满堂支架的布置方式。
满堂支架的布置方式会影响支撑材料的受力情况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满堂支架布置方式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
横向排列是指支撑材料沿着横向方向布置,纵向排列是指支撑材料沿着纵向方向布置。
最后,在满堂支架计算中,还需要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
强度校核是指通过计算支撑材料的强度和荷载的关系,来判断满堂支架的受力情况是否合理。
稳定性校核是指通过计算支撑材料的稳定性和荷载的关系,来判断满堂支架的稳定性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满堂支架计算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计算中,需要考虑荷载、构件的几何特性、支撑材料的材质和尺寸等因素,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
只有经过合理的计算和校核,才能确保满堂支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贵安新区“美丽乡村”景区项目拱桥加固工程满堂支架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 (2)三、计算依据 (3)四、计算原则 (3)五、支架设计情况 (3)六、满堂支架受力验算 (6)七、支架预压 (9)八、钢管脚手架施工 (9)九、脚手架拆除方案: (11)十、搭设、使用、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2)一、工程概况1、设计概述现有贵阳花溪区车田村拱桥位于贵阳市花溪区车田村,为一上承式混凝土拱桥。
该桥全长24.66m,桥面总宽7.8m,行车道宽4.2m,横向布置为1.8m(人行道)+4.2m(车行道)+1.8m(人行道),上部结构为净跨1×20m的空腹式肋板拱桥,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台。
(如图)由于该桥缺乏施工过程中各类质量鉴定资料,缺乏各项分项分部工程交工质量资料,工程在未完工的情况下已停工10余年。
由于修建时间久远,现已找不到设计图纸,设计荷载等级不详,且经现场调查,发现桥梁上部结构存在较多的施工缺陷,如混凝土振捣不实、蜂窝麻面、养护不周导致裂缝,部分钢筋外露并已经锈蚀。
为连接桥头两侧道路,在拱桥两侧新建引桥为一联10+2.6m连续矩形板,板高40cm,板宽7.8m。
原有拱桥则采用加固处理,以满足城市-B级设计荷载。
2、主要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20km/h;道路等级:支路。
桥面宽:1.8+4.2+1.8=7.8m;拱桥原设计荷载:不祥,加固后满足城市-B级。
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30年。
(由于主桥为加固桥梁,为保证主桥的使用年限,应限载20t。
)二、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1、本工程脚手架为现浇桥面板承重用,选用落地扣件式多排钢管脚手架,现浇梁外模采用122cm×244cm×1.5cm优质竹胶板。
2、钢管规格为φ48×3.5mm,且有产品合格证。
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并在使用时在底部横向加垫20×4×400cm脚手板,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绣蚀的钢管,钢管应涂刷防锈漆作防腐处理。
满堂脚手架构造规范满堂脚手架是一种用于搭建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临时支架系统,它提供了工人进行施工,修理和维护工作时所需的安全平台和支撑。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堂脚手架的构造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满堂脚手架构造的规范要求。
一、基本要求1.构造设计必须符合工程实际需求,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
2.构造设计应合理,结构可靠,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施工现场需进行脚手架的详细测量和定位,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二、材料要求1.满堂脚手架的主要构件如立杆、横杆、纵梁等应采用优质钢材制作,表面应经过除锈处理和防腐处理。
2.连接件应采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脚手架连接件,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三、搭设要求1.搭设满堂脚手架前,需进行场地平整和清理工作,确保工地周围无障碍物和危险因素。
2.满堂脚手架的立杆应密集且稳固地安装于地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
3.满堂脚手架横杆应横向、纵向交叉布置,牢固连接于立杆上。
横杆应安装在脚手架立杆的夹口上,不能悬挂在立杆外侧。
4.在满堂脚手架的两侧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1米,栅栏间距不得大于150毫米。
5.满堂脚手架底部应设置挡脚板,挡脚板的高度不得低于0.15米,挡脚板与地面的距离不得大于0.15米。
6.满堂脚手架的安全通道宽度应根据工作需要,足够容纳施工人员通过且不受限制。
7.在满堂脚手架上设置防滑的平台,以确保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验收要求1.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2.验收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包括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零部件的安装牢固性以及安全通道和防护设施等。
3.各项检查和试验的结果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标准。
综上所述,满堂脚手架的构造规范包括了基本要求、材料要求、搭设要求和验收要求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规范要求,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使用满堂脚手架时,施工单位和工人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满堂支架及模板方案计算说明书西滨互通式立体交叉地处厦门市翔安区西滨村附近,采用变形苜蓿叶型方案,利用空间分隔的方法消除翔安大道和窗东路两线的交叉车流的冲突,使两条交叉道路的直行车辆畅通无阻。
Q匝道桥为窗东路上与翔安大道相交的主线桥梁,桥跨布置为5X 28+5 X 28+ (28+2X 35+34+33 +3X 27m 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2.0m,箱梁顶宽为8.0〜18.58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
以Q桥左线第一联为例,梁高2m顶宽13.5m,支架最高6m跨径5X28m支架米用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杆(①48X3.5mm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顶托,墩旁两侧各3.0m范围内的支架采用60X 60X 120cm的布置形式,墩旁外侧3.0m〜8m 范围内、纵横隔板梁下1.5m的支架采用60 X 90X 120cm的布置形式,其余范围内(即跨中部分)的支架采用90 X 90 X 120c m的布置形式支架及模板方案。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0X 15cm方木;纵向方木上设10X 10cm的横向方木,其中在端横梁和中横梁下间距0.25m,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0.35m。
1荷载计算1.1荷载分析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q2――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2= 1.0kPa (偏于安全)。
⑶q3 ----------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q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 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q5——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q6――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 2.0kPa。
满堂脚手架设计详细计算方法满堂脚手架是指由多个水平和垂直支撑构成的搭建框架,用于支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
设计满堂脚手架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布置,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满堂脚手架设计的详细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确定基本参数确定满堂脚手架的高度、跨度、支撑点间距等基本参数。
根据所搭建的工程的具体情况,如建筑物的高度、平面形状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参数。
第二步:计算垂直支撑力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计算出垂直支撑力。
垂直支撑力是指施加在满堂脚手架立柱上的力,需要考虑人员和材料的重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动载荷。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出每个立柱所受的垂直支撑力。
第三步:计算水平支撑力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计算出水平支撑力。
水平支撑力是指施加在满堂脚手架水平支撑杆上的力,需要考虑垂直支撑力和水平作用力及其分布情况。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出每根水平支撑杆所受的水平支撑力。
第四步:计算连接节点的承载力第五步:确定材料规格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满堂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规格。
包括满堂脚手架的立柱、水平支撑杆和连接件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规格,以满足设计要求。
第六步:进行结构布局根据计算结果和材料规格,进行满堂脚手架的结构布局。
根据满堂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确定立柱和水平支撑杆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同时,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需合理设置对角支撑杆,并考虑支撑点间距的适当调整。
第七步:检验满堂脚手架的稳定性根据所布置的满堂脚手架结构,进行稳定性检验。
对于大型和特殊情况下的满堂脚手架,可以进行有限元分析或其他计算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
第八步:制定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根据满堂脚手架的设计和布置,制定相应的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规范人员和材料的使用方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满堂脚手架的设计和计算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和监测,确保满堂脚手架的安全运行。
附件1****框构中桥满堂支架计算书1、工程概况***框构中桥构造为12m+20m+12m,净高,桥梁宽度为15m。
桥梁主体为C40钢筋混凝土。
纵断面〔单位:m〕2、支架布置形式支架立杆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 3.0 mm〔考虑到目前市场上钢管质量参差不齐,局部钢管的壁厚达不到3.5mm,所以验算时按照壁厚3mm〕,外径φ48 mm。
上下托均采用可调式上下托,剪刀撑采用外径φ48 mm普通钢管,壁厚3.0 mm。
立杆纵、横距均为600mm,横杆水平步距均为1200mm;立杆采用2根LG-300+1根LG-120组合,支架高度为7.2m,立杆伸出支架0.45m;支架顶部设纵、横向分配梁,横向分配梁采用2根φ48×3.0mm钢管,设在顶部托盘上,纵向分配梁采用100x100mm方木垂直搭设在横向分配梁上,间距均为300mm;在纵向分配梁上铺设15mm厚竹胶板作为顶板底模。
顶板侧模为15mm厚竹胶板,模板背肋为100x100mm方木,竖直布设于模板背后,间距为400mm,在方木背肋后设置2根φ48×3.0mm钢管分配梁,层间距为500mm。
侧模采用“内拉外顶〞方式加固,每道分配梁设Φ14的拉筋,水平间距为600mm,顶板左右侧拉筋对应焊接在顶板主筋上,外侧用钢管支架顶在分配梁上,水平间距为600mm,层间距为400mm。
侧〔隔〕墙模板及支撑侧〔隔〕墙模板采用厚mm的钢模板,采用φ16的对拉筋,正方形布置,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为1000mm,施工时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施工3.5m,第二次施工2.8m。
满堂支架其余布置,如天杆、扫地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等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标准?(JGJ130-202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平安技术标准?(JGJ166-2021)。
3、设计参数及材料强度3.1 设计参数表3.1-1 材料设计参数表表4.2-1 钢材设计强度值〔N/mm2〕4、荷载取值①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容重取26kN/m3〕kN/㎡〕③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等施工荷载〔容重取kN/㎡〕 ④施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容重取2.0kN/㎡〕 ⑤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容重取2.0kN/㎡〕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砼自重取1.2,可变荷载系数取1.4。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箱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广泛用于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中。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是箱梁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箱梁的预制和浇筑。
一、满堂支架的布置满堂支架的布置应根据箱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进行合理布置。
一般情况下,满堂支架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堂支架的间距应根据箱梁的宽度和长度来确定,一般间距为1.5-2.0m。
2.满堂支架的布置应满足箱梁的受力和施工要求,应尽可能均匀分布,避免集中荷载。
3.满堂支架的位置应较为稳定,避免对箱梁的施工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二、满堂支架杆件尺寸计算满堂支架的杆件主要包括立柱、承重梁和斜杆等。
杆件的尺寸计算应根据其受力和稳定性要求进行。
1.立柱的尺寸计算:根据箱梁的荷载和支撑间距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立柱的截面尺寸和高度。
2.承重梁的尺寸计算:承重梁可以根据箱梁的荷载和悬挑长度等参数计算出截面尺寸和长度。
3.斜杆的尺寸计算:斜杆的尺寸计算要考虑箱梁的横向和纵向力,以及满堂支架的稳定性要求。
三、满堂支架杆件受力分析满堂支架的杆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包括水平力、垂直力以及弯矩等。
对于满堂支架的杆件受力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或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1.立柱的受力分析:立柱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箱梁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应根据受力情况合理选取材料和截面尺寸。
2.承重梁的受力分析:承重梁承受箱梁的悬挑力和水平力,其截面应能满足受力要求,保证安全可靠。
3.斜杆的受力分析:斜杆主要用于支撑箱梁的稳定性,在受力分析时应考虑斜杆的轴向力、剪力和弯矩等。
总结:。
桥梁工程现浇梁板满堂支架施工验算作者:李慧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介绍了桥梁现浇梁板满堂支架施工中,采用简化模型进行横梁,纵梁,地基承载力等验算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满堂支架;桥梁;施工;验算现浇梁板是现在大多桥梁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结构整体性好,外形美观。
在现浇梁板的各项施工工序中,支架搭设的质量极为关键,而支架受力的正确验算是保证支架搭设成功的基础。
现就某市政桥梁工程中现浇异形板满堂支架施工验算的有关情况作如下介绍,供各位同行参考。
该桥为14.8m+16m+13.5m变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型连续板结构,桥梁总宽为40.0m。
通过方案比较,施工中选用了碗扣式支架,由立杆( 120~300cm)、横杆( 30~185cm)、斜杆( 150~300 cm)及立杆的可调底座和托撑等组成。
这种支架结构简单,整体性、稳定性俱佳,可根据工程所需搭建成各种形状。
因河道内原地基为淤泥,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硬化处理,此处不进行详细说明对现浇板底模、分配梁和承重梁的设计如下:底模采用122 cm×244 cm×10cm 胶合板,纵桥向铺设,板下采用横木(分配梁)打孔后钉铁钉相连,板缝用宽胶带纸粘贴;底模下沿横桥向顺铺10cm×10cm 方木,间距为2.44/6=0.407m (计算采用0.41m);横木下为15cm×15cm 方木作为承重梁,纵桥向架设在碗扣支架的可调上部托撑顶部,支架布局根据经验拟定为0.9m×0.9m,水平杆垂直间距1.20m。
支撑底模的横木受力模型实为多跨超静定梁,现将其简化为单跨静定简支梁,这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增加了方案的安全性。
同理,对横木下纵木的受力状况也作超静定梁向静定简支梁的简化,那么在0.9m(支架布距)长的纵木上最多可布置3 个横梁,在3个力大小相同、对称布置时1/2 截面处弯距和挠度最大。
原地面经整平碾压后承载力可达180kPa,上铺20cm厚,宽于支架1m 的二八灰土整平压实,可满足要求。
第一章专项施工方案1.1 满堂支架支架搭设与拆除方案1.1.1 工程概况桥梁全长:254.3米。
跨径布置为(3X 25) + (4X 25) + (3X 25) =250米上部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梁左幅21.6米,右幅21.6米。
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现浇段桥梁参数表1.1.2 机械设备配备机械设备配备表1.1.3 地基处理施工现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湟水河区经筑岛换填后分层压实处理,天然地基条件较好的区段经压实后在原地面以上部分采用填片石,并分层压实后作为支架搭设区的地基持力层。
现浇段地基换填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基施工时应注意避免泥浆及沉渣等不利填料埋入桥跨区。
地基表面清表整平后采用18t振动压路机分层辗压。
填高后地基顶面高于原地面不小于50cm处理范围超过支架搭设区域边长2m 以上,地基外边线纵向设矩形排水沟,同时设2%双向横坡排地表水,地表水由横坡汇入纵向排水沟后排出场外,经处理后的地基表面浇筑砼硬化层。
硬化层强度形成后,可进行支架立杆垫板的搭设放样。
1.1.4 支架搭设与拆除ir---支架设计采用满堂钢管支架(剪刀撑及其他用于加固杆件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拟进场钢管截面规格为 ①48X 3.5mm 支架最大搭设高度小于5.5m,纵向间距为0.9m ,(24X 0.9 ) 步距采用墩柱前后1.5米附近采用0.6m ,跨中采用1m ,横断面小于6m 范围内设一道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沿支架两侧及箱梁腹板轴线位置分别布设一道(共8道),每孔支架两端按每三步设一道之字形水平面上横向斜撑加强,并在横断 面上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2008 )增设斜杆加固。
支架搭设断面图示如下:支架搭设时,在经换填压实的原地面上铺填石渣层压实(地质条件较好的暨 有路面,可不加铺石渣层),石渣层顶面浇筑砼硬化层,砼硬化层以上分别为: 5cm 厚木垫板、可调节钢底托、扣件式满堂支架、可调钢顶托、10X 10c m 方木纵 梁、10X 10cm@25c 木枋横梁、18mn 厚胶合板。
一、概述1、工程概况安庆长江公路大桥E标工程南岸堤外引桥为双幅分离式桥梁,单幅一联6跨(6×40m=240m)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等截面连续梁,梁高 2.5m,箱梁顶板跨12.75m,底板宽5.384m,箱梁顶、底板厚均为0.25m ,腹板厚0.5m,两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均为 2.85m,全桥仅在桥墩支点截面处设置端,中横梁。
桥面横坡在-3%~2%变化,桥面横坡由梁底垫石变高度使梁体整体旋转而形成,箱梁横断面与梁高均保持不变;桥面纵破为 2.75%。
桥面横坡见下表:桥面横坡一览表墩号桥面横坡梁底轴线与桥轴线距离(cm)左幅(%)右幅(%)左幅右幅YR11 0.116 0.020 662.20 657.15YR12 -1.217 0.020 665.65 657.15YR13 -2.551 -2.551 669.00 655.60YR14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5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6 -3.000 -3.000 670.15 654.35YR17 -3.000 -3.000 670.15 654.35箱梁采用单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设置采用фj15.24钢绞线,Rby=1860Mpa,波纹管制孔。
每跨单侧腹板内设置6束16孔钢束,在接缝处采用钢束联结器接长;顶板设置12束7孔钢束,钢束长为14米,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钢束跨越桥墩顶分布置,每侧各长7米;底板设置4束7孔钢束,一端为P锚,一端为张拉锚,每束钢束跨越施工接缝分布在两跨内。
2、施工方法简介南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段,桥位区多为农田、耕地及居民[非法内容]区,陆地施工条件相对较好。
施工时,先将桥位地基处理后,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单幅逐跨现浇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时,翼缘模板及外侧模采用定制钢模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内模采用胶合板(按首跨长配置一套模板),底模采用玻璃钢竹胶板(按一个标准跨和一个首跨长度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