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路石景山斜拉桥转体施工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4
斜拉桥索塔施工技术和方法作者:刘福发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斜拉桥索塔的施工,结合实践说明翻模的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斜拉桥索塔翻模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481―01斜拉桥索塔施工属高空作业,工作面狭小,其施工工期影响着全桥总工期,所以索塔施工方案中起重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是索塔施工的关键。
本文以石景山高架转体斜拉桥为例说明索塔施工的一种常用方法。
1.工程概况石景山南站高架桥主桥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快速路上,上跨石景山南站编组站的咽喉区,所属标段全长245m。
本桥为45m+65m+95m+40m四跨连续独塔单索面的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主塔采用了顺桥向的倒“Y”形结构,顶部高19.0m,倒“Y”字交叉部高6.0m,主墩采用下部中心距为10.0m的混凝土双薄壁墩,墩高约10 m、宽12 m、壁厚2.0m,转体部分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
承台下为18根φ1.5m混凝土灌注桩。
全桥共设斜拉索六组。
.每组斜拉索由2根OVM PES(FD)7-451低应力新型索体的双层PE热挤聚乙烯拉索构成(1670MPa高强低松弛镀锌钢丝)。
2.方案选定根据本桥主塔的结构形式、规模、桥位地形等条件,采用固定式QTZ100高塔吊作为主塔施工的起重设备,起吊荷载控制在10t以下,它能满足索塔施工的垂直运输、吊装高度、起吊范围的要求,且操作安装简单、安全可靠,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起重设备。
因本桥的塔、梁、墩为固结体系,塔吊安装时不能影响梁体施工,只能安装在箱梁现浇和转体范围之外。
施工索塔箱梁以上部分时,按常规的翻模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即多节模板交替提升。
以箱梁顶作为支架基础,在塔柱四周设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安装模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其中塔柱下部14m范围(即塔柱倒“Y”型两斜腿部位),在两斜腿之间设置撑架,克服两斜腿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因自重产生的水平力。
转体斜拉桥斜拉索主要施工方法1.1施工准备1.1.1成品索的检验斜拉索出厂前按设计要求,对斜拉索有关性能进行检验。
斜拉索到达现场后,查验并索取每根成品索的质量保证书(质量保证书含本批交货的数量、质量及各种检验结果);如果进行了非常规试验,需提供检验报告。
1.1.2索导管的处理斜拉索锚头外径与索套管的内径相差很小,挂索时极易产生位置偏差,从而造成锚头外螺牙和斜拉索PE保护套的损伤,因此斜拉索挂设前应对塔、梁端的索套管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索套管内的焊渣、毛刺等进行打平磨光。
1.2 斜拉索上桥和桥面水平运输根据斜拉索安装计划,斜拉索制造厂将验收后待交付的斜拉索陆路运输运至适当位置。
斜拉索采用汽车吊提升上桥面置于卧式放索机上,吊装时为了避免对斜拉索外包PE的伤害,采用大直径纤维绳、或直接使用10t软吊带进行吊装。
1.3 斜拉索的塔端挂设及桥面展开7~8#索长度比较短,塔端挂设完成后斜拉索已基本展开,直接采用塔吊提升剩余斜拉索即可完成桥面展开。
1~6#索稍长,需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桥面展索。
1)7~8#索的塔端挂设方法(硬牵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第一步:塔吊提升锚头,同时转动放索机,放松斜拉索,当塔吊将塔端锚头提升一定高度后,缓慢落钩将塔端锚头置于锚头小车上。
第二步:在塔端锚头处安装内衬套和张拉杆以及在合适位置安装索夹,连接塔吊。
第三步:塔内下放牵引绳,将其与张拉端头连接。
第四步:塔内牵引绳与塔吊做到同步起吊,塔吊提供主动力,同时与塔内牵引绳协助调整张拉杆及斜拉索前端角度,塔内进行临时锚固,将螺母至少拧上三牙以上,塔吊松钩,拆除连接夹具。
2)1~6#索的塔端挂设及桥面展开(软牵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塔吊提升锚头,同时转动放索机,放松斜拉索,当塔吊将塔端锚头提升一定高度后,缓慢落钩将塔端锚头置于锚头小车上。
第二步:在塔端锚头处安装软牵引装置以及在合适位置安装索夹,连接塔吊。
第三步:塔内下放牵引绳,将其与张拉端头连接。
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系统施工要点肖佳鹏【摘要】介绍北京五环路石景山南站高架桥主桥转体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功能及施工要点.【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5(000)006【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斜拉桥;转体系统;施工【作者】肖佳鹏【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郑州,45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7;U445.465北京市五环路石景山南站高架桥横跨石景山南站编组站,全桥长1 180 m,双向6车道,主桥为(15+65+95+40) m四跨连续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转体斜拉桥,跨越9条铁道线(7条运营,2条预留)。
由于铁路运输十分繁忙,平均每3 min通行1趟列车,主桥采用转体法施工。
转体段桥长166.7 m,单球铰转体重达140 000 kN。
1 转体系统的组成转体系统主要由球铰、下滑道、撑脚、砂箱、转体牵引和助推反力座、转体牵引索及动力系统组成(图1),动力系统又包括牵引系统和助推系统两部分。
图1 转体系统示意转体的基本原理是梁塔的重量通过墩柱和钢支撑传递于与上转盘组成一体的上球铰,上球铰通过球铰中间的756片聚四氟乙烯复合滑片部分传递至下球铰,待梁塔施工完,转体部分成桥后,脱空砂箱将梁塔的全部重量转移于球铰和撑脚;然后,进行称重与配重,使转体部分不平衡力矩控制在20 000 kN·m以内,并形成三点支撑,利用埋设在上转盘的牵引索、转体反力座及转体连续作用千斤顶,克服上下球铰之间及撑脚与下滑道之间的动摩擦力矩。
利用助推千斤顶、助推反力座及撑脚克服上下球铰之间及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静、动摩擦力矩之差。
2 球铰与下滑道的安装2.1 球铰的安装球铰是转体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传递了近97%的竖向力,其制造和安装的精度决定了转体的成功与否。
为此,进行了专门的设计,由技术力量雄厚的七二五所生产,并由专门的班子进行验收和安装。
(1)设计要求球铰的竖向承载力为140 000 kN,球铰为焊接钢结构,需无损探伤检测。
斜拉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斜拉桥建设项目位于_____,桥梁全长_____米,主跨_____米,边跨_____米。
桥梁设计荷载为_____,设计车速为_____。
该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形式,主塔为_____形状,主梁为_____结构。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
3、进行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控制网。
(二)材料准备1、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2、准备好斜拉索、锚具等特殊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三)设备准备1、配备塔吊、起重机、混凝土搅拌站、钻机等大型施工设备。
2、对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现场准备1、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和临时排水设施。
2、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仓库等。
三、主塔施工(一)基础施工1、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扩大基础等。
2、进行基础开挖和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3、浇筑基础混凝土,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
(二)塔身施工1、塔身采用分段浇筑的方法,每段高度根据施工条件和模板设计确定。
2、安装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防止出现漏浆现象。
3、浇筑塔身混凝土时,要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三)主塔封顶1、主塔封顶前,要对塔顶的标高和轴线进行精确测量。
2、安装塔顶模板,浇筑封顶混凝土,注意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四、主梁施工(一)支架施工1、在桥位处搭设支架,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施工要求。
2、对支架进行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测量弹性变形值,为设置预拱度提供依据。
(二)模板安装1、安装主梁底模和侧模,模板之间要拼接严密,防止漏浆。
2、调整模板的标高和轴线,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绑扎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的数量、规格和间距符合要求。
2、钢筋的接头要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
收稿日期:2004-02-13作者简介:刘万伟(1970-),男,河南省洛阳市人,本科,高工.北京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刘万伟,段立波(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2)摘 要:介绍了北京市五环跨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的施工方案及工艺要点。
关键词:斜拉桥;转体;施工方案;工艺要点文章编号:1009-6477(2005)01-0070-02 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BRota ting Construction of Cable Stayed Bridge in SouthStation of Shijingshan ,BeijingLI U Wan -wei ,D UA B Li -bo 由于北京市五环快速路需通过石景山南站编组站咽喉区,为了不影响车辆运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处设计为高架转体斜拉桥。
本桥结构形式为:45m +65m +95m +40m 4跨连续独塔单索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转体时其主跨(跨线侧)悬臂长86.7m ,边跨悬臂长80m ,转体重量高达145000kN ,位居亚洲第一,其规模之大在国内罕见。
施工时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3室大悬臂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结构顶板宽28.7m ,底板宽17.0m ,梁高2.5m ,为三向预应力体系。
为了加强顺桥向刚度,改善景观效果,主塔采用了顺桥向的倒“Y ”字结构,50#混凝土,顶部高17m ,倒“Y ”字交叉部高6m ,下部高14m 。
主墩采用中心距为10m 的50#混凝土双薄壁墩,墩高10m ,宽12m ,厚2m ,转体完成后与承台固结,形成塔梁墩固结的斜拉桥体系。
全桥共设6组斜拉索,每组斜拉索由2根PE S (FD )7-451低应力新型索体的双层PE 热挤聚乙烯拉索构成(1670MPa 高强低松弛镀锌钢丝)。
1 转体结构组成本桥的转体由墩、塔梁、索组成的斜拉桥体系,转体总高度54m ,总长166.7m ,总宽29m 。
斜拉桥施工方案斜拉桥是一种现代化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使其在城市交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关于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步骤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斜拉桥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主要准备工作包括:1.地质勘察:对斜拉桥的建设地点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2.设计方案确认:确认斜拉桥的设计方案,包括桥梁结构、材料选用等,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顺利性。
3.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队伍组建等,确保施工过程井然有序。
4.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施工步骤斜拉桥的施工包括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确的执行,以下是主要的施工步骤:1.桥墩施工:首先进行桥墩的施工,包括桩基设施、桥墩墙体的浇筑等,确保桥梁的稳固性。
2.斜拉索设施:设置斜拉索的支架,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斜拉索,确保斜拉桥的承载能力。
3.主梁施工:安装主梁,将主梁与桥墩、斜拉索等部件连接,构成完整的桥梁结构。
4.桥面铺设:铺设桥面,确保桥面的平整和安全性,以满足日常交通需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1.安全第一: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检验材料质量,确保斜拉桥的建设质量。
3.进度把控: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遵循施工计划,保证施工按时完成。
4.环境保护:注意保护施工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的环保性。
总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斜拉桥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斜拉桥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交通建设做出贡献。
斜拉桥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 引言斜拉桥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形式和优越技术性能的大跨度桥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于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斜拉桥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方案斜拉桥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斜拉索的张拉、桥塔段的制作与安装等内容。
2.1 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支撑桥梁并保证施工安全,需要设计临时支撑体系。
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振动等因素,确保施工期间的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斜拉索的张拉斜拉桥的斜拉索是桥梁的核心部件,其张拉过程需要精确控制。
首先,需要确定斜拉索的预张拉力,并根据桥梁设计要求确定张拉力大小;然后,采用专业张拉设备对斜拉索进行张拉,保证张拉力的均匀分布和准确控制。
2.3 桥塔段的制作与安装桥塔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和安装对于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桥塔的制作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然后通过适当的吊装设备进行安装,确保桥塔的位置和姿态符合设计要求。
3. 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3.1 质量控制措施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材料、构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监管。
特别是对于斜拉索的张拉过程,需要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控制,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张拉力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3.2 安全防护措施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网的设置、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行为规范等。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作业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3 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斜拉桥的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包括吊装设备、张拉设备等。
在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4. 结论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于保证斜拉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斜拉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范本一: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斜拉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为了对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方案旨在确保斜拉桥的稳定性、功能性和美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期间的影响和风险。
二:工程范围:斜拉桥工程的范围包括桥梁主体结构、土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电气设备安装等多个方面。
详细范围如下:1. 桥梁主体结构:包括主梁、桥塔、斜拉索、悬臂梁等部分。
2. 土建工程:包括桥墩、墩台、引道、护栏等部分。
3.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引导、排水系统、通信系统等设施。
4. 电气设备安装:包括照明设备、监控系统、通信设备等。
三:施工流程:1.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流程:a. 桥梁主梁制造与安装。
b. 桥塔施工。
c. 斜拉索张拉与校核。
d. 悬臂梁制造与安装。
2. 土建工程施工流程:a. 桥墩与墩台施工。
b. 引道施工。
c. 护栏安装。
3. 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流程:a. 交通引导设施施工。
b. 排水系统建设。
c. 通信系统安装。
4.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流程:a. 照明设备安装。
b. 监控系统安装。
c. 通信设备安装。
四:施工方法与技术:在斜拉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 斜拉索张拉技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并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校核。
2. 桥梁主梁制造技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造,确保主梁的准确尺寸和强度。
3. 桥塔施工技术:采用脚手架和吊篮等辅助设施,确保施工安全和高质量。
五:工期安排:根据斜拉桥工程的施工范围和流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预计施工周期为365天,具体工期安排如下:1.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120天。
2. 土建工程施工:90天。
3. 基础设施建设施工:60天。
4. 电气设备安装:30天。
六:风险管理:在斜拉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1. 施工人员安全事故风险。
2. 施工设备故障风险。
3. 材料供应延迟风险。
为降低以上风险的发生,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新建的一座斜拉桥,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全长500米,主跨180米,主塔采用双柱式结构,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 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斜拉桥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
3. 施工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泵车、塔吊、施工电梯、施工平台等。
三、施工工艺1. 桥墩施工(1)基础开挖:采用人工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浇筑:采用C30混凝土进行基础浇筑,确保基础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桥墩施工:采用模板施工,分节浇筑,确保桥墩垂直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主塔施工(1)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浇筑:采用C30混凝土进行基础浇筑,确保基础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塔柱施工:采用爬模施工,分节浇筑,确保塔柱垂直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横梁施工:采用支架施工,分节浇筑,确保横梁尺寸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 主梁施工(1)支架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确保支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确保模板尺寸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4. 斜拉索施工(1)锚具安装:采用机械安装,确保锚具安装精度。
(2)斜拉索张拉:采用液压张拉机进行张拉,确保张拉力符合设计要求。
(3)斜拉索防护:采用防腐涂料进行防护,确保斜拉索使用寿命。
四、施工进度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桥墩施工阶段:3个月3. 主塔施工阶段:5个月4. 主梁施工阶段:4个月5. 斜拉索施工阶段:1个月6. 验收阶段:1个月总计:15个月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3.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北京石景山斜拉桥转体法施工技术
李富仓
【期刊名称】《市政技术》
【年(卷),期】2004(022)006
【摘要】通过对北京石景山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特点、主体结构形式、转体施工技术原理的分析,阐述了采用转体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重点叙述了转体法施工的技术关键措施,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球铰、撑脚与支撑面的间隙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总页数】5页(P335-339)
【作者】李富仓
【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河南,郑州,45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465
【相关文献】
1.北京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 [J], 刘万伟;段立波
2.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系统施工要点 [J], 肖佳鹏
3.石景山南站跨越铁路高架斜拉桥转体施工技术 [J], 杨振江;巩天才
4.转体斜拉桥转体体系施工技术与造价分析 [J], 张文才
5.北京石景山混凝土斜拉桥转体施工 [J], 周庠天;孙毅峰;向宝城;肖红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五环路二期工程A6合同段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编制:复核:总工:2003年6月3日发布 2003年6月3日实施印号: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 41、主体结构概况 --------------------------------------------------------------------------------------------------- 42、转体结构组成 --------------------------------------------------------------------------------------------------- 43、工程特点---------------------------------------------------------------------------------------------------------- 5三、施工组织与工料机准备------------------------------------------------------------------------------------- 51、组织机构---------------------------------------------------------------------------------------------------------- 52、施工计划---------------------------------------------------------------------------------------------------------- 63、劳动力配备 ------------------------------------------------------------------------------------------------------ 64、施工机具、仪器准备 ------------------------------------------------------------------------------------------ 65、施工材料准备 --------------------------------------------------------------------------------------------------- 7四、施工技术准备------------------------------------------------------------------------------------------------- 71、方案制定---------------------------------------------------------------------------------------------------------- 72、技术交底---------------------------------------------------------------------------------------------------------- 73、考核---------------------------------------------------------------------------------------------------------------- 84、技术配合准备 --------------------------------------------------------------------------------------------------- 85、其它手续---------------------------------------------------------------------------------------------------------- 8五、施工方案------------------------------------------------------------------------------------------------------- 81、总体施工方案 --------------------------------------------------------------------------------------------------- 82、缆索挂设与张拉 ------------------------------------------------------------------------------------------------ 93、支架拆除---------------------------------------------------------------------------------------------------------- 94、称重与配重 ------------------------------------------------------------------------------------------------------ 95、平转牵引系统安装 ------------------------------------------------------------------------------------------- 106、助推系统安装 ------------------------------------------------------------------------------------------------- 117、微调装置-------------------------------------------------------------------------------------------------------- 118、限位装置-------------------------------------------------------------------------------------------------------- 119、测量及监控标志 ---------------------------------------------------------------------------------------------- 1210、转体 ------------------------------------------------------------------------------------------------------------ 1211、精定位 --------------------------------------------------------------------------------------------------------- 1312、拆除 ------------------------------------------------------------------------------------------------------------ 13六、特殊环境施工措施------------------------------------------------------------------------------------------ 131、既有线安全防护措施 ---------------------------------------------------------------------------------------- 13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 143、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 144、风季施工技术措施 ------------------------------------------------------------------------------------------- 155、高空作业施工措施 ------------------------------------------------------------------------------------------- 15七、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工 ------------------------------------------------------------------------------ 15八、质量检查标准------------------------------------------------------------------------------------------------ 15九、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61、采取防倾保险措施 ------------------------------------------------------------------------------------------- 162、限位控制措施 ------------------------------------------------------------------------------------------------- 163、平转牵引索及助推系统保证措施------------------------------------------------------------------------- 164、对人员培训措施与要求 ------------------------------------------------------------------------------------- 175、特殊或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 17十、附件------------------------------------------------------------------------------------------------------------ 181、《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图》----------------------------------------------------- 182、《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工程转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 193、《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劳动力织情况表》 ---------------------------------------------- 204、《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机具、仪器清单》 ---------------------------------------------- 215、《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材料准备情况表》 ---------------------------------------------- 226、《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平面布置图》----------------------------------------------------- 227、《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238、《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牵引系统图示》-------------------------------------------------------- 249、《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测量实施细则》。
8xx斜拉桥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整体部署,斜拉桥分南、北两岸对称施工,上、下游幅(两幅的间距为7.12m)基本上并列施工。
南岸(北仑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0、D1、D2墩位范围的工程;北岸(镇海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3、D4、D5墩位范围的工程。
索塔、主梁及斜拉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上,辅助墩、过渡墩、边跨支架段作为非关键工程,可根据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来确定其经济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
8.1索塔钻孔灌注桩索塔基础采用直径2.2m钻孔灌注桩(每个索塔66根,横桥向11根、顺桥向6根,桩间净距3.6m),摩擦桩设计,钻孔深度130m左右,有效桩长123m,采用C30海工耐久性混凝土。
xx特大桥两侧桥塔基桩各1根、两侧辅助墩基桩各1根,合计4根结合科研项目“宁波绕城公路东段软土地区超长桩承载特性研究及应用”进行检验荷载试验,试验后作为工程结构的一部分。
8.1.1工艺试桩的必要为确保工程桩施工的质量,验证工程地质情况,总结施工工艺的详细参数,进一步优化和修正钻孔灌注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细化现场管理,协调优化桩基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机具、设备,并同时检验桩基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必要进行成孔工艺试桩施工。
且从经济角度上,通过试桩探讨出合适的钻头直径,在满足不小于设计桩径的前提下控制钻孔桩扩孔系数。
试桩位置宜选在非工程桩位。
8.1.2成孔方案典型地质情况是:1~1.5m厚的杂填土,34.4m厚淤泥质粘土、亚粘土,31m厚粉砂、含砂率高的亚粘土,37.4m厚含砾石粘土,3.6m厚全风化粉砂质泥岩,2m厚强风化凝灰质粉砂岩,3m厚弱风化凝灰质砂岩,以下为弱风化砂砾岩。
淤泥质粘土、亚粘土的饱和率为90%,C值为8.9kPa,φ值为2.9°。
钻孔桩进入弱风化砂砾岩的最大深度为6~7m,弱风化砂砾岩的饱和强度为68MPa左右。
在这样强度岩层中钻进,为了达到预定的钻进指标(数量上的和质量上的),除钻机结构上要可靠、先进外,要合理选用钻机(技术参数)是很重要的。
(完整版)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1: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1. 引言1.1 项目背景1.2 施工目的2. 前期准备工作2.1 调研和工程测量2.2 总体设计方案2.3 施工图纸准备3. 施工平台搭设3.1 施工平台选址3.2 施工平台结构设计3.3 施工平台搭建步骤4. 主桥施工4.1 主桥基础施工4.2 主桥墩柱施工4.3 主桥梁板施工4.4 主塔施工及钢索布设4.5 主桥荷载测试5. 辅助施工5.1 路基修建5.2 泥土处理与固结5.3 局部加固5.4 铺装道路修建6. 安全与监测6.1 安全措施6.2 监测系统6.3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7. 施工时间计划7.1 施工阶段划分与时间节点7.2 施工进度控制8. 施工成本估计8.1 人力资源成本8.2 材料采购成本8.3 设备租用成本8.4 施工时间成本9. 风险管理9.1 施工风险评估9.2 风险应对措施10.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 技术图纸- 工程测量报告- 施工时间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指国家机关颁发给施工单位,批准其按照法定程序组织施工的证件- 施工图纸:指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为组织施工而进行格式、单位等方面的深化及标明施工中应遵守的技术要求、要点等的图纸2: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1. 引言1.1 项目背景1.2 施工目的2. 施工区域划分2.1 主桥施工区2.2 辅助施工区2.3 施工平台布置3. 主桥施工3.1 主桥基础施工3.1.1 基础选址3.1.2 基坑开挖3.1.3 基础混凝土浇筑3.2 主桥墩柱施工3.2.1 墩台浇筑3.2.2 柱筒浇筑3.3 主桥梁板施工3.3.1 引线和模板制作3.3.2 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3.4 主塔施工及钢索布设3.4.1 主塔施工方法3.4.2 钢索布设步骤4. 辅助施工4.1 路基修建4.1.1 土方开挖与填筑4.1.2 路基平整与压实4.2 泥土处理与固结4.2.1 泥土处理方法4.2.2 泥土固结措施4.3 局部加固4.3.1 加固原因和方法4.3.2 加固验收标准4.4 铺装道路修建4.4.1 道路划定4.4.2 道路材料选择5. 安全与监测5.1 安全措施5.1.1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5.1.2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5.2 监测系统5.2.1 监测参数和仪器设备5.2.2 监测数据分析与报告5.3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5.3.1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5.3.2 自然灾害应急措施6. 施工时间计划6.1 施工阶段划分与时间节点6.2 施工进度控制6.3 处理施工延迟7. 施工成本估计7.1 人力资源成本7.2 材料采购成本7.3 设备租用成本7.4 施工时间成本8. 风险管理8.1 施工风险评估8.2 风险应对措施9.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 技术图纸- 工程测量报告- 施工时间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指国家机关颁发给施工单位,批准其按照法定程序组织施工的证件- 施工图纸:指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为组织施工而进行格式、单位等方面的深化及标明施工中应遵守的技术要求、要点等的图纸。
五环路斜拉桥监理工作情况汇报now第一篇:五环路斜拉桥监理工作情况汇报now北京市五环路斜拉桥监理工作情况汇报北京正宏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受北京首发公司的委托,北京正宏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五环路二期(A段)及四期(丰台段)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组建了五环路二期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一、工程概况及监理工作任务(一)工程概况北京市五环路位于北京市区边缘,距市中心10~15km。
主要连接北苑、望京、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个边缘集团及奥运场馆、科学城、路线全长95.55Km。
本工程项目包括二期A段K0+000~K5+944(京石路—京原路)及四期丰台段K0+000~K6+300(京石路—大兴交界),全长12.244km。
本段主路按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道路按双向六车道设计,路基宽度28.5m,红线宽度80m。
桥涵设计荷载为主路:汽—超20,挂—120;辅路为:汽—20,挂—100。
主路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5cmSMA-16改性沥青砼表面层;6cmAC-25I沥青砼中面层; 6cmAC-30I沥青砼底面层; 36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 18cm石灰粉煤灰砂砾底基层。
本段主要工程量情况:路基填方255万平方米和相应的路面工程37.2万平方米,以及大桥1座、中桥2座、互通立交1座、分离立交1座、公铁立交1座和其它小型构造物及附属物。
(二)监理工作任务按照业主与北京正宏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的要求,监理工作任务如下:1)按期编报、修改、完成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经业主批准后做到全面落实。
2)熟悉合同文件,了解施工现场,在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工程程序、工作标准和管理办法并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由监理办指定的责任人,负责组织监理人员以分项工程为单位,进行监理工作交底,认真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和监理工作交底纪录。
3)参与交桩和设计交底工作、进行基准点复测,审查承包人提交的复测成果和施工图设计、按时批附承包人报送的文件。
斜拉桥施工方案范文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由主桥塔、主桥梁和斜拉索组成。
斜拉索通过张拉和锚固,使主梁受到斜向拉力的作用,同时承受着桥面的自重和交通荷载。
斜拉桥具有结构简洁、美观大方、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斜拉桥的施工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气候和工程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斜拉桥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地勘工作:对桥梁需要架设的位置进行地质、地形、水文等勘测和评估工作,以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
2.设计方案确认:根据地勘工作的结果,确定斜拉桥的技术方案和建设设计方案,包括桥梁的设计参数、主梁和塔的尺寸和形状等。
3.临时交通组织:施工期间需要对周围道路、河流等交通组织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确保施工安全和交通顺畅。
二、主要施工工序1.桥台和桥墩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先施工桥台和桥墩,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桥梁结构。
2.主梁制造与安装:主梁是斜拉桥的关键部分,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和安装。
主梁制作一般在厂区进行,然后通过水路或道路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3.斜拉索张拉:斜拉索是用于传递斜向张力的钢索,需要通过张拉设备进行张拉和调整。
斜拉索的张拉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张拉计划进行,以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
4.锚固施工:斜拉索需要通过锚固装置将张拉力传递到桥墩上,锚固施工需要精确控制和调整。
斜拉索的锚固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桥面铺装:主梁和斜拉索完成安装和调整后,需要进行桥面的铺装工作,保证桥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三、后期工作1.验收和检测:斜拉桥竣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测工作,以确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2.维护和管理:斜拉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斜拉桥施工方案的概述,具体施工工序和技术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调整和补充。
斜拉桥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工程经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